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圣贤养成系统-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皱眉凝思,片刻后招来內侍吩咐道:“叫程咬金和孔颖达过来。”
  连续几日上朝都要面对孔颖达那张好似便秘的老脸,李世民想想就肝疼,还是快让他过去南山看看吧。怕老头有危险,特意给他配个中南海级别的保镖。瞧瞧,多么令人感动的君臣情谊。
  想到圣上在早朝时一直沉着脸,程咬金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他接到内侍的通传后噌噌就往皇宫赶。面圣先拜礼,程咬金起身后便扯着嗓门嚷嚷:“可是有谁不服管教?俺去教训他!”
  看到程咬金这副架势,李世民不知该开怀还是该郁闷,他的脑袋瓜子咋就跟咱正常人那么不同呢。无奈,李世民只得把喊他来的意图解释一遍。
  孔颖达想趁面圣的时候再提去南山的事情,因此他来得也不慢。老头神情哀怨地走进甘露殿,弄得李世民浑身直突突冷汗,赶紧说道:“让程咬金陪你去那个书屋看看……”
  嗖嗖嗖,李世民话音刚落,孔颖达就拉着程咬金玩命往外跑。李世民愣在原地有些反应不过来,他话还没说完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俩人就跑没了?别怪他形容得夸张,这群人成天围着他唧唧歪歪,这么容易就能打发走实在有点不习惯。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呆愣的表情,忍笑转移话题道:“二郎,咱们用饭吧。”
  再说相偕离去的二人。平时慢条斯理的孔颖达此时足下生风,自从前天得到消息,他就派家丁去书屋探查情况。听说里面免费读书,听说书籍用纸厚实耐用,听说短短几日那里就聚集了一群读书人。这些个听说,都让孔老头心痒难耐。若不是因为圣命,他早就插上翅膀飞过去了!
  孔颖达提议道:“你我二人骑马前去可好?”
  “成!”这个提议正和程咬金心思,他可不愿意腻腻歪歪的陪孔老头坐轿子。
  半个时辰后,程咬金很后悔,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孔老头说出三个字:坐轿子!!!
  只见官道上迎来两匹骏马,后面的大汉一直在追赶前面的老头,边追边喊:“孔祭酒,慢着点!”
  好家伙,孔颖达是要纸不要命了。程咬金急啊,老头要是在他的照顾下摔出个好歹来,他得被孔氏门徒的吐沫星子淹死。
  俩人谁都没注意到,他们后面远远地尾随着一匹小马,马上是个未及冠的少年郎。少年郎不知道的是,他身后也跟着一个小尾巴。
  得得得—,孔颖达看到官道旁的院子,远远地就开始减速。
  书屋周围聚集了很多读书人,或三五好友席地而坐,或手持纸张状似癫狂,孔颖达不想骑马闯入破坏氛围。
  程咬金见孔颖达减速,心下稍安,暗自抹了把冷汗之余不忘在内心吐槽。奶奶的,以后再也不跟这老疯子单独出门。
  孔颖达火上浇油,他回头对着程咬金皱眉道:“程将军,你怎么如此慢?”
  程咬金好悬没呕出一口老血,他敢加速吗?他若追上来,老疯子还不得更玩命似的疯跑?!
  圣上火急火燎地宣人,害得他连午饭都没吃。再加上被孔老头吓了一路,程咬金只想赶紧办完事回家,“孔祭酒,已近午时,咱们快些进去吧。”
  “不急不急,先在外面逛逛。”孔颖达很自然地把马匹交给程咬金,轻松地在书屋外围闲逛起来,他很好奇书屋外那些三五成帮的书生们都在围坐着谈论什么。
  程咬金无法,只好抚了抚闹革命的胃肠,垂头丧气地跟在孔颖达身后。瞧着自己牵着的两匹马,暗自吐槽孔老头真拿他当随从用了。
  孔颖达扫视一圈,发现角落里有几个书生正在面红耳赤地争吵着什么,他暗搓搓地挪步到几人附近偷听。程咬金在他身后直翻白眼,还大儒呢,不还跟俺们一个习性。
  “要我看,这个标点符号有大用处。你们看王娘子举例的这句,到底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当然是第二种,孔圣人的思想可是有教无类。咱们知道该如何读,但偏远地区缺少教书先生的地方恐有人理解错,我也赞同用此法。”
  “王娘子都没用标点,而是在书后特意标注解释出来,可见其也不赞同全文用此法。若如此,不是失了很多乐趣?”
