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图霸业-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姬轻尘点头,跟随崔莺莺向诗会的大厅而来!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诗会(下)
    更新时间:2013…12…15
    崔莺莺的诗会在庄园前厅的一个院子里举行。
    院中排满的案几后已经坐满了参加诗会的名士和学子们,大家都在低声议论着,似乎正在等正主崔莺莺。因为诗会虽然是崔莺莺举办,可她代表的是崔氏,但凡有点常识的学子都清楚世家在大燕的地位,特别是庙堂上的实力,而现在的大燕庙堂还控制在世家的手中,一个贫寒子弟想要入仕,考了状元是其次,还要有世家门阀的支持,这就使得诗会尤为重要,因为他成了新科士子们跟世家大族展露自己才华的平台
    现在虽说已入了寒冬,又是傍晚时分,可院子里每座案几旁都有一个火炉,在座的众人倒不觉得寒冷。
    因为他们的心是热。
    他们热衷于仕途,他们对金钱和权力充满了强烈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人是为了成就一番功业,能够名垂青史。
    然则这样的人实际很少。
    或者说,这样有才华的人很少,即便是有,要么的一个极其自信的人,要么是一个腹中空空,徒有其表的浪得虚名之辈。
    当姬轻尘跟崔莺莺两人步入院子时,院子里的士子们将目光移向了他和崔莺莺。大家都认识崔家小姐,这是参加诗会的士子们必须要做的工作。可姬轻尘是第一次出现,以前从没有在士子们中间路过面,可这不代表君临世族大家的子弟就没见过他,有几个跟姬轻尘偶尔有数面之缘的世家子弟看到姬轻尘,便收敛了注视崔莺莺时的贪婪目光,立即上前施礼道,“见过九殿下!”
    “不用多礼!”姬轻尘淡淡的说道。
    九殿下!
    听到几人的称呼,院子里的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崔莺莺已经将姬轻尘让到了主位,姬轻尘也不客气,大大方方的落座。众人这才醒悟过来,忙向他施礼。
    “诸位不用多礼,今天本王能够有幸参加崔小姐的诗会,真是倍感荣幸,诸位不必在意本王,畅所欲言就是了。”姬轻尘谦虚的说道。他的话音一落,众人立即附和到。
    大家都对有点阿谀奉承的他的意思。不过在这群人中倒是有一人表现的不卑不亢,远远的坐在院子的角落里,正在自斟自饮的喝酒。
    姬轻尘的目光移向他时崔莺莺也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眉头皱了一下低声在姬轻尘耳畔解释道,“殿下,他就是新科探花郎陈展白,不过寒门子弟出身,脾气古怪,不懂礼数,得罪了不少同门同窗,而且狂妄自大的很,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
    “本届科举的探花郎?”姬轻尘自语到,能够考取一榜三甲之一的探花郎的人绝对不是庸人,至于崔莺莺说的脾气古怪不合群,这点姬轻尘也了解,想让一个寒门子弟融入到世族子弟当中确实有难度,而且还是像陈展白这样的有才之人,就更加不远卑躬屈膝的讨好才华不如自己的纨绔子弟了。
    “十拿九稳了。”崔莺莺说道,“礼部院试已经结束,就看明年开春的殿试,不出意外的话,殿试的名词改变太大。”
    “倒是个妙人啊!”姬轻尘笑道。
    这时崔莺莺开始主持诗会,因为姬轻尘早已说过他不参与,只是作为一个参观者,崔莺莺也就没有让他做评判或者出题者。不过就是这样,很多士子们做完一首歌,总会向姬轻尘请教,想让姬轻尘做一番点评。参加诗会之初姬轻尘就已经想到了这样的点评会免不了,还好他在诗词方面的颇有造诣,不至于腹中空空,丢人现眼,对于士子们的请求也能应付一二,才没至于落到尴尬的处境。
    点评过很多诗,里面不乏有姬轻尘喜欢的诗句。
    这是肯定的。
    毕竟诗会汇聚了大燕年轻一辈的精英们,要是没几首像样的诗歌,没几个像样的人才,那还是了得?
    就像这一首《无题》: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就做的非常不错,做这首诗的士子即便是一个世族子弟,可一样的有才,对于这样的人姬轻尘也很欣赏。
    还有一首《寻花》:不结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这首诗歌同样有可圈可点之处,不过诗的内容有点偏向于道家的养生逍遥方面,诗虽好可不是姬轻尘喜欢,可同样的不能否定这个作诗者的才华。
    像这样的诗词姬轻尘都要点评一二,而且他的点评很独到,让士子们非常的佩服。所以等到这一轮诗会就要结束时,有一个士子提议道,“前一段时间我在君临城听到了不少殿下的诗词,诗词恢弘大气,铁骨争雄,让在下读了很是激昂,有一种想立刻奔赴沙场建功立业的冲动,尽然能够有幸在这里遇到殿下,不知道殿下是否能够赏脸,再给这群士子们做一首这样的诗句呢?”
