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家媳(绯落)-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锦被严氏拉到院子里,严氏干脆就把她压在嫁妆箱子底下的《毒经》给翻了出来,拉着如锦的双手千叮咛万嘱咐,“我跟你说啊,这里面记载了不少毒虫和毒草。不少大夫认为剧毒之物只能杀人,不可能救人,却不知道哪怕是剧毒之物,只要用对了,就可以救人。哼,那些个老古董嘴里说出什么以毒攻毒的道理,却从来都对剧毒之物避如蛇蝎,就算是被毒物治好了,也说什么歪门邪道。”
“你一定要看这本《毒经》,要是记住了这《毒经》里的所有毒物,我就教你如何用毒。”严氏自信的说道。
如锦却是被严氏的这一番言论给唬得目瞪口呆。不过她还是有理智的,说道:“学医不该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吗?可这本《毒经》?”她翻了一下,里面除了记载毒物之外,还记载了如何配置毒物,直接跳过了把脉之类的。学医的不把脉,能给人下药吗?
“咱们杨家教弟子,从来都不会来老一套。你瞧瞧你的三个表姐表妹,谁会拿着那种干瘪瘪的理论背?把脉我会教你,那也是在你看完了《毒经》之后。你看了这《毒经》,绝对会有兴趣,到时候不用我逼你,你自会向我询问其他与药材有关的书籍。”严氏信誓旦旦的说。
如锦谢过了严氏,让严氏先放好,明日回去再仔细的看。
严氏把书放好之后,就叫丫鬟端水进来洗漱。
虽说两个人躺在床上,但严氏一直都没有防放过如锦的耳朵,不停的说毒蛇的种类,或者是蜈蚣、蟾蜍的种类。
蜈蚣和蟾蜍有种类么?
她还以为蜈蚣只有一种,蟾蜍也只有一种,反正它们的长相都差不多,可不像蛇一样,不同种类的长相也不同。
不过晚上说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如锦竟然不觉得害怕。兴许是没有见过多少实物的缘故。
第二日,如锦本想告辞,回家好生专研《毒经》,不过严氏却拉着她去她的小药房看那些毒物。
如锦虽然没看《毒经》,可昨天晚上严氏跟她说了这么多,她也着实好奇得很,干脆竟跟严氏一起。
严氏从柜子里找出一个小匣子,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些黑乎乎的,干瘪的虫、蛇之类的。
看起来也不太恐怖。
严氏却说这里面装的是她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毒物。
就如那金环蛇,银环蛇,毕竟都是死物,不管活着的时候有多凶猛,反正如锦现在看起来,都有些发黑。
严氏还特意的拿了一块黑绿黑绿的蛇说道:“这叫竹叶青,不好捕,虽然没有金环蛇和银环蛇毒,不过身上翠绿的颜色实在是太漂亮了。”
如锦:“……”
看着严氏兴奋的样子,如锦没有说话。
虽然她还没有看《毒经》,不过严氏说的每一句话她都暗暗的记在心里。直到下午,严氏才放过了如锦,却依旧不停的叮嘱如锦要好生看她给的书。如果《毒经》看完了,她还有《本草纲目》《食本草鉴》《海药本草》等等,不管是有毒的,还是没毒的,反正她都有。
如锦实在是受不住严氏的热情,告退之后便带着丫鬟往杨府外面走。
以前严氏待她也平平淡淡,就像是待陌生人一样,可没想到只要跟医术有关的,严氏的热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
就是不知道四舅母孙氏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人。
如锦回到家中,便迫不及待的翻开《毒经》,虽说叫毒经,可如锦看完第一页后根本就没有觉得多毒。也没有像她想象中的讲如何制毒害人。反之,这里面每一种毒草、毒虫都记载了其毒性,用多少能死。
第一页里面记载了一味叫附子的药,附子又叫乌头,分川乌头和草乌头。川乌头致人死亡要六钱到八钱。草乌头却只要六厘到一钱就能致人死亡。
随后又记载了跟乌头相关的汤方。
这本《毒经》虽然只有薄薄的一本,但囊括的范围非常广。如锦继续往后翻,才知道《毒经》上的记载是根据毒性的轻重来排的。毒性越强就排在越后面。严氏所说的金环蛇、银环蛇之类的,竟然是在最后几页。
如锦只是粗略的翻了一下前面和后面,正如严氏所说,她对这本《毒经》感兴趣了。上面囊括的范围虽然广,可每一种毒草或者是毒虫都没有记录得很详细。毕竟薄薄的一本,每一种都还记录了毒性、药性、汤方。自然不可能写得太详细。
她看得入神,连晚饭都没有吃,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天已经大黑。肚子才咕咕的响了起来,叫了尔英进来。
尔英见如锦已经关上了书,又拿钎子拨了一下灯芯,里面的光线强了不少。
尔英无奈的说道:“夫人,这灯芯我可是拨了好多回,可每次进来的时候,都见你捧着书看。若非知晓这书是杨家五太太给您的,还真以为您入了魔。”
如锦哂笑,“可不就是入魔了么,这书比当初在苏府时候,昔容讲的话本都还好看。”
尔英却是不信,杨家五太太给的可是跟医术有关的书。
杨家的两位太太想让如锦学医的时候,她可是打听了不少,都说学医难,特别是记背那些枯燥无味的汤方和药材性质。
可自家夫人恨不得钻到书里面去似的,这怎么可能!
