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听说孔先生在北海有一座学堂,不知道还招不招先生?”
  看着顾楠,孔融没有反应过来。
  顾楠却已经对着孔融举起了杯子:“孔先生,你我一同建一个学府如何?天下那般大的。”
  顾楠的杯子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另一只杯子慢慢地举了起来,杯中的茶水泛着涟漪。
  “好。天下那般大的!”
  ·
  年末,大概是在新年之前,江边传来了一则消息。孙坚攻荆州刘表中暗箭身亡,而其余部则运送灵柩撤走,依附了袁术。
  曹操击溃的青州黄巾残部过河内与河内黄巾呼应,在此举义作乱兖州。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
  从长安率部杀出的吕布被本想投奔袁术,但因袁术对吕布早有不满,又或者心怀疑虑,所以不肯将他接纳下来。
  左右为难的吕布正好碰到了适逢乱象左右为难的兖州,兖州求援,吕布率军和兖州军部回合,大破黄巾,流窜的黄巾涌入黑山是让河内的袁绍更加头疼了一些。
  而吕布则是得到了兖州陈宫相助,入军兖州。吕布的动作太快,而曹操又在整顿刚收入的青州兵不好轻易出军,是的吕布平白得了一州之地。
  一场黄巾乱象,使得青州兖州两周之地都被人趁乱得去,其余的诸侯干是眼红,却也没有办法。
  不过吕布做事倒是有一个奇怪之处,他每到一个地方定会让手下搜寻一个人,听人传闻,似乎是一个小姑娘。至于这小姑娘是谁,就没什么人知道了。
  吕布不是安分之人,新年之前,陈宫向吕布谏言。
  曹操非青州刺史,却收拢黄巾贼军霸占青州不去,其心不良。
  同时献策,可与徐州陶谦联合,兵入北海,共伐曹操。
  今年的雪下得很晚,直到新年前才下了第一场雪,白雪覆盖在地上,入眼全是一片素色。
  这模样就和两年前的虎牢关一样,只不过汉室天下的格局和形式已经变了太多,四处兵戈不止,就算是诸侯,或许谁就在下一刻在什么地方死了也不知道。
  “呼呼。”凛冽的寒风卷动着披风,落在上面的雪花被抖落下来。
  吕布站下演兵台上,头顶上的雁翎摇晃。
  台上的瓦砾铺着一层雪白,时不时也会有一堆积雪从台上上滑落下来,伴着闷响落在地上。
  演兵台下,站着一群士卒,身上披着黑色的铁甲,铠甲的铁片上几乎已经结了一层霜。
  士兵成方阵站在一起,一手举着一面方盾,一手伫着长矛,目视着前方,一动不动。
  不知道他们这样站了多久,身上都盖上了一层白雪,甚至让人以为他们已经冻僵在了那里。
  他们的头盔样式特别,带着一张甲面,不过甲面没有拉下来。
  雪花落在他们的眉毛和眼睛上,嘴唇发白,但是除了偶尔眨一下眼睛,没有人做任何多余的动作。
  吕布伸手握住了身侧立着的方天画戟,冰冷的铁铸戟身入手,传来一阵阵刺痛的感觉。
  “演兵!”
