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公主-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大后就不让他牵了。
  现在成亲了,他又要牵她……
  裴英娘想了想,还是把手递过去了。
  等他们进殿时,一屋子的人抿嘴看着他们笑。
  手拉手进宫的少年夫妻,这份柔情蜜意,着实难得,任谁也说不出难听的话。
  李治和武皇后相视而笑,把两人叫到跟前,细细端详一番,“不错。”
  李旦甚少当众感情外露,沉着平静一如往昔,但眼角眉梢笑意萦绕,一望而知心情十分好。
  裴英娘梳起妇人发式,五官样貌还不脱少女气,云鬓如漆,脸颊红润,眼神明澈有神,大大方方任众人打量,气色也很好。
  李治心下稍宽,命人将早就准备好的寓意吉祥的赏赐搬出来,笑容慈爱,招手让两人上前,一手拉一个,正色道:“旦儿,十七年纪小,以后她有什么想不到的地方,你要多担待几分。”
  等李旦点头应承,又看着裴英娘说,“出阁以后就是大人,持家之道,为父教不了你,好生照拂好自己。旦儿交给你了,夫妻俩以后有商有量,互相谦让,别急躁用事。”
  她莞尔,恭敬道,“英娘明白。”
  武皇后也说了些勉励祝福之语,接着是跑来凑热闹的长辈们。
  郎才女貌,一对璧人,天生地设之类的话听了一耳朵,一一见过,礼物收了几大车。
  琉璃翡翠,宝石盆景,翠玉珠宝,大多是石榴、葡萄、莲蓬、萱草、鸳鸯之类的样式图案,取多子多福之意。
  其中淮南大长公主的礼物依然是一只钿螺琵琶,裴英娘看到李令月悄悄撇了撇嘴。
  千金大长公主送的礼物最为阔气,其他人送金钿是一副副送,她大手一挥,直接送了一箱子,虽然箱子不大,但是打开朱漆描金箱盖,霎时光华折射,差点晃花裴英娘的眼睛。
  当然李治和武皇后赏赐的礼物是最精致贵重的,其中一架琉璃嵌云母屏风,光是镶嵌的夜明珠就有数十颗,没人敢和帝后争先。
  人都见过了,李治打发走其他人,只留小夫妻俩、李贤夫妇、李显夫妇和李令月夫妇陪着用膳。
  裴英娘不得不同情一下千金大长公主他们,一大早突然被召进宫,陪坐半天,送了一堆礼物,说了一车吉祥话,午饭还没吃呢,又被赶走了……
  李治召他们来,不会就是想让她多收点礼物,多听几句夸赞吧?
  饭菜食案陆陆续续送到殿前,李令月和裴英娘的坐席并排,特意挪到她身旁,小声问,“八兄对你好不好?”
  她抿嘴笑,李旦就坐在她旁边,李令月问的话他听得一清二楚,这叫她怎么答?
  当然只能答好。
  她余光看见李旦坐得更端正了些,点点头。
  李令月盯着裴英娘看了又看,确定她没有言不由衷,“那就好,英娘,八兄要是敢欺负你,我帮你出气。”
  裴英娘眼珠一转,“是不是该改口了……”顿了顿,板起脸孔,“以后得叫我阿嫂。”
  李令月怔了片刻,抬手揪她光润粉嫩的面颊,“谁是阿嫂?阿嫂是谁?哼,嫁了八兄,胆子变大了,我看看脸皮是不是也变厚了……”
  一只手斜刺里伸出来,轻轻拨开李令月的手。
  李旦低头,帮裴英娘揉了揉微微发红的脸。
  李令月呆了呆,俄而笑骂道,“好了,我晓得你如今也是有人疼,有人护着的了。”
  裴英娘挣开李旦,嗔怪地瞪他一眼,私下里怎么孟浪都不要紧,那是夫妻间的事,现在可是在宫宴上啊!
  李旦笑了笑,回头和李显说话。
  裴英娘继续和李令月玩笑打趣,薛绍插嘴进来,“近日公主胃口不大好,酸的辣的都不爱吃,上次亲仁坊送的栗子糕,倒是吃了一些。”
  李令月回眸睨薛绍,嗔道:“我和英娘说话,你多什么嘴!”
  薛绍好脾气地摸摸鼻尖,继续低头吃菜。今天席上的菜式新鲜别致,他从未吃过,不知不觉多吃了一碗粥。
  裴英娘拉着李令月的手,蹙眉道:“阿姊是不是身体不适?”
  薛绍不爱多事,应该是实在着急,才会当面和她提起。
  李令月小声说,“没什么大碍……只是最近吃什么都没胃口。”
  “正好厨下去年腌制的梅子、海棠、葡萄、酸杏、樱桃才刚启坛,我回去让人一样送几坛去公主府。阿姊爱吃栗子糕,一并把那个会做糕点的厨娘送去,以后让她服侍阿姊罢。”裴英娘道,“阿姊还想什么吃的?”
