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韵[封推]-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吧,想向你姐夫要啥东西?”刑父看了看这个侄子的神情,便知道他满肚子坏水,厉声道。
    “姐夫,我听说你向城里的怀仁堂买了一百株金银花幼苗?”刑屠搓着手,讨好的看着刘承志。
    “啊?”刘承志张大了嘴,有些迷糊。
    “姐夫均给我五十棵呗?”刑屠连连拱手。
    “你买这玩意做啥?这好像是雪梅倒腾的。”刘承志迷迷糊糊的想了半天,似乎雪梅和他说过一句。
    刑屠噌的一下跳了起来,跑到了门口冲着雪梅招手。
    等到雪梅过来之后,刑屠立刻一脸严肃的说道:“你爹说了,让你把金银花均给我五十棵。”
    雪梅怔了怔,说道:“舅舅要这个东西做什么?”
    “你别管了,你只说你听不听你爹的话吧?”刑屠正色道。
    雪梅就看了一眼刘承志,见到他微微颌首,便道:“当然听了,就给舅舅五十棵。”
    刑屠手舞足蹈,喜笑颜开,“当初我向吕家买的时候,他家说什么这是家传绝技概不外传。嘿嘿,终于被我弄到手里了……”
    雪梅疑惑的扭过头,看向了刑父。
    刑父笑了笑,解释道:“你舅舅是做刽子手营生的,经常会卖给人犯家属一些避邪的东西,其中便有晒干的金银花和药丸。”
    雪梅恍然大悟,随即又疑惑起来。
    这个金银花有这么稀少吗?后世可都是大规模的种植!吕家当初卖给自己的时候,也没有说什么不能往外卖。难道这中间,姜公子说了什么?
    正坐在怀仁堂后院书房看书的姜恒,莫名其妙的打了一个喷嚏。
    府衙后院,董宜人坐在圆墩上,看着面前的檀木箱子,怔怔的流着眼泪。
    叶飞鸿和叶飞霜,交换一下疑惑的目光。
    ps:
    晚上还有一章。

正文、第54章 明珠送地

快到晚饭时,刑父说要带着孩子们回去,刘承志和刑氏苦苦劝阻。最后让雪梅和敬民坐着马车去镇里定了两桌一两的一桌二两的席面,沽了十几斤酒,请来了隔壁的井奶奶和重山做陪客。
    刘承志和刘承贵又回了老宅去请刘老爷子和饶氏,顺便也把老四刘承礼一家给叫来。刘老爷子本不想来,奈何两个儿子跪在他的面前,只得违心的领着饶氏过来。刘承志又跑到里正家,将里正一并请来,刘承贵则是把村子里最受人尊敬的神婆马婆婆请过来做了贵客。
    让刑父和刘老爷子陪着里正和马婆婆井奶奶,坐了二两银子的席面。里正笑呵呵的坐了上首,看着这一桌席面颇为满意。
    刘家的事情,他不是不知道,然而他只是里正又不是刘家的家长,只要不出人命就不归他管。至于那谁扒谁衣裳,谁游谁的街,和他更是没有半点干系。所以,刘家正干架时,有人去请他,请了数次也不到。可是事后刘承志过来请他吃饭,则是欣然而往。
    刑父拍开了一坛酒,刹那间酒香四溢,满满的倒了三碗酒,郑重的向着刘老爷子举起。
    “今天孩子们年轻不懂事,给刘家老哥哥惹麻烦了,我连饮三碗,给老哥哥赔不是。”
    说着一饮而尽,又去端第二碗。
    刘老爷子心知宴无好宴,打的就是要把今天这事给压下去的意思,可是不来又不行。只得打着哈哈道:“孩子们胡闹和刑老哥哥有啥关系?就是要赔礼,也得我给老哥哥赔礼才是。”说着也端起了一碗酒,敬了刑父。
    里正哈哈大笑,和起了稀泥,“早就听闻你们两家亲如一家,今日一见果不如此。刘老哥和刑老哥又都是爽利人,这碗酒一喝,就一笑抿恩仇吧!”说着也端起了酒。敬了面前的两人。
    刘老爷子眉毛抖了抖,强扯出一丝笑意,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干。刑父微微一笑,也亮了碗底。马婆婆和井奶奶已经过了六十。没有了男女大妨,也跟他们坐在这一桌,看到俩家人冰释前嫌,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来,吃菜,吃菜!”刑父指着席面道,“这可是镇上得月楼的好手艺,几位都尝尝,尝尝……”
    一刹时,杯觥交错。众人吃得红光满面。
    里间,坐着几个女人,放着两盆肉菜,剩下的全都是从四房院子里摘的青菜。