如锦笑了笑,却没有把这本书给尔英看。尔英虽然是她的丫鬟,但终究跟杨家没有直接的关系。人家都说了,除了杨家的媳妇,也只有跟杨家有血脉关系的才能学杨家的女医。
这本书虽然跟女医无关,可她毕竟是拜了五舅母为师,哪个徒弟在未出师之前把师傅给的好东西给别人?
除非她收徒弟差不多。
第九章 认药
如锦的府邸,就叫陈府,离杨府不算太远,出门转两道拐就是杨府。府邸不大,也就两进院子。第二进院就当是内宅,正屋肯定她住,左右两边的房间由尔英和尔云随便挑。喜欢哪间住哪间。
外宅的正屋是夏妈妈一家子在住,左右的厢房是夏商一家子和夏林住,右边的厢房是当初跟着来宁波的小厮们住。
当初跟过来的小厮,拨了两个出来做门房,就住在门口的房子里。两进院子对于以前如锦住的地方来说,确实挤了点,但两进院绝对不小。
如锦还在宁波请了三个浆洗仆妇做短工,每天只来府上洗衣服,一个月也有五十个铜板。
丫鬟倒是没有请,厨房那边平日里都是夏林媳妇和夏妈妈一起在弄。总的来说,跟过来的每个人,都没有闲着。
月银跟以前在苏府的时候虽然没变,但每个人都比以前忙碌。好在所有人都相处得不错,人少了,自然也就没了大户人家的尔虞我诈。
大户人家有姨娘争宠,或者是庶女争宠。陈府却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锦自己就是主人,怎么可能有其他的女人跟她争宠。
不过小厮们却没有丫鬟们清闲。他们都不是如锦的嫡系,想出人头地,只能在如锦跟前好好表现。
但府上却也觉得算得上干净。
总共就那么几个人,难不成还要陷害过来陷害过去,甚至连性命都丢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家的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到陈府来拜访,如锦在宁波也没有熟识的人。自然就更不会有别人上门拜访。
不过这日,却有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递了帖子前来。
这个少年不是别人,就是安承墨。
安承墨这些日子忙碌着出诊,每日回到府上劳累不已。心中却还记得给如锦治病的事情,只是第二天才起床,就被师傅叫出去出诊。
终于今日可以休息。便从师傅那里打听了如锦的住处,好在陈府离杨府不远,安承墨去杨府拜访了师母之后,就直接走到陈府这里。
如锦接了帖子,便吩咐夏林把安承墨领进来。
陈府的宅子虽然是两进院,但院子里有山有水,水是引的活水。不管前院还是后院都有。
这是南方院子的风格,精致小巧。安承墨跟着夏林进了宅子,如锦已经在外宅的花厅等着。
安彦墨见了如锦之后抱拳行礼,便红着脸说明来意。
如锦现在倒是想通了,就算是有点病。也根本用不着吃药。她现在很好,基本上也不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发火。她现在一门心思都扑在严氏给她的书上面。虽然有时候看到一味药之后会想如何用这味药不着痕迹的杀人,但也有想过如何用这味药救人。
这不好么?
