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老答应-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这是一心想住永寿宫,所以觉得万氏截了她的胡?可笑,就凭她一个万年冷灶台也敢想这事,真以为自己姓赫舍里就了不起啦,什么玩意!
  等成贵人气哼哼的走了,郝嬷嬷赶紧就劝平贵人,“我的好格格,您就悠着点吧,万一成贵人去贵妃那里翻话……”
  平贵人摆手打断道,“好了!刚才是我多话了……”
  她松开眉头,冲着闭嘴的郝嬷嬷缓了脸色,道:“皇上为什么给我晋位,我心里有数。你的那些话我也都记着。一等万氏怀上,不再霸着皇上的那一天,二则着力挑拣些貌美听话的,给皇上备下。”
  “您说的是!”郝嬷嬷连忙就点头。
  平贵人不再搭理她,转头左右环视堂屋……寄人篱下了这么多年,她终于是一宫主位了!
  感觉总算没有那么憋屈了,她不由就勾起了嘴角。


第162章 平贵人和太子
  见识了平贵人的嘴脸,又气不过顶得她变了脸色,事后一想,成贵人是越想越心虚,可不敢做个闷葫芦,隔天就借着请安的时辰,在贵妃面前好一番鹦鹉学舌。
  听她言语间把平贵人都说成了个得意忘形的小人,贵妃也是被逗得掩嘴直笑,等她请完安起身走了,却是对着宁姑姑道:“这戴佳氏,也是后怕上了。”
  宁姑姑附和道:“毕竟是小赫舍里氏嘛。”
  贵妃道:“可不就是。破船尚有三分钉,何况还是太子的母家。你信不信,要是我不出头,过上几天戴佳氏准得自打耳光,赶着去给平贵人谢罪。”
  她看得明白,成贵人只所以走这一遭,又说那些话,既是来通风报信的,也是指望自己给她撑腰壮胆。
  宁姑姑惊讶道:“不会吧?”
  贵妃啜了口茶,叹气道:“你不懂。成贵人在宫里熬了半辈子,就指着七阿哥了。便是太子冲着七阿哥稍微给个冷脸,她就得吓趴下。和平贵人服个软又算什么。”
  宁姑姑更惊了:“……太子怎么会?”
  贵妃似笑非笑:“太子会不会不重要,重要的是成贵人一定会多想。”
  其实,岂只成贵人会多想,皇上突然把冷落了这么多年的平贵人封成了嫔位,连贵妃都在苦苦琢磨皇上的心思。
  想来想去,贵妃总觉得皇上是在重新平衡宫里的势力。
  宫里有太子,却没了生下太子的皇后,四妃全都有自己的儿子,连她这个贵妃都生了十阿哥,以前还有个无子的皇贵妃在另一头压着她们五个,宫里方才能四平八稳这么多年。
  可现下,皇上已经不想让佟家女再进宫,那样的话,还真就只有宣贵人和成贵人最适合代替皇贵妃压在另一头。
  毕竟两人说来都家世显赫,不管是赫舍里家还是科尔沁蒙古,任哪一个都比惠妃引以自豪的纳兰氏强出不少,把她们两个加在一起,就是只占着两个嫔位,也足以叫四妃心生忌惮。
  成贵人不就后悔得罪小赫舍里氏了!
  更妙的是,平宣二人还多年无宠,只要皇上不再加青眼,便是做了主位娘娘,也不过是个压阵脚的泥菩萨。
  想到这里,贵妃感到惶恐了:她本以为自己被皇上重罚,真是因为喜贵人的事情,可如今看来,皇上怕是……嫌她太能干了!
  皇上要的是她和四妃一起合管宫务,她却偏要一人独大。等惠妃和宜妃去了园子后,就更是不把荣妃和德妃放在眼里。
  所以,喜贵人出事后,她再怎么顺着皇上的意思行事,皇上也不为所动。更有甚者,皇上怕是已经觉得她很没眼色了。
  连到底错在哪都想不明白,可不是没眼色吗!
