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军工传-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哈哈笑了一阵,参观团里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
。。
35 走出国门 参观团苏波捷求学取经(3)
刘居英和张文舟都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高级将领,两人早就认识,在一起研究出国后的行程,哈军工和装司的同志亲密无间,相处极好。
5月28日下午,陈赓驱车来到招待所,大家喜出望外,争着和陈赓握手,等大家平静下来后,陈赓才开口讲话:“这次你们大家去苏联、波兰、捷克三国访问,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院校代表团的外事活动,意义重大。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参观学习,好好看看人家的教育和技术,多看少说,下功夫把人家的优点、长处看懂记牢,把好经验带回来,以便把我们的国防现代化搞上去。但是也不要迷信,不要被他们的条条框框吓住,不要以为我们什么都不如他们。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不必学,他们的一长制我们就不学嘛。我1954年秋天随彭总去苏联参观,知道他们的脾气,苏联上层领导人物常常要对我们留一手呢,但是大多数苏联专家对我们还比较友好。因此,你们要善于和他们交往,能成为朋友就更好了。”
陈赓看看高步昆,突然想起高教授一件趣事,高教授因子女多,家庭经济不宽裕,那年学院送他到大连八一疗养院疗养,他爱人用旧背心作包裹皮给他寄来包裹,这老教授把旧背心洗一洗又穿到身上,背后是“大连市岭前八一路八七疗养院高步昆收”,惹得医生护士们直笑……陈赓就问高步昆有无困难,行装准备得如何?他说:“大多数同志是第一次出访苏联,开始生活上可能不习惯,你们可以向唐主任和徐主任请教,他们俩是专家了。高教授年纪最大,要注意身体。苏联早晚天气凉,别感冒了。小柳年纪最小,要多做点工作,你的担子重,年轻人有这个机会锻炼一下,也是很难得的噢。”
第一次见到陈赓的柳克俊,心情很激动,脸涨得通红,听到陈赓的嘱咐,他连连点头,暗中给自己鼓劲。
陈赓又对刘居英说:“要准备点小礼品,到莫斯科后安排出时间,你和哈军工的同志们要去看望一下奥列霍娃,安慰安慰老太太。”
看看时间不早了,陈赓起身道:“6月初你们还要做出访前的准备,今天我就算给大家提前送行了,祝同志们一路平安!”
参观团的全体同志把陈赓送到小车旁,陈赓环顾大家,神情凝重地说:“我工作忙,不能回学院去,可心里总是惦记着,唉,我总想找个时间回哈尔滨看看。”陈赓似乎触动了心思,打开车门却站着不动,沉思片刻才低头弯腰进了车,他从车里向大家挥挥手,直到车子平稳地驶上马路,他才闭上疲倦的双眼。
6月9日,参观团从北京起飞,翌日抵达莫斯科。苏联国防部第十部一位中将副部长,率苏联四所著名军事学院的副院长等一群将军们在机场迎接。当天苏联国防部第十部第一副部长古雷夫上将在国防部正式接见中国参观团全体成员,但是并没有设宴招待,参观团在苏联访问的一个多月中,双方都没有请客,中国客人吃住经费统统自理,7月17日苏军副总参谋长兼第十部部长安东诺夫大将为参观团送行,也只是在国防部见面交谈而已,这是令后人难以相信的没有任何酒席宴会的外事交往。当时苏联虽比中国富足,然而社会上仍保持着革命年代那种节俭朴实,不尚奢华的好风气,这一点给中国同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观团稍事休息后,按计划用10天时间进行集体参观。之后再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访问和学习。海军组由刘居英、慈云桂和柳克俊组成,空军组由唐铎、曹鹤荪、罗时钧、任新民、纪士玶(恰好也在莫斯科,故也参加参观团)组成,炮兵组由徐立行、沈正功组成,工程兵组由徐介藩、高步昆组成,坦克组分成两个小组,装司由张文舟带队,哈军工由徐介藩和唐本庆组成。最自由的要属任新民,他名义上编在炮兵组,但是想去哪个组都行,苏军五大学院他跑了个遍,那天跟空军组去茹克夫斯基航空学院,回来后高兴地说:“哎呀,原来他们也没设热力学教研室,1953年为设不设热力学教研室,我和一系苏联顾问争得很厉害,那个专家想把他自己喜欢的专业都给哈军工加上。”任新民的主要目标是想摸一摸苏联的导弹。
