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空八郎拧起眉头,暗道这崔大郎着实恼人。
  说婉拒了吧,又不算,说站到一边吧,也不是。
  这就让人纠结了。
  不过好在他跟前自有聪明人。
  他把信收了,习惯性的转头来到柳福儿门前。
  内里一片漆黑,他迟疑片刻,折身回去自己屋里。
  第二天清早,柳福儿起身,才一出门便看到司空八郎。
  眼见他眼底青黑,柳福儿为挑眉毛,道:“莫不是昨晚没人过来?”
  司空八郎摇摇头,上前将信递了过去。
  柳福儿看完,笑了笑,侧头吩咐赤槿去拿些饭食,吃过便离开。
  司空八郎见她十分淡定,便道:“咱们跑来这么远,合着就是要找这么个蛇鼠两端的人。”
  “那也算不上,”柳福儿晃了晃信纸,调侃道:“好歹寻了个生意伙伴,也还不错。”
  “柳福儿,”司空八郎瞪她。
  “大兄别急呀,”柳福儿笑道:“崔家在当世也是世家领袖,多少世家都看其行事?如今他家肯与咱们做生意,肯上缴赋税,便是什么也不说,其他人还不得寻思一番?”
  司空八郎抿起嘴。
  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也算是一种交好,但这与他在听到柳福儿交代时的预期差得实在太远。
  本来他还以为崔大郎会前来,至不济也会派人请他们过去,大家说说话,交交心,如此才好继续交往下去。
  谁知他就塞来一封连信都算不上的字条,就把他们打发了。
  这让他如何能舒坦?
  此时的他也是忘了,早在临来之前,他与孟氏的夫妻私语,他的信誓旦旦。
  吃过早饭,几人辞别了住持,便离开寺庙。
  因并没拜别崔大郎,他们并不知晓,此时的客舍里,崔大人和崔大郎正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对话。
  崔大郎以为,柳氏占据地利之便,又背靠梁家,便会人脉也没少多少,即便她做法有些急功近利,但她手里筹码不少,与世家或是信仰抗争未必一定会落与下风。
  如今唐皇宠信外戚,打压老臣,朝堂之上早已不复清明,与其消极的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寻找生机。
  当世唯有几家有人雄之势,只是东边徐家已有清河崔氏辅助,其南吴家人才寥寥,恐不是徐家对手。
  另一边,黄贼南下,几次强攻,已占了几个城郡,刘主庸聩,不知进取,只浑噩度日,根本不是理想去处。
  剩下的,也只有北地。
  梁家军悍勇,中原一地有他们驻守,倒也安稳。
  虽其中有城郡拥城不听朝廷号令,但也只是一时而已。
  只是梁帅一心为君,家族若与其彻底绑上怕还不如此时。
  而今柳氏特地过来示好,他以为不如借此与柳氏交好。
  此时江陵正是维稳之时,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
  崔大郎自认自己还有几分看人的本事。
  他以为能凭一时气愤便想出夺城之法,并将所有后果都陆续安排妥当之人,定然也凭着那股气性做出一番成绩。
  崔大人则不以为然。
  他以为,柳福儿行事太过随心,规矩法纪都不如她一点私怨重要。
  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样的人极容易因小利和情绪反复。
  崔大郎笑道:“柳氏行事是有些过了,但也是护犊情深之举。”
  他道:“若是没有这点气性,只怕早前她便已堙没在内宅之中,如今阿耶又岂会识得她是谁?”
  “何况她如今是一城之主,没有敢想敢做的性子,如何撑起一城?”
  崔大郎眼睛微弯,微哂道。
  他才刚弱冠,正是年轻气盛,想要一展抱负之时,只是大家族讲究内敛随和,凡事以礼法规矩而行,他身为嫡长,不可出格。
  只是与本心,他还是喜欢像柳福儿这样,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绝不等上一年半载的做法。
  崔大人历经宦海沉浮,早已过了血气方刚的年纪,眼见儿子一脸欣赏,气得不成。
  但他也明了,儿子大了,已不是罚已罚便听话的年纪。
  他瞪起眼,呵斥道:不管如何,这个家还轮不到你做主,我说什么便是什么。”
  “此番会定州,你给我老老实实守孝三年,哪里也不许去。”
  崔大郎笑了笑,拱手称是。
  河道悠悠,战火消弭之后,货船商船又如从前一般来去通行。
  柳福儿此番也算达成所愿,她惦记家里,半点也不停留的往回赶去。
  一连行了几天,船停靠在襄州补给。
  守将得知柳福儿过来,急忙赶来拜见。
  在听到他说,梁帅出征,梁大上书,只是唐皇才一准许,帝都和汴州同时有事,他脱不开时,柳福儿气得笑了出来。
  这个梁大还真是有意思,他不想去也就算了,偏还做出一番孝子模样,却又在这儿来将她军。
  她又凭什么拿自己的男人血汗成全他的名声?
