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风华农女的盛世庄园-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门口围观的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纷纷站了过来,王大花的舅舅们一下蔫了,直陪笑脸,说是误会。

    “滚”刘姥爷中气十足的喊道。王大花的舅舅吓得灰溜溜的跑了,王大花的爹娘也拉着王大花不甘心的出了院门。

    等人走了,刘姥爷抱拳对一众乡亲道“今天可是多亏了各位乡亲了,要不我老刘家还不被他们欺负了,都进来坐坐,喝点茶,吃点点心。”

    开始给刘家出头的那几个汉子不甚在意的道“老刘叔,你真是客气了,咱都乡里乡亲的住着,还能让外人欺负了,以后要是他们再来,招呼一声,大家都过来帮忙。”

    几个汉子也跟着点头,刘姥爷把这些人和刚才门口的乡邻都请进堂屋,倒了凉茶,又从刚才关家赔礼的东西中拿出几盒点心,分给大家吃了又说了会话,快到午饭时间了,这才散了。

    刘氏和大舅娘方氏早在他们在屋里坐着的时候,就在厨房忙活午饭去了,这会也准备好了,热的大白面馒头,把刘氏他们早上拿来的肉和鸡蛋炒了一些,还专门炖了一只鸡给刘小舅补身子。

    刘氏给刘小舅盛了一碗鸡汤道“文强,要不你今天跟着我们回去,去姐那里待些日子,免得那个王大花又来麻缠你。

    谭姥姥边吃边道“我看那王大花是个有心计的闺女,必不肯善罢甘休,主要是咱家今天得的这些银子太打眼了。”

    刘姥爷道“虽说这人无外财不富,可是这银子来的太轻巧了些,我已经让你们娘收起来了,没啥事的时候不要动,咱现在日子过的就好着了。”

    大舅刘文乐道“这些银子是人家赔给二弟的,我一文钱都不会要。”

    刘大舅话落赵云儿就看见大舅娘方氏夹菜的筷子抖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刘文强道“那些银子他们送来了就是家里的,我跟大哥一样一文不要,爹娘留着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没意见。”

    刘姥爷欣慰的点点头,两个儿子都是有志气的,不像其他人家,为了老人的一点私产,几兄弟都能打破头。

    谭姥姥道“我们老两口也没啥用,就是放着,万一以后有些急用呢,刚才我翻看过人家送的礼品了,就是些吃食和料子,老大媳妇你等会去看看有合用的就拿去做两身新衣裳,我看里边还有一匹藏青色的棉布,你下次回娘家的时候一块给你爹娘捎回去,我看那个颜色他们也合穿。”

    方氏点点头道“哎”,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自己命好,从过门到现在公公婆婆一直待她很好,有什么好事也没落下她娘家。

    “小舅舅,你还没答应我娘去我家住呢,现在我家屋子可多了,你去吧,去了还有黄婆婆给你做饭吃,身子好的快。”赵冰儿道。

    刘文强看了老两口一眼,他是担心王家人又来找麻烦,刘姥爷当然知道儿子的心思,就开口道“文强,要不你去你姐姐家待些时日吧,这次给他们吓得够呛,估摸着是不敢来了,就是来了还有这么多乡亲呢,但是那个王大花就不一样了,她要来纠缠你,这一来二去的村里人还得说闲话,要断就断的干净利索。”

    刘文强这才道“知道了,我下午就跟姐姐姐夫回去,我走了你们也能歇歇,这些天伺候我你们也累了,尤其是我这个小侄女美玉,每天换着花样的给小叔做饭吃,等小叔身体好了去镇里给你买一匹上好的花布做衣裳。”

    美玉道“算小叔你有良心,我可要上好的细棉布。”

    “没问题”刘文强乐呵呵的答应着。大舅舅拍了拍美玉的头道“一天干点活就知道惦记你小叔那点银子。”

    美玉做了个鬼脸,继续吃饭去了。吃过午饭刘氏把从家拿来的百米白面都倒进桶里,盖好盖子,道“如今天气热,这些个东西容易生虫,我也没敢多拿,还是要放好才行。”

    谭姥姥道“从年初你拿的那些还没吃完,你这有捎来了,下次可不许再拿了。”

    刘氏道“娘你放心,下次我们就空车来吃梨了。”

    谭氏豪气的道“咱自家种的那还不好说,等脆梨下来了让你爹去给你们送一车。”

    几个人坐在堂屋喝茶,避开了中午太阳最大的时候,就准备走了,谭姥姥给刘小舅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又拿来几顶草帽给他们戴着,这才把他们送出了院门。

