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穿越之农家暖春-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无意外,早晚八点各一更——————————


☆、第二十九章 年三十

  年三十到了。大妞一家早早都醒了,穿上张氏做的新衣裳,个个都开心得不得了。大妞也摸着身上的衣裳,激动之情不亚于自己上辈子拿到第一笔工资。
  张氏在灶房忙活,几个小的在外面忙着贴春联。大妞把调好的面浆递给大宝,大宝接过来在写好的春联背面刷了一层,往门两边一粘,春联就贴好了。小宝看着热闹,抢着要帮大宝刷面浆,大宝笑着嘱咐不要把面浆弄到身上了,小宝应了。大妞得空便把刷好面浆的福字贴在了门上。
  “大姐,福倒了”。二妞在旁边提醒着。这些日子在大妞的不能成睁眼瞎的准则下,二妞也学会了一些字,所以一眼就看出来福字贴倒了。
  大妞闻声并未停止动作,手掌将纸抹平,大妞才回头笑着回答:“是呀,福到了”。
  “那你怎么还把福贴倒了?”二妞疑问的说道:“倒了,到了,哎呀,我明白了”
  大宝也偏头看了看,不由得对大妞竖起了大拇指。
  要是自己会剪窗花就好了,大妞心里觉得遗憾,自己就会剪个喜字。不过这好像也能引领一种潮流嘛,大妞中气十足的说道:“福到了!”
  小宝和三妞很是捧场,跳着拍手:“哦,福到了,福到了。。。。。。”
  柳村的团圆饭是在大中午,一大家子和和美美的吃上一顿,晚上的时候一起守岁。今天要煮的肉,张氏昨天就洗好了,起床就开始煮。因为中午要去老院子团年,也只煮了些肉食。肉煮好,把给林老太爷两口子的衣服装好,又从家里带了点腌肉,一家子就出发去了老院子。
  这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的屋顶都飘起了炊烟,老院子自然也不例外。大妞带着四个小的,给林老爷子和李氏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林老爷子笑眯眯地一人给了一个红包。大妞接过来一捏,是两个铜板,不动声色的揣好。
  一直站在旁边的刘氏这时说话:“大嫂,看你们一家人都穿得崭新的,爹娘这里可都还穿得旧的呢。怎么,你就只顾着自个家了?”
  李氏和林老爷子的脸就不好看了,大妞看了刘氏一眼心里很不高兴:怎么哪都有你的事呢?大过年的就不见消停。
  张氏把衣服递给二老:“爹,娘,这是我给您二老做的衣服,里面是新棉花,穿着可暖乎了,您二老试试还合身不。”
  李氏接过来一看,是上好的棉布,颜色很合适,针脚也很细,倒是露了一个微笑:“辛苦你了”
  大妞一看李氏满意也发话了:“二伯母,你给爷奶准备的啥也给我们开开眼啊。”来而不往非礼也。
  刘氏眼神闪躲:“哎呀,三弟妹还一个人在灶房忙活呢,我去帮忙”。说着便奔进了灶房。
  “这还是她第一次进厨房那么快”二妞悄声在大妞身边说道。
  大妞憋笑。张氏也说道:“爹娘,我也去帮忙”。
  李氏点头,大妞也跟着张氏进了灶房。
  宋氏正揭开锅盖,把筷子插进肉里,看能不能戳得动。大妞趁机看了一眼,倒和现代差不多,必不可少的煮了猪头和猪尾巴,寓意着有头有尾。
  宋氏笑道:“大嫂,你们也来了?”
  “嗯”张氏找了条围裙栓在腰上:“还有什么要切的不?”
  宋氏一看:“把土豆切成块吧,等下就可以放了”。
  张氏应声做了。大妞瞥了眼坐在灶前烧火的刘氏,心里鄙视:她倒是会挑。
  大妞懒得看刘氏就出来了,眼不见为净,免得影响过年的好心情。
  中午,一大家子还算和谐的吃了顿团圆饭。收拾干净碗,张氏一家又回去了。
  因为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所以要再把屋子扫一遍,好在不久前一家人才大扫除过一次,倒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房子打扫干净,张氏烧了一大锅的水,给五个孩子和自个洗头洗澡,一番折腾,也就快吃晚饭了。
  晚饭前要给已经去世的长辈们烧纸钱,请他们回来和大家一起团年。等大妞几个磕了头,烧了纸钱,张氏摸了摸林得福的墓碑说道:“走吧。”
  大宝点着一盏灯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请爹和我们回家过年,请爹和我们回家过年。。。。。。”张氏和大妞几个走在后面,静悄悄的,仿佛怕吓着林得福的在天之灵一般。
  回到家,张氏把早上煮的肉食加热,切成片装盘。又把馍馍蒸热,煮了点汤,一家子吃了就开始守岁。
  冬日的天黑得特别早,吃完饭,大家聊了一会子话,大妞估计也最多晚上七点,等到十二点,还得五个小时。张氏和二妞做着针线打发时间,两个小的早睡着了。大妞无奈,取了一张纸和几节细碳,给大宝说了五子棋的游戏规则,一人画圈一人画叉的在纸上玩起了五子棋。
  最终,大妞还是熬不住睡着了。大宝则是一定要守到十二点,他可是等着放鞭炮呢。


