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吹了一下自己的胡子就站着起来,走进了堂下的院里,摆开了架势。
  “看好了,老洪给你练两手。”
  话音落下,曹洪的一手握拳挥出。
  “呼。”一拳打出就是一阵风声,随后又跟着一脚,别看他身子厚实但是打起拳来倒是迅捷。
  一阵阵风声在院间卷动,真有一番虎虎生风的感觉。
  “噗呲。”
  看着曹洪那较真的模样,玲绮难得的笑了出来。
  看玲绮是笑了,曹洪打得更加来劲,喝了一声,拳脚之间劲风四起。
  长廊上。
  夏侯惇和夏侯渊从外面走来。
  夏侯渊的嘴里还嚼着一些什么,扣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说道。
  “那家的白面饼真不错,弄得松软,也没什么酸味。”
  看起来这两人是刚刚吃饭回来。
  “嗯,是不错。”
  夏侯惇点头评价到,能让他做出这般的评价已经是很难得了。
  两人走着,突然夏侯渊奸笑,低声凑到夏侯惇的身边说道。
  “哎,你说子廉是不是还没有吃饭?”
  “嗯。”夏侯惇的嘴角也勾起了一点笑意。
  “在孟德和先生没出来之前,他应该都要看着那小姑娘,毕竟公事在身。”
  “哈哈。”夏侯渊幸灾乐祸地舔了舔嘴巴。
  “你给我说说,曹子廉到底是说了什么,孟德能让他去看小孩。”
  夏侯惇抿着嘴巴,似乎是在考虑这般背后说闲话是否合适,最后还算是没忍住,勾着嘴角说道。
  “也无什么,只是昨日孟德去请先生的时候遇着误会正好难堪,他又添了一句,让孟德更加难堪而已。”
  “看孩子,那粗人有的头疼了。”
  “呼呼。”
  二人突然听到院中传来一阵阵的风声,时不时有一阵气劲划过。
  停下了脚步,疑惑地走到了走廊边向着院中看去。
  正好看到曹洪站在院子里将招式打得起劲,而另一边则是一个女孩轻笑着。
  两人皆是一愣。
  半响,夏侯渊的眉头一挑,咧着嘴,对着一旁夏侯惇笑道。
  “我看他带的倒是挺开心的。”
  “嗯。”夏侯惇摸着自己下巴上的短胡子,有模有样地点了点头,眼里却是调笑的意味。
  “倒是没想到子廉还有这般孩童心性。”
  ·
  “呼。”曹洪收招,闭着眼睛站在原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身周涌起一股气旋,足见他的武学确实不错。
  调整好了内息,睁开眼睛看向玲绮,自得地笑道。
  “怎么样女娃,老洪没骗你吧,教你是不是没有问题。”
  玲绮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眼前的大汉倒是也有几分有趣。
  但还是认真地摇了摇头。
  “你没有我师傅厉害,而且也没我爹厉害。”
  “啥?”曹洪的眼睛一瞪,一副吃瘪的表情,砸吧了一下嘴巴。
  “不说你师父,你是师傅不行。你爹是哪个?”
  “我爹。”玲绮正要说,却又突然停了下来,没有说出自己父亲的名字,只是说道。
  “我爹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比你厉害就是了。”
  “嘿,你这小姑娘。”
  曹洪抓着自己的头发。
  “噗呵呵呵。”
  一旁的走廊里却传来一阵笑声。
  曹洪回头看去,就看到夏侯渊挤着眼睛对着夏侯惇说道。
  “你看,我没骗你吧,教你是不是没有问题?”