    听完这个士子的话姬轻尘笑了。他何尝不知道这个士子让自己作诗时有考校的意味。然而当着这么士子门前姬轻尘想要建立威望,对于这个士子的要求就不能不答应,可是要作一首同样振奋人心的诗句,情急之下还有点难办。
    见这名士子将话说完,众人都将目光移到了姬轻尘身上。
    姬轻尘知道自己不能推免,就起身端起酒杯,步入到院子的中央,面对院中点点梅花,静静而立。
    众人见九殿下正在思考诗句,谁都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的等待中。
    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静静站在院中的姬轻尘依然沉默不语,就像一个人在欣赏院子中的梅花一样。
    众人见九殿下酝酿了这么久,还作不出一首诗歌,对姬轻尘之前作出的几首诗歌产生了怀疑,就开始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一下子院子里又变得热闹了!
    一旁的崔莺莺见状,便为姬轻尘担心不已。
    毕竟是他将姬轻尘请到诗会的,要是姬轻尘在这个诗会上丢了面子,作为主办方的她必将难辞其咎。
    得想个办法才行啊!崔莺莺心里这般想着,就像要身边的一名婢女吩咐什么。突然就在这一刻,站在院子中央的姬轻尘缓缓转身,面对众人开口说道:“本王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他这一开口就震住了在场的众人,大家停止了窃窃私语,都将目光移到了他的身上。而院子负责抄写的人诗句的人立即将这几句诗歌记录在宣纸上。
    正在众人回味之际姬轻尘又继续开口说道,“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大燕的西北的离国,姬轻尘最后这句话寓意很明显,就是要征服离国这个大燕的强敌。所以他的下半句诗念出口,便引来了士子们的一阵喝彩。甚至有一个精于书法的士子不把推开正在抄写的小吏,自己拿起笔一笔一划写下了姬轻尘刚才的这首诗歌:
    本王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绝对的精品!
    院子里的士子们开始阿谀奉承姬轻尘,对他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可是姬轻尘脸色不怎么好看,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诸位还记得辽州的北戎吗?”
    他这一句话问出口,院子里的士子们愣住了,不知道九殿下这是什么意思,便将目光移向姬轻尘。
    “北疆不稳,有戎狄入侵,而大燕四周更是烽烟四起,这正是我们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光,不管诸位志在何方,可男儿生在世间,岂能浪费如此光阴?‘凭君莫话封侯事,功名但凭马上取。’本王今天做这首词,只是希望诸位以后能够凭自己的本事拜将封侯。”姬轻尘朗声说道。
    凭君莫话封侯事,功名但凭马上取。一句话就震住了大家!
    “本王还有事情就先走一步了!”姬轻尘向众人说道,又向崔莺莺点了点头,便大步离开了庄园。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可等他们回过神时发现姬轻尘已经离开了。
    离开庄园的姬轻尘刚翻身马背,就见一个书生匆匆追了出来,一边追一边还在说,“殿下请稍等一步——”
    骑在马上的姬轻尘定眼一看,发现是刚才在院子独自自斟自饮的陈展白,就勒住了战马。
    “刚才殿下一席话让展白醍醐灌顶,展白愿意跟随殿下到曹州,还请殿下应容。”陈展白向姬轻尘说道。
    饶是姬轻尘足够沉稳,可这一刻也有点吃惊。陈展白一介书生要投笔从戎?就因为自己的几句话?这也太……可姬轻尘不得不信,因为这个书生就在他的马前,正一脸坚毅的等待着他的答案。
    “你想投笔从戎。本王很欣赏摸的胆魄和勇气。”姬轻尘说道,“不过——只要是一个人入了军旅,他就等于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了,这点恐怕还不是现在的你能理解的。你还是仔细再想想,考虑好了再找本王,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就放弃了自己大好的前程,能在数万士子中脱颖而出考取探花郎,很不容易。”
    陈展白刚要向姬轻尘辩解,就见姬轻尘已经骑马离开了!
    “凭君莫话封侯事,功名但凭马上取。”望着姬轻尘远去的背影,陈展白喃喃自语道,脸上露出了坚毅之色。

第一百三十章 国子监改革
    更新时间:2013…12…15
    骑马回到府中,就有侍卫立即上前告诉姬轻尘,说祭酒大人已经在书房等他多时了。
    现任的大燕国子监的祭酒是叶青枝,司业是四皇子璐王姬文。当姬轻尘听到是自己的大舅在等他,就立即翻身下马匆匆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的叶青枝正在喝茶,见到姬轻尘就要施礼,被姬轻尘阻止道,“大舅,自家人了,以后就不要多礼了。”
    叶青枝也是洒脱之人,见外甥这么说,心里非常的高兴,就没有再坚持。
    “昨天去大舅府上,大舅不在,府上的人说大舅最近很忙,不知道今天来找轻尘所为何事?”待姬轻尘坐到主位上,侍女奉上茶水,他便开门见上的问道。
    “因为科举,这段时间国子监的事情非常的多,确实比较忙。”叶青枝说道。不过看他脸上虽有疲惫之态可人很精神,显然是很喜欢这种忙碌的感觉。
    “礼部院试已经结束,而且都已经定出了今年科举三甲名次,难道国子监还有其他的事情么?”姬轻尘不解的问道。
    “倒不是这个问题。而是璐王入主国子监,他通过考察觉得国子监现在的教学存在问题,想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就找老夫商议,老夫之前也有过这方面的想法,觉得现有的教学体质有问题。就跟璐王消息的讨论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两天才会这么忙。”叶青枝直言不讳的说道。
    “大舅是想跟四哥一同改变现有的教学制度吗?”姬轻尘也很吃惊,他没想到叶青枝和姬文刚入主国子监,就像改革教学制度,便沉吟道,“不知道大舅有没有想过,大燕的教学体制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当下你们想要改变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啊!”
