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娘来种田-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伯母。”
蒋父在旁看着,深吸口气,道:
“丫头,东西太贵重了。”
林素不以为然,帮着小的把桌子戴上后,说:
“大叔,东西不贵重,是我这个做伯母的一点心意。这料子是给婶子的。年下了,给家人作身新衣服。”
老太太听到这话,忙不迭点头应着。
一边把布包打开一边说:
“哎哟哟,这料子可真好,素丫头有心了啊。”
唤“素丫头”的时候,老太太很心虚。
如今摸着手里光滑的料子,心里一阵一阵的不安。
虽不知道料子有多少钱,可手感她能摸出来。
谨慎的看着女婿,后者冲她摇摇头,示意她不要拒绝。
一共四块料子,两块颜色稍老一些,还有两块很鲜艳。
搭眼就知道,是给他们两口子还有两个孩子的。
把绛红色料子抖开时,从里面掉出一个荷包。
林素见状,直接把荷包打开,倒出里面的东西,说:
“婶子别拒绝,这翡翠耳坠我戴不了、压不住。婶子年事已高,带这个正好。”
说完,不由分说的就要摘掉蒋母耳上的银丁香。
老人家往后靠了靠,忙不迭摇头,道:
“不行不行,这可使不得,这太贵重了。”
农家想看到翡翠可不容易,而且还是这么样的耳坠子。
林素不管那个,冲丁广玉是个眼色,二人一起把银丁香取下,重新给戴上了翡翠耳坠。
蒋父看着媳妇儿的耳朵,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实情况,竟然也觉得好看。
丁广玉把家里唯一一面铜镜拿过来,放在岳母面前,说:
“娘,你看多好看啊。嫂子给的就别推辞了。”
林素满意的回到炕上坐着。
丁广玉快速在老人家耳畔呢喃了一句,蒋母便也不再坚持了。
声音很小,林素没听到,不过老人家却听得清清楚楚。
等她有孩子,备礼还回去便是,别惹她不开心。
是了,礼尚往来。
如果能因为这次跟凌夫人交好,孩子们以后做事应该会很顺心。
鼎好,鼎好。
老人家想到这儿豁然开朗。
拉着林素的手坐下,热络的邀请道:
“丫头,中午在这儿吃。婶子给你包饺子。咱们吃酸菜猪肉馅儿的。”
林素听了摇头。
“婶子,我一会儿还有事出门。这顿酸菜馅儿饺子咱记着,等下次我来吃。”
“有啥事儿啊!啥事儿也不如吃饭重要。”蒋父再旁劝,还不忘看眼女婿。
没想到……
“爹,真不行,我们客栈还有位贵人没走呢。”
“贵人?哪位贵人啊?”蒋父追问。
林素见状,冲着老人家摇摇头,道:
“大叔别问了。下次我再过来吃饺子,肯定不客气。我这是到自己家了。”
“对,对。”老人家忙不迭点头,“就当自己家,那今天不行,明天的呗?”
真心实意的找他们吃饭。
林素轻笑没说话,反正有丁广玉在,解释这事儿她不操心。
最后,林素是被蒋母热络的送出家门。
不停地嘱咐她,有空一定要过来吃饺子。
人家给了那么多东西,饭总要管一顿。
挥别了蒋母,林素跟丁广玉并排往回走。
没等上官道呢,就看到凌慕川跟连九过来。
冬天都在家猫冬,出来走动的几乎没有。
林素离老远看着人影儿,快步跑过去。
地上没积雪,跑的很顺畅。
丁广玉再后面瞅着,当他看到林素毫无顾忌的冲进男人怀里,顿时愣住了。
知道他们感情好,却没想到可以在外面都……
凌慕川满足的把女人抱在怀里,轻点她略有些红的鼻头,道:
“还去吗?天挺冷的。”
“去啊,溜达嘛。反正我就看热闹,你跟连九干活儿。”
看着林素跃跃欲试的样子,川爷不忍心拒绝。
把人裹进自己的大氅,沉稳的道:
“走吧。”
三个人往村西方向走,路过丁广玉的时候,男人利索的说句“走了”,便头也不回的离开。
等丁广玉回到客栈的时候,就只剩下媳妇儿一个人。
小伙子突然后怕了。
看着下地收拾屋子的媳妇儿,着急地说:
“你这咋还下地了呢?刚好点儿,快炕上躺着,听话。”
“哎哟,那就那么较弱。”蒋莲嘴里虽然这么说,可还是配合的去到炕上。
丁广玉看着媳妇儿,略有些担忧的道:
“以后,我绝对不能再让你一个人在家。”
“咋地了?”
