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初唐-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这个新兴的教派的作用应当有两点:一是作为民众的精神寄托;二是为大唐的社会发展提供动力。而以上这些,恰恰又能印证到这两点。
“好!好!好!”袁天罡已经不知道说啥了,只知道一个劲地干巴巴叫好,光顾着拍巴掌,胡子都已经凌乱成了一团也没功夫打量,边上的小道姑流霜激动的脸蛋儿粉粉的,目光很倾慕地望着我,连我朝她咧开大嘴乐也没有了以后的反对眼神了,嗯,看样知识崇拜最容易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观,比如现在的漂亮小道姑对我的态度。
鼓掌,激动,这会子袁天罡若不是限于性别,怕是都想扑上来亲我了,一个劲地在那儿拍巴掌叫好,废话,能不好吗?这种理念既结合了道家的追求,又切合了实际,更重要的是,让道教有了积极和乐观的精神,而且在精神层面上也贴近了朝庭,庆幸这会子李叔叔不在,若是在跟前的话,相信他这会子一定会心脏病突发,嗯,那是乐的。
当然,既然作了全新的改良,那么,这种宗教就绝对不能向以往的道教一般没组织没纪律,任何人都可以传道的,是的,必须严格,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人都有权利向别人解说教义,只有经过了系统性、严格性的培养的人材,才可以被道教最高的权威委员会所认可,得到了认可之后,他才有权利去宣读教义。
“为什么要这么干,就算公子您这些条条筐筐拿给我,我还不同样能说得溜熟。”边上的流霜不由得翻起了白眼,没好气地道。
“是吗?不过袁道长,您知道为何我道教会有这么多流派,佛教也会有这么多宗?”我没理这小丫头,只把水杯往她跟前一摆,然后扭脸朝着正在思考的袁道长问去。
流霜很是不情愿地扁扁嘴,横了我一眼,不过,还是决定给我沏上了茶水,这时候,袁道长总算是考虑出问题了,一脸喜色:“这个?大家既不是同出一门,自然会各说各道,各言各法。”
“道长果然不愧是我大唐道教第一人,哈哈哈,一语中的。”一个马屁摔了过去。袁天罡喜孜孜地抚抚胡须,很谦虚地接受了我的赞美。
说实话,为啥道教和佛教会跳出那么多门道来?就是因为大家伙都觉得自个说的有道理,这么一整下来,自然分裂开了,一分裂,力量也就变得薄弱起来,而这样又恰好给旁人攻击他们的机会。
就像佛祖整日里让人逆来顺受,可又整出个护法韦陀,这是干嘛的?不就象黑社会的打手吗?
再说了,咱们中国人总是有一股化神奇为腐朽的力量,啥好东西都能给你整的变了味,就像儒家最后成了啥?连人家小媳妇裹不裹脚他都要伸脑袋去瞧一瞧,这都成了啥人了?还有那个叫朱啥的,一副很是道貌岸然的儒学大师派头从历史的窟窿眼里头跳将了出来大声疾呼:我们要把人的欲望给消灭了,这样,这个世界才会存在天理?
