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骨女仵作-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乔正面色一僵,赶紧抬手,身子往下一压,“此事绝对与下官无关,更不知道竟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若能预料,必定会竭力阻止彭元海。。”
  “好,那本王问你,若真与你无关,那……亦王府呢?”
  可有挂钩?
  说白了,就是跟景亦有没有关系?
  景容盯着他,一双眼,威慑十足。
  今日,他必要追问些什么出来才行。
  乔正深知,自己如同被挂在了烧烤架上,任人鱼肉。
  他真后悔,为何要过来?
  为何要主动往鱼钩上咬?
  这不是作死吗?
  现在好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堵在中间,如鲠在喉。
  见他脸色稀烂,神色左右摇摆,景容便再次提醒,“你应该知道本王想要什么?想听到什么?只要你说出本王想要的答案,本王绝不为难你,你也可安安全全的离开此处。”
  这是在威胁他。
  乔正知道,要是不从嘴巴里漏出点消息给景容,今日,他是走不了了。
  索性——
  一咬牙,“王爷明鉴,那彭元海在跟随下官到吏部之前,不过是翰林院的一个小文官,那时,便与还未成为通政使的曲大人关系甚好,两人,都是鸣山书院的学子,乃是同窗,后来,曲大人由亦王举荐为通政使,彭元海则与下官到了吏部,自那以后,二人再无来往,也极少有人知道他们之前的关系,这次吏部参王爷,通政使的曲大人竟然暗中帮忙,此次他的行径,本官也糊涂。”
  “这不是本王想听的。”景容甩话。
  乔正只要深呼一口气,将头再次往下低了低,沉了沉,“曲江和彭元海……是大皇子的人。”
  呃?
  死去的太子!
  这么说,事件倒是解开谜团了。
  果然,人还得逼一逼,不逼他,便不能在他嘴里得到消息。
  景容总结他的话,“所以说,那彭大人和曲大人还未各自晋升之前,两人都是大皇子那边的人,亦王为了拉拢曲大人,便亲自举荐他为通政使,得了如此厚礼,曲大人便弃车归将,改转使舵,开始为亦王效忠,而你拉拢彭元海进吏部,也意图说服他改换使舵,站亦王那边,但偏偏,他根本不卖你这个人情,故此,他也和那位背叛大皇子的曲大人分道扬镳了,可是?”
  “是!”
  “所以为了替大皇子报仇,彭元海便上书参本,试图接着本王被行刺一事,将矛头全部指向亦王?”
  “是!”
  “而你也正是知道他早有这个打算,为了不惹火上身,便辞了官?”
  “是!”
  回答得倒是挺认真的。
  但——
  景容不明,“可那曲大人不是已经归顺亦王了吗?何故突然背叛他?而你也是亦王的人,为何在知道彭元海打算这么做的时候,却不通知亦王?”
  “下官……”
  他语塞。
  “你既已说到这个份上,就不必藏着了,直管道来。这里,毕竟天高皇帝远,你说的话,出了那道门,本王就往肚子咽,绝不会道你一个字。”
  这王爷,还真是贪心。
  不将他全部的秘密掏出来,就仿佛不甘心似的。
  他一咬牙,既然已经踏进虎穴,那就拼了。
  道,“其实,自从王爷离京后,京城内外看守的侍卫,都已暗中换成了亦王的人,下官为官多年,对朝纲时局,也知利害,当年,下官拜在罗崇阳老先生门下的,自然学得一些,亦王离储君之位本来只有一步之遥,可,他太心急了,皇上在位二十年,心里,比谁都明白,下官上有老下有小,选择在亦王得势之时辞官离京,也是担心之后……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
  可见,这老狐狸根本不信亦王会做皇帝。
  如他所说,景亦太心急了!
  乔正继续说,“想必,那位曲大人也与下官想的一样,所以……”
  才背叛了,与彭元海再次联手了。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真正的胜利,未必是真的胜利。
  景亦啊景亦,你断然想不到的是,你手边养着的一颗棋子,竟成了一颗墙头草!
