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老答应-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就是其心可诛!
  会冲着大阿哥使力,整个后宫里,无论是四妃,贵妃,还是先前的皇贵妃,没人会敢冒奇险的去这么做,康熙很清楚这一点,同时他也很清楚会做这种事的只有……太子,或者说太子身后的赫舍里家!
  太子如今还不满十五岁,正是最骄傲又不知忧患的年岁,眼下的大阿哥在他来说不过是年长两岁的庶兄和未来的膝下之臣,康熙知道,赫舍里家不会和不敢把这些算计告诉他。
  一切都是索额图和赫舍里家的自作主张!
  康熙的愤怒完全展露在他力透纸背杀气腾腾的字迹里。
  所有的父亲都不会把自己的儿子往坏处想,康熙也是一样,可他更是皇上,而且还是一个做过预知梦见过九龙夺嫡的皇上。
  梦里的种种从康熙的眼前一一晃过。
  元后赫舍里氏死于产后的大出血,康熙知道她在宫里给胤礽留了些人手,也默许了此事,毕竟这些人本就是为胤礽准备的。可在梦里,不管是宫里宫外,这时的赫舍里家都是很老实的。
  梦里老实,那为何这时就不老实了?康熙思来想去,发现其实是因为大局变了。
  在梦里,这几年乃至打完噶尔丹,朝野乃至宫里的局势都是均衡的,而如今,在外朝他力行改革,在宫里,更是圈了皇贵妃,整治了内务府……
  荣妃和德妃受了内务府的牵连,三阿哥和四阿哥六阿哥三人也跟着没脸,其他已经开始读书的阿哥里,宜妃的五阿哥养在太后身边,太亲蒙古了,而七阿哥脚上有疾,八阿哥母家出身低微。
  赫舍里家这是觉得局势被打乱了,又看不得年纪大一点的阿哥里就剩下一个大阿哥毫发无损,于是憋不住了,就想趁乱陷害惠妃和大阿哥,好巩固太子的地位!
  好狗胆,真是胆大妄为!
  康熙停了笔,深深的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
  他一边可以查都不查,就为太子开脱,一边却也清楚太子和赫舍里家之间的联系是剥离不了的。如果非要剥离,那就得伤筋动骨,而且无疑会变成他在公然宣告对太子的不喜。
  就像在梦里,当他在四十二年把索额图拘禁于宗人府,就已经动了废储之心。
  康熙不禁冷笑:所以,索额图和赫舍里家才会这么大胆,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太子在,朕就动不得他们!
  停笔停得太久,他笔端已经有墨汁滴落在绢纸上,很快就晕出一块暗色来。
  康熙就低头去看,边看他心里边就想:白纸上要是沾了墨渍就如白玉有暇,只能作废掉。
  上到兴办演武堂和海事衙门,下至普及牛痘和各种外来的粮种,乃至推行西学……康熙想做要做的事太多,天下就如同他眼前的白纸,正等着他恣意挥洒,好为大清立下万世之基,而胤礽,他的太子……就像是纸上的这块墨渍!
  只要有太子在,就总会有人明里暗里的去妄行那从龙之事,即便没有索额图,没有赫舍里,也会有其他人,可康熙却是万万容不得国有二君!
