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天你吃了吗-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贩反问:“这位夫人,什么样的才算不常见的?”
  “你们不知道名字,或者也不知道该怎么吃的。”卫若兮接道。
  小贩一看卫若兮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笑了:“我们不知道怎么吃,这位小姐知道?”就差没明说,你们故意为难我吧。
  卫若兮嘴角一勾,“我是不知,但是我嫂子知道。”余光瞟到周围的人停下脚步,扭脸往这边看,缓缓道:“知道她是谁吗?她可是卫家大少奶奶。”
  “你们是卫家人?”身后传来一声惊呼。杜三钮回头一看,是个小丫头,“你是?”
  小丫头忙不迭跑过来,“夫人不认识我,但是我知道你。我姓李,家里还有个这么高的哥哥。”说著踮起脚比划,“我们家住南边,就在你娘家东边。”
  “哦,我知道了。”杜三钮恍然大悟,“你婶婶有没有把你家的钱还给你们?”
  “给了,给了,多亏大少爷。”小丫头说著话冲杜三钮行了礼,又回头说:“真姐儿,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帮我们家的大善人。”
  “什么意思?丫头。”先前搭话的小贩满脸不解。
  小丫头快言快语把之前的事讲一遍,“要不是少夫人叫哥哥去找大少爷,我们仨说不定已经见阎王啦。”大概现在日子顺心,恶人得到惩罚,小丫头说起往事没有一丝难过,“我知道哪里有卖稀罕物的。”
  杜三钮瞧著她也就五六岁的光景,“你不在家待著,来这儿干么?”
  “她姐姐做的团扇、纳的鞋底搁这边卖。”小贩说著,又问:“你的东西卖完了?”
  小丫头摆摆手:“没有,真姐儿自会帮我卖。”
  杜三钮见不远处比她略大一点的小姑娘腼腆的点点头,眉头微皱:“你姐姐呢?怎么叫你俩出来,也不跟个大人?”
  “大家都是街坊,我们若是遇到事,喊一声大家都会帮我们。”小丫头笑嘻嘻道:“少夫人,你放心吧。现在去吗?”
  杜三钮微微颔首,小丫头咧嘴一笑,蹦蹦跳跳跑到前面带路。
  七拐八抹,大概过了一刻钟,杜三钮听到小丫鬟喊:“大眼,大眼,来客人来,赶紧出来接客。”
  “噗!”卫若兮笑喷,慌忙捂住嘴巴,“那丫头家里以前做什么的?”
  “她娘是城中数一数二的官媒。”杜三钮当初揽事的时候,叫钱娘子出去打听过,“她姐姐如今也是官府在册的媒婆。”
  “难怪嘴巴这么利索,也不怕人。”说话间一行六人到门口,见是个包著头巾的中年汉子,“不是我们这边的人。”
  杜三钮一眼就看出来了,“西域人。”
  “少夫人怎么知道?我都还没说呢。”小丫头耳朵尖,惊讶道。
  “我嫂子无所不知。”卫若兮与有荣焉,顿了顿,“以前听别人说城中有西域人,一直没见过,原来你们住这儿啊。”
  “不多,十几户。”中年汉子没有半点家乡口音,“夫人是要我们那儿的布料还是葡萄干、葡萄酒?”
  “葡萄酒家里有,给我称五斤葡萄干吧。”杜三钮抬脚走进去,两个丫鬟和婆子留在门口,“咦,这是什么?”看清随意仍在桌子上的东西,不禁睁大眼。
  “哦,是地蛋。”中年汉子说,“这东西能放很久,我们回来的路上收的。烤著吃煮著吃都成,比带著粮食赶路方便。京城人嫌没有味又不顶饿,不喜欢。”
  杜三钮扭头看了看卫若兮,卫大小姐居然还点点头,“你也知道?”
  “家里以前买过,里面还有硬块。”卫若兮说:“京城人很少种这玩意,据说价格挺高,就没再买过。”
  杜三钮一时不该作何反应,“你当初吃到的可能是发了芽的。”
  “少夫人好厉害啊。”小丫头从中年汉子身后蹿出来,崇拜道:“当初叔叔婶婶把我们家的粮食都拿走的时候,大眼偷偷给我们送过地蛋,有个发了芽,可难吃啦。
  ”
  “所以我才说我嫂子无所不知啊。”卫若兮又问:“我们买吗?”
