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气运福星在七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贝贝被放在里屋的床上,啊啊两声,凤娟拿了一边放着的小玩具给她,自己坐在床边,拿起了手边的针线,一点一点缝着。
贝贝看过去,那是一条小小的棉裤。
大概是给她做的。
因为是开裆的。
完全忘记了穿开裆裤滋味的贝贝,心里头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满月酒散了之后,苏建业从屋外进来,笑呵呵说:“贝贝可真是有福,前几天王嫂子不是在你跟前编排咱们贝贝吗,结果我听说,昨天回去,走在路上就摔了个大跟头,先生说,把腿给摔折了。”
凤娟温柔笑起来,“巧合呢。”
“可不止这一桩,还有今儿老五家的,不是踩了火盆。”苏建业撇嘴,“你生产的时候,说风凉话的那几个,那个老刘家的,回去被人拿恶水泼了一身。”
凤娟也愣了。
“这……咱贝贝该不是神仙托生的吧。”
“谁知道啊。”
贝贝比她还愣。
因为那个老王嫂子,她是知道的,那天满头绿光也非常的明显,她还以为是太阳光和自己的眼睛问题。
贝贝心里隐约有了个猜测……
难道说……那个绿光,是人要倒霉了。
那红光,是不是人要走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发财指日可待啊。
贝贝兴奋的握紧拳头,要是这样的话,只要找个满头红光的人,跟着买张彩票,下半辈子就可以吃喝不愁了。
可惜,就怕是假的。
第3章
贝贝真心希望这是真的,看着苏家穷的很,若是能有个金手指,也能帮他们过上好日子。
最重要的是,活一辈子,她也想好好过啊。
可惜贝贝还是个婴儿,什么都做不了,虽然这么猜了,可是也没地方去验证,只能默默等自己长大。
又过了几天,北风吹过,天上的雪下了几尺厚,贝贝原本还可以被抱着出门,这下子,连这个权利都彻底没了。
整天待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
贝贝觉得,自己很快就要退化为一个真正的婴儿了。
贝贝迫切地希望能见几个人,好歹说些家长里短的八卦给她听,也好过跟她娘相顾无言。
是的,相顾无言。
她娘实在太文静了,刚出来月子,又是冬天,苏家人不让她出门,凤娟每天待在屋里头,就是做针线活。
话也不说一句。
贝贝耳边除了风声,啥都没有,觉得自己要无聊死了。
实在太无聊了,贝贝咿咿呀呀地喊起来,凤娟放下针线,抱起她哄了哄:“宝宝乖,宝宝睡,妈给你做花棉袄呢。”
贝贝摇着小手,抓上凤娟的头发不松开。
凤娟去掰她的手,门口却传来了苏建业的声音。
“娟儿,张大爷来了。”
凤娟赶紧抱着贝贝走到堂屋里头。
贝贝睁大眼,看见里面坐了个穿着旧军装的老大爷。
老大爷剃着板寸,发根泛着白,看上去非常慈祥。
凤娟笑眯眯打招呼:“大爷从县里回来啦,张二哥那里待得好不好?”
“好,你生了我还不晓得,前儿你二嫂子进城,说了我就回来了,给你带了点吃的,也给你们家丫头吃。”
“这……大爷,你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哪儿还能要你的东西。”
“咋不能要了!”老人虎着脸说,“是给丫头的,不是给你的,我没有闺女,就喜欢丫头片子,以后让你家丫头,叫我张爷爷就行!”
