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空间去种田-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莽的乱改革,引得当时天下大乱,百姓们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紧接着,引起了各地的暴乱,什么绿林军,赤眉军,都出来表演了。
  后来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了,汉王朝被搅得一片混乱。
  最后,刘汉皇族远房后裔――汉景帝的玄孙,刘钦的小儿子刘秀。
  出来将各地割据势力,一一击溃,统一了中原,建都洛阳!
  刘秀当时,建立洛阳政权的时候,洛阳周围的许多边陲小地方,其实还隐藏着很多的盘踞势力。
  那些人,多数是些饿得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事实上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他不想用自己的兵,去杀自己的百姓。
  他想用自己的好,去安抚那些造反的百姓。
  所以,并没有打算把国都重新建在长安。
  还有,长安地区在历史上是呈周期性繁荣的。
  西周时定都长安,秦、西汉、也都定都长安。
  当时的交通,除了骡、马、驴,就全是靠两条腿了。
  所以,作为几朝都城的长安,在历经了那么多时期的皇权统治。
  能给予的资源,已经是非常有限的了。
  又经历了王莽之乱,如今更是满目苍痍,资源匮乏百废待兴。
  长安的百姓们,经过了乱军的抢夺,就连自身都保不住命了。
  哪里还有粮食拿出来,进贡给皇宫权贵们啊?
  再说刘秀他初登大宝,也不可能样样都伸手向百姓拿。
  他更不能像汉桓帝一样,在皇宫里做买卖,开市场,还卖官鬻爵。
  因此,他只能想一个完全之策,先把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她,再来说当皇帝的事。
  可是,刘秀他也是人,他不是神!
  他能起家,全靠他在陈留郡济阳县一带的本家。
  而且,那里又正好是富庶之地。他的宗亲,又家家户户都是地主。
  他如今又是天下之主,要向这些宗亲,借些粮食应该能借到的。
  他虽然从王莽手里,夺回了汉室江山。
  可是,他夺回来的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
  到处的饥民要吃饭,他要做皇帝就得把那些,国之根本救济好。然后才能说得,上每年收赋税!
  他刘秀不是陈漫云,手里有空间。养个十万八万的人,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刘秀没有这样的金手指!
  所以,他给百姓们救济的粮食,必须是从那些贫瘠的土地里,辛辛苦苦一年才能收获的。
  所以,他决定留在比较富庶的家乡,筹集粮食救济百姓。
  顺便把那些,民间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给瓦解掉。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再看之前,长安城里所居住的王朝。
  西周、秦、西汉,这些王朝基本上都是,他知道的历史上,比较强大的王朝。
  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
  并且,还利用八百里秦川的沃土,滋润、壮大着自己的国力。
  VIP卷 第四百九十二章 要一座一模一样的王宫
  但是,它们在使关中一带,繁荣兴盛的同时。
  也把这一地区的地力耗尽了。如后来的唐朝,最初建都也是在长安。
  唐朝在武则天之前的皇帝,就不得不多次“就食洛阳”。
  刘秀知道,他如今继之而起的王朝,如果继续定都长安的话,则发挥的余地甚微。
  另外一个原因,是王朝末期的动乱,对长安地区的破坏。
  王莽统治时期,长安先后数次被攻破,人口锐减,满目荒凉。
  昔日的恢宏与繁盛荡然无存,已丧失了继续为都的条件。
  而刘秀本是南阳的世族地主,他建立政权主要依靠,起自宛洛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
  所以,他必须避开,其它地方割据势力的锋芒。
  待到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站稳脚跟之后才能再做企图。
  同时,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当时的匈奴人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汉王朝天下未定,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同匈奴对抗。
  此时,选择“退避三舍”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唉!总之,这些君王迁都的目的都只有一个。
  就是让黎民百姓们,减轻财务的负担,稳固统治权力!
  这些君王迁都的目的,跟梁梓墨现在的目,看起来不大一样。
  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为了稳固江山,为了黎民百姓们不损失财物和生命。
  于是,陈曼云对梁梓墨说:“梁大哥,其实迁都的理由,只要你说一个就可以了。
  虽然这个灾难,不能直接给百姓们说,说了怕百姓们人心惶惶。
  但是你可以,说这都城是你父母过世的伤心地。
  你住在里边,始终会有阴影笼罩,心里会很不踏实!