  “正是正是,我觉得王娘子的做法很好。既解释清容易引起误解之处,又没一味把语句变得生硬死板,咱们也依此行事吧。”
  “王娘子有大才,可惜不知何时才能有缘一见。”
  孔颖达一开始只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想着有书生们不懂的他老人家给指点几句。听了他们的讨论和例句后,老孔不淡定了。用符号来纠正容易弄错的句子,此法有大用,想出此法之人更是让人敬佩。
  孔颖达眼睛有点花,他猛盯着人家手中书册看,就差把脸贴上面了。老头完全陷入自我思绪,听到一声轻咳才尴尬地起身,“老夫未见过此法,看得有些入迷,见谅见谅。”
  “我们亦是如此,此法用于书屋内很多书册,您可入内一览。”
  与书生们拱手道别,孔颖达并未急着入内,而是试图再听到些新消息。这群讨论《诗经》,那帮在谈论《庄子》,另有些人也分拨围坐讨论着不同的学术话题。孔颖达抚着胡须笑得满脸褶子,此处氛围甚好,与他所幻想并无差异。
  没等孔颖达瞧够热闹,有一童子迎面走来,“二位郎君,请跟我去存放马匹。”
  这个童子名叫周志,是王家厨娘的儿子,最近也跟着过来帮忙。
  孔颖达与程咬金对视一眼,跟着周志向书屋北侧走去。待他们把马匹放入马棚,周志锁好马棚门后又把钥匙分别交到他们手中。
  见两人疑惑,周志解释道:“你们以后再来,自行放马锁门就行,走时把钥匙插入锁孔。”
  这种自助性服务,让两人觉得很是新奇有趣,真是个好便利的好想法!
  “小郎君,你是这里的帮工吗?”孔老头开启套话模式。
  周志挺着胸膛回答:“我是王娘子的仆从。”
  仆人不就是奴隶的意思?王家也不是什么大户,有啥可骄傲的?
  一看程咬金的表情,周志就知道他啥意思,他不是第一个露出这样表情的人。
  “我家里以前务农,全家一年都吃不上几回肉。今年年景不好,更是沦落到全家都卖身的地步。王娘子仁厚,她不但传授阿娘厨艺还让大家吃饱穿暖,如今我们这些仆从的生活比那有田有地的都好。娘子知道我想读书,还特意编了两本启蒙书籍。”周志的语气有些得意,声音渐渐哽咽。
  孔颖达听说王珏还编纂书籍,顿时提高了兴致,“王娘子仁厚,两本启蒙读物可否借我一观?”
  “自然,书都在里面,二位请随我来。”周志先是指了指书屋,又做出请的手势,引着他们往院子的大门方向走去。
  他们停在大门口,孔颖达看着大门牌匾上的随园两字,来回念叨几遍后说道:“随园,亦可音译为随缘,此名甚妙。”
  再看大门两侧挂着的长木板,其上刻着一副对联: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孔颖达心生喜意,忍不住再次赞道:“主人家豁达好客,好胸襟。”
  说完,便一甩袖子,豪情万丈地迈入门槛。程咬金可不管什么诗词对联,他满脑子都是找人问花露水的事儿。
  直到二人进入院子,李承乾才敢悄悄靠近。怕与两人撞上,他决定先留在外面跟书生们混混。
  小内侍蹑手蹑脚地走到李承乾身后,拍拍他肩膀轻声唤道:“殿下!”
  李承乾僵硬着转过身,他的随侍怎么也跟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喜欢本文,不要忘记收藏哟o(∩_∩)o
  随园随缘(三)
  进入随园,入眼是一个方正的宽阔大院,院中案、榻横纵成列整齐的排放着。除了靠门的一侧只放了一个长案,另外三侧都有房间可以进入。院内只有翻书声和轻微的走动声,连程咬金这种大老粗,都不自觉得放轻了脚步。
  书生们两三人同看一本书,他们各自面前摆放着文房四宝,大多数人都在抄书。孔颖达定睛一看,好家伙,他们用的都是那种新纸!