    饶氏阴沉着脸,不和三个儿媳妇说话。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菜。刑氏和两个妯娌对视了一眼,也都沉默着。
    一顿饭,只吃得有各种滋味,不知是喜还是忧。
    月上柳梢时,刑父领着刑家的子侄们回家。喷吐着酒气拍着刘老爷子肩膀,“老哥哥,我就把闺女交给你了。就当是你自己的闺女。你不用给她脸。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我连半个不字都不会说……”
    刘老爷子将刑父那犹如蒲扇般的大手从肩膀上扳了下去,苦着脸答应了一声。
    刑父又向里正和两位老人家告了别,哈哈大笑着坐上了马车。
    不一会,刑家的马车便消失在月色下。
    里正摇了摇头,看了看刘老爷子。见他明显是喝得高了,两眼呆滞走路不稳。偷偷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便随着来寻他的儿子回了家。
    “爹,刘家这是咋回事?”里正儿子小心翼翼的扶着里正往家里走。
    里正打了一个酒嗝,哂笑道:“兄弟失和。家乱之源。你和你几个兄弟可不能和刘家一样!我看这刘家离败落不远了。”
    里正儿子连连点头。
    饶氏铁青着脸,看着三个站成一排的刘家兄弟,有心想要骂他们几句,可是又忌惮今天刑家的威风,只得无可奈何的哼了一声,扶着刘老爷子慢慢的离开。
    刘承志心有不忍,急走几步,半蹲在刘老爷子面前,道:“娘,我背着爹回去吧?”
    饶氏将手一拂,推在了刘承志的腰间,差点将他推个趔趄,冷言道:“我用不起你,我没你这样的儿子。”
    “娘……”刘承志双眉紧锁,痛苦的低唤。
    “让开!”饶氏恨声道。
    雪梅目光瞬了瞬,走到刘承志身边,将他拉到一旁。
    “奶,你要恨就恨大伯,如果他不是乱搞,咱家咋会成现在这个样子?”
    “哟,你是谁啊?”饶氏阴阳怪气的说道,“请恕我老婆子老年昏花,认不出来你这个娇娇女是哪位。”
    雪梅暗恨,张嘴刚想说什么,却被刘承志一把拉住。
    “娘,天黑了,要不然我回屋给您拿盏灯笼吧?”
    敬民一听,立刻折返身子跑回了家里,将灯笼点着之后递给了饶氏。
    饶氏看了敬民半晌,目光中似喜似悲,还带着一丝难过。她微微低下头,接过了灯笼。
    “我看的见……”刘老爷子嘀咕了一句,伸手将灯笼从饶氏的手里拽出,随手扔到了地下。
    俩人越走越远,众人的脚下一片火光。
    刘家三兄弟痴痴的看着俩人的背景,久久的站立不动。
    良久后,刘承志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刑氏叹了口气,将雪梅和几个小辈都赶回了家里,默默地陪着刘承志。
    段氏和苗氏都站在自己丈夫的身后,无言的垂下了头。
    “咱爹心里苦呀!”敬民和雪梅领着弟弟妹妹们进了院子,低声叹道。
    “好好过日子,以后慢慢的就不苦了。就咱爷那个偏心劲,要是再在一起过,还不得憋屈死我?这样翻脸了挺好,最起码他们以后不会再来找咱们的麻烦。”雪梅不屑的说道。
    敬民看了眼妹妹,无奈的笑笑。
    “对了,我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咱姐交给我一个竹筒,我还没打开看呢。”雪梅说着就进了自己屋,翻找出明珠送给她的小竹筒。打开之后是一张写满字的小花绫纸,细看下顿时怔住了。
    “是啥?”敬民就着雪梅的手看了看,也愣住了,“咱姐给你地契做啥?这地契上还写着你的名字?”
    雪梅就道:“我前几天和咱姐说过,想买块地自己做试验,咋这么快就给我了?”
    敬民有些晕了,“你做啥试验?”
    “我说我有办法提高亩产到三四石……咱姐不相信呗,就这么简单……”雪梅含含糊糊的说道。
    敬民激灵了一下,上等良田一亩才可以有将近三石的收成。而这张地契上所写的,是中上等的良田,如果能够让中上等的良田达到上等良田的亩产,那利润绝对是可观的。
    “小妹,你不会说着玩吹牛的吧?”