  还是得废了太子吗?这么一想,康熙就感觉心里像塞满了石块,沉甸甸的又憋得很,不禁就胡乱扔了笔,用两手紧紧按着胸口。
  “万岁爷!”在一旁侍立的梁九功忙就扑到桌前。
  “滚开!”康熙一脚踢开他,然后就猛地起身,像头困兽一般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转起圈来。
  梁九功和其他奴才们跪了一地,一个个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康熙闷着头来来回回的走,心里也在来来回回的衡量。
  这样走了良久也想了良久,他终于下定决心:太子得废,可胤礽的下场不能和梦里的一样。
  只要胤礽不是太子而只是二阿哥,也就没有了以后的九龙夺嫡。而他的寿数还长,早早的废了太子之位,不管是安置胤礽,还有培养嗣皇帝,都还有足够的时间。
  而如果——康熙眯了眯眼,他会和后世一样的秘密建储,要是到最后还是胤礽最合他的意,那也就……
  想通最要紧的关节后,康熙也不转圈了,他回身去暖榻上坐下,已入深秋,榻下早已烧了炭。
  感觉到身下的暖意,康熙这才发现自己又乏又饿,突然就想见玉儿了。
  他想和她一起吃饭,还想搂着她,听她叽叽喳喳的说会话。就吩咐道:“梁九功,你立刻去趟漱玉馆,叫你瑜主子过来陪朕用膳。”
  “是,奴才立刻去。”梁九功赶紧爬起身来,如蒙大赦似的退了出去。
  得了信,琳琅连忙就去了春晖堂。
  离了漱玉馆,梁九功方才把万岁爷才刚大发雷霆的事和她说了。
  听得琳琅有些担心又有些叫苦。
  等她到了书房,康熙已经脱靴上了榻,正半躺着在看折子。
  见她终于来了,他不觉就笑了笑。
  不是说很生气吗?琳琅一边犯嘀咕一边就回了个笑脸了。等走近了,她才发现康熙的神色很疲倦,眼角连细纹都出来了。看着跟老了十岁似的。
  她立刻就心疼了。赶紧就想,等会得说点什么劝劝他,再有什么大事也不能这么折腾自己啊。
  康熙摆手道:“免了,快上来”,她也就只深蹲做了个万福,然后爬上了榻。
  康熙把折子搁在一旁,伸手在身前拍了拍,琳琅便挪了挪身子躺了过去。他一把搂住她,把下巴搁在她的颈边,道:“用膳前就这么陪朕歇一会吧。”
  正好,琳琅也还没想好该劝什么——来的路上梁九功也就和她透了个风,只说是宫里来了人,具体的事却是没说。
  这什么都不知道,她该怎么劝啊?就嗯了一声,往他怀里靠了靠,陪着他安静的躺了一会两人一直躺到摆好了膳才起来。
  等到开始吃饭了,琳琅想既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那就吃吃喝喝吧,总之万岁爷不是常说就喜欢看我的吃相吗,于是就一边注意给康熙挟菜添饭,一边自己也想吃什么就挟什么。
  还别说,康熙本来有些食不知味,见她吃得这么香,不禁也被带着生了些食欲,虽然饭菜还是没吃多少,等饭后两人一起说话时,却是随着她吃了半盘子琥珀松子。
  琳琅感叹:这就叫吃货的胜利啊。
  再想到万岁爷需要吃素的日子也没几个月了,她干脆就拉着他说起等明年能开荤后该吃些什么!
  “先吃一回涮羊肉,然后是各种锅子,海鲜的,鸡肉的,猪肉的,牛肉的,咱们全部吃一遍,还有大的小的肉饽饽,用葱油酥炸的猪肉薄饼,鸽子肉馅的棋子饼……”
  康熙可没想到她会说这个,他可是大半年都没吃过肉了,立刻就觉得很馋,便很没好气要去捂她的嘴。
  却听玉儿又道:“有这么多好吃的在明年等着咱们了,我的万岁爷,你就别烦心了。好日子是烦不出来的,再有什么事,你也得先顾着身子嘛。”
  原来她是要劝自己宽心。
  见玉儿说完话就一脸紧张的盯着自己,康熙心里立时觉得很慰贴,他抓住她的手,叹气道:“是啊,好日子是烦不出来的。朕得慢慢来。”
  他得慢慢的,不让朝野动荡,也不伤胤礽筋骨的废了他的太子位才行。


第156章 轻与重
  对着康熙说了一大通吃的,琳琅本来是想转移他的注意力,好让他早点消气的。
  然后呢,万岁爷先是听馋了——他都一脸着急的伸手来捂她的嘴了,这是很想大鱼大肉了吧!后面却是把她劝他宽心的话给听进去了,还拉着她大发感叹。
  什么他得慢慢来,不能着急,有些胆大包天的狗东西就暂且留着吧……
  他说得含糊,琳琅听得更含糊,只是感觉康熙的态度不像在说宫里的事,所以其实是外面(朝上)出大事了?她一边随便猜了一猜,一边就乖乖的给万岁爷做起点头党来。
  她点点点,再点点点,也就两刻钟过去了。
  等康熙感叹得差不多了,她就招手叫上茶。
  一个御前宫女赶紧手捧着银茶托上前来奉茶。
  “朕也确实渴了。”康熙笑着从琳琅手里接过茶盏,喝了半杯才放下了。
  琳琅也喝了几口茶,吃松子费口水,她刚才也吃了半盘的。
  喝完茶,两人就洗洗涮涮的上了床,康熙今天累得很,也无心和玉儿男欢女爱,就道:“快睡吧,你明儿还要早起的。”
  琳琅点点头,明天她该去给太后请安了,七点就得到后罩殿。所以五点就得起。
  旧历十月的早上五点,那就是半夜啊。其实她这边还好,不过是每三天请一回安,平常还是可以睡睡懒觉的(托刚穿来后那场大病的福,她可是老病号,可以给自己打请假条的那种~),万岁爷就惨了,几乎是天天都要五点起床,哪怕熬夜批折子,也不能多睡一会的。
  琳琅还知道太子他们起得更早,说是三点就得起,五点前就得到上书房,标准的闻鸡起舞……
  所以,只要过了六岁,福宝也得三点半就起床,伴着月亮和星星开始早读。
  要是没穿来这大清朝,真是打死琳琅她都不信,古代皇家的生活居然这么悲催。
  而且,起得早不说,皇阿哥们的课程也排得很满,从读书习字,到骑马练武,再到琴棋书画,哦。还有天文地理西方术数啥的副科,总之,从早上五点开始上学,一直到晚上七点结束,除掉中间的两个小时的午饭加午休时间,正好十二个小时。
  所以说,现代的虎妈算什么,虎妈们要是看过万岁爷给阿哥们安排的课程表,估计全得自惭形秽。
  有康熙这么个虎爸在,琳琅一边悄悄的给儿子点蜡,一边就在想:趁着福宝年纪小还不用上学,她可得让他天天都睡到自然醒才行……要知道,没睡过懒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好不好!
