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浮萍定-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美好的日子,而这样的日子因为武定侯老夫人的不在意,一过就是将近二十年的光景。
  只是近几年来,姚镇泰大概也过腻了外头的日子,开始琢磨着要回京当差的事儿,而他和吴氏又仅有姚淑琇一个女儿,自然更盼着女儿能在京城找到一个好婆家,以前女儿不想回京的时候,他还觉得十分忧虑,但不知为何,前年的某一天,女儿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京城这里的消息,甚至一再向父亲打探有没有可能回京城谋个京官职务之类的事。
  有时惹得姚镇泰夫妇起了疑心而多追问两句之时,姚淑琇又一副她是为了父亲前途着想的语气,让夫妻俩摸不清女儿真正的想法。
  而姚淑琇…现在的这个姚淑琇其实也是重生回来的,前一世的她虽然很荣幸被皇帝封为四妃之一,但很可惜的是,皇帝偏宠皇后文氏,几乎不进后宫其他女子的宫殿,让那些女子的处境虽不在冷宫却更胜冷宫,所以当姚淑琇某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回到还没被大堂姐姚淑琳点名做为陪縢,随大堂姐嫁进五皇子之前的那段时间,她心里既开心又彷徨,她不知道该不该走前生走过的那条路,但又舍不得前生曾享受过的富贵荣华。
  最后随着前世大堂姐将要捎来信息的日子越来越近…姚淑琇决定拚上一回,她觉得她好歹在皇宫里混过十几年的时间,未必会输给如今还是青涩小丫头的文氏,如果不搏上一回,岂非太对不起上天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于是她耐心等待着京城的来信,同时很认真地学习琴棋书画之艺。
  然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原本在姚淑琇的记忆里,她应该在她十四岁的这一年入京陪嫁的,没想到从年初等到端午,又从端午等到中秋,终于等到京城来信的时候,却是武定侯府的人告知二房的众人,大房的大姑娘将要在来年出嫁,对象是宣国公府的世子吕靖。
  姚淑琇一时间傻住了…大堂姐不是应该被赐婚给五皇子的吗?怎么变成宣国公世子?可是她也不敢明着问明白缘由,怕让父母又对她起什么疑心,只好换了另一个方式,说她从没出过远门,难得有这个好机会,她很想进京看看风景、长长见识,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姚镇泰夫妇绝对是不肯的,可惜没两天就被吵怕了,这个独生女又是他们一手娇宠大的,难免也想着能嫁个公侯世家、皇室宗亲之类的好对象,便也就勉勉强强地答应了女儿,不过姚镇泰身负官职,无召不得随意入京,所以才由吴氏带着女儿回武定侯府。
  宵禁来临的前一刻,吴氏母女坐的马车终于进了武定侯府的大门,吴氏母女下了马车之后,仍不敢松懈,问过老夫人还没睡下,连忙坐上软轿,又往怡和院来向老夫人请安。
  吴氏母女走进怡和院上房时,姚淑琳还没走,她也很好奇这个几乎没见过几面的二婶婶和那个印象中看到鼻孔比看到眼睛的时候还多的堂妹。
  老夫人对吴氏母女的态度,从她接到她们要回来的消息到现在,一直都是淡淡的,毕竟不是亲生儿子的妻女,又已经十多年不见的人,此时表现出任何的感情都显得十分虚假。
  因为做为长辈的老夫人还健在,所以二房在武定侯府的住处-梅园就一直封着而已,依老夫人和姚泽清为人,也不至于小气到连万一二房有人回京时连个睡觉地方都没有的地步。
  老夫人早早就命人把梅园的主院栖枫院给收拾妥当,吴氏母女向她行过礼之后,她只是按礼数说几句安慰打听的话,然后就让她们母女回院子休息。
  一旁的姚淑琳也只是与吴氏母女互相见了礼,却没能说上两句话,不过姚淑琳能感觉到那个堂妹看着她的目光充满打量和怒其不争的意味。
  怒其不争?姚淑琳丝毫想不明白这个跟她一点也不熟的堂妹为什么要这样看着她。
  姚淑琳不知道的是,姚淑琇是把她当成和自己一样,是个重活一辈子的人,因为现在的姚淑琳和姚淑琇印象里那个胆小如鼠、体弱多病,以致于年华早逝的姚淑琳没有任何地方是一样的,她以为除了也是重活一世的理由,没有其他理由能够解释姚淑琳的改变,因为重活一世,知道自己上一辈子活得有多悲惨,所以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她又觉得姚淑琳明明已经让自己的身体变得那么健康了,又有个好大哥为其打点,怎么就放弃了嫁给五皇子,成为皇妃那样大好的机会?真真是一点都不知长进!害得她如今也失去了成为贵人的机会。