我很纳闷,这位大师啥子意思?吃东西也是欲望啊,睡觉也是欲望啊,就连俺那幸福的性生活也同样是欲望啊,照您老人家这么说,这么倡议下去,你咋还有后代呢?你咋还讨老婆,还勾引人家尼姑呢?这位大师顶多也就灭灭别人的欲,咱可没吹牛。
……
历史有载:一贯道貌岸然的朱某,有次指斥他的政敌、太守唐仲友与妓女严蕊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为搞臭唐仲友,便逮捕严蕊,施以酷刑,迫她承认。然而严蕊虽为风尘女子,却不肯妄扳他人,宁死不认,尔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件公案在历史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凡读过几本史书的人都晓得,但后面发生的事,却不为人所清楚了。其实后来,朱熹的这套桃色攻击法,又被他人借去“以彼之道,还施其身”了。没几年,监察御史沈继祖上疏,指责朱熹言行不一,引诱两个尼姑为小妾。皇帝要降旨贬他的官,吓得他上表谢罪,认罪,还骂自己“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
瞧瞧,意外吧?真真令人意外,看来,儒学家中“道行”最深的朱某,原来他不也过是那种专门灭别人的“人欲”,而不灭自己“人欲”的忽悠大师,更遑论一般儒学先生们了。
所以,为了杜绝这些能把化神奇为腐朽的忽悠大师们张嘴瞎来,保证今后这宗教不被人所篡改,保证宗教的本意不被歪曲,就得采取严格的系统性的培训制度来进行学习。
宋后期,由于事实上无法达到“灭人欲”标准而在理论上又已成立,造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格局,许多人以说一套做一套来适应此种社会环境,社会便弥漫开了普遍性虚伪,这才是最大的道德沦丧,没办法,反正理论是理论,咱们哥几个继续实践咱们的人欲,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泡小妹妹就泡呗。
第429章 吃东西也分高下
而又恰巧是这些人主观认定应该并且可以“灭人欲”,于是习惯了以此标准去苛求他人,评价他人。而事实上他人又做不到“灭人欲”,于是便倾向于不满意他人,这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人际环境的残酷。
嗯,扯远了,他妈的,每次总是思路总是喜欢顺坡溜了一大截才发现自个已经跑出了三千多里了,一抬脑袋,流霜和袁天罡正死死地盯着我,才想起正事还没说完呢。
“呵呵,小弟这都不知道想到哪儿去了,刚才说哪呢?”扯的太远都忘记自个刚才说了啥了,汗一个先。
“刚才是贫道再说来着,贫道以为各派道友皆非同出一门,于道教之教义上,自会是各说各道,各言各法。”袁天罡只好又重复了一遍。
“好!精彩,太精彩了。”我边鼓掌边夸袁神棍的精辟言论,袁天罡像是被我吓到了一般,像是刚吞了一个鹅蛋被卡在喉咙里一般,翘着个兰花指半天吭哧不出个屁,倒是边上的流霜一个劲在那抒肚子,咋了?难道我夸你你还不高兴吗?
流霜似乎觉得在笑下去不妥,移了移身子,凑到了我耳边,轻轻地道:“公子,您刚才已经夸过我师尊了。”如兰的气息喷在我的脸蛋上,麻酥酥的,很好闻,就像是那春天的花瓣一般,我很想问问这位小妹妹是不是吃了什么高档品牌的口香糖。
“哦,其实嗯,这个小弟口渴了。”不知道该咋形容自己了都,袁天罡肯定也有些郁闷,坐在那朝我咧咧嘴露两门牙表示体谅。一句话,夸第一遍或许是真的,可第二遍听起来就怎么都觉得不对劲了。
……
有点尴尬地借喝茶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样子这习惯已经快成自然了,以后得尽量小心一点。
我咳嗽了声:“所以,我们要严格自己的规范和纪律,而且要结合国情,我大唐乃是开明盛世,我们就要作为国家发展的助推剂,而不能成为阻拦国家发展的袢脚石,所以,由此我们又能将道家的‘道’,分成若干层次:老子等天生圣人,可以参悟‘至道’。庄子等哲人圣贤,乃至自诩文化精英的文人士大夫,可以探讨天地、人生等玄之又玄的哲学逻辑,继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普通的道士,在宗教活动之余,可以动脑动手,实际研究万物之理,也就是通常所言的格物也就是其所使用的手段,而又从实践中参悟‘道’的要领,那就是至知,也就所说的真理或者说是事物的本质。毕竟,道教徒需要读经书,基本具有一定的文化,而且,衣食无忧,有一定的财力与精力,可以投入格物研究。这样,既与儒家学说挂钩,也改良道教过于虚无缥渺的缺憾,同时培养出道家的实践性学者,实实在在的使道家成为社会国家所需要的工具。”
“这样一来,我道教于国于民有了数个方面之优胜。”我得意地扬了扬眉头。