  程咬金才不管什么纸不纸的,他现在只对面前的房间感兴趣。房门上方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休息间,免费提供热水。
  程咬金一路跟过来,提心吊胆、着急上火,喉咙干得直冒烟。他拉拉孔颖达袖口,用眼神引着对方看向木牌。
  孔颖达瞪了程咬金一眼,看他站那直咽口水,到底还是跟着走了进去。
  屋里只有一个小丫头趴在案上打瞌睡,小丫头是王珏买回来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花中的一个,取名明月。见有人进来,她连忙拿起一个水壶,放在身旁不远处的炉子上。
  孔颖达先走到炉旁站了一会儿,觉得很暖和。他仔细观察着炉子的构造,烟囱穿墙延伸至屋外,炉子既可烧水又能取暖。随园处处都透着新鲜,他不禁为园主人的巧妙心思而赞叹。
  随即又想到,大唐每年有多少人因中碳毒而亡?在孔颖达眼里,这个炉子瞬间由烧水工具,变成了能救人命的东西!
  水本来就不是凉的,没一会袅袅水汽迷漫上来。明月打开水壶,放了些茶叶进去,一股类似松木烟的香气随着空气飘散开来。
  “呋呋……”
  孔颖达闻声偏过头,不知何时,程咬金也站到了他身旁。他正在壶口上方闭眼吸气,一副很享受、很舒爽的样子。
  程咬金旁边,明月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不知道该不该把水壶拿起来。
  看到这一幕,孔颖达羞得老脸通红。他暗暗在心里下决定,这个丢人现眼的混蛋,以后再也不跟他单独出门。
  诶诶诶,这个想法是不是很熟悉?
  孔颖达可不想陪着程咬金一起丢人,连忙拉着他找了个离暖炉不远的地方落座。
  明月拿出两个干净的大瓷碗摆在二人面前的案上,拿起水壶斟了个八成满,“两位请用。”
  孔颖达试着喝了一口,顿时觉得心旷神怡,遂好奇地问道:“水内加了何物?”
  “红茶,我们娘子亲手所制。”
  “似乎跟我们平时喝的茶不同,茶内没加配料?”
  “那是自然!我们娘子说了,这茶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养胃护胃、美容护肤,最适合日常饮用。若加入它物,不止味道变得混杂,功效也要大打折扣。”明月仰着头,一脸傲娇相。
  “好喝好喝!再来一碗!”程咬金两口灌下去,茶水顷刻见底。
  孔颖达瞪了程咬金一眼,嘀咕了一声:“牛嚼牡丹!”
  明月又给程咬金满满地斟了一碗。
  “再来再来!”又是两口喝尽。
  孔颖达挪挪屁股,有些不舍地放下茶碗。他实在无法继续跟程咬金同处一室,还是出去看王娘子的著书吧。
  “我出去看书,你继续在这休息。”孔颖达默默在心里加了一句,去哪都行,只要别跟着他就行。待会儿回去一定要跟圣上告状,狠狠狠狠地告!
  放书籍的房间内摆着一排排书架,只有第一排书架上还剩几本书,剩下的都空着。孔颖达走近书架,新鲜的墨香飘入鼻中。他发现这些书样式新奇,不同于他们用的卷轴式,而是把纸张裁剪成同样大小再用粗线缝起来。书能立在书架上,书侧面还写着书名,很方便查找。(老头,那叫书脊!)
  孔颖达看了一遍书名,大部分都是科考用书。《三字经》、《百家姓》这两本书他未曾听说过,见署名是王珏,想来便是刚才那童子所说的启蒙读物了。
  他随手翻开《三字经》,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此书朗朗上口又内涵大智慧,一本就完胜目前所有启蒙类书籍。这本书总共也没有多少字,孔颖达看完之后又情不自禁地回味了两遍。
  再翻开《百家姓》,只见排在第一位的赫然就是李姓。老头挑眉,暗赞这位还未谋面的小娘子心思细腻。
  由于现在是初唐,很多《三字经》内的故事不能写出来,现在他们看到的故事是王珏改编版,有一大半内容与现代不同。至于《百家姓》,王珏果断将第一个姓氏改成李。为了不跟其余世家结仇,百家姓姓氏排行与大唐世家排行相同。
  进来取书的书生们都自觉绕开他,这种情况大家早就见多不怪。
  还有一个房间孔颖达没进去过,他见门口木牌上写着论坛二字,却没听到房间内传出谈话声,便好奇着推门而入。
  房间中央仅有一案,案上放着笔墨和浆糊,四面墙上杂乱的贴着纸张。
  孔颖达走到其中一张纸前看起来,纸上第一行写着:关内曹贵欲论诗。再往后看,有河南王蒙参加、关内张远参加等字样,从笔迹上看,并非同人所书。
  想到随园外书生们三五人围坐畅谈的场景,孔颖达似有所悟。老头觉得挺有趣,遂拿起笔在下面添了一行:国子监孔颖达参加。想了想,又添上他沐休的日期。
  孔老头自娱自乐玩得开心,程咬金那边心情也不错。
  明月见孔颖达离开,连忙开始按着王珏教导的给程咬金推销产品。娘子可是嘱咐过,如果有那一看就不是来读书,又衣着不凡的人,就可劲忽悠他买东西。
  “郎君可是喜欢这炉子?它是我们王娘子发明的。此炉既可烧水又能取暖,一样物顶两样事。咱们南山村建筑队包工包料,免费上门安装。我们秉承精心创造,精心服务的原则,一定给您最优质的产品。半年包换、两年保修、不满意不收费。您若需要,请到大门口右转吴村长处登记。”
  什么?找不着?没关系,我带你去!