  姚淑琇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种名词叫‘蝴蝶效应’…。
  到第二天早上,因为已经回来主家,吴氏再是不情不愿,也不敢忘了身为儿媳妇该尽的本份,何况离开泉州之前,丈夫还一再叮嘱她要用心讨好老夫人,等他日回京述职时,他才敢向大侄子求个情面,谋个京城里的职缺。
  所以吴氏一早在周嬷嬷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然后拉着还睡眼惺忪的姚淑琇来到怡和院,又正好看到前一晚据说已经睡下的大侄子姚承景,姚承景趴在老夫人腿上,嘴里吵着要老夫人让人再去接萍姨过来陪他。
  吴氏和姚淑琇都知道姚泽清先前已经娶过两任妻子的事,但还不知道姚泽清又与安远侯府文三姑娘订了亲的事,这会儿听到素未谋面的小侄子嘴里说的那个‘萍姨’,她们难免起了几许好奇心。
  “这是大侄子的哥儿吧?我记得先前家里的管事送礼回京之后,回去泉州曾向老爷和我提过几次,是叫景哥儿,对吧?”吴氏摆出自认最为和蔼可亲的笑容,伸手想要摸摸姚承景的头发。
  “……”姚承景虽然没有开口反驳,但是他用力把头甩开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地表示出他不喜欢被陌生人动手动脚的。
  吴氏有点尴尬地收回了手,心里有些气愤。
  姚淑琇从已有些遥远的记忆里想起这个时候的大堂哥应该与贺家的大姑娘成了亲的,怎么不见那个贺大姑娘?!而且她也记得贺大姑娘的闺名里好像没有萍这个字。
  “萍姨是谁呀?怎么景哥儿一早就吵着要找她过来?不知道是在哪个院子当差的丫鬟婆子,老夫人,既然景哥儿想要那个叫萍姨的,为何不干脆把对方调到景哥儿身边来伺候?您瞧瞧他这样子,看着也怪可怜的。”姚淑琇自以为是地想着那个‘萍姨’大概在府里哪个院子当差的奴仆,便很好心地建议道。
  “妳胡说八道!萍姨才不是什么丫鬟婆子!萍姨是景哥儿的娘亲!”姚承景听到有人说他敬爱的萍姨是个丫鬟婆子,他立刻气呼呼地瞪着姚淑琇,很不客气地大吼道。
  “什么?!”吴氏和姚淑琇听到姚承景的话,两人不约而同地惊叫一声。

☆、第六十六章 荒谬

  武定侯太夫人淡定地拍拍姚承景的背,看似不悦地轻斥一声:“景哥儿怎可如此无礼?还不快去向你二婶婶和二姑姑请安?”
  “哦!”姚承景心里虽然还是对眼前一对母女很不待见,可是自家祖母都说了是婶婶和姑姑,他也就不敢再继续争论下去,只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下来,直到吴氏母女跟前,向她们行礼问好。
  武定侯太夫人在等着姚承景向吴氏和姚淑琇一一行礼之时,已经向身侧的石嬷嬷吩咐稍晚派人去安远侯府转达明日还要接文三姑娘过来小住一事。
  待石嬷嬷应声离去之后,姚承景也回到太夫人身旁,武定侯太夫人这才看向吴氏,实则也是说给这两人听的解释道:“刚刚景哥儿说的是安远侯府的三姑娘,去年就和清哥儿定了亲,只等她明年及笄,便会迎娶过门,先前想着还不到大婚之期,所以就没通知你们了,文三姑娘与景哥儿极为有缘,两个人从初见面之时就好的跟亲生母子一般,妳没头没脑地说人家不好,景哥儿自然要跟妳急了。”
  “文三姑娘?不是贺家大姑娘吗?!”姚淑琇又一次毫不知顾忌地低喊一句,声音虽然不大,却也恰恰听在姚淑琳的耳里。
  “二姑娘怎么会知道贺家大姑娘?妳不是从没进过京城吗?”姚淑琳满脸狐疑地问道。
  “呃?!我、我是从每次送礼回京的几个婆子嘴里听来的,听说那什么贺家大姑娘…很常来武定侯府,我还以为她是大堂哥的什么人呢。”姚淑琇心底一惊,连忙思绪飞转,语气坑坑巴巴地解释道。
  “哼!我们侯府没那个福气,伺候不起像贺大姑娘那样娇贵的姑娘,所以没敢和贺家结亲,还有啊,妳和二婶婶毕竟对京城的情况不熟,有些不该说的话,还请二姑娘日后不要轻易胡说才好,免得给我们侯府招祸。”姚淑琳不屑地轻笑一声,然后很不容气地说道。
  “我什么…。”姚淑琇气愤不已地想要反驳,却被自家母亲拉着手,制止住了,她虽然没再说话,可是还是觉得十分冒火,前一世在宫里待了那么些年,虽然上面有个文皇后压着一头,但是她好歹身为四妃之一,所以敢跟她对着来的后宫女子也不多,自然养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即使明知姚淑琳如果还是照着前世的路走,她也要做小伏低地恭敬对待,可是她就是心里不服气!身份高又怎么了?!有福气又怎么了?!没那个命可享也没用!
