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气什么?”

    刘双喜白了他一眼,将轿帘一放,不再理人,云珞想了一会儿才想明白了,刘双喜不是气他不带银子,是气他刚刚没像十王爷一样拿银子。

    虽然家里的银子都归刘双喜管,可她自己买的东西和他给买的似乎有那么点区别。

正文 第710章马屁可不是好拍的

    回到王府,已是晚饭时分,章太妃已经在饭厅里等着,这次倒没埋怨刘双喜出门太久误了做晚饭,吃着那位徐大厨做的菜也不挑了。只是不时看刘双喜两眼,那点小心思不言而喻。

    刘双喜假装没看到,只顾着照顾三个宝贝儿子吃饭,章太妃脸上难掩失望之色,一会儿嫌菜咸,一会儿又嫌菜淡,而不是像刚吃饭时什么都是好的。

    吃过饭,章太妃就回去了,刘双喜没提那套首饰,云珞也没提,毕竟刘双喜虽然让掌柜把那套首饰做了添头,但送给谁他也不清楚,万一说错了,再惹得婆媳都不愉快。

    回到房中,先洗漱了,刘双喜就坐在桌边整理那几套首饰,留下自己喜欢的两套,剩下的都让丫鬟收着,待明日给洪安然送去。

    收拾到那套玉时,刘双喜才像才想来似的惊呼道:“瞧我这记忆,怎么就忘了?倒是让太妃失望了一回。”

    云珞似笑非笑地看着刘双喜,看的刘双喜有些尴尬了才道:“装的过了吧?”

    刘双喜哼了声,倒也没提让人把首饰立即给章太妃送去,而是收在梳妆台前,等到明日早饭时再带过去。

    云珞想不明白刘双喜怎么就为这一点儿小事生气,可仔细想想,自己好像真没给刘双喜买过什么,开始时是过得仔细,后来他身上总不带银子,忙起来也不会想到那些,相比之下还真是十王爷细心了些。

    云珞无奈地摇了摇头,刘双喜是好哄,可也爱钻牛角尖,这次怕是要气很久,往后他可要养成时不时给刘双喜买东西的习惯才好。

    早起,云珞上朝,虽然杜乐生要回来了,这时候云珞就更不能懈怠朝政,反而更要勤奋。

    刘双喜起来时,云珞还没回来,洗漱过后就去饭厅陪章太妃用饭。章太妃过了一晚心情也平复了,想着或许是那掌柜并没有提她相中的那套首饰,或是那套首饰卖没了,也不能怪刘双喜不给她买回来。

    早饭是徐大厨做的包子,虽然不比两个厨娘做的灌汤包,味道却也是不错,每次章太妃都能吃四个,再配上一碗粥,吃的可不算少。

    刘双喜过来时,章太妃刚坐下,粥已盛好,就等着刘双喜母子过来好开饭。

    刘双喜让三个儿子坐好,一人分了个包子,乐乐已经能用筷子夹着吃,两个小的只能用手抓着,好在这两个孩子吃东西还算干净,不会吃的到处都是。

    坐下后,刘双喜没先动筷,而是对身后捧着首饰匣子的丫鬟道:“还不把那套首饰拿过来?”

    章太妃的身子就僵了下,满心都充满了期待,当看到刘双喜从丫鬟手里拿过匣子,打开露出里面那套让她爱不释手的首饰,当时就有些激动了,还好最后控制住了,问刘双喜:“王妃这是……”

    刘双喜笑道:“昨日去给我那未过门的弟妹挑首饰,因买的多,那掌柜说这套刚好是太妃相中的,就算了添头。”

    章太妃原本还有些欢喜,闻言就囧了,虽说她喜欢这套首饰,可王妃这话说的怎么就听着不顺耳呢?什么叫添头?她喜欢的都是添头吗?