  “郎君,您若想送友人,我们可以免费帮您刻字。您看看这个,这是长安县李书生送友人的。上面有按他字迹刻的诗,还有他的名字呢!”
  程咬金心思微动,他脑中浮现出一个画面。群臣围着炉子边取暖边欣赏他的诗作,那得多风光啊!反正这炉子也不贵,买500个回去慢慢分。
  土豪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吴村长接到这么大一笔订单,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吴大牛在旁边殷勤的帮程咬金铺纸、研磨。
  程咬金沉思片刻,抬手开写。
  反隋起义上瓦岗,后投秦王建功勋。八卦宣花三板斧,七进七出虎牢关。
  路遇危机三声吼,吓退一众牛鬼蛇。历代名将千百人,惟我大唐程咬金。
  “每个炉子都刻这首诗,字刻大点!”程咬金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打了一套拳才回休息间继续喝茶。
  孔颖达从论坛室出来,发现正对面的长案后,有一个小郎君正单手托腮笑眯眯地看着他。嘿,老头一乐,卖纸的回来了!
  见孔颖达向这边走过来,王思源起身对他做长揖,然后递给他两张纸。
  第一张纸上写着随园规矩:每日辰时开门,申时关门;笔、墨、砚免费用,弄坏按进价赔偿;书籍随便抄,不能带走;帮忙抄书可以获得积分,积分能兑换物品;欢迎大家提供园内没有的书籍,到时会根据书的内容赠与不同积分;最后是对于论坛室的介绍和畅想。
  第二张纸上写着书籍名称和相对应的积分数,还有积分所能兑换到的物品,孔颖达苦苦寻找的新纸就是其中一项兑换物。
  孔颖达小心地把两张纸收进袖子里,抬头后轻声询问:“我能见见随园主人吗?”
  “姑姑寡居,最近又在著书,暂不会客。”这是王思源最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回答起来非常顺溜。
  王珏越是这样弄,大家越觉得神秘。这是策略,高人门前得有槛。
  似乎早就料到不能轻易得见主人家,孔颖达并未在此事上多做纠缠,而是眼巴巴地看着王思源身后的一排新纸问道:“新纸可否出售?”
  “一刀纸一两银子。我们为抄书者免费提供新纸,抄完书后再用所得积分兑换新纸,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节省银钱,岂不更好?除了往来商户直接买纸倒卖至它处,经常来我们这的书生们大多愿意抄书换纸。”
  他们卖纸已经赚了很多银钱,反而是闻讯而来的书生越来越多,书籍明显不够用。虽然不知道眼前的老者是何人,不过观其气度可不普通。老者的子孙应该不少吧?最好都来抄书。
  不得不说,王思源跟孔颖达想一块去了。孔老头买了一刀纸,又拿了好些抄书用纸才满意离开。
  孔颖达回到休息间,看到程咬金又在进行新一轮牛饮,他的好心情瞬间降了下来。老头瞥了程咬金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咱们该走了。”
  “咋不多待会?我还没喝够呢!”程咬金回味似的咽着唾沫,这茶真是好东西,越喝越好喝。
  “我给郎君包点茶叶吧,喝得好您下次再来拿。”明月已经把程咬金当大客户了,心里正合计着下次忽悠他买点什么呢。
  李承乾躲在书生们中间,目送二人骑马离去。心想,这俩人可走了,他终于能进去看看了。
  两个忽悠
  程咬金怀里揣着茶叶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