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田园帝师-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就说姨姨穿红色也很好看。”
    “嗯嗯,团子你很有眼光。”
    “先生无论穿什么颜色都很漂亮。”
    “对对对。”
    “呀,青青姐,你给汤圆做的衣服屁股这里应该开一个裆啊,要不然它要拉粑粑怎么办?”
    “快给我扒下来,我这就回房间改。”
    “糟糕,扣子被汤圆咬断了,这牙也太厉害了吧!这边怎么也给打成死结了?”
    “阿诩明尘,你俩力气大,帮我按住汤圆别让它乱动。”
    李孑听着身后的一片兵荒马乱,一只脚踏进厨房的门,脸上笑容不自觉放大。

  第二百四十章 年礼

吃完早饭,商河又顺便熬了一锅待会要贴春联用的浆糊。
    浆糊等着放凉的时候,又去书房取了红纸开始裁剪,团子他们五个在一旁帮忙的帮忙,磨墨的磨墨,李孑歪在一旁的软榻上,端着一盘冻梨咯吱咯吱啃。
    汤圆套着一件红艳艳的外套窝在李孑脚边,抱着从院子的竹林处看来的竹子,喀嚓喀嚓。
    咯吱咯吱,喀嚓喀嚓,咯吱咯吱,喀嚓喀嚓······
    无限循环!
    在一旁忙碌的众人:“······”
    等到李孑一盘冻梨下了肚,大概是听不到有人附和自己了,汤圆啃竹子的动作顿了顿,歪歪头,又开始喀嚓喀嚓。
    另一边的大方桌案上,红纸已经被整整齐齐地裁好,混了些石墨的墨水也被全部磨好,只等着在裁好的红纸上泼墨挥毫,写对联了!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扭头看向李孑。
    商河招招手,“官官快过来。”
    李孑靠坐在软榻上的姿势僵了僵,对上自己那五个弟子闪亮亮的目光,擦擦嘴一本正经道:“今天你们功课就是写春联。”她算了算要孑然居一共有几个门,“青青和阿诩一人写六幅,团子,明尘和宪儿一人写三幅。”
    一共二十一幅,妥妥的够用了。
    商河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官官,那你做什么?”
    “啊,我监督他们写。”
    五个被自家师傅压榨的小可怜:“······”
    师父有命,底子服其劳。
    还能怎么办,写吧!
    身边咔嚓咔嚓声停了,李孑转头看过去,对上汤圆茫然四顾的眼睛。
    她慢吞吞站起身,“你们先写着,我再给汤圆砍一根竹子来。”
    几人抓耳挠腮在想要写什么,闻声连头都没抬。
    李孑摸摸汤圆耳朵,空手走出去。
    院子里只有假山的旁边种了一丛竹子,李孑斜靠着假山石,看着原本该是一片竹丛的地方仅剩下的一根风中飘摇的细竹竿,抿抿唇。
    什么时候吃的?
    怎么吃这么快?
    她要不要把这一根也砍走?
    砍走假山这边就秃了!
    不能空手回去,做师傅的在徒弟面前要说话算话。
    天人交战十秒钟,李孑决定出门碰碰运气。
    她记得后山有一处竹林来着。
    书房内。
    几个人慢吞吞写好对联,洗了手分吃商河拿来的一盘冻梨。
    汤圆在书房软绵绵的地毯上滚打了好几圈。
    “先生呢?”
    众人啃梨的动作一顿。
    接着齐齐看向窗外的假山。
    人呢?
    就在这时,大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
    团子站起身,“我去开。”
    院门打开,是王三丫和王柱子姑侄俩。
    两人穿着一身簇新的棉布衣裳,手里拎着一个用纱布盖着的篮子。
    王三丫看见来开门的团子,“是团子啊,都长这么高了,我们来送些年礼。”
    商河也走了过来,看见门外的三丫和柱子也不意外。
    这方圆几里地,也就住着他们这两户人家。
    她早料到这姑侄俩会过来。
    当即热情地招呼道:“快进屋坐吧。”
    团子等两人进了院子又探头往外面看了看。
    商河:“团子你在找什么呢?”
    “姨姨不见了。”
    商河脚步一顿,也跟着回头,“知道去哪了吗?”
