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浮萍定-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远侯还重金请来一个大儒做为老师,专门教授他四书五经。
“内宅的事都还有许多不知道的呢,这外院的事,我们更不清楚了,不过许姨娘既然敢提出来的话,三少爷的底子应该是很稳的,要不然就可能像二少爷一样,只是送去书院求学而已。”徐嬷嬷面不改色地回道。
“二哥哥呀~~听说明年又要科考了,这次若再考不中,他应该也不会想再读书了吧?而且总不能放着二嫂嫂独自在府里,夫妻俩长年累月的分居两处呀。”文若萍听徐嬷嬷提起文怀铭的时候,她脸色还稍稍变了一下,大概是…听多了那些话本里的男主男配都动不动就年少中举、年少成名,所以对已经二十出头还只有秀才之名的文怀铭有些小小的无言以对而已。
“依咱们侯府的境况,二少爷就是想再继续在考取功名之路上努力也不是不成吧?而且婢子也听说每次科举都有好多学子落榜,还有很多学子都考过好多回,所以只是一两次的进士考不中应该没什么好惊讶的吧?姑娘怎么说二少爷应该不会想念书了呢?”春蝶不明所以地说道。
“应该还是会不好意思吧?大哥都有官职了啊,二哥只小大哥几岁?好像明年就要加冠吧?大哥还未弱冠就中了进士,还进了翰林院当差,二哥再怎么稳重懂事也不见得不着急呀!兴许他会想先求个官职熬资历?”文若萍表示很多大家族不是都这样吗?整天眼红来眼红去的,文怀轩身为侯府嫡长子,肯定所有资源都是最好的,能够贡出一个进士也不奇怪,可是温氏愿意提供给自己儿子的,未必就愿意分给二房的孩子,所以文怀铭只能远赴嵩山书院求学,也不像文怀儒还能向自己父亲求一次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二房的人再怎么以为自己是安远侯府的一份子,实际上,有很多福利还是享受不到的。
“二少爷看着是个守本份的孩子,应该是不会向侯爷提出过份要求。”徐嬷嬷以为文怀铭若想求官职,也只能向做为安远侯的大伯开口,所以她第一个想法是否定,她觉得文怀铭不像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
“这得看二哥怎么想啦,罢了,左右与我无关,想那么多做啥?我饿了,让人去取晚膳回来吧。”文若萍不准备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纠结太久,于是很欢快地决定所有话题到此为止。
☆、第六十章 识破
抚琴院的正房内,站在许姨娘身旁的吴嬷嬷是唯一随许姨娘陪嫁进安远侯府的人,而她此时正愤愤不平地向许姨娘抱怨。
“姨娘,这大姑奶奶也太不象话了,才出嫁几个月而已,头一次在夫家过中秋,居然连亲自回来一趟都不愿意,而且六皇子只是和她有些不合罢了,又不是禁了她的足,发生那么多的事,她也没想过回来跟姨娘说一说,大姑奶奶的作为实在是…。”吴嬷嬷很生气,她知道大姑奶奶自从分院另住之后,与姨娘之间的往来就越来越少,浑然忘了她的姨娘以前是怎么样疼爱她的,竟是像没这个生母似的,什么好处也分不到半点,姨娘对大姑奶奶是心寒了吧?若非身边还有个三少爷可以依靠,只怕已经大病一场,早早仙去了。
“别说了…我早说过,她不是我的菲姐儿,我的菲姐儿已经死了,现在的大姑奶奶只是占着菲姐儿的身份而已。”许姨娘语气冰冷地说道。
此文若菲已非彼文若菲,许姨娘很早就发觉如今的文若菲根本不是她的女儿,只是一个强占了她女儿身体的孤魂野鬼,但是她不能说、不敢说,因为没人知道那个不知名的女人是用什么方法害死她女儿的,而且菲姐儿不曾生过大病,也没出过意外,不过一夜之间,她的菲姐儿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人是活着没错,但活的却不是她的女儿,可悲的是身为母亲的她还没有证据能证明女儿其实已经死了。