  景容很满意他的回答。
  唇角一勾,道了一句,“乔大人,你是个聪明人。”
  乔正不语。
  “你放心,你安安心心的待在御府,今日你与本王说的话,本王绝不会透露半个字,你此次卖的人情,本王也会记下。”
  “多谢王爷。”
  “是本王要多谢你才是。”
  “不敢。”
  “时辰也不早了,你带着乔公子回去吧,但若有别的与案子相关的事,还要劳烦乔大人继续配合了。”他脸上带着深长的笑。
  “是。”
  他乖乖应下,躬身退了出去。
  出了门,松了好长一口气,一双眼夹带着血丝,似乎是被逼成这样的。
  他抬着袖子抹了一把汗,现在心还是跳的,以前觉得景容在朝堂上是个寡言少语、任人宰割的人。
  一没权利,二没追随者,和那个多病的贤王没什么区别。
  但今日,他才终于领会到景容身上那股气势,一步一步逼得他将全部实情说了出来。
  看来,这大临天下究竟是谁的,还说不定啊!


第577章 布娃娃里头的东西
  外头等候的乔子华赶紧迎了上来。
  “二叔,”
  乔正看了他几眼,眉头深深一皱,“你这身上是怎么了?这么脏?还有血?”
  “没什么,就是刚刚摔了一跤。”乔子华笑了一下,笑得十分尴尬,也将那带血的袖子脏身后一藏。
  被人打,说出去丢人啊!
  乔正也没心思去在乎这些,袖子一挥,“行了,回去吧。 ”
  便走了。
  乔子华紧跟其后。
  大厅内,景容收起了深长的笑意,一脸沉思。
  琅泊走了进来,拱手。
  景容问,“都听到了?”
  “嗯!”
  “那你怎么想?”
  琅泊郑重道,“按照方才乔大人所说,彭大人是为了给大皇子报仇才故意上奏,将矛头指向亦王,而那位曲大人,则是因为和乔大人的顾虑一样,担心亦王野心勃勃,早晚会东窗事发,故此,才和彭大人重修,联手对付亦王,看似是合理,这解释,倒也说得过去,可……”
  “说。”
  “在朝为官的,跟属下作为武将出身不一样,他们懂得见风使舵,精打细算,那背后,如果没有人谋划,或者推一把,是不可能公然与亦王作对。”琅泊将想法道了出来。
  景容默然半响,一根手指头轻轻的敲在自己的大腿上,嘴里轻声念着,“彭元海?曲江?鸣山书院?于夫子?”
  这其中,究竟有何联系?
  那股渐渐在背后形成的势力,到底出自谁手?
  他若有所思,命令琅泊,“你通知路江一声,将彭曲二人的底细查清楚,还有……从鸣山书院出来的学子都在朝中哪些官位上?一定要查得仔仔细细。”
  “是!”
  琅泊领命,正要退出去,驿站的侍尹便来了。
  那人将整理好的资料递上来。
  “王爷,这里都是林侍官整理出来的,赈灾银运送到驿站那天都有哪些货物进出过,所有记录,都在上面。”
  效率倒是挺高的。
  他接过来翻了翻,点了下头,“你回去告诉你们林侍官,若再有关于赈灾银的事,到时候,还会找他过来。”
  “是。”
  规规矩矩的退下了。
  那份整理出来的资料有好几份,毕竟,驿站每日都有货物进进出出,从未间断过。
  他翻了其中一页,那上面,记载着几年前第一次赈灾银运送过来的时间日期,在下面,也是许多密密麻麻的记录。
  什么居家的贡米,十担,从某地运送至某地,运送给谁,运送时间是多久,中间经过多少个驿站才到的御府驿站,存留时间是多久。
  都一一记载详述。
  还有宣城的瓷器、北梁的雨伞、泸州城沈家的玉石……
  景容合上,脑仁有些作疼,揉了揉太阳穴,手肘撑在旁边的桌案上,垂头闭目。
  琅泊上前道,“王爷,不如属下给王爷看一看吧,若有疑点之处,便整理好拿来,由您再过一遍。”
  “不必了,本王休息一会就好,你先退下,将我交代你的事先通知路江。”
  “是!”
  琅泊出去。
  卯时!
  闷闷的天突然电闪雷鸣,乌压压一片的云压在头顶上空,刮起了大风,那树叶飕飕作响,迎着小雨左右摇晃,越演越烈,雨也越来越大。
  因这场雨来得实在太突然,纪云舒有些措手不及,赶紧命人将院子里摆放的骸骨摆到屋子里去,可骸骨还是淋湿了。
  那块白布湿哒哒往下淌着水,顺着桌角边上,流到地上。
  干净的地面上湿了一大片。
  谢大娘用自己的衣裳一遍一遍的擦拭那具骸骨,眼泪直流。
  纪云舒往外头一看,才瞧见之前放在白布上的那布娃娃滚在一盆花的旁边,正被雨水淋打得着。
  她二话不说便冲出了房间。
  “纪先生?”