  贵妃想得吓白了脸,整个身子也跟着一抖,砰的一声,失手就把正喝着的半杯茶给摔了一地。
  两天后,琳琅带着福宝去永寿宫给太后请安时,正好就遇上宁姑姑来给贵妃请假。
  宁姑姑恭敬的跪禀道:贵妃昨天不慎扭了腰,然后就腰痛欲裂,到早上已经下不了床,怕是最近都不能来给太后请安了。
  贵妃突然病得这么重,太后自然要关心几句,琳琅也就知道,贵妃的腰痛病是她生十一皇女时就做下的,如今这一复,太医立刻下了大病警告,说是至少得卧床静养一两年。
  听宁姑姑说的这么严重,又知道最近宫里也没出什么事,琳琅不禁就想,这回贵妃应该是真病了吧。等回了咸福宫,她就叫红苕她们赶紧备些好东西,当天就送去了翊坤宫。
  太后的礼,四妃的礼,瑜嫔和敬嫔的礼,还有格格们的礼……很快的,各种药材并贵重的补药就堆满了翊坤宫里的一个小库房。最后,连皇上都让梁九功带着不少好药材来替他慰问了贵妃。
  贵妃一脸憔悴的半卧在床头,目送宁姑姑十分殷勤的随着梁九功出了屋,心里真是悔不当初!
  这大半年里,她照着皇上的意思不时就‘病一病’,可除了冬至和大年的例赏,梁九功是一次都没来过翊坤宫,但等她这回一报病,说是要休养两年,他立刻就来了,还带来了药材。
  到这时才现,原来是自己把到手的宫务又弄丢了,贵妃简直欲哭无泪……
  吸取了教训,贵妃这一回是真的假戏真做,除非皇上亲自开口问,否则便是在胤俄面前,她也是真病了,只是病得没外面传的那么严重罢了。
  而她这么一‘重病’,自然不会再把平贵人叫来敲打一二。成贵人眼见自己告状不成,靠山又真病了,只能舍了脸面去向平贵人赔罪。
  平贵人让她坐了两回冷板凳,才一脸冷淡的喝了一口她敬的赔罪茶。
  没想到她这么难伺候,成贵人恨得都直咬牙。
  可她也知道平贵人敢这么傲气,对着自己,两个鼻孔都要朝天了,本就是大有依仗的,人家背后有太子有赫舍里家,哪里是她这个小小的贵人奈何得了的。
  因为清楚皇上五月前后准要进园子,钦天监那边没多久就把两位贵人封嫔的吉日给算出来了。
  日子定在四月二十三,说是上上的吉日。
  毓庆宫的正殿里,韦氏笑眯眯的捧着碗奶茶进给太子,“殿下,您看了好一会了,且歇歇吧,仔细眼睛。”
  太子放下书,端起来慢慢喝了半杯,喝完反觉得肚饿,便又顺便再吃了三个饽饽。
  他最近正长个子,吃得再多饿得也快。
  韦氏忙在一旁伺候,等太子漱完口,才指了一个小太监把满满一盘经卷放上了桌子。
  太子一边随意翻看一边就问道:“今年怎么这么早就把经文送来了。”
  自打进了宫,平贵人每年都会给姐姐孝成仁皇后抄经百卷,然后送到毓庆宫来,供在毓庆宫后殿的佛堂里。
  往年,这些经文怎么也得到端午节后才会送来,今年却是早了小一个月。
  韦氏道:“贵人的好日子已经定下来了,怕到时事多来不及,她就赶着抄了些日子。”
  说是赶工,可还是卷卷都抄得仔细。平贵人对母后一向尽心。太子选了几卷一一看过,不禁满意的点头笑了。
  他摆手让人把经卷立刻拿去佛堂,又坐下来继续看书。他准备再看几页,然后就睡觉,明天还得早起,好在毓庆宫里单独练一会布库。
  他会这么勤奋,上书房的课业繁重是一方面,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感到了压力,大阿哥善武,三阿哥近几年也勤于习文,其他的阿哥也各有所长,他这个太子总不能文不成武不就吧。
  第二天,太子按着时辰早早的起来练布库,陪他一起练习的是一个体格健壮的小太监。
  这小太监名叫高粱,曾在校场那边的布库房里当差,去年秋天才来的毓庆宫。
  太子想悄悄的加练,自然不能在布库房里练,也不好总叫谙达来毓庆宫,而这个叫高粱的小太监,布库练得好不说,胆子也大,被他呵斥几次后,练习时还真敢用力气,太子觉得合适,也就把他叫来毓庆宫伺候了。
  太子和高粱把臂缠脚的认真练了一刻钟,就开口叫了停。
  韦氏赶紧捧上温热的参茶。太子接过来,仰着脖子大口喝着解渴,却听高粱在他脚边小声道:“殿下,奴才有话禀报。”


第163章 大一圈
  太子有些惊奇的哦了一声,低头瞥了高粱一眼。
  高粱紧张得脑门都红,嘴里却飞快道:“奴才,奴才昨儿把殿下赏的那半盒子虎骨膏给人了。”
  太子就问:“给谁了?”
