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官妞奋斗史-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之相对的,客家客栈关于酸笋只炒了辣子,然后做早餐下饭菜用,只有一次性买够了多少钱,或者是一次性定了一个月的上等餐,才能每天送上一碟酸笋。

    这样一来,定高档餐的还增加了不少,毕竟相对于酒楼里需要买的,一碟就要五文钱的小菜,他们只是订一份高档餐,更加的划算,相当于白得了。

    这样一来,店里的生意又增加了不少,而拉面馆跟快餐店,拉面馆是把笋丝放上一点提下味道,真只是一点,快餐店则是在买够多少钱以后,夹上一筷子的酸笋。

    店铺里面的生意兴隆了,就因为这个酸笋,让客家客栈这两个月的盈利硬是提高了一倍,拉面馆跟快餐店也是如此,乐的王家人人合不拢嘴。

    而王家庄也就在这时把房子都给建好了,还建的完全了,除了有施工队的功劳,还有那些暂时充当施工人员的庄户人家,在种了菠菜以后,庄户人家觉得也没有什么事干了,收粗笋的事情老幼妇孺就可以了,这建的既然是自己的家,那他们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不是吗,于是,就都自动加入其中。

    施工队跟王家算钱,那是按面积算的,见这些庄户人家要来帮忙,队头也是个厚道的人,按照日工资给这些庄户人家结算工钱。

    庄户人家一看,更高兴了,干起活来更加的卖力了,也就是因为这样,施工队才能这么快的把房子建好了,这期间,田里的南瓜也被庄户们抽空种上了。

    初春种上的菠菜已经绿油油的一片,望着原本没有一无所有的农庄变成了绿油油的蔬菜地,庄户人家心里都充满了骄傲。

    房子落成这一天,王家的人包括那些孩子们全部都来王家庄庆祝,买了一头整猪,一只羊,半只牛来大肆庆祝,又奢侈的买了两串长长的鞭炮来放,噼里啪啦的,很是喜庆,孩子们也都很高兴。

    庄户人家就按照之前规划好的,搬进各自的房子里,青砖红瓦房啊,对于这些庄户人家,真的是几辈子都不敢想的,以前只要能不刮风不漏雨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很好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竟然住上了青砖红瓦房,还是双层的小阁楼啊,对于他们来说,心里的感激是无以言表的,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王家的,觉得唯有更加的努力做事,这才对得起王家。

    王家庄的庄头也选出来了,是一个叫林石的青壮年人,在王家庄也是有名的厚道人,管理能力也不错,是小青选的,王氏跟王丫点过头的。

    林石既然是庄头,那么关于庄子的规划,自然是不会瞒着了,就是跟庄民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庄民在入住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家寄在别人家里的两头牛拉回来王家庄养着,这两头牛,一头公牛一头母牛,公牛是用来犁地用的,母牛是专门的产奶牛,庄子上的地,实际上也不算少,若是没有一头牛帮忙,五天的时间哪里做的完,但是,当时王家庄也没有地方放牛,就寄养在别的庄子上,而那头母牛,牛奶就一直有挤着,让众人喝。

    这个牛奶,小孩子比大人更喜欢喝,毕竟是专门产奶的牛,也没有什么膻味,浓浓的奶香,即使是原来已经被逼得讨厌起牛奶的小青他们,都喝得下去,这样一来,牛奶就不会被浪费了,大家每天都喝上一杯,强身又健体。

    接着,在知道王家的规划以后,庄民就彻底忙碌起来了,春天是养蚕的最好的季节,这些庄户占着地利以前也不是没有养过,只是大家是分散开,规模就比较小,属于小打小闹,上面的又看不上,挣的那点钱也就够一个月的花用,庄民们也不敢大肆的养。

    但是,好歹这个经验是够的,小青已经联系好了,第一次也不知道多少合适,小青买了两万只的蚕宝宝,两万只看着数量多,还是以万开头的,等到真正拿货的时候,小青才发现,两万只,好少啊!