  柳福儿淡淡说了声相信梁将军定会安排妥当,便再没有下文。
  赤槿上前请了他出去。
  柳福儿摩挲着下巴,琢磨了会儿,道:“去把人赶紧叫回来,咱们这就出城。”
  赤槿急忙出门寻人,并在宵禁之前离开襄州。
  从这儿回江陵就近了许多,一连行了三天,船便进了卡口。
  才一进城,柳福儿便先去府衙。
  见到全四,她便吩咐:“截住所有从西边发来的信鸽儿,把信交给我。”
  全四哦了声,问:“昨儿就来了一封。”
  他道:“上面是八百里加急,我已经送给都尉了。”
  柳福儿表情微凛,问:“从哪儿来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底是一家人

  “从帝都,”全四见柳福儿面色不对,声音有些发虚。
  柳福儿当下转头,直奔府邸。
  进了门,就问老常,“都尉在吗?”
  老常点头,道:“听说你回来,都尉一早就从校场赶回来了,这会儿该在小郎君那儿。”
  柳福儿闻言,非但没高兴,反而冷着脸,疾步往后院行去。
  梁二正抱着梁康玩飞高高。
  柳福儿进来,正好看到梁康小身子飞起,四个肥短的爪子胡乱飞舞着,嘴里还咯咯的笑着。
  “小心,”柳福儿忙走到近前,手虚虚的护着。
  梁二一把抱住梁康,转头道:“你回来了。”
  柳福儿含笑,不错眼珠的盯着儿子。
  梁二顺手把梁康递给柳福儿,见她接住,才松开手道:“我正等着你呢。”
  一听这话,柳福儿道:“等我作甚?”
  语调温和,表情柔和,目光一直落在梁康身上。
  可莫名的,梁二背后的汗毛全部竖起。
  他咧了嘴,赔笑道:“一别多日,为夫想要第一时间见到娘子。”
  柳福儿转头。
  梁康不满柳福儿注意力转移,张开爪子扳住她脑袋,用力的转向自己。
  柳福儿被弄转来,梁康张着隐约有点白牙的小嘴,淌着口水,道:“羊。”
  同时咧嘴,露出个明媚的笑容。
  柳福儿无语,腾出一只手,给他擦嘴,道:“阿娘。”
  “羊,”梁康坚持,黑黝黝的眼睛认真的盯着柳福儿。
  好吧,羊就羊吧。
  被儿子这般看着,柳福儿秒怂。
  梁二趁机凑过来,道:“叫阿耶。”
  “耶,”梁康倒也听话,让他喊,当真就喊了,还十分的标准。
  柳福儿很高兴,赞道:“康儿真聪明。”
  梁康咧着嘴笑。
  口水再次泛滥成灾。
  梁二心里有事,眼见柳福儿抱着梁康亲热个没够,便悄悄给润娘使了个眼色。
  润娘忙上来接了梁康过去。
  柳福儿侧目睨了眼,表情淡淡的出门。
  梁二赶忙跟上。
  待到回了正房,赤槿已经收拾妥当,水盆里也打了热水。
  赤槿投了帕子,梁二赶忙接过来,并示意她退下。
  柳福儿坐在榻上,眼瞧着他这般,心里暗自一叹。
  梁二将帕子递来,笑道:“娘子擦脸。”
  柳福儿看他不语。
  梁二摊开帕子,确定温度适宜,便尽量放轻手劲,帮柳福儿净面。
  待到他把帕子拿开,柳福儿道:“你打算几时走?”
  梁二搁帕子的手一顿,讪讪道:“你知道了。”
  柳福儿道:“梁将军怎么说的?”
