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梓丞见大家都问了起来,只笑着道:“这句的下联是:结良缘立家业常念兄弟手足情。”
  众人一听纷纷赞好,杜若只将姜梓丞扶了起来道:“进去吧,大妹妹在里面等你呢!”
  姜梓丞又向杜若作了一揖,这才迈出步子到里头去迎新娘子。
  这时候杜茵早已经在里面等了许久,外头小丫鬟也来来回回的跑了几遍,只说门外不让进来,还在考新姑爷对对子呢。杜茵心里就着急的很,刘七巧便笑道:“你一个要考状元郎的相公,难道还会被几个对子给难住了?快别担心了。”
  杜茵又羞又冏,只开口道:“今儿天气热,我是怕大哥哥在外头站久了,身子吃不消。”
  杜芊闻言,只笑道:“姜家表哥一路骑着马,还要穿着厚厚的喜服,只怕更吃不消,大姐姐你怎么不关心关心姜家表哥呢,不对不对,从今天起要改叫姐夫了。”
  众丫鬟婆子都笑成了一团,杜茵只捂着脸不说话,这时候外头小丫鬟跑进来道:“来了来了,姑爷往漪兰院来了。”
  刘七巧闻言,急忙就站了起来道:“快……快把红盖头盖上,快,你们几个把门给关上,不能让他那么简单进来。”
  杜茵见众人手忙脚乱的安排,只问道:“你们关门做什么呢?”
  刘七巧笑道:“不关门,他直接就进来把你迎走了,你就这么着急走吗?”
  杜茵又红了脸,也不说话,任由婆子把红盖头给盖上了。过了片刻果然听到了一群人的脚步声,姜梓丞来到了厅中,见杜老太太、杜老爷夫妇、杜二老爷夫妇都坐着呢,十足是三堂会审的架势,也不觉背上一寒,原来那些暑气也吓掉了三分,只忙不迭一一下跪行礼。
  最后还是杜老太太发话道:“茵姐儿就在房里,你去把她迎出来吧,以后好好对她。”
  姜梓丞如临大赦,只急忙起身往房里去了,这会儿门正关着,姜梓丞也不懂,只敲了敲门道:“茵儿,是我,你出来吧。”
  刘七巧便挑头问道:“外面的人是谁呀?我可不认识。”
  姜梓丞一听不是杜茵的声音,顿时脸涨得通红道:“各位好姐姐,烦劳各位姐姐把门开一下,让晚生进去接茵儿。”
  众丫鬟都哈哈笑了起来,姜梓丞的脸又涨红了几分,刘七巧便问道:“你是谁呀,来接茵儿,茵儿又是谁?”
  姜梓丞这会儿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恨不得抓耳挠腮的,倒是杜蘅知道里面人是个什么意思,只凑到了姜梓丞的耳边耳语了两句,只见姜梓丞瞪大眼珠,脸已经红到了脖子更了,这才结结巴巴开口:“晚生是……是姜梓丞,是茵儿的相公,茵儿是我的娘子。”
  众人见姜梓丞终于说了这样的话出来,只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候外头有人忽然喊道:“快来抢红包呀!”
  里面的丫头们闻言,只忘了堵门,开了门就出去抢红包去了。姜梓丞趁乱进去,牵上了杜茵手中的绣球。
  

  ☆、349

  众人来到了厅中,便有丫鬟上前扶着杜茵,大家都已经在门外送别,杜茵跟着姜梓丞走了两步,忽然转身,又对着杜老太太跪下。姜梓丞见杜茵下跪,也跟着敛袍跪下,和杜茵一起恭恭敬敬的给杜老太太磕了三个响头。
  杜老太太这时候也是老泪纵横,她一辈子只生了一个闺女,却没到出嫁的年龄就病死了,如今杜茵出嫁,杜老太太如何能不伤心,只上前将她扶了起来道:“以后到了夫家,那就是大人了,不能再耍小孩子脾气,到时候,我可帮不了你了。”
  姜梓丞闻言,只急忙道:“老太太放心,我一定不会让表妹受任何委屈的。”
  杜老太太身边的房妈妈只笑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叫表妹呢。”
  姜梓丞又是脸红,忙改口道:“我一定不会让娘子受任何委屈。”
  众人听了都破涕为笑,一径将新人送到了门口,喜娘扶着杜茵上轿子。杜二老爷站在门口,看着杜茵弯腰进了轿中,只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杜二太太这会儿正伤心难过,一个劲的低头抹眼泪,杜二老爷见了,难得伸手拍了拍她的背安慰道:“女儿出阁是好事情,你哭这么伤心做什么呢?”