    不过说实话他自己也不是很满意现在国子监的教学制度,有点死板老套和僵化,根本就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就像今天参加的诗会,全都是一些只作诗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让这帮人治理大燕,又能奢望他们做出什么惊人的成绩呢?
    “是啊!”叶青枝叹息一声说道,“不过这也是老夫愿意入主国子监祭酒的真正原因,就是想改变现有的教学机制,为大燕培养人才找出一条出路,而现在璐王也有这样的想法,不管今后的路怎么难,老夫都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叶青枝说话的语气很坚定,这是铁了心要跟姬文一同参与改革了。而听了叶青枝这句话,姬轻尘也明白了叶青枝找他的真正原因,叶青枝这是向他表明自己的决心,以便能够得到支持他,现在的姬轻尘身居要职,又入住了枢密院,确实算得上能够在朝堂上说上话的人。
    对于自己大舅的要求姬轻尘自然不会拒绝,可他现在也不是鲁莽之人,沉吟了一下,就谨慎的说道,“不知道大舅跟四哥商议出了什么办法没有?要是有一个详细的改革方案就更好了。”
    “这方面倒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具体就是……”叶青枝向姬轻尘介绍道,又将自己跟姬文拟定的改革方案交给了姬轻尘。姬轻尘先是静静的听叶青枝的叙述,等叶青枝叙述完之后他才翻开改革方案开始仔细阅读,发现上面的内容写的很详细,主要是围绕着学校和科举如何培养、选拔人材的问题为主,分别提出了“教,养,取,任”的造就人才的四项纲领:
    “教”是培养人才。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系统,要使“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
    “养”是给人才以合理待遇。即“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要保证人才有充足的物质待遇,同时以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他们,对违反者以法制裁。
    “取”是选拔人才。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选拔,经严格考核,“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
    “任”是任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职务,并“使之得行其意”,充分施展个人才干。只要胜任,就应保持稳定,不要频繁调动;如不称职,就应坚决罢免。
    看完这四条的内容,就是姬轻尘再淡定,可依然还是心惊肉跳不已。因为他非常清楚,要是改革真的能够成功的话,上面的四条施行势必会一举打破数百年来由世家大族垄断人才,垄断朝堂官员的局面。
    这是一个很胆大,又具有挑战性的改革方案!
    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继续往下看章程上的内容,下面的内容是叶青枝和姬文提出的兴学的具体办法:第一,改革国子监体制。
    就是在国子监实施三舍法,将国子监的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原无限定名额,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生定员100人。
    平时有品行和学业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授举行“私试”,每年由国子监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
    内舍生定员200人,每两年由礼部派员与国子监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可兼任学正、学录之职,其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国子监主判、直讲荐于政事堂、枢密院、都察院等直接作官,等于科举及第。
    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三舍法的实行强化了学院的职能,使在校的学业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日常教学的进行,并使得学院教育的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叶青枝和姬文的长远目标就是是通过三舍法使学校取士逐步取代科举取士。
    第二,颁布《三经新义》。为了统一经学,国子监要设经义局,要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再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第三,就是兴建专门学院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像建立武学院,充实大燕的武备,要建立律学,曾强律法监督,像建立医学学院,且分为方脉科、针科、疡科,设教授一员,学生数百人等。
    第四,就是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一是设置各州学官,学官任免由礼部直接控制,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学任务,各州刺史府和太守府不得随意干预学院事务。朝廷还为地方学院拨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院的维持提供了保障。就像诸州“给学田十顷为学粮,原有学田不足者益之,多者听如故。”要在诸州普设学田,解决多年来各州学院经费不济的问题,为州县学院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口气看完上面的内容姬轻尘沉默了。
    因为这份关于改革国子监的方案涉及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是一剂猛药,要是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导致改革者身败名裂,还会丢了性命。同时,这份改革方面涉及问题太多,就是在大燕的和平时期燕帝也未必会同意,更何况是现在战乱之际?
    然而刚才舅舅已经郑重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使得姬轻尘不好劝阻他。只能低声问道,“四哥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想法?”
    “璐王的意思是只要陛下同意,他愿意做这个改革者。”叶青枝说道。
    “四哥真这么说?”姬轻尘蒙了,四皇子姬文一向是温文尔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