第572章 你得把我给散出去
“你说咋地了,你都有身孕了,我哪能把你一个人扔家。”丁广玉理所当然的回答。
蒋莲听到这话,心里特别高兴。
满足的上扬嘴角,看着他道:
“广玉哥,你别这样,我现在真的挺好。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过福了。”
“咋就过福了?”丁广玉不服气的问。
随后又体贴的弯腰把她鞋子脱了。
蒋莲盘腿坐在炕上,扶着一点变化都没有的小腹,回答:
“怎么就不过福啊!你看咱们老家,挺着肚子还下地干活儿、做饭呢。我就那天掂了个勺,第二天就不舒服。咱们是农家人,不能这么娇气啊。”
听着媳妇儿朴实的话,丁广玉凑过去,揽着她的肩头,道:
“这有啥的。咱现在还是有这条件,你舒服一些是一些。如果没这条件,想让你舒服我也没那能耐啊。”
“小莲,咱们是夫妻,我能做的就是让你好,让你过的舒坦。你踏实呆着吧,叶丁哥已经去找人了,到时候人来了你就做些小衣服啥的,啊。”
“真不去上工吗?”蒋莲有些不安,“什么都不做还拿管事的工钱,我这心里……不踏实啊。”
丁广玉闻言也点头。
不说她不踏实,就是自己也不踏实呢。
现在他媳妇儿的工钱,一个月是二两银子,什么都不做每个月就拿二两银子,的确是高了些。
思索一番,轻舒口气,道:
“要不这样,等叶丁哥他们回来,我跟他说一声。你这工钱就按照伙计一天五个铜板来算吧。”
五个铜板?
好像又有点儿低。
人就是这样,拿了高工资再拿低的,就觉得不舒服。
蒋莲迟疑了一下,随后懂事儿的点点头,说:
“五个也挺好,我不上工还拿工钱,不错啦。”
“是啊。”丁广玉也很满足,靠着火墙,瞅着恬静的媳妇儿又道,“换做以前,哪有这么好的活儿啊。”
蒋莲凑过去,挨着他问:
“广玉哥,不会真的所有怀身子的人都不上工还给工钱吧。那这样的话,嫂子不是亏了很多?”
丁广玉摇头,捏了捏她的脸颊,说:
“亏是肯定要亏一些,不过嫂子说了,她想要个口碑。你想想,银钱是死物,想买大家的口碑容易吗?”
蒋莲不说话了。
仔细琢磨一番后,轻笑着道:
“是啊,银子是好东西,但别人嘴里的好名声更重要。”
“所以啊,嫂子用一个商队的盈利,换取一家人的夸赞,算下来是划算的。”
丁广玉说到这儿,“猛”地又坐直身子,道:
“对了,今儿在咱娘家,嫂子说有意来年在村里盖个学堂。”
“学堂?”蒋莲挑眉,有些不敢相信的追问,“真的吗?真的要盖学堂吗?”
“嫂子是那么说的。”丁广玉点头。
蒋莲欢喜的不行。
如今大哥家的老大,已经到了该念书的年纪。
自己肚子里的,等长大也得念书。
虽然上河村离县不远,可到底还是不方便。
真要是在村里盖了学堂,那就好了。
中午吃饭啥的,都方便呢。
丁广玉看着媳妇儿有光泽的脸儿,心知她也高兴。
与此同时,山上的林素,正跟凌慕川说着自己的临时决定。
“……我真就是这么想的。随便找个人品好的秀才,给孩子们教教入门的东西,最起码得让孩子识字、算数吧。”
川爷没有动手打猎,有连九在,完全不需要他。
更何况身上有伤,还是要注意一些。
看着眼前一本正经说事儿的妮子,轻笑着道:
“盖学堂?盖多大的?”