  李令月低头摸了摸藏在宽松襦裙底下的肚子,怀孕对她来说新奇又美好,笑叹道:“等我想起来了,直接派人去相王府讨要。”
  她们俩压低声音说私房话,忽然听到惊呼声,宴席上的气氛陡然变了变。
  和她们对面而坐的赵观音脸色铁青。
  李显则眉飞色舞,洋洋得意。
  昭善小声说,“贵主,王妃,七王刚刚向二圣报喜,说是府中孺人刚诊出有孕。”
  李令月头一次怀孕,听说李显的孺人也有了身孕,替李显高兴,“是哪位孺人?”
  “韦孺人。”
  李令月面色微沉。
  李显成婚多年,赵观音始终没有孕信传出,如今怀孕的虽然只是个孺人,李治和武皇后依旧很高兴,不过赵观音在场……
  出乎众人的意料,赵观音很快收起郁色,堆起满脸笑容,诚恳道:“郎君子嗣有望,妾不甚欢喜。”
  李显面上讪讪。
  李治和武皇后笑言今天是双喜临门,命人再开库房,赏赐英王府。
  武皇后只赏赐了些常见的珠宝布帛,绝口不提韦沉香的品级位分。
  赵观音悄悄松口气。
  宴席散后,众人告辞出来。
  武皇后把李令月叫去蓬莱宫叙话,女儿头一次怀孕,她还是很关心的。
  怀孕的事李治不懂,他叫住薛绍训示几句,单独留下裴英娘,事无巨细,问起她这两天和李旦如何相处,如何处理王府的老仆下人,听她说完,含笑点点头,“当家主妇和未出阁的小娘子不一样,主母须有雷霆手段,才能震慑府中仆从,行事不可太宽和。”
  叮嘱了一番,才放她离开。
  裴英娘走出内殿,李旦在回廊等她。
  她转过拐角,脚步陡然一停。
  李贤也在。
  兄弟俩不知在说什么,脸色都不大好看。
  李贤步步紧逼,李旦眼眸微垂,不怎么接他的话,末了,李贤冷笑两声,拂袖而去。
  李旦站着没动,面容冷峻。
  一个身如扶柳、面容秀美的内侍从裴英娘身边经过,以为她刚刚故意偷听兄弟俩说话,回头看了她好几眼。
  她认出那是李贤的家奴赵道生。
  李旦看到她,顿了一下,慢慢走过来,牵起她的手,“无事。”
  她轻轻嗯一声。


第138章 
  从宫中回到相王府; 李旦换了身檀色圆领春衫; 立刻去了东边书室。
  他吩咐长史召集几个门客幕僚; 不知在商量什么要事; 一直谈到深夜。
  裴英娘等他回房一起吃饭; 等到亥时,实在撑不住了; 歪在榻上睡了过去。
  朦胧中感觉到有人在房里走动说话,她睁开双眼。
  回来传话的冯德连忙打千唱喏,李旦还在忙,怕她久等,要她自己先用饭。
  她洗了把脸; 吩咐厨下煮了锅羊肉馅娇耳,爪篱沥干; 装上几大盘,撒上芫荽、细葱、胡椒; 配几味甜酱、豆豉、蒜泥、辣油之类的凉拌调料,并野菌毕罗、蒸饼、胡麻饼、春饼; 一大盅蟹黄莼菜烩汤羹; 送去书室那边。
  东西送到书室,桐奴小心翼翼和负责守卫的杨知恩禀明来意。
  李旦和幕僚商议事情时; 闲杂人等不许靠近; 哪怕是天使捧着二圣的敕书走到王府门口了,也没人敢硬闯书室。
  但膳食是王妃叫人送来的,杨知恩没敢为难桐奴; 转身进了院子,刚跨进回廊,书室里的声音很快压低,长史探出半个身子,目光警觉,“何事?”
  府中门客围坐一团,正在为某件事争吵,一个个面红耳赤,气氛僵持。
  李旦端坐主位,低头看着青瓷茶盏里潋滟的茶水,神情模糊。
  廊下只挂了一盏竹丝灯笼,杨知恩看不清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抱拳道,“娘子恐郎君劳累,着人送来些热食菜蔬。”
  幕僚们面面相觑。
  李旦抬起头,放下茶盅,“送进来。”
  杨知恩吁了口气。
  菜肴碗盏送到书室,幕僚们闻到香气,偷偷咽口水,纷纷推辞,要去廊下吃饭,不敢逾矩和李旦同席。
  李旦留下众人,命婢女设席,和幕僚们一起用饭。
  席间菜肴精致,瓷碗用具精美,但盘中俱是简单常见的饭菜,不见鱼肚、海参、玳瑁之类的海味,亦没有野鹿、熊掌、野雉等山珍。
  幕僚们拿不准王妃是怪他们耽搁相王休息,还是故意假装节俭笼络人心,等李旦先动筷子,才跟着动作。
  这一动作,自然是停不下来的。
  相王府换了厨娘么?怎么饭食忽然变得如此可口?