    “姨姨说要去砍竹子喂汤圆,我们都把对联写好了,她还没回来。”
    商河看了眼假山石旁边只剩下一根小竹苗的竹丛若有所思,“应该是去后山砍竹子去了。”
    “那我去找找。”团子说着已经迈出了门槛。
    商河点点头,这里也没什么好担心的,索性由他。
    回头对听得一头雾水的王家姑侄道:“走吧,咱们进去坐。”
    “团子,你要去找谁?”
    刚走了两步,院门外一道夹杂在风里的声音响起,“团子,你要去找谁?”
    商河和王家姑侄忍不住回头去看。
    就见大开的院门外不远,背景是未融化的雪,李孑一身红衣,两条手臂间各夹一捆绿油油的竹枝,袍角翻飞间溅起飞扬的雪粒子,步伐轻松大步走来。
    画面太美,众人有点不敢看。
    进了院门,李孑才察觉有外人在场,脚步一顿,随后若无其事地打了声招呼,走到廊下把竹枝往地上一扔,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都愣着干什么呢,进屋喝茶去。”
    众人如梦初醒。
    等商河带着王家姑侄进了屋,李孑忙打水洗了洗手,关上院门把团子拉过来,“团子,刚刚你什么都没看到。”
    团子:“······”
    这么欲盖弥彰真的好吗?
    他有点明白什么叫心累的感觉了。
    最高兴要数汤圆。
    看见廊下那一堆绿油油的竹子,顿时乐的在里面打滚不起来了。
    李孑硬着头皮进了待客厅。
    王三丫和王柱子刚起身准备告辞。
    李孑没有留人,把备好的回礼给了两人,让商河把人送出大门。
    人一走,她往椅子上一瘫,伸手捂了捂脸。
    她的形象!
    商河回来见她这副模样,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行了,快出去帮忙贴对联吧!我去准备中饭。”
    李孑只好站起身。
    写对联的事她推了,贴对联几个小的办不到,还是要她来。
    路过廊下,就看见在竹子堆里喀嚓喀嚓啃得不亦乐乎的汤圆,李孑走过去的时候,似是无疑地伸脚。
    毫无防备的汤圆咕噜噜滚了几圈。
    李孑目不斜视地走过去。
    不经意间瞄到李孑这个小动作的商河:“······”
    对联很快贴好,元青拿了盛浆糊的锅去刷,李孑跟去厨房趁商河不注意偷偷拿了几条刚炸好的小黄鱼,正往嘴里塞着呢,院门又被敲响了。
    “又有谁来了?”商河回头,正好抓到李孑正忙着擦嘴的动作,眼角忍不住抽了抽,“估计还是送年礼的。”
    “我过去看看。”李孑急忙往厨房门口走。
    “等等。”
    见李孑回头,商河指了指嘴角,“油没擦干净。”
    李孑:“······哦!”
    看着快步走出的背影,商河好笑地摇摇头。
    大门那边,明尘已经过去把大门打开。
    然而这次不是一两个人了,门口排了一个长长的队伍。
    还全都是拎着东西过来的。
    “明尘,在院门口愣着干什么,快把人请进······”
    一个‘来’字没来得及出口,李孑过来看见大门外边的景象愣了愣。
    院门口队伍的最前面站着的是一个身材很是强壮的大娘,后面跟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年,李孑看着那少年,只觉得眼熟,应该是学院里的学生。
    再看看后头差不多都是同样配置的队伍。
    她顿时明白这些人都是打哪来的了。
    都是学院的学生,和他们的长辈亲人。
    都是来送年礼的。
    她喉头动了动,刚准备开口。
    “李院长,这是我们的年礼。祝您新的一年,那个什么,万事如意,事事顺利。您忙,我们就先走了。”
    说着把乘着年礼的篮子往门口一方,两人躬了躬身,转头脚下生尘地走了。
    一句话都没来得及招呼的李孑:“······”
    前面两人一走,后头的人紧走了几步。
    “李院长,这是我家石榴园里的石榴,酸甜开胃,东西不贵重,还请您收下。”
    一筐石榴放在门槛上,“李院长您忙。”
    “李院长,这是······”
    “李院长······”
    ······
    李孑:“······”她压根插不上一句话。
    一个人走,另一个就紧着过来。
    手上提着抱着的东西往地上一放,拔腿就走。
    她能怎么办?
    她也想说句话啊!