袁天罡翻查了下他记下的手稿,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贫道还是想听听遗爱贤弟之见解,或许又能从其中有所斩获。”
夸我,不过我喜欢,既然如此,咱就给他细细分说一遍有何不可?我站起了身来,坐的屁股都发麻了,抬眼望了下天色,竟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晚霞都已经浮上了天际,我站在门槛处道:“道长,这一嘛,我道教本就与医农之术有着相当的联系,不知道小弟此话可对。”
袁天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所以,我们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在我道教之内普及医术,应以求死扶伤之术,以馈百姓,治病救人,百姓自然对我教心存感激,至于那些个方士。例如罗道长等人,其实,也有他们的用处。”
“哦?”袁天罡不由得瞪圆了眼,为啥?因为道教之中修炼外丹的人士可不少,十数之中有三四为修炼外丹者,自从李叔叔下了旨意之后,外丹修炼没了市场,可并不代表那些方士于国于民没有功劳,至少中国古代的金属矿物冶炼上、化学品的试制、火药的发明,都有着他们不可磨来的功绩。虽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可为什么继续研究这些东西于各个方面的用途呢?这不同样是在探索真理,追求问道的一种方向和目标吗?他们可以继续发扬在这一方面的专研精神,努力为我大唐的生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袁天罡点了点头:“贤弟此言,深得我心。”这样,等于把那些个心丧若死的方士又拉回了道教的阵营中来,不能长生不老,可换一个角度,退一步,同样,道路不一样了,前方一样会有海阔天空。既团结了道教人士,又统一了人心,这样的功德大事,袁天罡除非是傻子,不可能瞧不出其中的好处。
另外一点就是,死后的世界,有了地狱容纳罪人,同样有了天界收容好人,这样一来,驱以人向善之心,况且,天上的星星就是最好的证明,本来道教就与星辰有着莫大的联系,这会子,不过是让世人百姓也同样贴近了,每每晴空之夜,他们就可以对着天空祈祷,向着他们的先祖,向着我们道教的天帝企求福祉,又或求得心灵上的慰藉。
另外一点,天帝是应混沌而生的,所以,他是自然的极点,也就是道的终点,也就是无极,这一点必须得确定下来。正好也应对了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
而且道士皆是学文识字、擅医治药之人,他们同样可以协助政府,比如忠魂祠,比如随军道士,不仅仅救死扶伤,更能在军中传播教义,以让士兵们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样一来,让道教的出世改变成了入世,出世是为了修炼探求真知,而入世同样也是一种修炼,又能积攒功德,以证大道,而且又配合了统治阶级,这样一来,取得了百姓,也就是下层人士,还有统治阶级,也就是上层人士,同时获得了这些社会体系的认可和赞许之后,那么道教的发展与壮大还有什么可以阻拦?
“至于咱们之前所说的宗教神仙构架体系,小弟也就知道那么多,若是有何不妥之处,还要在以后加以圆满满和补充,但是要注意保持道教的原旨。”我最后做出了总结。嗯,没法不总结,我都快给饿疯了。
袁天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示意我坐下,他瞧见了我揉肚子的姿势,方才醒悟过来,一拍脑袋:“哎呀,贫道与贤弟论道,不想竟然都忘了用饭了,流霜,速去找你那些师兄,让他们整一些饭食来,要快。遗爱贤弟,请恕贫道失礼了。”
……
“哪里哪里,客气了,其实小弟也就是这会子方觉肚中甚饥,时间可过了真快啊,一转眼,一日便已过去。”我朝着袁天罡笑道,顺手抄起了茶水再灌上一大口。
不多时,流霜就端了食凳走了进来,美酒佳肴整上,好家伙,看样子,这忠魂祠里的道士们还真会享受。
鸡鸭鱼肉都整上了一点,嗯,还是道教好啊,我扭脸朝着边上看样子也有些馋的流霜笑了笑:“流霜小妹妹,咋样,既是饿了便一同吃些便是。”
“我不饿。”流霜赶紧扭脸,作出一副道姑嘴脸,可是吞口水的动作还是让我瞧了个分明,乐的连后槽牙差点都亮了出来,流霜很是羞愤地瞪了我一眼,恨恨地继续扭脸作无视状。袁天罡忍不住也乐了:“行了行了,流霜,既然公子也如此说,你就与为师一同用餐有何不可,快些在去拿副碗筷来便。”
流霜朝着袁天罡应了一声,回头,拿眼镖戳了我一下,腾腾腾地故意重重地顿着地面而去。
“还是咱们道家好啊。”我感慨了一声,吞下了一大块肥嫩的鸡肉。
“哦?为何如此说?”袁天罡吃东西很是慢条斯理,而且还不吃鸡皮,什么人嘛,也不知道节约粮食。