  赶紧多吃点!
  幕僚们夹菜的速度突然变快了很多。
  晚饭没有粥饭,蒸饼、娇耳既饱腹,吃起来又方便,众人很快吃完。
  彩衣婢女们撤走食案,送上消食的茶汤。
  吃饱喝足,幕僚们继续议事。
  一顿晚饭,并没耽搁多少工夫。
  杨知恩暗暗道,难怪王妃只送了些馅饼啊、娇耳之类的面食,原来是为了省事。
  他蹲在墙角,大口吃着一盘拌了葱丝、蒜泥、胡椒的娇耳,果然郎主娶了妻室就是不一样,不仅郎主气色好精神足,他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也有人想着了!
  桐奴和裴英娘禀报说几个文质彬彬的幕僚一盘加一盘,把整整一大锅娇耳吃光了。
  她让半夏去厨下走一趟,“羊肉、猪肉、虾肉的娇耳各煮一大锅,不要汤水,各处值夜的都送到,清客们未必敢吃饱,等郎君那边散了,往客院里再送几份。”
  寒凉的春夜,饿着肚子当差不好受,这时候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送过去,比大鱼大肉还管用。
  半夏应了声是。
  子时末,李旦才踏着深沉夜色回房。
  裴英娘洗浴后打发走婢女,伏榻瞌睡,房里只点了一盏灯,昏黄的灯光笼在她身上,搽了珍珠粉的脸颊泛着淡淡的晕光。
  睡颜恬静。
  他站在珠帘外,默默看了一会儿。
  以前他不就寝,婢女们不能休息,等到天亮也要为他留一盏灯。
  但是那只是为了应付差事罢了,没有人特意等他回来,不为别的,只为他。
  夫妻同体,他们是世上最亲密的人。
  他脚步放轻了些,走到湘妃榻前,准备抱她去东间内室睡。
  刚俯下身,袖子蹭到她身上。浓密纤长的眼睫颤动了几下,她揉揉眼睛,坐起身,“你回来了。”
  半梦半醒时说话,声音沙哑软糯。
  李旦揽着她就势压倒,追逐着樱唇嬉戏,想尝尝她的唇是不是也和嗓音一样甜美。
  刚睁眼就被压着热吻一阵,裴英娘来不及反应,等他松开时,还愣愣地盯着他看。
  他笑了笑,打横抱起她,送到内室床榻上,帮她盖好被褥,“睡吧。”
  白天进了一趟宫,一来一回确实很累,她眼皮发沉,看到他回房,心里安定下来,很快睡熟了。
  翌日睡到卯时,睁眼时听到耳畔有陌生的呼吸声,她侧过脸,李旦还在睡。
  成亲里里外外要忙的事很多,他这些天应该也累着了。
  微风吹拂,窗外树枝沙沙响,房间里光线暗沉,可能是个阴天。
  她抬手描摹李旦的眉眼,他睡觉时神情柔和,有种乖巧羞怯的感觉,和平时不大一样。
  大概是他的睡相太乖了,她情不自禁凑过去亲了亲他的鼻尖。
  一阵天旋地转,睡着的人遽然睁开雪亮锐利的双眸,抱着她翻了个身,把她压得紧紧的,舌头撬开她的齿关,急切地翻搅索取。
  她喘不过气,鼻子里发出示弱的哼哼声。
  长吻结束,他俯身在她耳边脸颊啄吻,咬牙道,“摸就算了……还敢亲,给我等着。”
  说话时滚热的气息往她耳朵里钻,最后几个字说得咬牙切齿的。
  她大口喘气,微微颤栗,有点想哭,就亲了一下而已呀,而且是趁你睡着的时候亲的……
  他怕控制不住,匆匆起身去净房洗漱。
  裴英娘搂着被褥继续赖床,等李旦洗好了回房,才坐起身,“今天要出门吗?”
