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昏君的心尖宠-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赶走了倭寇·······平定了西北·······肃清了陈党·······我们——我们做到了········是吗?”
  “是!是!我们做到了!”
  他轻轻的,艰难的点了点头,用虚弱的声音说:“甚好·······甚好啊·······”
  “我李持明即便到了地下,面对先皇,面对列祖列宗,面对大宽,面对那些——那些死难的兄弟·······”
  “我也·······我也可以········”
  “交差啦········”
  他挣扎着站稳身子,好让自己不那么倚靠李令姜。桃花笑眼一如昨昔,可三十一岁的崇德皇帝李持明,已经再也无力抱起他日思夜想的永嘉公主。
  “阿韫······你······你过来·······让我——让我亲亲你·······”
  李令姜已经连哭都哭不出来了。她无言的低下头,扶着李持明好让他不至于跌到。将脸颊靠近他,她抽泣着轻声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李持明缓慢的笑了笑,慢慢的向她靠近,他的嘴唇擦过李令姜的脸颊,轻轻地,如同一只蝴蝶用尽最后力气亲吻了他的爱人。
  “阿韫——这辈子·······我对得起所有百姓,唯独——唯独对······对不起你·······下辈子·······下辈子我再来补偿······补偿你罢·······”
  李持明不动了。
  “伯亮!!!!”
  作者有话要说:  把李持明写死那天,我特别难过。写的时候是全凭着创作激情和灵感带着在写,并没有想太多。甚至写完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太怎么样。直到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把李持明写死了。虽然随着故事的发展,李持明的死是必然的。我一直认为如果想把一个故事,一个虚构人物写活,就不能完全顺着作者的设计来。就像我在上一本文和上上本里都说过的那样,是故事带着作者在往前跑,不是作者带着故事往前跑。李持明在这个故事里,从一开始我给他的定位就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好的理想最终会指引着现实走上正途。但往往这个时候,理想就需要以破灭自己为代价来警醒现实。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虽然我没有刻意设计李持明之死这个情节,但是故事的发展会倒逼的李持明不得不死。他的死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殉道和价值实现的具体体现。
  但话虽如此,毕竟是自己一手创作出来的人物。哪怕有人物原型,但这个人物在我的心里总是如同我的孩子一样。把孩子写死了,当妈的心里实在是不好受。害,下一本绝不写死别了,太伤人了!
  因为自觉实在愧对小明同学,所以很强行的给小明同学加了来世后续,继续往下看吧。毕竟小明同学不在了,小韫同学的日子还得过·······(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我自己暴打我自己)


第128章 定风波
  崇德皇帝李持明,荡平倭寇,平定西北,肃清陈党,还天下以清明太平。
  但他没能等来属于他的崇德十年。
  李令姜扶灵回京那一日,京城所有人家都自发在门外为皇帝挂上了白色的绢花和黑色的绸布。这是李持明统治大燕的第十个年头,他没能等到新年,但他的子民终于明白了他的好,想起了他的善。他们为他哀哀恸哭,自发在家里为他设立灵位拜祭。
  “倒真如他说的,有一天他不在了,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好。”
  李令姜病了,高烧不退,身形摇晃。她知道自己恐怕会大病一场。但她坚持在元和殿为李持明守灵。烛火摇曳着,她让所有宫女太监都出去,留她和李持明单独待一会儿。
  门外忽然响起了女子的声音。夹杂着孩子的恸哭。李令姜充耳不闻。片刻过后,一个踉踉跄跄的身影闯进了灵堂。那人直直冲着李持明的灵柩跑了来,一头扑在了灵柩上。
  李令姜依旧没有抬头。只是专心致志的为李持明诵经祈福。
  “他临终前·······有没有提过我?”那人轻声问。她从灵柩前滑下来,摔在了李令姜面前。是皇后胡淇。
  李令姜不理会她,依旧低声的诵着经。
  胡淇忽然凄楚的笑了起来。她又往李令姜面前挪了挪,面容枯黄憔悴如疯人。“他真的——一个字也没提过我吗?”