原来,小时候的文若菲,性子就跟文若萍差不多一个样子,胆小怯懦,唯一不同的是,文若菲很爱笑,文若萍不爱笑,但是无论如何,文若菲都是许姨娘亲手一点一滴养大的,她怎么可能分不出谁是她的女儿?以前她装腔作势,努力讨好侯爷,为的也是自己女儿的将来,想着不希望女儿跟她一样长大后沦为别人的妾室,那时候的她,其实心里时常害怕温氏会不会对她们母女做出不利之事,甚至在她怀上儿子的时候,几乎所有心思都被用来怎么防备温氏的陷害,后来儿子平安出生,看到温氏不似作伪的关心,才让她确定安远侯府的当家主母不是个两面三刀、面甜心苦的假菩萨,所以她觉得放心了,可惜没想到老天爷根本就不曾放过她,在她以为日子可以开始安稳的时候,她的女儿竟然…出事了。
“姨娘怎么还想不开呢?大姑奶奶肯定是记恨姨娘莫名其妙要她搬出芳馨院,她才跟妳置气的,只是都已经几年过去了,母女之间哪里多少深仇大恨?姨娘何苦偏偏放不下?妳偏心三少爷的时候,也不想想大姑奶奶见了那般情景,心里会不会更觉得难过,兴许她就是因为太难过,所以更不愿意来向姨娘低头了。”吴嬷嬷不知道许姨娘看出那个天大的秘密,也不能明白许姨娘的顾虑,只是不解地又想劝说几句。
“她不会的,她从来就没有因为那样的事不开心过,”因为她对自己、对安远侯府根本没有感情,许姨娘摇摇头,只是没有说出后半句话。
“有没有…老奴还真是看不出来,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姑奶奶现在已经是六皇子侧妃,身份究竟不同了,姨娘好歹也想个法子跟她多亲近一点儿吧?就算妳不为自己打算,难道也不为三少爷打算吗?”吴嬷嬷思考了一下,虽仍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打算继续纠结于她家大姑奶奶真正想法是什么的这件事上头,因为什么事都没有她家三少爷前途的事重要,毕竟三少爷才是姨娘将来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不必了,夫人素来宽大为怀,大少爷也不是个心眼小的,而且儒哥儿才智平平,我也只求他一辈子都能平平安安过日子罢了。”许姨娘幽幽地叹一口气。
“可是…可是三少爷毕竟是大姑奶奶的亲弟弟,如果三少爷有了大好前途,对大姑奶奶也有好处,不是?还有六皇子肯定也想多个助力吧?万一大姑奶奶有了更大的造化,那…。”吴嬷嬷一时想不出词来,只能干巴巴地说道。
“噤声!不许胡说八道!妳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难道不知道有些事不是咱们妇道人家可以想的?况且再有天大的好处,那也要先给侯爷和夫人他们,最后才轮得到咱们,妳怎么连这点规矩都忘了?!妳就不怕给整个侯府带来祸事?!”许姨娘闻言,却是脸色一变,低声斥责道。
“姨、姨娘,对不起,老奴一时口快,以后再也不会胡涂了。”吴嬷嬷惊了一大跳,连忙拍了自己脸颊一下,然后低头悔过。
“嬷嬷,大姑奶奶再尊贵也只是侧妃,原先大伙儿都说她迟早能被扶正,姑且不说成真的机率大不大,光是瞧着如今她和六皇子闹出的那些破事,皇上和皇后娘娘对她的印象想必更不好了,贵人们对大姑奶奶没有好印象,就更不可能同意六皇子将她扶为正室,何况咱们家还有个快成为五皇子正妃的二姑娘呢,侯爷和大少爷再傻也知道孰轻孰重,偏偏一向自负聪明的大姑奶奶竟没看出这一点,还有那心思和六皇子置气。”许姨娘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气。
吴嬷嬷虽然眼界不高,但这种不是你就是我的简单选择题,她还是能够理解的,所以一听到许姨娘这么说,她立刻沉默下来,突然觉得最近的自己有些太张扬骄傲也太自大忘我,只想到她家大姑奶奶当上了贵人,许姨娘的身份肯定会跟着不一样,她们这些伺候姨娘的还不得跟着水涨船高?却忘了还有个将要成为五皇子正妃的二姑娘,安远侯府里有两个姑娘嫁入皇家,这将来若摊上了大事,当家主子会向着哪一边还很难说呢。
吴嬷嬷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就忽然变得有些垂头丧气,让许姨娘看着是既无奈又好笑,但她却没有丝毫想劝解吴嬷嬷的意思。
姚泽清对文若萍的体贴疼爱也因随着那一大车跟着文若萍回府的礼物而有了新一波的八卦。
