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女厨神-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28 怪招筹钱

  云叶自然十分高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这可是近两个月来的第一个好消息了。”
  回到别院,便让王叔找了几个会养鸡的农家妇女去了鹿场。
  听王叔回来说:“果真是夫人说的乌鸡,喙、眼、脚是乌黑的,有一百多只呢。等哪天杀了,就知道是不是皮肉骨也是黑的。”
  云叶喜道:“没错,就是那个了。我身子重就不去看了,你们有空了过去看看,到底是刚弄来的,地方生恐怕再不适应。”
  这个季节的乌鸡,也就只能用杂粮养着了,山里的小虫子也没有什么可吃的。
  问了问那批马,王叔说都已经带走了。
  梁氏的人来的很快,现在早已经开始食盐转运了。还有南方过来的粮食,需要的车马也不少,怎么会在马车场闲着呢?
  第一期贵女班除了太子妃不来了,其他都进行的十分顺利。
  大家都闭口不提太子妃的事儿,就连九公主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不该说什么。
  跟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把自己的这个班头儿当得十分称职,却也不提太子妃的任何事儿。
  总之,大家从朝堂上的官员贬黜就能看得出来,太子妃定犯了事儿,连带着自己的娘家人都被贬官。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缺水缺粮,大家对饭菜都十分节约,云叶不允许她们浪费一点儿粮食。
  眼看着天气入了深冬,北风呼啸,到处都十分萧条。
  传来的消息越发不好,北方不少地方都有了冻饿而死的人。
  繁华的京城街道上,生意也日渐萧条,做吃食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虽然赚钱,到底谁不想留着粮食蔬菜保命啊?
  也有些有钱人,不怕没粮没水,依然花天酒地。
  天泉饭庄的生意也大不如从前了,但是在京城的馆子里,依然是生意最好的。
  就连十香园也开始出现一半上座率了,丁陌文跟胡氏都有些发愁,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家里因为有粮食、有两眼井,倒也不愁吃喝。
  胡夫人时常感慨,“幸亏买了这院子,又跟宁府有亲。要不,这大灾之年,就是咱们家也不好过。”
  胡氏知道云叶开了厨师学校,缠着丁陌文也要去学,丁陌文道:“等过了年吧,咱们家里忙成这样。”
  “再说,第一批去的人都是宫里的,等下一期你再去。”
  其实还是怕她到了地方被那些女人看不起。
  胡夫人也不太赞成,“不当大厨,又不打算在家里做饭。家里开着馆子呢,你又跑去学什么?”
  “我看倒是好好看着孩子,再把你的那两个小铺子弄好了就行。”
  胡氏只得耐下性子。
  当然了,知道云叶跟金娥两个都忙,也不好过去找她们,自己在家里便有些无聊。
  见人家两个都是大厨,自己却什么也不会,天天在府中让厨子们教自己,还跑去十香园后厨学习。
  反正十香园的生意也不是太好了,那些大厨们正好有功夫教她。
  丁陌文知道了,阻挡过几回;见胡氏想学,知道她想跟云叶、金娥两个有话说,也不管了。
  皇上的一场大病,知道的人不多,也没有引起什么乱子。
  一切都是那么糟糕,却也不能再糟糕到哪里去。
  这两日接连都是大风,天阴沉得厉害。大家都估摸着,会有一场大雪,既喜且忧。
  喜的是,若是下雪,干旱便解决了,明年开春儿该种什么都行。
  忧的是,本就是饥寒交迫,若是再来一场大雪,还不知道该冻饿而死多少人。
  朝廷官员们天天在朝堂上依然争吵不休。
  皇上在龙椅上昏昏沉沉,太子已经坐在龙案之后开始监国了。
  大殿里的大臣们对于目前的形势,说什么的都有、出各种主意的都有。
  太子十分厌烦,却也不得不对着众人强自按捺着怒气。
  看着官员们,太子问道:“抗寒的举措大家也说了几个,只是这些钱粮、米面,还有棉被、棉衣从何处来?大家筹措的法子可有了?”
  有人便道:“国库里自然是没有给百姓们准备这些,朝廷若是下令,让各地的富户捐出来不是不可。”
  又有人道:“天下百姓这么多,光靠一村的几个富户、地主哪里够啊?”