    雪梅白了敬民一眼,“这还用得着吹牛?要想庄稼好;底粪要上饱,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肥字。”
    “啥肥?”敬民搓了搓手,挤到了雪梅身边,“和哥哥说说呗……”
    “磷肥!”雪梅便将什么叫磷肥以及如何制作磷肥的方法和敬民说了一下。
    ps:
    明朝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80斤左右。明朝前期粮食产量高于中后期,因为这时还是温带气候,等到中后期时进入小冰河时代,亩产锐减。

正文、第55章 准备沤肥

一连好几天,刘家的气压一直非常低。刘承志想方设法的想要和刘老爷子修复关系,可是刘老爷子似乎铁了心,不想再和他们有瓜葛,刘承志和两个弟弟去了多次,均被赶出老宅的大门。
    刘家二房的后院。
    雪梅的手离开地面,将最后一株金银花幼苗栽种到土里,然后轻轻的按了按,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分给刑屠的五十棵幼苗已经被敬民送到了刑屠家里。原本说好是送的,可是刑屠哪里肯占小辈的便宜,就硬塞给了敬民一两银子。敬民回来时,又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的东西。
    “妹子,咱爹这两天种地都没精神。”敬民提起花洒,沿着垄向一株一株的浇水,幼苗吸足了清水,看起来精神抖擞,敬民的目光不由得柔和起来。
    “有啥啊?等过一段时间就好了。”雪梅丝毫都不在意,拿个小本本认真记录下幼苗的生长和施肥情况。
    敬民看了一眼雪梅,自从跳河之后她性情大变,以往唯唯喏喏的从不敢反抗,到现在就跟个刺猬一样浑身是刺。
    他不知是现在的雪梅好,还是以前的雪梅好。可是隐隐约约的能感觉到,现在家里能分家能过上自由的日子,都和雪梅有关系。
    “敬民哥雪梅姐在家吗?”前院传来几个小孩的声音。
    雪梅答应了一声,跑到旁边的桶里洗了手,便去了前院。
    “雪梅姐,这是我捡的车前子,给称称看是多少。”几个孩子看到雪梅出来了,兴奋的举起小袋子挤到她的面前。
    两天前,雪梅在村子里宣布,刘家从今天起开始收车前子和青蒿。大人们都没有当回事,可是孩子们却都激动了起来。平时孩子们若是想买个饴糖吃,就得跟大人要钱。可是农家哪里有这么多的闲钱给孩子吃零嘴。所以很多孩子都是一年四季也只能在过年时用压岁钱买块饴糖解解馋。
    一听到雪梅要收东西。孩子都动了心。都趁着打猪草和放牛羊的时候,在野地里采摘回家洗干净,卖到刘家能得不少的钱。
    一开始没有人相信,可是当第一个人将一斤晒干的青蒿送到刘家时。雪梅笑吟吟的给数了十五文钱,这个消息立刻在孩子们中间传播了开来。
    “都别急,一个个的来!”雪梅拍了拍手,让孩子们排成了队,拿着小秤挨个的称。称完之后就记录下来,然后挨个数钱。
    “雪梅姐,骨头收吗?”一个头上留着茶壶盖的男孩,站在柴门外面,怯生生的往里望。
    “是山娃子啊?快进来。”雪梅抬起头,招手让他进来。
    山娃子是本村柳鸣的儿子。柳鸣老婆早死,只剩下一对儿女,大女儿柳花今年十六岁,小儿子六岁还没起大名。
    柳鸣家里只有五亩田地,是村子里公认穷苦的人家。可是柳鸣有一手套鸟套兔子的好手艺。每天都能套到野味。将野味拿到镇上卖,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柳鸣又心疼两个孩子,有时会留下一个给孩子们打牙祭。所以他家虽然穷,可是吃的却不差。
    山娃子从身边提起一个小竹篓,走到了雪梅面前。
    雪梅搭眼一瞧,里面全是各种各样晒干的骨头,不由得喜笑颜开。“这么多啊?”