“大爷这话说的,就是您什么都不做,丫头也该叫你爷爷。”
苏建业挠着头进门,从凤娟怀里接过贝贝,“大爷,您看看我们家丫头。”
贝贝这才真的看清楚这个老大爷,并且看清楚了他头上的一大片红光。
贝贝见了很多人,红红绿绿的光见了一堆,这是第一个,这么一大片,红的耀眼的。
我的猜测如果是对的,那这老大爷的福气,可一点都不浅啊。
贝贝心想,身体先于脑袋,朝老大爷伸出了手,咿咿呀呀求抱。
张大爷把她抱起来,笑的眼睛成了一条缝:“这丫头……”
喜欢的不知道说什么。
“这丫头聪明着呢。”凤娟笑起来,“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一清二楚,看见我二嫂子,也是亲的很,但是老五家的,她就当没看见。”
张大爷将她放在自己腿上:“这么厉害啊。”
“小丫头行啊,快长大,长大了大爷带你去买牛牛喝。”
贝贝仗着自己是个婴儿,咿咿呀呀手足舞蹈一副非常开心的模样。
她为了蹭人家的运气,也是很拼命了。
应该发个劳模奖章。
想到这里,贝贝倒吸一口凉气。
她是要被洗脑了吗,第一反应的奖励居然是劳模奖章。
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知道劳模奖章是什么的人了,这个社会的影响太深了。
贝贝在心里抱紧幼小可怜又无助的自己。
表示自己一点都不能吃,是真的幼小可怜无助。
苏建业也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张大爷对面。
“大爷,今儿下雪了,我跟我爹明儿去山里套野鸡,您要不要?”
“我跟你们一起去。”张大爷说,“多个人多分照应,你媳妇儿和你闺女儿是该吃点好的补补身子。”
“凤娟生孩子,只吃了鸡蛋,我……”苏建业也说,“套了野鸡,给她炖鸡汤喝。”
“我有什么。”凤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去山里,帮我带点山楂果子回来,现在应该还有吧。”
“山楂果子多的是,我给你带一筐。”苏建业高兴起来,“你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凤娟笑了笑。
张大爷站起身,把贝贝递给苏建业,“那我就先回家了,你们明儿来叫我,咱们一起去。”
“大爷留下来吃饭呗。”苏建业挽留。
“不留了,我得先回家看看,好长时间没回来了。”
“那大爷我送你,路上不好走。”苏建业把贝贝递给凤娟,打算跟出去。
“有什么好送的,你大爷我以前可是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还怕这点雪不成!”张大爷转头,“你去看你闺女儿吧,我没事。”
贝贝看着老爷子的背影,没有牙齿的牙床合在一起砸吧了一下。
老爷子的安全应该不需要担心,那么一片红光,这个运气,苏建业估计比不上。
可惜看不见苏家人的,不然就能有效趋利避害了。
第二天,贝贝醒过来的时候,苏建业已经走了。
风雪停了,苏老太端着碗进屋,“娟儿,贝贝给我,我喂她吃饭。”
凤娟说:“娘,碗给我我喂吧,你先去吃,我等会儿过去。”
苏老太把碗放在桌子上,“行吧,你搞不定了,喊我啊。”
凤娟又问:“建业说今天什么时候回来了吗?”
“没有。”苏老太说,“估计要晚一点,你爹走不快呢。”
可是过了午后,苏建业和他爹,还有张大爷,就从山上回来,到了家里。
苏建业的背篓里,背着两只捆好的山鸡,苏老爹扛着一只肥硕的兔子,张大爷却提了个包袱。
苏老太问:“张大哥这拿的是什么?”
张大爷放下来,说:“我们在山上捡到的,好东西啊,我以前见过,是古时候的文物,老值钱了。”
贝贝挣扎着看了一眼。
当即倒吸一口冷气。
卧卧卧卧槽,钧瓷!正经的钧瓷,历经千年,色泽不变,唯有几道裂纹。
这东西放到几年后,价值千金。
张大爷不亏他那一脑门的红光,普通人谁有捡这种东西的运气,贝贝都要眼红了。
苏建业却笑呵呵说:“我在山崖子底下看见的,张大爷说是好东西,我们明天拿到县里头去,交给国家。”
贝贝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交给国家?这可是北京一百平啊,亲爹,留着咱家就发达了。
不过贝贝也能理解这个决定,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和人民的。
贝贝想了想,交给国家就交给国家吧,做好事总会有好报的。
最重要的是,她也根本阻止不了。
贝贝不再理会这些人的对话。
至少,今天的事情可以证明,她的猜测,是正确的,最近见的人里面,有红光的就是二大娘,如果二大娘也有好事发生,那等她长大了,就肯定要一展拳脚。
带领全家人,全村人,脱贫致富,响应国家政策!
贝贝握起小拳头,心志十分坚定。
“凤娟的山楂果子今儿没有摘,改天我们再去一趟。”苏建业又说,“贝贝今天调皮了吗?”