  夏侯惇煞有其事地抿着嘴摇了摇头。
  “你不行,不厉害。”
  两人都是一副揶揄的样子,惹的曹洪涨红着一张脸愣是说不出话来。
  “子廉,你不行啊,连一个小姑娘都唬不住。”
  夏侯渊站在走廊里阴阳怪气地说道。
  “你们两个别笑,娘的,有本事自己下来试试。”
  曹洪粗着脖子叫道。
  “来就来。”
  夏侯渊也不矫情,直接笑着翻身跳过栏杆,走到了院子里。
  将自己的肩甲解了下来放下一边,松松了肩膀,对着玲绮拍了拍胸口。
  “小姑娘,来,让你看看我的手段。”
  说着开招演练,夏侯渊的力道比之曹洪要差上几分,但是招式更加灵活,多是用的巧劲,不同于曹洪的刚猛。
  一套招式演练下来让人不自觉的叫好。
  夏侯渊满意地收招而立:“怎么样小姑娘?武学上有什么不懂得,问我就好,没必要问那糙汉。”


第二百九十六章:名声是很重要的

  这几个将领虽然看起来都是凶样,但是为人倒是出奇的不错。
  看得出玲绮有些拘谨,所以都有些刻意地逗她玩闹。
  玲绮抱着剑坐在那里,听到夏侯渊的问题,轻笑着想了一会儿说道。
  她今日笑得次数却是难得的多。
  “一般厉害。”
  “嘿嘿。”站在一旁的曹洪笑着耸了一下肩膀,对着夏侯渊摊开手,脸上一副生欠的表情说道。
  “听到没有,一般厉害。”
  “那也比你这个一般都没有的好。”
  夏侯渊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扭头看向站在一边一脸笑意的夏侯惇,顿时也就想着要将他也拖下水。
  当即招手说道。
  “元让你来也试试如何。”
  夏侯惇怎么会不知道这贼人的用心,但是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玲绮,那小姑娘也有些期待地看着他。
  微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瞥了一下夏侯渊一眼,走到了院前。
  “也罢,小姑娘你看好了。”
  ·
  不顾堂前的玩闹,堂中的房间里倒是安静。
  两旁点着烛火,火光晃动映照这桌案上的一张地图,将地图的两侧照得明亮。
  地图上是各州郡县的地图,是曹操用大价钱寻人所画的。
  顾楠站在地图前,影子投落在其上,曹操站在她的身侧。
  火光里,曹操看着地图中的各地,眼神着落。
  黄巾之后,几乎各州各郡的诸侯都有一支自己的军队,虽为明说但都各自划地而踞,几些人的作为几乎已经不是汉臣了。
  留心其中之事的人自然都明白,这汉室的颓败之相已经尽显。
  “先生。”曹操在顾楠的身侧说道:“操有失,说来倒是还未问过先生名号。”
  从顾楠的身后看去,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先生总是带着一个斗笠,即使是在室内也不摘去。
  “呵,无有号,也无有字,将军便称顾楠就好。”顾楠淡笑着回答道,走到了桌案的地图前。
  这张地图画的倒是详细,所标注之地也基本正确,当真是难得。
  “顾先生。”曹操点了点头,虽然对顾楠为何无字有一些疑惑,但是也不好多问,跟着顾楠走到了桌边。
  背过手,看着地图,伸手按在了上面,笑着说道。
  “黄巾之后,各地屯兵割据,洛阳之中先有宦官外戚干政,后又有董卓为祸。各地常有灾祸,百姓不得安生。天下纷乱,汉室倾颓,这天下到底该何去何从,操是真的有一些看不明白。”
  曹操的手按着地图,他的眼中也带着不解和困惑,没有人生而知之,也没有人生来远志。
  如今的他,对着天下大势,还只是一股随之左右的无力之感。
  说着,他看向顾楠。
  “先生当日所说,联军难平董卓。那日操苦思了许久,观之各地消息,知先生所言不假。”
  说着他苦笑了一声。
  “幽州公孙瓒刘虞内外不和,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一向交恶,各地郡守多怀割据之心,无伐董之意。已有联合却都按兵不动,生恐有失己利,各怀异心又如何聚军。”
  曹操的声音里多有一些无奈和苦楚,他有抱负想要施展,奈何无有施展之力,空是有心无力而已。
  何况如今这般的乱局,一个董卓去矣,恐是又要有一个董卓再起,这般的乱象又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先生,讨伐董卓之事操还需去否,而先生所说这区区五千人,又如何在这乱世中安立?”