    可章太妃一向知道刘双喜嘴直不过脑,还真没觉得刘双喜是故意说来气她。

    不管怎么说,这套首饰是她喜欢的,待会儿就戴着出去给许陈氏瞧瞧,让她看看自家的儿媳还是很孝顺的。

    至于刘双喜每月就给她一百两银子,开始时嫌少,但久了也就习惯了,她吃用都由刘双喜张罗,喜欢什么说一句刘双喜就给买,她又不喜和樊城那些夫人们来往,只和许陈氏在一处喝茶听曲再找找乐子,一百两一个月能剩下一大半儿。

    刘双喜见章太妃没因添头生气,还有点小失望,她就是想气气章太妃,让她知道有话就说,别和她耍心眼,可章太妃见了喜欢的首饰,完全就没在乎她话里的意思。

    吃过早饭,章太妃打扮了一下,把那套祖母绿的首饰戴上,头上的簪子,脖子上的项链,手指上的戒指,手腕上的镯子,对着黄铜镜一照,真是贵气逼人,奢华内敛,章太妃满意了,带着丫鬟就上街了。

    刘双喜赶忙让几个侍卫跟上,那一身打扮万一被抢了呢?东西抢就抢了,再伤了章太妃。

    云珞上午没回来,刘双喜派人进宫去打听,结果听说是北陵那边出了事儿,因之前二皇子出使东楚,却没能拿到别国使节都带回去的白糖,北陵的皇帝便发怒了,发国书质疑东楚厚彼薄此,态度虽不算强硬,可也算不上委婉。

    有人就想将责任推到云珞身上,怪他放不下对北陵的仇恨,如今两国都和解了,就不应该再把北陵当成敌人,要与别国一视同仁。

    这个脏水云珞自然不肯接,他是对北陵有怨气,但北陵国来使也没死在东楚,证明王爷已经很大肚了,凭什么北陵想买糖他就得卖?糖就那么多,爱卖谁就卖谁,自然要挑着顺眼的卖了?

    而且,最后决定不和他买糖的可是北陵的二皇子,白糖的份额还没分完,他就带着人回国了,据说是和神秘的什么人那里买了糖,价还比他这里买的低。

    不说他对北陵的仇怨,人家爱买便宜货,他还能拦着不成?所以,北陵二皇子没能买到想要的糖,只能怪他自己贪小便宜,这个锅摄政王是不背的。

    云珞与那些想将造成两国不友好关系的错推到他身上的人唇枪舌剑,一时间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着争着火就烧到洪太师身上,有人埋怨他办事不利,被别人拿到制糖工坊的技术,造成如今的局面,虽说对方只得了皮毛,并没学会怎么制糖,可若不是他监管不利,也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洪太师见识了摄政王的态度,自然是站摄政王一边,还要替摄政王劳心劳力。

    洪太师也是进士出身,本身才学不差,早些年在朝堂上也很有建树,只是后来老皇帝昏庸,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洪太师心灰意冷之下才选择走一条拍马屁之路。

    可马屁是那么好拍的吗?首先脑子要够用?不然那么多想走此路之人,为何就他成功了?

正文 第711章好像很丢脸

    因洪太师的成功,那些从前看不上他的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能做到太师这脑子绝不是白给的,到了这时候,群臣才终于意识到洪太师的才思不俗,常常别人刚起个头,就被他怼得无言以对。

    若说之前一向说话言简意赅的云珞与人对撕让人觉得惊讶,洪太师一出口,立即就是惊倒一片,他们终于明白摄政王为何对洪太师令眼相看了,不说他做事的能力如何,就这骂人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招架得住,摄政王慧眼如炬啊。

    等洪太师骂战骂的嘴丫子冒起了白沫,人也骂舒服了,整个朝堂之上已经没有别人的声音了,抱着小皇帝高坐于上的洪太妃忍不住捂脸,她真不想承认这个一般泼妇都骂不过的人是她爹,好像很丢脸,不过,却又那么解气呢?

    洪太师因制糖工坊立于风口浪尖之上,再次又因一场舌战让群臣看清了差距。云珞甚是满意,只是这次骂得痛快了,回头知道摄政王往后就不能护着他了,会不会傻眼了?

    不过那都是后话,云珞暂时还管不到,只要他还在朝堂一日,就会护洪太师一天。

    这一场骂战整骂了大半天,云珞下朝时已经饿得前心贴后心了,下了朝还要接见北陵使节,不管王爷乐不乐意搭理他们,人家递了国书,他总得见见吧?