  太子瞪了一眼,道:“南方的百姓自然是不用过冬的棉衣棉被的。”
  一个官员出列,道:“若是光北方的百姓,其实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儿。一来,让他们往南方迁移,北方的百姓少了很多。”
  “二来,把南方人的衣服多捐助些过来,北方百姓不过坚持上两三个月,就等到了开春儿。”
  又有人出列,道:“看天气,这三五日内,将会天降瑞雪。我成国复兴有望啊。”
  管农业的官员便道:“说的是。若是这场雪下来,明年开春便可耕种。明年成国又可以丰衣足食了。”
  太子皱眉,道:“各地留的种子可有人敢动?这个事儿,还得派人去彻查!若是有谁敢动留种的粮食,斩立决!”
  大家都骇然变色,议论纷纷。
  “种子是明年的根本,各府的官员自然是当命一般看着的。”
  “听说南方有暴民杀官开仓,把官仓洗劫一空。真是该杀!”
  “就是啊,若不是派人看着,还不知道明年会如何。”
  “……”
  太子道:“传令下去,各地的军营务必派出将士,协助当地官府跟衙役看好粮仓。”
  “该放粮放粮,但是留作种子的粮食,一粒也不能动。谁敢动,当场杀无赦!若是官员跟将士监守自盗,一旦查实,满门抄斩!”
  宁寒看着太子,道:“各地驻军皆有军令,只怕这个要当做军令传下去。”
  粮食是户部的事儿,调动将士们却是兵部的事儿。所以,需要两个部门协调。
  宁寒已经从北方抗旱被调职回来了,此时不种地了,打井也不出水,再抗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凡是抗旱的人,都直接转为抗寒防冻了。
  听了宁寒的话,大家纷纷点头。
  太子更是颔首,道:“此事就这么办,兵部传令下去,调集当地将士协助。”
  太子声音有些沉重,“饥民成了流民、流民成了暴民、暴民成了饿殍……成国已到了人吃人的时候,众臣不可懈怠。”
  众臣山呼万岁,皇上又交待了几句,便散了朝。
  宁寒被留下,太子问:“你去南方怎么样?”
  宁寒道:“夫人快生了,我不能走,手下人去也是一样的。我去了,也不能变出粮食来。”
  太子无奈一笑,道:“好,我再派别人。听小九说,宁府的厨师学校办得很热闹。”
  宁寒挑眉,“那是,我们宁府什么事儿办得不好了?”
  太子拍拍宁寒的肩,“你呀!就是把你夫人宠得不像个样子,大着肚子还这么操劳干什么。”
  宁寒道:“只要是她喜欢的,我都让她去做,有什么不好?”
  太子住了脚,道:“宫中的鹿苑我也不要了,你把里头的鹿和人都拿去吧。等以后有闲暇了,去你那鹿场打猎去,听说在山里?”
  宁寒点头,“是。若说打猎,自然是山里有味儿。在御花园能做什么?都是娘儿们做的。”
  太子似笑非笑,“你这话说的,可是看不起我?”
  宁寒不卑不亢,“不敢!”
  太子嗔道:“是不敢还是没有?”
  宁寒不答,转移话题道:“你那岳家可是老实了?我倒是看太子妃的几个侍卫,在街上溜达呢。”
  太子一听便皱眉,道:“都降职了。有几个调出了皇宫,只怕是去城门了吧?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宁寒摇头,“没有。只是想着,若是再去别院,该让他们怎么死。”
  太子正色道:“不会了。改日请弟妹出来,我亲自给她赔礼道歉。是我虑事不周,给她惹麻烦了。”
  宁寒冷哼一声,“免了。只要别来招惹我们,让我们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就好。”
  “过了年,你这宫里,不得去一个女人到宁府学厨艺。累着我夫人,有你好看!”
  太子咬牙切齿,“知道了!我也是想着这一群女人在宫里也是白吃饭,还不如打发出去,看着也是闹心。”
  宁寒挑眉,“哦。那好,那几个公主早该嫁人了。趁着老爷子还活着,你赶紧把她们都打发出去吧,还有你家小九。”
  太子又气又笑,道:“你这混账!小九虚岁才十四,母妃只怕舍不得她走。再说了,宫里哪有钱打发公主们出嫁,正穷呢!”