对来自中国军事院校的同行们,苏联的军事院校给予热情地接待。徐立行、任新民和沈正功在捷尔任斯基炮兵工程学院有了宾至如归的感受,用沈正功的话来说就是“到处是友情,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受到热情的欢迎,他们把什么都拿给我们看,什么都对我们讲”。
这个学院的外弹道教授会主任贝日科夫将军是一位慈祥的老教授,他成了沈正功的好朋友,他把自己最新的著作赠给沈正功,再三说,能帮助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是自己莫大的光荣。在与沈正功的两次长谈中,既谈工作经验,又谈家庭生活,谈话当中,有数次电话找他,他都婉言谢绝,不许中断谈话,这让沈正功十分感动。
已经退休在家的内弹道教授会主任阿尔曼将军正在编写一本书,听说中国同行来访,特地赶来约会沈正功,长谈之后,他还郑重告诉沈正功:“书写好后我要以个人名义送给亲爱的沈教授一本。”
徐立行、任新民、沈正功在参观炮兵工程系的一周里,恰好苏联的炮兵元帅正在这所学院检查工作,元帅两次接见中国同志,并亲自安排参观的项目。学院还专门从莫斯科的大宾馆里请来会做中国菜的厨师,为中国客人烧菜,虽然那菜的色香味与中国菜相去甚远,但主人好客的精神让徐立行等人感到亲切。
txt小说上传分享
35 走出国门 参观团苏波捷求学取经(4)
唐铎在20余年后重回母校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参观,过去的老师已找不到几位了,学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令唐铎感慨不已。这所学院对中国的情况亦较为熟悉,因而主人对来自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工程学院的客人格外重视,且做了充分的接待准备。当中国客人走进各个教授会的办公室时,一眼就看到主人们特别陈列的自己编写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实际作业指导书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论著和学员的毕业设计,任由中国客人翻阅;有的教授会还陈列出中国留学生的作业,说明中国留学生所取得的优良成绩;在实验室里,布置了种种表演的设备,如形象教具、实验设备、教学电影等,随时可为客人们表演;陪同人员手里拿着接待提纲,周详地介绍各方面的情况。
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学院断断续续参观的两周里,每天早晨当唐铎他们乘车驶近学院时,远远就会看到该院的教务部长站在大门外迎候,进入教务部办公室,总会看到当天要参观的各单位首长正襟危坐,早早等候在那里,准备引导客人去参观。哈军工的参观者从心里佩服苏联军人那种遵守时间,一丝不苟的精神。参观时,这些单位首长亲自介绍,常常连续解说达几个小时,听的人都觉得累了,可介绍的人仍然精神焕发,当发现中国客人什么地方没有听懂,介绍情况的首长会再讲一遍。
一位苏联专家主动向罗时钧介绍他的一项科研成果,说明该成果已在苏联推行,取得良好的效果,他希望这项研究成果也能在中国推行,使中国的航空工业受益。
参观团中最活跃、最忙碌的自然是柳克俊,他身兼数职,每天除了与苏方联系,跑大使馆,安排各个参观组的活动外,还要照料团员的生活,随时为身体不适的老教授打针送药。他自己也有参观学习的任务,在给各个参观组当翻译的同时,他抓紧时间,参加一切允许参加的教学活动,从讲课、实验到毕业答辩,他都挤进去听,认真地学。为了抄录有用的技术资料,有时一晚上只睡两个多小时的觉,本来白净的面孔更显得苍白,眼圈发黑,两眼血丝,刘居英怕他累垮了,整天叮嘱着,“可别加夜班了,好好睡觉!”
