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代闯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码要将这巴蜀的小政权打疼打痛,让他们有了后悔之心,才能干休。
这也是李闯此行前来的底线所在,他不能毫无作为的过来呐喊一番就走,蜀道再怎么艰难,也阻挡不了这远征而来的二十万大军。
自汉中而出,行了十余日,中间有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在付出了一定代价以后,勉强打开了道路。
一直到了剑门关前,李闯所领的三路大军才停了下来。
剑门关,又被称作是剑阁,因其之险峻而极为出名,是入蜀的咽喉,军事重镇,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里“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天下。
现在李闯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座险关,比之函谷关来毫不逊色,就算他手中有重炮这样一张底牌存在,也没有把握在短期内拿下此处。
守关的将领是刘翀的兄弟刘义,所部兵马仅仅有五万余人,相比二十万关中军来说是个极为悬殊的数字差,若是放在关中平原一带,恐怕连一天的时间都拖延不了,但背靠剑门关这座雄关,却是牢牢堵住了前路。
山路险峻,连大炮都不能列阵集群轰炸,只有那么几门能够发挥作用,连人上去都困难的地方,想抬上一门重达千斤的重炮,实在是很难办到。
剑阁地形险峻,道小谷深,易守难攻,刘义利用这种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在此列营守险,龟缩不出,李闯攻打了数十日,碰的是头破血流。
中军营帐内,这几日一直笼罩在愁云之中,战事不利,各部皆有损伤,之前用作是底牌的火炮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威力来,蜀道险峻地势有效限制了它的威力。
李闯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那个方法太过于行险,不到不得已的时刻,他并不想拿出备用方案来。
在剑阁外蹉跎了一个多月,李闯在也等不下去了,按照这个趋势来说,关内刘义就算再守上十年,都是绰绰有余,关中军队远道而来,撑不了多长时间便必须退兵。
巴蜀就像是一块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像后世,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在交通不便的这个时代,险峻的山路极大地阻碍了物资的交流,而且最重要的是地广人稀,没有足够的人口,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
人口是最大的财富,各行各业都需要足够的血液去推动发展,如果把它视作是一种负担,毫无疑问是大错特错。
没有人去生产,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又哪来的繁荣盛世,巴蜀之地的刘家之所以只能偏安一隅,是因为所占据的地方人口是在太少,小国寡民,没什么物资粮食,连军队都拉不起多少,只要出了蜀地,多半会被打的鼻青脸肿。
剑门关内,刘义表面上看起来指挥若定,其实内心慌的一匹。
因为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名震天下的李闯。
有这样一个对手,未战先怯上三分。
与关中军队对峙的这些日子,刘义是吃不好睡不好,每天半夜都要起来巡查营地,生怕李闯有什么惊人的奇袭之举。
事实上,李闯一点这方面的打算都没有。
剑阁关又不是以往大战的平原地带,在这险峻的山路上想要玩一场奇袭,别说门了,连窗户都没有。
当然,不能对剑阁关动手,并不意味着李闯就束手无策。
他这两天一直在选拔军中精锐,在原本二十万人的基础上,又取了三万精兵,由李闯本人亲自率领,转到阴平,决定绕开这该死的剑门关。
天下险关果然是名不虚传,李闯当初攻打关中的时候,也是绕开了函谷关,这等险要关卡,要是真的硬打硬地拿下来,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条人命。
李闯从来不会干这种事情,如果真的拿它没有办法的话,宁愿绕开或者退兵,都不会拿手下士卒的性命去填。