    得到蚕宝宝以后,大家就开始忙活养蚕的事情来了,女人在家里照顾蚕宝宝,男人跟小孩子就都去山上摘桑叶,男人上树上摘,小孩子在底下捡,采桑叶最厉害的还是那些十一二岁的男孩子们,嗖嗖的一下子就窜上了树,摘起桑叶也是又快又好,只是小孩子都没有定性,不像大家耐得住性子做事,往往摘了没一会儿就会做些小动作,所以看起来不如成年人的快。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大家能够有序的井然的把蚕宝宝照顾好,不过是五天的时间,就这样悠闲的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夏天来了,而众人也没有空闲的时候了,因为夏天意味着收获的季节来了。

    种下去的菠菜已经又早熟的可以采摘了,在这个时节,菠菜又是西方传过来的东西,这东西自然是又是稀奇,出的时间又早,可以说是除了酸笋以外另外一个新鲜物了,这个东西王家还真没有想要多赚,但是奈何这个时机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只是本着稀奇,在这个季节卖的蔬菜的价钱的基础上翻了一倍而已,却还是卖的特别的红火。

    前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地里的所有的菠菜就全部都卖完了,当时用了一百五十亩地种菠菜,两百五十亩地种南瓜,剩下的就是山、温泉,还有就是建房的用地,还有池塘,整个农庄总共是五百亩地左右,在这农庄里,已经是很小的了。一般的农庄有一千亩,大型的农庄也有两千亩左右。

    一斤菠菜卖二十文,一亩地可以产五百斤菠菜,也就是说这些菠菜直接给王家带来了一千五百两的收入,虽然说还没有扣除掉成本,但是,种子才值多少钱?

   
 第三十九章 王家庄丰收的喜悦

    当时,王氏不相信的又算了两遍,确定还是这个数字没有错,王氏不禁有些傻眼,心想:单单就这菠菜的一项收益就可以把当时买庄子的钱给挣回来了啊,既然这么容易挣,为什么当时那个庄主还要卖呢?这也太傻了。

    后来,王氏自己倒是想通了,自己家里之所以能这么多,主要是规划的好,谁知道,种菠菜真的能养活,而且还是在初夏的时候出产,这样一来,可不就挣大发了,事实上,单纯以京城的消费能力,这些菠菜自然是消耗不完的,还有不少外地的客商进了菠菜去他们本地当作高档菜来卖,那价钱就比王家卖的更贵了。

    不过,可能王家庄也就能占这回便宜了吧,其他的庄主知道了,明年肯定也会这么做的,到时候这个菠菜就卖不起价了。

    菠菜收割完成,他们就又要开始种棉花了,基本上按照小青的规划来看,整个庄子一整年就忙个不停,基本上没有停歇的时候,但是这样的生活,庄户人家们却都不会喊累。

    按照之前他们的协议,王家给他们提供的这些米粮要从这一次的菠菜收益中扣,现在王家是统一安排统一分配,以人头跟贡献力来分的,平均一下,一个人可以分得九两银子左右,这在以前,他们是根本就不敢想啊,这要是再以前,大家要挣多久累死累活才能挣这么多钱啊?

    所以,尽管累,王家庄的庄户人家做事情却更加的积极了,这些银子放在家里,时时刻刻暖着他们的心,时时刻刻刺激着他们,要更加的努力做事。

    种棉花的活计就比种菠菜累了,因为以前没有种过,有些手忙脚乱,还不知所云的。因此弄坏了不少的种子,好在王家人也不怪,缺的这些种子又补上了,而庄户人家也有耐心,在弄明白以后,就加快了速度。

    等到种菠菜地的棉花种好了,刚刚给这边的地加加肥,那边的南瓜却也都长好了,有的已经成熟可以卖了,收获的季节对于庄户来说。是倍兴奋的季节。收获意味着他们又有收入了啊。

    当时种南瓜。还特意弄了支架,这样南瓜才有更多的地方生长,古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树。不缺森林,虽然费了一番功夫,但是,若能够挣的更多,他们也愿意,不是吗?