  “十斤?”杜三钮看向中年汉子。
  汉子点点头,“少夫人请稍等。”去后院拿个袋子,等他回来,他媳妇已给杜三钮称好葡萄干。杜三钮抓满满一把递给小丫头:“吃吧。”
  “谢谢少夫人。”小丫头却没有接,“大眼经常给我葡萄干吃,我不想吃了。少夫人,你车里有没有白白的饼啊。”
  “你说的是糯米糍粑吧?”见她点头,杜三钮笑道:“没有。明天我们还来买菜,你在今天那地方等我们,回头给你带两块。”
  “谢谢少夫人。”冲三钮不伦不类的行个礼,又说:“少夫人以后若是想买稀罕的玩意,就来找大眼,大眼卖的比外面的客商便宜。”
  中年汉子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杜三钮微微颔首,“谢谢。小丫头,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我叫李小妹。”小丫头挺直胸膛道:“少夫人家有没有弟弟?说媒可以找我大姐,我大姐给人家说媒从不两边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童叟无欺。”
  “好。”杜三钮摇头失笑,见卫若兮接下零散的铜板,“回去吧。”
  李小妹冲中年汉子挥挥手,再次跑到前带路,卫若兮压低声音问:“嫂子,这地蛋子怎么吃啊?”
  “买块牛肉炖著吃。”杜三说。
  “牛肉?!”卫若兮惊呼出声,一见前面的小丫头停下来回头看,又忙低声说:“先买几斤猪肉试试。”
  杜三钮笑睨了她一眼:“育,知道过日子啦。”


第100章 土豆饼
  卫若兮的脸刷一下红了; “我没说笑。嫂嫂,牛肉六十文一斤; 牛肋条肉得七八十文,咱们家那么多人至少得五斤肉。做得好吃的话没事,万一浪费掉,母亲不说什么; 父亲也会很生气。”
  经过几代人积累,卫家家资颇丰; 奴仆众多; 然而总得算起来一个主子身边才堪堪三人。这么说吧,如果卫家的主子们同时单独出去,只带个丫鬟带和驾车的车夫,那家里只会剩几个看门的和厨娘。
  卫炳文堂堂二品大员; 卫老又是今上的老师,家中这么点人; 搁在贵圈里简直称得上简朴。不过,也导致卫家的少爷小姐们好美食华服,却没养出奢侈浪费的性子。
  比如卫若愉,当初在杜家村见村民很会过日子; 从没表现得像见鬼了一样。
  杜三钮信口胡诌道:“我很早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地蛋,一直没见有人吃; 还以为是写话本的人杜撰出来的,实在没想到京城有。”
  “一直有啊。”卫若兮说:“我隐约记得三四岁的时候吃过一次,后来一次是前年。”
  “没吃拉肚子吧?”杜三钮问。
  “哪能啊。”卫若兮说:“听母亲说有些地方的人把这东西当粮食吃; 无论怎么吃也不会吃出毛病来。”
  杜三钮微微摇头:“这话就错了。”冲李小妹招招手:“以后可不准吃发芽的地蛋。你们吃著没事,一来是当初吃的少,再者觉得不好吃就不吃了。若是吃上满满一碗,你这小丫头可真就见阎王去咯。”
  “谢谢少夫人提醒,以后不吃啦。”小丫头笑嘻嘻道:“刚才听大小姐说牛肉,少夫人要买牛肉吗?我知道哪家的肉最新鲜,称最公道。”
  杜三钮不答反问:“牛肉有不新鲜的吗?”
  李小妹一噎,猛地想到京城达官贵人遍地,牛肉却不常有,顿时尴尬地小脸通红。杜三钮揉揉她的发顶,知道她是想感谢自个:“去找那个真姐儿吧,我们知道哪里有卖牛肉的。”说完还是给她抓一大把葡萄干。看著她跑到摆摊的地方,又冲这边挥挥胳膊,杜三钮一行才去买牛肉。
  回到家杜三钮没有去见婆婆,而是拐去厨房。卫若兮怕母亲追问买的什么,名曰跟杜三钮学做地蛋,也钻进厨房里。
  听著杜三钮吩咐孙婆子把洗净的牛肉切块,加甘蔗糖、酱油、香叶、桂皮、八角等物,冷水下锅炖。稍后才叫小丫鬟削地蛋皮:“不一起炖吗?”卫若兮很好奇。
  杜三钮说:“地蛋熟得快,牛肉炖半个时辰再放锅里也不晚。”说著,往四周看了看,“瘦猪肉和蒜苗一块炒,再炒个青菜。分量足些,喊婶婶过来吃。”
  卫若怀成亲后,卫炳武一家就不再来这边蹭饭。不过,倒也没拘著卫若兮兄妹三个,结果导致每到饭点二房那边只剩两位主子。
  二夫人一听小丫鬟说:“少夫人说晌午饭别做了,过去吃。”
  “好的。又给你们少夫人添麻烦了。”说完这句还挺不好意思,心里想著,终于等到光明正大蹭饭的机会。立马换下累赘麻烦的衣服,穿得利利索索找嫂子聊天。
  大夫人一见她过来,都没容她开口就问:“若怀媳妇在东市买的什么?”