之前势微的时候,或许出自不得已,李闯不得不选一些下策,现在的关中实力超群,据有雄兵五十余万,若是选择倾各地之力,甚至征发出百万大军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那样做的代价太大,会严重干扰到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在穷兵黩武。
之所以绕开剑阁,从阴平取小道直攻成都,一方面是有前车之鉴,在原本的历史上,曹魏灭蜀的时候,就是由钟会选择这么一条路线,直捣黄龙。
李闯知道能够走通,却不清楚具体的路线到底是什么,况且大将钟会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甚至自己搭建阁道,硬生生走出这么一条从未开辟出的道路。
如果非要总结出一个经验的话,那就是只要是方向搞对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一直走下去便是了。
按照这个理论,只要一直向北走,还能见到北极熊呢。
第278章 落幕(二)()
李闯很想吐槽什么,最后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他也要面临这种局面。
从阴平到成都,原本并没有,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李闯现在领着三万大军,要走过七百多里的无人区,在深山老林之中开出一条道路来。
没有人能够告诉他这条路能否走通,但李闯却是有这个信心,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有人做到过。
碰到有爬不过去的地方,直接凿山而行,遇到河水阻拦,则就地砍伐树木,搭建出一个桥梁出来,李闯借着星辰与日月确定自身的方位,在这片广袤的无人区摸索着前进。
出发前带的粮食与饮水并不多,因为没有后勤辎重部队的支持,只能靠士兵自己携带,山路这么远,每多加一斤都是极重的负担。
遇到一些坡度较缓的地方,李闯直接身上裹着毡毯滚下去,至于为什么不走下山的路?因为根本没有道路可言。
走哪都是一样,这片无人区,连久居山中的猎户都很少涉足,一旦迷失了方向,便只能留在此地,很是危险。
其他人也是有样学样,滚下去还能轻松点,若是碰到一些坡度较陡的悬崖峭壁,则是攀着树木崖壁,一个一个地通过。
好在这条道路不为人所知,所以也不会有巴蜀的军队过来阻拦,甚至连眼线都没有设置,因为在地图上,从来不会显示有这样一条路线,可以绕开剑阁,直捣成都。
从古至今,想要入蜀,都要途径剑阁,这已经成了惯例,程野带着留下的十几万军队继续攻打剑阁,作为迷惑之举,真正的精锐还是由李闯带领,出奇兵袭击腹心之地。
李闯做事,向来喜欢用奇兵,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也是极为凶险,前人之所以没有开辟出这么一条道路,是因为它道路险峻,不适合人通行,更别提是大军了。
就在粮食快要吃完的时候,李闯领着三万灰头土脸的军队,终于走出了这片荒无人烟的山区,到达了江油关前。
此时的蜀中,精锐兵力几乎都被抽调到了剑阁关内,想要依仗此处的天险,将远道而来的关中军队消耗到退兵为止,因此江油关内,几乎没有什么反抗之力,尤其是听闻了李闯亲自领兵前来之后,守关的将领马邈象征性地抵抗了两下,便出关投降了。
江油关不负它的名字,在这场灭蜀之战中,完全只是打了个酱油,便抽身而退,阖关上下,皆得保存。
李闯接手了降兵以后,稍作整顿,便长驱南下,进攻涪城。
涪城的守将是黄崇,这是个对蜀中刘家很是忠心的人,黄家世代与刘家互有联姻,两家的关系几乎牢不可破,像这样的守城将领,几乎不可能有投降之举。
李闯抱着试试的想法,给涪城内的黄崇送去一封书信,承诺他若是投降,可以封他做个琅琊王。
这么丰厚的条件开出来,不是没有原因的,涪城是通往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城内尚有三万军队,若是真的开门投降,那么只留下成都一座孤城。
黄崇没有接受李闯的诚意,不但如此,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连使者都被砍了头,挂在城墙上。
李闯很愤怒,涪城不是像长安这样的坚城,城内三万守军听起来数目很多,可要是比起他亲手挑选出来的百战精锐,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黄崇既然不讲道义,那就没什么可说的。