苏联的海军学院集中在波罗的海之滨的列宁格勒,刘居英、慈云桂和柳克俊去列宁格勒后,访问了著名的克雷洛夫海军工程学院、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捷尔仁斯基高级海军学校、伏罗希洛夫海军军事学院和高级海军无线电学校。柳克俊发现各个学院的毕业设计库大有看头,他甚至找到现在正在海军工程系当顾问的苏联专家当年的毕业设计。但是按院方规定,这些历年的毕业设计只准看,不准抄,柳克俊凭着自己的记忆力,白天大量翻阅毕业设计,晚上回到旅馆,把重要的毕业设计题目和简单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刘居英和慈云桂满意地看着柳克俊忙忙碌碌、废寝忘食的样子,刘居英对慈云桂说:“你们三军的小柳,可为我们参观团立了大功!”
在苏联的四十多天中,参观团除了访问上述的学院外,还参观了莫斯科的斯大林坦克工程学院,古比雷夫红旗工程兵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基辅的莫柴依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和空军雷达学校。
离开苏联的前几天,刘居英一行人找到了奥列霍夫的家。
让哈军工人大为惊讶的是,一个参加过十月革命的空军中将,居然只住着一间屋的单元房子。
当奥列霍夫的女儿把刘居英一行人让进屋里,奥列霍娃刚从缝纫机边站起来,她跌跌撞撞地奔过来,激动地拥抱着刘居英和徐立行,双泪长流。
“亲爱的同志们,我非常感谢大家来看我!”奥列霍娃哽咽地说:“我很想念哈尔滨,想念军工学院,想念中国同志们……”她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与唐铎等人一一握手,仔细端详着她熟悉的面孔。
刘居英示意柳克俊拿出礼品,柳克俊忙从一个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礼品盒,取出一件雕刻精美的九层象牙球,递给了刘居英。
“亲爱的奥列霍娃同志,”刘居英端着象牙球,看着稍微平静一点的奥列霍娃,微笑道,“我代表陈赓院长和军事工程学院的全体同志,向您全家赠送一件小礼品,表示我们对首席顾问的怀念和对您全家的慰问!”
奥列霍娃两只手抱在胸前,轻轻晃着头,喃喃地说:“感谢陈院长,感谢你们!这是中国人民送给我们的珍贵礼品!”她又流泪了,哈军工的同志们都默默地低着头,半天,她才接过这个象牙球,细细地欣赏着,又和女儿俩小声说话,惊叹世界上竟有如此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奥列霍娃终于露出了笑脸。
7月17日,参观团中的哈军工成员由莫斯科飞抵波兰首都华沙,波兰国防部技术部长、空军司令员和华沙卫戍司令三位少将,率军事学院的院长们到机场欢迎。
在波兰,参观团只访问了1951年成立的顿布罗斯基军事工程学院,所以参观学习的任务并不重,但外事活动大为增加,同不请客吃饭的苏联人相比,波兰朋友们格外热情,哈军工的客人在波兰共访问十天,吃、住、行被波兰主人全包,初到顿布罗斯基学院访问时,波兰国防部技术部长在学院举行招待宴会。7月23日是波兰的国庆,波兰政府特别邀请参观团去波兹南参加国庆活动,不仅招待了访问团,又把团长刘居英请到阅兵主席台上与波兰党政领导人一起检阅军队分列式和群众游行队伍。我国驻波兰使馆的外交官员和哈军工的同志们打哈哈:“人家这么热情,你们也得表示点意思啊!”临别前,哈军工代表团在我使馆举行了答谢宴会,波兰国防部副总参谋长,一位中将,率坦克、炮兵两兵种司令等若干将校应邀出席,宾主交杯换盏,共祝中波两国军队间的友谊。
35 走出国门 参观团苏波捷求学取经(5)
7月26日下午,参观团抵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7月29日到布尔诺城访问了萨波托斯基军事技术学院,院长西莫尔达斯中将和科学副院长布鲁那少将分别会见了参观团。8月5日结束了在捷克的参观项目,翌日离开布拉格,踏上回国的旅程。
怀着对列宁故乡的崇敬,哈军工的参观团在苏联访问了四十余天,克里姆林宫塔楼的红星,列宁、斯大林陵墓前瞻仰人群排起的长龙,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忘我劳动热情和礼貌文明的精神风貌,给参观团的同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飞机离开机场,他们在舷窗旁久久俯瞰着辽阔的俄罗斯大地,从心里说:“再见了!友好的苏联人民!再见了!军事学院的同行们。”
8月6日,新中国第一个军事院校参观团结束了对苏波捷三国的访问,回到北京。陈赓在百忙中,请大家吃了顿晚饭,听取刘居英等人的汇报,陈赓十分高兴,他叮嘱大家回学院后认真总结,把三国军校的办学经验学到手。