    刘氏和刘姥爷的担心果然没错,一连好几天,都能看见王大花的身影在刘家门前转悠,直到确定了刘文强没在之后才消失。王家人再没来过,也没人来送那十两银子。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雨

    下午到家,刘氏把刘小舅安排在主院西边的客房,一来方便照顾,二来西边客房离凉亭近,啥时候想出来吹吹风也不用走很远。

    刘小舅性格好,不大会功夫就跟黄爷爷混熟了,两个人天南地北的聊着,黄婆婆在厨房准备晚饭。

    晚饭的时候闷热异常,谁都没多吃,晚饭后在院子里坐着聊天,听着远处就响起了闷雷,闪电也远远的看着要过来了。

    赵德喜就出了大门看了看天空,回来道“赶快收拾收拾,看着这雨势要过来了,从西北边过来的应该是一场大雨,院子里该收拾的收了,我去一趟酱厂,看看诚小子有没有忘记盖盖子。”

    赵德喜说着急匆匆的走了,刘氏见状拿了两副蓑衣,也跟了上去。赵云儿赵冰儿和黄家老夫妇把院子里的东西收了。

    天上开始掉点的时候刘氏和赵德喜就回来了,赵德喜道“诚小子是个心细的,我过去的时候都快盖完了,怕刮风上边还放了一块砖压着,我跟你娘帮忙弄完就都回来了,诚小子也回去了。”

    雨点越来越密,简单说了几句就各自回屋了,赵云儿一晚上都没睡好,前世最怕的就是打雷下雨的夜晚,况且昨晚雨势真的很大,雨打树叶的声音和大在亭子的上的声音,赵云儿听了一夜。

    同样一夜没睡的还有县城赵府的王氏。今天去药店买了一副红花给欣儿灌下了,足足疼了有小半个时辰才产下一个死婴,欣儿那小脸煞白煞白的让人心疼。欣儿现在成了这样,赵德成的官位也是朝不保夕,怎么就弄成这样了?

    第二天早上雨势还是没有一点减弱的迹象,不过倒是凉爽了很多,赵云儿起来的时候,赵德喜和刘氏已经洗漱好了在堂屋坐着了。

    赵德喜看着门外的雨势发愁,赵云儿道“爹,你在犯什么愁?厂子那边不是都弄好了?”

    赵德喜道“咱家是不用愁了,只是现在马上收麦子了,这么大的雨再刮点风,到时候麦子非倒了不可,要是大面积的卧倒,那可就减产的厉害了,村里人一年就这一次收成,老天爷快开开眼吧,别下了。”

    赵云儿道“爹,别犯愁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不了。”

    “你这孩子乱说什么呢?”刘氏嗔怪道,在赵云儿背上拍了一下。

    赵云儿才发觉一下心直口快,说错话了,吐了一下舌头就往外跑,打算去洗漱,正好撞见进门的赵冰儿,给赵冰儿撞了一个趔厥差点摔倒。赵云儿赶忙把赵冰儿扶起,戴着草帽跑去前院了。

    厨房里黄婆婆在忙着做菜,黄爷爷在帮着摘菜,见了赵云儿眼下的乌青道“云丫头,昨晚没睡好吧?也是昨晚这雨下的太大了,你黄爷爷今天早上还去路上看了看,水流的哗哗的,这几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了。”

    赵云儿道“是下的大,我昨晚是听了一晚上的雨声,不过今天天气倒是挺凉快的。”

    黄婆婆点头道“这也快出伏了,到了凉快的时候了。”

    “今天这早饭没办法再院子里吃了,只能在厨房将就一下了。”黄婆婆道“等会喊你爹娘她们过来吃饭,我再拍个黄瓜,马上就好了。”

    “好”赵云儿答应道。洗漱好了就去叫赵德喜她们吃饭了,一家人打了油纸伞过来,刘小舅因为腿脚不便,路上又湿滑,刘氏就让他待在堂屋,端了点饭菜给他。一份小米粥、一个煮鸡蛋和两个白馒头几个小菜。

    吃过早饭,雨势减缓,但是还是没停下的意思,天上黑云跑的很快,雨点砸到地上还冒泡,刘氏道“看这地上冒泡的雨点就知道,暂时雨势停不了。”

    这大雨天哪也去不了,最多能在屋檐下走动走动。一家人都闲得发慌。上午的时候张氏和王二柱来了,披着蓑衣带着草帽。

    赵德喜赶忙把他们请进屋里,到了热茶给他们喝,免得淋雨感冒。刘氏道“这大下雨的,你们过来可是有啥急事。”

