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公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嫂相见,必须特意打扮,以示郑重。
裴英娘天还没亮时就被忍冬和半夏叫起来装扮,又困又累,一早吃馎饦的时候,差点栽在面片汤里。
李令月今天也换了一身簇新玫红襦裙,满头珠翠,“总算来了,她们非给我戴什么假发,好看是好看,扯得我头皮疼。早点见完赵观音,我立马把发髻拆了!”
她一边抱怨,一边小心翼翼站起身,没办法,发髻太重,猛然站起来,可能会摔个倒栽葱。
裴英娘吃吃笑,她的头发又厚又密,梳的又是家常的小髻,暂时用不着假发、假髻。
而李令月五官渐渐长开,身形愈加窈窕,宫婢们开始为她梳繁复的高髻。高髻必须拿假发填充,有时候还会直接用那种木头制成的假髻。
顶着一头沉重的假发、假髻和珠翠簪环,饶是健朗如李令月,也支持不了多久。只有遇到节庆重要场合,她才肯梳假髻。
宫婢们撑起罗伞,护送姐妹俩去含凉殿。
李令月头重脚轻,外面又在下雨,到处湿漉漉的,走起来不大稳当。宫婢们怕她摔着,前呼后拥,一边一个,身前一个,身后还跟着一个,架着她走。
走到半路,迎面看到李旦遥遥走来。
雨越落越大,他没穿木屐,长靴踩在砖地上,水花四溅。
等李旦走近,裴英娘谨慎地打量他几眼,发现他面色和缓,好像又变成平时的八王了。
李旦的目光落在她裙底的彩绘枹木屐上,扫视左右,“公主穿不惯木屐,雨天路滑,怎么不提醒她换双鞋?”
忍冬不敢吱声。
裴英娘想开口解释两句,忽然想起之前几次穿木屐摔倒,好像都是在李旦面前,脸颊一热,不好意思张嘴。
李令月闻言回过头,“英娘过来,我牵着你走。”
裴英娘看一眼李令月头顶高耸华丽的发髻和她身边围着的四五个宫婢,摇摇头,走到李旦跟前,伸出手。
不让抱,拉手还是可以的。
李旦眼眸微垂,牵起她的手,锦边袍袖和她的绣球锦襦袖交叠在一块。
宫婢们连忙围拢到两人身边,把二人笼在伞盖里头。
雨水浇在罗伞上,乒乓响。
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雨幕中,栏杆台阶上溅起一蓬蓬水雾。
伞下的空间不小,但四面八方都有裹挟着雨水的秋风往伞底下钻,裴英娘怕李旦淋湿,朝他靠近了些。
李旦低头,大概以为她怕冷,松开手,揽住她的肩膀,把她罩在袍袖底下。
他身上总是有股淡淡的墨香,让裴英娘不由自主想起他的书室,清净简单,萧疏阔朗。
李显成亲之后,常住英王府,不能像以前一样日日待在蓬莱宫中。
李旦什么时候娶亲呢?
裴英娘抬起头,看着李旦的侧脸,他五官俊秀,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温润厚重,但细看之下,就能看出他眉宇间的孤傲冷淡。认识这么久,他永远冷静自持,连偶尔微笑时,笑容也像是一板一眼雕刻出来的。
偏偏是这个不苟言笑的八王,对她这么温和体贴。
裴英娘微微一叹,等李旦娶亲之后,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她这么好了。
其实倒也没什么,人都是要长大的。再亲密的兄弟姊妹,也会有生疏的时候,何况她并不是李旦的亲妹妹。
她不贪心,李旦给予她的关爱呵护,已经足够多了。
第40章
裴英娘盯着李旦的袖子看。
她发现飞溅的雨珠落在李旦的袖子上; 竟然像露珠在荷叶上滚动一样,会慢慢沿着皱褶滑下来; 不会打湿袍袖。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入水不湿的鱼油锦?
鱼油锦是贡品; 裴英娘之前听李令月提起过,今天还是头一回亲眼见识。
她的目光太热切了,李旦不得不敲敲她的脑袋,提醒她:“看路。”
到了含凉殿; 早有内侍捧着热水、姜茶、干燥的巾帕上前伺候。
三人一人齿间噙一块嫩姜芽; 走进内殿。
儿子成婚,李治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正歪着凭几和武皇后闲话。看到兄妹几人进来; 立即催促侍者去预备滚热的姜汤。
他自己多病; 受够了病痛的折磨,因此格外怕儿女们患病。
李旦道:“不必搁姜、盐; 热茶就好了。”
宦者小心询问:“大王饮清茶还是饮茶汤?”