  杜二太太只忍住了泪道:“我就是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带大的闺女,就这样给别人家了。”
  杜二老爷道:“你又说气话,什么叫给别人家了?难道闺女出阁了就不是你的闺女了?”
  杜二太太一时无言以对,也只能哼了一声不理杜二老爷了。
  外面吹吹打打了一整个晌午,赵氏的房里倒是挺安静的。赵氏靠着引枕,伸手接过茯苓递过来的汗巾擦了一把脸,问道:“大姑娘出门了?”
  “已经迎出去了,说是家里几个爷没少为难姑爷,不过姑爷文章学识都是厉害,全答了出来。”
  赵氏点了点头,继续道:“杜家祖上也没有多少考科举的,如今自然是要找几个有学问的姑爷,以后若是考中了,将来也好帮衬帮衬。”
  茯苓见赵氏没什么精气神,说话也蔫蔫的,只继续道:“奶奶不如再躺一会儿吧,反正今儿天大的事情,也不会来劳烦奶奶的。”
  赵氏昨晚听了赵夫人的分析,一时间倒也放下了心来,觉得分家对二房没什么好处,所以只点头道:“你说的对,如今我都这样了,也没这个精气神去管这些了。”
  迎客、受礼、应酬,这一天也总算是安安稳稳的过了。刘七巧毕竟刚出月子,精力有限,回百草院的时候都已经开始打瞌睡了。杜若却是送了杜茵去姜家,这会儿还没回来。不过刘七巧嘱咐过春生,时时刻刻的看着杜若,坚决不让他沾一点儿的酒。
  刘七巧进房里的时候,就瞧见绿柳她嫂子正在给杜文韬喂奶,小家伙闭着眼睛一个劲儿的吸,倒像是饿极了一样。绿柳她嫂子便道:“早上外头太热闹,吵着哥儿不肯睡觉,一直到下午才算睡着了,这一觉睡了足足三个时辰,刚醒就饿成这样了。”
  刘七巧本想抱着杜文韬玩一会儿,可想到自己一身的汗,便只先吩咐丫鬟们打水去净房先泡一泡澡。刘七巧听见连翘从外头回来,只忙问道:“老太太那边没什么事儿吧?”
  “老太太没事,喝了两口酒,有些上头而已,二姑娘和三姑娘正在安慰老太太呢,其实老太太虽然看着平时最疼三姑娘,但是大姑娘毕竟是杜家的嫡长女,在老太太心里头肯定也是最重的,如今大姑娘嫁人了,老太太伤心也是难免的事情。”连翘一边说,一边在五斗橱里头给刘七巧拿出一套崭新的丝绸中衣,送进了净房继续道:“奶奶也累了一天了,方才晚膳的时候我看奶奶也没吃什么东西,尽顾着安慰老太太和太太,奴婢让人去厨房给奶奶送一碗清凉的绿豆粥来,奶奶一会儿就当宵夜喝了吧。”
  刘七巧从浴桶中起来,擦了擦身子道:“不必着急,先吩咐下去做吧,一会儿大爷回来了,定然也是要吃一点的,今儿还不知道要醉倒多少人呢,你派人去门口候着,二奶奶如今在坐小月子,只怕想不到这些。”
  果然不出刘七巧所料,除了杜若和杜芸,其他人都是歪歪倒到的回来的。索性茯苓服侍完赵氏睡下之后,也到了门口来等杜蘅,见杜若扶着杜蘅从马车上下来,只急忙就迎了上去,茯苓抬眸,看见月光下杜若白净俊逸的脸颊,只觉得心中一刺,立时就低下头去,微微的福了福身子,喊上几个丫鬟一起把杜蘅给扶了回去。
  杜若目送茯苓离去,倒是没有多想,又把杜莘和杜茂两个小子给送回了靡芜居里头。
  杜若回到百草院,院子里早已经静悄悄的,刘七巧穿着中衣,抱着杜文韬坐在躺椅乘凉,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小娃儿在她怀里安然的睡着。
  杜若进门就瞧见这样一副画面,只觉得心中一暖,上前两步道:“你怎么在外面等,消息有虫子。”
  古代的院落里面植草丛生,蚊子小虫是很多的,但是杜若的百草院里面却不多,因为院里面种了驱蚊的夜来香。房里虽然放着窖冰,是比较凉快,但是刘七巧觉得夜晚的凉风才是最舒服的,不含任何的杂质和污染。
  杜若上前,弯腰把睡着的杜文韬抱了起来道:“小家伙挺沉的,你这样老抱着可不行。”
  刘七巧便撅嘴道:“这不就等着他爹回来抱呢!”