  梁二走过来,揽着她肩膀,让她依偎着自己,道:“大兄也会没想到,曲氏滑胎了,幸好包娘子反应的快,不然连命都保不住,只是以后怕是不能有子嗣了。”
  他低声道:“你也知道她跟唐皇关系,大兄不好不闻不问。”
  “还有帝都那边,前段时间为了防着汪家,好些事情一直压着没办,这会儿都找上来了。”
  柳福儿垂着眼,听他温声絮叨。
  其实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一点。
  他记挂父兄,也甘心为他们操劳。
  柳福儿握住他的手,道:“你只记住一点,做什么事前先想想我和康儿,莫要让我担心。”
  梁二点头,道:“边地不同别处,不好时常送信,不过只要有机会,我都会送消息过来。”
  柳福儿点头,又道:“粮草一事你不需担心,我已请托魏节度使,再不济也还有我。”
  梁二反手握住她,道:“你交代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车子在正厅隔间里,还有那船,太大了,我把水榭改了改,把船停那儿了。”
  柳福儿顿了下,才哦了声。
  梁二见她这般,不由笑了,道:“你该不是忘了吧?”
  柳福儿眨巴眨巴眼,没有吭气。
  梁二定定看她,嘴角缓缓上扬,最终咧了嘴。
  他抱着柳福儿,仰头大笑。
  柳福儿轻捶他胸膛,娇嗔道:“笑什么笑,我不能忘事情啊。”
  “能,”梁二眉眼依旧染着笑意,他用力亲了口柳福儿,只觉心田汩汩流淌着如蜜一样的液体。
  柳福儿环抱住他腰身,软软的靠着他,感觉他胸膛的震动,聆听那一下下有力迅捷的跳动。
  第二天一早,柳福儿依依送梁二上船。
  回来之后,她便往汴州送了封信。
  接着她便去正厅。
  隔间里,小儿学步车正摆在当中,其上泛着淡淡的漆光,甚是漂亮。
  周家兄弟立在一旁,见柳福儿露出笑意,便道:“这车都是梁都尉自己一人所为,便是打磨和上漆也没假他人之手。”
  柳福儿笑着搁手,让赤槿把车子送去后院,与周家兄弟道:“走,去看看那船。”
  周家兄弟忙随她去水榭。
  这时的水榭已变了模样,早前平整的地面冲中间分隔开来,两边分设两个活动的梯子,平时可以中东,船行入时,拆开来便可。
  周家兄弟请了柳福儿登船,引她去舱底看了零件运转之后,道:“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这船行速并不快,只是人力可以省些。”
  柳福儿与这个也不懂,便道:“这个事就交给你们了,缺什么便去寻老常,这里也都交给你们负责。”
  言外之意,这水榭以后就专作这个了。
  周家兄弟赶忙领命。
  柳福儿回到前厅,寻了老常,道:“常叔,水榭那边不好常有人走动,寻几个信得过的在水边多栽些树吧。”
  “平常多让巡察的过去转转就是。”
  老常点头称是。
  孙礼来禀,“城主,全郎君来了。”
  “让他进来,”柳福儿坐定。
  老常明了这是要说事,便和孙礼一道退了出去。
  全四阔步进来,见礼之后,道:“崔家来了两艘货船,说是一早跟你谈好了的。”
  “我这也不清楚,不好擅作主张。”
  “是有这么回事,”柳福儿道:“就跟其他货船一样。”
  全四微讶,道:“这,好吗?”
  “没事,”柳福儿道:“我会跟他们的主子说。”
  全四点头。
  有这准话就成。
  他转头往外面行去。
  柳福儿垂眸想了想,转去书房,提笔写了封信,命孙礼拿去追全四。


第三百四十三章 琐事日常

  又两日,周小六的信便到了。
  相比梁二从梁大那儿得来的说辞,周小六回得更加细致。
  接到柳福儿来信之时,周小六便将闪骑营都遣去边关。
  另有关于那孩子的事情,以包娘子说法是吃了不妥当食物。
  但一个还吃奶的婴孩儿又能吃什么?
  且据曲氏跟前女官所言,她那儿所有东西皆是仔细挑拣方才拿进去的,便是奶娘吃用也是被人查检过后才入口的,按说不会有这等事情。
  曲氏心痛儿子早夭,疑心有鬼,闹着要彻查。
  虞老夫人和刘夫人为安抚曲氏,便让平伯细查,不过至今没有结果。
  看完来信,柳福儿冷冷的笑了笑。
  这以后,梁府可就热闹了。
  知道具体情况,柳福儿便搁了手。
  身为城主她每日有无数的事情要忙,许多的政令都需要她批准才能逐级下发。
  且王二的婚事准备在即,她是王二的阿姐,这些事情她责无旁贷,至于谢家,谢大还在蜀地,那边也要张罗嫁妆。
  几下一忙,不知不觉已是五月。
  算算日子,梁二去边关也有月余。
  期间柳福儿就只收到一封平安信,反倒是捷报,有周小六在,她倒是收到好几封。
  某天,全四又送来竹筒。
  柳福儿接过,展开来。
  一扫而过,她面色微变。
  “全四,你即刻带人去汴州,接包娘子回来。”
  “怎么了?”
