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眼之间,曹操便从一个迎奉天子的人臣,变成了一个乱臣贼子。声名差到了极致,就算不比当年的人人喊打的董卓,也好不了太多。
  “沙沙。”
  手指摩挲过文书,发出轻响。袁绍低着眼睛专心地读着手中的文书,文书上所写的就是许昌董承之事。
  读完之后,他将书文收起放在桌边。
  眼中出神地落在桌上的一方玉印上,兀自地叹了口气。
  “孟德,看来你我二人终是要到了一争存亡的地步了。”
  年末,袁绍发布讨曹檄文,文中称曹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忠害良,专为枭雄”。
  又调集了十万精兵和一万骑军准备一举攻入许昌。
  许昌之中,曹操看过袁绍的这封讨曹檄文后,不知为何倒是没有发怒,而是笑着指着书文说。
  “这袁本初,还当真敢说。”
  虽然没有把这檄文放在心上,但是曹操应战之时也不含糊,调集了各地的兵力,等着于袁绍决一死战。
  这是当年他们在虎牢关下约好的。
  等到他们二人必有一争之时,放手一搏,不念旧情。
  如今的袁绍败公孙瓒手握冀州、并州、幽州三地,而曹操占据了兖州、青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两人已然是华北之中的最大的两批人马,一山难容二虎,对于他们来说也该是时候了。
  袁绍发出讨曹檄文之后各地的反应都是坐观虎斗,这二者的角逐他们都不想插手,只是除了一人以外。
  徐州刘备此时回应了檄文,举兵欲要同袁绍南北合攻曹操。
  谁知曹操当即调集兵马转攻徐州。刘备在徐州落脚不久,前段时间还刚刚于袁术有过几场大战,现在又如何是曹操的对手。
  原本刘备还指望袁绍能在北方入军给予曹操一些压力,可袁绍就像是没有看见一般按兵不动。
  府上,袁绍在座上拿着一柄新得的宝刀把玩着,坐下奏着歌舞,看去好不安逸,完全不像是在备战之时。
  一个侍人走上堂间,拜下像是有事要禀报。
  堂上的歌舞一停,袁绍握着刀柄的手也停了下来,抬起眼睛看去。
  “何事啊?”
  随意地张口问道。
  侍人低下头:“田丰田先生在外求见。”
  “哦,元皓先生?”袁绍坐直了斜靠着的身子,笑着说到。
  “请先生进来吧。”
  侍人退下,袁绍看向舞姬和乐师,挥手说道:“你等继续。”
  没有过多久,一个年迈的先生伫着拐杖走上了上来。
  见到了左右的舞姬还有靡靡的丝竹之声,暗自皱了皱眉头。
  如此做法,不像是明公本来的作风。
  “先生来了,来上座。”袁绍指了指身前的一个坐榻。
  田丰淡淡行礼,走到坐榻前坐下。
  “元皓先生,为何特来见我?”袁绍拿起桌案上的一颗水果放进了自己的嘴里。
  “明公。”田丰弯着有些佝偻的身子,苍老的脸上神色严肃。
  “此时曹操东击刘备,一时不容易罢兵。眼下许昌空虚,明公如能举兵,直袭许昌,定可以一往而胜。这般时机,明公却还在此处作乐,实在是不妥。”
  袁绍看着田丰,手中的宝刀放到了一边,像是思量了一会儿,垂下肩膀,淡笑着摇了摇头。
  “元皓先生,要攻曹操非是此时,等曹操击退刘备回兵。那时我定挥军南下,与之一战。”
  “这……”田丰面露难色,他想不明白袁绍为何要这么做,这不是把大好的时机白白浪费了。
  “先生放心,我有我自己的打算,还望先生莫再劝了。”
  袁绍没有再让田丰继续说下去,他要败曹操,但不是用这种方式。
  田丰见袁绍听不进劝谏,也只能无奈地闭口不再提此事。
  曹操攻打刘备,袁绍没有进攻空虚的许昌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事的,只是历史上的理由是袁绍说的是小儿子在生病,所以不出兵,流汗。袁绍这个人的评价是很矛盾的,其一是说他一意孤行,高傲自大不听劝谏,这是有记载的。但是他又实行德政,置生死与度外,颇有英雄本色,去世之时,河北百姓多是悲痛。这也是有记载的,所以怎么看待这个人还是看大家个人吧,


第四百二十七章:若可长留少年时

  外面烈日炎炎,院中,鲜红的花布绑在门框和庭院里。
  屋子里坐着一个穿着鲜红的嫁衣的女子,坐在梳妆台前涂着粉黛,带着发簪。是不知道哪一家的姑娘将要出嫁,院子里只留了三两个侍女忙前忙后。
  院子里不知何处传来了一声轻响,墙头上,探出了两个少年的脑袋。原来是两个少年人正趴在院子的墙上,偷看人家姑娘出嫁。
  这两个少年穿着像是游侠的打扮,一身武袍,腰间挎着长剑,头上带着束发冠。
  两人贼头贼脑地探出头看向院子里,可除了偶尔走过的侍人,左右都看不见出嫁的姑娘。
  “哎,孟德,你瞧见出嫁的人没?”