  第二天,琳琅和康熙一道起床,目送他出门去前面上朝后,她才匆忙的穿衣打扮,然后带着红苕茴香去了后罩殿。
  她到的时候,正好贵妃也带着成贵人刚到,两边就先在殿外见了礼,才一起进去拜见了太后。然后,敬嫔前后脚的也到了。
  太后笑呵呵的受了礼,然后就叫人上奶茶上饽饽。
  边听大格格她们四个围着太后说笑,琳琅边就吃了好几块热乎乎的麻叶饽饽,喝了一杯咸香的蒙古奶茶。
  虽然进京进宫这么多年了,可太后还是蒙古人的口味,一直喝不惯清茶只喝奶茶,还喜欢就着各种饽饽吃。
  既然太后喜欢吃,伺候她的膳房自然得苦心专研。所以琳琅发现太后这里的蒙古点心做得特别地道,有些吃着比御前的还好。
  来之前她因为时间太紧,早饭也没吃几口,这会正好多吃点喝点给补上。
  见她这么捧太后的场,本来是吃饱了来的贵妃可不想被衬成个不捧场的,就笑着也动了筷子。
  她边吃还边叫坐在一旁绣蹲上的成贵人也跟着吃点。
  等敬嫔发现除她之外的人都在吃东西,赶紧也端起了奶茶。
  这天的请安也往常一一样,也是一个时辰的事。等所有人都走了,觉得头上沉甸甸的,太后赶紧就让宫女上前来取了钿子,又叫春嬷嬷给自己通头。
  太后自语似的道:“真是年纪大了,承不住了,想当年我戴着十斤重的凤冠也能一坐就是大半天……”
  春嬷嬷一边用一块黄玉般的象牙梳子给太后通头,一边笑着接话:“也是奴婢没福,不能那时候就伺候您。”
  太后道:“对了,你是皇上登基后才来的。”
  春嬷嬷点头道:“奴婢是康熙二年才分去寿安宫的。”
  主仆俩说了些当年的事后,太后忽然想起刚才的情景,就有些好笑的问:“刚才你也看见了吧,贵妃比着瑜嫔的样子狠吃点心,我都怕她撑着了。”
  “奴婢也看见了。”春嬷嬷道:“自从进了园子,贵妃越发仔细了。”
  太后道:“她哪是越发的仔细,是在等宫里的消息了。”
  其实,何止是贵妃,园子里宫里都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皇上发话了。
  但直到冬至回宫后,康熙才在乾清宫里叫来宣旨太监下了口谕。
  首先是安嫔。康熙让她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按照口谕的说法也就是:一过中秋,安嫔李氏就很不幸的犯了疟疾之症,没几天就一病不起……
  是躺在床上就这么‘一病不起’的苦熬了,还是扛不住自我了断掉,这两条路,康熙让安嫔自己选一条。
  然后,是端嫔。
  对端嫔的口谕是这样的:端嫔董氏既与安嫔李氏同住一宫,自该竭力照顾李氏。李氏的病,就交由她全权照顾,若是照顾不周,事后自当受罚。
  皇上这话,岂不是说,只要安嫔不死,她就得和她一起被关在长春宫里,而等安嫔死了,她也还得为长春宫的事受罚。
  端嫔也就明白了,她被李氏那个该杀千刀的给连累惨了!
  她脸色灰白的想:早知如此,她何必要离开咸福宫。
  要是不离开,万氏年年都会跟着皇上去住园子,她就可以留在宫里住着半个咸福宫,清净自在得很,哪里会惹来这种泼天祸事!