  李旦掩好衣襟,坐到床榻边,拨开她的长发,轻吻光洁的额头,“说好这几天陪你的。”
  李显教过他,没什么情趣、不会花言巧语哄人开心的话,就老老实实待在王府里陪着娘子,天天朝夕相对,让她没工夫生气,真生气了能及时发现,及时描补。
  虽然七兄向来吊儿郎当,但毕竟是成过亲的人,经验教训多,他的建议可以适度参考。
  裴英娘跪坐着,上身前倾,趴在李旦背上,双手绕到他下巴底下,帮他系好圆领袍衫的系带,打好结,“你去忙正事罢,我今天想逛逛园子。”
  昨晚他三更半夜才睡,连夜和门客密谈,商谈的必定是大事。他再置身事外,不理纷争,到底也是皇室中人,不可能真的天天闷在内院看书习字,安心当个闲散亲王。
  早在温泉宫时,她就发觉了,李旦和她以前想象中的不一样。
  进宫前,他是李治和武皇后最小的儿子,是冷傲孤僻的相王。认识久了,他是体贴温和的兄长。
  现在,他是她的丈夫,他的名字,不再是冷冰冰的代号。
  不论他决定走哪条路,她愿意陪他。
  即使他什么都不知道。
  李旦扭过头,垂眸看着趴在自己肩上的人,目光温柔,“外头落雨了。”
  她“啊”了一声,光着脚奔下床榻,走到窗前,支起窗户,院子里细雨朦胧,挂起万丈软帘,石榴树静静矗立在缠绵春雨中,果然在落雨。
  梦中听到的沙沙声不是风吹动枝叶,而是微雨打在叶片上的声响。
  “落雨不要紧,逛不了园子我也有事做。”她笑笑说。
  身体突然腾空,一双结实的臂膀拦腰抱起她,送回床榻。
  李旦抓起她的脚踝,触手冰凉如雪,皱眉道:“下次再这样,药羹还得接着喝半年。”
  她吐吐舌,乖乖把双腿塞进暖和的被子里,老实听训,“晓得了。”
  一起吃过朝食,李旦出去了。
  春雨细如蛛丝,他心事沉沉。
  想到以后每天清早睁开双眼时,能看到小十七躺在自己身侧酣睡,随时能揽着她厮磨亲近,又觉得心中安稳。
  梦中奢望的一切他都得到了,有小十七陪在身边,将来的艰难险阻,波云诡谲,就如眼前这场绵绵春雨,不值一提。
  他定定神,微笑着冒雨徐行。
  杨知恩和长史跟随左右,一行人慢慢往东市的方向驰去。
  裴英娘让会做栗子糕的厨娘把启坛的蜜煎果子和去年冬天腌制的酒糟腌鲤鱼一并送去公主府。
  朝廷禁止宰杀鲤鱼,老百姓们给鲤鱼换个别称,照吃不误,她当然也不不避讳。
  酒糟腌鲤鱼一般冬天做,夏天吃。
  她闲着时心血来潮,看到永安观有养花的暖房,特意吩咐花奴空出一块,尝试能不能利用暖房的干燥和温度来腌制酱菜、果干。
  实验一半成功,一般失败。
  腌鲤鱼成功了,酱菜失败了。
  她决定今年再试试,相王府的暖房更大,里头的各色名种牡丹养得娇艳欲滴的,酱菜比牡丹经折腾,一定能做成功。
  不过事先得嘱咐厨房的人保密,不能叫李旦听见风声。
  忍冬提醒裴英娘应该给英王府送一份贺礼。
  裴英娘有些为难,李显的第一个孩子,理应送大礼,但是偏偏是庶出的,“让阿福去打探一下其他人送了什么。”
  跟着别人一起送,最不容易出错。
  反正她又不想掐尖出风头。
  午饭她是一个人吃的,李旦夜里才能归府。
  清寒雨天最适宜拥被小睡,可惜她没有这个空闲。
  婢女在廊下支起罗帐帷幕,铺设软褥、几案,搬来薰笼、矮榻,她添了件厚蜀锦团花半臂,坐在回廊里处理杂务。
  阿福和阿禄进院禀报事情,一路上看到相王府的仆役锦衣华服,行色匆匆,很少有人交头接耳,压低嗓音说:“不愧是相王府的下人,严谨得体……”
  等他们见到一脸谄笑的冯德,很快不这么想了。
  兄弟俩先奉上账册,一一禀明近几日的要紧事,然后道:“头一批瓷器送往各处去了,现如今各地商队三天两头找仆打听下一批什么时候运来京兆府。”
  裴英娘头也不抬,“西市的胡人没有动静?”
  “当然有,那帮粟特人问的次数最多。”阿福说,“还有,前天倭国使臣也想买瓷器。”
  “倭国人?”裴英娘写字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他们想要多少?”
  阿福挤挤眼睛,“按着娘子说的,咱们只送不卖。京兆府的达官贵人们抓耳挠腮,挤破头了也没处买的宝贝,有市无价,倭国人不懂行情,狮子大开口,要几百件呢!”
  朝廷优待留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