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圣贤养成系统-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奋笔疾书的起居郎,气得李世民好几顿饭都没吃好。
这不,直到连连利好奏报到来,李世民才忘记之前的憋屈。也是在接连的八百里加急到来,百姓们才知道原来不要脸的想娶我们大唐公主,原来我们已经派兵过去收拾他们了。百姓们集体撇嘴,自从年末大戏开始,感觉大家都有点跟不上热话题呢。
好在接下来的大消息是咱们百姓先发现的,有游侠儿快马来到长安传八卦,出使倭国的最后几人回来了。其中有王县公的友人和徒儿,他们稍后就会到达长安。
听得消息,王李氏振奋着带领儿媳妇准备吃食和日常用具。
“也不知道他们在外面吃的好不好,人是胖了还是瘦了。不说王大郎,那两个小家伙肯定长高了。快让绣娘停下手中活计,先做些衣服出来准备着。”
“娘,要准备多大的衣裳呢,也不知孩子到底长了多少。”
“你跟我这么长时间都没学聪慧,让她们别封袖口,等孩子回来一量不就知道了。到时候剩下最后一个步骤还不好做,孩子第二日就能穿上新衣裳。”
“还是娘聪明,媳妇这就去办!”
王珏和孟襄原本是要进屋的,在门口听到王李氏和王刘氏的神对话后,俩人迅速撤离。本来就是想问问都准备些什么,用不用他俩帮忙。两个小辈倒不用他们忙乎,主要平辈相交的王熙然也回来了,这让两人都很激动,少了他谋划起事情都不畅快。
结果发现王李氏太厉害,他俩完全就是多余的人,还是将自己打理好吧。
如今就是这种情况,满长安都知道王熙然他们回来了。大家都等着迎接,百姓们想看看他们带回什么新鲜物件或者大消息,大唐君臣则恨不得亲自出城去迎一迎。从他们的往常送回的奏折来看,倭国之行的任务真是完成的又快又好,便是赵德言这样惯来擅长卧底的外交家都免不了称赞了几次。
千呼万唤始出来,原本以为他们次日就能到,谁知道隔日才出现在长安。倒是那个送回消息的游侠儿比较开心,瞅瞅咱这速度。他也不算完全为了八卦,消息卖给《晋江文学报》赚了好大一笔银钱呢。
在经过南山村的时候,王熙然顺势将行李放在山下的宅子里。好在他们是天刚蒙亮的时候到达,趁没人注意到,周齐悄悄送一人到山顶。
他们只来得及跟南山村民寒暄一二,放完行李后便携着王珏和孟襄往长安去。刚回来,料想君臣眼巴巴等着呢,得先跟圣上汇报此行情况。王熙然激动于当日跟圣上讨要的赏赐终于要兑现,两个小的则急于炫耀自己的功劳,他们毕竟年龄不大并且头次离家完成如此危险又重要的任务。
便是被孟襄教导得比较稳重的墨久也忍不住激动,归唐后他可是离开墨家远行完成任务的第一人。固然被学派推荐去朝中任职很不错,但能因如此经历得来的职位才更好,毕竟年轻人都想靠着自己闯出名堂来。
各人怀着不同的心思从南山往长安去,王熙然和王珏、孟襄三人做着短暂的交流。许久不见的相逢要等等再说,狼狈三人组是借着路上这段时间互通消息以及在等会可能会商讨的事情上做到口风一致。
顺利到达长安,这么一大早已经有很多百姓等在城门口看热闹。由于要商讨事情故此王珏他们并未全速赶路,眼瞅着很多南山村民快速超过他们去长安传递消息,一进城就被围住的情况早被大家料到。
比起王熙然和墨久,常在坊间晃的武照和周齐跟百姓们更为熟悉。往常百姓们都是围着王珏转悠,这次目光都集中在了两个女娃身上。
“只说武娘子被王县公派出去执行任务,这么些年未见怪让人想念的。”
“回来就好,瞧着周娘子和武娘子都长高了,人也比以前壮实,还有点黑……”
上面那位说不下去了,瞅俩孩子明显是吃过苦的样子。当年还未觉得什么,这会儿看俩女娃的样子,百姓们皆好奇王珏派她俩做什么任务去了。
武照和周齐既感动又尴尬,就怕百姓们她俩干啥去了,未得圣上准许肯定不能说,但是不说又感觉对不住关心她们的百姓。就在这个时候,惯常不走寻常路的救世主出现了。
“呜呜呜,媳妇,我想死你了!”