  其中一个青色袍子的少年轻轻地招呼了一声。
  趴在他旁边的另一个黑衣少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别催啊,我也没看见呢。”
  “哎!”青衣少年拍了一下黑衣少年的肩膀。
  “你跟我说有好戏看我才跟来的,结果是做这种浑事。别到时候我姑娘没见到,回去还要被骂一顿。”
  “浑事你别跟来啊。”黑衣少年翻了一个白眼,两手抓着院墙略带兴奋地说道。
  “我们先替新郎官看一看新娘长什么样不是很好。”
  青衣少年摇了摇头。
  “我看到了!”
  一旁,黑衣少年看到了什么,指着屋子里小声地呼道。
  原本还在摇头的青衣少年立刻挤了过去。
  “哪儿呢,哪儿呢?”
  “哎哎,你别挤啊。”黑衣少年差点被挤下去,骂道:“说是浑事,自己看得比我还来劲。”
  两个少年在墙上相互推搡着,没注意墙头上的瓦片,一不小心将一片瓦片推落了下去。
  “啪!”瓦片落在地上碎开,让院子里的侍女吓了一跳。
  看向墙头上,正好看见两个人头移来移去。
  “有贼人!”
  侍女发出一声惊呼,府中顿时乱做了一团。
  墙上的两个少年一愣。
  要出嫁的姑娘惊叫着把自己的房门关了个严实。
  前院一阵乒铃乓啷,没多久,一群汉子拿着棍棒冲了进来。
  “贼人在哪!?”
  “那,那!”侍女指着墙头,众人就看到了还在趴在墙上发愣的两人。
  “糟!快跑!”
  黑衣少年脸色一白,跳下了墙头,没顾着回头看就撒丫子跑开。
  青衣年少看着自己先跑了的“同谋”也连忙跳下墙:“你等等我!”
  “贼人莫走!”
  身后的一大堆人跟着冲了出来。
  田野里,两个少年在前面跑,后面十几个汉子举着棍棒再追。
  一条岔路前,两个少年没命地跑来,这要是被抓住,就算那些汉子不打他们,抓回家里也少不得一顿毒打。
  “咱们分头跑,他们追谁,一半一半,谁被抓住了得讲义气,别把另一个供出来。”
  黑衣少年边跑边指着两条岔路说道。
  “晓得了!”青衣少年气喘吁吁地应着,脚下更快了几分。
  他后悔自己就不该跟这小子来,但是现在也来不及了。
  “快追,不要让贼人跑了!”
  两人刚刚分头跑开,后面就传来了追逐的声音。
  黑衣少年跑了几步,停了下来,抓了几把土糊在自己的脸上,指着跑向另一边的青衣少年叫到。
  “贼人向那跑了,快追!”
  青衣少年听到后面的叫声不对,回头看去,就见到黑衣少年站在那贼喊抓贼,气得咬牙大吼。
  “好你个曹孟德!”
  向着黑衣少年跑去。
  黑衣少年脸色大变,转身就跑。
  “袁本初,往我这跑做什么!!”
  青衣少年三步做两步,追到了黑衣少年的身后,抓着他的肩膀扑到了小路外。
  两个人扭打着滚进了一片田野的草垛里。
  小路上,后面追着的十几个人没有见到两个少年,举着棍棒吵闹地跑了过去。
  等到所有人都跑远,草垛里才动了动,两个少年探出了头来。
  “噗!”黑衣少年吐出嘴里的干草,对着身边的青衣少年抱怨道。
  “若不是你我早就跑了,何必这般狼狈。”
  青衣少年眼睛一瞪:“你还好意思说!”