她觉得挺好的,至少从来都没有付诸行动。这样胡思乱想,还让她记得快些。看来得了精神病,也不是完全的坏处。
如锦委婉的拒绝了安承墨的好意,安承墨不明白为何病了不让治。之前如锦可不是讳疾忌医的那一类人啊。
安承墨还想劝如锦,不过如锦却说自己也在严氏那里学医,算起来也该叫安承墨一声师兄。有严氏在,她就算是病了,也不会出什么事情。
如锦这么一说,却把安承墨给骇住了。严氏可是他的师母,师母会什么他自然清楚。用毒医人没什么不好,但把这种医术教给如锦……
安承墨觉得背后惊出了一层冷汗。若如锦的病情加重的话,指不定会用毒杀人,到时候就不是医人了。
安承墨的表情完完全全表露在脸上,他不会遮掩自己的情绪,如锦一目了然。这位安师兄想得还真多。
如锦哂笑,她不会做没事杀人的事情。不说毒可以杀人,就说平日里的药,只要药不对症,也能杀人吧,学医的,谁不会弄这一手。
严氏既然放心的让她学医,自然就是相信她的。当然,她也相信自己觉得不会把人命当做玩笑,学了医就拿来杀人之类的。
如锦揉了揉太阳穴,怎么想过去想过来,竟是围绕着杀人。
如锦的这番言论让安承墨无话可说,但最后想想,还是决定相信自己的师母。便不再怕如锦要是哪天真的得了严重的精神病跑去干杀人这种事情。
不仅如此,安承墨还向如锦道歉。
如锦只是笑了笑,目光闪了闪,虽然没有想过要杀人,但有时候诊治几个人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如锦留了安承墨在陈府用午饭,被安承墨拒绝。不管如何,陈府只有如锦一个女子,若他在这里久了,估计会被人说闲话的吧,就像当初的沈家父女一样。想起沈家父女,他就觉得悲愤,明明是好心,却被沈家父女给利用。
如锦瞧着安承墨的脸色不停变换,也不多留安承墨,方才留安承墨用饭,也只是出于礼貌。当然,不在这里用饭更好,虽然她不知道安承墨心里是如何想的,但毕竟男女有防。她只是个独身妇人,跟安承墨的年龄又相仿。别人没想法,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安承墨离开之后,如锦就带着尔英和尔云去药铺买药。
虽然《毒经》上有记载,但没有亲眼见过,确实不认识那些药材。
《毒经》上记载的大部分药材,药店里绝对不会有,毕竟是剧毒药材,倘若每家药店都有的话,估计宁波城杀人放火的事情会多得多。
如锦也买了几样,什么天仙子、马钱子、苍耳子、乌头等等,每样都买了一两。
这些药材也是平日里常用的,如锦这么买,药铺的小二也绝对不会不卖。
只可惜,如锦见到的都是成药,已经炮制好的了,想要认那些没炮制的,还得去城外寻药。
如锦可犯愁了,她没事去城外做什么?
对宁波城都不熟悉,就别说出宁波城了,就是不知道宁波城内有没有买整株药材的那种。
如锦现在一门心思放在认药上面,碰上了难题,自然会去杨府请教严氏。
严氏对如锦好学的样子颇为满意。至少现在就想着要去认药了。也好,她最喜欢聪明的孩子。
严氏笑眯眯的说道:“正好你的表姐表妹要出城采药,你跟着她们出去便是。城外的药不少,不过有剧毒的药却不多,你想认完《毒经》上的毒草、毒虫实在是太难。正好你今儿来了,我便把《本草纲目》给你,那上面有些药《毒经》上也有记载,但偏向不同,《本草纲目》上的汤方更加温和,兴许上面的论证跟《毒经》上的论证完全相悖,你自己理解就是。”
“论证完全相悖也能治好同样的病?”如锦毕竟是个门外汉,自然不懂的就要问。
“学医中本来就有辩论汤方这事儿,你莫看大夫们看病后马上就开方子,可心里却已经辩了几回。现在你不是学汤方的时候,等你把药材认得差不多,我再教你汤方和辩证。”严氏说道。
“受教!”
