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珞这番带着挑衅的话说完,不但出乎北陵使节的预料,就是东楚的大臣也都有些傻眼,这直接就宣战了?才和平了几年,摄政王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呀?万一真打起来北地如今谁来守城?会不会被北陵军打到京城来?

    大臣都吓白了脸,但同时又想到,若是北地乱了,摄政王回去带兵打仗,京中是不是又是他们的天下了?

    而北陵使节原是想要将云珞一军,却不想摄政王竟比他们还好战,还大开杀戒?这是要灭了北陵吗?语气可真不小。

    但被云珞的气势震慑住了,北陵使节你看我,我看你,竟没一个敢跳出来说要打就打吧!

    等云珞起身往外走时,北陵使节再想说那个‘打’字,就落了下成,话没说出口,想要拦云珞却不敢开口,生怕摄政王真说出一个打字,回国他们就成了罪人。

    所以说气势这种东西,不过就是东风压倒西风的事儿,没能把摄政王的气势压住,就已经是弱了自己的气势了。

    直到云珞出了偏殿,北陵使节才对贺大人等人报怨道:“诸位,之前说的好好的,你们几位帮着说说好话,怎么到了关键时候,你们一个个都不顶用了?”

    贺大人也气,“还要本官如何帮?摄政王眼看就要答应收购了民间的制糖工坊,可贵使呢?不过是加些价你们就怂了?”

    北陵使节也很无奈,或许别国是加些价的事儿,他总觉得若是应下了,云珞定会狮子大开口,那是加些价吗?没准就是加几倍了,他们北陵有钱也不是这么使的,被人拿来当冤大头?

正文 第713章让那老小子赔的哭爹喊娘

    云珞从偏殿出来,心情大好,北陵国人的脸就该狠狠地打,只可惜两国不打仗了,他总觉得有些仇啊恨啊,并不是两国休战就能解决了,只不过为了百姓不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很多事情都要忍。

    可忍的多了,云珞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变得懦弱了?哪里还有少年时在樊城时,樊城一霸的风采了。

    望着有些灰蒙蒙的天空,云珞拢了拢袖子,他觉得天越来越冷了,杜乐生若是再晚些赶回来,天降大雪,他就是想回华阳城也回不去了啊。

    洪太师跟在身后,见四下无人,轻声问云珞:“王爷,那制糖工坊咱们是收还是不收?”

    云珞白了他一眼,“不收?放着现成的银子不赚,你的精明都哪儿去了?”

    洪太师就知道云珞这是愿意收的,当即表态,“王爷放心,下官定不会让姓冯的老儿得意,就是收他的制糖工坊,也绝对会让那老小子赔的哭爹喊娘。”

    云珞满意地点点头,想到洪安然与刘四喜的婚事,“制糖工坊的事要加紧办,也不能耽误了四喜和令媛的亲事,你那边准备的如何了?准备好了就让他们把亲事成了吧。”

    虽然想让闺女早些出嫁,但洪太师还是忍不住问道:“之前定的明年开春成亲,日子很好,可为何又突然改在年前了?”

    云珞自然不会说先皇要回来了,他就要回北地了,只是含混地道:“你没看北陵使节有要开战之意?若真打起了仗,本王势必要回北地坐镇,若本王和王妃离开,婆家连个人都没有岂不是个笑话了?”

    洪太师闻言大惊,“王爷,您这是算着要回北地?可小皇上亲政至少还有十多年,您不在樊城,朝中可就要大乱了。”

    云珞摆手,“你能想到,本王又如何想不到?本王若是离开自然会安排好一切。还是说洪太师觉着本王不在京中,不能成为洪府的靠山,想要悔婚了?”

    洪太师大呼冤枉,“王爷,别说你如今还在樊城,就是您不在了,有您的威名在,也无人敢动太师府,下官才不怕呢。”

    云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好像在说:你记着今日说过的话才好。

    洪太师只低着头表忠心,并没注意到云珞的笑容,只是觉得摄政王这么急着把刘四喜和洪安然的婚事办了,里面肯定有事儿。

    但云珞不肯说,他也不敢再问,万一问多了,王爷再提他是不是不想把女儿嫁给刘四喜呢?反正都这样了,女儿不嫁刘四喜还能嫁谁?