周齐愣愣地看着高出她半头的房遗爱扑过来,并未躲闪。两个定亲的娃,一个眼圈通红嗷嗷叫,一个懵懵哒之后也是憋红了脸,围观百姓们引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第292章 同姓不婚
光天化日,便是再定过亲也不好这么搂搂抱抱,周齐又不愿当众落房遗爱面子,遂求救般看向王珏。没等王珏出言,站在人群中看着俩娃得意笑着的卢氏走过来,“遗爱,你爹爹已经去面圣,还是快些让大家进宫吧。咱们先去南山,等他们办完正事再细聊。”
房遗爱本想跟着进宫呢,被卢氏拉扯着暗中拧了胳膊,到底乖乖听话眼巴巴看着一行人往皇宫方向走去。卢氏松出一口气,虽然二子最近懂事很多,但常言道君威难测,谁知道遗爱进宫会不会突然又说些奇怪的话。
知道王大郎和两位女师兄归来,见房遗爱并未跟去皇宫,程处默几个也随着卢氏先一步去南山,准备帮忙置备之后的宴席。路上遇到闻讯赶来的武家人,卢氏热情邀请着他们一同去南山。
得到王大郎归来并进城的消息,大臣们第一时间往皇宫赶,等王珏他们进宫时所有演员已经到齐。瞧着殿内众人表情都很到位,王珏感叹果真都是影帝级选手,给李世民拜礼的时候暗道一声:开机!
李世民满面欢喜,他仔细观察王熙然四人一番,感慨着说道:“你们为了大唐在倭国冒险,朕本想着要三年才能完成任务,没想到你们既提前归来又将事情办得够漂亮,不愧是我大唐的良才。”说完看向周齐和武照,“这两个小的最不容易,小小年纪离开老师和亲人,武艺高强、胆大心细,朕每每读者你们送上的奏折都振奋。就是没少吃苦,看着黑了瘦了……”
大唐百姓不愧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说着说着完全往一个路线发展。瞅着李世民像是要往家常模式发展,心里有事儿的孔颖达忍不住出言道:“圣上,他们立功归来合该准备宴席,咱们还是先说说倭国的事情?”意思等你设宴的时候再唠家常收买人心。
李世民轻咳一声,脸皮厚得完全看不到尴尬之色,“孔祭酒言之有理,你们来说说此次出使倭国的过程。”
虽然大家已经从一份份奏折中大概了解这四人在倭国做了什么,但是无论是形式还是为了后续再安排计划,最好听正主从头到尾详细讲一讲。毕竟奏折能写进去的内容有限,这种不出兵力算计它国于水深火热的事情大家都乐意听,主要很多人都参与制定计划贡献良策。
此话正中下怀,王熙然内里的芯子毕竟年过半百,他早就能做到宠辱不惊。这辈子人家就是准备赖在南山养老的,故此不需要博得什么关注,他将机会让给周齐、武照、墨久三人,让他们一起来回答李世民的问题。
见王熙然一副无所谓的闲散样子,长孙无忌等还算了解他的人暗道李世□□气好。若没有王珏等外在因素影响,王熙然这种人早就跑哪个风景好的地方待着去了。明摆着,他就是那种有才名传出又屡召不起的人,自古以来这种人动不得又让人恨得牙痒痒。
王熙然上辈子也不是不争,若不然哪能连任三朝不倒。如今心理年龄在那,没想到竟被长孙无忌等人当成隐士了。就这么的,大佬们边隐晦观察王熙然,边听三个小年轻讲着倭国混乱行动。
在倭国这段时间别的没学会,由于成日关注小说家,他们都快成段子手了。待三人用李晋江讲故事的模式炫耀着说完,殿内已经有很多人忍不住击掌叫好,其中以面色涨红咧大嘴的李世民最甚。
见事情终于说完,一向淡定的孔颖达再次忍不住站出来,“圣上,之前说好教化之事可能行动了?”
李世民有些犹豫,“……这,咱们在倭国只占了三个城,会不会太早?可会让倭国人察觉出端倪?”