“没有,咱家贝贝最乖了,不拉不尿的时候,从来不闹人。”凤娟说,“山楂果子不着急,你们先把东西交到县城里头。”
“行。”苏建业点了点头,“娘,你给娟儿把鸡炖了,吃肉喝汤,我把兔子给宰了,明天咱们烧着吃。”
苏老太应了一声:“知道了,你去干活吧,让凤娟回屋里歇着。”
苏建业说:“凤娟,你回屋吧,别做针线了,伤眼睛,带着贝贝玩。”
“我知道的。”凤娟应了,“我这就回屋去。”
她抱着贝贝回了屋里,轻轻叹口气,摸摸女儿的小脑袋。
贝贝听见她的喃喃自语,似乎很伤感,可是不知道她说了什么。
凤娟却又掉了眼泪,声音也清楚了一点,“也不知道爸妈咋样了。”
贝贝听见这句话,也伤感起来,小手努力拽住凤娟的衣袖,柔软的手蹭了蹭她,努力安稳着伤心的妇人。
她一个城里的姑娘,上山下乡到这里,肯定会想家的,贝贝很理解她。
因为前世的时候,为了生计,也有很多人背井离乡,一年回家一两次,让人看见了都难受。
凤娟将她抱进怀里,破涕为笑,“贝贝也心疼妈,是不是,等你长大了,妈带你去回去见姥姥姥爷。”
凤娟似乎陷入了自己的记忆里:“姥姥姥爷家里有大房子,有好吃的,贝贝肯定会喜欢的。”
贝贝咿呀两声,当作回应。
凤娟抹了抹眼泪:“我跟你说这个干嘛,你什么都不懂,等长大吧。”
贝贝没等到长大,先等来了睡眠,凤娟收拾好自己的时候,一回头就看见小闺女趴在自己肩膀上,睡的十分香甜。
她笑了笑,摸摸女儿柔软的脸蛋,心里也一片柔情。
第4章
第二天,贝贝有幸观赏到了一个堪称世纪性的场景。
苏建业把那几个钧瓷,裹在一起,拿背篓背了,准备上交给国家。
这样伟大的,堪称国宝现世的场景,就在这里,以这样神奇的方式,出现了。
张大爷提了个小包,“走吧,我借了人家的洋车子。咱们骑车过去。”
“行,大爷啊,这玩意儿真的是宝贝啊,我看着还不如我家的瓷碗,还烂了。”
“你不懂,我年轻的时候,给首长做警卫员,首长那会儿拿着书给我看,说这都是咱们国家的宝贝,等将来有条件了,一定要全部弄回来,里面就有个这样的瓷碗,我看着花纹也一模一样。”
“首长都说是宝贝了,那肯定没错。”张大爷掷地有声,“不管是不是,拿到城里头,让人家读书人看看,总没有错,国家的宝贝,人民的宝贝,咱们也不能贪了。”
苏建业说:“这样啊,那可真是好东西。”
两个人说着话,往外走,贝贝满头黑线。
所以说,还是要读书啊,不然看见什么都不认识,学历第一重要。
贝贝握紧了小拳头,却坚定了自己读书上学的信念。
说不定这辈子开了挂,能考上清华北大呢。
上辈子小时候曾经做过的那个清华还是北大的选择题,万一实现了,那岂不是美滋滋。
凤娟抱着贝贝回屋,跟苏老太坐在一起做针线活,并且闲聊天。
“娘,我听建业说要分地,是咋分的?”
