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长孙皇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容介绍:
【法医穿越━━盛世牡丹之长孙皇后】  作者:素馨小花
  一场牡丹盛宴,梦回大唐皇朝!  
  是顺者昌?  
  还是逆者亡?  
  ★  
  在21世纪,她是炙手可热的法医界新秀,  
  在大唐,她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盛世牡丹、贞观之魂!  
  她上马能战、下马能谋,  
  她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她具备一切祸国殃民的条件却选择了一条无人明辨猜透的路,  
  优雅和妩媚相得,骄傲与自负益彰…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李世民,拥着她睥睨天下,“我夺江山只为你,我的江山只有你!”  
  ★【片断一】  
  战事胶着,久攻不下…  
  他独坐军营看着女人的画像发呆。  
  某部下好心询问,“秦王想王妃了?”  
  他抬头叹道:“每每此时,我在勉励本王,难道还有什么是比她更难对付的吗?”  
  ★【片断二】  
  冲锋陷阵,他向来在最前端…  
  只是今天,他捂着肚子痛苦之极的落与人后,“快,去找个隐蔽的地儿,朕肚子坏了。”  
  某部下大惊失色,“陛下,是有人下毒?”  
  “…昨晚没如皇后的意,今早喝的茶有可能是减肥茶。”  
  ★  
  嘿嘿…简介小白,文乃正剧!  



 序言 写在《我的长孙皇后》之前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此诗名曰《春游曲》,诗中的佳人在桃花芳菲烂漫之际,翩然穿梭于漫天锦绣之中观蝶聆莺。她骄傲地认为桃花之所以灼灼是因为“偷”得了她的面色,嫩柳之所以翩翩是因为“学”得了她的身轻;她自负地认为无须说出名姓,世人也晓她是谁,因为她的出众风流已是远播世间、有口皆碑。

    毋庸置疑,这首诗是一位被丈夫宠爱的妖娆女子张扬的自画像!这位得宠的佳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她的骄傲、幸福、尊宠,她是那般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神采飞扬。

    这位佳人到底是谁?她到底是得到了何等的尊宠才能写出这般张扬的诗句?

    这位佳人,正是被大唐“贞观天子”李世民称作“嘉偶、良佐”,被史书称为“矜尚礼法、母仪何炜”的一代贤后长孙皇后。

    喜欢上长孙,就是从这首《春游曲》开始的,一首令多少红颜羡慕、嫉妒、恨的《春游曲》啊!

    令我感到有趣的是,想当年长孙皇后这首《春游曲》被小李同志视为掌中宝,史书记载小李同志“见而诵之,啧啧称美”。而在近代,这首诗却被某些老学究斥为“艳诗”?我深深为那些老学究感到惋惜,要么他们是没有遇到可以令他们这般疼宠的女子,要么他们根本就是不明白如何疼宠一个女子,要么他们身边的女子从来就没有被他们这般疼宠过……

    因了这首诗,慢慢的去发觉长孙的一切,越来越觉得她是一位非常‘有趣’的皇后,是一位充满了‘谜’般色彩的皇后。比如,她自称从不干涉朝政,但在被小李同志逼急的情况下她还是会说些‘近贤臣、远小人’之类的再比如,她不允许同母兄(长孙无忌)执掌大权,却偏偏用几滴眼泪融化了小李同志那遵纪守法的心,赦免其异母兄(长孙安业)的谋叛之罪。又比如,她明明‘造次必循礼’,可偏偏就有这首浪漫娇横的《春游曲》传世。更有甚者,史传她‘恭德贤良’,但偏偏这首《春游曲》中她自称‘艳妾’,令人产生无尽的暇想:是容貌艳?是气质艳?是笑颜艳?是才气艳?还是……艳?

    种种不解谜团,只能用一句话来解释━━长孙是被小李同志疼在心尖上的爱人!