  宁寒鄙夷地冷哼了一声,道:“真是糊涂!嫁女儿谁家是赔钱的?也就是皇家公主不值钱,竟都是倒贴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太子脱口而出:“让男家多给聘礼?!”
  说完,太子一头黑线地看着宁寒,“可真有你的!你这是让我拿妹妹们换银子呢?”
  宁寒一脸无辜,“我可什么都没有说!都是你自己心思不纯,与我何干?”
  说完,转身走了。
  太子看着宁寒挺拔的背影,越想越是个好主意。
  是啊,宫里待嫁的公主,算上小九,竟有七八个呢!还有那些二十多岁的女官,少说也有几百上千!
  

  ☆、629 三个媒婆

  若是放出口风,只怕当真能收不少聘礼,只是,这话却不好说出口。
  说起来,自己尚未登上大位,这些都得父皇点头才好。
  太子立即大踏步地朝着皇上的宫殿而去……
  云叶在宁府过得十分充实,就连身子沉重也不觉得。
  而且,教学虽然累,但是到底时间不是那么集中,何况自己也可以很好地控制和把握节奏。
  不像在后厨,只要前边有食客点单,大厨就闲不住。
  时间也就集中在那么两个小时里,劳动强度很大。体力活,对女人来说实在是有些顶不住。
  教学跟后厨工作比起来,当然要轻松了。
  云叶渐渐地爱上了自己的教学工作。
  课堂上的肆意挥洒、脑中的灵光一闪、随口拈来的例子、舌灿莲花的幽默、学徒们崇拜信任的眼神儿……
  都确实极大地满足人的虚荣心,即便是云叶这种心胸宽广的人,也有些喜爱这种感觉,囧……
  金娥更不必说,简直乐在其中。府中的事情跟梁氏货帮的事情,几乎都不怎么过问了。
  要不是家里有梁子涵这个小奶包,金娥恨不得一天到晚呆在宁府跟这群女人在一起。
  业善气咻咻地,又不敢跟金娥嘀咕,只得在宁寒面前发牢骚:“都是你女人弄那什么破学校,害得我们金娥天天不着家……”
  宁寒才不理他,冷冷地瞥了业善一眼,道:“自己的女人自己管不住,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丢人!”
  业善搞了个两头受气。
  见金娥天天高高兴兴的,府中也安排地井井有条,宝贝儿子更没有受一点儿委屈,业善这才渐渐地不嘀咕了。
  回到家里,两人也有些话说。
  甚至金娥还能得到从宫里传出来的第一手消息,也算是没有白干。
  对于后面的几个院子被改造成厨师们的宿舍,业善也不管了。
  再说了,也不是让宁府白用,不是还给交租金呢吗?
  不说业善终于心里平衡了,且说宁寒。
  这日回到别院,对云叶道:“上回你不是说要给哪个说媒吗?宫里待嫁的公主、女官不少,只怕很快就要放出风来了,你留心着。”
  云叶眼睛一亮,“当真有这回事儿?那可真是太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看见单着的就想给人保媒拉纤的。”
  在现代的时候,听说中年妇女都有这爱好,所以说云叶感觉自己老了……
  这里,自然是有专业媒婆的。
  官宦人家自有档次高些的官媒,不过呢,若是两家私下里看好了,再去托媒人说,也是一样的。
  宁寒一头黑线地道:“说起来,这还是你的主意。若不是你上回提到这个,我怎么会去给太子说这些。”
  云叶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你你你……竟是你给太子提的主意!”
  宁寒:“……”
  云叶立即问宁寒道:“都是谁啊?能不能给个名册,我们好提前挑挑。”
  宁寒看白痴似的看着云叶,“跟着你学徒的都是啊!女官们多了,你也看不过来,就别瞎操心了。跟着你的那几个还不够你挑啊?”
  第二日,云叶上课时便注意地看了看这一批的学徒,当然了,几乎都是宫里出来的。
  除了一个贵妃、一个妃子,一个定了亲的公主,剩下的七个人都是没有主儿的小美女!
  哦,对了,忘了提一句。太子妃退学了之后,立即便有一个公主给补上了。
  在老夫人那里报名的女人多得是,都排着队呢。
  所以,云叶打算好了。
  第一期结束了,留下一个学得好的。等开春儿自己的身子爽利了,下一期要扩大招生人数,十五个人!
