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国有神女-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清婉刚要作揖,便被熊横打断:“免了。”
  “许久未听姑娘的琴,本王有些想念,便再为本王弹奏一曲吧。”
  “是。”林清婉应了声,随即便坐在了古琴面前,手指轻抚琴弦,悠扬的琴声便从指缝之间流出。
  熊横闭目聆听,一曲罢了他似是还沉浸其中,半晌才睁开了眼睛。
  “林姑娘的琴艺越发精湛了,琴音也似乎越来越像宋玉了。”熊横这么说着从榻上走了下来,慢慢走到了林清婉的面前。
  “不知你们两人的琴艺谁更胜一筹?”见林清婉不说话,熊横随意抬手碰了碰琴弦,有音符从指尖迸发出来,他低头看向坐在古琴前的林清婉:“不知道林姑娘可有中意之人?”
  经过陵阳城的事情,林清婉早便猜到熊横这一次召见绝对不是单纯听琴曲,只是她没想到熊横会突然问道她的私人情感。
  “王上。”林清婉正犹豫着该如何回答,抬眼却看见熊横手中把握着一支珠簪:“这簪子林姑娘可喜欢?”
  林清婉:“……”
  熊横:“这簪子可是从宋爱卿的袖中掉出来的,林姑娘和他走得很近,可知道宋爱卿是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林清婉原本有些紧张,听见熊横这么说反而冷静了下来。
  以宋玉的个性,若是他敢将珠簪随身携带,便是有十足把握不会掉。
  如今熊横会这么问,不过是想诈一诈她罢了。
  “回王上宋大人可是被我偷窥三年都毫无所动的人,若是真有什么姑娘让他动心,我也想见见。”
  熊横没想到林清婉竟然大方提起之前宋玉所写的赋,他原本想着借赋来质问她和宋玉的关系,如今她这么说出来,他反倒没法继续问下去了。
  “王上,我之前刚学了一首曲子,不如弹给你听听如何?”见熊横不再有疑心,林清婉赶忙开口转移话题道。
  “好啊。”熊横看着面前巧笑倩兮的望着他的女子,心中一动。若不是自己时日无多,他或许会将她纳入后宫,可如今他有些舍不得了……
  宋玉从后殿出来之后便一直在亭中等候,正无聊间便看见不远处走过来一抹熟悉的身影,他站起身刚要离开,便被叫住:“这不是宋大人吗?怎么见了我便要走?”
  “参见闲妃娘娘。”宋玉恭敬作揖道。
  “宋玉,你可真是厉害。”闲妃刚在亭中坐下,便咬牙切齿的开口道。
  “闲妃娘娘何出此言?”宋玉不想和闲妃浪费时间,边想着怎么尽快抽身离开,边有些担心的望着后殿。
  后殿的琴声不断,在亭中也能听得清楚。
  “敢和王上抢女人,你还说自己不厉害?”闲妃嗤笑一声,顺着宋玉的视线望去,嘴角一撇嘲讽道。
  “我说过,婉儿不是王上的女人,现在不是,以后更不会是。”宋玉说着恭敬一拜:“若是没有其他事,臣告辞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你如此认真的表情,林清婉真的就那么好吗?”
  “是。”
  闲妃没想到宋玉竟然毫不犹豫的回答了,脸色更加难看,却又无话可说。
  她站起身来,朝宋玉走近了几步。
  她每走近一步,宋玉便退后一步。
  “闲妃娘娘这里是后殿,你的一举一动宫人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万望自重。”
  听宋玉这么说,闲妃的脸色更加难看。
  后殿的琴声戛然而止,不一会儿,林清婉便抱着古琴从后殿走了出来。
  她刚出门便看见在亭外的宋玉,便朝他走了过来。
  宋玉也迎了上去,原本冷漠的脸上扬起了一抹温柔的笑意,他的变化清晰的落在闲妃的眼中,闲妃看着说说笑笑的两人心中更是气不过。
  便朝后殿走去,边走边喊道:“我要见王上。”
  “闲妃娘娘,王上已经歇息了,您还是请回吧。”她还未走近,便有宫人挡在她面前拦下了她。
  “熊横,你不见我,你会后悔的!”闲妃恶狠狠的抛下这句话后,又瞪了眼早已经走远的宋玉和林清婉,这才悻悻的回了自己的住处。
  ******
  回驿馆的路上,宋玉看看身旁的林清婉,犹豫着开口问道:“刚才王上没有为难你吧?”