  李令姜终于停下了自顾自的诵经。她睁开眼睛漠然的看了看胡淇,慢慢的说:“没有。一个字也没有。”
  她又低下头,去看面前的经书:“请你离开,让我和他单独呆着。谢谢你了。”
  胡淇摇了摇头,回过脸去望着那灵柩自顾自开口道:“李伯亮,李伯亮,我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想让你看我一眼都是不能够。原来你真的一点都没有在意过我是吗,你只在乎她,在乎你的社稷,在乎你的臣民是吗?”
  “李伯亮啊·······我今天才知道,你和我之间横着的,不仅仅是她对不对,还有整个天下,对不对?”
  她转过脸来,忽然好像浑身都有了力气似的,精神抖擞的看向李令姜:“陛下什么时候出殡?”
  李令姜没有理会她。站在远处的福禄寿听见了,连忙擦了擦泪道:“回禀娘娘,七日后出殡。”
  “好,”胡淇说。“他活着,他不来看我,如今他不在了,我还是皇后,我可以同他葬在一起,是吗?”
  福禄寿迟疑了:“这·······”
  胡淇转向李令姜,神色间是哀求混合着得意,她好像陷入了癫狂而不自知似的:“李令姜,可惜了,只差一句话,只差一句话,若是当初你没有轻信我给你的那个假庚帖,李持明早就向天下宣布你的身份,那现在你也可以陪他葬下去。可惜啦,可惜啦,你这辈子也不能跟他合葬啦!帝陵里跟他合葬的只能是我,也只有我!”
  她转过脸去看那灵柩,笑着笑着就哭了:“李持明,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可是我喜欢你啊,活着你不让我陪你,现在你死了,让我来陪你好不好,让我来陪你好不好?”
  她一边说,一边从怀里取出了一柄削铁如泥的小匕首。还未等一旁的福禄寿惊叫出声,胡淇已将匕首插进了自己的心口,当场毙命。
  鲜血从胡淇身上流下,汩汩流到李令姜雪白的孝服裙边上。李令姜麻木的望望那惨死的女人,内心毫无波澜。只是拿眼睛盯着她至死仍紧握在手里的匕首。忽然间,李令姜笑了一下,接着飞快的伸出手去夺过胡淇手里的匕首,拿起那匕首便要往自己胸口刺!
  “长公主!不可!”
  一枚小小的石子打在了李令姜手腕上,李令姜的手瞬间脱力,将那匕首扔了出去。裴效先和齐尚哲同时从厅外跳进来,前者冲过来扶住了摇摇欲坠的李令姜。李令姜有气无力的看了裴效先一眼,心里觉得活着实在是索然无味。她推开裴效先,挣扎着要去取那匕首,却听见裴效先在她耳边大喝一声:“长公主!陛下要你好好活着辅佐新帝!你听到没有!”
  “当啷。”李令姜手里的匕首掉在了地上。
  裴效先拿出了一个精致的木匣,匣子盖上绘制着精美的图案,盒底则有一个阴阳八卦的图案。裴效先打开木匣,当着李令姜的面从里面取出了一封信。他将那封信递给李令姜,眼中写满了忧虑和关切。
  “裴子遥,朕命福禄寿一旦见朕崩逝,便将此匣此信交予你。既然你已见到此信,说明朕此时多半是凶多吉少了。朕同你之间,元是朕对你不起在先。而今千帆过尽,世事难料,猜测你亦早放下此事。甚善。那些前尘旧事,就让它随风而逝罢!
  你是难得的国士无双。真正的为民请命。这一点上,朕深信不疑。如今国家危难,朕亦身遭不测。谨在此,以君王之名,托付你几件大小事。
  第一,若朕崩逝,你,齐尚哲,白杜,高得,屠迪便是顾命大臣。朕早已命人将此项密旨立下。一旦发丧,便将次事告知天下,不可延误,亦不可更改。
  第二,若朕崩逝之时,东南灾祸仍未平定。你身居首辅之位,可与长公主联合,持尚方宝剑号令天下。霹雳天雄等五军皆听你二人号令。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务必将倭寇赶出我大燕土地,切忌妇人之仁。
  第三,太子年龄幼小,但天资聪颖。望长公主能好生教育他,助他成为一代明君。你若愿意,可担任他的老师。若太子难成大器,你可辅佐长公主临朝称制,另择储君。万事须以社稷为重!