  “喝!”一声令下,那些一动不动的士卒才终于动了。两手握住长矛,重重的挥下。
  身上的积雪一堆堆地落在他们的脚边,长矛指着演兵台上的吕布。上本就已经冷得异常的天气更森冷了一些。
  “喝!”只是停顿了一瞬,长矛再一次挥起,兵营中风声阵阵,飞雪纷乱。
  “将军。”一个不大的声音从吕布的后背传来,一个谋士样子的人披着一件披风,哆嗦着走到了吕布的身边。
  对于他来说,这天气确实是太冷了。
  “何事?”吕布的眼睛横过看向他问道。
  “上次与将军说提到的青州之事,将军以为如何?呼。”
  一阵寒风吹过,谋士的脸色又白了一些。
  看着谋士的模样,吕布淡淡的移开了视线。
  “这幅模样怎么有一个七尺男儿的样子?你该练一些内息,到时候我教你便是。”
  “谢将军。”谋士的脸色苦涩,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吕布这样的。
  “至于青州之事。”
  吕布的眼睛微微合起,握着方天戟的手也紧了一些。
  “年后,入军青州。”


第三百八十三章:执念不能太深

  站在吕布身边的谋士笑着正准备说什么,迎面的冷风一紧。
  “阿嘁!”谋士要说的话变成了一声喷嚏。
  “呼。”吕布叹了一口气,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军师还是先回去吧。”
  同样是看着文弱的谋士,这位和他曾经见过的一位相差太多了。
  那个是个能在天寒地冻里提着枪踏马冲阵的人,说来还是一个女子,是根本没有半点女子该有的样子。
  想到这吕布的眉头皱起了一些,此去青州,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再遇到那个人。
  与之交锋,实在颇为棘手。
  ·
  新年前后需要祭祖祭祀,所以孔融就将学堂的课给停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日后那个叫做寒假的良好传统的起源。
  不过放假对于不安分的孩子来说总是开心的,这段时间街上的也多了一些孩童追跑打闹。
  这刚好也给了顾楠一些准备课本的时间,这段时间空闲,她准备去学堂教书。可惜她不知道的是,她已经空闲不了太久了。
  外面下着细细密密的小雨,冬天的小雨落在人身上是很冷的,所以今天少有人出门。
  “驾驾驾!”声音急促,马蹄声也急促,这种天气也不知道是谁还在街上快马加鞭地跑过。
  马蹄踩开道上的雨水,踩起一片片的水花,溅在夹着马腹的靴子上。
  骑在马上的人一路狂奔,直到跑到了一座府前。
  “吁!!!”缰绳拉的很紧,将马头都拉得后仰。
  人从马背上跳下来,身上的衣服已经全被淋湿,水珠从他的头发上滴落,划过脸颊,喘了一声。
  从腰间抽出了一面令牌,高举了起来,雨点打在令牌上四散溅开。
  “军情急报,我要见曹将军!”
  站在府门前的侍卫愣了一下,军情急报,他根本不敢做什么停留,转身就走进了府里通报。
  ·
  兖州吕布和徐州陶谦举兵来犯。
  急报很短,就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包含着的信息却叫人如坐针毡。
  看得出军情在得到的第一个时间就送了过来,甚至没有来得及仔细调查清楚人数,想来再等几日具体的情报才会送到。
  曹操坐在堂前看着桌上放着的急报似乎很平静,曹昂站在他的身边,眉头深锁,却也没有出声。
  但是堂下就不一样了,曹操入青州之后就有许多人上门投靠,有些人根本就是闲人就被曹操打发走了。
  有些人还有些才学,被他留了下来,有的做了小吏,有的做了门客。
  而此时,这些被留下来的门客正争论不休。
  争什么?
  争到底该打还是不该打。
  七嘴八舌使得堂上的模样乱作一团,而曹操一直坐在堂上没有说话。
  直到最后,他们似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果,一个人站了起来,对着曹操拱手说道。
  “曹将军,吕布虽是从长安败逃,但是尚有残军。兖州虽受贼军之乱,但是兵马犹存。吕布与兖州,当有十万之数。至于徐州,有丹阳精兵,屯田顺治,如今更是兵精马悍,粮草充足。”
  “两地皆居于青州之侧,如今一同来犯,成夹击之势。以青州一己之力恐怕难以抵御。”
  “听闻将军于袁公是旧友,不如,向袁公求援如何?”
  曹操认真的听那人把话说完,没有急着做出什么表示,只是静静地拿起军情,堂上终于安静了一些。
  向本初求援,且不说上次两人已经借着酒劲把话说开了,他日相见定不留情。
  就算是他去借,黄巾贼被从兖州击溃后全逃入了黑山,如今下有河内黑山,侧有公孙瓒,他有什么兵力借给他?
  两人是旧友没错,但是他和兖州的张邈张孟卓难道就不是了?
  两人自幼结识,情同手足,当年更是借兵助他起事,现在怎么样了?
  同吕布一起来攻讨他。
  他面上没有什么神情,心中却多是苦楚,这乱世叫人离散,还要叫人相残。
  “不必求援,让他们来攻便是,我曹操在青州等着。”
  曹操的话就像是一块石头投入了本来已经平静下来的湖面,堂上再一次乱做一团。
  “将军。”
  “将军切勿意气用事啊!”
