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唐逍遥王爷-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能流传到西泰等地,他们可是向往以久了。而,你四哥我嘛,打得是为大唐皇帝选马的牌子,这也是为何,他们西泰会主动送马来,而路途上没怎么阻拦。毕竟,为了繁育良马,隋唐时期,就已经从波斯、大宛、康居等国引进马种。这些外来马种的引进,对中原马种的改良起了积极作用。而你四哥我,不过就是也打着这些幌子罢了,而这些个国家也是明白人,如今,我大唐如日中天,谁又敢得罪了?你就是明抢,他们还不是一样来巴结啊”

    李泰此话一出,顿时令所有人都产生一种不屑的想法,大唐的确强了,但未必是没人敢得罪,你定是用了什么法子,吭、蒙、拐、骗,恩,对了,外加抢!不由对李泰的为人鄙视起来,对他的人品信任度大大降低。

    “唉,得得,我不就是耍了些手段吗?黛丽雅,你别这么看着我,你们波斯也好不到哪去。这丝绸之路利益巨大,你们不照样阻断或控制过多次吗?如今嘛,被西突厥连手拜占庭打败了,没利益了,那能怪谁啊?你们跟那拜占庭,根本就是半斤八两,谁都奈何不了谁。可惜啊,这穆斯林一出,你们这曾经胜极一时的两大帝国,就都得滚蛋。还有,你们几个,盯着小爷我干嘛?不爽啊,是不?要不是小爷我呕心力血,费劲千心万苦,还有两天的失眠,才想出这么个叟主意,哦,不,是妙计,你们能见识到这样的好马吗?”李泰不禁大失所望道,心里大喊,为啥没人赞同我呢?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啊?可怜啊,可悲啊,可叹啊!

    武照听到李泰这么一说,不禁“扑哧”一笑,“貌似,殿下还说过,若是胡商在每次与我大唐商业交易之时,能提供性能好的马。您就,恩,为他们提供便利的商业渠道,也欢迎他们与魏王府或鸿雀楼合作。且,高价收购好马,尤其是种马,若是提供宝马、种马等,将直接成为鸿雀楼终身黄金会员,所办货物一律8折优惠,且都可以以纯正大唐子民的身份行走,貌似,还有很多关于这些的吧,最近这阵子,可是有很多异国好马,流落大唐啊,唉,殿下此计甚妙,奈何,这人心?”武照笑盈盈地大量起李泰,而后者则一副死猪不怕开始烫的样子。

    “啊,四哥,你好狡猾啊”李漱突然出声喊道,听得李泰吓了一大跳,这丫头,什么时候来的?呃,不对,是早就来了,哦,错了,晚饭尚且一起吃的。怎么她都不吵了的,这么安静?靠,他娘的,喊了句话,居然还会脸红,这是六月的季节十二月的天气吧,这么热的天,居然被冻的小脸通红,真是难得。

    李治也反映过来“就是,太坏了,这样子,不是所有的胡商,哦,不止呢。还有大唐的商人,也都做起马的买卖了,将异国以及大唐境内的好马,通通都弄到鸿雀楼来了”

    武碧娘也皱着眉头,刚想说,却不防,菊儿更快“殿下,若是如此,那马的价格,岂不是会太高?而其他的商业不是都没人做了吗?而,私人蓄养大量马匹的王孙公子、贵族、士族等,不是也可以称此暴利了吗?或者说,都是想成黄金会员,而把马送来,那到时,这鸿雀楼,能管理得下这么多马吗?若是,等马太多,您又不要了,而那些一心还再运马的商人,岂不是会破产?”

    李泰顿时愕然,不禁不好意思的扰扰头“这个啊,我当时可是没想那么多,大不了,明天发布公告好了,就说,每商号最多5匹。宝马,好的种马,直接入黄金会员,期于有待考核。通过的鸿雀楼将给其优惠措施,将来做生意可以优先、价格优惠等。而那些贵族什么的,一概不要,要当黄金会员,自个花钱买,再说,大家都是喜爱马的,谁舍得将马送来我这,是不?光是上次舞马表演,就害得本王损失了不少好马,此仇不报非君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看着李泰那没心没肺的样子,以及听到后面那些话,众人不是一脸黑线,就是大翻白眼。这是什么人啊,从没想过对策,就直接让他们把马送来?且,上回那事,过了就算了,还计仇,且,什么时候未到,你还想干架,杀人不?

    李治实在听不下去了,才打断李泰“四哥,你能不能少说两句,前回你还教训我呢?王爷,什么是王爷。那你呢?你看你这像啥?你还把不把皇家体面放严重啊,尽说些什么话啊?”

    听到李治教训自己,李泰不禁愣了一愣,随即好奇道“皇家体面?多少钱一斤?”

    “”众人皆无语。

    这么一来,李泰倒是想到了什么“不过,九弟啊,四哥倒是要提醒你,你得将目光放长,放远,务要局限于天下一角,我大唐虽大,却不是天下。你就看我吧,从没将心思留在大唐,什么都是敷衍了事,朝政我不想听,不想管,你四哥我的目光,现在可是在西方,在中东呢”

    李治喃喃“放眼天下,不局限于大唐?”