    厚重的史册是严肃的,不可能在一个男权制度满天飞的时代记载一个女人绚烂的一生,更不可能记载帝后是如何恩爱情长。在原来那个男人是天的世界里,一个女人无论多么强势出众,若没有男人的垂青,她几乎不可能名留青史,更谈不上名垂青史,而长孙皇后却是一个例外。

    大家都应该知道‘望陵毁观’的故事,如果不知道‘望陵毁观’的故事也应该知道‘生同衾、死同穴’的故事,它们的主人翁讲的就是小李同志和长孙皇后(在他们之前,夫妻同墓就是非常荣宠了,而长孙和小李同志开创了夫妻同穴的先例)。它既反映出小李同志对长孙皇后刻骨铭心的追恋之情,又反映出小李同志追恋爱妻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作为封建帝王的小李同志对此规则不可能不知,但他还是毫不避讳的明知故犯,建层观、望昭陵、死同穴……怎一个‘用情之深、情不自禁’来解读?

    13岁初嫁,36岁去世,在长孙皇后短暂的36年生命中,她有23年陪伴在小李同志的身边,走过了隋唐风云那段历史,走过了兄弟倾轧的历史,走过了扩充大唐版域的历史。如果说起初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政治基础上的,那么在他们共同生活的23年中,爱会逐渐滋生,不然的话很难想像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小李同志又怎么会在痛失‘良佐’后痛苦的追忆了大半生━━他的后位一直空悬,他的后宫再无所出。

    漫看隋唐风云,阅尽二十四史……无论是民间野史传闻还是官方史书正册正传,长孙皇后和小李同志可谓是民间、官场上最被后世认同的夫妻组合档。而我个人也认为,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若论领袖群伦的夫妇,这一对是惟一。

    “唐文德皇后遗履,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为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中有两系,首缀二珠,盖古之岐头履也。”━━摘自《旧唐书》

    上段描写的是长孙皇后遗留在世上的一双鞋子,由鲜艳光灿的羽毛织成,黄金珍珠点缀其中……一双鞋子尚且华丽如此,那么衣饰的华丽程度更是可想而知。看到这里,有人肯定要出声辩驳,史载长孙皇后不是“布衣补丁求贤臣”吗?呵呵……我在这里要说的是,长孙皇后是想布衣补丁,可小李同志不让啊,偏偏就要将他的皇后装扮得艳比牡丹,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小李同志对她的爱是一意孤行、彻头彻尾甚至偶尔会有些恶搞的成分在里面。恶搞说明了什么?恶搞说明了小李同志对长孙皇后的爱情并不是淡淡疏疏、齐眉举案的,而是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由心而发的。

    正是这种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由心而发,使得长孙‘不辞劳苦’的为小李同志生下了7个孩子。这7个孩子中,有小李同志最大的孩子,也有小李同志最幼的孩子,其中还有3个是小李同志在日理万机的情形下亲自拉扯大的。仔细一算,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和最后一个孩子中间的年份跨度长达16年。16年啊,人生能有多少个16年?16年的独宠,试问天下有几个女人比得上?

    翻看厚重的史册,呈现在我面前的仅仅只是一位长孙‘贤’后,比如说她是小李同志的良佐,她是忠臣的保护伞,她是后世皇后的楷模,她是所有女人的标杆……但通过这些记载细细推敲琢磨,我震惊的发现,成就长孙皇后‘贤’之名的幕后无处不透露着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小李同志对她无边无际、任意滋生的爱。而隐藏在‘贤’之名背后的她方才是一位在中华历史上真正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女人,一位被丈夫疼在心尖上的女人。

    正是因了小李同志的那份宠爱,成就了长孙皇后或妩媚灵秀、兰心惠质的一面,或自信美丽、端庄从容的又一面。无论是你浓我浓的儿女情长还是波澜壮阔、尔虞我诈的政治生涯,她要么圆滑狡黠、谙于世事,要么口才恣意、睥睨纵横!

