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军工传-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月12日晚,李懋之等人在灵镜胡同兴高采烈地听完陈赓传达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的指示,陈赓严肃地讲道:“现在军工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为建院闹得满城风雨。虽然中央领导全力支持,但我们应该体会到各军兵种抽调干部还不那么慷慨,各个系来北京要干部,要器材装备,都没有充分得到解决。军委总顾问柯托夫上将前些天从苏联回来,召集各军兵种顾问开了会,批评了个别军兵种首长对军工支持不力,海军副司令周希汉同志挨的批评更多。顾问们的精神是好的,他们懂得我们学院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顾问大叫一通也好,让他们继续叫下去,我们会省点力。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越是有苏联顾问们积极帮助,事事关心,我们就越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把事情办好。要充分估计到建院初期的困难,也要照顾到各军兵种建设初期的困难,不要以为有了‘尚方宝剑’,就骄傲自大,到处张牙舞爪,盛气凌人。现在我们炮兵系要干部特急,海军系要干部特多,空军系要的干部希望特强,整体观念都不够,惹人讨嫌。如果我们不力戒骄傲自大的态度,就会走到人人敬而远之,困难越积越多的危险境地!‘庙门菩萨多烧香’,我们对各个方面,不论大小的‘庙门’,都应‘烧香拜佛’,搞好关系,这样才能得道多助,取得大家的帮助,今后各个系向各军兵种要求解决问题时,院里要把关,掌握得紧一点,千万不要认为有中央撑腰就逼人过甚,说话声大气粗,一副‘军工老大’的派头。对地方党政机关,也应该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18 求助“上帝” 毛泽东挥毫题词(4)
看着李懋之几个人都低头认真做笔记,陈赓又说:“今晚上给徐立行和张衍打个电话,说说这些情况,并转告各部各系。但不要向顾问们讲,免得他们要求得更多,更大,更急。”
  7月13日,在中南海居仁堂,黄克诚受命主持军委例会,特邀政务院的人事部、高教部和建工部三部领导参加,专门解决军工学院的问题。
  会前,陈赓已单独见过黄克诚,坦率地交换过意见,取得共识,所以黄克诚心中有数。
  “我看,首先还是请陈院长发言,”黄克诚对大家说,“把军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计大小,统统摆出来吧。”
  陈赓向大家欠欠身说:“我就不客气了,一共是八个问题。一、教员问题,按着编制表,基础部需要教员877人,各系共需教员1640人,9月1日开学前急需再调50位教授、100名助教和300名大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一批研究生,我们建议全部调给我们;二、学员问题,第二期拟招生800人,完全从部队选调有困难,所以要从各地的高中毕业生招生。另外苏联顾问要求各系的干部学员需着相应军兵种服装,生活标准要高;三、干部问题,尚缺百分之四十,需要从军兵种求援一些,担任专科和教授会的领导。此外还得调一批翻译;四、顾问问题,还要延聘60人,现在各个系共有专科23个,教授会86个,都需要有顾问;五、建筑问题,明年要建成五座教学大楼,共20万平方米,加上各种配套设施,共需投资5000个亿;六、教学需要的武器装备器材,顾问要求样样得有,去年的军委会上已定出原则,希望各军兵种大力支持;七、编制问题,顾问团坚持一长制,要设三个副院长,不要政委、教育长和政治部主任;八、学制问题,全部采用苏联教材,顾问团要求五年十个月学完,我们需要早出人才,拟减少课程,按四年安排是否可行?