    云珞回到王府时,得知刘双喜去了洪府,说是给洪安然送添妆去了,云珞也没在意,去书房里处理手头上的折子,除了那几个像搅屎棍一样的大臣,如今樊城的这些官员也都认清现实,都一门心思跟着摄政王,也没人再想着为难摄政王,云珞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实也不是很多。

    只是刘双喜不在府里,让他很有些不习惯,也难怪古人最爱那些红袖添香什么的,有个美人在旁,看书或公务累了看上一眼,也真是赏心悦目。

    当然,刘双喜就属于那种不说话时美人刚好,一说话就让人哭笑不得的,但谁让王爷就爱这口呢?

    此时刘双喜在洪府里陪着洪安然说话,眼看就要出嫁了,洪安然多了几分待嫁女的娇羞,刘双喜看了觉得舒服多了,至少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个小辣椒,而刘四喜那性子还真得要个辣点的娘子才能管得住。

    之前刘四喜给洪安然送的聘礼都是他自己置办的,刘双喜做为姐姐总不能没有些表示吧?

    可来樊城路远,值钱的东西都没带多少,只能现买了,这几套首饰虽然不是太贵重,做为添妆也够了。而且样式最适合年轻的姑娘,洪安然看了就爱不释手,对刘双喜连连道谢,礼貌的让刘双喜都不好意思了。

    洪夫人是打算留刘双喜在洪府吃午饭的,可一想到自家厨子的厨艺就犯愁了,万一把摄政王王妃吃不高兴了怎么办?

    好在刘双喜说她是吃过午饭才来的,晚饭还要回去同太妃一起吃,洪夫人才算松了口气,吩咐人去给刘双喜上好茶,同时端上一碟做成梅花状的茶点,刘双喜尝了一口,味道还是不错的,也是花了心思的,得知是洪安然做的后,刘双喜还真对这姑娘刮目相看了。

    可在得知洪安然自小就会做这一道点心后,刘双喜似乎已经预见到刘四喜将来上顿下顿吃这梅花糕的模样,那绝对是会吃吐的。

    为了不委屈了刘四喜,刘双喜决定离开时把那两个厨娘给刘四喜留下,虽然她们在外面做生意做的有些乐不思蜀,可毕竟还是她府上的厨娘,怎么也要把主子侍候好了才行。

    刘双喜又有意无意地说了一些关于厨艺上的见解,洪安然听的倒是很上心,还向刘双喜请教了不少,刘双喜道:“不如这样,回去我整理一本菜谱,过几日给你送来,到时你想做什么菜就按着菜谱上的做好了。”

    洪安然很感兴趣的样子,刘双喜就不那么替刘四喜的肚子担心了。

    洪太师回府,还没进门就嚷开了:“今儿真是过瘾,我与王爷并肩作战,把那些个龟孙儿骂得嘴都张不开了,真是过瘾,过瘾!”

    进门看到刘双喜坐在上首,洪太师尴尬了下,也庆幸他没说摄政王的坏话,回头瞪了眼身后的丫鬟,摄政王王妃在她们竟不提醒他。

    丫鬟也很无辜啊,太师一路狂奔着就进来了,她们倒想提醒了,可也得来得及才行。

    刘双喜笑眯眯地看着洪太师就像看一个顽皮的孩子,让洪太师有些窘,他竟在摄政王王妃面前丢人了,一把年纪脸都丢姥姥家了,捂着脸就跑了出去,身手矫健的像个少年。

    晚饭之前云珞派人来接刘双喜回府,洪夫人和洪安然抿着嘴偷笑,都觉得摄政王和王妃的感情真是好的让人羡慕,但愿刘四喜也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疼媳妇,洪安然可就幸福了。

    刘双喜完全不在意洪夫人和洪安然眼里的调侃,反正都知道摄政王疼媳妇,她应该得意才是,有什么好害羞的?

正文 第714章真要成了千古罪人了

    刘双喜回到摄政王府,两个厨娘已经把饭做好,如今天冷了,大家对那条美食街的兴致也不比从前,虽然生意还是不错,与之前也比不了,她们的灌汤包卖的没有之前那么好,一般都晚出早收,只做半天,之后就回摄政王府乖乖地做她们的厨娘。

    章太妃吃着两个厨娘做的菜,忍不住嘀咕,“比王妃做的差多了。”

    刘双喜听了也没接话,这事儿谁搭茬谁累,她是爱做饭,可也不能事不做整天就奔一日三餐使劲吧?之前是城内不安生,云珞不敢让她随便出门,如今虽然还是不太安生,却比从前好多了,她也想趁回华阳城之前好好逛逛樊城。

    只是郑三娘不肯来樊城,说这里是她的伤心地,只等着何时回华阳城时叫上她一声,刘双喜很担心,好好的三娘这都抑郁了吗?