本来用于破成都的火药,直接放在了涪城城墙下,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城墙倒塌了大半,李闯领军强攻,对各部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拿下涪城。
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孤军深入不是件好玩的事情,一旦剑阁守军反应过来,前后夹攻之下,李闯所领这只军队,一个都不回去。
城内的巷战很激烈,在这一场大战中,黄崇和他的军队几乎是抵抗到了最后一刻,甚至在李闯兵围他的府宅时,都没有投降之意。
或许黄崇知道他就算投降,李闯都未必会放过他,从斩了使者的那一刻起,两方便没有了和解的可能。
对于这样一个忠烈之人,李闯心底会有敬意,但这丝尊敬,并不会妨碍他取下黄崇的狗头,正如他对于那个无辜使者所做的那样。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很公正。
李闯领兵闯进府宅的时候,有大火从后院燃起,烈火熊熊燃烧,遮蔽了视线,黄崇很是刚烈,就算在这种时候,都不愿落入敌人的手里。
李闯连忙组织人去救火,去城内的水井取水,忙了半天以后,才将这场大火扑灭。
好心救人那是不存在的,这么做的动机还是出自与找到黄崇这个人,然后取下狗头,放到城墙上原本那个使者所在的位置。
做完了这一系列的事情,李闯整了整军队,再度出发,下一站,成都。
大军未至,消息早就传遍了成都上下,在这个时候,蜀地的精锐都云集在剑门关内,城内留下的守卫力量并不多,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来自于人心。
黄崇那样的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想在这场战乱之中保全自己,百姓都跑到了山野之中,人数多到无法阻拦,以刘家为核心的这个小政权,讨论的话题只有两个:“投降还是逃跑。”
蜀地迟早要归属于关中,这个是大势所趋,谁都能看得出来,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
刘翀也清楚这件事,他想做的,仅仅是将这段时间延长一些,好好享受一下做巴蜀王的感觉。
没想到李闯来的这么快。
关中军抵达成都的第二天,蜀地之主刘翀便带着所有的官员,开城投降,同时命令还在剑阁的刘义投降,蜀地到此易主。
李闯领兵入城以后,并未开什么杀戒,基本维持了当地原有的秩序,连城内的官吏都没怎么更换,依旧让他们各司其职。
唯一变的,便是城内的驻守军队,由关中军接受,投降的刘家众人,则是遣返回老宅,等待长安发落。
第279章 落幕(三)()
半个多月后,程野所领的关中军主力顺利会师成都,同时进驻巴蜀各地,入蜀之战到此为止。
前后花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规模较大的战斗几乎没有,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黄崇在涪城下的坚决反抗,在剑门关拿不下的情况下,关中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渡天险行小道,直捣成都,放在后世,也是属于经典的奇袭案例。
费了这么大劲拿下蜀地,李闯终于等到了责问罪魁祸首的时刻。
蜀山的剑修虽然是名传天下,但是蜀山所在的具体位置一直是个谜团,李闯所知道的信息还是来源于七七,据她所说,蜀山位于成都外的大片崇山峻岭当中,具体的所在她师门也不清楚。
没想到,李闯没有去找他们,蜀山的人自己送上门来,一位自称是剑修传人的老者在郡守府外求见。
这么快就找上门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若是等到李闯亲自领兵拜访的时候,便没有什么客气可言了。
这位老者姓谯,单名一个周字,年纪不知多少,但是却是一副鹤发童颜的模样,身手也是灵活矫健,和年轻人没什么两样。
谯周一见面便行了大礼,口中说道:“蜀山第三十七代传人谯周拜见大帅,今日特地前来赔罪,草民教徒不严,至于门内出了如此逆徒,是在是罪该万死。”
李闯没有说话,这件事情不是一句两句的好话便能揭过的,他亲自领军打下蜀地,有大半的原因是出在蜀山这个门派上。
见李闯毫无反应,谯周接着说道:“草民此行带了千年人参一株,百年的天山雪莲,还有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
谯周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极为贵重的药材,这些天材地宝现在几乎都不得见,蜀山上却有如此丰富的库藏。