☆、第三十章 去姥姥家

  好不容易过了初一,张氏就开始收拾东西回娘家了。自从嫁到林家,每年张氏最盼望的就是初二回娘家。当了媳妇就比不得做姑娘的时候自由了,张氏这里收一点,那里装一点,收拢居然提不下。大妞觉得也是该买辆车代步了。大宝建议说不如请李大爷载我们一程吧。大妞想着这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车,李大爷又是孤家寡人一个,也就点头同意,大不了多给点银子就是了。
  李大爷满口答应。有事干总好比自己在家面对冷清好。
  张氏把东西放到牛车上,几个人在牛车上坐稳,牛车就慢慢动起来了。初一的晚上雪就停了,雪还铺满了厚厚一层,李大爷把小心翼翼的赶着牛车,生怕出了事情。大妞一向怕冷,人家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头顶上太阳照着,可大妞一点温暖的气息都没感觉到,不停的往双手哈气,搓了搓,再往脸上贴。
  张氏看到,把大妞搂了过来,替她挡着风。小宝也伸出小手摸摸大妞的脸给她温暖:“大姐,小宝的手暖和,给你暖暖”。
  三妞也把手放进大妞的手心:“三妞的手比小宝的暖和”。
  二妞也学着三妞,牵着大妞的手:“二妞的手比三妞暖和”。
  大妞一笑:“你还争宠呢。”
  “大姐”二妞故作扭捏道:“人家的手真的和暖和”。
  “边去”大妞说道:“别让姐一不小心把你踹下去了”。
  大宝摇头:女子难养啊。
  急着赶路回家,张氏问沿途的住户要了点开水,一行人就着开水吃了硬邦邦的馍馍继续赶路。
  天擦黑的时候,终于赶到了。罗氏正站在村口张望,张氏往年都是初二回娘家,今天这么晚还没到,罗氏放心不下,不顾余氏的劝阻非要在村口等着。
  小孩子眼尖,老远小宝和三妞就挥手:“姥姥,姥姥,我们来了。”
  罗氏应了一声,赶紧向前几步。
  “娘,你怎么站在村口,雪还这么厚,生病了可咋办”张氏一下牛车就问道。
  “我不是看你们这么晚没到,担心你们路上耽搁了吗,心急就来看看”罗氏解释道,摸了摸三妞的小脸笑着问她饿不饿。
  “娘,我们快上牛车上去吧,姥姥的鞋子都打湿了”大妞注意到姥姥的鞋子深浅不一,便开口说道。
  “看我都没注意到,娘,快上牛车,咱有话回家再说。”
  “舅舅,舅娘,华明哥哥,华强哥哥,我们来了”小宝还未进院子,就喊起来了。
  张文刚一家子都迎了出来,众人一番寒暄便进了屋。
  屋里暖烘烘的,大妞一下子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大嫂,有热水吗?娘的鞋子打湿了,给娘泡泡脚,暖和点”张氏问道。
  “有,锅里热着呢,这样你们什么时候来都有热水用。”余氏笑着说道:“等我去给娘端来”
  “舅娘对咱姥姥真好”二妞由衷的赞道。
  “那是啊,娶妻娶贤。不过咱姥姥对舅娘也不错啊,得婆婆和媳妇都对对方好,家里才能和睦。”大妞叹道,心里希望以后自己的婆媳关系也能如此就好了。
  晚饭后,张文刚带着李大爷去安顿,张氏就和罗氏说着话。
  收拾完,余氏也加入了进来。张氏把给大哥一家的礼物拿了出来:两匹布,一篮子鸡蛋,几条腊肉,和几盒点心。
  “你看你,买这些东西干啥呀,我们又不缺吃穿,这得花多少银子。回娘家又不是让你放血,这些能退不?”张文刚问道。
  “买都买了,还退啥啊,这些都是用得着的东西,哥你就收下吧。前些日子大妞他们卖田螺得了些银子,我们这些年一直靠你们帮衬着,做妹妹的也想尽点心意。”
  “瞧你说的,咱们兄妹还说这干啥,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嘛”
  “大哥,你就收下吧,华明和华强也正是长个头的时候,这些用得着呢。”
  “收下吧,再推来推去就客套了”余氏开口。
  “还是嫂子爽利”张氏笑道:“瞧我也是,每年回来都耽搁大嫂回娘家。”
  “那有啥,反正这儿离我娘家不远,随时都可以回去。倒是小姑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这大过年的咱一家人当然得好好聚聚。”余氏也笑呵呵的说道。
  “华强,华明,到小姑这儿来”张氏招招手。
  两兄弟一左一右的站到张氏跟前喊了人,张氏笑眯眯的拿出两个红包:“这是小姑给的压岁钱,你们呀好好拿着,留着买些纸啊笔什么的。”
  两兄弟接过同时道谢。
  张氏抬起头:“哥,他们两个学习怎么样?”
  “也就那样吧,我呀,也不指望他们给我考个状元老爷回来,识点字也能找份轻松点的活儿,不像我们这么苦就成了。”张文刚欣慰的看着两兄弟:“就是村里的夫子走了,这开春还得找学堂呢”。
  “开春大宝也要学堂,要不咱们一起吧”。
  “成啊”
  一家子说笑着,气氛很温馨,却不知一场灾难正悄悄降临。