  曹操问道,他不想将自己之命交于人手,也不想叫随自己而来的人白叫那大势没去。
  所以他当要得立,得一立足之地,而施展所为。
  “讨董之事将军自然是要施为的。”
  顾楠在桌前盘坐了下来。
  曹操一愣,皱眉思索,若是按照先生所说讨伐董卓终是无有所果,又何必空耗其力。
  见顾楠坐下,也跟着坐在了顾楠的身边。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坐下的时候只觉的闻着一股香味。
  顾楠坐在地图之前和笑着说道。
  “讨伐董卓是举天下共为之事,纵然联军有名无实,但其中汇聚之人皆为各地郡守名士。此中之人共聚一处近可表当今天下之力,割据之人。”
  “如此之时,若是能博取一声名,将军之名自当可传之天下。”
  说着顾楠微笑着看向曹操:“声名一事虽虚,但其中的作用可为实务。”
  “若将军可在其中博一善勇之名,届时可为天下所向,招纳名士,屯兵聚众皆有作用。”
  说道此处,曹操的眼中明了,若是真如先生所说,他可在此事之中取得公义的名声。
  那日后他曹操在各地将皆有信用,招纳兵马,募取将谋都会事半功倍,而且即使行战也将是民声所向。
  想通了此事曹操又是重新审视了一边参与讨伐董卓一事的诸侯,其中又有多少是为了博取名声而来的,不得而知。
  “而且。”
  顾楠靠坐在桌子的一旁,模样随意。
  “听闻将军和袁公是故友?”
  听顾楠提起了袁绍,曹操的脸上难得不再那般严肃,而是笑了一下。
  “是,我和本初年少相识,甚如手足。”
  世事会改变一个人,从来都是这样,如今的曹操还不知道自己和袁绍袁本初会被这个世道变成什么模样。
  他还记得的是那两个一起做游侠,一起大醉,一起闯进别人的新婚里捣乱的两个少年。
  “袁氏四世三公,名望于各地之中皆传,此次会盟,袁公当之位当不低,甚可为盟主。”
  该是斗笠绑的有些松了,微微一斜,顾楠扶了一下斗笠继续说道。
  “将军可在战中建功,此后再借功绩得受封借袁公一地而踞,拥兵聚众以待时机。”
  “这。”曹操的脸上有些尴尬。
  毕竟找老友借地这种事情难免让人觉得脸面上有一些挂不住。
  转而一想,又向顾楠问道:“先生,不知这时机又是何时?”
  顾楠看向地图,手指落在了一个地方。
  “不知将军可知道青州黄巾?”
  曹操一愣,随后看向顾楠的手指着的地方。
  “黄巾军?”
  额,昨天看到有关于曹操的争论,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和演义里还是很有区别的。虽然为人上也有缺陷,但是人无完人,对于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我还是比较倾向于鲁迅先生的说法: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第二百九十七章:谈论正事的时候总是要正经一些

  “是黄巾军。”顾楠微微颔首。
  “黄巾败后,其众流亡,分股流窜,常于各地祸乱。其众数股流于冀州黑山,是为黑山军,此军将者本为黄巾一众张燕。后受朝招安,如今是为平难中郎将张燕。领军为众,治河北山岭。虽如是,然北地诸侯各立,其众受遏难行,是欲谋出路。”
  虽然提及的是青州黄巾,但顾楠先说的却不在青州,而是黑山这支驻于冀州,已经变成了正规军的黄巾军。
  不过可惜这支正规军的处境算不得好,本来作为黄巾起义之时此军向外说有百万人之众,实则没有这么多,但是联合此地之众的百姓山匪,却是也不少于数十万人。
  不过此军的领将张燕和张角不同,他非是图谋天下之人,或是说他本人的志向并不高远。
  硬要说,这个人有些类似于后世梁山好汉之中的宋江,他希望能为自己的部下和自己谋一个正经的好出路,于是归降了朝廷。
  如此归降,黑山军中不愿受降的起义之人纷纷离去,使得黑山军的势力多有受损。
  不过即使如此黑山军之众依旧足以叫北方的各路诸侯忌惮,也都图谋此中,常与掣肘。
  又因其军人众,百人中多有兵卒家眷,使得数十万人常有粮草之缺,也让黑山军更加难以身处。
  将这黑山军说完之后,顾楠才转而说及青州。
  “青州之军不同于黑山,多为黄巾余党流亡而至汇聚于此,无统领而四散为乱,本都为绿林强人农野出身,虽人众然无序无令不能成军。”
  “即使如此,其人之众犹不可小觑。”
  “青州刺史焦和无能,青州虽兵精粮足,但不善领兵,常祈天而祭,却不作战备。北海相孔融为名士不通军务,从文不武,难可为战。”
  顾楠看着图上的青州,手掌微覆,露出了手背上有些狰狞的刀疤。
  “若是青州黄巾聚众而起,青州必乱,兵马不能以为镇压。”
  “此便为时机,将军可于两军皆伤之际,借义从名而为,举兵以剿贼为号拥兵入主青州。”
  “可具以青州,就可于北海而侧天下,内屯田安民,校练兵马,外结船立橹,操水河军。成强军丰粮而安内外,得事自为。”
  青州居于天下之侧,外临北海,可操练水军,内陆水壤肥沃粮草充裕,能得此地可以说只需固守就无外忧内患,是一屯聚兵马的重地。
  话至此处,曹操已是心中为动,若是真同顾楠所说,他就可有一个立足之地,而且是军粮富足的一州之地。
  要在这乱世之中图志,他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据地和兵马,青州可为上选。
  但是他并无急色,只是平静地站起了身来,低着头思索着什么,在堂间慢步地来回走动着。
  最后停了下来,皱着眉头看向顾楠,青州可乱,但是青州如何乱?