  总之,前四个问题是要人,五、六两个问题是要钱要物,最后两个问题可以不讨论。” 陈赓一口气,和盘托出哈军工的难唱曲。
  黄克诚不慌不忙,轻声慢语地说:“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走了关键的两步棋,一个是南京的军事学院,培养战略战役战术指挥干部;一个是哈尔滨的军事工程学院,培养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工程技术干部。军工的问题,军委很重视,主席和总理都指示要解决他们的困难。陈院长已经提出了问题,特别是调人和建筑两大问题,要力求快解决,解决好。希望能在今天的会上定下来,好报告总理。”
  陈赓的老战友安子文首先发言,给予支持,并“将”###一“军”:“去年冬天军工提出抽调的那几批教授,###基本上给解决了,不过仍是‘杯水车薪’。9月1日开学迫在眉睫,开基础课的教员还不够,我看还得请高教部想想办法,解决军工的燃眉之急。”
  高等###刘副部长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有点摸不着门路。他见安部长把球踢到自己的门前,连忙发表意见:“今年全国高中毕业生五万四千人,大学招生七万,反差太大。不过哈军工才要800人,可以优先满足。现在的困难是教员问题,去年冬天给军工调教授,也没有按着要求调够,我们还费了很大的周折。师资最缺的是理工科,现在我们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与教员的比例是十比一,师资过分紧张,还有不少课开不了。苏联课程重、繁琐、吃不消,大家有意见……我看硬学苏联的教学制度与内容,我们师生身体会垮下来。工业建设任务重,干部培养不出来,这个矛盾很突出。应该集中师资,确保重点,否则,什么也不肯减,拆东墙补西墙,结果大家都垮台。”
  刘副部长真敢讲,他不买苏联教学制度的账,也不给陈赓面子,他又继续说:“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康白校长说那59个研究生可以全部给军工,那做不到,他也没这个权力。因为那是全国各个大学送去培养师资的,必须回原工作单位。如果一定要确定调给军工,也可以,那就等于抽调了各个高校的师资,请陈院长考虑,用那些研究生来代替抽调各校的教授,合不合适?”
  陈赓反应很快,立即回答:“那可不行!”
  陈赓没有说出口的话是:好厉害的刘副部长,真会算账呀!看来调教授的问题让他这么一招架,暂时不会有个结果。
  谈到调干部,各军兵种与会的首长们虽然强调有困难,但都表态保证按军工提出的数目调配,只是希望分期分批,分散调动,千万别集中抽调。至于所需教学武器装备、仪器设备均会如期送到军工。
  总政副主任肖华的发言引起陈赓的重视。当年肖华是红军中有名的“娃娃司令”,在今天出席会议的诸位军中将领里,他才37岁,却因文韬武略,德才兼备而居总政要职,辅佐罗荣桓主持全军政治工作,陈赓和肖华互相尊重,私交甚好。
  肖华发言很短,他说:“总政会认真地支持军工抽调干部,但军工也应照顾大家的困难,集中调不行就分散调,我们会尽可能地满足军工的要求。”
  陈赓竖着耳朵,想听到肖华同意从总政抽调100名大学生的事,可肖华提也没提就不再吭气了。
  陈赓只能退一步,他说:“大家集中调人有困难,那就按我们所提数目分两批调吧,特别是教员,第一批百分之六十,要在开学前半个月报到,第二批百分之四十也得在下学期开学前到院,不然就开不了基础课。”
  

18 求助“上帝” 毛泽东挥毫题词(5)
黄克诚看看时间不早了,就作了结论,他说:“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重,各行各业都要上马,尤其工业战线,都急等着工科大学毕业生,教员就更缺乏,困难不少啊。但不抓住重点不行,工业建设是重点,国防现代化建设也是重点,放松了这个重点,帝国主义突然打进来,我们的军队就无法招架,就要吃大亏,工业建设也别想搞了。
  创建军工是我们军队现代化必须走的第一步,是国防现代化基础中的基础。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十分关心,大力支持,要求方方面面慷慨支援。你们看看陈赓同志,从朝鲜前线回来,两手空空,白手起家,他什么也没有嘛。从第二高级步校调去3000名指战员作为军工建院的基础,但是这个步校没有教授和技术干部,讲战术的教员讲不了技术,这是明明白白的道理。苏联要陆续给军工派来上百名专家,总得给他们每个人配一名中国教员当助手吧,连这一点目前都办不到。9月1日要开学了,他们的困难确实很大,陈赓这个院长难当呀。
  最近陈赓同志向毛主席汇报以后,毛主席说啦,‘陈赓提出的问题都应该给予解决’,大家应本着这个精神,大力地支援军工。陈院长所提的要人数目不能变,但照顾大家的困难,可以分批调去,希望各单位按时间表行事。
  关于校舍建筑问题,明年要20万平方米,5000亿资金,国防费用又跟去年一样未增加,调剂起来确实困难。经过总后党委的研究,决定明年先建18万平方米,投资3500亿。其余的,包括大礼堂、体育馆等可以放在后年去建,反正总规划60万平方米校舍,三年无论如何完不成。明年是重点,要保证五座教学大楼竣工使用。
  编制的问题不少,既然办这样的学院得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开始还得按他们的意见办喽,如不设政委等,慢慢地做说服工作吧。编制表注明‘暂行’两个字,以后好修改。
  学制问题,地方院校用苏联教材,四年学完吃不消,军工政治军事课比重大,四年制恐怕更不行。早出人才是对的,但学员学的知识不完整、不系统、吃‘夹生饭’,也不好。这个问题请陈院长回去研究,确定后报军委备案就行了。
  学员的待遇应该略高于地方,张令彬副部长已经通知了吧?学员吃坦克灶,各系按军兵种着装,这些问题请李懋之同志去找总后研究吧。
  开学典礼,由总参通知各总部、各军兵种和政府部门派代表参加,当地的客人由学院来邀请。
  怎么样啊?陈院长,你还有什么意见?”