  “不知道。”二夫人浑不在意,“嫂子,若兮成亲的日子合计好了,那边有没有说哪天下定,我也好有些准备。”
  “七月初八,恩科结束后。”大夫人说起这个,不禁揉揉额角,“为了若怀能安心备考,我差一点就成为自个嫌弃的恶婆婆。”见她不明白,就把之前的打算说给她听。
  二夫人先是一愣,继而满头挂满黑线,“侄媳妇又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哪需要你提点。我还听若愉说若怀原本打算会试结束再成亲,没料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皇上今年开恩科。”
  “想得挺美。”大夫人第一次听说,还是从弟妹口中,口气有些酸,“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人生四大喜事被他占去一半,倒是不怕把一辈子的好运一次全用完了。”
  “哪有你这样说自己儿子的。”二夫人无语,“改日带侄媳妇去庙里添个香油钱就是了。说起来,今天侄媳妇掌勺,真好奇她又做什么好吃的。”
  钱明一家是卫家的家生子,钱娘子最近在京城贵人跟前很得脸,连带大夫人这个主人也沾了不少光。想著钱娘子如今这么能干,全赖儿媳妇调/教,眼角不自觉地带上几分喜色:“她亲自掌勺的时候,从未叫我们失望过。”
  “嫂子,三个菜怎么吃啊?”卫若兮皱眉,“而且这个地蛋炖牛肉只能说是半汤半菜。”
  杜三钮老神在在,“放心吧,饿不著你。”随即吩咐丫鬟继续削地蛋皮,直到十斤地蛋去掉一半,她才喊停。接著杜三钮亲自上手切地蛋,一半切成快,一半切成条,切出来就放在水里,同时不忘告诉孙婆子,“放水里地蛋就不会变色。”
  “地蛋块炖牛肉,这个做什么?”卫若兮要是没吃过地蛋,只会静静地看著杜三钮做。偏偏她吃过,味道不美,心里就更加好奇,她嫂嫂是不是真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
  地蛋条一分为二,杜三钮说:“孙婆子,先往这里面加些面粉,像煎南瓜饼那样做,会吗?”
  “少夫人看著老奴做吗?”见她点头,孙婆子瞬间信息十足,“老奴会。”
  卫若兮无语,狗腿的奴才。
  杜三钮笑了笑,盯著她煎熟土豆饼,就过去炒酸辣土豆丝。然而卫若兮一见地蛋条里裹著黏糊糊的茱萸果酱,“能吃吗?”很是怀疑。
  “你觉得呢?”杜三钮笑吟吟看著她,卫若兮瞥她一眼,去正房询问母亲何时开饭。
  大夫人瞧了瞧日头,估摸著卫若愉三个还得过会儿,使唤小厮先去给卫炳文和卫炳武两兄弟送饭。
  杜三钮一见菜少了三分之一,忙叫丫鬟把剩下的土豆全削了,和孙婆子齐动手,做个拔丝土豆和土豆炖猪肉。刚做好,厨房外传来卫若愉的说话声。
  杜三钮脱下围裙就喊他过来帮忙端菜。
  大夫人见小儿子把浓油赤酱的炖肉放在老太爷面前,不感兴趣的扭头等接下来的菜。然而一见四碟两菜盆,只有一碟青菜,其他五个菜里都有金黄色的东西,大夫人随口问:“这是做的南瓜宴?”
  卫若兮看了看杜三钮,见嫂子低眉垂眼,仿佛没听见,抿抿嘴,“母亲先尝尝。”
  卫若怀碰一下妻子的胳膊,杜三钮冲土豆炖猪肉和土豆饼的方向呶呶嘴,卫若愉快狠准连夹两块饼和半碗肉,面前的小碗瞬间堆成小山。
  二夫人忍不住捂脸:“桌上这么多菜,还能不够你吃的?”
  “把我这边的端过去。”两盆土豆炖牛肉都放在卫老跟前,而小辈坐在末位,卫老便叫小丫鬟端过去一盆,“不就是地蛋炖肉么,想吃的话叫厨房天天做。”
  “地蛋?!”卫若怀吃著脆脆的饼,正想问面饼里裹的什么?南瓜没这么脆,听卫老一说:“这里面也是?”
  杜三钮微微颔首,“煮软的地蛋吃起来糯糯的,适合祖父。母亲,你面前的是酸辣地蛋丝,挺开胃的。”
  “地蛋居然能做这么多好吃的?”二夫人瞧著一桌子才,不敢置信。
  杜三钮眉头微皱,怎么所有人都知道地蛋,“是呀。我们那边没有种的,京城这边种的多么?”
