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图霸业-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师师这么问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这之前不管是大燕还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议政王这个职衔。议政两个字还是燕帝设立四王议政时首次出现。因此这次姬文封姬轻尘为议政王,还是首创。

    见纾儿也是一脸好奇的盯着姬轻尘,本不想多做解释的姬轻尘还是简短的说道,“这是四哥自己想的职衔吧!不过你们只要知道权力很大就行——”

    “有多大?”纾儿好奇的问道。

    “恩,就是天子低下第一人吧!——”姬轻尘轻声解释说道。

    两个女人经过姬轻尘这么一说,就懂了姬文封姬轻尘为议政王的含义,就不再问什么。他们不问政治,不参与政治,只要姬轻尘平安就行。而现在姬轻尘的权力这么大,城内有三万青峰骑,城外还有十万北戎铁骑,安全得到了保证她们就放心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薛举这个人
    
    新君刚立,因此朝中事务繁忙,虽然姬轻尘已经离开了太极殿,可是群臣还在各自的衙门里处理政务。这里面就包括了吏部尚书王佑和兵部尚书柳平原以及刑部尚书郭兴,他们不是三皇子的舅舅,就是二皇子姬平的心腹,现在姬平登基称帝,他们的主子没有占到一点便宜,他们也跟着倒了霉。
    不过姬文没有处置跟随崔景升一同支持姬虔的大臣,就表明了姬文的态度,他不想追究太多人,只要大家能够不反对他。
    因此王佑和郭兴两人倒是没什么想法。
    再说大燕历经数十代军权更迭,不敢谁登基称帝,只要大臣们不反对他,这位帝王就不会主动的追究谁的过错。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也让王佑和郭兴心里有了底,也就不怎么排斥姬文登基称帝了。因为只要从现在开始他们不反对姬文,能够像以前服侍燕帝一样服侍新君姬文,他们同样会继续自己的官位和权势,继续延续家族的传奇。
    只是作为三皇子姬弘昌舅舅的柳平原不这么想,要是姬轻尘登基称帝,以姬轻尘的强势和北辽、北戎铁骑的强大,他柳平原估计就忍气吞声了,可现在继承大燕新君之位的人是姬文,论军师才能姬文不比姬弘昌出色,论政治阴谋姬文不比姬平阴险狠辣,柳平原就是想不通为什么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机关算尽的他和姬平等人都没有想到让姬文检了便宜。
    因此即便是明面上不反对姬文登基称帝,可是在心里柳平原一百个不服气,总想着还有很多的可能让自己的外甥登上大燕皇帝的宝座。
    “柳尚书在想什么?”就在柳平原独自沉思时,兵部侍郎薛举开口问道。
    薛举被调到西州都督府之后就归顺了姬平,他本想以姬平的手段和智谋,迟早会登上大燕皇帝的宝座,而他也会因此飞黄腾达。因此就在姬平从君临发出命令,让他带兵入君临时,他才会这么积极。可没想到到了君临之后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预料,他的主子姬平没有能够登上大燕皇帝的宝座,而他要不是机警聪明,看到李牧之想要收回兵权时主动的选择了配合李牧之的行动,估计现在人头早已被挂在了君临城的城楼上。
    而就是因为这样,他才被姬文重用,又官复原职,做了兵部侍郎,成了兵部中仅次于尚书柳平原的存在。
    “没什么!”柳平原淡淡看了一眼薛举,就语气冰冷的说道,他不喜欢薛举,因为他看不惯薛举见风使舵的秉性,他觉得薛举是姬平的心腹,可在关键时刻却倒向了姬文,这是卑鄙懦夫做的勾当。
    可是在薛举的心里不这么想,他将自己的举动视为审时度势,他觉得做为一个管理一部大权的人,要是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和眼界,又怎么能够在君临这种七大世家实力纵横交错的地方生活下去呢?
    “柳尚书,不知道到卑职能不能跟你说句话?”薛举对柳平原的不待见也不生气,而是依旧语气温婉的说道。
    “什么话?”柳平原不耐烦的问道。
    因为心里讨厌薛举,他现在对薛举一举一动都很反感,更别说听薛举说话了。
    “现在的大燕内忧外困,不是我们相互争斗的时候。三国入侵大燕,西蜀被阻挡在了剑门关,可离国铁骑已经围困了宁州城,而岭南夷族大军已经攻破了夷州城。”薛举语气凛冽的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形式对大燕非常不利,不说西蜀和离国,就岭南夷族的凶残已经让夷州百姓怨声载道,对朝廷生出了怨愤之心,要是我们再继续内斗下去的话,我们朝廷就会在夷州失去民心,到时候只会便宜了我们的敌人。”
    “可能柳尚书以为卑职见风使舵才会官复原职,继续管理兵部事务,对此卑职也不想解释,只是卑职明白一个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更何况七大世家才是大燕的基石,要是大燕完了,七大世家又岂能独存?”薛举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此还希望柳尚书在做什么决定时能够慎重考虑——”
