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军工传-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较慎重,周明【溪鸟】教授前天送给我一份入党申请,端端正正地写了好几大篇。”
  陈赓很高兴,他说:“我们学院是全军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单位,应该成为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模范,院党委对知识分子的工作方针是: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我们要在思想进步的老教师中发展党员,让老教师们真正体会到党没有把他们当外人看。”
  陈赓说到这里,突然扑哧一笑,说:“我想起朱起鹤来,大冬天给学员上课,棉袄外边扎着根烂带子,真滑稽!他还对学员们说,我是从美国回来的,没有吃过苦,要向学员们学习,自觉地艰苦奋斗。好同志啊!他几次要求入伍,我看你们抓紧研究。开学以后,要从老教师中吸收一批同志参军入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8 求助“上帝” 毛泽东挥毫题词(1)
求助“上帝”  毛泽东挥毫题词
  军委例会      黄克诚一锤定音
  陈赓在院办公会议上明确指示,李懋之应以主要精力抓基建,兼顾一下正规化建设和9月1日开学典礼的物质保证工作,除常委会和院办公会外,其他会议可以不参加。明年的基建是重头戏,要未雨绸缪,免得临时抱佛脚。
  6月25日,李懋之带上一大包材料,领着几个建委会的助手上了火车, 一到北京,李懋之先奔总后勤部,黄克诚的秘书安排他7月4日向部长汇报。
  一周焦急的等待,李懋之总算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前辈,他把报告送到黄克诚的手中,退到对面的扶手椅坐下,静候黄克诚的指示。
  黄克诚面容清瘦而黝黑,浓眉细目,厚瓶底儿似的黑边眼镜架在鼻梁上,怎么看也不像是位久战沙场的大将军,倒像是一位乡村教书老先生。然而李懋之知道,他可是敢说敢做,刚正不阿的“黑脸包公”,在东北打仗时,他敢和林彪叫板,常提出不同的意见。要论高级干部的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他在党内是有了名的。
  黄克诚看完军工关于1954年基建问题的报告,咳嗽了两声,才慢慢地问起话来,湘音柔和而清楚:
  “陈赓院长好吗?”
  “陈院长很好。”
  “唔,现在的基建工程进展如何?”
  “开始进展不好,6月初省市领导来学院开了联席会议,情况好转,今年年底可望完成预定任务。”
  黄克诚又低头看看报告,这才切入正题:“明年预算要4000个亿,为什么要那么多呢?”
  李懋之忙说:“明年的建设任务是关键,特别是五个教学大楼工程量很大,结构比较复杂,质量要求很高,因为北满地区开工季节晚,要昼夜赶工,年终肯定还要进行冬季施工,才能赶上1955年的教学进度需要。这样一来,工程费用会增大,所以20万平方米的建筑费预算需要4000亿。我们会宽打窄用,决不会浪费的。”
  黄克诚沉吟道:“你们这个计划太宽裕了,哪里有那么多经费拨给你们军工?得重新把这个计划修改一下再说吧!”
  李懋之背后透出一股凉气,他想:“糟了,要翻车。”脸上还是挂着笑,“黄老,这个计划是学院党委和顾问团再三研究过的,而且已经压缩了不少,确实是完成教学计划所必需的面积。”
  黄克诚最后说:“我和总后其他领导再商量一下吧,你今天先回去。”
  没想到在黄克诚这里撞了红灯,李懋之沮丧地离开总后,晚上就往哈尔滨挂了长途,向陈赓告急。
  陈赓在电话里没表态,只说他准备过几天去北京。
  第二天,李懋之去找薄一波,毕竟是在山西老乡面前,又是当年的老上司,他胆子大多了,把明年基建的困难强调了一通,希望薄主任大力支持。
  薄一波正忙得晕头转向,没时间和李懋之详细讨论,干脆先把球踢给建工部。他一个电话打给新上任的建工部长宋裕和,要求建工部按陈正人部长原来的承诺,务必帮助军工学院解决困难。
  薄一波的电话非常管用,李懋之跑到建工部,颇受礼遇。虽然第一次见到新部长,宋裕和的态度很热情,他指示副部长刘裕民专门负责抓军工的建设项目。
  李懋之和刘裕民商讨明年基建的设计问题,获得圆满答案。刘裕民当面确定由部属设计院、东北人民政府设计院和哈尔滨市设计院三家分头设计,由建工部当督军,限期完成。另外,明年初再从东北人民政府调出5000人的工程施工大军,和现在的施工队伍一起干,由松江省建设厅统一指挥,下死令完成明年的20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
  李懋之带着助手们离开建工部,为了庆祝小胜,大家闹着要去吃饺子。李懋之说:“吃就吃,等我们争取到明年的经费,让陈院长请你们吃烤鸭!”