  “先生,先生如何知青州黄巾必会聚众而起?”
  “而青州黄巾数十万,若起乱青州一州之军尚不能敌,操又如何驱之?”
  确实,青州黄巾本就是由各地的黄巾乱军汇聚而成的,没有统一的将领导致他们就是一群乱民没有秩序不足为虑。
  如果他们的内部不和,各自为部根本不能对青州造成根本性的影响。青州不大乱,又有他曹操何事?
  而就是黄巾再起,青州大乱,数十万人,他又如何有把握能够退敌。
  “将军,青州之乱是为大势所趋。”
  顾楠淡淡地说道,眼神从地图上移开,回过头来看着曹操。
  “青州之众数十万,须有行粮,然军中皆为流离乱民,无有粮供,军备无粮必只能为乱劫掠。分而不聚自当被逐个击破,自取灭亡。若聚,必乱青州。”
  黄巾军的弊处也就在于此,都是乱民,没有土地耕种,所以根本没有粮草供应,想要粮草只能在各地劫掠。
  青州军大多数都是从各地被打败溃逃而来的,一两股青州还管得住,但是人多了,根本就不可能安分了,所以青州是必乱的。
  这一点青州刺史焦和也自知,但是也无有办法只能每天祈神保佑。
  “至于如何退青州黄巾。”
  顾楠微微一笑,斗笠下看不清她笑的模样,只是听声音好像是能听到几分微叹。
  “将军可知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即为坚固壁垒,清除郊野。
  是一种对于强敌入入侵时的一种及有效的方法。
  固守各地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在逐一清除敌方薄弱的势力。
  入侵战中进攻的一方往往是长途奔袭,军粮有限,而固守的一方则是占据主场优势粮草充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方法自然无需大面积的交战就可以使得外敌退去。
  至于顾楠叹笑的原因,不过是在秦时,曾用过这个办法。
  但是那时秦国的军制出现了问题,为了修养民生,当时的军制是各地驻军多为附近的民间调来的更卒,轮替服役,军中多只是普通的百姓暂时服役而已。
  这般的情况下全国性的天灾使得大部分的军队动乱,关中得以召集的军队不过二十万,百越分立,更是雪上加霜。
  而且那时关中粮草也无多(一部分运往北地蒙军,所剩的分于关中各军),再有骊山囚卒在关内四乱,坚壁清野根本就无有用处。
  这种战术只有在敌我两方物资悬殊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青州之地符合这样的情况,因为人数在众多又无有固定的粮草供应,黄巾军的手中根本囤积不下粮草,只能不停的劫掠。
  而青州之地粮食富足,若是采用坚壁的战术,黄巾军抢不到粮食自然就会退去转变目标。
  “坚壁清野?”曹操一愣。
  “屯粮固守,不与之正面交锋,以骑军扰乱,大军无粮疲敝,黄巾自当退去。”
  火光里,顾楠侧对着曹操,身影在火光之下半暗半明。
  曹操的目光落在身前处,方才他只想到了黄巾之众,却没想到以如此方法就可以轻易破之。
  他沉默了半响,突然笑了一声,接着是一阵长笑,笑完后才摇着头说道。
  “可笑当年黄巾之乱可动汉室,若早行先生之法,黄巾之乱何忧只有?”
  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