  妆儿赶紧拿上一把伞追了出去,打在了她的头上。
  她将地上的布娃娃捡起,原本就有些脏的粗布变得更肮脏不堪,冰冷的雨水也从那渐渐笨重起来的棉花布里头渗了出来。
  她手心一紧,想将其拧干。
  只是——
  手心刚刚用力,布娃娃还未被她抓成一团,那棉花里便有什么东西抵了一下,她手一松。
  “先生,怎么了?”
  “这里头,好像有东西。”
  妆儿诧异,“这娃娃里能有什么东西?”
  纪云舒皱眉,用手捏了几下,里面那团棉花里确实藏有东西,那东西很小,但是很硬,摸一摸形状,有点儿像椭圆形,可圆形末端好像有个三角形,像……一条鱼!
  没错,是一条鱼的形状。
  她突然想起之前乔子华说过的话,叶儿曾跟一个带有鱼形玉坠的男子有过来往,那布娃娃里面的鱼形形状的东西,该不会,就是那个男子的玉坠吧?
  她本想再捏一捏!
  可谢大娘不知何时冲了出去,一把将布娃娃夺了过去,一脸惊慌的看着她。
  “纪先生,这娃娃……没什么可看的。”她语气轻抖。
  纪云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将自己头顶上的伞往她头顶上推了推,“走,进去再说。”
  进去后,纪云舒也不着急挑明,让巧儿煮了两碗姜汤过来。
  “谢大娘,喝碗姜汤吧。”
  她点点头,手里始终没有松开那个布娃娃。
  待她喝完之后,纪云舒便说,“那娃娃淋得湿透了,不如拿给巧儿,让她拿去炉子旁烘干吧。”
  巧儿闻言便赶紧上前,可是,谢大娘突然身子往旁边一偏,将那布娃娃给藏到了身后,低了低眸。
  “不用了,就不麻烦姑娘了。”
  “没事,不麻烦,就是将这娃娃放过去,几步路的事,拿来给我吧。”巧儿上前要去拿。
  哪里知道——
  “都说不用了。”谢大娘的语气加重了一些。
  使得巧儿有些愣住了,她双手还停留在半空中,是伸过去也不是,收回来也不是,总之,就是僵在了那里,然后朝纪云舒投去目光,想要询问她的意见。
  纪云舒则摆摆手,“你二人先退下吧。”
  巧儿和妆儿互看了一眼,便端着乘姜汤的碗出去了。
  等人离开。
  纪云舒的视线才落在谢大娘怀中的布娃娃身上,嘴里,缓缓道了一句话。
  “那娃娃里的东西……是谁的?”


第578章 玉坠子
  “那娃娃里的东西……是谁的?”
  谢大娘怔了一下,下意识的将手中的娃娃藏到身后。
  那双沧桑的眼眸里,露出了一丝心虚的不明,颤语道,“先生说什么?这娃娃里……怎么会有东西呢?”
  纪云舒只是笑笑,并未立马戳穿她,悠悠思忖起来,眼神微眯,“那东西,应该是块玉吧,不大,却也不小,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摸起来滑溜溜的,扁平而椭圆的身子,三角扇形的尾巴,和一个稍稍翘起来的头,嗯?像什么呢?像……一条鱼。”
  她眼眸一亮!
  呃!
  闻言这番话,谢大娘顿时手一抖,那布娃娃没抓紧,顷刻便抖到了地上。
  湿漉的布面上沾到了地上的尘,瞧上去便是灰扑扑的。
  谢大娘赶紧将其从地上抓了起来,用那带有补丁的衣袖不停在上面擦着,试图将尘擦去。
  那动作,却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她嘴里也一边轻声念叨着,“这里头没东西,没有鱼……”
  纪云舒脸色微微一沉,好看的眉心皱起,起身走了过去,握住了谢大娘不停擦布娃娃的那只手,然后缓缓蹲在她面前。
  “谢大娘,这三年来,你从御府一路走到京城,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找出真凶,还叶儿一个公道吗?如今,只要是与叶儿有关的,不管是什么,都有可能是线索,如果你知道些什么,就不应该瞒着,而我也不知道这布娃娃里的东西为何让你如此惊慌?但你要是信得过我,便告诉。”
  “我……”
  “我不会逼你,但是,我希望当初我选择帮你,是没有错的。”
  谢大娘一听,心头念着她的好,要不是她,自己女儿的案子根本就翻不了。
  于是——
  左右犹豫了一会,终于开了口,“那是叶儿最宝贵的东西。”
  “是什么?”