  7月7日晚上,李懋之刚回到招待所,见总后的两个干部等在房间里,他们通知李懋之,黄部长今天晚上在家里约见,请李副教育长准备一下,车子停在楼下。
  李懋之赶忙洗把脸,整整军容风纪,夹着公文包就往楼下跑。
  黄克诚的家就是去年军工筹委会的恭俭胡同59号,李懋之闭着眼也能摸到的四合院,可一进院门,感觉这里比北京老百姓的大杂院好不了多少,李懋之心里明白,黄老从来不让别人为他修缮住宅。
  黄克诚穿着一件白布衬衫,坐在屋子里,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看文件,他的眼神不好,文件离眼睛很近。
  “快坐吧!老伴呀,给懋之同志上杯茶!”黄克诚欠欠身,给李懋之递过一把蒲扇,招呼夫人唐棣华为李懋之端茶。李懋之随便环顾了一下房间,所有家具陈设跟一个团职干部的家差不多,他注意到黄克诚的衬衣还打着两块补丁。
  “懋之同志呀,我请你来是要说服你,你们的报告我不好批啊,”黄克诚说话有点气短,他早年患有严重支气管炎,一直留着病根,说话常要喘息一会,底气也不太足,“为什么呢?这要从国家整个财经、材料、建筑能力几个方面来考虑,我们是心有余,力不足噢。所以很难批准你们明年的20万平方米建筑计划,你们仍应该按10万平方米来准备。彭总现在不在家,或者等他回来再批。你们教学急需,还可以修一些临时的房子,有了钱再建正式的房子。我认为你们的建筑总规划应该按五年完成为妥,三年太急了。”
   。。

18 求助“上帝” 毛泽东挥毫题词(2)
李懋之想,反正你黄老不想批,我也就豁出去,有啥说啥了。
  “黄老,我们的总体规划60万平方米是按五年的计划安排的,因为要赶上教学进度,明年必须建成五个系的教学大楼,共计23万平方米,我们尽量压缩到20万平方米。所以10万平方米,无论如何不够用。如果要减,只能减院办公大楼和大礼堂。您说修点临时房子,我们核算过,长期计算,建临时房子是很浪费的。”
  黄克诚很有耐心地听李懋之讲完,又说:“你们今年的10万平方米我看有完不成的危险,应检查你们有没有冒进思想哪?我们党在历史上吃冒进的亏可是太多了。你们明年的工程不应当贪多,不管彭老总回来批准多少,工程准备工作应该早下手。这么大的工程,准备仓促,计划不周,程序混乱,掌握不住投资、进度和质量,那是很危险的,你应该特别注意,花钱太多,责任太大,弄不好会犯错误、受处分的!”
  黄克诚说到这里,喘息一会,又接着开导李懋之:“你们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从整体出发,人家连宿舍还没有,你们修大礼堂,这就够照顾的了。国家有赤字,农民负担重,反革命分子制造###,战争还没有结束,即使朝鲜停战了,费用也少不了,明年国防费用不会比今年多,生产武器的兵工厂也急需资金,所以我只能给你们10万平方米的建筑指标。实在要增加就超过我的权限,只好报中央批准了。”
  李懋之看到黄克诚有点累了,屋子里又热又闷,就客气几句,含糊地说要向陈院长汇报,起身告辞了。
  翌日上午,李懋之接到灵镜胡同的电话,原来陈赓昨天下午就到了北京。陈赓说:“我们的钦差大人事情办得怎样了?到我这儿来谈谈吧!”