  林清婉想起刚才,心中还是有些后怕,她拍了拍胸口,呼了口气:“子渊,你不知道刚才王上拿珠簪试探我,好在我发觉了不对劲。”
  “珠簪?”宋玉闻言有些疑惑的一挑眉问道。
  “嗯,刚才王上拿出一支珠簪,说是你不小心落下的,他问我你可有意中人?”林清婉边说着,心中禁不住感叹,果然当王上和臣子的没有一个不狡猾的,个个都是老狐狸,保不准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算计。
  宋玉明白了过来,有些赞赏的看了一眼林清婉:“你是如何回答的?”
  “我说我之前偷窥你三年,你都不为所动,要是有你心仪的女子,我也想见见她长得什么样子。”
  宋玉:“你若是想知道,照照镜子不就知道了。”
  林清婉:“子渊!”
  宋玉止了笑:“好在我娘子足够聪明,没有上当。”
  林清婉:“我几时成了你娘子了?”
  宋玉:“反正你早晚都会是我的。”
  两人说笑间,不知不觉便到了驿馆门前。
  林清婉刚要进去却被宋玉一把拉住,她有些疑惑的转头看他,听见他说:“婉儿,再过不久我就要和老师去扬州了。”
  林清婉:“……”
  宋玉:“之前楚王召见群臣提议戍守边关之人,登徒子举荐了王将军,他和上官将军一同戍守边关,扬州则由我和老师一同前去。”
  宋玉本以为他这么说,林清婉会怪他不带上她,可没想到她只是担心他们:“你和老师去扬州,那不就等于是贬官吗?”
  扬州地处偏远之地,之前王镶歌被派去扬州的时候,她和宋玉也曾经为他抱不平过。
  想不到如今换了宋玉和屈原前去。
  “你放心,只要我带老师去了扬州,便会抽空回来接你的。”宋玉说着握住林清婉的手:“婉儿,我不想看着老师在我面前死去,只要离开郢都,他便能活下去……你一定要等我……”
  林清婉听了宋玉的话,恍惚想起历史上的战国屈原是投江而死。虽然这个朝代和历史上并不相同,可能够救下屈原,也算是另一个时空的圆满吧。
  “我会在这里等你,你不用担心我。”林清婉知道宋玉在大殿之上无法直接说带着她一同去扬州,而他说会回来接她,自然也是有十足的把握,才会如此说。
  她既然选择了相信,便会信他到底。


第55章 
  荀子之前面见了赵王赵丹之后,便又一次离开了赵国,准备游说各国。
  他知道如今秦国国力强盛,要对付秦国,除了联合其他诸侯各国之外,根本别无他法。
  不过在去其他诸侯国之前,他要先去一趟秦国。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知道以秦王的作风,定然在各个诸侯国中安插了不少秦国的探子,若是他当真游走各国,或许不等其他诸侯国同意联合起来,秦王便会率先出手。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和平的关键说到底是掌握在秦国的手中,若是秦王可以不再继续扩展疆土,攻打诸侯各国,他也不必费力游走各国让他们联合抗秦了。
  虽然他知道想要说服秦王休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他到底是要试一试的。
  若是试都不试,便下了定论,未免有些过于草率。
  这也从来不是他荀子的作风。
  所有事情只有试过才知道可为还是不可为。
  荀子到咸阳城的时候已经临近五月,天气渐暖,有风从街上吹过,耀眼的阳光肆意洒落在街道各个角落,一派繁荣祥和的模样。
  荀子本想找个客栈稍作歇息,再行打算。
  可他还未走到客栈,便被人挡住了去路。
  “您老人家便是荀卿吧?我家大人请您过去。”挡住他去路的人恭敬作揖,礼貌的说道。
  “你家大人是谁?”荀子虽然已经猜到了大概,却还是开口问道。
  “我家大人是您的学生李斯。”
  荀子听了那人说的话,唇角勾起一丝笑:“那便劳烦带路吧。”
  跟着那人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很快便到了一处府邸。
  远远地,荀子便看见了站在门前的李斯。
  李斯看见荀子来了,赶忙迎上前来恭敬一拜:“老师。”
  荀子应了声,听见他又道:“许久未见,老师身体可好?”