  黄克诚高屋建瓴,一锤定音,解决了哈军工一系列大的问题,陈赓连忙站起来,向与会各位领导致谢不迭。
  军委例会之后,陈赓拖着李懋之专门去总政治部见肖华。陈赓对李懋之说:“昨天肖副主任话中有话呢,他来个‘尽可能’,说明思想上有疙瘩,总政要给我们的大学生他也没提,咱们去登门求情。”
  陈赓见了肖华,嘻嘻哈哈的一通调侃就说通了,肖华说:“陈院长四处烧香拜菩萨,下官岂敢落后?你们放心吧,调教员和调干部,总政负责催办,大学生按时报到,你们回去准备宿舍吧。”
  连续几天“走马灯”似地奔波,陈赓真累坏了,晚上回到家里,连鞋子都懒得脱就一头倒到床上,满身的汗臭也懒得洗,女儿小进跑过来拉爸爸的手,连喊带叫:“爸爸臭,臭爸爸,快起来洗脸、洗脚。”
  傅涯把洗脸水端到床边,又把毛巾准备好,轻声柔气地说:“看你累成啥样了,起来洗洗再睡吧!”
  陈赓睁开眼,接过毛巾,使劲儿坐了起来,刚洗了几把脸,突然去打电话,傅涯问:“怎么,你还要出去呀!”
  陈赓说:“我得赶快去看看老师长,去晚了,他说不准就回南京了。”
  陈赓擦完脸,强打起精神,整整衣服,又带上大檐帽,叫上司机,驱车东交民巷刘伯承的家。
  刘伯承穿着白背心,摇着芭蕉扇迎接陈赓,两个人坐在院里的大槐树下乘凉。周围很安静,偶尔有几只流萤飞过,夜空留下转瞬即逝的闪亮的弧线。
  陈赓说:“好久没见到老师长啦,来看看您。”
  “哪个要你来看我的嘛!”刘伯承笑道,“你陈院长日理万机,把时间浪费在我的身上,不划算噢!”
  陈赓认真地说:“我得向您汇报呀,您是军委副主席嘛。”
  陈赓把十个月以来的筹建情况向刘伯承娓娓道来,说起奥列霍夫的认真劲儿,刘伯承开怀大笑:“我们南京的顾问也差不多,他们都是很好的专家,就是有点刻板。”
  听罢陈赓的介绍,刘伯承夸奖道:“你陈赓硬是了得噢,你的手长,你的腿勤,争取到了八方支持,不到一年,军工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不简单哟!”
  “什么时候,老师长到哈尔滨去看看我们那个大院子吧?”陈赓向刘伯承发出了邀请。
  “好嘛!”刘伯承爽快地说,“我一定要去军工看看的,咱们两个院长,一南一北,互相比赛噢!”
  “9月1日军工开学,老师长给我们题个词吧!”陈赓总不忘记索字。
  “要得,”刘伯承应允下来,“我回南京前给你写好,送到府上!”