  陈赓听完李懋之的汇报,轻吁一口气,沉默半天才说:“黄老讲的道理都对,他这个人哪,我了解,为国为民,一片忠心。我们呢,也不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有什么办法?20万平方米完不成也不好说服顾问团。看来不去找‘上帝’,解决不了问题的。”
  7月10日下午,陈赓又进了中南海,他先沿着湖畔走,湖面上吹来习习凉风,驱赶着炎夏的酷热,柳枝拂面,荷花送香,陈赓感到心情豁然开朗。上了通向菊香书屋的马路后,陈赓看不到内卫班的战士,他知道毛主席已经起床了。“五一”劳动节观礼时毛主席的话言犹在耳,他相信这次找毛主席,一定会解决军工的困难。
  毛泽东刚起床,穿着睡衣,正慵慵然地半靠在宽大的木床上看报纸,警卫员为他准备好简单的早餐,几碟青菜,一碗麦片粥。同时告诉他陈赓在东厢房等待接见。
  “陈赓同志来了?”毛泽东一下来了精神,匆匆吃了点饭,换好衣服就拎着一柄荷叶扇来看陈赓。
  “哈尔滨那么凉快,却跑到北京来过夏天,想必陈院长又有贵干!”毛泽东见了陈赓就喜欢开开玩笑。
  陈赓连忙敬礼,与毛泽东握手,天性活泼,善开玩笑的陈赓在毛泽东面前可不太敢放开。
  “主席啊,又找您求援呢,要不军工学院就困难了。”陈赓知道毛主席最近情绪肯定好,因为朝鲜停战协议有望于近日签字,所以他直截了当地叫叫苦。
  “什么困难要解决呀?”毛泽东点燃半支香烟,抬头问道。
  陈赓说:“一是要教员,二是要经费,明年五个系的教学大楼一定要建起来,可我们没有钱呢。”
  “唔,要我给你当后勤部长哟,”毛泽东笑道,转身叫门外的卫士进来,吩咐说,“去请田秘书。”
  田家英进来了,毛泽东让他去请朱德。
  一会儿,朱德迈着稳健的步子进了菊香书屋的小院。
  “总司令呀,一块听听陈赓同志的汇报吧。”毛泽东招呼朱德进屋,抬抬手,让朱德在身边的沙发上坐下来。朱德温厚慈祥地微笑着,和陈赓寒暄了几句。
  卫士沏上茶,退出去,陈赓开始汇报,他把自筹委会成立起十个月来军工学院的建设情况扼要地讲了一遍,然后话题一转,从国内外形势发展说明建设军工的紧迫性,明年各个系不仅需要大批专业课教员,而且必须建设起20万平方米的五座教学大楼,但资金没有落实,我们也考虑到国家有困难,想放慢建设速度,但苏联顾问团不同意。为了保证学院每年顺利地向全军输送技术军官,这一系列的困难还得主席说话给予解决。
  毛泽东认真听完陈赓的汇报,他把手中的香烟在烟缸中摁死,看一眼朱德,爽快地说:“陈赓同志对形势的分析很对,战争还在打,美国人不会放弃称霸世界的野心,我们的战备不能放松,苏联援助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正在不断地送到部队,可是,光靠几个苏联顾问不行,要有我们自己的军事技术干部。行百里者半九十啊,军工学院已经搞起来了,不能半途减速刹车呀,嗯,陈赓提出的问题,我看都能够解决。”
  毛泽东又转过脸来问朱德:“总司令的意见呢?”
  朱德说:“我同意主席的意见。朝鲜战争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军工学院培养技术军官是部队搞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啊。有了新型武器,没有人去驾驭不行,首先得有懂技术的干部。国防经费是少了一点,但分别轻重缓急,照顾重点开支,军工学院所需经费,我看应该充分保证。”
   。。

18 求助“上帝” 毛泽东挥毫题词(3)
毛泽东点点头,对陈赓说:“陈赓啊,你去召集军政有关各部首长们,开会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陈赓面有难色:“主席呀,我出头召集这样的会恐怕不合适呢,名不正,言不顺嘛,还是请主席发个话,让总参谋部召集为好。”
  毛泽东摆摆手说:“就由你去告诉黄克诚同志嘛,把我和总司令的意见转达一下,彭老总不在,让黄部长召开个军委扩大会,请来各路诸侯,把问题解决掉。”说罢,毛泽东站起来,他或许认为军工这点要人要物的请求算不得一回事。自去年9月聂荣臻在北京郊区视察时突然昏倒,总参谋部的担子就压在粟裕的身上,军委的工作压力太大,彭德怀也累得不行,要加强军委的领导力量呢,毛泽东思忖片刻,望着陈赓,缓缓地说:“你还有没有兴趣继续办这个学院呢?我们想调你上来,军委缺人哪。”
  陈赓吃了一惊,军工刚起步,还没正式开学呢,我怎么能离得开?但他马上看到毛泽东温和的目光,分明透着信任和爱护的意思,陈赓心里一热,笑道:“我很愿意办这个学校呀,而且兴趣很高,请主席批准我办下去吧,我想多学几年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知识,以后再说调不调动的问题吧。”
  “好,好!”毛泽东宽容温厚地笑了笑,点头同意,转身又对朱德说道,“我让陈赓把军工办成中国的第二个黄埔军校,看来他的野心不小呢,要超过他的校长蒋中正先生呢。”
  朱德和陈赓都被逗乐了。陈赓说:“历史阶段不同嘛,我相信我们军工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上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朱德探身问了一句:“今秋能按时开学吗?”