35年以后的1992年,中国海军代表团出访俄国,在圣彼得堡访问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时,主人有意引导中国客人参观图书馆的礼品陈列室,哈军工学子王金荣和金矛惊喜地发现,在一张硕大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批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教材,红色精装封面,烫银的方块字……这正是当年刘居英一行访问该学院时赠送的礼品,金矛他们还从厚厚的题字簿上找到了刘居英当时的墨迹,让两位哈军工学子激动不已。尽管几十年风云变幻,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仍珍藏着来自遥远的中国名校哈军工的友谊。
再说刘居英一行回到学院不久,9月初,总参谋长粟裕大将在邓华上将、王尚荣中将等人的陪同下,视察哈军工,正在松花江大堤上防洪的院领导连忙赶回来迎接粟总长。
“早就想来军工看看,”粟裕和刘居英等院领导围坐在八一楼小会议室里,亲切地说,“陈院长几次向我发过邀请,可我实在脱不开身。前年底,军委总顾问波特鲁塞夫斯基上将带领军委各兵种首席顾问到你们这里视察,本来我想陪同一起来,最后还是来不了,只好请张宗逊、彭绍辉两位副总长陪同了,这次到东北看地形,才有机会来。”粟裕一直关心着哈军工的发展,他是个性格谦和的人,经常不事张扬地支持着哈军工,这次来到学院,顾不上半个多月在东北勘察地形、巡视部队的疲劳,一进大院就听取汇报,然后就到各个系和工厂视察,还深入到学员食堂,了解学员的伙食情况。在空军工程系和炮兵工程系,粟裕特别和马明德、沈正功、鲍廷钰等从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来的专家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到他们都搬进新居,粟裕十分高兴。在工程兵工程系,唐凯主任为粟总长做介绍,正在学院的陈士榘上将也特地来陪同粟裕和邓华一行。
傍晚,粟裕一行人在刘居英等院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大和旅馆。餐厅里灯火明亮,按俄罗斯民族习惯,每个餐桌上放上典雅的银色蜡烛台。身着白色夏装的粟裕大将光彩照人,他一出现在大厅里,苏联专家、哈军工的部系领导和教授们一齐站起来热烈鼓掌。
粟裕挽着代理首席顾问格瓦廖夫的手,在主宾席就座。哈军工建立后,曾多次在这里宴请全体苏联顾问,这一次是中国军方级别最高的领导人,粟裕大将所表露的战友真情,让所有苏联顾问们感动不已。
宴会正式开始,粟裕站起来,走到麦克风前即席致词,他用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大声说:
“各位顾问、专家同志:
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已有四年了,四年来在各位顾问、专家同志的帮助下,培养了一批我军未来的军事工程技术干部,在工作中获得了很大成绩,为今后进一步办好学院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向在座的各位顾问、专家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你们不远万里而来,将苏军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教给我们,在工作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苏联的军事科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科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是与我们伟大盟邦苏联的帮助分不开的。
在座的还有中国的专家和教授,你们各位在学院工作中也做出很大的贡献。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党政负责同志,对学院工作给了多方面的协助和支持,我们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第一次来到军事工程学院,也是第一次与各位顾问、专家同志见面。我提议,为了中苏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为了各位顾问、专家同志和夫人们的健康,为了所有在座同志们的健康,干杯!”
粟裕高举斟满红葡萄酒的高脚杯,微微颔首,满面笑容地望着顾问、专家们,看着大家都欢快地碰杯,这才和格瓦廖夫轻轻碰杯,又转身和刘居英等院领导碰碰杯,一饮而尽。
席间,粟裕和格瓦廖夫亲切交谈,他看翻译陈元兴忙得顾不上吃菜,就对格瓦廖夫说:“我们先不说话吧,你看,小陈同志饿肚子啦!”粟裕几次往陈元兴的碟子里夹菜,小声说:“多吃点,你辛苦了!翻译工作干得不错嘛!”粟裕这句表扬的话,感动得陈元兴几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