  所以要迁都!
  不只是你自己要搬迁出去,就连多层你所有的百姓都要搬走。
  因为,这座都城以前出过妖孽,把全城的百姓都卷走了。
  你不放心,百姓们住在这座都城里。因此,要带他们一起离开这个,不详之地。”
  梁梓墨听了陈曼云的话,沉默片刻以后,才勉强点点头说道:“好吧,暂时只能这样了!”
  陈漫云和梁梓墨,在回都城的路上,就商量好了。
  回去就跟文武大臣们说这件事情,争取尽快离开这里。
  其实陈漫云心里,对梁梓墨这次提出迁都很有信心。
  因为今天在祭祀的时候,都城里就出现了几波刺客。
  而且,那些刺客的功夫一点也不弱。今天要不是有,陈漫云和梁梓墨坐镇。
  就他们那些,三脚猫功夫的大臣,只怕是死十次都不够。
  这样危险的地方,怎么能作为常住之地呢?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梁梓墨这时候一提出迁都,保证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会举双手赞同。
  今天大臣们,都已经见识过那些刺客的功夫了。
  虽然,在陈漫云和梁梓墨的面前,就是小菜一碟。
  可是,在与青甲军对决的时候,青甲军可一点便宜也没有占到。
  反而,要不是那些刺客顾忌,自己的大王和蜀国的大王。
  只怕是那些青甲军,都不够人家塞牙缝。
  幸好今天,那些刺客的目标是他们大王,要是换作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
  可能早就血溅当场,现在已经赴黄泉去了!
  这以后要是再住下去的话,久而久之,那些刺客杀不了武功高强的大王,会不会找他们其中的一个人下手呢?
  所以此时,那些大臣们一个个心里,都已经非常惶恐不安了。
  因此,梁梓墨在这个时候提出迁都。不论什么理由,这些大臣都会无条件的跟随他去。
  其实,梁梓墨在回来的一路上,也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心里也非常有信心,一进宫门就让宫人去通知各位大臣,马上来王宫的勤政殿议事。
  陈漫云觉得,这是梁梓墨的国事。所以他不便去勤政殿。
  就在梁梓墨身后,对他说:“梁大哥,勤政殿我就不陪你去了!
  我一个人在王宫里,到处走走看看这气势恢宏的,高大宫殿!
  我们就要离开了,我还只真正进去过一次呢!
  我看了以后,会给你照着这些宫殿的样子,再修建一座气势宏伟的王宫!”
  梁梓墨听了,笑笑说道:“好啊!我要一座一模一样的王宫。
  最好是,连每块青砖和每块铺地的石板,都是一样的。
  云儿能做到吗?”
  陈漫云在听见他说出的第一句话,就在心里埋怨起来了。
  嗯!你小子说这么多,该不是早就知道?
  本姑娘可以,把这整座王宫全都带走吧?
  说出的条件这么苛刻,是想试探一下本姑娘的口气?
  嗯嗯,你放心吧!试问,本姑娘还从来没有,在哪里说过大话呢!
  今天也不会!你可别忘了,站在你面前的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姑娘。
  还不至于,被你小子的三言两语就哄的,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本姑娘可是来自未来,而且还身怀绝技!
  陈漫云心里,虽然这样埋怨梁梓墨。可是如今的梁梓墨,也已经是齐国的大王了。
  不再是以前那个,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的前朝王子了。
  所以,现在说话做事,都得给他留些面子了。
  陈漫云想到这里,抿抿嘴唇,嘴角上扬出一个优美的弧度,说道:“梁大哥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
  这迁都,可能只能带走,这都城里的所有人。
  至于,这些巍峨壮丽的宫殿,我就没有办法让它们,也跟着我们走了!
  只不过,到了落脚的地方。我会想办法,让工匠们有一张与这座宫殿,一模一样的设计图!
  到时候,工匠们才能照着修建出,一座模一样的宫殿来啊!