    薛举话说到这里,就不再说了,而是默默的退出了柳平原的书房。不过就在他临出门时,他又回头对柳平原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是卑职自己猜测的,今天也就告诉柳尚书吧!论实力北辽王的北戎和北辽铁骑在大燕无人能敌,论威望北辽王不比诸位殿下差多少,论人脉北辽王想要做什么,晋侯和李将军必将会不亏余力的支持他,可继承皇位的为什么时陛下?”
    “柳尚书考虑过吗?”薛举停止了脚步问道。
    “因为北辽王也不想内斗,因为当下的大燕只有陛下登基称帝,才能稳住现有的局势。”薛举说道,“至于为什么,柳尚书还是慢慢想吧!”
    说完,薛举大步的离开了兵部柳平原的书房。
    薛举离开之后柳平原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他怔怔的望着薛举离开的背影沉默了片刻,才微微叹了一口气。他是看不上薛举这个人的为人和品性,可刚才薛举跟他说很有道理,让他茅塞顿开。确实,就在之前薛举还没有跟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总想着今天姬文登基对外甥姬弘昌有多么的不公平。可经过薛举对他说的一番话,他才发现是自己钻了牛角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了大燕之后在离国的铁骑下或者在岭南夷族的弯刀下他们七大世家又岂能独存?再说论到委屈还有比北辽王姬轻尘更加委屈的人吗?派遣大军去西蜀阻止西蜀大军的入侵,又派遣大军北上宁州阻止离国铁骑的南下。要是姬轻尘真的狠心将这两支大军带到君临城,不要说他想做皇帝,就是杀光七大世家和他的仇敌,到时候恐怕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得了吧?
    可北辽王姬轻尘没有这么做。
    这是为什么?
    柳平原很清楚,就像薛举说的,北辽王姬轻尘是不想让大燕继续内斗便宜了敌人才会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的。
    想通了这一点,柳平原整个人放松了很多,身上的压力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书房外有人请示道,“柳尚书,枢密院的李将军让你去趟枢密院商议军情!”
    “你下去吧!本尚书知道了!”一身轻松的柳平原淡淡的回答道。
    他整理了一下官服,就离开了书房出了兵部衙门,大步向枢密院走去。
    白晋在枢密院的时候,将具体事务全都交给了李牧之,因此就在很久以前,李牧之就是枢密院实际上的一号人物,因此作为兵部尚书,他已经不止一次跟李牧之商议过军情了。只是这次他面对李牧之时有点不自在,总觉得自己跟李牧之相比,似乎矮了一级一样,有种被压迫的感觉。
    他到了枢密院,就见李牧之正在埋头处理公务,除了李牧之和几位参军外,还有依旧主政枢密院的外甥姬弘昌。
    “见过柳尚书——”枢密院的参军见了柳平原就躬身问候道。不管柳平原什么官职,就以他是七大世家家主之尊,就让很多人对他礼遇有加。
    “舅舅——”姬弘昌看到柳平原,正要起身行礼,却被柳平原阻止了,不过姬弘昌的皇子身份,就以他现在的职位和权势都不是他柳平原能比的,他可不会在这个时候还让姬弘昌以外甥身份见礼。
    “柳尚书,枢密院让你到书房说话,请三殿下一同去吧!”就在柳平原阻止了姬弘昌行礼的时候,一名参军大步走出李牧之的书房向两人说道。
    柳平原跟姬弘昌走进李牧之的书房,就见李牧之的案头堆满了一卷卷的卷宗,两人看大这一幕时吃惊不已,因为李牧之刚收回了兵权,就立刻整理出这么一大堆卷宗,可见收回在君临城内所有大军的军权不是临时的主意,而是李牧之之前就已经在准备的事情。
    “柳尚书、三殿下请坐!”李牧之见到柳平原和姬弘昌两人,就起身说道,待到两人落座之后他也不废话,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将两位召集到这里,就是想问问你们两人,现在我们的敌人分别以南方的岭南夷族和北方的离国铁骑为主,而再过两天举行完登基殿下,陛下就会下达反击的命令,会将我们手头的兵力分成两部分,分别派到夷州和宁州去阻击敌人,本使就是想问问柳尚书和三殿下,对此你们有什么建议,觉得该怎么分配我们手头上的大军呢?”
    “当然,你们不用现在就回答这个问题,这里面的卷宗是本使整理的,是关于收回的所有在君临的大军的档案,你们回去详细看看,两天之后举行完登基大典,举行朝会时我们再说吧!”李牧之说完,就将两封卷宗交给了柳平原和姬弘昌,就继续埋头处理公务,不再理会两人。
    而柳平原和姬弘昌两人也识趣的退出了书房。
    不过两人在李牧之就这么轻易将卷宗交给自己时感到很吃惊,这可是李牧之刚刚收回的兵权的卷宗,是属于绝对机密,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会出大问题的。可李牧之就这么轻飘飘的将这个东西交给了他们,这不得不让他们佩服李牧之的魄力的同时,心里又多了另一种想法!

