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西迎天子。”
  ·
  早会结束,众人各自离去,顾楠倒是依旧坐在堂上。
  等着所有人都离开,曹操见到顾楠还未走,先是愣了愣,接着了然一笑。
  “顾先生可是有话要同操说?”
  顾楠起身行了一个礼,顿了一下说道:“将军,迎奉天子之得失,将军可是想好了?”
  “哦?”曹操看着顾楠笑问道:“先生可否说与操听?”
  “天子蒙尘,将军迎奉天子,确实可以从众所望。”
  换一种说法当曹操迎奉天子后,确实可以借天子之诏以令诸侯。从而扩大影响,在各方面都能得利。但是以曹操如今的实力,奉天子其实并不能带来决定性的帮助,毕竟现在天下割据,大多数的诸侯也只是名义上遵从天子而已,并不能真正的号令天下。相反的还会因此出现许多掣肘,这也是袁绍迟疑的原因。
  “但若是将军之行有失,恐要遭来天下骂名。”顾楠继续说道。
  三国之时群雄割据,称帝称王者也有,为何只有曹操一人被称为奸贼?想来也只有这个原因,迎了天子,便是自承汉臣。既然做了汉臣,所做的事情一旦逾越了汉臣的范畴,自然就是挟天子的奸臣了。
  到了那时,他背上了奸臣的名头,诸侯也就有了借口讨伐他了。
  曹操淡笑着离开桌前,走到了顾楠的身边。
  “先生,如今这天下,君不君,臣不臣。天子落难至此,也无人迎奉。我曹操若是不去,恐怕就是连汉室都要不存了。”
  “虎牢关时,独我一人去追。现如今,独我一人去迎,岂不是正好?”
  他背过手来,侧过头对着顾楠一笑。
  “至于骂名,操何惧骂名?”
  “这般。”曹操转过身,站在顾楠的面前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顾楠低着头,半响,微微一笑:“既然如此,当迎天子。”


第四百一十九章:不想醒来就装睡好了

  再过几日曹操就准备出发向西迎奉天子,而顾楠也会一同去。从曹府上教课回来,顾楠一人回到家中。
  如今的曹丕也已经是快要十岁了,他最近见到顾楠总是撇着嘴巴,大概是因为顾楠要去学堂还有自己的事务的关系,曹府也不是像从前那样每日来了,变成了隔一两日来一次。
  而曹植也已经能走路说话了,这段时间偶尔也会被曹丕抱着一同来上课,曹昂不在多是他在照顾这个小弟,两个兄弟如今的关系似乎不错。
  虽然曹植有时候会抓着曹丕的笔在他的桌上或是书上乱画一气,气得曹丕想摁着他的屁股打。
  走进小院里,院子里很安静,院子中间的树随着浅浅的微风摇晃。
  玲绮应该是刚练完剑正躺在堂外的屋檐下闭目休息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刁秀儿坐在她的身边,手中拿着针线补着一件衣裳。
  这件衣裳是顾楠的稍微破了一点,也不好就丢掉,要做一件新的也不便宜。
  见到顾楠刁秀儿站起身,轻轻拜下,小声地说道:“先生。”
  想是怕吵醒了玲绮,玲绮练剑很辛苦,她也想让她多休息一会儿。
  “辛苦秀儿了。”顾楠走到堂前,看到刁秀儿手里的衣裳,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说道。
  “我的衣裳常不小心弄破,害得总叫你补。”
  其实这也不能怪她,衣裳的料子着实是不够结实,她的力气随处刮擦一下就会破开。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衣裳,她要是再用些力,穿着铠甲也没用。
  “没事。”刁秀儿重新坐下,将针从衣服的破洞上穿过,微笑着说道。
  “我在家也没有事做,正好帮先生补衣裳。”
  顾楠轻笑着走到两人的身边也坐了下来。
  见玲绮直接躺在木板上睡着,摇了摇头。
  “这样睡过去也不怕醒来脖子疼。”
  一边说着,将玲绮的头轻轻抬起,放在了自己的腿上。
  刁秀儿将两人的模样看在眼里,笑盈盈地掩着嘴巴。
  府上不算大,人也不多,有的时候会显得有些清静,但是给她一种像是家中的感觉。
  “对了。”刁秀儿想起了什么,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封信纸交给了顾楠。
  “先生不在时,家中来了一封信。”
  “信?”顾楠接过信纸,疑惑地翻看了一下,她认识的人里会写信给她的也不多,难道是小亮他们?