    吃完了饭,刘双喜问起洪太师说的并肩作战,云珞便将北陵使节来意说了一遍,刘双喜听后不解,“收购制糖工坊是好事儿啊,我们把价压得低低的,原料和作坊也都有了,这不是比我们自个儿建制糖工坊还赚?而且,明年制糖的量肯定还要加,反正也是要建,不如就把那些收购了。”

    云珞摇头,“这你就不懂了吧,且不说我们就要回华阳了,就说姓贺的这时候提起那几间制糖工坊是何意?真当我不知那些制糖工坊就是他们与冯相弄出来的?若我答应收购,他们不得把价提得高高的?还不如就等着乐生回来再说,他是收购还是查抄就与我们无关了。”

    刘双喜惊讶地微张着小嘴,“合着你还打算明抢?”

    云珞摇头,“这怎么算是明抢?没治他们的罪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毕竟冯家几朝的宰相,我可是给他们留着情面,乐生可就未必会有我这般好说话了。”

    刘双喜觉得在杜乐生心里,冯相府一直根深蒂固,早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若能借此机会铲除,杜乐生未必会手下留情,毕竟他虽说身子渐好,可也大不如从前,没准哪天就不行了,可得为他的儿子好好开路,冯相啊,这是自个儿找死。

    连着几日,云珞上朝都不提给北陵白糖份额一事,北陵使节和贺大人等人都想再旧事重提,可一个是见不到云珞,一个是在金殿上刚提个头就会收到来自云珞的冷眼。

    北陵使节在宫门外堵着下朝的贺大人,“贺大人,此事你可得尽力去办啊,若是办成了好处定不会少了您的。”

    贺大人一脸为难,“这时候你和我说尽力去办?上次摄政王给机会时你怎么不肯?到这时候了,就是摄政王肯收购那几间制糖工坊,制出的糖也不知会给谁了。”

    北陵使节后悔,可想到摄政王或许会狮子大开口,又觉着自己没错。

    贺大人突然问道:“我就想不明白了,你非要来樊城买糖,这不是舍近求远吗?据我所知华阳城外就有大量白糖,你们为何不在那里买?”

    北陵使节叹气:“贺大人有所不知,华阳城不是摄政王的封地吗?他们那里倒是每年出产不少白糖,可能卖给我们北陵的却不多,价还居高不下,多数都卖给别国。而且,若是得知别国商人把白糖倒卖给我们,往后就别想再买到白糖,也就是一些咸鱼什么的我们可以随便的买,除此之外一些酱料也都限量,让我国百姓甚有怨念,常此以往下去,怕是不利于两国友好。何况北地只是番王封地,比不得整个东楚,别说他们的地还要种别的粮食,就是都种上制糖的庄稼又能种多少?”

    贺大人就知道虽说两国休战了,摄政王对北陵的态度真算不上友好,当然也不排除北地荒芜的原因,谁都知道北地多旱,地也不比别处肥沃,又地广人稀,能种田的人不多,能种的制糖原料不多,产出的糖自然也不多。

    可虽然答应北陵的白糖怕是要黄,贺大人心里却忍不住得意,云珞在朝堂上压着他们一头,又妨碍了他们大把大把捞金,他们也怨念深重啊。

    若是北陵能因此开战,摄政王势必要焦头烂额,到时就没心在朝堂上作威作福吧?

    贺大人道:“唉,话是这么说,可那是摄政王的封地,下官也无权做主,若摄政王真铁了心就与北陵为敌,下官又能如何?下官手上一没兵、二没将,难道还要开打?”

    说完,贺大人很有深意地看向北陵使节,北陵使节一怔,他倒是想要强硬一些了,可之前错失了机会,之后摄政王就不再接见他们,他们想强硬也没得强硬,难道要给摄政王递书说不给糖就开战?

    估计真造成两国战乱,他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北陵使节认为他没那么傻,不会成为贺大人等人利用的工具。之前二皇子为何没有得到白糖的份额就回国了?还不是上了这些东楚官员的当?那制糖工坊没准就是他们开的,只是没想到最后没出来糖,糊弄了二皇子,这回又要把他们当枪使?他们这些能被派来东楚的官员都是千挑万选的聪明人,能像二皇子一样上了他们的当?