    张氏笑道“没啥事,这不是忙惯了,这一下拘在家里不让出来,我和二柱都不习惯,这不到你家来坐坐。”

    二柱道“我们俩刚才出来的时候顺道去地里看了看,我们家地里水灌满了,昨晚还刮风了,有一半的麦子都卧倒了,哎,要是再下下去,可就没啥收成的。还好今年在酱厂上工挣了点银子,要不今年冬天就难过了。”

    张氏道“刚才路过你们老宅包出去的地里看了看,比我们家的还惨,本来长势就不好,还在风口上,基本上都卧倒了,麦粒都被水泡了,估计跟绝收差不多。你说这几年都不这样了,今天偏偏在要收的时候来这么场大雨,真真是灾年。”

    刘氏道“可不是,这天灾人祸的谁也说不准。”

    “她爹,等雨停了,你还是早早捎信去县里说一下情况,要不到时候收不到租子,爹娘来要的时候拿什么给。”刘氏对赵德喜道。

    赵德喜拧着眉毛点点头。大雨一直到下午的时候才渐渐停了,停了之后就开始刮风,风还挺大,带着哨。

    赵德喜担心酱缸盖子被吹开,还去看了一次,见都还好好的这才放心下来。

    晚饭的时候赵德喜道“等太阳出来,地晒干就陆续可以收麦子了,到时候应该有卖地的,我们得先打听着了。”

    刘氏道“是这个理。”

    刘小舅道“姐姐夫,你们要买地?”

    赵德喜道“嗯,咱们庄户人,没有地总不踏实,我和你姐商量好了,等收了麦子就买,多买点,到时候看看哪里有合适的。”

    刘小舅笑道“这要是买多了就成地主了,我常年给地主家做工种麦子,要不你们雇我当长工。”

    赵德喜道“到时候你腿好了,你要愿意就留下帮着姐夫,咱哥俩一起种地,你姐身子弱,就不让他操心了,放心到时候收了田给你分成。”

    刘小舅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也跟着姐姐姐夫沾沾光。”

    次日一早,赵云儿是被太阳唤醒的,出门一看,因为昨天下雨吹风的缘故,湛蓝的天空像是被洗过一样,一丝杂质都没有,太阳明媚的有些刺眼。

    刘氏见赵云儿起来了就道“赶紧洗洗吃饭吧,别饿坏了,大家都吃过了,给你留的在锅里。”说着就匆匆往外走。

    赵云儿道“娘,外边路滑的你去哪?”

    刘氏道“郑氏酒楼的活计来了,说本来昨天就该来拉酱了,结果昨天雨下的太大就算了,今天硬是踩着泥路来了。估计也是酒楼等不及了,我不跟你说了,人家那孩子还在等着呢,我拿了钥匙去开酱厂的大门。”

    赵云儿点点头,去前院洗漱吃饭了。黄婆婆见赵云儿起来了,就把给她准备的早饭拿到院子里的桌上,还一边嘟囔着“真是造孽啊。”

    赵云儿道“怎么了?”

    黄婆婆道“哎,我早上在大门口看到好多人去地里看了麦子都是哭丧着脸回去的,种地也真不容易,老天爷霸道的很,说不让收,这一年就白干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干锅

    刘氏和赵德喜卖了酱回来,把银票给了赵云儿,现在家里赵云儿管账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而且这些日子赵云儿管账也没出过什么岔子。

    赵德喜跟着赵云儿回到堂屋,道“云儿今天也不下雨了,我想去镇里的牙行问问,他那有没有合适的地,你跟爹透个实底,到底咱家有多少银子,我到时候也好跟人家说咱家要买多少地。”

    赵云儿道“爹,你放心去看,买个五百亩地的银子咱家还是宽裕的。”

    赵德喜惊讶道“要是上等地可得十二两银子一亩,咱家有那么多银子?”

    赵云儿道“爹,有的你别担心了,只要周围有连片的好地,咱就要了。”

    刘氏进来道“你们父女俩说啥呢?”