  听太子愿意开口问,高粱这才没那么紧张了,他道:“奴才给魏珠了。”
  知道太子八成不认识,他忙又接着道:“魏珠早年也是在布库房里当差的,和奴才是同乡,奴才以前喊他声魏哥哥,还给他端过一年多的洗脚水,后来这人就去了乾清宫伺候……”
  太子觉得有意思了,但他赶着去上书房,便叫高粱下午再进正殿里伺候。
  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事,等上完课回了宫,边脱靴换鞋边就叫高粱继续往下说。
  高粱连忙跪下把他知道的情况全给说了。
  魏珠去了御前后也就是个跑腿的小太监,直到大前年才好不容易得了个差事,却是没办好,前年也就被贬去了敬事房那边。
  “谁知到了去年的中秋,那魏珠又跟只猴似的蹿上来了。他跟着敬事房的顾总管在长春宫那边办差,这回的差却是办得很好,皇上就赏他又回御前伺候……奴才也是那会又和他搭上话的。”
  太子想:这话对得上,高粱也是中秋那会才来的毓庆宫,那个叫魏珠的也是见人下菜碟。
  高粱又道:“说是回了御前,可魏珠这趟也没能伺候皇上多久,也就在冬至后的那几天,梁大总管随便找了个差错,给了他四十大板,把他给打残了……”
  魏珠沾了顾问行的光才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得以回了御前,可梁九功和顾问行可是面和心不合的,就差没互相捅刀子了,他怎么会让顾问行的人在他眼皮底下晃悠。
  太子扬着眉毛一摇头,这些大太监,要比起心狠手辣来,那是一个比一个强。
  挨完那四十大板后,魏珠也就成了个长短脚,哪里还能回御前伺候,只能窝在乾清宫的茶房里做个小管事。
  不过,就是这样,太子才觉得刚刚好,真要是御前的随侍,他倒不敢伸手了。
  搬宫是大事,按规矩也得选个吉日,琳琅这边得的日子是四月十九,说是宜乔迁。
  在她搬过去之前,见营造司的人报了完工,康熙就抽空带着她进去逛了一圈。
  一句话,才修缮好的永寿宫比咸福宫大上不少,而且无论是整体的格局,还是各处的装修摆设也都要讲究很多。
  更重要的是,想着皇贵妃病死不到三个月她就要搬过去住,琳琅心里本来还有点膈应的:这时不是很讲迷信吗,怎么在这事上就不讲究了……
  一边膈应,她一边也知道万岁爷是一片好心,换了是别人,只要能住进永寿宫,别说觉得晦气了,估计得乐开花。
  所以可别恃宠而骄,要领万岁爷的情啊,她赶紧就这么和自己说。
  可谁想等她亲眼看过了,却是很惊喜的现永寿宫被改装得很彻底,处处都跟新修的没两样,一点旧主的痕迹都没留下。
  不止如此,康熙还另给了她一个惊喜。
  当初,他不是给她的书房取名叫漱玉轩吗,这次他干脆亲笔提了漱玉轩三字,让造办处做了一个很气派的匾额。
  万岁爷先还瞒着她,等到她摆席宴客的那一天(也就搬家后的隔天),他才现叫梁九功带人过来当场给挂上了。
  整个挂匾的流程也特别气派,派了礼部的官员来宣旨不说,还十分喜气的放了四挂很长又很响的红鞭炮……
  这一下子,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通贵人等低位宫妃,还是四妃和太后派来的代表春嬷嬷,全都围着那匾夸个不停。
  不得不说,虽然当天实在是太忙,忙着应酬忙着回话,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可事后一回想,琳琅也是又甜蜜上了。
  简直是猝不及防,又被霸道总裁宠爱了一把的感觉。
  直到去园子前,她每次进出漱玉轩,总要抬头看看那个匾。因为是最经典的宫廷御制,所以工匠还在匾上雕出了一个巴掌大的盖玉玺的印子。
  看久了,琳琅就有些奇怪,她怎么越看越觉得,匾上的这个玉玺比给她封嫔的那道圣旨上的大了一圈啊。
  不禁就开了个很歪的脑洞:玉玺是什么?那就是皇帝的生·殖·器啊。制匾的工匠肯定是觉得越大越好,所以才做大了一圈。
  这个很黄暴的想法她自然不会和康熙说,却是在撸猫时笑嘻嘻的跟自家猫大王分享了。
  猫大王:……噗!