  杜若正抱得欢腾,里头赵奶娘从屋里出来道:“奶奶,可不能在抱着哥儿睡觉了,他习惯了,以后放在炕上可就不肯睡了,还是让奴婢把他抱走放炕上睡吧。”
  杜若原本还想再抱一会儿,可听奶娘说的很有道理,便把杜文韬给还了过去。刘七巧只拉了拉杜若,留了一大块地方,让他在榻上躺下,两个人只面对着面道:“相公,嫁女儿是不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
  杜若叹了一口气道:“确实如此,二叔平常看似乐天豁达,今儿大妹妹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刘七巧只一本正经道:“其实就算大姑娘嫁人了,可她在我们心里,不还是杜家人吗?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杜若见刘七巧这么说,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只笑着道:“这么说,其实生个女儿也不错,娘子,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刘七巧横了杜若一样,一把按住他要凑上来的脸,扭头道:“我什么都没有说,你想多了相公。”
  杜若搂着刘七巧,完全放松了下来,只眯着眸子道:“最近事情太多,我还当真有些累了呢。”
  刘七巧听杜若说累,顿时就警觉了起来,只伸手捏了捏他腰间的肉,还是那样一小撮连着皮,果然是一点儿没有见长。刘七巧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只喊了丫鬟上前吩咐道:“你们两个去给大爷打水,让他好好的泡一个澡,你去厨房问问,方才让熬的绿豆粥熬好了没有,还有你,先去福寿堂跑一趟,给老太太回话说大爷二爷都已经回家了,再去一趟如意居,给太太也回一个话。”
  刘七巧吩咐完了这些,只伸手推了推杜若,让他怕在榻上,自己则侧坐在边上,为他按摩了起来。杜若的后背很平滑,瘦削白皙,两块蝴蝶骨长的很是性感,没有一丝的赘肉。刘七巧一边捏,一边道:“都吃到狗肚子里了,半点没长身上,真是让人羡慕妒忌恨啊。”
  杜若并没有回应刘七巧,刘七巧便自言自语的一直往下说,最后低下头的时候,才发现杜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那长睫毛一抖一抖的,父子两的睡颜还不是一般的像呢。
  刘七巧便拿着蒲扇,一边帮杜若扇风,一边打着蚊虫。连翘从屋里出来,见了这光景,也不忍心打扰,小丫鬟们更是伸着头看,被连翘一个眼神瞪过去,吓的连忙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杜若小睡了一会儿,才算醒了过来,看见刘七巧趴在榻边睡着了,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连翘正站在一旁给两人打扇,见杜若醒了,只笑道:“爷今儿是真累了,还没洗漱就睡着了,奶奶也睡着了,我正想着,难不成今儿你们两个要睡在这门口了,爷倒是醒了。”
  这时候紫苏从房里出来,只开口道:“爷,热水已经准备好了,爷进去洗漱去吧。”
  杜若只从榻上起身,弯腰将刘七巧抱了起来,一路送到了房里的床上,这才去了净房里头沐浴更衣。过一时,连翘又送了绿豆粥进来道:“奶奶让厨房准备的,说等爷回来一起吃,如今奶奶睡了,爷好歹用一点。”
  杜若这时候也是有些饥肠辘辘了,只点头道:“也好,你们服侍了一天也累了,都出去歇着吧。”
  杜若一边吃着绿豆粥,一边看着刘七巧的睡颜,心满意足。其实所谓幸福的事情,倒还真跟乡下人说的那句俗语一样,不过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杜若吃完绿豆粥,抱着刘七巧,倒头睡去。
  睡梦中榻只觉得刘七巧似乎也抱住了他,然后笑了笑,继续着美梦。
  

  ☆、350

  杜茵婚事之后,杜家倒是闲下来一段日子,刘七巧忙着一边带小孩,一边想宝育堂的事情。期间她去了一趟恭王府,去看望老王妃和王妃,恭王爷被皇帝派了公差,并不在家中,世子爷也是军营王府两头跑。
  王妃见刘七巧来探望她,心情倒是好了不少,只还是蔫蔫的没有力气,靠在软榻上。两个小丫鬟正用美人锤为她锤腿。王妃以前鲜少是这样懒散的样子,便是有了身子那一段时间,也都很有精气神,后来养病的时候虽然身子虚弱,但脸上还是带着一团喜气。
  “七巧,过来这边做。”王妃拉着刘七巧做到软榻边上的绣蹾上,只牵着她的手道:“倒是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你了,上回你让杜太医来看我,我心里还记挂着,等你出了月子,好歹去瞧瞧你,没想到倒是你先来了。”
  刘七巧见王妃说话也是软绵绵的,不禁有些担忧,只开口道:“天气太热,太太还是在家里呆着好,我也是赶早才干出来的。”
  “早些来好,陪我多说一会儿话,等吃过了晚饭再回去,太阳也落山了,到时候就不热了。”王妃一边说一边摸着刘七巧的手背,眼里满是慈爱,“你是有福的,嫁了这么好的人家,如今又有了儿子,可谓是美满的,世子爷就可怜了,好容易又娶了续弦,谁曾想却遇上了这样的事情,好好的孩子又没了。”
  王妃只说着,早已经又落下了泪来,只继续道:“听杜院判说,只怕她是不成了,我原本是想劝着世子爷再纳几个妾的,可是将心比心,这时候要是张罗纳妾的事情,那不是把她往死里逼吗?”