    收获南瓜因为有支架,就不好收了,那些垂下来的,在地上长的还好。剩下的,基本上都要架个梯子才能摘,好在南瓜只要不剥开,很容易储存,而且在这里也是个新鲜的东西。若不是小青提前定了,这些东西还没有呢。

    而这些南瓜的亩产量就更是惊人了,在现代的南瓜亩产量最高的可以达到万斤,在古代也不差,亩产量三千斤,这会儿其他的菜也陆续的出产了,南瓜要上市,这个价钱自然是不能像菠菜那么贵了,但是南瓜也比较稀奇,一斤南瓜就算是卖五文钱一斤,比之其他的菜价格多一点,看着便宜,但是架不住量多,五文钱一斤的南瓜还是批发价,若是零售卖的,基本上要十文钱。

    这一回,小青改变了策略了,这南瓜不能卖零售了,只能卖批发,一斤五文钱,然后随便这些人卖到哪里去,一斤五文钱的话,一亩地就能挣十五两,总共是两百五十亩地,总共是挣三千七百五十两。

    别看着这些南瓜种的多,按道理来说,应该根本就卖不上价钱,但是,南瓜却不一样,第一,是新鲜物,第二,南瓜易保存,就算是运到再远的地方去,也可以,也不会担心路上的破损,且南瓜的价格不贵,不管是用来做菜,还是直接蒸了来吃,花样还是很多的,又因为味道甜甜的,即使是孩子也很喜欢吃,颜色又漂亮。

    这样一来,别看两百五十亩地的南瓜,却全部都给卖光了,尽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但是王氏还是傻了眼,这,这,庄子上两次的收益竟然就把本给收回来了不说,还盈余了很多,王氏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家里有谁是招财神的,不然,怎么能这么火呢?

    小青笑着解释道:“婶子,这个,其实就是占个先机,今年看着咱们南瓜大卖的人可不少,所以,若是等明年就卖不起这个价钱了,婶子不要看着多,若是等明年种的话,都不知道有现在的一半没有,有都要偷笑了,我们的地,主要是别的菜不能种,恰好西域的种子又特别适合种这些,才值这么多的。”

    王氏道:“就算是这样,我们也是挣了,至少把庄子的钱,都挣回来了,翻倍的挣!”

    能挣这么多,王氏高兴,王家高兴,小青他们一干人都高兴,庄子里的人自然是更高兴了,再次印证了跟着新东家是明智的选择。

    即使是王生跟王丫都没有想到,王丫只觉得一阵骄傲,这小青果然是个人才,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容嬷嬷诧异了一下,然后就是跟王氏一样的想法了,心想:这王家果然是受到财神爷眷顾的,不然,怎么人家的庄子,再大的,王容嬷嬷也不是没有见过,可是,就是没有见过哪个庄子能挣得这么多的,这一个庄子能抵得上多少个大庄子呢,那些大庄子都还不一定有这样的收益呢!

    所以,容嬷嬷这才会觉得王家是受到财神爷的眷顾,不然,就不说别人了,就说之前的庄子主人,怎么就没有挣这么多,别说挣了,全都是赔钱的,现在倒好,一到王家的手里,硬是专利为盈,而且这才过了多久啊,竟然就全部收回来了不说,挣的钱也够再买一个庄子了吧?

    三千七百五十两银子,扣掉成本,光是净收益就有三千五百两,再扣掉税收,以二十税一的比率,只要交一百七十五两税收就可以了,扣掉了这些,还有三千三百二十五两银子,然后,再以众人的贡献力和人头来分,差不多不到四成的比率算下去,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得二十五两银子,这一次分得的钱数可比上一次多了,这一次的收益再一次的让整个庄子上的人都震荡了起来,没有想到庄子上竟然挣了这么多。

    当然,分银子的时候,小青跟庄头都说清楚了,在现场对于王家庄的纪律再次强调了一遍,那就是庄子上的所有人不得把自己的收益说给外面的庄子的人听,若是有人泄露了出去,那么就将这人赶出王家庄,并且没收他所有的收益。

    又把各种情况,包括若是犯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都说了一遍,都按照最严重的说了以后,看着众人眼里的惊惧,小青和庄头这才满意,不是他们想要吓唬这些庄户人家,而是担心有人不懂事把这个事情泄露出去,到时候给王家庄招来麻烦。

    然后,小青又道:“别看着这两次收益不错,可第一这是东家仁慈,第二,这些事情都是占了一个先机,等到明年,别的庄子也会种,那么我们这些就卖不起价钱了,每个人能分多少,我们也不清楚,不过,就我预测,若是有二两银子,当然,是两次加起来的,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只要大家不说的话,有没有人知道,我们到底收益了多少,不是吗?到时候,我们能挣的,自然更多一些了,也不要想着自己娘家,自己的什么姐姐妹妹的嫁到哪里去了,生活不好,所以想要给他们支招,要知道,这些都是我们王家庄能兴旺的根本,若是你们的收益传得更远,你们能挣的就更少了,若是你们一个都不说,说不定明年我们还能挣的多一些,所以,为了让大家生活好起来,大家互相监督吧,而在这之前,只有把这份契约签了,你们的收益才能拿!”