  “没多少。据说这东西原本是客商从西南地区带回来的,城里有钱人不耐吃,穷的买不起,没过多久市面上就少了。对了,侄媳妇在哪儿买的?”二夫人问。
  杜三钮说:“西域人手里。母亲,咱们家有地吗?”
  “想种这个?”大夫人说:“回头我叫人去城外看看,你想种几亩?”
  “不用几亩,种一亩,一半留咱们吃一半留种,叫我爹娘带回家种下去,来年收了卖给我大姐夫。”杜三钮说著一顿,“要不我们多种些,卖给东兴楼?”
  大夫人噗嗤笑了,“听你的,种四亩。反正小麦快熟了,收上来就种这个。”
  杜三钮只知道吃,并不清楚一亩地能收多少土豆。等到十月份,卫若兮出嫁的前几天,城外庄子上的农夫来报,四亩地收了一万多斤土豆,堆在地里堆成小山,大夫人愁得想哭又想笑。
  京城百姓也是第一次知道没味道长得又难看的地蛋子的产量如此之高。不过,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卫家有自个的庄子,大夫人吩咐下去,杜三钮就撂开不管。而在她带著几个小姑子埋头研究土豆的吃法时,恩科如期而至。
  卫若怀不出众人所料,再次考得第一名。连中三元,京城百姓见之皆称为状元郎,吓得卫若怀躲在家里不敢出去,直到殿试开考。
  殿试结束后,阅卷官员之前得了皇帝吩咐,把言之无物,匠气十足的文章筛选出来,选出二十文他们认为最优秀的试卷呈给帝王,由他亲阅。
  皇帝随意翻了翻,“哪个是卫若怀的?”
  “在最后。”主考大臣一见皇帝挑眉,不缓不慢道:“他年龄最小,未及弱冠,又是卫大人之子,臣等一致认为放在最后最为合适。”
  皇帝撩起眼皮看他们一眼,不咸不淡的问:“哦,那诸位觉得点谁为状元最合适?”
  “这,这,臣等听皇上的。”众人一听皇上口气不对,心里咯噔一下,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他为何突然不快。便安慰自己,君心难测。
  作者有话要说:  为何?


第101章 百尺竿头
  皇帝心中冷哼; 抽出最底下的卷子,粗粗看一遍; 提起朱笔,“剩下的名次你们填。”笔一扔,冷冷地说。
  众大臣头皮发麻:“是!”心中止不住怀疑,卫大人的长子和皇上私交甚笃?
  非也!
  殿试由礼部、翰林院、督察院诸位大臣执行受卷、弥封、收掌、印卷; 皇帝填榜。由于参加殿试的贡士多,皇帝不可能; 也没时间一一亲阅; 众大臣便商议取前二十名由皇上钦点。
  卫若怀乃会试头名,试卷被压在最后,还说因为他年龄小,资历不够。皇帝听到这个理由想笑; 二十份试卷,轮到卫若怀的时候他估计都没心情看了。
  也不知卫炳文怎么得罪这帮人; 被逼得想出个这么荒诞的理由。
  皇帝从安亲王处了解到卫若怀此人精明腹黑,便打算重用他,也就没想把他抬得太高。何况卫炳文向他暗示,卫若怀希望外放历练几年。
  这一点倒与皇帝不谋而合。有如此通透的臣子; 是朝廷之幸,帝王之福。然而他看中的栋梁之才被这么对待; 年轻气盛的帝王确实很生气,虽然面上看不出。
  众大臣在皇帝紧迫盯人的视线下,颤巍巍匆忙忙填完剩下榜单。卫府众人也在讨论卫若怀会获得殿试第几名。
  大多数人猜第三; 盖因近几十年来每届殿试选出的状元都是老成持重之人,而探花郎一届比一届俊俏,集中起来能办个选美大赛。
  今天是殿试发榜之日,国子监全体师生放假。卫若愉哥几个在家等消息,见两个弟弟言之凿凿说长兄一定是探花郎,便故意道:“我猜不是。要不要赌一把?”
  “怎么赌?”卫若恒好奇。
  卫若愉笑道:“输赢皆双倍,敢不敢?”
  “有何不敢。”卫若恒说:“等著,我去拿银子。”迅速跑回房间拿个荷包,往桌子上一放:“押一两!”
  “噗!”大夫人喷出一口茶,二夫人手中的糕点啪塔掉在地上,卫若兮的棋子咣当一声,砸乱一盘还未分出胜负的棋面,“卫若恒!”
  卫若恒满脸无辜,“一两很多了,我一个月的零用钱。”
  “押不押?买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