第三百一十六章 谁都没有好心思
    
    柳平原和姬弘昌出了李牧之的书房,回到自己的办公地方,熬到傍晚时分,他们就匆匆回府了。吃过晚饭姬弘昌就匆匆来到了柳平原的府上。这时的柳平原正在书房看书,听到姬弘昌来见他,就立即将姬弘昌请到了书房。
    侍女端上了茶水,关上了书房的门。
    两人沉默了片刻,柳平原才开口问道,“你找舅舅有什么事情吗?”
    他自然清楚姬弘昌找他是为了什么,自己的外甥心里想什么还不知道,不过就是没有点破,而是开口询问姬弘昌,想听姬弘昌亲自说出口。
    “舅舅,今天李牧之将收回到枢密院诸将的卷宗给我们,他这是什么意思?”三皇子姬弘昌也不矫情,就直接向柳平原问道。
    其实他心里有想法,才会在得到李牧之的卷宗之后心里起伏难定,才会来柳平原的府上问问自己的舅舅,看舅舅心里是什么想法。
    “你是怎么看的?”柳平原问道。
    对于姬弘昌他非常的欣赏,不然也不会倾尽家族的全力支持姬弘昌争夺帝位,要是姬弘昌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柳平原估计早就弃之不顾了,他可不像崔景升一个没有一个当皇后的妹妹,野心也要比崔景升小很多。
    “李牧之这么做,似乎在试探我们,因为这次老四登基称帝太突然了,而且很有可能是老九谋划的结果,老九这么做的目的我不得而知,可从李牧之和白晋两人支持他,就可以看出老九有了足够的理由说服了他们。”姬弘昌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此,为了短时间内稳定老四的地位,必要和流血和牺牲是势在必行,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流血牺牲又不会给老四和老九头上染上污名呢?就只能用这种方式,创造一个优越的条件,逼我们造反,到时候在铲除我们。”
    “恩——”柳平原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外甥的说法,不过他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继续说道,“还有吗?”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姬弘昌肯定的说道。
    他觉得除此外,他找不到为什么李牧之会将卷宗交给他们舅舅和外甥的理由。实则是他也有这个想法,想叛出君临城,他不想姬平一样能忍,他不想姬轻尘一样能谋划,他喜欢杀戮,喜欢武力解决问题,对于皇位不是自己的他没什么想法,可就这么被姬文占了上风,又被姬轻尘耍了自己,他心里气不过。
    “你再想想吧!”柳平原叹气说道。
    他同意外甥的回答,可不慢外甥的回答。因为像这件事情放到什么人的身上就有什么样的答案。要是放在薛举的身上,薛举可能会理解为这是姬文对他的信任,对他的器重和重用。要是放在薛举今天还没有跟他说那一番的时候,估计他也会像外甥一样想。可现在放在他身上,他就不会那么想,他只会认为这是李牧之对他的信任,是姬文和姬轻尘两人对他的信任和看重。
    正在等待自己舅舅给自己解释的姬弘昌听到柳平原的这么句话愣了一下,不过立即陷入了沉思。因为他跟舅舅柳平原之间关系很近,彼此很熟悉,看到舅舅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似乎猜出了李牧之的心思。
    “难道,这个时候老四和老九还会相信我们?”姬弘昌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将敬惊疑的目光移向了自己的舅舅柳平原。柳平原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将薛举跟他说的话跟姬弘昌叙述了一下。而姬弘昌听完柳平原的叙述,他愣住了,想了片刻才说道,“舅舅也这么认为?”