  “不如将军忍让一时,退避主力,与之谈和也好。”
  就连曹昂也张了张嘴吧,似乎是也想劝曹操。
  皱着眉头,曹操伸出一只手轻轻地压了压。
  等到所有的声音平息了下去,他才看着堂下说道。
  “退避谈和,诸侯共讨董卓,曹某率军万余,孤立无援,追十余万西凉军,可曾退避过?”
  “如今不过就是两州之军来犯,我为何退避,又为何要谈和?”
  曹操淡淡的问话声,让堂下的所有人哑口无言。
  不过两州之军,为何要退?问的就像是理所当然一样。
  “只凭吕布陶谦,还不够我退让。”
  军情被放在了桌上,曹操站了起来,再没有去看堂下的人,而是看向身边的曹昂。
  “太久没有施展手脚了,处理公文,哪有行军打仗来的痛快。”
  说着回过头,向着堂后走去。
  “将你那些叔伯和顾先生找来。入军青州之后,许久未见了。”
  曹昂看向自己的父亲,那双眼睛里毫无退意。
  心中的疑虑散去,曹昂的眼中也闪烁起莫名的神采,抱拳低头:“是!”
  是啊,不过就是两州之军,为何退避?
  ·
  外面下着小雨,顾楠坐在屋檐下看着手里一个士卒送来的信,又抬头看了看天上的雨。
  玲绮刚练完剑,应该是累了,正靠在她的身边小憩。
  她本以为这一次曹操得了青州可以驻兵屯粮,暂时不需要不与兖州和徐州有什么瓜葛。
  没想到还是成了历史上的那样,被吕布领兖州之军与徐州陶谦夹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早之前她就有这么一种感觉,冥冥之中似乎真有什么天意,在调正着所有的事。
  天意……
  握着信的手握紧,如果真有天意,那么人之所为,到底算是什么?
  很少会见到顾楠这样。
  “唔,师傅。”肩上传来一声呢喃,她侧目看去,是玲绮睡着了,在说梦话。
  沙沙沙,细密的雨声成片。
  顾楠的手慢慢松开,屋檐下无声了半响。
  她才在玲绮的脑门上轻轻地拍了一下,笑道。
  “该醒了,绮儿,我要出门一趟,你先在家待一会儿。”
  玲绮的睫毛动了动,醒了过来。听到了顾楠的话,搓了搓眼睛,见到外面在下雨,站起身来。
  “我去给师傅拿蓑衣。”


第三百八十四章:要懂得看清楚气氛

  空空无人的街道上只有细细的雨声,曹府的门口,一个披着斗笠蓑衣的人走来。站在门前的侍卫看到来人,让开了身子将府门打开。
  他们都认识这个人,这人进府上不需要通报。
  “先生,将军在堂上等。”
  侍卫站在两侧说道,要是换成青州的那些所谓的文士,他们根本就懒得说什么,那些文士都看不起他们这些粗人。
  “我知道了。”路过侍卫身边,那人点了点头:“多谢。”
  其实有的时候让人对你多抱有一些善意,只需要一句多谢就可以了,可惜大多数的人都很少说这句话。
  曹操去后院取了一本书,就回到了堂上看了起来,是在等人。
  而堂下的声音依旧不绝,不过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只是相互之间窃窃私语而已。
  不过偶尔能听到的一些词句里,似乎听出这些人已经觉得曹操不知进退,难成大事了。当然,他们不敢明说。
  “踏。”
  一只脚踏进了堂上,带着雨水,水珠滴在地上,落开一小点水花。
  所有人的视线都被脚步声吸引了过去,外面的雨声细碎,一个人从门口走了进来。头顶上的斗笠还滴着水,披在身上的蓑衣拖过门槛。
  一时间所有的声音渐渐安静了下来,每一个人都看向那个人一步一步走到堂上。大概是因为堂上没有了杂乱的声音,脚步声才异常清晰。
  这人是谁?