文若菱听了冬雪转述从外面打听来的消息之后,又一次摔破了屋里所有的茶杯,只这次并没舍得摔她那些珍贵的摆饰,谁让她没有大房几个姑娘的好运气,可以早早寻到一门好亲事,而且几个姐夫都是出手十分大方,甚至不必等自家娘子开口要求,就会主动把搜罗来的好东西送上门。
“武定侯应该是属于我的,和武定侯定亲的人应该是我才对!若不是那个贱丫头从中阻挠,抢走了那门亲事,那些好东西哪里轮得到她?!”文若菱满心的不甘已经渐渐扭曲成都是因为文若萍暗中使坏,故意引武定侯去救了落水的她,才得以攀上这么亲事,甚至以为如果武定侯想要与安远侯府结亲,适合的人选也应该是她,而不是一个卑贱丫鬟所出的庶女。
“姑娘别生气,左右离三姑娘大婚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未到那一天之前,谁又知道会不会再出什么意外?婢子看着三姑娘也不像是那等福泽深厚的人,要不怎会年幼失母,甚至连寻常人家都不需怎么费心就可以找得着的亲事都要舍去一条命才能换来?”冬梅倒了一杯茶,放到文若菱面前,用一副完全好心为主子着想的语气,柔声劝说道。
“咦?好像是呢?!妳没说,我还真没发现!哼!那个贱丫头就是个天生命贱的,说不定根本没本事承受住这么大的福份,万一她再发生点什么事…岂非就是我的机会来了?!冬梅,妳变聪明了!”文若菱默默地细想一下之后,竟然兴奋地附和起冬梅的话。
文若菱相信了冬梅的说辞,觉得文若萍就是四角不全的,根本没办法承受比别人还多的福气,所以即使现在看着好像有桩能让很多人眼红的亲事,可是没准儿哪天就会出个什么意外呀?到时候不幸人死了或残了,武定侯肯定要舍弃她另娶她人的,只要大伯有一点舍不得和武定侯府结亲的意思,那她不就有机会了吗?如今的安远侯府除了她之外,难道还找得出别的适龄姑娘代替贱丫头嫁进武定侯府?
“姑娘只是一时气胡涂了,婢子也不过尽一点提醒的责任而已。”冬梅神色淡淡地笑道。
“好冬梅,妳的忠心,本姑娘暂且记下了,要是…要是…我自会帮妳寻门好亲事。”文若菱心思百转,彷佛已经可以见到她十里红妆,浩浩荡荡嫁入武定侯府的情景。
“多谢姑娘!”冬梅看似欣喜地福身向文若菱道谢,而垂下的眼帘也适合地掩去了她眼底那一抹冷冷的嘲讽。
冬梅时常在各处走动,她早察觉到以往对二房十分纵容的侯夫人近来隐隐有了防备二房的举动,只要四姑娘一有异动,侯夫人那里肯定立刻就会知道,再说四姑娘在府里除了云霞阁里当差的这些人可以使唤之外,她能有什么人手?可惜她们这些在她嘴里只能是‘贱人’的丫鬟婆子们却是不想再为了这个自私的主子牺牲奉献,她倒要看看没有她们帮忙的四姑娘能拿得出什么本事去陷害三姑娘!
冬梅当然不知道就算有她们帮忙,她们的四姑娘一样害不到文若萍,从宫中出来的乔嬷嬷,那眼光手段可比她们这些内宅女子高明多了,她们任何一点点小动作都逃不过乔嬷嬷的一双利眼。
☆、第六十一章 无题
中秋过后,很快就到了文若蓉出嫁的日子,先是前一天的送妆、晒妆,到第二天的亲迎、喜宴,乔嬷嬷和春蝶二人都与文若萍寸步未离,故而虽有不少人都好似瞧见了某人略略狰狞的面容,却也没发生像上次在六皇子府发生过的意外。
只是不久之后,贵族世家的上流圈子里隐隐流传着‘安远侯府四小姐是个心胸狭隘、手段狠毒的姑娘’这样的谣言,温氏偶尔会参加一些贵妇人才能出席的聚会,当然也听说过这个谣言,还有好几个夫人偷偷地向她打听实情,温氏虽不曾故意瞎编或落井下石,但也没有特地为二房、为自家侄女澄清,于是有些夫人就觉得这个谣言的可信度极高,没看连人家大伯母都不敢替安远侯府四姑娘说话了吗?可见那丫头果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这样的姑娘怎能娶进门做儿媳?就是庶子也不行!
而几乎没有机会见识上流贵妇圈的苗氏也不知道自家被她那个总爱觊觎别人东西的女儿给坑惨了,这会儿仍满心思地琢磨着等过了年之后,还要想办法借着两个皇子妃侄女的势头给女儿找到一个前途光明的丈夫,势力雄厚的婆家。
这一世的文若菲没能像文若蓉前世一般,有很多机会可以善用她的‘智慧’将心思用在如何为丈夫谋取最大前程的事上头,所以闲来无事就只能和府里的几个女人争斗,她还耻笑嫡妹文若蓉没有志气,为了讨五皇子的欢心,竟用陪嫁的名义给五皇子找来那么多女人进门和她争宠,将来要是不幸被五皇子厌弃了,那也是她自找的!