    可肚子真是饿啊,王爷一饿心情就不好,之前在朝堂上与他争辩的大臣也都没让走,你们不是爱管事儿吗?那就留下来一起接见北陵使节,想说什么你们当面说,免得过后再说王爷有意为难北陵。

    当然,有意见可以说,王爷接不接受就另说了。

    王爷正想着要不要让御膳房弄些吃的送来,有摄政王府的护卫进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王爷,王妃说您早饭就没吃,让人将午饭给送进宫里来了。”

    云珞听了就弯了弯眼角,让人将饭菜拿到偏殿摆上,一边吃着一边和被留下的众臣们商议见了北陵使节要怎么说话。

    众臣心里骂娘,王爷倒是有吃有喝,他们还饿着呢,可王妃能想着给王爷送饭进来,他们家里怎么就没有那么贴心的夫人?也难怪王爷那么疼爱王妃,不但菜做的好,也知道心疼人啊。

    越想着刘双喜的好厨艺,越觉得肚子里饿的难受,闻着饭菜的香味,一个个猛吞口水。

    洪太师默默地从怀里摸出一个手帕,打开从里面拿出两块还带着体温的夹馍,虽然不如摄政王吃的香,但好歹有饭有菜,吃了顶饿,自家夫人没有摄政王王妃的好厨艺,可同样有一颗知道疼自家男人的心,这样就着王爷吃的菜香,他也能多吃两口。

    摄政王和洪太师都吃着,让人看着就更觉得饿了,可王爷一边吃一边问话,他们还不敢趁机离开,直到云珞吃饱了,放下碗筷,起身道:“吃饱了,去见北陵使节吧!”

    洪太师拍了拍手上沾着的馍渣渣,又用帕子擦了擦嘴,“吃饱了就是有劲儿。”

    云珞深有同感地点头,众臣们这个气啊,你们倒是吃饱了,可我们还饿着呢,王爷就是故意为难他们,不然为何留下的都是在朝堂上和王爷据理力争过的?没一个是王爷的人。

    可知道又如何?他们打打不过,骂又骂不赢,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北陵国使节一早就被宣召在偏殿等候接见,却不想王爷和洪太师舌战群臣,这一等就等了一上午,眼看午饭时辰都过了,以摄政王的小气,他们已经预感到不会有午饭吃。

    可走又不甘心,他们还等着见到摄政王时与那些之前拜访过,也许下好处的东楚大臣们来个气势逼人,让摄政王不得不同意把白糖卖给他们。

    正想派个人出去弄些吃的回来垫垫肚子,外面已经有内侍高声宣道:“摄政王到!”

    得,不用吃了,北陵使节无奈地相视一眼,都知道吃东西是没希望了,但再饿也要打起精神,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说的摄政王同意把白糖卖给他们。

    云珞当先两步走进偏殿,北陵使节起身见礼,云珞道了声免,便大摇大摆地坐到正位之上,北陵使节觉得云珞太过高傲,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却又没有理由生气,为了白糖他们只能忍了。

    不过,如今摄政王在樊城坐镇,北地无暇顾及,没有他坐镇北地,北陵大可以以兵力威慑,他们还不信了,东楚还能再出一个定北王?

    是以,虽然看似有礼,但北陵使节气焰还是有些嚣张,这也是他们来之前就商量好的,绝不能被摄政王给吓住,两国相交不斩来使,他们的小命又不会受到威胁。

    云珞坐下后,没有急着问北陵使节来的目的,甚至连话都没说一句,只低着头品茶,品得高兴了还扬眉点头,好似喝的是茶中极品,让北陵使节很是怀疑东楚待客用的茶和他们王爷喝的不是一种茶。

    云珞这边只顾喝茶不理人,北陵使节沉不住气了,不住地给他们拜访过的大臣使眼色,希望他们能说几句缓解一下尴尬,不然摄政王喝完茶了就走,他们不是白来一趟?

    几个之前得了北陵使节送的好处,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让他们如愿地拿到糖的大臣,此时都饿的没力气,毕竟站在朝堂上吵了近四个时辰,也是很消耗体力,更不要说他们还没吃饭。

    见北陵使节一个劲儿使眼色,有大臣就道:“王爷,您看北陵使节也都坐在这里了,事情该如何解决?”

    云珞继续吹着茶碗里的茶叶,又晾了他们半晌才道:“怎么解决?本王不觉得此事需要本王来解决,当初我们与各国使节商议今年的白糖份额要如何分配时,贵国二皇子自己提出不需要,如今白糖的份额都分了下去,你们再来找本王,本王也很为难,总不能拿了别国的银子,却要把他们的白糖给贵国吧?”

    北陵使节道:“据鄙国所知,东楚国的白糖份额是都分配了,但摄政王的封地上似乎还有大量白糖,鄙国也不是要分别国的份额,只想从摄政王的封地上得到一些白糖。”

正文 第712章不想当冤大头

    云珞‘嗤’的笑了,“本王如今是东楚的摄政王,封地上的事情已经交给别人来打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交给别人,本王再过问,岂不是不信任?只为了一个北陵就让本王与兄弟离心,不知北陵这次派你来真是为了白糖?还是有意离间本王与兄弟间的情义?”