李闯听得有些不耐烦,他的注意点不在这些名贵药材上,而是关于郑易扬的处理。
只要蜀山交出这个人,那么他们于此事便再无关联,李闯也不会追根究底,非要拿他们怎么样。
只可惜从头到尾,谯周都没有提到过郑易扬,仿佛这个罪魁祸首不存在一般。
见对方没有这个意思,李闯不得不提醒道:“据说当日长安城内那个胆大包天的刺客郑易扬逃窜到了蜀地,只要你们交出郑易扬,或者提供有关的线索,蜀山便可无事。”
“这个逆徒。。。”谯周犹豫了下,终于决定将这件事情扛下来,“此人自从来了蜀地,从来未曾与我有过联系,我们蜀山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李闯并不急着反驳,谯周所言或许是真的,或许是假的,但这些并不重要,因为他的意思是指,如果蜀山能够做到上述两条之一,便可脱罪,与这件事再无关联,反之若是做不到,恐怕会有大祸临头。
不要忘了当日那威力极为惊人的青莲剑歌,到底是出自何处,李闯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这件事情从性质上来说,同提供武器给那些空不分子没什么不同,郑易扬用蜀山的绝技犯下如此大案,若是放到没和七七相处以前,李闯才不会有这个耐心解释清楚。
大军在手,没有什么推不平的。
“谯老先生回去考虑几天再做答复,郑易扬这个逆徒同蜀山相比,孰轻孰重,老先生心中应该有数,莫要为了此人,误了蜀山。”李闯说起来很是轻描淡写,同时示意门口的卫兵送客。
“这。。。此事当无转圜余地?我那徒弟天分极高,就是有一个缺点——年轻气盛,他此举不过是一时气不过,为那贼子洛川红报仇罢了,等他回到门中,我定然会严加管教,从此不让他下山半步!”谯周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闯有些无语地看着眼前这个信誓旦旦的老人,二十万人,跨越了千山万水,到这巴蜀之地打生打死,若是能靠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解决问题,李闯又何必兴师动众?
况且按照朝廷的意思,连蜀山都不会放过,有个大换血是必然的,凡是关联到刺杀之事的,无论是传授绝技或者是提供其他支持,一个都不可放过,李闯能给他们这么优厚的条件,还是出自有意保护传统武学的原因。
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还要看他们自身了。
在城内的这段日子里,李闯收到了一个极好的消息,七七来到成都了。
自从江陵经过谈判,改旗易帜之后,位于淮南的七七再也不用一直留守当地了,在去长安治好晋王之后,便申请去了巴蜀找李闯。
两人已经分开太长时间了,现在蜀地攻克的消息或许还没有传到长安,七七就已经到了剑门关外,现在更是到了成都。
李闯除去政事以外,又多了一项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陪七七游览成都。
许久不见,七七也放开了许多,李闯搂着她,坐在马上,信步前行。
成都比起洛阳长安来说差上不止一筹,但是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风俗,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入蜀作战,表现的还可以嘛,这么快就搞定了,我还以为要拖上许久,这才过来找你来了”,七七靠在李闯的怀里,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说道。
“那是自然,蜀道再难,也挡不住我李某人,名头可不是吹出来的。”李闯笑道,给点阳光便要灿烂起来,
“别自夸了,名头再大有什么用,还能吓得对方投降不成?”七七嗤之以鼻,反驳道。
“没想到你竟然猜出来了,当初我路过江油关的时候,那守关的将领听说是我李闯来了,二话没说便投降了,很是利落。”李闯拿出来这次的战例,证明自己没有夸夸其谈。
“运气好罢了,换我,我也能做到”,七七不服气。
“是是是”,李闯一叠声地应道,从不反驳。
“你打算怎么处置蜀山,那可是世间一等一的武学圣地。。。。”,七七犹豫了下,没有开口说情。
越女剑虽然和蜀山有些联系,但也只是类似于萍水先锋的那种,没什么深交,她说这句话的原因只是出自于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第280章 落幕(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