  这个道理刘七巧也是懂得,尤其是站在老王妃的立场上,周淖铀媚鞘峭醺母缃裰塬|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子嗣,确实让让着急。
  “世子爷年纪也不算大,太太不必太着急了,再说世子爷的房里不是有两个通房吗?大不了等她们生下一男半女之后,记到少奶奶的名下养着,其实这样和嫡子也没多大差别的。”
  “话是这么说,可她这身子,便是自己能活几年也是说不清的,孩子养到她跟前也是可怜。”王妃一边说一边叹气,只按着额头蹙眉。丫鬟忙就上前问道:“太太可是又头疼了,奴婢去替太太取药去。”
  刘七巧见闻,就知道王妃的头疼病又犯了,只站起来,绕到她的身后,替她按摩了起来道:“太太这会儿倒是不用想这么多,有句话说,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看世子爷的面相,不像是一个福薄的人,况且世子爷在战场上几次死里逃生,大难不死,那是肯定有后富的,太太为了这个着急,急坏了身子,以后世子爷若是有了大胖儿子,太太可没力气抱呢!”
  王妃只闭着眼睛任由刘七巧按摩,听她说出这些来,也忍不住笑道:“你这张嘴,还真是真真的巧嘴,别人是怎么也学不会的,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我便是愁死了又能怎样呢?”王妃想了想,忽然睁开了眼睛道:“一会儿你也去瞧瞧老祖宗,最近天热,她咳嗽的毛病倒是好了不少,最近大房里头诸事不顺,幸好二房的少奶奶是个懂事的,每天都在跟前服侍着。”
  刘七巧细细想了想,二房的少奶奶应该就是二太太娘家的侄女,一个看起来带极其老实憨厚的姑娘,连长相也都是平平常常的,不过这样的老实姑娘,即便是不讨喜,但也绝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刘七巧辞别的王妃,往老王妃的寿康居里头去,在路上就听说周菁也回了王府,周菁的产期比刘七巧早两个月,刘七巧也是有日子没见着她了。刘七巧才进门,就听见里头的笑声往外传。丫鬟忙挽了帘子通报,只听见老王妃高高兴兴道:“快……快请七巧进来。”
  刘七巧进门,就瞧见二太太、二少奶奶还有周菁等人正坐在厅中,老王妃躺在榻上,身边还睡着一个奶娃娃,看上去很是疼爱。
  刘七巧见过了众人,这才找了位置坐下,老王妃只笑着道:“平常也不见你们回来,今儿怎么就跟下了帖子似得,倒是来的巧了。”
  刘七巧只笑着道:“本来是一早就想来瞧老祖宗和太太的,前段日子我没出月子,后来出了月子,又恰逢府上的大姑娘出阁,所以就耽误了,还请老祖宗恕罪呢!”刘七巧说着,只又起身福了福身子,老王妃只笑道:“恕什么罪呢,你们孝顺,能知道来看我这个老太婆,我也已经知足了,就怕你们一个个有了自己的孩子,忙这忙那的,把我这个老太婆给忘咯!”
  周菁闻言,只笑着道:“老祖宗说什么呢,孙女就算在怎么健忘,也不会把老祖宗忘了,孙女以后一定常回来看看老祖宗。”
  老王妃只笑道:“知道你孝顺,如今你还脱得开身,就多往王府走走,别到时候跟你二姐姐一样,再没脱身的机会了。”周蕙因的世子妃有了身孕,家中又没有主母,所以她才出了月子,便接管了安靖侯府的家务事,如今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有好些日子没有回王府了。
  “老祖宗盼着我们个个能成家立室,可当真我们忙着家里的事情,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