而文若蓉出嫁后没多久,文若菲还没笑够别人的时候,皇甫云却又将柳家五姑娘纳入府中,不久亦为其请封奉仪的位份,听说文若蓉常以当家主母的名义要刘、王两位奉仪一大早去明瑟殿立规矩,随即以文若蓉并无正妃之名,不能行正妃之权的名义,下令免去府内三名奉仪的例行问安。
文若蓉深恨不已,却又莫可奈何,皇甫云用这样的理由,她若要反驳,只会让皇帝和皇后多一次训斥她的借口而已,所以只能忍!忍!忍!
此时又有人若有若无地在府内传言道,文侧妃与安远侯府关系一向不睦,京里谁人不晓,而六皇子明明是极有机会问鼎大位之人,当初却不知道被什么蒙住心思,一心一意地娶了一个对他毫无任何帮助的女人,现在才来想着补救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甚至又到了来年五月之时,文若蓉传出喜讯,听闻已有孕月余,皇帝欣喜不已,因为五皇子也算是他极喜爱的皇子之一,如今有了子嗣,不止为已许久没有新生儿诞生的皇家带来喜气,还因为从江南各地陆续传来年前因大水成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们已经回归家乡并且稳定下来了的好消息,让皇帝以为此子是福星,对文若蓉的满意度更上一层,与之对比的是六皇子侧妃文若菲已成亲一年,却无半点好消息传出的窘境。
皇帝想到这儿时,他总忍不住暗自冷哼,不是说文家大姑娘颇识大体,又懂得医术吗?怎么也不知道给自己调理一下身体?哦!他记得京中曾流传文大姑娘是有仙人眷顾的,所以才有机会得来那个灵泉水,虽然他不皢得库房里存的那些灵泉水是不是真的就是所有的灵泉水,不过他也不曾多问,不是吗?那个文氏在想什么?为什么还迟迟不肯为六皇子生下一儿半女?难不成她在对当初把灵泉水进献给皇家的事表达不满?问题是,那东西又不是他强逼她拿出来的!她有什么好不满的?!先前有那些莫须有的谣言出现,他也根本没相信好吗?!安远侯府对皇家的忠诚度,皇帝还是倾向于信任的。
话说中秋节前一天,文若萍不小心把自己卖给小豆丁一个月之后,回到安远侯府的这段时间,她整天恹巴巴的,头顶着愁云惨雾,千头万绪地就是想不到要用什么理由跟嫡母说必须去武定侯府住一段时间的请求,虽然直接坦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真要她承认她卖萌卖输一个小娃儿,她还是觉得…好丢脸~。
武定侯老夫人当时也在场见证了这对准母子俩的傻样,她不忍心破坏曾孙子的期望,所以才当作没发现其中的违和,不过见多识广的老人家又怎会不知道一个未嫁的姑娘想去旁人家暂住那么久的时间,即使是未来婆家,那也算不得很妥当的事,更不可能让文若萍她自己亲口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武定侯老夫人很体贴地在五皇子大婚之后,又派蒋嬷嬷来了安远侯府一趟,以希望亲自指点文若萍学点规矩和打理家宅事务的名义,请温氏同意文若萍到武定侯小住数日…。
温氏听了蒋嬷嬷转述的意思,她却不敢擅作主张,只跟蒋嬷嬷说待她考虑两天再回复,既然只是要去学规矩、学掌家的,哪时候开始都无所谓,反正还要一年多才成亲呢。
蒋嬷嬷笑玻Р'地回了声是,心里却无奈地叹一口气,文三姑娘可不是真的很急着必须在这时候学什么规矩的,只是大少爷每天坐在怡和院廊下,眼巴巴地望着院子门口,一日三回地问他的萍姨什么时候能再去陪他玩儿,问的大伙儿都心疼极了,素来像个小大人似的大少爷难得有这么像一个孩子应该有的表现,太夫人说的没错,她们把大少爷照顾的再周全,永远抵不过母亲的关爱…文三姑娘可是大少爷盼了又盼的母亲呀…。
温氏私心里也有些倾向于同意让文若萍去武定侯府学习,一则是她和老夫人都有心为文若萍铺陈一个美好乐和的未来,二则不久前,大儿媳苏氏诊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