  哈哈哈,康熙事后在乾清宫里笑得都肚子痛。
  永寿宫离御花园远,但离慈宁花园很近,要是时间不够,琳琅也就舍远就近,跑去那里散步。有时早上在乾清宫里送走了康熙,见实在是春光明媚,想和福宝一起晒晒太阳,她也会让人回永寿宫通知钟嬷嬷,叫她带着福宝去慈宁花园,她这边则直接过去。
  一边各种熟悉新住处,琳琅一边就在想她也该正式收编通贵人了。
  所谓的正式收编,也就是让通贵人也住进永寿宫来。
  虽然她很不情愿在自己的地盘里住着个外人,哪怕是好‘马仔’通贵人,可这事不由她说了算。
  当初皇贵妃刚被圈时,除了开罪太皇太后的事,宫里疯传的另一个罪名,可就是皇贵妃善妒,因为她善妒所以才不准其他的宫妃跟着她也住永寿宫。
  说真的,在这事上皇贵妃是真牛逼。
  琳琅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可善妒这顶大帽子,她是顶不起的,也不想顶。
  所以啰,还住咸福宫时她尚且能装傻充愣,可等一搬进永寿宫,也就只能掐着鼻子赶紧拿通贵人充数。
  打定主意后,琳琅就找机会和康熙开了口。
  通贵人倒是好办,她身在曹营心在汉,惠妃那边估计早就想把她扫地出门了,可琳琅想的是把六格格也要过来。
  一来,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她多吃草,通贵人投靠过来的时间也蛮长了,琳琅准备给她一个大甜头,总不能让人家白干不是。二来,都是当妈的,她也有个想成全通贵人的想法。
  而且,六格格能跟着亲额娘一起过,怎么也比跟着惠妃好吧。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不过,毕竟六格格今年都四岁大了,刚好过了最难带也最容易夭折的年纪,心想自己这样也算是截胡了,她和康熙说起这事时,也就有些小心。
  康熙却是很爽快的点了头。点完头,他还道:“原来是说这事,朕还以为……”
  一想起玉儿前几天是怎么胡说玉玺的,康熙忍不住就哈哈大笑起来。
  琳琅被他笑得都懵逼脸。
  隔天下朝后,康熙也就给惠妃下了口谕。
  惠妃接了口谕后,赶紧就叫人开始给六格格收拾东西。走了才好啊,承乾宫里有通贵人在,她总担心万氏会趁机打听她这里的消息。
  后院里,得了信后,通贵人喜得差点昏过去。等缓过神来,她忙就喜滋滋的也叫奴才们开始收拾东西。
  听到她屋里的响动,年前才刚封了贵人的良贵人幽幽的叹了口气。
  通贵人真是好福气啊,瑜嫔也实在是个有善心的。
  端午节前,琳琅已经又住回了漱玉馆。桂嬷嬷比她早进园子七八天,等她带着福宝到的时候,漱玉馆里色色样样都准备好了。所以琳琅纯属拎包入住。
  而这回,一同来园子的宫妃还有新晋的宣嫔和平嫔。


第164章 成全
  毕竟来的路上坐了小半天的车,福宝先还活蹦乱跳得很,等一吃完晚饭,就开始眼皮打架了。
  因为一进园子,就有御前太监过来传了康熙的口信:万岁爷今天又要加班(唉,真是个工作狂),晚上瑜主子就不用过去了,等明天中午再去春晖堂,陪着万岁爷一块用膳。
  所以这时琳琅也没事可干,又看天都还没黑尽,要是福宝这会就睡的话,明天准得睡成倒瞌睡,也就叫茴香她们去准备洗澡用的东西,然后带着福宝一起好生洗了个白白。洗完后才早早的睡下了。
  五月的畅春园正是百花盛放的时节,漱玉馆又自带两个小花园,各种花香在馆内的空气里融会贯通,简直香成了一片,便是轻轻一嗅,也比什么熏香都芬芳好闻。
  伺候主子上床后,茴香和红苕特意留了两扇纱窗,好让主子能闻香入梦。
  和琳琅这边的轻松惬意大不一样的是,平嫔和宣嫔住进蕊珠院和愉夏馆的过程可是有点不愉快了。中午就到的园子,足足折腾了大半天,一直到亥时(晚上九点)才勉强睡下。
  会折腾这么久,主要是两人已经是蕊珠院和愉夏馆第三波的住户了。
  就拿蕊珠院来说,最开始住的是惠妃。
  住进蕊珠院没两天,惠妃就照着自己的喜好做了些大改动,比如她先就把前院的水井填了,然后在原地移栽了一颗枝繁叶茂的石榴树。
  大阿哥算虚岁都十八了,皇上前年年底就给了他两个教导人事的宫女,去年又赏了两个格格,结果到这会,这四人里却是没有哪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