    一句话说的北陵使节无言以对,他们真是为了要白糖啊,被云珞这么一说,好像他们就是为了挑拨离间来的。

    留下的大臣除了洪太师,都是暗中与云珞不和的,又都受了北陵的好处,见气氛尴尬了就跳出来打圆场,“王爷多虑了,使节大概是慌不择言,王爷也不必气恼,不如下官指条路,王爷看看是否可行。”

    云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贺大人请讲。”

    贺大人吞了下口水,总觉得无论他说什么,摄政王都不会给他好脸,可已经站了出来,这时候退下去岂不是没了面子,贺大人硬着头皮道:“下官觉得,北陵想在东楚买糖也是好事,可以促进两国友好,虽说今年朝廷制糖工坊的份额已经都分配没了,但依着下官所知,之前民间有人也开了几间制糖工坊,只是因一些原因都关了门,积压下来许多制糖原料,若王爷将那几间制糖工坊及原料收购了,北陵的白糖不就有了?”

    云珞深深地看了贺大人几眼,“贺大人,你实话同本王说,你所说的制糖工坊,你是否投了银子?”

    贺大人脸腾的就红了,他自然是投了银子,不只是他,今日与洪太师舌战之人又有谁没投银子?甚至有人押上了全部身家,谁能想到被冯相吹得天花乱坠的制糖工坊竟然会出不来糖,若摄政王不肯接手制糖工坊,他们将会血本无归啊。

    想到别人赚白花花的银子,他们却赔的要当底裤了,贺大人眼巴巴地看着摄政王,真想点头说他投了银子,希望摄政王能救他一救。

    可话到嘴边贺大人猛然醒悟,他们私建制糖工坊与朝廷的制糖工坊对着干,说严重了这是在从国库里抢银子,这可是重罪,摄政王一怒再把他给砍了。

    贺大人讪笑道:“哪能呢?下官为官多年一向清贫,别说不敢有那心,就是有那心也没银子啊。”

    云珞点头,“本王相信贺大人的清廉,不过你说的那个民间的制糖工坊是怎么回事?若本王出银将其收购,制糖的成本怕是要高,到时可都要算在糖的成本里,就怕到时北陵又要说本王是针对他们了。”

    贺大人听云珞话中有意是要收购制糖工坊,顿时就高兴了,转头看向北陵使节,“贵使之意如何?若是白糖的价因收购民间制糖工坊而有所增加,贵国意下如何?”

    北陵使节是想用气势压倒摄政王,从中达到逼着东楚把白糖卖给他们的目的,压根就没想过要买高价白糖。

    听贺大人问便直言道:“我北陵与东楚也是邦交国,为何就要花高价来买白糖?收购制糖工坊是你们东楚的事儿,制糖工坊收购了也不是我们北陵的,这个钱不该由我们出。”

    贺大人急了,万一谈崩了,摄政王不肯再收制糖工坊,他们的制糖工坊不真就赔在手里了,而且,这些北陵使节就看不出来,摄政王压根就没打算把糖卖给他们?这时候他们若是应下愿提价,摄政王或许骑虎难下就答应卖糖给他们,可他们脑袋是榆木疙瘩做的吗?

    贺大人回头看了眼之前一起商议此事的同僚,意思是在说谁跟北陵使节搭上的线?这不是自个找不自在吗?

    云珞摆手,“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也就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北陵使节请回吧,东楚的白糖份额有限,近几年的都已分配出去,北陵国若是想要白糖,那就过几年再说。”

    北陵使节就急了,“摄政王,你不能这样,我等不远万里出使东楚,尽显我国的诚意,若摄政王不肯,岂不是瞧不起北陵?若是这样,也就不要怪北陵不顾之前签定的国书了。”

    云珞乐了,“怎么?贵国还打算出兵吗?以贵国二皇子年轻气盛错失了白糖份额后恼羞成怒为由吗?”

    北陵使节不说话了,但神色却说明了云珞所言不错。云珞哼了声:“那本王倒要在北地恭候贵国的铁骑了,之前与贵国之战本王可一直念念不忘,只可惜两国休战了,若是贵国再挑起战争,本王可是要大开杀戒了。”

    云珞这番带着挑衅的话说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