  “大侄女说的是,我十多年没有回来京城了,有许多事还真的不太清楚,每年送礼回来的管事便是有打听到什么大事,多半也只跟妳二叔提起,妳二叔又根本不会和我一个妇道人家说那些外头的事,这回若不是因为要进京给妳道喜,没准儿还是什么事都不知道呢。”吴氏虽然暗咬着牙,脸上依然是满满的笑容,笑玻Р'地说道。
  “我不是怪二婶婶和二姑娘,即便同样住在京城,也不是谁都能够消息灵通的,偏偏又因为京城里住的都是达官显贵,便是大哥那样的人物也轻易得罪不起,所以才要提醒妳们万事小心,更别以为在自家里说话就能百无禁忌了。”姚淑琳再笨也看得出姚淑琇心里依旧不服,但是她并不想理会,谁知道她们母女要在京城待多久?说不定她一出嫁之后,她们就得回去泉州了,想是也闯不出什么大祸。
  武定侯太夫人原本对二房已不大亲近,如今见她们才回来第一天就惹上口舌之争,心下更觉不喜,偏偏又不欲多言,只得挥挥手让吴氏母女回她们自己的院子休息,如果有想去拜访亲戚什么的,派人去跟前院管家说一声,自会有人为她们打点礼物和马车。
  吴氏从泉州要回来的时候就一直盘算着要不要回娘家看看?这会儿听得武定侯老夫人允准她可以出访亲戚朋友,心里免不了激动起来,她已经好多年没见到父母兄嫂了,也不知道他们身体好不好?每次听到家里的消息都只说他们很好,可是耳朵听总比不过亲眼见安心。
  吴家在京城里的众多世家堆里并不显眼,如今他们家族里官职最高的是吴氏的大伯吴定忠,任职光禄寺太官署署正,而吴氏父亲当年只是小小的太仆寺牧监监正,十多年过去才爬到太仆寺寺丞的位置,吴氏大哥也不是什么人才,如今只在户部承运库任大使一职,手下管着几个不入流的小吏罢了。
  所以吴氏回到院子之后,她想了一想,还是决定隔天就回吴家看看父母兄嫂,兄长膝下只有两个儿子,听说大的已经娶亲,娶的是兄长同僚的女儿,娘家姓邱,至于小的嘛,因为如今正在议亲,所以还不知道看中的是哪家的姑娘。
  因为吴氏父亲这一辈的还没分家,所以吴氏回娘家自然也不可能只见自家人,吴家共有三房住在一个宅子里,吴氏父亲是庶出行三,上面还有两个嫡出兄长,吴老太爷和吴老太太一直没把庶子分出府去,倒也显出几分宽厚,而家里大部份的经济来源,靠的是行商的老二,当然这也少不了在光禄寺当官十多年的兄长一路扶持,谁让光禄寺管的正是皇家采买,吴大老爷不帮自家人要帮谁?