    慢慢的,我发现了更多、更多……

    比如说史册上有载长孙皇后的‘贤’最直接的表现是治理后宫。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她就不妒忌后宫的女人吗?寻着厚重的史册一一分析下来,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后宫的女人根本不值得她妒忌,长孙之所以不妒忌是因为她们根本没有她妒忌的资本。与其说是‘贤’,不如说是‘和’,正所谓‘家和万事兴’,正因了她的‘和’,小李同志才能顺风顺水的成为天之骄子、千古一帝,成为四方来朝的‘天可汗’。正因这份‘和’,造就她成为了小李同志引以为骄傲的‘盛世牡丹’。

    再比如说史册上有载长孙的‘贤’还表现在不希望家族得到更多的皇宠。我又奇怪了,难道她不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发达吗?再度分析下来,我喟然长叹,原来聪明的长孙早就知道‘权臣、外戚干政、功高盖主’的后果,是以不停的压制着小李同志对长孙家族的奖赏和爵封。与其说是‘贤’,不如说是‘智’。正因这份‘智’,造就她成为了小李同志引以为自豪的‘贞观之魂’。

    “世上有两部历史,一部是满纸假话的历史,是给皇太子看的;一部是大胆揭露秘密的历史,它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句话是法国人巴尔扎克一针见血的道出的历史真相,无非是说历史受政治的局限性,大有受当朝统治者之淫威而不乏吹嘘、作假之文墨……这一点,我也信!

    所以说,纵观整部隋唐历史,对小李同志的描写应该也不乏有夸大、摒恶记善的文笔。但通观大唐贞观的历史,我震惊的发现小李同志做出了非常多‘于礼法不合’的事,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他非常巧妙的让历史记住了他的皇后,让历史记住了他的长孙。我震惊的发现,原来小李同志对长孙皇后的爱都隐藏在历史文笔之中,而且是那样的执着、深厚,即便是我这样一个现代人,每每读及“望陵毁观”的史实,不禁有些泪盈于眶。

    然后在某一个夜晚,当我又一次翻开这篇篇史实,当我再一次看到小李同志驾崩后终于如愿以偿的和长孙同葬一穴的时候,心震动了、情滋生了,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呐喊,写下我心中呼之欲出的《我的长孙皇后》。但愿我的思想穿越了时空,道出了小李同志的心声。

    那一年,太原城中,我意气风发,

    那一年,洛阳城外,你寄人篱下。

    天地色变、急风劲雨,大隋王朝危如朝露,十八路反王四面讨伐。

    那一年,金銮殿中,我癫若魔煞,

    那一年,玄武门外,你英姿飒飒。

    锦绣山河、风雨如晦,大唐王朝气象万千,谁的笔能将它轻轻画?

    那一年,贺兰关外,我金戈铁马,

    那一年,定军山中,你笑傲云霞。

    东征高丽、西抵吐蕃,北讨突厥南伐南诏,马蹄飞雪琵琶声声洒……

    又一年!

    又一年!

    高高的望陵台,巍峨入云可承苍穹,却承托不了我的牵挂,

    长长的墓栈道,蜿蜒绵绵道尽沧桑,却道不尽你万千风华。

    我的长孙、我的皇后,那未封的墓穴是我对你永远的承诺,

    生同衾、死同穴!

    你听到了吗?

    520小说==素馨小花==调寄《我的长孙皇后》

    事先声明,《我的长孙皇后》是打着‘历史’的旗帜大行言情之实的一部书,其中恢宏的战争场面和经典传奇多源自于《二十四史》、《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说隋》、《隋书》、《说唐》、《唐会要》、《贞观政要》、《中华上下五千年》、《隋唐演义》等等,同时此书也有源于民间的野史传闻和我个人对隋唐那段历史的YY(YY部分未经我同意,严禁任何人、任何单位借鉴、抄录、转载,违者必究)。

    因了此书在历史、野史、传闻、个人YY的融会贯通,所以说此书是一部源于历史却又有别于历史的书。同时为了艺术化处理,有些历史题材我会提前,有些历史题材我会挪后,看官们勿需太过较真,呵呵……

    另外,此书设了一个最具看点的悬疑。书的最后,果真是小李同志和长孙同葬于昭陵了么?喜欢看我的书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写的每本书都喜欢设下一个最亮、最牵挂人心的悬疑,比如说我的作品《夫子栽了》《我家娘子》,比如说我另外的作品《相公栽了》《太子栽了》,再比如我所写的红楼文《醉红楼之溶为玉狂》《醉红楼之水溶绛珠》等等,所设的悬疑最后都有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所以,相信我,这一次也不例外!

    请跟我来!