    赵德喜道“我想着今天没啥事去镇里牙行看看有没合适的地,这不正和云儿商量呢。”

    刘氏道“今天不许去,要去改天去,外边路滑的很,等个一两天路就晒干了,到时候再去,不在乎这一两天的。”

    赵德喜道“早上人家酒楼不是都来人了啊。”

    刘氏道“人家是人家,咱们不去。”

    赵德喜争执了半天,最后还是屈服了,乖乖在家待着。

    赵云儿今天打算做米酒,做米酒用的糯米和酒曲前天从姥姥家回来的时候就在镇上买好了。先把糯米泡上泡两三个时辰,这空档赵云儿去了一趟酱厂有一缸酱已经空了,说明酒楼生意还不错,诚小子在挨个的把盖子掀开,并且小心的把缸口有水珠的擦干净。

    赵云儿道“王诚哥,你真仔细,那边上的水珠不用擦等晒一会就干了。”

    王诚道“这几天也没啥事,闲着也是闲着,弄干净一点看着比较舒服。过几天收麦子估计就要德喜叔多操心了。”

    赵云儿道“应该的,需要的话我爹也可以去帮忙。”

    王诚笑笑不说话。赵云儿挨个看了一下,发酵的都还比较好,装了一小罐拿回去了,打算做点麻辣香锅什么的晚上吃,顺便把别苑的那几个叫过来一起尝尝。

    拿着罐子顺便去了一趟别苑,话说这水泥路真是难走,一步一滑,生怕自己摔着,过了桥就好多了,通往别苑的都是石板路,敲门的时候是甲二开的门,不用甲二领路,赵云儿轻车熟路的就走到厅堂。

    欧阳逸没在,林少扬自己坐在软榻上看书,见赵云儿拎着个罐子进来,开心的道“这是给我送吃的来了?”

    赵云儿道“想的美,这里边是调料,欧阳逸呢?”

    “你找我?”不等林少阳回答,欧阳逸就从外边走进来。

    赵云儿道“是啊,这不我姥爷家事情解决了,我上次做的酱也做好了,我打算晚上做点好吃的摆上两桌大家一起乐呵乐呵。你们都过来呗。”

    林少扬道“野丫头,你真的把蚕豆做成好吃的了?”

    赵云儿白了他一眼没理她,继续对欧阳逸道“晚上一定来哦,我先回去了。”

    欧阳逸道“放心,到时候我们一定去。”

    赵云儿走了,欧阳逸皱着眉头坐在椅子上,林少扬道“怎么,你不愿意去吃饭?”

    欧阳逸道“你脑子里除了吃能不能有点别的事了,刚才传来的线报,这次没有将曲家扳倒。”

    “怎么回事?按说不应该啊。”林少扬道。

    欧阳逸道“我们都低估了曲家的势力,跟朝中那些官员暗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我疏忽了,皇兄只给了个闭门自省两个月算是惩罚。”

    林少扬道“那倒是便宜他们了,那个曲小姐呢?”

    欧阳逸噗嗤一下笑出声“甲三真是个奇葩,线报来说曲墨幽从回京开始就一直闭门谢客,理由是身体不适,事实上却是身体不适,每到太阳出来的时候,脸上脖子上就长满了红色的疹子,太阳落山又没了,阴天则不长,据说寻遍了京城的名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林少扬笑道“果然是鬼医的后人,用毒也是一流的,虽说只学了半吊子也够了。”

    赵云儿下午的时候先把泡好的糯米蒸熟,把蒸好的糯米盛出来,放在大的干净容器中晾凉,等糯米晾到手摸上去微热,和体温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放酒曲了

    再酒曲拌入之后把糯米按压实,中间掏一个小洞,再在米饭的表层洒上一层酒曲把容器的盖子盖上,室温发酵。一般夏天等个三天左右就可以了。

    弄好米酒,就着手准备晚饭,赵云儿让赵德喜去请二柱一家和里正一家了,这场大雨来的太不是时候,全村气氛都阴沉沉的,找个由头大家聚一下,也缓解一下气氛。

    赵云儿让黄爷爷在村里买了三只土鸡杀了,打算做一大锅干锅鸡,配上土豆洋葱和大青椒,先把鸡块过油,炸成金黄色,土豆切成条状过油,备用,然后把豆瓣酱、辣椒花椒放油锅炒,出来香味之后放鸡块和洋葱青椒,加上盐辣椒面孜然粉和各色调料,倒入土豆就可以出锅了,装盘的时候撒上一层芝麻和香菜色香味俱全,这是今晚的主打菜。

    又做了一个干过排骨和干锅花菜,最后做了几道豆瓣酱风味的菜肴,回锅肉、鱼香肉丝和麻婆豆腐还做了几个凉拌菜做配菜,就算大功告成了。

    赵云儿和黄婆婆黄爷爷忙活了一下午,天也快黑了,二柱一家和里正一家这会也跟着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