☆、第三十一章 林小花归家

  初三,一辆青棚马车悠悠的停在老院子不远的坝上。
  郭婶烤了会儿火觉得气闷就出来透透气,就看见林小花从马车上下来。郭婶一愣,随即一脸喜色地从门外跑了进来,“得寿家的,你家小花回来了!”
  郭婶的话音刚落刘氏就从板凳上弹起来,边往院门口走边焦急的问道哪儿呢,哪儿呢。
  正和刘氏说着话的李氏看得目瞪口呆,惊讶过后是漫天而来的欣喜,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可算回来了,这大过年的东家怎么也不早放些日子。”话里是又甜蜜又责怪,既担心林小花在路上舟车劳顿又欢喜她能在过年的时候回来一趟。
  赶车的小厮把行囊拿到院门口,林小花就走上前握住刘氏一双高兴得不知道往哪放的手,道:“娘,您许久前就派人传口信,这过年还不回来该被您念叨了。”
  “哎哎”刘氏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是林小花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刘氏身边这么久,说不挂心那是骗人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娘,我都回来了,别哭了,这大过年的也不吉利”林小花拿起手绢给刘氏细细的揩了眼泪。
  刘氏愣愣的让林小花擦了眼泪,只觉得几月不见,自家女儿说话、动作都有一副千金小姐的派头了。不由得暗暗高兴,自己女儿就是做人上人的命。
  “别傻站着了,赶紧进屋吧,外面风大”李氏出声提醒。
  刘氏这才应了,提着林小花的行囊进了院子。
  李氏请郭婶进来坐,郭婶也识趣,人家女儿刚回来,母女俩肯定有很多话说,便挥手说下次来坐坐。
  正房,林小花端端正正的给李氏磕了三个头。
  李氏对这个孙女倒也是真真疼到了心坎里去,一来是这个孙女是个嘴甜的,二来当年这个孙女出生,自己的病就好了,便半是感激半是心疼地把林小花搂在怀里。
  林秀姑也出来了,林小花见礼,知道她已经定亲便把自己得的一对绢花送给了她。
  李氏吩咐刘氏和林秀姑赶紧弄饭,这次刘氏倒爽快的应了,还回屋拿了几个鸡蛋打算给小花好好补补。
  林得禄陪宋氏回了娘家,林老爷子被自家兄弟叫去喝酒了,中午吃饭也就李氏四个人。
  林小花坐定,刘氏一边帮她夹菜一边道:“这次回家什么时候上去?”
  “娘,怎么我刚回来你就想着我走呢?我这回在家多呆一段时日不打紧的”
  “哪能啊,娘不也是担心你误了差事吗?”
  “误不了,大小姐准我初十回家,到时候派马车来接我。”话语里有掩不住的得意。
  “小花,朱府大不?”林秀姑问道。
  “大着呢,亭台水榭,花园树林,我第一次进的时候眼睛简直就不够用。冬天还有花开着,屋里不用火盆都暖烘烘的,大小姐有好多丫鬟婆子伺候,是大小姐觉得我伺候得好才特意给准我回家”。林小花不住的显摆自己的见闻,觉得自己好像是鸡窝里的凤凰一样。
  刘氏边听便点点头,心想她这个女儿比不得旁人,以后托媒人的时候自己得把把关,要家世人品都好的才配得上自家闺女。
  “来,小花别光顾着说话多吃些,瞧你都瘦了”李氏时不时往林小花的碗里夹菜,不一会林小花的碗里就堆出了一个小山。
  林小花看到李氏用她自己用过的筷子给自己夹菜,心里嫌弃得不得了,脸上却一副淡淡的模样,道了谢才慢悠悠的开口:“奶,我现在不叫小花了,我们大小姐嫌土气,给改了名字叫翡翠,以后就叫我翡翠吧”