  将信打开,里面的字迹倒是很好看,笔画有力,棱角分明可字迹之间又有几分随性,不至于死板。
  “贤弟如晤,专启者。那日江边初见,不知贤弟还记得否?江东一别多年,甚是想念。想你年纪应该不大,便斗胆称一声贤弟。你我虽只有一面之缘,但相知不必久处,何况是贤弟这般的知己。”
  “年初愚兄大婚,小叙一句,美艳不可方物,可娶如此佳人为妻,实为此生幸事,你莫羡慕。”
  “本想邀贤弟来我这喝酒,可转念又想,贤弟如今身在青州任职,多有不便,也就没有来叨唠贤弟了。乃写了一封书信,一来是聊表思绪,二来是忘贤弟勿怪大婚之日未请你来,三来,是贤弟如今在青州处事,想来日后,你我在江东会有再见之时。”
  “不过那时,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态就不得而知了,说不得会是兵戎相向。”
  “愚兄只求那时,能再邀贤弟同行江畔,喝个酒醉,不枉今生知己一场。至于之后,你我各尽所命便好。”
  “呵,可惜世事如此,不然我大婚之日你该在场,你我也当是至交才对。”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顺祝康安,愚兄公瑾谨启。”
  公瑾,这个字让顾楠知道了这封信是谁寄来的。
  信中说江东再见,如果不出意外,两人确实会在江东再见。可那时,却不是探望友人的时候。
  这人倒好,还要邀自己喝酒同游。
  顾楠摇头将信收了起来,轻合上了眼睛,坐着闭目养神。信中说的也没有错,世事如此,还能坐在一起一同饮一次酒已经是很好了。
  不过说来,这周公瑾不会是来炫耀他同一佳人成婚的吧,如果她没有记错,那确实是一个叫人艳羡的佳人。
  玲绮枕在她的腿上翻了个身,头发垂落在一旁,脸上粉红,睫毛微微地颤动了一下,其实她早就醒了,只是不想起来而已。
  树下树影摇曳,三人都没有说话,但是都很安心的享受着这平淡的时间。
  ·
  一月之后,洛阳城西侧,曹操的军队终于找到了天子的队伍。
  军队抵达时,护卫天子的兵马已经只剩下了可怜的一点人,还都是残军败骑。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他们一路被追杀逃来,一路上不知道多少百官被杀,好不容易到了洛阳,洛阳也已经是残破不堪。
  当年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加上连年战乱,洛阳根本没有半点起色。百官都找不到什么吃的,有些人甚至是自己挖树根为食。
  而这些剩下的百官,说是百官,其实大多都已经流落,所谓的将军也只是天子的禁卫头领而已。
  曹操翻身下马,走进营地里,看着一路上的情形,一言不发。汉室天子都已经落到了如此地步,可见这个天下到底已经成了什么样子了。
  顾楠跟在曹操的身后,一同跟着的还有郭嘉、荀彧、典韦,曹仁几人。
  几人来到了一处营房前停了下来,随着营房的门帘打开,一个少年在几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少年的身形消瘦,脸颊也微微的内陷,面色枯黄,这副模样完全就是一个流民的模样,谁能想到这人会是堂堂天子。
  但是即使如此,少年的眼睛依旧有神,镇定地看过曹操几人的面孔,他虚弱的摊开手,对着曹操弯下了身子。
  “朕,谢曹将军迎驾于此。”
  曹操看着在自己面前弯下腰的天子,沉默了一下,一朝天子,居然要谢一个臣子迎驾,这要是放在以往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他的眼神一黯,叹了口气,也弯下了身子,拜在少年之前。
  “陛下,操迎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曹将军何罪之有?”少年苦笑了一下,如今天下诸侯也只有曹操一人还肯来迎驾。
  虽然他不知曹操有什么目的,但是也只有他来了。或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自己这个天子,就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吧。
  话声落下,少年的身子一晃,倒了下去。
  一路逃亡,食不果腹,他也早到了精疲力竭的时候。


第四百二十章:简单点,表达的方式简单点

  天子晕了过去,两旁的侍官手忙脚乱地将他送回了营房里,请来了太医救治。可是经过在这一路的奔逃就连太医都没有剩下几个,又哪里还有多少药草可用。
  现在能够配出来的药里,就只有安神药还有些作用。刘协除了心力憔悴之外,身子也是虚弱不堪。眼下根本没有能够固本培元的药,不能调理好身子,就算是将他救醒,要不了多久也还会晕过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药草,太医也是难办,只能用针灸替刘协顺了一遍气血。让刘协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但是效果也很有限。
  ·
  床榻边放着一碗药汤,散着温热的白雾,帐篷里飘着很浓的药草的味道。
  顾楠坐在床边,床上躺着一个少年,正是还晕迷不醒的刘协。她的手中捏着一根银针,慢慢拈入少年的手臂中。
  随着银针的刺入,一股温热的气流顺着少年的经脉中流过,少年枯黄的脸色也红润了一些。
  顾楠为什么在这里?