“就几间小房子呗。”林素不以为然,“你没听我说啊,找个人品好的秀才,只是让他们识字、算数。”
“真要是有学的好的苗子,自然还是要去县里的学堂。我想了下,给秀才一个月三两银子,应该有人做。”
“三两?”凌慕川蹙眉,看着她抿唇追问,“那束脩呢?束脩你打算收多少?”
林素伸出一个巴掌,凌慕川无语的摇摇头,道:
“你还真是想做散财童子啊。一个孩子收五百个铜板?你得添多少?”
“是……五十。”林素怯弱的说着。
话落,川爷直接崩溃的长叹口气。
双手扶住媳妇儿的肩头,道:
“我说宝儿,你是做生意、不是大善人。照你这样赚点钱就散点钱,我真怀疑有朝一日,你得把我给散出去。”
“那不能,你这么棵摇钱树,我怎么可能把你散出去呢。”林素忙不迭摇头。
凌慕川见她这般,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一个孩子收五十个铜板,六十个孩子才能出三两银子。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孩子去念书,即便是有,一个夫子根本教不过来。
盖房子需要钱,请夫子就更需要钱。
盖个三间瓦房,沙子、石头这些都捡,人工就村里那些人不花钱,那也差不多需要五两银子。
瓦片,桌椅,这些都得花钱打。
想了下,看着林素的样子,重重点头,说:
“这样吧,我给你……”
“不用,作坊、客栈就够了。”林素忙拒绝。
她是算计好了的。
束脩能收多少是多少,不够给夫子工钱的,就从客栈盈利里补足便是。
二两银子罢了,她负担得起。
凌慕川见她并不是逞能,倒也不再说什么了。
只是把人搂在怀里,紧紧箍着,道:
“你这样为了沛霖,等我回去一定跟他说。”
林素在他怀里上扬嘴角,柔柔的道:
“你记得跟他说县衙福利的事儿就好。如果真怕滥收费,就特立一个监管部门,找那些寒门出身的人,严加约束,不会有问题。至少几年之内,不会有事儿。”
凌慕川捧着她的脸,二话不说,俯首便亲。
谁家的媳妇儿能有他的媳妇儿这么能干?
他已经等不及了。
等不及让她去京城,让那些官家夫人们瞧瞧,什么叫贤内助。
他的女人,不仅能赚钱,会理解,还能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更重要的是,愿意配合他练柔术,每天晚上都能让他兴致而来,兴满收兵。
连九拎着野兔、獐子过来,当看到背对着自己的主子,愣了下。
随后看着两颗脑袋那么近距离的挨着,懂事儿的去到一旁“喝风”。
动不动就亲,动不动就抱。
不管咋说他也是个喘气儿的啊!
这要是日后去了京城,俩人这般还不伤风败俗?
他已经能预料了。
预料那些文绉绉的言官,会说什么文绉绉的话。
北风呼呼地吹,连九苦逼的站在那里,生无可恋。
冷啊,真的冷啊!
这俩人咋还不亲完呢?
就在他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窸窣的脚步声传来。
小伙子重整心情,转身看着来人,恭敬的说:
“主子、夫人。”
凌慕川临危不乱。
素妞儿就有些害羞了。
窝在川爷的咯吱窝下,不敢看人。
三个人快速下山回到客栈,林素在厨房就忙活起来。
凌慕川跟连九收拾野物,丁广玉从后院过来,帮着林素一起做事。
蒋莲在房里睡觉,这几天上午、下午,她都得睡一觉。
林素腌肉的东西准备好,连九将收拾干净的野兔拿过来。
丁广玉“咔咔……”一顿剁,很快就被林菇凉放在盆里腌上了。
獐子同样也腌好,丁广玉开始兑料。
烤肉他喜欢吃,叶丁那边也打算再县里开个烤肉店。
用上好的银炭来烤,烟不会大。
价格定高一些,专门给那些有钱人来消费,何乐而不为?