  暂不提吴氏这头怎么琢磨着回娘家的事,且说武定侯府又派人来向安远侯府向温氏传递要文若萍再过府小住一段时日的意思之后,温氏就很快地让珊瑚过来转达消息,让文若萍稍微准备一下,免得隔天一早又手忙脚乱的。
  长辈有令,小辈焉敢不从?虽然文若萍觉得住在武定侯府的压力其实挺大的…虽然有个爱卖萌的小哥儿和很体贴的小姑娘,不过上面还有个准太婆婆啊!!嫡母不可能把庶女当成亲生的,婆婆更不可能把媳妇当成女儿,即使她讨了个巧,只是媳妇的媳妇,但还是头得垂垂的媳妇啊……。
  乔嬷嬷和徐嬷嬷正在指挥的冬青巧儿要准备带去武定侯府的衣物用品,就听到外面有小丫鬟来禀报,说是四姑娘来了,她们俩不约而同地互看一眼,四姑娘一向对自家姑娘不怀好意,又甚少踏足秋晚院,这会儿突然跑过来,肯定没好事。
  果然,两位嬷嬷刚放下手上的事走出内间的时候,文若菱也正好走进来,而她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向文若萍提出一件很无理的要求。
  “听说三姐姐明天又要去武定侯府了,也带上我一块去吧!我挺想见识见识武定侯府里是什么样子呢。”文若菱微抬着下巴,整一个理所当然的语气。
  “四姑娘说笑了吧?我家姑娘也是受邀过去武定侯府的,哪里能随随便便带个外人去?”乔嬷嬷不等文若萍开口,便冷冷地反讽了一句。
  “什么叫外人?!我是三姐姐的妹妹,怎么就去不得了?!反正我话已经说了,三姐姐记得明天出发前要让人来叫我一声。”文若菱一副不容任何人拒绝的嘴脸,高傲地抛下这句话之后,转身又离开了。
  众人愣愣地看着文若菱又走出去之后,小烟头一个回过神来,然后就听到她气呼呼地骂道:“什么跟什么呀?!这个四姑娘会不会太自以为是了?谁给她这样的底气?就是五皇子妃也不敢这么对姑娘吧?”
  “管她是谁给的底气,反正我又不会真带上她去武定侯府。”文若萍也觉得很好笑,她又不是包子,能随便给人捏来捏去的,怎么文若菱那么笃定她一定会听话?再者这个府里当家作主的也不是二房,她根本就不必理会文若菱的话,好吗?不过她怎么觉得文若菱的脑子好像有点儿越来越不清楚了,以前的文若菱虽然也态度高傲,但绝对不会这么蠢。
  文若萍不怕文若菱找碴,自然也不会带对方去武定侯府,甚至隔日去松涛院请安的时候,她还很不客气地向老太太和温氏说道:“若萍自己去武定侯府小住,虽说太夫人她们对若萍都非常照顾,可若萍也不敢因此就得寸进尺,把一个隔房的堂妹带着一起过去呀!四妹妹的要求着实叫若萍为难极了。”
  “简直胡涂!她一个未出嫁的姑娘家想去未来姐夫家里做什么?!莫不是还存了什么心思,萍丫头放心,便是她想去,也得看我肯不肯呢!一个姑娘家的举止居然这般轻佻,还有点规矩没有?!前一阵子见她安安份份的,我还以为她总算明白事理,没想到竟是如此!”老太太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毫不留情地骂道。
  苗氏领着媳妇和女儿们过来松涛院,还没进门就听到老太太的怒骂声,她早听说文若萍今日要过去武定侯府的事,还以为老太太骂的是文若萍,一进门就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先是向老太太行了礼,然后笑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该不会是为了大嫂让三姑娘去武定侯府小住的事吧?要我说句公道话,大嫂实在不该如此,虽然三姑娘不是妳生的,但好歹叫妳一声母亲,妳这么不把三姑娘的名声放在心上,也不怕叫三姑娘心寒。”
  “闭上妳的嘴!妳以为我骂的是谁?!我骂的是四姑娘,妳那个好女儿!”老太太恶狠狠地对苗氏喝斥了一声,然后又瞪了文若菱一眼。
  “老太太!这话说的真是冤枉啊!菱姐儿最近乖巧的不得了,哪里能惹您生这么大的气?您可不能错怪了菱姐儿。”苗氏这番话,显然并不知道自己女儿前一天晚上曾到秋晚院找文若萍,要求同去武定侯府的事。
  “是不是,她心里清楚,四姑娘,可要我说出来是什么事?”老太太眼神凌厉地看着文若菱,语气冰冷地问道。

☆、第六十七章 疑猜

  文若菱这会儿还满心想着等她随文若萍一起去了武定侯府之后,要怎么做才能在武定侯太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比文若萍还优秀的一面,好叫武定侯太夫人厌恶文若萍,将与安远侯府的婚约对象换成她,结果冷不防地遭到老太太的连声质问,她顿时有些傻了…那个贱丫头怎么敢?!她居然敢把昨晚的事告诉老太太?!
  “老太太说的是什么?若菱听不明白,不就是去武定侯府做客吗?为什么三姐姐去得,若菱倒去不得?她不也是未出嫁的姑娘?”文若菱虽然生气文若萍胆敢告密,却也不觉得自己哪里有错,凭什么那个贱丫头能去,她就不能去?
  “哧!瞧瞧咱们四姑娘说的话,还挺理直气壮的呢!”老太太手指着文若菱,失笑地对温氏和苏氏说了一句之后,又变了脸色,回头怒斥道:“妳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