  所以,趁着现在你召集群臣,商议事情的时候,我得将这王宫里仔细的走一遍。
  这样,我才能将这座宫殿的图纸画出来啊!
  好了!你快去准备吧!等会大臣们来了,就好开始啊!”
  梁梓墨听了陈漫云的话,心里十分不情愿的。
  原本他是想,自己和云儿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了。
  从现在起,他每走一步都要将。自己的云儿带在身边,免得自己一个不留神,她有不见了!
  可是,云儿这会儿说的话,简直就是把自己人的话,当成圣旨了。
  这都是自己的嘴不好,干嘛要去逗她,说是要一座一模一样的宫殿?这不是苛刻人吗?
  可是,就连自己这样苛刻的要求,云儿都想答应,她对自己还真是用心。
  但是,自己这张笨嘴却说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话。真是该死啊!
  只是,现在又要怎么开口,将她挽留下来?让她跟自己一起,去勤政殿议事啊?
  梁梓墨啊,梁梓墨!你的这张笨嘴,要什么时候才能,学得聪明一点啊?
  此时,梁梓墨站在那里,真是肠子都悔青。他恨不得找个角落,狠狠的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陈漫云说完,并没有等梁梓墨有所反应,她就已经去观看王宫了!
  梁梓墨又不好再出声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陈漫云,向着后宫走去!
  梁梓墨站在那里,出神的看着陈漫云离去的背影。
  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时常在这条路上频频出现的情景。
  此时此刻,梁梓墨仿佛真的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又从后宫里走了出来。
  老远就笑盈盈的看着他,还笑着对他说:“墨儿,你怎么又跑出了太学院?
  你怎么这么淘气啊?你就不怕母妃,今晚把你的小屁股抽肿了,明日就不能坐?”
  “……大王,大王!你怎么了?难道你魔障了吗?”
  当梁梓墨被蔡锐,又是摇,又是喊,还又是喊的,才慢慢回过神来。
  思绪拉回来后,梁梓墨就听见蔡锐,正在焦急的叫着自己。
  他才故作镇定的问道:“怎么了蔡锐?”
  蔡锐见他终于有了回应,这才放下心来。
  忙退后三步,躬身行礼,然后对梁梓墨说道:“蔡锐见过大王!
  大王,群臣现在都已经到了。
  此时,正在勤政殿等您呢!”
  梁梓墨一听,群臣已经到了王宫里。
  便把之前,对陈漫云的不舍,和母亲的音容笑貌,放在一边。
  忙快步往勤政殿方向走去!
  蔡锐见梁梓墨已经走了,他也忙小跑着跟上。
  蔡锐的为人跟他的性格一样,豪爽倒是,只见他快步的追上梁梓墨后。
  关心的问道:“大王,这才散的大臣们,您干嘛又要招他们回来?”
  梁梓墨听到蔡锐问起,在他心里对蔡锐、陆刚等人非常信任。
  因为,这蔡锐、陆刚他们几个,是他自己看中的人才。
  又是陈漫云,一招一式亲手教出来的。
  觉得刘家村的险情,是可以对蔡锐说的。
  于是,就用隔空传音,把他自己和陈漫云,在刘家村看到的一切,全告诉了蔡锐。
  蔡锐听完后,惊得目瞪口呆,嘴巴更是张得,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梁梓墨看见这样的蔡锐,心里有些担忧。
  他原本还想着:自己迁都走后,就把蔡锐、陆刚等五个人,一起留在这都城附近。
  随时观察着这刘家村的动静,只要一有发现,就告诉自己。
  可是,没有想到,这蔡锐一听说了,刘家村的潜在危险以后。
  居然被吓得,差点魂飞魄散的样子。
  VIP卷 第四百九十三章 蔡锐的生世
  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吧!蔡锐和陆刚他们几个,始终还是年龄太小,没有经过世事。
  要委以重任,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历。正所谓,不经过千锤百炼,又如何锻造一段锋芒?
  梁梓墨看了看,此时吓得的够呛的蔡锐,温和的说道:“瞧你那样!
  快走吧!等会大臣们等急了!
  这个事情,我对你说了,你自己知道就是了!
  可不能对别人说,就连陆刚他们也不行,知道吗?”