“我们道家在衣食住行方面,就可以看得出比之僧教的理念要高出一筹。”我使劲地嚼着软骨,一面说道,边上的流霜吃东西还算斯文,一块菜,一口饭,吃相很可爱,最主要的是下巴上粘了粒米,看起来更可爱了。
第430章 封神演义:教科书
流霜见我盯着她看,回瞪了我一眼,直到我拿手点了点自个的下巴,朝这漂亮妞施了个眼神,流霜方才明白过来,拿手把米粒拔进了嘴里,轻轻地咀嚼着,微一抬眸,见我的目光依旧似笑非笑地瞧着她,不由得粉白的脸蛋微微一红,不过总算没再拿眼神回瞪我,嗯,知道害羞了。
“哦?贤弟为何有此一言?”袁天罡一愣,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就从这盘羊肉说起吧。”我拿筷子挟起了一块羊肉,嗯,咱就喜欢这样的,半肥半瘦,最是有嚼头,而且比尽瘦要香得多。
丢进了嘴里,举起了酒盏向袁天罡邀饮了一杯后,我清了清嗓子:“佛门禁食酒肉,为何?那就是因为他们只认为这个世界的动物才有生命。岂不知道,万物皆灵,我道家就是因为明白天地间的致理,万法自然,再说了,僧人只道动物宰了吃便是杀生,焉知一草一木也是生命,也有灵性。否则,何来传说里的山精鬼精,梅精柳妖,牡丹花神……他们提倡食素,焉知不是扼杀生命?天下万物,相互循环往复,只求做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且我道教就一直遵循天地循环、住复不止的道理,不禁婚嫁,不禁荤素,光从此层面上看,我道教就高出一筹。”
“好,好一个遗爱贤弟,连这吃食也能说出个道理来,呵呵呵,不过也是,我道教本求的就是万法自然,一切顺意而为,不像有些……”袁天罡听我此言,很是愉快,连连向我邀饮了数杯,又朝我说了许多佛教的不足之处,相谈甚得,终于天色擦黑了方才一同步入了忠魂祠,方到了门外,袁天罡却顿住了脚步。
“道长难道不回青羊观了?”我有些好奇。
袁天罡摇了摇头笑道:“不回了,贫道还有许多事还没做,今日与贤弟这番讨论之后,贫道还多有想法,得加以整理,反正贤弟每日都会到学院来,到时候,贫道若有疑问,再向贤弟请教,岂不是比住在青羊观要方便得多?”
“哦,那小弟可得先行告辞了,若是有事,道长尽管来询便是,小弟绝无藏私之心便是。”我朝着袁天罡行了一礼,终于踏上了回长安的行程。
……
回到了家中,我自个蹲在书房里边一边思想,一面找着以往宫女姐姐抄录下来的那些个东西,我可是记得我跟她们说了封神榜这个故事的,眼下不拿来整出来,还待何时?是的,今天,与袁天罡的一席话下来,我自己也感受颇深,是的,如果道教能保持着这样的大方向不变,保持着一种开拓与进取的精神。
或许,我可以做一些小动作,借用道教的科研力量来揭开这个世界的秘密。这样我就可顺理成章的把那些跨时代的知识传授给他们,随着今后的科技进步,每当他们证明这些知识的正确性时,都会产生新的宗教热情,这新宗教就会越来越推广。这么一样,物理化全给整进追求大道里边去,就把道教科学事业挂了勾。
这样一来,道教在探索着这个世界,继续致力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至于那个佛教,不思进取,不进孝道,违背生存法则,自古以来,华夏民族自下而下,不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都以仁孝为名治天下,士大夫乃至平民无不推崇孝悌,而佛教先天的断六根绝俗缘、无父无君。中国传统讲究传宗接代、祭祀祖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旦上纲上线,将佛教提到违背仁孝的高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势必大受影响。
而且佛教势力拥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偏偏不税不役,还继续吮吸百姓的供奉,这实质是在与国家政权争夺统治权利。
佛教的势力,经过数百年乱世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问题,更是一个宗教势力的问题,查看史书就知道,南北朝以前,佛事法场的开支全由权贵达人乐施捐助,寺院没有稳定收入和财产;到了南北朝,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养‘白徒’,也就是那些个没有出家在寺院服役的男人,尼姑可以养‘养女’也就是没有出嫁在寺院服役的女人。僧,尼,白徒、养女均不入户籍,不课税赋,至隋朝之时,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寺院还建有“长生库”、当铺等资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