  全四有些发懵。
  柳福儿看他一眼。
  这事关系梁家内宅,按说不该给他看。
  不过想想周小六和全四的关系,便是自己不说,他也能知道。
  她将纸条递了过去。
  全四看完,嘴角下撇,道:“包娘子下毒害小郎君?”
  他道:“为何?”
  包娘子素来医德极好,又和曲氏两人根本就不认识,没有利害关系,她为何要坏自己名声?
  柳福儿扯了下嘴角,道:“是啊,为何?”
  这结果可是梁大亲自查出来的,到底为的什么,大家都懂。
  全四将竹筒递还,道:“我这就出发。”
  柳福儿道:“不要跟她们发生冲突。”
  便是要论是非曲直,也要先保证生命安全。
  全四点头,快步出门。
  柳福儿理了理袖口,去王二的小院。
  曲氏诞下的可是个男孩,梁家人丁稀少,即便是庶出也不是无足轻重的。
  那曲氏能甘心?
  柳福儿轻扯嘴角。
  这事她亲身体验过。
  儿就是娘的心头肉,被剜了肉的女人便如负伤的母狼,凶狠着狠呢。
  便是有梁大护着,也只是一时,有本事她就顶着不孝的名头跟着梁大去帝都。
  倒时蜚短流长也够她受的。
  院子里,王二正忙着搭木架子。
  柳福儿过来问:“你这是作何?”
  “阿姐,你来了,”王二抹了把脑门的汗,笑道:“我看着太阳老大,想着在院子里搭个花架子,这样做活计也有个地方歇脚。”
  柳福儿扫了眼缠绕在底下的藤蔓,微微的笑。
  这小子还真是长大了,知道心疼媳妇了。
  她进了屋里,看过各样物什,道:“周家兄弟手艺真不错,比阿姐那时的家什还要漂亮。”
  王二从后面跟进来。
  柳福儿道:“谢小娘子过来看过了吧?怎么样?可还满意?”
  她笑意浅浅的调侃着
  王二挠着后脑勺,嘿嘿的笑。
  “帐幔一早都备好,只等前一天过来挂上便好,吃食和鼓乐班子你也不需张罗,常叔和孟婶都安排了,”柳福儿笑道:“我还准备了七十二抬嫁妆,这两天就搬去谢家。”
  她睃了一圈,盘算着大抵都齐整了,便问:“你家里那边可有什么要请的人没有?现在去送信,也还来得及。”
  ”不用,“王二笑容微收,摇了摇头道:“他们都巴不得我死在外头,生怕我回去分他们的口粮呢。”
  柳福儿默了默,拍拍他肩膀道:“不怕,还有阿姐和谢小娘,以后还有好些个娃儿,只要咱们过得好,就好。”
  王二眼眶微红,用力点头。
  门外,孙礼快步进来,道:“姑娘,崔家带来好些货船过来,谢长史的船被堵在了外头,正帮忙料理呢。”
  “谢长史回来了?”
  柳福儿眼睛一亮,示意王二继续忙,她随孙礼往府衙去。
  还未进门,就见府衙门前熙熙攘攘,柳福儿拦住孙礼,转去后面。
  从书吏等人的住所绕去府衙后堂。
  安坐堂中,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柳福儿微微的笑。
  虽说崔大郎并未表明立场,但他此举已是善意,她还是领情的。
  她叫了孙礼,道:“我记得库房里有一座山石叠翠的盆景。”
  她道:“你送去崔家铺子。”
  孙礼迟疑了下,道:“城主,那盆景的用料是一船最好最大的,谢长史说要留着,以后能派大用场的。”
  就这么送给崔家,浪费呀。
  “以后自然还会有好料,”柳福儿应付了句,见孙礼还磨蹭便瞪眼,道:“让你去就去。”
  孙礼只得往外去。
  柳福儿又叫住他,道:“悄悄的,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