    大门口渐渐堆成了小山。
    还在继续来人。
    这一现象持续到了将近午时。
    李孑看着远远离开的一道道身影,闭眼按了按有些微胀的眼睛。
    她看得远看得清,这些人有贫有富,有的是驾着家里的牛车马车过来的,更多的是单靠着两条腿走过来的。
    只为了送来这一份年节礼物。
    “客人呢,怎么没请······”
    商河做好饭擦着手过来,看见门口的小山,自动消音。
    “怎么这么多年礼?”
    明尘在一旁:“刚才来了好多人。”
    “都是过来送年礼的?”
    李孑点点头,“都是学院学子们的长辈亲人,放下东西就走了。”她朝商河笑笑,“咱们准备的回礼也没来得及回。”
    商河却见李孑有些泛了红的眼眶,忙招呼团子他们,“快,都动手,先把东西拿院子里。”
    光是搬就用了一刻钟,大门外的小山变成了院子里的小山。
    “先进屋吃饭。”
    用过饭后,大家又回院子里整理送来的年礼,权当消食。
    不耐放的吃食糕点放一块,炒好的坚果放旁边,晾晒好的山珍山货也放一边,还有水果,肉类。
    吃得整理好,还有用的。
    多是一些布料,有些是店里买的,但更多的却能看出来,这是人家亲手织的。
    加上其他的东西也被规整到一边。
    最后再把弄得上的挑出来,其他的放进库房里。
    商河对着一大堆肉面露难色。
    “这些肉,咱们就算吃一个月也吃不完啊?”
    “现制一些冰冻着吧,我记得冰窖不是还空着。明天再送去客栈点,那人多。回来的时候顺便捎回来点王大娘做的卤味。”
    商河:“······行吧,不过最后那句才是你的目的吧?”
    李孑但笑不语。
    把东西全都归置好,众人也都出了一身汗。
    歇息了一会又开始剁馅和面包饺子。
    李孑和团子他们各自被商河分给了一个小围裙,元青和林宪擀皮,其他人包。
    傍晚的时候,王柱子端了一碗煮好的饺子过来。
    他们这边的饺子还没有下锅,商河让团子他们几个把人给截住,愣是等煮好饺子,让人盛了一碗回去。
    放上几个炮仗,饺子上桌。
    醋蒜辣椒油等蘸料也调好,开吃。
    吃完了饺子,李孑把团子他们叫到面前来,从怀里掏出来几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每人发了一个。
    商河收拾好厨房,回来也各发了一个红包,连李孑的都有。
    李孑匆匆回书房找出红纸又包了一个给商河。
    桌上摆了一桌的小零食,李孑和商河带着团子他们守岁。
    李孑抓了一把花生,看着团子他们玩闹,突然站起身。
    扔下花生匆匆打开门走了出去。
    团子朝点着灯笼的院子里看了一眼,“是卿卿,卿卿飞回来了!”
    当下也站起身跟着跑了出去。
    庭院里。
    李孑踮脚抱了抱卿卿的脖子,“谢谢你啊卿卿,大过年的也飞过来飞过去。”
    卿卿为了迁就李孑已经蹲下来了,还得垂着脖子,轻轻叫了几声,随即伸展开翅膀似是在退出李孑看信。
    李孑把信取下来。
    为了暗合今天节日,信封上印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添了几分喜庆。
    她把信封小心翼翼地拆开,避免弄坏那个福字,这才掏出信封接着头顶的灯笼光看起信来。
    团子跑出来,跟卿卿闹了会,又忙跑去厨房,找了肉过来喂它。
    李孑看完信回头看了眼他们两个友好投喂的画面,走去书房回信。
    一时弄不出来刻着福字的印章,李孑索性用现代工笔字的形式,用红颜料画了一个出来。
    把回信绑到卿卿翅膀底下,李孑看着它吃饱喝足才放它离开。
    巨大的海东青在孑然居的上空盘旋一周,往西飞去。
    李孑站在庭院里看着它飞走的方向,良久才收回目光。
    “西边?现在人是在西域吗?”