  陈赓说:“已经确定了‘黄道吉日’,9月1日开学。对了,我想请主席给我们写一个训词,还有我们的校刊,也想请主席给取个好名字。”
  毛泽东今天兴致很高,他重又坐回沙发,点起半支香烟;笑呵呵地说:“哎呀,我现在也是个官僚主义者,懒得动笔,不常写东西。让肖向荣主任先起个草吧,我再修改修改。不要写得太长,要突出办军工的意义,要发扬我们军队的好传统,陈赓,你和肖向荣商量吧。”
  “校报的名字嘛,”毛泽东仰望着天花,吐了一口烟圈儿,沉吟道,“南京军事学院的报纸,我给他们取了‘军学’两字,参照他们的名字,你们的报纸就叫‘工学’吧。只有两个字,就不好抓别人的公差喽,我来写吧!”
  毛泽东起身去书房,朱德和陈赓跟随其后。找到一方宣纸,毛泽东用手展平,随手从笔筒中抽出中号狼毫毛笔,在砚台中蘸了一下,“工学”两字一挥而就,飘逸、洒脱,典型的毛泽东风格。
  陈赓叫道:“写得好,写得好!”
  毛泽东端着毛笔,淡淡地说:“好什么?朱老总的字才写得好呢!”他把宣纸又抻了抻,俯身又连写了三个“工学”。
  说话间,毛泽东横竖写下四个“工学”,这才直起腰,对陈赓说:“我圈了一个,你们自己再选个满意的吧。”
  陈赓本想请毛主席参加军工的开学典礼,话还没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主席那么忙,不可能来嘛。那就请总司令吧,他凑近朱德,小声说:“总司令,9月1日开学典礼,你来哈尔滨给我们主持吧!另外,再给我们题个词呀!”
  “要得,要得。”朱德笑容可掬,拉了拉陈赓的手。
  陈赓小心翼翼地收起毛泽东的题字,放进公文包中,再向毛泽东和朱德敬礼,满心欢喜地离开了菊香书屋。
  第二天晚上,陈赓又去西花厅见周恩来,他把昨天毛泽东和朱德的话复述了一遍。周恩来说:“政务院还是这个态度,大力支持办好军工,要人尽量抽,要器材尽量给,建筑设计照准,但不能浪费。明年建筑任务数量大,要防止摊子铺大了完不成任务,收不了尾。宋裕和说有力量完成学院的任务,不要轻信,他们爱说好听的。你们要跟在他们屁股后边抓紧催办,免得落空。”
  周恩来又问起苏联顾问到军工后的情况:“阿赓呀,这次你们又提出聘苏联专家的问题。你们的专家是根据你们学院的实际需要聘请的,还是苏联派什么人,你们就要什么人?”
  陈赓回答道:“当然是根据我们的教学需要派来的。”
  “对喽。”周恩来用指节轻击桌面,说,“我们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请专家,要明确我们请他们来干什么,不能人家派什么人,我们就要什么人,也不能人家派来什么专家,我们就找什么教员同他们搭配。如果他们来了没事做,就请他们回去。我们对苏联专家当然要尊重,但不要忘记不卑不亢这个分寸。”
  离开西花厅时,陈赓不忘请周恩来为军工开学典礼题词,周恩来答应后天交稿。也只有陈赓亲自出马,才能在两天之间,两进中南海,求助“上帝”,解决哈军工的大问题。
  7月12日晚,李懋之等人在灵镜胡同兴高采烈地听完陈赓传达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的指示,陈赓严肃地讲道:“现在军工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为建院闹得满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