  “如你所见,暂时还死不了。”荀子显然并不吃李斯这一套。
  “老师为何对我如此冷淡,学生也不过是听说老师要来秦国,担心老师吃不好住不惯,一早便派了人前去迎接。”李斯说着有些委屈的撇了撇嘴。
  荀子:“这么说来,我还应该谢谢你了。”
  “这都是学生该做的,老师又何需言谢?”李斯闻言连连摆手。
  “李斯,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在离开我来秦国之前,便说要同我断绝师生情谊了。”荀子看李斯一脸熟稔的样子,终于按捺不住开口提醒道。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在学生的心中,永远都是我最为尊重之人。”
  荀子看看面前一脸凝重的望着他的李斯,半晌嗤笑一声:“许久未见,你更加能言会道了。”
  若非他早便知道李斯为人如何,差点儿就要被他骗了。
  李斯见荀子一脸鄙夷的看着他,索性也不再装下去。“老师很早之前便是名闻天下的大人物,自然不需要我这样的隐忍。你又怎会了解我为了到秦国,为了接近秦王付出了多少代价?”
  荀子冷哼一声:“这样就对了,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又何必要上演感情很好的师生戏码呢?”
  李斯之前拜师荀子,早就知道他是直言不讳的性格。可如今他这么不给面子,还是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
  毕竟咸阳城百姓都知道他李斯是荀子的学生,老师来了秦国,他若是没有接风洗尘自然会落人口舌。
  如今荀子虽说是到了府上,可看他的模样也知道他是不可能留在他府上的。
  若是他来了府上又很快离开,到时候师生不和的消息很快便会不胫而走。
  如此一来,他辛苦树立的形象难免也会受到影响。
  就在李斯径自懊恼如何是好的时候,荀子已经径直离开了,根本不给他挽留的机会。
  ******
  扬州城中,王镶歌和莫愁已经在扬州城中待了半年有余。
  这日清早时分便有人敲响了王府的大门。
  仆从开门后才发现原来是郢都来的侍卫,有王命传达。
  王镶歌之前被贬官到扬州,虽然心中愤愤不平,可令他欣慰的是莫愁能够活着来到扬州和他厮守。
  可男子汉保家卫国,他心中始终是有一份战魂的。
  “王将军,王上命你即刻启程去往边关之地驻守。”侍卫如是说着,王镶歌点头应了声,接过了他手中的信笺。
  莫愁听说郢都来了人,心中便隐隐有些不安,悄悄走到正厅门口打算偷听。
  她刚一站定,便听见侍卫说要王镶歌即刻启程去戍守边关,心中不禁有些怅然。
  她和王镶歌相识已久,他的抱负她自然是知道的。
  虽说这半年多以来,他们一起在扬州城中相守过得也算自在,可她知道这不是王镶歌真正想要的。
  侍卫走后,莫愁走进了正厅之中。
  正厅内,王镶歌正坐在椅子上,手中紧紧握着信笺,听见了脚步声便抬起头来。
  看见来人是莫愁后,他又垂下眼去,半晌才缓缓道:“莫愁,我要去戍守边关了。”
  莫愁:“我听见了。”
  王镶歌:“……”
  莫愁知道王镶歌在犹豫什么,便笑着开口道:“如今楚国需要你,你便去吧。我会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王镶歌有些感动的抬眼看向莫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你中意之人同时也是你的知己,来得更让人感动呢。
  莫愁一直都是懂他的,他作为楚国的臣子,楚国有需要,他便注定是要冲在前面的。
  “王郎,你尽管去边关,但是有件事情我希望你能够答应我。”
  听莫愁这么说,王镶歌便道:“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就是。”
  莫愁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即才道:“我希望你记得,在扬州还有一个人在等着你,无论输赢,你都要回来见我。”
  王镶歌闻言朝莫愁走近了些,将她一把拥到怀中:“我答应你,一定会活着回来见你。”
  ******
  四月底的时候,郢都城中下了一场大雨。
  这雨下的突然,将原本准备启程去扬州的宋玉和屈原以及要去边关的上官齐通通拦了下来。
  而此时王城中,后殿更是传来剧烈的咳嗽声。
  御医跪在王塌前,有些颤颤的开口:“王上,切勿激动伤了心脉。”
  熊横咳嗽了几声,好不容易止了咳便问道:“本王还有几日可活?”