自从永安公主鼓捣出清茶; 圣人宫里便常备着两种煮茶的罐子。
李旦蹙眉; 雨天湿气重; 吃茶汤太腻; 而且他已经习惯每天早晚饮清茶; “清茶。”
宦者又问裴英娘。
裴英娘小声说:“我也要清茶。”
李令月不吃清茶,也不饮茶汤,她要了一壶温乳酪。
嫩姜芽噙在齿间,有股辛辣的芳香,隐隐约约还有一丝丝淡淡的甜味。裴英娘觉得嫩姜芽还挺好吃的; 接过茶盅后,没有吐出姜芽,直接啜饮一口茶水。
甘美的茶水和姜芽接触,一下子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齐涌上头。姜芽和茶水,味道竟然这么古怪!
裴英娘咽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含着一口姜茶水,脸颊涨得通红。
李旦似有所觉,侧头看她一眼。
裴英娘勉强把茶水吞下去,扭过脸,悄悄吐舌头。
李旦微微笑了一下,眉眼刚刚皱出一个温柔的弧度,这时,殿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说话声。
他脸上的笑意转瞬即逝。
裴英娘穿了木屐过来的,一路蹚水,鞋袜仍然干爽,唯有裙角上溅了几星泥点子。听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怕失礼于人前,她随手把宽大的袖子轻轻一笼,遮住裙角。
抬起头来,看到的却不是新婚夫妇李显和赵观音。
进来的竟然是武承嗣!
武承嗣头顶软幞,腰束革带,穿一身小团花罗袍,进殿以后,不敢抬头,行礼毕,等着李治和武皇后问话。
武皇后并没有宣召武承嗣,眸光流转,看向李治。
李治笑着道,“今天显儿带着新妇拜见翁姑,我记得承嗣也是娶了亲的,叫他一起来热闹热闹。”
武皇后心里微微一沉。
武承嗣和武三思刚刚回长安时,她确实为兄弟俩安排了亲事。但后来她有了别的打算,便推了武承嗣的婚约。娶亲的是武三思,他已经娶了一个正室,纳了两名姬妾。
李治不会无缘无故关心武承嗣,今天他特意把武承嗣叫来,很可能是想彻底打消武承嗣的念头。
一时之间,武皇后脑海中闪过许多人的名字,是谁向李治告密的?她明明只对武承嗣透露过自己的打算。
难道是裴英娘自己看出来的?
武皇后眯起眼睛,飞快地扫一眼右边坐席。
裴英娘正仰着脸和邻席的李旦说话,忽然觉得脊背一凉,忍不住打个激灵。
想回头去看,李旦遽然俯下身,“英娘。”
这一刻两人离得极近,呼吸只在咫尺之间,裴英娘几乎能看清李旦眼瞳里的倒影。
她呼吸一窒,愣了半天,轻声呢喃:“阿兄?”
李旦不语,纤长的手指擦过她的发鬓,轻轻摘下她发髻间的一朵绿香球,退回自己的坐席。
这一刻的他,生动鲜活,依稀有几分打波罗球时的风流肆意。
裴英娘半天回不过神。
过了半晌,仿佛还能感觉到李旦的指腹贴着发丝摩挲的触感。
武皇后旁观兄妹二人嬉闹,收回目光,裴英娘再聪明,也是个没开窍的小娘子,怎么可能知道武承嗣的心思。
告密的人到底是谁?
李治含笑看着武承嗣,“我记得承嗣娶的好像是秦家的小娘子?”
武皇后心念电转,李治会有此问,今天定然是不会轻轻放过武承嗣的。和武承嗣的意愿比起来,她当然更重视李治的态度。
一切思量只在顷刻间,武皇后亲自为李治斟茶,笑意盈盈,“承嗣还没娶亲呢,原是定好了秦家五娘子,谁知他没福气,秦五娘和他没缘分。”
李治长眉微挑,“竟有这样的事?”
武皇后笑容温婉,“也许是因祸得福也未可知,陛下若有可心的人选,莫要便宜别人,先顾念我侄子吧。”
武承嗣跪在下首,听到帝后二人的对话,心下大骇。
姑母不是说会把裴英娘指给他的吗?
他配不上嫡出的公主,至少可以娶一个名义上的嫡公主!