  男厨师们那边,自然是从自己饭庄里找些大厨们过来,自己是不能给他们上课的了。
  要不,宁寒那个小心眼儿的,说不定还吃醋呢……
  其实,要找媳妇的不少,自己手边可都是未婚男青年。
  当然了,也得有个门当户对。虽然厨师们大多数都是穷人家的,但是有几个还是很好的嘛。
  比如,第一个便是丁陌轩。
  胡氏嘀嘀咕咕地好几回了,说丁夫人着急什么的。
  想想也是,就这么一个儿子,十七八了还没有成亲,老两口有些坐不住了。
  听说也托了媒婆,说了几家,总归是没有定下来。
  还有就是梁瑞扬,云叶十分喜欢瑞扬那孩子,说起来他也有十五六岁了。
  这个时代的人定亲早,十四五开始说亲,挑挑拣拣,到十五六就有一半定好了。
  十六七岁便有一半人成了亲,等到了十七八岁还没有定亲,便感觉有些大了。
  所以,云叶穿越过来十几年,对于这里的人早婚已经能接受了。
  云家的几个成亲都晚,在当地也算是比较少见的。
  所以,秦氏对于几个孩子的亲事,当时十分着急的样子,云叶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幸亏,最后姐妹几个都过得十分幸福、富足,否则,秦氏还不知道后悔成什么样儿呢。
  云叶无意中有一次跟宁寒说到郭柱,提起小月儿,才触动了宁寒跟太子的一番话。
  此时,云叶看着贵女班里几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子,笑呵呵地道:“既然你们学了厨艺,以后可是要下厨房的哦。伺候好婆婆、丈夫、孩子,自己也圆满了。”
  几个人都捂着嘴笑。
  其实,这也是女人最大的幸福。能有什么比心爱的人喜欢自己的饭还幸福的事儿呢?
  云叶跟这些人相处得久了,也大致了解她们的脾气性格。
  想来想去,还是找胡氏过来又试探了一下。
  胡氏一听是这事儿,自然喜欢得很,道:“大姐,可真有你的。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丁家的事儿。成不成的,我都得承你这个人情!”
  云叶笑着道:“说什么呢。我这也是顺便的事儿,这几天你就过来跟着听课,细细看看。”
  “好好给丁陌轩挑一个,我看陌轩那孩子挺好的。”
  年纪轻轻地就当了五品官,人长得也好。是丁正谊的独子不说,有宁寒保举,官职权力大、油水多,升迁也容易。
  做的又是京城的官,不用外放的。所以,丁家也是挑挑拣拣的,一直没有定下来。
  胡氏跟着众人听了一下午的课,跟众人也都认识了,真是看看哪个都好。
  能不好吗?不是公主就是王府千金,低的也是侯府的郡主。论长相、论修养、论家世,丁府都是高攀!
  胡氏犯了难,道:“大姐嗳,这些人咱们都喜欢,可是只怕丁府高攀不上。人家不是宫里就是王府出来的,咱们也就是个御史大夫……”
  云叶笑着道:“虽说该门当户对,但是也得讲究个缘分不是。说不定就是有缘了,不去提怎么能成呢?”
  “再说了,一家有女千家求,咱们是男家,被拒了也不丢人。”
  金娥也点头,“就是。说到缘分,你看看我大姐跟大姐夫,我们云家跟宁府差着天地那么远,不是也过得好好的?”
  姐妹俩一席话说得胡氏豪情万丈,胡氏一拍手,笑道:“好!我再看看,回去给二婶说说。”
  “对了,大姐、金娥,你们跟她们熟识,丁陌轩你们也知道。你们俩倒是说说,谁跟我们家丁陌轩更配些?”
  云叶跟金娥相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道:“九公主!”
  胡氏一听,吓了一跳,“就是太子的亲妹妹?!那个叫小九的?”
  云叶点头,道:“嗯。我看那丫头挺好,一点儿也没有架子,年纪小,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金娥也道:“对啊,她当了这么久的班头儿,处事儿也公道。为人也不错,知书达理很敬长辈的。”
  胡氏忧心忡忡,“这可非同小可,我得回去好好跟二婶商量商量。”
  云叶笑着道:“你二婶岂会不愿意?我倒是想着给丁陌轩说说,最好能让两人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