  御医原本正犹豫着该怎么开口跟熊横说他的病,听见他的问话不禁大惊,又听到他道:“本王自己的身体自己心中最是明白,但说无妨。”
  御医:“回禀王上,如今您心脉受损,只怕不足三日。”
  “下去吧。”熊横淡淡说道,御医赶忙应声退了出去。
  等到殿内只剩下他自己一人的时候,熊横的唇角勾起一抹冷然的笑意。
  没想到楚国大好的基业被他毁了一半不说,如今他想要重振旗鼓的机会也没有了。
  之前太子熊完被派到了秦国为质,好在之前黄歇派了探子来报,说随时准备带着太子回来楚国。
  不过楚国日后如何,他即看不见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他唯一能帮助的,恐怕只有将宋玉和屈原驱逐了吧。
  这么想着,熊横走到了殿外,他想最后看一看王城的模样。
  外面正在下雨,宫人见熊横走了出来,便赶忙替他撑了伞。
  雨越来越大,一点儿都没有要停的意思。
  此时的赵记小馆紧闭着,馆内却有三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
  正是屈原、宋玉和吴寒。
  “许久不见了,灵均。”吴寒开口招呼道。
  屈原笑笑:“是啊,真是许久不见了。”
  宋玉:“吴伯伯,我这一次来是来道别的,明日我和老师便要离开郢都去扬州了,你当真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吗?”
  吴寒看看期待的望着他的两人,半晌笑道:“我就不去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的。”
  屈原知道吴寒话语中的含义,便也不再强求:“你也一样,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
  翌日清晨,下了一天一夜的雨总算是停了,林清婉正准备到驿馆的亭子里休息会儿,便听见驿馆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她还未来得及疑惑,便听见熟悉的声音响起:“婉儿,我和老师要去扬州了,你便同我们一起吧。”
  林清婉有些疑惑的看向宋玉:“不是说让我在这里等你么?”
  宋玉闻言勾了勾唇角:“如今不用了。”
  虽然有些疑惑,林清婉还是招呼兰儿一起收拾好了行囊坐上了前往扬州的马车。
  马车行进了一段时间,出了郢都城后,宋玉终于缓缓道:“楚王快不行了,就这两日便会传出他薨逝的消息。”
  林清婉听了他的话,这才明白为何他如今敢大剌剌的带着她离开。
  可是下一秒,她便更加疑惑了。
  按理说王上病重,王城都是封锁消息的。宋玉又是如何得知?
  尤其楚王对宋玉心有芥蒂,即便告诉其他大臣,也不会告诉宋玉的情况下,他又是怎么如此确切的说出这个时间的呢?
  宋玉自然知道林清婉在疑惑什么,他低下头凑近她,轻轻在她耳边说了句,林清婉有些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她早该猜到是这样,若非如此宋玉又怎么会平白无故的做了那篇赋将她引来郢都城。
  原来,宋玉竟然是重生的。
  她该想到的,之前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他似乎知道以后发生的事情。
  而今,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悄悄话?”屈原原本坐在两人对面闭目小憩,听见对面悉悉索索的声音,便睁开眼有些好奇的问道。
  宋玉对着林清婉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林清婉心领神会,两人对着屈原一笑,屈原无奈的摇摇头,又一次闭上眼睛。
  “所以你之前做那篇赋是为了救我?我待在鄢城会死?”林清婉想起过去宋玉对她所说的话,恍惚间明白了什么。
  她的声音很轻,宋玉却听得很清楚。
  他看向她明亮的眸子,半晌点了点头:“不管怎样,如今你还活着,无论如何我都会护你周全。”


第56章 
  四月的最后一日,郢都城传出了噩耗。
  楚顷襄王熊横在王城薨逝,楚国上下一片哀痛。
  消息很快便在各个诸侯国间不胫而走,自然也传到了秦国的都城咸阳。
  楚国太子熊完本正在府上与春申君黄歇商议三日后的逃离计策,忽然探子来报说楚国王上在王城薨了。
  熊完满脸震惊,手中的茶杯没端住,重重摔在地上,茶水洒了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