  说着两人又扭打到了一起。
  一直到两人都累了,停下来喘着气,相互看去,都是一副鼻青脸肿的样子。
  “呵呵呵,哈哈哈哈。”
  两人指着对方大笑了起来。
  日落西山,两个少年躺在草垛上。两手枕在脖子的后面,嘴里叼着根干草,翘着二两腿,看着田野里一两个归去的农人。
  全身被太阳晒得暖和,任凭时辰慢悠悠地过去,好不悠哉。
  “孟德,我快要入仕了,日后就不能陪你这般胡闹了。”
  青衣少年眯着眼睛,看着金色的夕阳,轻笑着说着。
  黑衣少年撇了一下嘴巴:“我也快了,等我入仕,你要请我喝酒。”
  “呵呵,好,我请你。”青衣少年闭上了眼睛。
  “我日后,一定要位列三公,那时候没有人再敢说我是婢女之子,也没人再敢说我娘是个婢女。”
  黑衣少年笑着拍了拍腰间的剑。
  “那我就要做大汉征西大将军,马踏之处,便是汉土!一定比你一个三公威风!”
  “那等你每次出征回来,我都请你喝酒。”
  “哈哈,说定了?”
  “说定了!”
  ·
  袁绍躺在自己的榻上,睁开了眼睛,两侧的歌舞已经退去。
  他缓缓起身,那柄宝刀还放在他的身边,伸手拿了起来,握在手中。
  想起自己刚刚梦见的情景,不自觉地一笑。
  那时的他们,怎么会想到会成为如今这副模样?
  “可惜,我是再请不了你喝酒了。”
  可惜,人生不留少年时。
  大风猎猎,军阵中的兵马无声,车辙行进,滚动的声音不绝于耳。
  四月,刘备被曹操击退,投向刘表,曹操回军许昌。
  阵中的旗帜张扬,绣着曹字的黑旗半遮着日光。
  曹操抬起头来看着那旗帜,他知道此次回去,袁绍就会南下。
  自顾自地勾起了嘴角。
  “孟德在笑什么?”顾楠看曹操独自发笑,随口问道。
  私下里,曹操都叫她称呼表字就好。
  曹操笑着低下头,牵着马匹。
  “突然间想起少年时做的浑事,忍不住想,若是现在都如那时所想一样,会是如何?”
  顾楠一愣,默默地坐在马上,想着自己的少年时。
  那时她是什么模样……
  想着,有很多事情她都已经快记不清了。
  但是斗笠下的脸上,还是微微地笑了起来。


第四百二十八章:人总是会长大的

  马背上有些摇晃,曹操手中拉着一副地图,一路行军。
  道路上回荡着车马声,曹操眉头微皱。这一战的局势对于他来说不容乐观,袁绍所在的三州,粮草富足,兵甲充沛,大军南下足有十余万。
  而他之下,除了青州尚好之外,兖州一直动乱,这些年才刚刚恢复一些元气。豫州就不必说了,才过了旱灾饥荒,召集不了多少兵马。徐州,年前刚经过一战,刘备撤走时又引走了两万人马,现在也是内中空虚。
  将手下人马全部算上也就只有十余万左右,同袁绍南下的兵力相差无多。
  可他身处腹地,要防备的绝不止袁绍一人。
  西面要一军守备孟津、敖仓等要地以保障安定。
  青州也要一军人马,一是牵制袁绍,二是巩固右方。
  又有刘表孙策,皆要防备,他们这时坐观不动,不代表他们没有用兵的打算。所以颍川、广陵都需要驻兵。
  许昌留守需要一部,粮草转运需要一部。
  这般算下来,曹操能够调集到官渡与袁绍交战的兵力最多也只有六万余人,只有袁绍的一半。
  以如此的兵力想要胜过袁绍,绝不是一个能够乐观的局面。
  这几天军心都有一些不稳,他先前问策,郭嘉当堂说了一则十胜十败之论。但是他也明白,这十胜十败也只是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的一种谋划而已。
  真正的战事,不是对比一番孰优孰劣就可以决定胜负的。
  再有一日就可以行至官渡。
  曹操将地图卷起收到了马侧。
  袁本初,你应当也快到了。
  天色将晚,军马停下,准备休整一晚。才刚刚停下,远远的一人骑着马跑来。
  篝火边,曹操对着篝火坐着,一旁是郭嘉、顾楠、荀攸三人,看来三人都是刚到。
  曹操的脸色有些凝重,显然这次他唤三人来,要说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骁骑来报,袁绍派大将颜良领军,围困白马。”叹了口气,他看向三人问道。
  “三位先生可有解救之法?”