“那谁知道,不过我听说按人头分,一家几口人,就分几亩地。”苏老太说着听来的消息。
“那女人家有吗?”凤娟问,“上头说男女平等,应该大家都有吧。”
“不知道,要是人人都有,就好了,贝贝丁点大的一个娃,如果也能分一亩地,咱们就宽裕了。”
苏老太又叹口气,“说是明年开春了就分,等着吧。”
凤娟说:“好歹这两年收成好,大家干干活,挣够了工分,也有吃的有喝的,也不急。”
苏老太说:“最好的是,现在让咱们自己开火了,不然就跟你生孩子这样的事,再吃大锅饭,还不是要亏了身子。”
“以前生靖南靖北的时候,你就亏了身子,好不容易才养回来的。”
“说起靖南靖北,这两个娃,也不知道在三叔家里怎么样了,娘,贝贝都满月了,明儿让那建业把他们接回来吧。”
“接什么,就是让他们受受罪,两个混小子,什么都不管,差点撞了你和贝贝,不学好了,谁也不许把他们带回来。”
“这……我不是怕三叔三婶烦他们吗?”凤娟陪笑,“就把他们接回来,也帮着家里干点活,我现在啥都干不了,建业和爹也要去大队里干活,家里都让娘自己做了,太辛苦了。”
苏老太说:“罢了,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想你儿子了,明儿就让你爹跟建业去接他们,但是建业再教训他们,你可不许拦着。”
“不拦着。”凤娟笑起来,“还是娘疼我。”
贝贝躺在襁褓里吐泡泡。
她知道自己有两个哥哥,可是从来没见过人。
难怪呢,原来是做错了事情。
估计还是年纪小,在母亲怀孕的时候撞到了,才被赶出去的。
不过两个小孩子,要是跟人家计较,她确实还干不出来这样的事。
虽然她还是个更小的孩子。
“靖南过了年六岁,也该去上学了。”苏老太叹口气,“我看你二嫂子,把他们家小子送去县城里了,可惜咱们家没钱,只能在村里上学。”
凤娟很善解人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只要娃自己上进,就没有不好的事情。”
“说的也是。”苏老太看着手里的针线活,又看看贝贝,“我给他们,一人缝个小书包吧,我记得我还有几片压箱底的布。”
“娘……”凤娟叫住她,“那是你的嫁妆,给娃做书包也太糟蹋了。”
苏老太颤颤巍巍走出去,“糟蹋啥啊,娃上学是要紧事,以前建业和那个谁,上学的时候我就扯过了,等咱们贝贝长大了,我也给她弄一个。”
“娘……”
贝贝听见那个谁,连忙竖起耳朵。
十分机灵。
可是只有这一句,就很着急,简直抓心挠肝。
那个姑姑到底干了什么,让苏老太这么慈祥的人,竟然连她的名字都不肯说。
满村子的人,也都把她当做了反面教材。
贝贝真的很想知道。
可惜没有人告诉她。
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的滋味,可以说是非常痛苦了。
苏老太再进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两块青色的布,看上去料子还不错,贝贝仔细瞅了瞅,确定不认识之后,才闭上眼。
结果苏老太就说话了。
“我年轻的时候,在大户人家当丫鬟,这是结婚的时候主人赏赐的,说是什么绸缎,那会儿一两银子才得一匹布。”苏老太感慨,“那可是好多钱哟。”
凤娟伸手摸了摸,“是好东西,娘你别拿这个了,那旧衣服做两件就成,你这个留着吧。”
“留着干嘛。”苏老太不解,“东西就是拿来使的,上学读书,是大事,现在国家解放了,咱们的娃跟人家都一样,好不容易才可以的,就要用好东西。”
贝贝听着,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头一阵感动。
这个老太太应该没有读过书,可是既没有跟别人一样,重男轻女到掐死孙女儿,更是敬畏知识。
这样的人,淳朴的可爱。
只是那两块布,还挺可惜,一两银子一匹。
在日后,白银那么贵,一两可以卖很多很多钱了。
这种古老的工艺,还不是普通的金钱可以衡量的。
凤娟说不通苏老太,只能任由她剪了布料,做了两个书包。
她是心疼的。
城里长大的姑娘,见过好东西。
知道这样的布料,是真的好,将来说不定有大用处。
苏老太却半点都不心疼,在她眼里,苏建业当年不得已辍学,供那个白眼狼上大学,是她最大的心结。
能让孙子上学,砸锅卖铁也要去。
一块布算什么,就算是要了她的老命,她也给。
苏建业和张大爷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苏建业扛着两个麻袋放在地上,苏老太苏老爹和凤娟都出来了。
“这是啥?”苏老爹问。
张大爷回答:“县里奖励的两袋子大米,你们家贝贝还小,要喝米汤,都留下吧。”
“大爷,说好了一人一袋子的,你拿走一袋子,我们留一袋子。”苏建业说,“我们一起去的,不能让你白忙活。”
“是啊。”凤娟附和道,“大爷,我们家现在有吃的,也亏不了贝贝,你不用操心这么多,您一个人在家里,也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