如锦福了福身。
严氏很是满意,她平日里也教过自己的儿子和嫂子的女儿们学《毒经》,可以毒攻毒的方法太过旁门左道,小辈们也不喜跟毒打交道,自然也没有完全传授。好不容碰上了一个外甥女,还对毒没反感,自然得好好的教导。
如锦离开严氏就往表姐杨如心的院子去,询问了出门要带什么东西,该注意什么,又请了杨如心去陈府做客,这才离开。
杨如心只比如锦大三个多月,却没有出嫁,是个大姑娘了,不过如锦跟杨如心相处的时候,却发现杨如心根本就不着急婚事,反倒是一门心思扑在医术上。
每次看到杨如心,如锦的唇角就忍不住往上翘,要是杨如心再这么过一两年,就算四舅母再没人情味,也该急了。
这话她自然不会对杨如心说。
至于另外两个表妹,一个叫杨如君,一个叫杨如兰。杨如兰才十三岁,却已经学医数十载。
每次听到杨家的这些表姐表妹们说起学医的经历,如锦就咋舌。三岁就开始学医,那个时候她可是什么都记不得。是以,杨如兰小小年纪,医术却不差,就是孙氏不让她出诊。
谁会让自家还未出阁的闺女给其他已经出阁了的女子看女人家的病,孙氏可不敢这么冒险。
这年头,未出阁的女子都不能进孕妇的产房,自然也绝对不会让她们碰女人那些肮脏的东西。
是以,杨家的姑娘们就算学了很长时间的女医,却根本就没有经验,反倒是一般的医术有经验。
如锦把杨如心的话记在心里,好生的准备了一下,去外面找药是件苦力活儿,若是穿裙子的话,反倒麻烦。
如锦干脆晚上赶出一条裤子,试穿了一下,陪着短褂,看起来也没有不伦不类,反倒是增添了几分英气。
如锦满意不已,却因为想到明天出城采药兴奋过头,没有睡得好,可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依旧精神百倍。一大早的就去杨府等候表姐表妹们。
第十章 野外
少了裙子这个麻烦,如锦看起来精练得多。杨府的姑娘们都扎着马尾辫,穿着短褂和裤子,跟平时大相径庭。
如锦早早的就在杨府外面等候了,她没有进府,反正就算是进了杨府,还是得走出来,麻烦得很。
当她看到杨府的少女们你说我笑的走出来时,抬起胳膊挥了挥手,对众人打招呼。
杨如心毕竟是姐姐,脸上挂着笑容说道:“如锦表妹,你怎么没乘马车过来?”
“跟你们挤在一起更好,马车多了也是麻烦事,再说,咱们是去采药的,何必多一辆马车。”如锦笑呵呵的回应。
杨府的马车已经准备妥当,如锦随着杨府的三姐妹上了马车。马车很宽,就算再坐三个人进来都没有问题。
车里还摆着四个小背篓,杨府的三位姑娘跟平日里比起来多了一些精神,有说有笑的。如锦想起这三个表姐表妹在府里的时候大多数都不说话,经常在药方的呆一天两天。还以为这三个姑娘都是性子沉稳的呢,没想到也会有少女跳脱的时候。
对于杨如心她们三个来说,出去采药跟野游没什么两样。若不是最近太阳比较大的话,她更恨不得隔三差五的就去郊外。
如锦以前基本上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就没有去郊外玩过,这一回也借着认药,出去玩一下,只是这太阳很大,温度也不低。
“我昨天做了霍香正气丸,现在时辰还早。还不算太热,不过等我们出了城之后,太阳就该大了,你们现在也吃一粒比较好。”杨如心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瓷瓶。
打开瓷瓶。便飘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杨如兰赶紧掩住鼻子,这霍香正气丸的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
“我准备了风凉油,不用!”杨如兰说道。她最讨厌霍香正气丸。
如锦没有准备这些东西,也知道杨家的三个姐妹肯定会准备,便向杨如心讨要了一粒,虽然气味比较难闻,但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马车出了城,杨如心就干脆掀开了窗帘,道路的左边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右边是小树林,偶尔会出现土地,每一次杨家的姐妹出来的时候,都兴奋不已。
到了小山丘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