    北陵使节没有上贺大人的当,没表态要与摄政王撕破脸,但同样也没表态要与贺大人等人决裂,只是说要修书一封派人送回去请求。

    贺大人很无奈,没想到北陵使节这般无用,一点主都做不了。他们的制糖工坊已经在赔钱了,多一日就多赔一日,而那些甜高粱也越放越干,再过些时候能不能出糖都两说了。

    但他们不是这些北陵使节的主子,也没办法让他们听话。不过北陵使节这边指不上,他们还得走摄政王那边的路子,制糖工坊可不能留在手里了。

    只是这个面谁出?冯相那老狐狸牵头的时候比谁都积极,如今赋闲在家万事不管,指是指望不上了,他自己也不想因为一个制糖工坊把自己暴露出去,朝中官员也与他有着相同的想法,难道要找个不是朝中大臣的来背这个锅?

    贺大人愁的头发都要白了,也想不到这个人选谁最合适。

正文 第715章这个烂摊子谁来接

    回到家里就愁眉不展,派人给冯相送信,让他给拿个主意,虽说他这个宰相已经做的有名无实,但好歹他还有个做太后的女儿,章太后被送去冷宫里养病了,宫里最大的就是冯太后,养着小皇上的洪太妃算什么?至少用身份也得被冯太后压着一头。

    冯相接到贺大人的信也愁,他倒是想把锅甩给十王爷了,可十王爷就是不接,别看满朝文武,除了十王爷谁有胆子接那个烂摊子?何况就是接了也弄不出糖来。

    如今制糖工坊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谁接谁倒霉,只有摄政王接了才能赚钱,十王爷接了也可以厚着脸皮去找摄政王要制糖的方法,可偏偏人家没那个意思。

    反正回信也不知说什么,冯相直接就不回信了,贺大人在家里等了许久也没等到冯相的信,急的想去冯相府问问冯相的主意,又怕被人说他与冯相私交甚密,如今整个樊城谁愿意还和冯相府来往?不怕被摄政王抓住小辫子?虽然摄政王现在还留着冯相,可没准哪天就要收拾,或者是留着他再引出所谓的‘同党’,没事去冯相府?有病吧?

    没人敢来冯相府,倒是让冯相府难得的清静了,冯相这些年攒了不少家底,如今赋闲在家即使没有俸禄也不愁花用,日子过得倒是很惬意,时不时出城闲游,竟让他找到一些之前没有的乐趣。

    等不到冯相的回信,贺大人等人直接递帖子求见冯太后。冯太后接到帖子时正在看一出新排的戏,如今冯太后已是黑山居士的书迷了,黑山居士许久没出新作,她就把从前的都拿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爱不释手,恨不得把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排成戏。

    冯太后觉得书中那样快意恩仇的生活才更适合她,可偏偏被锁在深宫中。而与书中女主命运不同的是,女主可以舍弃一切冲破礼教束缚,为了自由可以放弃虚无缥缈的皇帝恩宠,最终主宰自己的命运。

    而她呢?既无恩宠又没勇气,这辈子只能老死在这深深宫苑?

    冯太后虽然一向表现的平和无争,却不止一次地想过,要不要也来个假死脱身?从此后天大地大浪迹天涯?

    看着台上唱念俱佳的戏,冯太后深深地幽怨着,所以在接到贺大人等要的联名书信时并没在意,接过后随手就放到了一边。她就是个空壳太后,这些人不知怎么想的竟然联名给她递帖子?没准就是什么甩不掉的麻烦,不如就放着,放着放着就忘了,也不算她故意的。

    听完了戏,冯太后又看了眼桌上的帖子,立即将目光移走,虽然没忘,就当是忘了吧。这帖子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再说真有急事也不该送到她这儿来。

    冯相如今也不当权了,与其操心那些旁人的事儿,还不如去冷宫里瞧瞧章太后,若说之前两人没什么交情,但章太后被送到冷宫里静养后,冯太后时不时去瞧瞧她,虽然见了面都没什么好话,可连要争的男人都没有,她们也没什么深仇大恨,陪着说说话也是好的。

    贺大人又等了几日一直没等到冯太后的召见,只当是冯太后怪他们不该在冯相府出事后避之不及,可他们也没办法,递一次帖子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