  “翡、翡翠?”李氏重复了一声,又道:“哎呀,这小花挺好听的啊,干嘛要改成翡翠啊?”
  刘氏看林小花的脸色不虞便劝道:“娘,小花说叫翡翠,以后咱就叫翡翠,朱大小姐是有学问的人,起的名字肯定好。”
  李氏心里嘀咕:有啥好的,小花叫着多顺口啊。面上却还是点了点头。
  林秀姑也道:“翡翠是比小花好听”。
  饭后,李氏破天荒的主动洗碗,让刘氏母女俩好好说说话。
  回到刘氏屋里,林小花把门帘子放下,默默的解开外面的褂子和衣服,露出被藤条打过的背,上面还有几道浅浅的红印。
  刘氏瞪得眼珠子都快出来了,想摸又不敢摸,不可置信的问道:“这伤咋回事,朱大小姐打的?”
  林小花也不说话,穿好衣服,撸起袖子,手臂上布满了青青紫紫的淤痕。
  刘氏指着手臂上的伤,问道:“这也是朱大小姐掐的?”
  林小花把袖子撸下去:“大小姐一生气就往我身上撒,这都是家常便饭了”。
  “你可是她的恩人,她也敢这么对你?”刘氏还是难以置信。
  “签了卖身契就是奴才了,低人一等,任打任骂,哪还记得什么恩人不恩人的。”
  “要不咱别干了,回来娘养你。”不得不说,刘氏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对子女的爱护倒是真真的。
  “不去就是逃奴,被打死官府也管不着。而且,我吃了这么多苦,没有回报我怎么都不甘心。”说得最后,林小花都有些咬牙切齿。
  “都是娘掉钱眼里,害了闺女你”刘氏搂着林小花哽咽道:“娘也是没本事,要是府里有人帮衬你,娘也安心多了”
  刘氏沉闷的声音刚从头顶消散,林小花一下就从她的怀里挣扎出来:“对呀,林大妞今年也有十三了!
  -----------------我要票票,要推荐,要打赏,要评论。为什么木有人留言,亲们,潜水太久,也要出来冒个泡泡啊--------------


☆、第三十二章 算计

  刘氏沉闷的声音刚从头顶消散,林小花一下就从她的怀里挣扎出来:“对呀,林大妞今年也有十三了!”
  “是满十三了,好好的,提她干嘛啊?”刘氏一肚子气,她始终觉得自己没拿到一百两是大妞坏的事。
  “娘,你说要不要把林大妞弄进朱府去帮我?”林小花建议道。
  “她一个小村姑,弄进去能帮到你什么?”刘氏不解:“别碍事就不错了”。
  “娘,你想啊,正是因为她是个小村姑,没有见过世面,我才好拿捏不是?”林小花拉着刘氏的袖子:“这府里有什么得罪人的事情,我吩咐她去不就成了?难道娘你看我挨打不心疼啊。”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啊,娘怎么会不心疼?不过她可没你想的那么听话。”刘氏摇头。
  “你说她到朱府人生地不熟的,就我一个亲人,有事儿她还能不找我?我帮了她的忙,她还不得感激我,为我做事?”
  “张氏是个认死理的,她肯定不会让大妞去当丫鬟的。”刘氏还是摇头。
  “哎呀,娘,你说你老了靠谁养?”
  “养儿防老,当然是你哥了”。
  “那不得了。林大宝也够年龄上学了,如果我们劝说大伯母让林大妞当几年丫鬟,她的卖身钱和月钱不正好拿来供大宝念书吗?她家本来孩子就多,林大妞当丫鬟也是条出路嘛”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