    小青说的这份契约就是保密协议,在钱的面前,还是二十几两的巨款面前,谁能不签了这份协议?

    本来听说平均下来,一个人有二十五两银子,大家都兴奋的要死,接着就听到小青说的那些情况,接着又是关于明年收益的估测,大家的兴奋劲就都没有了。

    本来,一些庄户,特别是一些婆娘确实是动了心思了,现在被小青一说,庄头也附和了,这些婆娘不禁熄了心思,也有的觉得自己说了,也没有人知道的,好在,能在王家庄以前这么穷的庄子里生活这么久的,都是比较朴素的,若是签了协议,基本上都不会有人动心思。

    小青是扮黑脸,庄头是扮红脸,私底下呢,给大家分析利弊,虽然小青说了,但是毕竟不如庄头跟他们亲近,更得他们信任。

    这样一硬一软,大家也知道主家的态度了,小青说完这些,然后就让人上前领钱,一人一份钱,在这之前,会念出这个人有什么贡献,做了什么事,工作了多少事情,再念出数量,所谓二十五两,不过是平均值,事实上,一个青壮年的多的能挣四十两,一个老婆子也有十五两银子左右,小孩子多是在二两到十五两之间,让这些孩子们也很兴奋。

    ps:

    顶锅盖默默的爬走~! ̄□ ̄||

 第四十章 收获的喜悦 又是丰收的季节

    等到小青拿着协议回去了以后,庄头这才对大家道:“其实,青爷说的没有错,这些东西,是我们能挣钱,特别是能挣大钱的秘诀,若是你拿着一样配方,你愿意告诉别人吗?要是告诉了别人,那么别人岂不是也会做了?所以,对于这个事情,你们不能掉以轻心,觉得只是顺口一说都没有什么?你们要知道,我们的东西,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们会种,别人就不会吗?那些种子才花了多少钱啊,种出来的就全部都是收益了,卖这些东西的人多了,我们的东西还能卖得起价吗?还记得以前吗?风调雨顺的时候,我们大丰收了,可是,粮食降价了,灾害来了吧,我们又吃不饱饭,为什么?粮食不足!粮食是贵了,可是,我们自己的粮食自己吃都不够,哪里够卖?也就是因为粮食少了,所以灾年的时候,它卖的贵,丰收年的时候,粮食多了,自然是不值钱了!”

    庄头这么一说,那些原本不以为意的婆娘都是心里一激灵,对啊,是这个道理。

    接着,庄头又道:“你们要帮助亲戚,我也不反对,可是我们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呢?不过,若是我的话,我是不是帮助亲戚的,这几年,我们王家庄最贫困的时候,也没有见哪个亲戚资助过我们,都嫌弃我们穷,但凡有一点亲情,都不会这么做,我跟我婆娘大年初二回一趟家,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不说,还要被岳家一阵责骂,当作是丢脸的东西,所以,若是我,我不会资助他们。又不是真正都要饿死了,以前既然没有钱了,不愿意来往。那么现在咱们有钱了,也不用来往了。能来往的那些情义都是假的!所以,那些人,你们也别惦记了,就逢年过节,按照礼数送东西过去的就可以了,当年我们衣不蔽体,快要饿死的时候。也没有谁说来看看我们,给我们送件衣裳,送点吃食!”

    庄头这么一说,大家也都想起来了。基本上,能嫁到王家庄的,基本上都是嫁不出去了,人也很朴实的,不然。就算是宁愿当个老姑婆,他们也不愿意嫁到这个最穷的村子来,有嫁了女儿过来的,直接跟那闺女说,以后不用再回娘家了。他们也就相当于不要这个女儿了,就担心王家庄太穷了,会找他们要各种东西。

    事情就这样被定了下来,王家庄的人彻底的安心了,每天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明天的事情做好,怎么样能给庄子创造更多的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