    “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柳平原问道,见姬弘昌有点不解,他就继续说道,“要是北辽王真心皇位要想铲除你们,他北戎和北辽六十万大军就足够攻下君临城了,又何必兜这么大一圈子,废这么大的劲呢?再说他的北辽大军又不是铁做的,他兜这么大的圈子就不怕损兵折将,到时候误了自己的计划?”
    “再说李牧之和白晋是什么人?又是岂能轻易说服的?没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们突然间支持自己,北辽王就是有六十万大军恐怕也做不到吧!”柳平原淡淡的说道。
    “舅舅,你真的觉得这是老四和老九对我们的信任和看重?”姬弘昌再次确定道。对姬文他比较了解,不是一个下狠手的主,这是姬文的性格决定的,同样是姬文读的圣贤书太多而受到了影响的原因。可对于姬轻尘的狠辣他很清楚,为了达到目的姬轻尘什么都会做,更何况为了皇位呢?
    不过一想到自己的舅舅的分析,想到自己舅舅肯定的眼神,他就相信了这种论断。
    “弘昌,有句话舅舅不知道该不该说?”柳平原沉默了一下开口问道。他的目光深邃,眼中没有了往日身为兵部尚书的威严,有的只是长辈对晚辈的慈爱。
    “舅舅有话就说。”姬弘昌说道。他不想姬虔一样是个二百五,对舅舅柳平原对自己的好很清楚,才会这般尊敬柳平原,是心里尊敬,而不想姬虔一样嘴上尊敬。
    “你心里想什么,舅舅清楚,不过舅舅也不想多说,因为你有你自己的想法。不过舅舅只想说一句话,现在正是大燕处在最危险的时候,你的大燕的亲王,是参政皇子子弟,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大局为重——”柳平原语重心长的说道。
    见姬弘昌没有皱眉,没有不耐烦的样子,柳平原就继续说道,“至于心里的想法暂且就不要再去想了吧!待到大燕危机解除,到时候你再谋划也不迟。要是到时候你还想一意孤行,舅舅就是舍弃了这条性命也会支持你。”
    柳平原的话语说的很平淡,可听在姬弘昌的耳中可是波涛汹涌。因为他没想到舅舅已经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更加没有想到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舅舅——”姬弘昌想要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忍住了,就见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向柳平原保证道,“请舅舅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真的知道了该怎么做了?”柳平原问道。
    “恩!真的知道该怎么做了!”姬弘昌回答道。
    这一刻他真的理解自己舅舅的心情,理解了今天在大殿上为什么老九让老四登基称帝时自己的舅舅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选择了支持老九的意思让老四登基。
    “知道该怎么做了,就回去吧!”柳平原向姬弘昌说道,见姬弘昌有点疑惑,他就低声说道,“跟北辽王的暗卫相比,你们在这方面差的很远,不要看他的‘铁衣’和‘东厂’在之前吃过亏,可这是因为受到了崔景升和姬虔、崔皇后以及太子妃等多方势力的打压,要是单独面对你们任何一个人,他们都不会吃亏。”
    不管柳平原想表达什么,可有了这句话姬弘昌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微微点了点头,就向柳平原告辞,匆匆的离开了尚书府。
    不过跟他来尚书府时的心情相比,离开时他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不像之前这般的犹豫和阴沉了。
    至于另一个人姬平,他现在的心情也不平静,而且比姬弘昌还要急躁和愤怒。因为他的情况跟姬弘昌不同,支持姬弘昌的人是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