  营中的太医没有太好的办法,曹操找到了她询问法子,她就来了。
  虽然没有草药,但是她也可以用内息温养经络和内脏,平常的人很难将内息把控得那么细致,不过她这练了几百年的内息也不是除了阵中杀人就没有用了。
  放在床边的药,是太医煮的安神的药汤,等刘协醒来,喝了药在睡上一觉,身子也就不会有大碍了。
  “沙。”放在床榻上的手动了一下,床上的少年皱着眉头张开了眼睛。
  “陛下,若不想留下什么隐患,还是不要乱动的好。”
  顾楠行着针说道。
  听着身边传来淡淡地声音,刘协转过了头,坐在他床边的是一个戴着斗笠的白衣先生。正在给他行针,但应该不是他随行的太医。
  感觉了一下自己的身子,五脏六腑都是一种温热的感觉,像是全身浸泡在温水里一般,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舒适。微微紧绷的肌肉松弛了下来,放松地躺在榻上。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那种温热的感觉渐渐散去。刘协再看向床边,那个先生已经收起了银针。
  四肢不再是那么虚弱无力,胸口也像是搬去了一块石头,呼吸顺畅。
  “多谢先生救治。”
  刘协平静地出声说道,时常皱着的眉头难得的松开。
  虽然时间很短,但方才应该是他出逃以来,最放松的一段时间。
  安然地躺在床上,少年却像是一个年迈的老者一样出了口气。
  “本该赏赐先生,可惜朕如今这副模样也赏赐不了什么了。”
  顾楠坐在床边收起了针包,随口说道。
  “不必赏赐,既然是行医,我只需管治病救人就是。”
  “行医就只需管治病救人。”
  刘协轻轻念了一遍顾楠的话,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似乎带着一些羡慕地说道。
  “先生倒是简单。”
  他不一样,他哪怕是和别人说一句话,都要想很多遍,不敢有纰漏。
  “不然呢,还需要什么?”顾楠拿起了床边的药碗问道。
  “先生说的没错,确实不需要想的太多才对。”刘协看着帐篷的顶上,认可地回答着。
  本来应该是这样,但是他想要生存,就做不到简单,这是他从小就学会的事情。
  顾楠没有再同少年说这些奇怪的话,拿着碗递到了刘协的面前。
  “将药喝了,安睡一觉,陛下的身子就无恙了。”
  刘协从床榻间坐起了身子,看着递到了面前的药,药碗中传来很是苦涩难闻的味道,还带着些许腥味。
  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但还是拿过了药碗。
  顾楠将他的神色看在眼里,也没有意外,这药的味道确实不好,平常的药只是苦而已,这药还腥涩。
  伸手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个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些糖。玲绮和秀儿都知道顾楠喜欢吃甜的,所以常会买一些给她带着。
  从布包里拿了一块碎糖递给了面前的少年。
  “要吃糖吗?”
  刘协看着顾楠手中的糖,迟疑了一下,接了过来。
  “多谢先生。”
  含着糖将药汤喝下,药草的味道被糖味冲地稍淡了一些,也不至于那么难入口了。
  等到刘协将药喝完,顾楠拿着已经空了的碗,准备离开。
  “陛下多加休息,在下就不打扰了。”
  顾楠躬身一拜,退身离开。
  “先生。”坐在床上的刘协平淡地出声,叫住了她。
  顾楠的脚步停下,疑惑地抬起了头:“陛下,不知还有何事?”