  越是想,端嫔越是后悔不已,不禁白天黑夜的犯起失眠症来,结果几天不到,她这边倒是真病了。
  伺候的人急得没法,赶紧拼命的劝端嫔,最后还是余姑姑使了激将法,道:“主子,李氏那个下流坯子都还好好的,您难道还熬不过她!”
  端嫔这才又气又恨,反倒逼出一股劲来,开始能睡着了。
  这一边,安嫔再也离不了长春宫,端嫔跟着她被连坐,而另一边,原本也吓得好久都睡不着的惠妃娘娘,却是被皇上轻轻的放过了。
  康熙只以疏于管教奴才的罪名责罚惠妃闭宫自省三个月。
  惠妃喜极而泣,大阿哥也是一脸的欢喜,母子两人跪在宣旨太监的面前衷心道:“皇上皇阿玛圣明!”


第157章 病死两个
  琳琅是五月去的畅春园,冬至前才回的咸福宫,去的时候福宝还是个步履蹒跚的口水娃,时不时还要啃手啃脚,等回来时他已经能自己哒哒哒的跑起来了。
  离开园子前发现他已经不满足于在漱玉馆里跑跑跑了,她干脆就带着他去红枫林里玩。
  林子里,满地的踩起来沙沙作响的红枫叶,还有一只头长小犄角很喜欢吃山药的小公鹿,立刻就把福宝给迷住了。
  每天,只要一吃完早饭,福宝就会扯着她的衣摆喊道:“额娘,去林子!”
  要是遇到她不在漱玉馆的时候,去给太后请安或者有事留在春晖堂时,他还会直接和钟嬷嬷说:“嬷嬷,我要去林子!”
  一时间,不管是毛绒玩具·黑豆还是五彩缤纷·琉璃花园都在福宝阿哥这里失宠了。
  琳琅一边感叹大自然才是真魅力无穷玛丽苏,一边也有点担心等她们回了宫,福宝会不会觉得不好玩啊。
  果然,她们才回咸福宫没两天,福宝就开始想念他的红枫林和小鹿了。
  “额娘,我要林子,我要鹿鹿。”福宝对着琳琅哭鼻子。
  可琳琅这会也没办法,早知道她就把那只小公鹿给带回来了,好在她还有其他法子,她不是有一套红铜胎镶细银边的枫叶形状的点心碟子吗。
  先拿出来全摆在桌上,再当着福宝的面叫茴香一个个的全摆上香喷喷的各种奶油小甜饼。
  福宝立刻就嘴馋了,等琳琅喂他吃了一个李子大小的小奶油泡芙,这小贪吃鬼哪还记得哭鼻子,鼓着小腮帮子吃吃吃都来不及。
  不过,奶油好吃归好吃,可吃多了就不好了,很容易败胃口的,所以琳琅就和福宝约法三章:他每天都只能吃三片‘枫叶’上的点心。
  结果,福宝立马伸手去指最大的一个点心盘子,“我要这个!”他很机灵的看出来了,其他的叶子都没这种放得多。
  琳琅笑眯眯的点了头,等到第二天,却是先用三个小碟子装了四个小点心,然后一起放在了他要的那个大盘子上。
  以为能吃到很多小甜甜的福宝阿哥傻眼了。
  这边,琳琅才用一招碟中碟限制了福宝每天能吃的零食的分量,那边康熙就借着猫大王正巧看了个全程。
  他先是被逗乐了一会,然后就沉下脸来心想:连这么小的福宝都知道要大盘子,何况是从小就被立为太子的胤礽!
  最近,康熙一直在派人暗查赫舍里家在宫里埋下的人手。
  紫禁城是康熙坐卧之处,如果说宫外是他需要治理的天下,那这宫里在他登基以后,就一直在他的指掌之间。只要他真想知道什么,多派些人多花些功夫,总是能知道的。
  所以,康熙也就知道了——虽然喜贵人的事确实不是太子在搞鬼,可对皇后在暗处留下的人手,太子是知道的。
  也是这回查过了,他才发现当年赫舍里氏留给太子的人,除了留在明面上的那些,其实暗地里还有不少。
  太子的奶娘韦氏很喜欢去慈宁花园附近的一个小佛堂上香,而那个小佛堂也是很多在宫里当差多年的奴才们常会去的一个地方。
  而就在他下旨‘饶过’惠妃后,管着那个小佛堂的老太监突然就得病死了。韦氏也不再去了。
  这是事败后藏得更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