    回屋继续守岁,李孑有些心不在焉。

  第二百四十一章 春闱预考

微风漫过山岗,风吹枯草黄。
    巍峨的山脉犹如一道天堑,隔离了世人探寻神山之密的目光。
    山脚下,坐落着几顶精致的帐篷。
    其中一顶帐篷里,莫惊澜坐在桌案前。
    桌案上放着一块裂纹遍布的绯红色玉石。
    初看那玉石上的裂纹只会让人以为是摔碎的。
    莫惊澜手指勾住玉石上方挂着的红绳。
    玉石悬于空中,在烛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细碎的绯红色光芒。
    而在那一片绯红色的光芒里,若是细细观看,便会发现那些刻痕所在的阴影,分明是一个无比庞大且复杂的地图。
    均藏于这么一块小小的玉石中。
    玉石内的裂痕,是有人用了精绝无比的元力控制着探入玉石的内部,雕刻出来的。
    “公子,卿卿回来了。”
    莫惊澜收回凝视着那一片绯红光芒的目光,把手里的玉石收回袖袋里,起身大步走了出去。
    天衡看着自家公子有些急切的脚步和经过自己时无意识地勾起来的笑容,忍不住请啧一声。
    也就只有李姑娘来信的时候,他们公子才会出现这般情绪无意识外露的模样。
    他倒是想让这两人之间多来往几封信,好让公子能够心情轻松一些。
    只不过势必要劳累到卿卿。
    哎,纠结!
    莫惊澜匆匆走到卿卿身侧把信取下来,目光随即便落到信封上那一个初看以为是印上去的,再看便能看出是画上去的福字,嘴角的笑意忍不住又扩大了些。
    同样小心地打开信封,里面除了一张纸,还有一章包着什么的红纸。
    他把两样东西一起抽出来,先接着月光看完了信,才把红纸小心翼翼地拆开,露出里面一张崭新的银票。
    面额一百两。
    红纸的另一面还凌乱写着一行字。
    “最近手头紧,压岁钱就这么多了!”
    莫惊澜把那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小心翼翼放好,伸手摸了摸蹭过来的卿卿脖子上的软毛,到底把让它再送一次压岁钱的念头给打消了。
    拿起手上的信纸从慢慢看了一遍,喃喃评价了一句,“字比以前写的好些了!”
    皎月高悬,思念无边。
    **
    过了年,时间好像过得更快,转眼便到了年初五。
    初六是漠北学院开课的日子。
    初三那天下了场雪,李孑有些担心那些路不好走家里又偏远的学子能不能顺利返回。
    少不得要拖延一两天。
    但等她回到学院里,才发现自己多虑了。
    等到下午,监理院的学子们去清点人数。
    一个没少,全部到齐。
    了解过后才知道,那些家里偏远的,天不亮便从家里出发,一路堪称跋山涉水也不为过,来学院的这一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愣是坚持着在当天赶到了。
    整座漠北学院顿时从一片沉寂中忙碌起来。
    最当紧的是饭堂。
    备好热腾腾的饭菜和热水,饭堂厨房里最大的一口锅,一大早便煮上了姜糖水,进来的人人手一碗。
    亓则修也忙得不可开交。
    他被李孑临时抓了壮丁。
    有学子因为受寒有些发烧,找他。
    不小心跌伤,摔伤,还是找他。
    第二天,照常上课。
    李孑去知之院的时候,听见几位先生聊起今年的春闱。
    想了想,也凑了上去。
    她虽然并不太想让自家教出来的孩子去给团子那个不负责任的爹干活,但也不能不承认,官场上才是最能磨砺一个人的地方。
    恰恰这又是现在的她给不了的。
    所以,春闱还是要去。
    不但要去,还要考到最好。
    李孑过去,正聊得火热的几位先生齐齐起身问了声好。
    李孑随便拖了一把椅子过来坐下,“你们接着说,我就在一边听着。”
    但她都坐到这了,谁能不顾忌她在场。
    “回院长,我们在讨论今年春闱一事。”
    李孑点点头。
    “老夫有几个学生估摸着可以下场一试了!”甄炳生摸了摸胡子,语气自信,“正好他们也正有此意,我们索性便聚在一起,准备先在学院内测验一番。”
    “这是好事,”李孑表示了赞成,“有什么需要用到的,尽管来找我。”
    几人顿时大喜过望,“多谢院长。”
    “你们准备怎么测验?”
    依旧是甄炳生回答道:“我们准备先各自出题,随后聚在一起,讨论筛选出最合适的题目,把所有能去应试的学生集合在学院最大的那件议事堂里,开考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