  “先生不是太医,想来是曹将军请来的。若是日后,朕的身子有恙,不知道能不能再请先生来?”
  刘协坐在床上问道,其实他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同眼前的先生相谈时很简单。
  他不必像平时那般斟酌字句,可以随口聊天。其次,顾楠的医术在他看来比太医要好上许多。
  顾楠没有很快回答。
  刘协似乎猜到了什么,毕竟顾楠应该是曹操帐下的人,沉默了一下说道。
  “先生说行医只管治病救人,那朕也只当先生是一个大夫,没有其他,只望先生以诚待我就好。”
  顾楠的头低下了一些:“既然如此,随陛下的意思。”
  说完,慢步走出了营帐。
  帐外,她从怀里拿出了一块糖放进了嘴中,含着嘴中一点点的甜味低头走开。
  又一个可怜人而已。
  刘协在床榻上轻叹了一声,躺了下去。
  ·
  青州曹操西迎天子,有些人嗤之以鼻,有些人则是暗作布置。
  但是这时的天下却不止发生了这一件大事,徐州牧陶谦病死,还没有等周边的诸侯伺机而动。这徐州就有了一位新的徐州牧,叫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徐州牧之位没有传于陶谦的儿子,领了徐州牧的人反是一个外人。
  这人在黄巾时曾起兵讨伐黄巾贼,颇有功绩。在虎牢关之战时与他的两个结拜兄弟小博了一把名声,但一直不得势,最后寄身在徐州篱下。那时谁也没想到,他会接过陶谦徐州牧的位子。
  他自称是汉室宗亲,是中山靖王之后,名叫刘备,刘玄德。
  若是他只是一个平头草民,自称汉室宗亲也没人当一回事,可现在他是一州之牧,诸侯就不能视若无睹了。
  emmm,因为没有曹操多次进攻的关系,所以书中的陶谦也晚了几年才病死。


第四百二十一章:人一生当初心不负才好

  曹操迎天子,受封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平定了颍川和汝南的黄巾。八月,与天子一同入洛阳,然而洛阳城中太过破败,要重建的话耗资巨大。于是曹操将天子迎至许昌。
  年末十一月,曹操受封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于是亲自领兵攻打曾同李傕、郭汜一同追赶天子的张济,此时张济已死领军的他的侄子张绣。
  张绣并无交战之意,曹操到达淯水,便率众投降。此番曹操也未于张济的遗孀有什么瓜葛,却是少了原本的许多麻烦事。
  同年曹操又派谒者仆射裴茂率领关西诸将段煨等讨伐吞并了郭汜的部队的李傕。
  曹操在追讨董卓余部,而另一边,寿春之中一人登高祭天,僭号天子。
  焚香之上青烟袅袅,一人提剑站在青烟中,抬头笑看着天公。
  袁出于陈,陈是舜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有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
  涂可比途,是为路,袁术字公路,又得玉玺以为受命于天,乃于寿春称帝,建号建号仲氏。
  袁术是豪门望族,袁门更是有四世三公之名,天下之中可与袁术相比者本寥寥无几,可此举却是使得他失了民心。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又投入了袁术的门下但是随着袁术称帝,孙策在江东脱身自立。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使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弃袁术来投。
  袁术失了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大挫,还未等他对付孙策,曹操已经命夏侯惇、于禁领兵来攻,而徐州的刘备也一同举兵而来。
  几乎是很短的时间内,袁术众叛亲离,其势力一减再减。
  到最后,他称帝时一图天下的雄心被磨了个一干二净,整日坐在府中饮酒作乐,日渐消瘦。
  那一年,袁术治下的江淮大旱,随后就是一场饥荒,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情景。沛相舒邵劝袁术散粮救饥民,袁术先是恼怒,在酒桌上大声呵斥。
  谁知舒邵却说道:“我来求陛下时就知必死,之所以这么做。是我情愿以自己一人的性命,救百姓于苦难之中。”
  袁术听完了他的话,呆愣地坐着。
  琴瑟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