  还没有等他们想出来,那个人慢慢伸手将自己的蓑衣解了下来,收在手里。蓑衣下,露出了一身白袍。
  看到这件白袍,堂下的人几乎一同想到了一个人,有些人的嘴巴微张,有些人慢慢地站了起来。
  他们都是青州之后才加入曹操帐下的,许多人都没有见过这个人,也大概是在曹操的身边几乎没有见到过这个人,才让他们都快忘记了她。
  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听说过她。
  白袍先生轻压着头顶的斗笠,对着曹操行礼道:“将军。”
  曹操放下了手里的书,笑着看着堂下的人。
  “不是和先生说过了吗,称孟德就好。”
  说着看了一眼堂下的四座。
  “先生来了,就安静多了。”
  董卓讨伐战闻名天下,在此战之中留下了名声的人,自然也是天下共传。
  而其中之一,就是这个曹操身边的白衣先生。
  那个玄襄借兵,退阵董卓的人,几乎可以说是奠定了曹操根基的谋主。
  无论是不费一兵一卒取来万军相助,还是败华雄退吕布,在坐的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做得到,偏偏此人能做到。
  从没有再曹操身边见到什么白衣先生,他们都还以为只是传闻了。
  此时见到,张开嘴却发现自己连对方的姓名都叫不出来,这才想起一直以来都只是只闻其人不知其名。
  深不可测。
  四座的人眼神都变的慎重了起来,等着那人说话,接下来的一番话,恐怕能左右时局。
  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她说话的时候。
  顾楠四下看了看,拉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我是来早了,还是来晚了?”
  都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
  四座无声,两旁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咔咔咔。”门外又是一阵脚步声,只不过这次的脚步声杂乱,伴随着甲胄的声音。来的应该不是一个人。
  还没有见到来人,堂上的人就已经感觉胸口上像是压着一块石头一般,有些发闷。
  “砰!”沉闷的脚步声踏入堂上。
  来得是六个人,形容各异,但相同的是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逼人的气魄。
  走进门中,甚至让他们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如果真要形容这种感觉的话,大概就是背后生寒。
  “嘿!”一个人向前踏了一步,脚步沉重,堂上都像是微微震动了一下。
  有几个人看过去,是一个面目凶煞的大汉,活动着自己的肩膀。
  “将军,听说有仗打?”
  七个人站在堂中,鸦雀无声。
  六上将一谋主,随曹操征战至今的七人,此时才让青州的士人见了个清楚。
  “呵。”曹操笑着将军情拿在了手里,看向七个人:“我们早些说完,好再去喝些酒。”
  ·
  青州城门口,街上还下着雨,冬天的雨可不像是夏天的雨这么喜人。
  本就是冬天,若是再淋湿了雨也不知道是要冷成什么样了。
  路上都见不到什么人,空街空巷里也就只有雨声听得清楚,直到雨声一乱。下雨的声音里混杂进了一些别的声音。
  顺着声音看去,见到一个抱着一个行囊的青年人冒着雨跑来。
  他是今天才到的青州城,而且是一个人来的。
  青年人跑到一处房檐下,全身已经是被淋湿了,气喘吁吁,索性行囊被他抱在怀里还没有不至于湿透。
  “呼,呼。”青年人左右看了看街道,本来还想找一个人问路怎么去曹府,谁知道遇到了这样的天气,路上都见不到人。
  罢了,仰头看了一下天色,天上乌云密布,视线里全是细密的雨点,雨没有要停的意思。
  看看有没有开着的店家吧。
  他是从哪来的?
  他是颍川人,家里也算是颍川的名门望族,他本来也是在朝为官,不过被他辞了。
  他去了河内,在袁绍手下和两个好友一起,做过一段时间的事,做的不错,但是也被他辞了。
  所以他是从河内来的。
  他来干什么?
  他来见曹操,而且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传闻如今徐州和兖州都要对青州动手,曹操此时定在头疼要如何退敌,而他,恰好有办法。
  至于为什么来见,这就很难说明白了,毕竟无论是在袁绍还是朝廷那做事,怎么看都要比现在的曹操这里要好。
  青州才逢大乱,还在没有来得及休养生息,就要同时面对兖州和徐州的虎视眈眈。无论是谁,想来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看好曹操。
  可是他来了。
  哦,对了,还要问他叫什么。
  他叫荀彧,荀文若。
  年轻人抱着行囊,叹了口气,从屋檐下跑了出去。
  今日,他应该见到曹操才好。还有,曹操身边的一个人,他也想见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