  “一个玉坠子。”
  “我可以看看吗?”
  谢大娘努了努干涸开裂的唇,点了头,将布娃娃侧了一个面,找到了一个十分不明显的线头,一边拆一边说,“叶儿死后,我便将那玉坠子缝进了这个布娃娃里,想等着凶手被绳之于法的那一天,就将这个娃娃和玉坠子一同埋到棺材里去。”
  这么说,那玉坠儿很重要了!
  线已被缓缓挑了出来,谢大娘用手在里面的棉花里小心翼翼的掏了一会,终于将那东西给掏了出来。
  果然!
  是一个鱼形状的玉坠子。
  她递给了纪云舒,“以前,叶儿总是拿着这个玉坠子看很久,每次都会哭得泣不成声,我追问了许久,她才肯告诉我,原来这玉坠子,是那个让她怀孕的人给她的,她一直放在身边舍不得扔,用心护着,谁也不准碰,也是作孽啊!我家叶儿到底做错了什么?那挨那杀千刀这么糟蹋。”
  关于叶儿未嫁先孕的事,当年,让母女二人受了不少闲言闲语。
  提起来,都是泪。
  纪云舒端详着手心里的那个玉坠子,是一天红色的小鱼,正面上,并没有雕刻任何的花纹,干干净净,十分光滑,但做工却很精致,虽然是澜玉做的,算不上高等,可摸在手里十分舒服,打磨得很细致。
  她再翻过来一看,鱼的背面却是平平的,像是被人给切开了一半,留下了这个平整的切痕。
  看来,另一半就在叶儿那位情郎的身上,也是乔子华看到的那个身上戴有笛子的人。
  她端详完毕,将玉坠子还给了谢大娘。
  没多久,外头的雨也停了,她便嘱咐巧儿将谢大娘送回了她自己的院子。
  纪云舒则将那个玉坠的样式形状画在了纸上,琢磨着要找人来问一问,看看有没有人知道另外一半的主人是谁?
  第二天!
  一大清早,她带着时子衿去了一趟治椿楼。
  不像之前跟景容进去时掩人耳目,她一进去,就直接找治椿楼的老板娘。
  老板娘一来,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瞧她穿着的衣服料子也好,气质也好,都不像是有钱人和做大官的,当即便斜了她一眼,扇着扇子走来。
  不耐烦道,“哪里来的小公子?一来就找我言娘,虽然老娘确实风华绝代,可你……”
  藐视的嘿嘿一笑。
  咱不接!
  纪云舒也不恼,嘴里轻飘飘的飘出一句话来,“在下是办案的。”
  “办案?”言娘纳闷,“你这小子真爱开玩笑,我治椿楼是姑娘们办事的地,可不是你这穷小子来办案的地,想办案的话,去衙门啊!来我这里做什么?”
  扇子一挥。
  纪云舒说:“三年前,叶儿姑娘是死在这里的吧。”
  呃!
  只见言娘脸色猛的一僵,反应过来,立马朝周围警惕担心的瞧了几眼,这才瞪向纪云舒,扇子往红唇上轻轻一压,狠厉道,“你胡说什么?存心来砸场子的是不是?”
  “那就看你配不配和了?”
  “什么意思?”
  纪云舒从袖子中掏出一块牌子,那是左大人给的衙门令牌,方便她查案。
  她随手亮在了言娘面前,“认得吗?”
  “认……得!”
  一看是衙门的令牌,言娘方才怒目凶凶的样子立马收了下去。
  纪云舒朝她靠去,嘴巴凑到她耳边,“事关人命,也事关你治椿楼的生意,咱们是在这里谈?还是上楼谈?”
  言娘嘴角一抽,赶紧招待,“公子楼上请。”
  露出一副献媚的模样。
  便领着纪云舒和时子衿二人上到了三楼,找了一间宽敞干净的屋子坐了下来。
  又是茶水,又是糕点的招待着。
  “官爷,你说你来,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