  第四,若大乱已平,东南巨贾皆痛改前非诚心认错,则尔等切勿为难他们。宽仁爱民,和气生财。
  你能文能武,相信按照朕叮嘱的这几条去做,定能克定东还,平定倭乱。勉之!勉之!
  “所以,他希望你活着。替他教养太子,替他······完成他没能有时间去做的事。”
  “长公主,振作起来,好吗?太子需要你!”裴效先诚恳的说。
  壬寅,崇德皇帝李持明出殡。庙号圣宗。谥号圣武仁德睿肃弘道烈皇帝。旋即,新帝李晞即位,宣布改元淳化,半年后开始使用。
  皇后胡氏薨,依圣宗遗训,未能合葬帝陵。乃使葬于帝陵西侧皇后陵寝。后此地被称为皇后陵。
  新帝即位,感护国永嘉长公主教养有功,请居宫中。永嘉公主遂长居元和殿,为先帝诵经祈福。新帝又正式封内阁次辅裴效先为内阁首辅,上柱国。加封从一品太子少傅。三边总督齐尚哲为内阁次辅。户部尚书秦还清聪慧颖达,破格进入内阁。白杜升任兵部尚书,高得、屠迪、杨骏皆有犒赏。
  游击将军路大宽抗倭有功,壮烈身死。以国礼下葬。
  东南巨贾赵氏勾结倭寇,结连陈党。祸乱朝政,夷三族。
  崇德时代的艰难困苦终于过去。在圣宗李持明留下的这个干干净净的国度,淳化时代的盛世悄然来临。
  李持明去世一年后,李令姜已经习惯了每日青灯古佛的生活。虽然李晞经常劝说姑姑同他一起出去走走。但李令姜只是笑笑不答。李晞说得多了,她便摸摸他的小脑瓜道:“你想出去游玩,那姑姑召裴少傅进宫带你去罢。姑姑很倦,不想走动。”
  后来李晞就真的把裴效先请进宫来了。裴效先带来了一个盒子,上面有精致的花纹,盒底有太极八卦的图案。里面装了一盒子民间的小玩意儿。裴效先把这盒子送给了李晞。李令姜认出来,这是当初李持明给裴效先送信的盒子。裴效先微微颔首道:“确实。说起来,这是先帝的东西,如今也该送还给陛下了。”
  李晞虽然少年老成,可毕竟只是不到九岁的孩子。他把盒子里的小玩意儿倒在桌子上,就饶有兴趣的玩了起来。盒子被他放在一旁,太极八卦的图案正好对着李令姜。李令姜沉默着,静静地看李晞玩耍。视线一飘却被那太极八卦图吸引了注意力。
  她拿起盒子仔细查看,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图案有哪里不对。忽地她想起来了,从身上取下了那块李持明送她的比目鱼阴阳佩。将那阴阳佩往太极八卦图上一扣,只听“咔哒”一声,盒子的底部居然打开了。一封已经泛黄的信从里面掉了出来。李令姜和裴效先对视一眼,后者摇头道:“这不是我的信。”李令姜于是放下了盒子和玉佩,打开那信读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Life goes  on  and on········


第129章 信笺
  “令姜,我是伯亮。
  看到这封信,说明你终于发现了我安置在盒子里的小秘密。也说明,你这时候应该已和裴效先重修旧好,缔结姻缘了吧!那本来也是属于阿韫和他的姻缘。是我为了自己,生生斩断了。
  令姜,你也许不相信。自私如我,欺你良多。可我却是真爱你。
  你我只相处了短短的七年,可这七年,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没错,我知道你也许不是从前的阿韫了。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你究竟为何会借着阿韫的肉身还了魂。可是我爱你。这听起来很愚蠢。但爱便是这般不讲道理。若说我爱阿韫是细水长流的日久生情。那对你便是山洪暴发不可收拾。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样说自己,听起来实在是可笑的很。有种自夸的嫌疑。你一定又要笑我了。
  让我想想,你一定有很多疑问。我知道,裴效先是不会告诉你那些问题的答案的。他希望你永远也不要知道。但你一定很想知道,许许多多事情的起点,原因,还有······结局。对吗?