李治接下来的话打破了武承嗣的幻想,“正好袁家有个小娘子,正值青春年少,我瞧着和承嗣倒是相配。”
武皇后脸上浮起几丝惊喜的笑容,欢喜道:“承嗣,还不谢恩。”
武承嗣双手握拳,闭一闭眼睛,颓然稽首。
姑母没有开口,他不能贸然暴露自己的目标。否则不止圣人会厌弃他,还会惹怒姑母。
他眯起眼睛,瞥一眼置身事外的裴英娘。他不急,是他的,早晚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刚要收回视线,余光瞥见一双锋利的眼眸。
李旦手执犀角杯,啜饮清茶,偶尔撩起眼帘,扫他一眼。
武承嗣收敛心神,老老实实低下头。
向来默默无闻的八王,似乎比他想象的更敏锐。
等裴英娘从李旦刚才反常的举动中回过神来时,李治已经把武承嗣的婚期定下了。
李令月悄悄和裴英娘咬耳朵,“显王兄成亲,阿父真高兴,抢着做媒人。”
裴英娘虚应几声,没敢回头去看李治和武皇后的脸色。
她总觉得,李治突然关心武承嗣的终身大事,很可能和自己有关。
雨下个不停,李显和赵观音进殿的时候,看起来蔫蔫的,好像精气神都被雨水冲走了。
拜翁姑,行大礼。赵观音举止端庄,一丝不苟,挑不出一丝错来。
裴英娘不由得对赵观音刮目相看,经过昨天房瑶光出现在青庐的事,她还以为赵观音会和以前一样,不管不顾地大闹一场呢!没想到她竟然能忍气吞声,主动讨好武皇后。
赵观音给李令月和裴英娘准备了礼物。
裴英娘从含凉殿出来,打开忍冬手里的黑漆钿螺匣子,里头是几块玲珑剔透的美玉。
“我是不是要送回礼?”她拈起一块深青色美玉,和腰上挂的一块貔貅玉佩比在一起看了看,好像成色不错,温润光泽,应该很值钱。
李令月跟在她后头走出来,“这是规矩,我们接着就是,不用回礼。”
这时候雨刚好停了,云层散去,天边挂着一条若有若无的彩色云霞,积水顺着屋檐溅落,滴答滴答响。
裴英娘看李令月难受的样子,忍不住道:“已经见过七嫂了,阿姊可以把发髻拆了吧。”
李令月摇摇头,珠翠叮当响,“回去才能拆。”
她的动作太大,扯动发髻,疼得她倒吸几口凉气。
裴英娘忍俊不禁,“那我先送阿姊回去,免得阿姊累着了。”
把头顶高髻的李令月送回寝殿,她顺着回廊,一径回到东阁。
东阁闹哄哄的,宫婢们来来回回,小心翼翼搬运几只红地对鹿纹锦匣。
内侍道:“公主,八王刚才命人送来的。”
裴英娘摩拳擦掌,难怪她早起时眼皮跳个不停呢,今天竟然可以收两份礼物!
“是什么?”
内侍躬身道:“是岭南道上贡的鱼油锦。”
裴英娘扬眉,她刚刚才拉着李旦的袖子赞叹不已,一转眼李旦就把鱼油锦送过来了,阿兄真是贴心呐!
不仅贴心,还大方。
她喜滋滋唤来半夏,“照着我之前说的,裁几件男装,剩下的料子做斗篷。”
穿襦裙骑马终归不如男袍胡服方便,她原本打算用李治赏她的蕃客袍锦裁胡服,现在有鱼油锦,一样做两套好了。
书室和琴室相通,中间垂着一挂水晶帘,帘下的梅花小几上供着几瓶木樨,满室暗香浮动。
裴英娘从帘下走过,盘腿坐在书案前,翻出账本,拈起紫毫笔,饱蘸浓墨,打算记下李旦的馈赠。
展开纸卷,发现已经没有下笔的地方了。
宫中的书本都是一卷一卷的卷轴,一卷摊开来,其实写不了多少字。往往一本经书,要抄几十上百卷才能抄完。
如果是线装书,薄薄一本就够了。
此时民间已经有收展便利的经折装出现,但是士大夫们瞧不上,觉得还是卷轴装书册最为风雅。甚至连书卷也被人看不起,朝廷下发敕旨时,以竹简写就的敕书最为贵重。
裴英娘想起武皇后命人著书的事,她大力推广北门学士的著书,是为了扩大她的影响力,收揽人心。当时秘书省刻印的一批书目,用的好像是比卷轴装更方便的装帧方法——当然,还是比不上明朝中叶的线装书。
裴英娘打算哪天去秘书省逛逛,宫中技术老道的熟纸匠、装潢匠由秘书省管辖,想改进装帧手法,只能向匠人讨教。现在的造纸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造出来的纸页粗糙发黄,容易腐坏,还不适合装订成书。质量好的纸极难得,只有王公贵族能随便取用。