王熙然自信一笑,好处没拿到手的时候他也不介意表现一下,“我们在倭国的时候经常与百姓接触,察觉到倭国百姓崇拜大唐文化,我们便在闲暇的时候教他们识大唐文字。毕竟那三城百姓现今归咱们管,在倭国百姓的多番恳求下,我们临走的时候答应过回国后会尽量说服圣上准许他们学习大唐文化。”
说得容易,仿佛一切都是巧合一样。然而想想倭国正在遭遇战乱,便是暂时在唐人的地盘也必然人心惶惶,如此情况下倭国百姓怎么会想着学习。定是毫无痕迹地引导才如此,能做到让对方求咱们施行计划,哪里会引起倭国各势力的警惕。
唐人说租借土地是为经商,王熙然归来前已经顺利制定好经商章程。哪个势力都能到口岸跟唐人交易,在唐人租借的三个城池内无论多大矛盾都不可惹是生非,当然出城后是寻仇的还是打劫的我们就不管了。
想来那三城内必然有各势力的探子,关于王熙然临行前答应百姓的事情也会受到关注。没准不用他们为难,等儒家的人过去,倭国各势力都会派人过去学习呢。与历史上不同,倭国只知道大唐国力强盛,除了制造武器等格物学知识自然也会关注治国之道。
然而那些倭国来大唐的使者已经被策反,便是不策反凭借他们粗浅的了解也不够时间看出其中关键。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也只是利用儒家思想便于统治罢了,哪里真的就用儒家学说治国了。
拜于儒家的名气,那些不了解情况又想做出一番事业的倭国首领定会主动派人去三城等着学习,没准看到李世民真的派儒生过去的时候还会似往常一般笑话唐人傻,竟将自己的强大的根本教于他人。
当然跟孔老头肯定是说派儒生过去全为民族融合,瞧瞧现在的突厥,自接连派儒生过去,虽然有些部落还是由首领说了算,但是大部分突厥人已经开始以学习唐文为荣,这就在于引导的问题。由于唐人的手工作坊工钱高,牧民们开始往小工方向发展,再几十年还有什么马背上的民族。
对于这种早就商议好的事情没有人反对,王县公已经讲过只有摧毁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长久的统治。只是有些事情还得再提醒一次,李世民如今也变成谨慎性子,“可以随时派儒生去倭国,只是还跟先前派往突厥那些人一样得先考试。”
孔颖达赶紧回答:“那是自然,若成绩不好岂不坏了名声。”老头不傻,完全知道为啥只传播儒家学说,便是知道他也不会放过这种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考试内容很广泛,包含天文地理等很多知识,并不止局限于书本。录取要求从未公布过,大家都以为是按综合成绩,其实要求既奇葩又苛刻。所选出的都是那些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人除了口头上的大道理啥也不行,如此就能避免一不小心真的将有用知识传播过去。
连批考卷的都感慨,如今大唐已经很少这种奇葩,稀有人才太珍贵。
下一步要进行的事情安排妥当,再有关于倭国的事情就要看两个恪怎么上奏折了。至于往后运作也不急于一时商讨,人家刚回来赶紧给出赏赐好让他们回去休息。
李世民装模作样感慨道:“朕初见王大郎便觉得亲切,如此有能力之人像极了我们李家儿郎。上次给王大郎封爵,如今给你加上封邑并赐李姓如何?”
大臣们闻言皆仔细端详王熙然,没从他脸上瞧出谁的影子,亲切个屁。还能干像极了你们李家儿郎,这话都让人懒得吐槽了。由于李世民话落的时候大家都瞧向王熙然,使得很多人注意到李世民说出赏赐时他那上翘的嘴角。
按理说如果不是什么奸佞,谁家好儿郎被改去姓氏估计都不大乐意,又不是像李绩当初那种情况。然而王大郎好像很开心一样,咋回事呢?
有机灵的或者如王熙然相熟者立刻想到一种可能,同姓不婚,王熙然真的看上王珏了?!王县公是个不错的人,可惜这样的人等闲不敢招惹,上她家提亲的人不是想占便宜的纨绔就是仇人故意羞辱,真正能摸清自己斤两的人或者对仕途有抱负的都未动过王珏的心思。
这么一想,俩人还真挺配。王珏不适合跟世家或者大臣联姻,王熙然除了是王氏族人外就跟孤儿一样。好些对仕途有抱负的都不想自己努力后被说靠王珏才成功,王熙然已经证明自己实力并且不打算出仕,再瞧圣上看向两人的暧昧眼神也是乐见其成,感情王大郎是因为这个才去倭国呀。
有些老不休开始幸灾乐祸,下次想请人家出山可不容易了,看圣上真想用王大郎的时候还用什么说动人家。
有王熙然改姓这个事情在前,墨久得到不错的职位、周齐正式去军中任职、武照小小年纪封空头爵位已经不那么引人注意。边演戏边看了一场好戏,大臣们都分拨结队往外走,只有李世民有些遗憾地想着若以后没机会称王珏为王寡妇可咋整。
王珏一行人从宫里出来自然又被百姓们围了,想着王李氏说要开流水宴,王珏热情邀请大家一同到南山用餐。百姓们欣然前往,跟王县公从来不用客套。
待宴席结束已经傍晚,一行人上山后各自去休息,只狼狈三人组严肃着面容往王珏书房走。
孟襄打着哈欠满面好奇,王珏主动问道:“今早送上山的小姑娘是谁?见她身上有伤,可是路上救下的人?”