暮宿酒楼仅仅只开了一年,口碑在原昌县就不用提。
菜品精致,价格亲民,是它的好口碑。
等再开一间烤肉店,相信以独特的吃法,还有高端的定位,又能赢得许多。
丁广玉尽量多跟林素学,这样等她走了,烤肉店那边也不会抓瞎……
第573章 冬捕变故
辽东府一年一度的冬捕,在腊月初十这天下午申时,正式收网。
观光团的人,站的有利地形,亲眼目睹了所有。
洛淑雅一直跟在红霞身边,当看到大网收起的那一刻,也不由得感叹声“壮观”。
耳听着渔民们的号子。
眼瞧着大家拉的网子。
当一条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出现在网里,大家几乎算同时“啊——”的一声。
那种场面,唯有亲眼见过,方能体会。
说不过来的江石柱,不知道何时也出现在了人群。
到底是小辈第一次顶梁,他也不放心了。
六寸网眼的大网全部捞出,渔民开始忙碌的挑找头鱼。
去年头鱼是四十八斤,将近五十斤,前所未有。
今年具体多少还不清楚,只希望别太逊色就行。
司徒昙、陆子成、祝海昀、江思泽……
每个人的眼里,都不住地盯着,直到——
“头鱼出来喽——四十二斤了呐——”
渔民中气十足的吼出来,老百姓全都高兴的鼓掌。
较去年差了六斤,倒也没掉下四十。
鼎好,鼎好。
直到这一刻,江庐跟江思泽二人,全都松了口气。
江石柱从人群中走去,来到江庐身边,重重拍了他肩头一记,高兴的说:
“好小子,干得漂亮!”
陆子成、祝海昀、马威等人,也互看一眼,默契的笑了。
头鱼打出来,除夕的宫宴圆满,大家都会跟着圆满。
五皇子、六皇子受伤的事儿,差不多也就这么掀过去了。
江思泽抱着头鱼,高兴地合不拢嘴。
岸上的百姓,暮宿观光团的人,此刻都有着与有荣焉的感觉。
这一趟,不白来!
虽然花了几两银子,可得了五皇子的赏钱;吃了烤肉、冬鱼;打了爬犁;还堆了雪人。
虽然有些是小孩儿玩的,可大家一起做,比赛,免费得个奖励。
那感觉还是挺不一样的。
黄雨跟红霞站在一旁,二人相视一眼,默契的笑了。
吃住都满意,头鱼又众望所归,相信观光团肯定能做起来。
洛淑雅碰了下红霞,压低声音的道:
“来年,这观光团肯定赚的盆满钵满。”
红霞听了很高兴,同样也压低声音的回应:
“借二奶奶吉言了。”
司徒昙走到江庐身边,缓缓点头,轻笑着道:
“江公子,今年又可以得赏了。”
突然被点名的江思泽,有种茫然。
不是看这江庐的吗?
因为手里有头鱼,所以江思泽不好行礼,只颔首一记。
没等说话呢——
“嗖——”
“头鱼——”
“恒远——”
“噗——”
一阵慌乱之后,大家再看的时候,孟轶男右肩上方插了根箭。
血,正汩汩的往外流。
连七、叶丁、外加司徒昙身边的高手,一个一个全都飞身寻找凶手。
观光团跟附近看热闹的老百姓全都慌了。
如果不是黄雨、红霞,还有客栈的伙计跟厨娘,只怕这会儿都乱成了一锅粥。
“大家别怕,有五爷在呢,五爷会保护大家的安全。”
“大家千万别乱,咱们有朝廷庇佑,定不会有闪失。”
“每组管事清点本组人员,看可有短少……”
“……”
大家有条不紊的安抚民心,司徒昙、陆子成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孟轶男为保头鱼,不惜以身挡箭。
在场所有原昌县的大人物心里明白,孟家这是要起势了。
陆子成军人出身,力气大。
二话不说把孟轶男背起,司徒昙喊人去县里请郎中。
一行人闹哄的把孟轶男送走,吓坏了的江思泽,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怀里,还有那条头鱼。
刚刚,他离死亡,就那么一瞬间啊。
祝海昀走过来,体贴的把人扶起,说:
“思泽啊,头鱼交给本官,你赶紧去看看吧。”
一句话,让江思泽缓过了神,忙不迭点头,说了句“多谢”。
是了,这会儿容不得他后怕,他得赶紧过去瞧一瞧。
受伤那人是他亲小舅子,孟家唯一血脉。
虽然心知伤的不是要害,可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这心还是不能放下,尤其不能让大肚子的妻子知道。
从县里请来的郎中还是柳耀辉。
不过这一次,他身边又跟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