    “要吗?”山娃子有些胆怯,因为里面好多骨头都是被狗吃剩下的,也有一些是他父亲套兔子时在路边捡的。日积月累放了这么多,一听刘家要收干骨头的消息,他立刻回家和姐姐柳花商量了一下,把所有的骨头都装到了竹篓里过来卖。柳花不好意思进来。便只是远远的看着。
    “咋不要,要啊!”雪梅笑眯眯地摸了摸山娃子的茶壶盖。然后拿了一杆大些的秤去称竹篓里的骨头,称完了之后再把骨头倒出来去称竹篓重量,这样两下一减便可以算出是多少斤骨头了。
    骨头和动物的皮毛是上等的好肥料,将烤干或者晒干的骨头磨成细细的粉。然后晒到地表或者深埋,可以促进庄稼的生长,在中期使用最好。雪梅已经和几个舅舅们打过招呼,让他们杀猪时,把不要的猪毛都给她留着。
    也可以将骨头和皮毛堆起沤粪,里面再加上作物茎秆、人粪尿、垃圾等混合堆置,作为基肥,可为土壤提供营养元素和改良土壤性状。
    堆肥的道理大家都懂,南河村每家每户都沤肥。可是很多人都不懂,肥料与肥料是不同的,幼苗期需要的肥料和成熟期需要的完全不同,如果施肥得当,产量就会成倍的增加,如果施肥不当,则反之,有时甚至还会烧坏土壤,得不偿失。
    雪梅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季节给田里施上合适的肥料,然后制造出优良麦种田,这样以后刘家就只需要做种麦就可以了。
    除了这个,她想不起其他的发家办法了。谁叫她前世就是搞杂交稻的呢?
    敬民从屋里取出来一个麻袋,将骨头都倒了进去,然后又按照算好的价钱给山娃子数钱,惹得几个孩子羡慕不已。
    山娃子看着敬民一枚一枚的数铜币,数满了十六文交给他,欢喜的跳了几下。向着敬民说了声谢谢,将铜钱放进了衣襟中,抱着就往院外跑。
    “山娃子,以后家里要是还有骨头,记得送过来啊。”雪梅追着喊了一声。
    山娃子远远的答应了一声,和柳花汇合往家里走去。
    “姐,家里没骨头了,咱们开始去挖青蒿吧?”山娃子抱着十六文钱,只觉得犹如在梦中,乐的合不拢嘴。
    柳花轻轻点点头,回过头往刘家的方向看了一眼,眼角的余光看到重山从家里走出来,提着一个麻袋往刘家送。
    她微微叹息一声,拉着弟弟的手,快步向前走。
    洛阳城中,府衙正门前热闹非凡,不停有衙役进出。进了正门,顺着仪门往北走,穿过大堂和寅恭门,便走到了退思堂。在内宅门前再往北走,便到了三堂。这里一般用来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公务及燕居的地方。三堂的后门中,一名仆役辞别了董宜人,手里拿着路引和户籍,背上背着一个巨大的方形包裹,跃上了马背。
    叶飞鸿站在母亲的身边,剑眉微皱,星眸深沉。
    叶飞霜不解的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哥哥,噘起了小嘴。
    ps:
    今天我的猫灯一直不亮,快烦死了,上一会线就掉,掉的头晕眼花,根本就集中不了精力码字。后来给我这一片的联通经理打电话,他说是猫和路由器之间的网线接触不良。刚换了一根网线,哭摔……

正文、第56章 芳兰来访

重山等着所有的孩子都走后,便提着家里所有的丹参送了过去。过秤称重之后,雪梅给他数了钱。
    接过钱后,重山涨红着脸张了张嘴,然后又快速的闭上,尴尬地垂下头。
    因井奶奶前几天帮了敬民,连带着雪梅也对重山有了好感。见到重山欲言又止,启唇笑道:“重山哥,是有啥事吗?”
    重山嗫嚅了一下,终于鼓起了勇气,“听说你家新买了五十亩地?要不要请佃户?”
    刘家只有两个劳力没有牛,所以重山判断刘家需要佃户帮着种地。他今天在家里考虑了一整天,才鼓起勇气过来问,如果真的要雇佃户的话,不如雇了自己。
    雪梅便拿着往敬民那里看去,见到他也茫然无知,便遗憾道:“这事我们做不了主,要不然我帮着你问下我爹娘,看看他们是个啥意思。”
    重山家非常贫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奶奶的身体,每年家中挣的一大半钱都用来抓药了。重山小的时候家中有地有田,经济还宽裕,可是天灾*不断,父母相继生病离世。农家最怕的就是家中有人生病,仅仅只是几年光景田和房子全部卖掉,变成了赤贫。
    井奶奶伤心儿子和儿媳的离世,整日在儿子坟前哭泣,腿上受了寒气走路不方便。这些年,为了给奶奶看病,重山几乎把所有的力气全给用光了。
    钱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
    听到雪梅说做不了主,眼神便黯淡了下来。
    雪梅心中微微有些不忍,便说道:“重山哥,我爹要不要请佃户我是做不了主,不过我想请个佃户,你愿意帮我种二十亩地吗?”她说的这二十亩,是明珠送给她的二十亩。她曾和敬民过去看过,也和原地主做好了交接手续。现在这二十亩已经完全归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