王熙然面露复杂之色,看起来不是小事儿,“可还记得登州府的二丫?武照说她跟太子有些渊源,我们在返程路上遇到她。”
第293章 还差一个?
这么一说王珏就想起来了,原来是当年登州府的那个小丫头。算算她如今年岁不大,被送来时也是一个人,难道家里发生变故?
见王珏和孟襄都露出疑惑的表情,王熙然继续说道:“她说打鱼的时候发现一个箱子,由于之前事情已经传开,二丫说得到箱子后她给家人留书带着箱子到长安来欲交给太子。谁知在路上遇到人贩子,她抱着箱子滚下山坡正好遇见我们。武照说如此巧,只能是缘分了。”
最后一句值得深思,看来王熙然觉得时间赶得太巧,怀疑二丫是谁安排特意在他们赶路途中出现。毕竟当年王熙然没去登州,就算去了也不能保证这些年里二丫没变,遇事谨慎只是习惯使然。
王熙然说完皱眉不知在想什么,孟襄追问道:“箱子可打开了?可否给我看看内里的龟壳?我们墨家长老都快魔障了,整日拿着图研究。”
提到龟壳,王熙然皱着的眉头又深了几分,“目前只有我、周齐、武照、墨久知道龟壳上图案,之所以将二丫秘密送上山是不想现在让人知道龟壳的事情。哎,我不多说,你们跟我来就懂了。”
卧槽,这么压抑,搞这么神秘,王珏和孟襄的心脏有点突突。
跟随王熙然来到他的小院,瞅着他从行李中毫不起眼的海物堆里扒出龟壳,身后两位看得嘴角直抽抽。真会藏,到底上面啥图案弄得神秘兮兮?
瞧着王珏好似他小题大做的眼神,王熙然内心一阵呵呵,将龟壳直接摆正给二人看。
看到龟壳上图案后,王珏张大嘴巴心脏跳得嗷嗷快,感觉要完。孟襄也暗道不妙,他的视线从龟壳上移开再次看向王熙然,“你可跟二丫对话了?是否有什么不对劲?”
孟襄看过龟壳就觉得是有人特意作假,通过让二丫带来龟壳给他们为难。若直接将龟壳交上去,势必会有人拿上面的图案做文章,到时连圣上怎么想咱都拿不准。若做个假的替换,背后没人也算逃过一劫,有人的话不定准备什么后续内容等着呢。
龟壳上到底是啥图案让三人如此反应?
答曰:左侧为一个郎君抱着猪驱赶牲畜站在城门外,这暗示的就是王珏归唐的场景。若没有猪还能说是别人,就阿绿那个造型再加上大家对王珏这个风云人物的了解,她当日回来的场景已经被那日看到的士兵传了又传。
右侧图案有点微妙,竟与别的龟壳不同,分成了上下两个小图。上图是龟壳按一定顺序围起来内里放书,下图除了书籍消失不见,一切与上图相同。
三人心事重重回到书房,王熙然坐定后询问孟襄:“有没有可能所有龟壳和装龟壳的箱子都是人为做旧?这会不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陷阱?”
孟襄慎重回答:“自龟壳接连出现,我就察觉出不对劲。经过我们墨家多次检查,认为龟壳确实是古物,当然不排除作假的人手艺高超。至于你刚拿回来的这个,需要一日时间检查才知道是否与先前的龟壳相同。”
王珏整理好心绪说道:“那就有劳孟大哥了。若龟壳是伪造的还好说,若不是,咱们该如何?”
王熙然说出自己的猜测,“若不是,有没有可能是百家派先祖做的预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