  蔡锐这时,听到梁梓墨的嘱咐,连连点头哦哦哦的应着,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说?
  要知道,他和陆刚他们三个,今年也都才十五六岁。与陈漫云同岁!
  这样的年纪,若在现代也就是一个,还在念初中二年级的中学生。
  哪里有什么定力可言啊?最多也就是遇事比同龄人,要沉着冷静一些。
  就算他们,都是陈漫云教出来的孩子。但是,他们毕竟生理年龄和心里年龄,都还是个半大孩子。
  就算,古代人比现代人早熟,可是在大灾难面前,他们还是会望而却步。
  再说,前几年的那场让他们家破人亡,一夜便沦为孤儿的的灾难。
  多年以来,一直让他们在梦里看见,他们经常会半夜被自己的梦惊醒。
  经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邻里的小伙伴们,被房屋倒塌下来的砖瓦砸死。
  又或者,自己家里的房屋倒塌,就此掩埋了自己的家人。
  大水冲过来,镇里的人们无路可逃的情景……
  也就是因为,他们这些经过大灾难的孩子,一听到又有灾难降临的时候。
  就会想起那些,在灾难中遇难的亲人和朋友。
  心里的那团永远抹不去的阴影,就会借机狂躁起来。
  随时都会吞噬,人类那些用精神建立起来的,那些所谓的坚强的意志。
  它们就像是,种在那些曾经受过伤害的人的头脑里一样。
  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在,人们的脑袋里生根发芽,使人防不胜防。
  此时,蔡锐心里就又一次涌现出了,五六年前那一夜的地龙翻身,和第二天的洪水淹没天魁镇的情景。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那就是成长!
  但是,有些第一次做过,或者经历过的事情,很想再做或者经历第二次。因为,那个过程是很开心的。
  可是,也有很多的第一次经历过,或者做过后。
  就会让人在心里发誓:希望这辈子永远永远,都不要再去做或者经历这种事情。
  因为,那个过程会让人痛不欲生,肝肠寸断!
  那种痛苦的事情,对于梁梓墨来说,就是当年的政变。
  一天之内,自己的父亲母亲都离他而去了,而且自己还沦为了被通缉,杀戮的对象。
  真是国破家亡,自己还差一点小命不保,或者沦为阶下囚。
  要不是好心的师傅,把他用假死的方法运出都城去,今天哪里还有他梁梓墨,夺回江山的机会啊?
  不过,那样的事情,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也没有谁有勇气再去经历第二次。
  所以,他在蛰伏了十几年以后,耐心的等到自己的羽翼丰满了,才敢在陈漫云的支持下,一举夺回江山。
  如今他梁梓墨,可以在父母的忌日时,光明正大的焚香祭拜了。
  只可惜,到现在他连自己父母,被梁昊辰那个畜牲葬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在岳家庄时,师傅岳忠曾经冒着抄家灭门的危险,给他的父母立了一个衣冠冢。
  这样,他每年要去祭拜的时候,也只能在深夜,师傅的陪同下才敢去。
  为了保住他的这条命,岳忠一家可算是用尽了办法。
  可是,如今他把江山夺回来了,却找不回来师傅一家人了。
  真是想要报答养育呵护之恩,都找不到人!
  这也许就是,他梁梓墨今生今世,心里最遗憾的事情!
  而对于,蔡锐和陆刚他们几个来说,就是那场大的自然灾害。
  在那场灾难中,他们不约而同的沦为了孤儿。
  亲眼看见,自己家里的高大的房子,被强烈的颠簸得倒塌。
  好在家里的“忠仆”,在第一次颠簸的时候,就将他这个庶出的孩子,给抱出来放在后门外的大水缸里。
  还用木板遮得严严实实的,他估计自己是活不了了。
  这个家里,自己母子两过得那是,猪狗不如的日子。
  母亲是这个家里,主母的陪嫁丫鬟。在主母怀孕的时候,母亲被迫去跟了父亲。
  后来母亲怀了他,还被主母罚去厨房里挑水劈柴,每天洗刷家里所有人的马桶。
  而他的那个所谓父亲,却连正眼也没有看过母亲一次。
  直到母亲临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