    让我们一同走进隋唐那气象万千、挥弋横戟的动荡江山,去领会‘千古一帝’和‘盛世牡丹’那段至死不渝的铁血柔情。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唐那风云际会、金戈铁马的锦绣山河,去见证‘贞观天子’和‘贞观之魂’那段缱绻情深的帝后传奇。

    ------题外话------

    朋友们,我又来了,扑倒、群扑……

    收藏吧,让我们再一次相聚在520小说。

    留评吧,让我们再一次从文文的开始走到结尾,谈人生、谈理想、谈故事、谈爱情……

    让我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愤吐)当年……最后相逢一笑,原来神马都是浮云!

    o(∩_∩)o

 关于055章《再相逢(楔子章)》声明

    亲爱的朋友们,我在此郑重声明,此文055章《再相逢(楔子章)》就是《楔子章》内容,订阅的朋友们请注意,不要重复订阅。若对此段有遗忘,不防看到054章后再重新回头看看《楔子章》即可。

    第一:我在054章节末尾有留言:好不容易啊,下一章节就是《再相逢》章节,也就是《楔子章》,只有大约2000字的新文内容。朋友们可看可不看……

    第二:考虑到有的朋友并不是连续看文,而是有选择的看自己喜欢的章节,所以我在055章《再相逢(楔子章)》后追加了‘楔子章’三个字,希望朋友们注意。

    第三:如今又写了一份郑重声明,希望朋友们不要误进。

    当然,如果这三方面仍旧不完善,仍旧有朋友们进了,我会通过另外的方面进行补偿:

    比如说,^我在每个章节后尽量的多码些字,字数从100——499不等,只要不进500,这些字数是不收钱的。

    我仔细算了算:

    比如说《纨绔派》每章节字数多码之和:2000字;

    比如说《玉龙子》每章节字数多码之和:1800字;

    比如说《贺新郎》每章节字数多码之和:2300字;

    再加上之前的章节差不多也送了近1600字,这些字加起来也有8000字左右了。当然,以后的章节我仍旧会多码一些,尽量的将朋友们的损失捡回。

    所以,朋友们勿急!

    o(∩_∩)o

 关于057章《玉龙子》之感慨

    玉龙子,源自《太平广记》,“虽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以为国瑞,帝帝相传。本太宗(李世民)於晋阳宫得之,文德皇后(长孙)尝置之衣中。及大帝(李治)载诞日,后以珠络衣褓并玉龙子赐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长孙对玉龙子很看重并将它压在箱底,由深了想去,窃以为这是李世民送给长孙的定情信物,因了偏爱小儿子,长孙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送给小儿子李治……

    史上有载小李和长孙的婚姻一是长孙炽(长孙的叔叔)为媒,二是高士廉(长孙的舅舅)为媒。我一直不怎么赞同这两种说法,就算长孙炽和高士廉看出小李同志‘龙凤日姿、天日可表’,以后必非池中物,但他们也都有女儿,哪有不把小李当自己女婿的道理却偏偏要将侄女或者外甥女许予小李?

    更有意思的是,小李同志允许史料记下了这两种为媒的说法。

    我一直非常想弄清楚这里面的原因。

    只到看见玉龙子,一切迎刃而解。

    想一想上面记载的‘本太宗於晋阳宫得之’这句话,脑中就冒出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游历晋阳宫时发现这个宝贝,于是就留了心,想尽办法得到它,最后送给自己心爱之人的画面。

    私相授受,大逆不道,可谓忤逆!

    好在,长孙家是北魏皇族后裔,高舅舅家是北齐皇族后裔,而长孙正是这两家皇族后裔相结合的子孙!

    在那个讲究门庭、出生的年代,长孙配小李是绰绰有余的,而且他们的结合更是‘权’与‘权’的结合。

    于是,眼见着两个小家伙‘两心相许、情意暗生’,两方的长辈只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若小李和长孙只是世间一对平凡夫妻,这段故事只怕也会一如‘红拂夜奔’或者‘卓文君听琴’般被千世传颂成浪漫的经典,但……^

    偏偏的,小李同志成了名人,当了皇帝。

    正因了他是皇帝,是那个‘封建制度’的最高执行者,所以历史不能记载他和他的皇后那大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