  那么就由我来告诉你吧。
  你最想知道什么呢?我猜,一定是阿韫的故事。对了,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九阳是我们的孩子。对,他是你的儿子。你和我的儿子。或者说,阿韫的儿子。
  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也注定要为此付出一生作为代价。我骗了你七年。可是我不后悔。
  我是多么卑劣的一个人啊·······
  好,不说这些了。来说说真相吧!九阳,也就是阿晞,他是我和阿韫的儿子。他出生于崇德二年夏秋之交的一个黄昏,壬申乙酉。中元节后的第二天。并不是我同你说的春天。他的出生,从一开始是一个错误。但我知道你不会因为这个错误就不爱这个孩子对吗,请你,一定好好照顾他,把他培养成一代明君。让他替我看看,我看不到的那些海晏河清。
  但阿晞若是不成器,难当大任。你务必以大局为重。必要时可临朝称制,酌情选择合适的人选继承帝位。万事以大燕基业为重。这一点,我只信得过你。
  我同阿韫之间的事。这你都知道。但是我向你隐瞒了一些东西。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不说也罢。只是最后,我们阴差阳错的有了阿晞。我告诉阿韫,她和我不是兄妹,我们在一起从来都不用担心违反什么伦常。所以她妥协了,她决定放弃裴效先,听从我的安排进宫。
  我本打算昭告天下说阿韫和我并非血亲,而是李腾云的养女。这一切我已同太后和朝臣商量过。甚至民间都得到了风声。就差一个正式的通告。然而就在那时。胡淇担心阿韫进宫,自己地位不保。于是伪造了一封假庚帖交给阿韫,欺骗她,说她和我确实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阿韫经受不住这打击,所以投湖自杀。我把胡淇关在静宁宫里闭门思过,不许她再出来作乱。这就是她为什么从不到元和殿的原因。
  后来你醒了,你替阿韫醒过来了。我让你的婢女监视着你,随时将你的动向报告给我。我不许她们告诉你真相,不许她们告诉你我和你不是兄妹。因为我实在是太害怕了。我害怕你知道你和我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后,你就会像阿韫一样离开我。我承受不起再失去一次挚爱的痛苦!幸好,你不是她,即便知道了真相,可你依然爱我。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老天竟然把你送给了我这个有罪之人。我不配啊·····我真的不配······
  随着跟你的相处,我慢慢发现了你的不同之处。我不知道你是谁。有时候 我觉得你就是阿韫,因为你那些小动作,你的神态语气,还有你帮我琢磨对策时狠辣的样子,都和她一模一样。可渐渐地我又疑惑,我发现你和阿韫不同,你们有着不一样的心。阿韫狡黠自私,和我是一样的人。我们习惯自保,可以为了自己伤害别人的利益。你却和我们不同。你是聪明的,温暖的,怜悯一切的。哪怕你讨厌我,讨厌我对你的亲近,可我受伤遇刺,你还是愿意帮助我,为我煎药,是吗?你可以和南方的灾民一起吃糠咽菜,粗茶淡饭。可以为了我而放下对裴效先的不满。大局为先·······
  这在以前的阿韫那里,是断不能够的。
  我还是想不出你究竟是谁。但我知道你不是阿韫,你也说过你不是,是吗。不过这般种种对我来说,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我只知道你是我李持明心爱的人。和我志同道合,理解我,知我懂我,愿意和我一道为了大燕奉献一切。因为你的出现,我这可悲又活该的生命里才总算有了一点亮色。我活了三十一岁,前二十四年都在受苦。却没料到最后七年,老天竟给了我一个你,我很知足了,真的。
  听说人有三世,前世,今生,和来生。如果这是真的,下一世,你可不可以与我重会?
  这辈子,上天只给我了我七年的时间同你相爱,还都是见不得光的。虽说如此,可我还是没过够······我真的没过够。我多想和你一起下江南,上塞北,陪你听雨看雪,为你画眼描眉。可惜上天不给我这个机会。
  令姜,答应我,下辈子如果见了我,一定要记得我,认出我,然后,让我能求得你为妻。
  我曾想过让你光明正大的成为我的妻。可当我听到你为我娓娓道来国之大害和治国方略时,我忍不住扪心自问,这还是从前那个不关心国事,只在乎闺阁的阿韫吗?不,这明明是一颗星星,一颗大燕天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