想改善装帧技术,首先必须先从提高造纸技术开始做起,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裴英娘不大懂具体的生产技术,但是宫廷的工巧奴们懂啊,他们一辈子只从事一项差事,个个都有一肚子的经验和点子,只是碍于学识和身份,没办法归拢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或是提出了也不受人重视。
就像烟花和火药一样,她从头到尾除了搜罗丹方和提出大致的比例以外,并没做什么,工巧奴们才是真正做实事的。
就让她再一次抛砖引玉好了。
微风从敞开的厅堂吹进书室,帘影晃动,花香盈袖,米粒大小的金黄花朵扑簌扑簌落满小几。
裴英娘合上书卷,指头轻轻摩挲着绢帛制成的薄签子。
武承嗣的事应该是李旦告诉李治的,不然不会这么巧,昨天武承嗣刚刚惹怒她,今天李治就突发奇想,亲自给武承嗣做媒。
当时王府里的宾客们不清楚内情,看到武承嗣抱起她,可能以为武承嗣是好心带她找李旦。
唯有人老成精的千金大长公主看出她极力想挣脱武承嗣,但千金大长公主何等滑溜,绝不会为她抱不平。
再有知情的,就只剩下在场的李旦了。
裴英娘没有找李治诉苦,告状的人,只可能是李旦。
也只有李旦会在意她哭红的眼睛。
所以,她得尽快向武皇后卖个好,转移武皇后的火气。
打定主意后,裴英娘反而没那么忧愁了。一手托腮,摸摸鬓边的乌发,绿香球被李旦摘走以后,总觉得发鬓旁边空落落的。
武皇后其实并不生气,她不在乎武承嗣现在娶的人是谁。以后她不满意,下令让武承嗣和离就是了。
但李治的插手让她觉得有点意外。
李旦、李令月、裴英娘告退后,李治看李显和赵观音虽然笑容满面,但华丽的妆容遮不住眉宇间的憔悴,挥手让他们小夫妻先回去。
李显昨天在公主府吃了不少苦头,全身骨头酸疼,巴不得回王府睡上几天几夜,拉起神色不虞的赵观音,笑呵呵离去。
武皇后示意失魂落魄的武承嗣先出去,挥退侍立的宫人,微笑道:“十七刚进宫的时候,还像个小娃娃,一眨眼,也开始抽条长个子了,她的容貌和品性都是拔尖的,等她长大的时候,京兆府不知会有多少好儿郎倾心于她,望眼欲穿,盼着她出降。”
李治鬓发松散,倚着凭几,含笑听武皇后絮叨家常。
武皇后又说起裴英娘樱桃宴之夜为李令月燃放的烟花,不咸不淡扯几句其他的琐碎,最后话锋一转,“陛下是怎么打算的?”
李治沉默良久,眉头轻轻拧起,眼角的皱纹刻得越深。层峦尽染,秋意深浓,他鬓边的霜色就像渐渐荒芜的山林,缓缓露出群山最深处的雪峰,一日比一日更刺眼。
“媚娘,新城不可能死而复生,是我对不住她。十七的婚事,让她自己做主吧。”
武皇后哑然片刻,终归是不死心,“那执失云渐呢?”
李治双眸微微低垂,默然不语。
含凉殿发生的一切,躲不过武皇后的眼睛。李治看好执失云渐,虽然他没有开口说过什么,但他想撮合执失云渐和裴英娘,这一点毋庸置疑。
武皇后看不上执失云渐。裴英娘是她带进宫的,武承嗣是她的从侄,除了年纪相差太大之外,实在是再般配不过了。
而且,裴英娘的身份太微妙了,武皇后舍不得把她外嫁,她只能嫁给武家的人。
“等十七长大……”李治坐起身,直视着武皇后精明外露的双眼,“让她自己选,执失云渐,还是其他家儿郎,我不会逼她。”
他顿了一下,略显浑浊的双瞳隐隐有怒意翻腾,“唯有武承嗣不行!”
武皇后望着李治的眼睛,怔愣片刻。
不知为什么,她忽然想起多年前的感业寺。
太宗驾崩后,她被迫落发出家,整日青灯古佛,不停劳作。昔日年轻貌美的才人,不过数月,已经凋零憔悴。铜镜里的女尼神情麻木,找不出以往的娇媚活泼。
那日她奉命洒扫庭院,在院中汲水,寺里的年轻比丘尼们欢呼雀跃着奔出山门,说是圣人来了。
她又惊又喜,然后喜极而泣。李治还是太子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