  白马是为要地,如果让袁绍取下,袁绍的主力就可以轻松渡河,陷官渡于不利之地。
  火边沉默了一阵,郭嘉的眉头一紧,又很快松了开来。
  顾楠带着斗笠,看不清神色,但是也没有马上说话。
  荀攸想了片刻,似有了什么对策,见郭嘉和顾楠两人都还没有说话,便说道。
  “将军,我有一计或许可用。”
  可他的话音刚落,另外的两人就都点了点头,异口同声地说道。
  “声东击西,可出军延津,引袁绍分军阻拦,再解白马之围。”
  荀攸的身子一涩,笑叹了一下。
  他想到了声东击西,这两人就把对策全说完了,他还能怎么办?
  他就该知道,这两人在的时候,自己就该闭口不言才对。
  ·
  正好是暑时,一轮烈日悬在高空,晒得地上火热。
  白马津外,袁绍的军部驻扎。营地里,一个大汉跨坐在一驾戎车上,身旁放着一柄环首大刀。带着几分豪气,望着远处在白马驻扎的曹军。
  那其中的曹军兵寡无援,士气日下。原本再要不了几天,定可以攻克白马。
  可惜几日前听闻曹军欲从延津渡河,主公担心他们欲要绕攻后方,所以分了一军去阻拦。现在他手下的兵力,也不足以很快的攻下此处。
  “咚咚咚咚!”
  就在这大汉想着对策的时候,营地左侧的战鼓突然擂动。阵阵的鼓声在烈日下的营地里回响,营中的兵卒连忙备战。
  大汉站起了身来,皱着眉头看着四下,高声问道:“何故擂鼓!”
  一个斥候打扮的人跑了过来,半跪在了大汉的面前。
  “将军,方才探到十里之外有一队曹军的轻骑驰来!”
  大汉眼中一合,眼中闪过一丝惊色,曹军的援兵?
  怎么会到了这里?
  但也来不及他多想,十里的路对于轻骑来说要不了多久,军马很难这么快的列阵。
  只能仓促应战了,提起了手边的环首大刀。
  目露凶意地走下了车驾,向着自己的战马走去。
  活动了一下手腕,沉声对着两侧令道。
  “备战。”
  没过多久,远处奔来一片烟尘,烟尘里,是身着曹军衣甲的轻骑。
  大汉在战在营地前,坐在马背上手握着长刀看着远处,身后是还在匆忙列阵的兵马。
  阵阵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他运起目力,看向人马里,见到领军的是一袭白衣。
  是她。
  大汉的瞳孔微微一束,曹操军中的这白袍将,他很早之前就听说过,更是听主公提起过数次。
  既然曹军的援军在此,那延津定是中计了。
  深吸了一口气,大汉的脸色定下,对着远处高声说道。
  “来人可是顾楠顾先生,在下颜良,可否一叙!”
  声音中带着内息传向远处,他想与顾楠说话是因为袁绍曾经同他说过,若是遇见这人,就问她是否愿意来军中一坐叙旧。
  另外,他也想拖延一些时间,好让自己这边的军马不要慌乱应战。这一支轻骑来的太快,他还没能来得及调集全部的兵马。
  见那支骑军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颜良又说道。
  “袁公常提及先生,说虎牢关下一别太过匆忙,若先生有意,袁公想请先生到军中做客!”
  “踏踏踏踏!!”
  奔马声震动不止,烟尘遮蔽,骑军已经冲到营地前不过数百步。
  那领军的白衣人一挥手,骑军举起了兵刃,刀兵的刃口反射着日光,随着战马的奔行,阵阵闪烁。
  颜良不再说话,咽了一口唾沫,眼中死死地盯着骑军冲来,握紧了手中的环首大刀。
  下一刻,那骑军中忽然冲出来了一个赤红色的影子。
  定眼看起,那是一匹赤红色的战马,站马上,是一个身着黑甲的小将。
  让人愣神的是那个小将居然是一个女子,如同缎带一般的长发扬起,面容生是清丽,未施粉黛,目若桃李。
  可这份清丽之中,没有了寻常女子该有的娇柔,反而带着沙场之人才有的决绝。
  那女子提着一柄长戟,骑在赤色的战马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