  两个最热衷于办学的中国老兵又就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交换意见,老槐树的枝叶在轻轻摇曳,无声地看着他们难得的这次夏夜相聚。
  

19 轻车简从 彭德怀视察军工大院(1)
轻车简从  彭德怀视察军工大院
  开学典礼  张宗逊宣读主席训词
  就在黄克诚召开军委例会,研究哈军工问题的同一天,朝鲜战场上炮火连天,志愿军发动的金城反击战打响了。秘密进入朝鲜的彭德怀给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打电话:“敌人耍流氓,我们就给他的油脸上一巴掌,狠狠地打,让他老实点!”金城战役歼敌78000人,美国人终于低下了狂傲的头颅。
  7月28日上午9点30分,彭德怀在李克农的陪同下,来到开城的签字大厅。他平静地坐下来,又从容地戴上紫红边眼镜,拿起从国内带来的毛笔,深吸一口气,在停战协议上一丝不苟地写下“彭德怀”三个大字……
  8月初,彭德怀离开朝鲜回国,在沈阳稍事休息并视察工农业生产。5日晚,他向高岗等东北军政领导人辞行。
  “彭老总要回北京?”高岗亲切地挽留,“再多住几天嘛,我陪你多转几个地方。”
  “先不回北京,”彭德怀说,“明天一早,我要去哈尔滨。”
  “去哈尔滨?”高岗惊讶地张大嘴巴,他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北京鲜花的海洋正等着他彭大将军凯旋,这倔老头子去哈尔滨干啥?
  彭德怀像要出门散步似的,淡淡地说:“去看看陈赓,看他把军工学院弄得怎么样了?”
  高岗恍然大悟。想起去年,为军工征地问题,陈赓在中央参了自己一本,心中顿时涌起一丝苦涩感,他忙说:“让秘书给安排个车吧?”
  彭德怀摆摆手说:“安排好了,你们去忙吧!”
  高岗知道彭德怀的脾气,知趣地告退了事,彭德怀拨通了陈赓的电话。
  这几天,哈军工的干部、教员和学员们,都为朝鲜停战协议签订而欢欣鼓舞。在朝鲜打过仗的原志愿军三兵团的干部们激动地举杯庆贺,陈赓更是兴奋得夜不能寐,为了不影响一期学员的入学考试,他没有同意搞全院性的庆祝活动,但各个系学员自发地举办小型庆祝活动,像戴轶群、郭群芳、徐远钊等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学员,狂欢似地欢庆胜利。
  8月6日早晨刚上班,秘书李木看见陈赓匆匆下了车,小跑似地进了王字楼大门。
  “李木,李木!”陈赓又喊又招手,李木急忙跟着进来,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陈院长这么着急过,准是有重要的事情。
  陈赓向李木布置速办的几件事,首先是找三位党委常委来开紧急会。
  没有两支烟的工夫,徐立行、李懋之和张衍就站在陈赓的面前。
  “各位,我要给你们通通气,”陈赓神秘地笑笑,故意压低声音,让大家凑拢点。“昨天晚上接到彭老总电话,他今天中午要来我们这儿视察。”
  徐立行、李懋之和张衍都惊诧地互相对视着,旋即个个喜上眉梢,没等陈赓说完,一齐说:“我们什么时候去接彭总?”
  陈赓说:“你们就不用去了,彭总昨晚电话里讲得斩钉截铁,只要我一个人去火车站,不准通知省市领导,不要搞欢迎仪式,他不喜欢这一套。”
  徐立行急了:“总得安排个宾馆吧?要不彭总住哪儿呀?”
  陈赓说:“就跟我住在一起嘛。”
  三个人直摇头,“那怎么行?军委副主席哪能住小平房?”
  火车站的月台上,陈赓一个人走来走去,他知道警卫员在暗中跟着他。车站的工作人员瞅瞅陈赓,心想,准是哪个军校的老教员,像这样穿着旧军装,戴着眼镜的老军人在哈尔滨市多着呢。
  沈阳开来的客车进站了,人倒不多,陈赓一眼就看到夹在旅客人群里的彭德怀,“唉,怎么不坐公务车?多不安全!”陈赓不觉一惊,来不及多想,就迎了上去。
  彭德怀上身穿着白粗布衬衣,下身是条旧的粗呢子黄军裤,天气热,他光着头,上衣拎在手上,身后跟着老警卫员景希珍。
  “就你们两位?”陈赓紧握着彭德怀伸来的大手,一边接过彭德怀的上衣,搭在胳膊肘上。
  “嗯。”彭德怀咧嘴笑笑,回头对景希珍说,“你没事了,准备回北京吧。”说罢,跟着陈赓出了站。
  一辆吉普车开进军工大院,在小平房前边停住。徐立行、李懋之、张衍三个人在陈赓家门口迎候。
  彭德怀和陈赓下了车,李懋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