    PS:写了这么久,终于大概完成大纲,粗略一看,花也不禁觉得意外了。可能字数会比较多,与刚开始写此书预计的,多出不少。但是,最开始那段,确实写得很差,十分郁闷。不过,写此书,不是因为什么原因。只是想在最终,将大唐覆灭的最重要原因——朋党,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也要让波斯融入大唐,吸收其文化,并为后世保留石油资源等。而且将自拜占庭的逃离者带入波斯的古希腊典籍带到大唐,取华夏文明、古希腊文明、波斯文明三家之长,融合,包容并蓄。以免日后,近代中国还要大喊学习西方文化等现象,中国,再不会有落后文化的可能,应该一直领先西方。



………【第三十章 将儒学地位拉下来】………

    “四弟之意,若是征服波斯全境,这阿拉伯帝国,并不需要多久?”李恪则思考了一下李泰话中的意思。

    李泰点点头“确实如此,并不需要多久,亚力山大征服波斯只需两年,这大食就算难一些,但也不会需要太久。贞观十一年,萨珊波斯就连续被大食大败,这大食可才攻击波斯没有几年吧。毕竟,你们可能不清楚,这阿拉伯,他可不是仅攻打波斯一国啊,还有北边的拜占庭,西边埃及等啊。我能断定,大食必定先西灭埃及,后东灭波斯。但是,一直与萨珊波斯酣斗不已的北边拜占庭,却无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帝国,就算是来自阿拉伯沙漠的大食再强大,亦奈何不了它。鼎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跨欧、亚、非三大洲,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够资格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哦,还有能被四哥如此推崇的帝国?”李漱也好奇起来。

    李泰笑着摸摸鼻子“当然,历代历史中,还没有一个千年帝国出现,而这拜占庭无疑是一个,甚至是唯一的一个,我华夏可是没有啊。”心里有感慨起来,历史上的拜占庭帝国其实一直都面临着非常不利的战略环境,帝国的千年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

    从公元6世纪开始,为争夺东西方商路(即丝绸之路)和小亚细亚的霸权,拜占庭帝国与萨珊波斯在100年间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查士丁尼一世时期,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征服西方战争,相继与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西班牙西哥特王国作战。6世纪末以后的一个世纪,拜占庭一直抵御来自斯拉夫人、阿瓦尔人、伦巴底人的进攻。从7世纪开始直到11世纪,南方崛起的阿拉伯人对拜占庭帝国构成最严重的威胁。11世纪中期至12世纪,东方的塞尔柱突厥又成为拜占庭更大的威胁。

    李恪也不禁想了解起来了“这拜占庭,莫非还真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希奇吗?四弟且说说看,它怎么就如此强大的?”

    李泰淡淡笑了下,才无奈地讲述:拜占庭处于非常不利的战略环境,而正是强敌环伺、战争不断的地缘形势迫使拜占庭帝国为确保生存而不断进行军事创新。拜占庭帝国的很多君主都很重视军事创新。查士丁尼一世励精图治,推行“一个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积极推行改革并发动对外战争。而由皇帝伊拉克略一世实行的军政兼容、兵农合一的军区制改革,则使拜占庭帝国进入近五百年的发展强盛期。

    听了李泰的话,众人沉默,而李治则喃喃“五百年的发展强盛期,千年帝国的国运,这是怎样强大的一个帝国啊,我大唐又能持续多久呢?”

    李泰不禁苦笑,大唐么?貌似300年都没有,才290年吧,比之萨珊波斯的427年,尚且少了一百多年。不说白衣大食,就那508年国运的黑衣大食,也比华夏历代王朝多啊。可见,华夏自古那引以为傲的儒家文化,孕育出的帝国、朝代,甚至不如宗教狂徒或是军事帝国来的长久,或者说,我华夏的政体,政治制度,很有问题

    “一袋金子,预示萨珊波斯遍地黄金,那么一袋泥土,则标志萨珊波斯有广大的土地,还是预示其必定灭亡呢?以前或许是吧,不过,有了我们大唐的插手,那么,这结果,可能就不尽相同了吧”李恪觉得气氛比较低沉,于是就转移话题,回到原来问题上。

    武照嘴角一扬“那就看,我大唐准备对其如何了。是挽救,帮其复国,还是坐观其灭亡”

    黛丽雅并不说话,仅是看着这三位有可能扭转局势的王爷。因为,她是聪明人,若非她是聪明人,就不会直接找上李泰这位受帝宠的王爷。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就算去亲见大唐皇帝,上了大唐的朝廷,亦无人会挽救其民族、国家。

    而历史,也正是如此,李世民并不清楚那来自沙漠的白衣大食是怎样的种族,有何等战力,竟然可以迫使强盛一时的萨珊波斯濒临灭亡,而一惯遵守儒家教义,不可妄动兵戈的朝廷众臣,亦反对出兵。毕竟,‘兵,凶器也,圣人不得已用之’,最终,大唐也仅派遣使者,前往中东,希望面见阿拉伯白衣大食主人。而当波斯第二、三次遣使来长安之时,大唐不是准备,就是正攻打高丽。历史又错了一次可以改变的机会,大唐又错过了一次可以很好地掌控中亚的机会。而高宗时期,萨珊波斯彻底被灭,即位者多次遣使大唐,而当高宗西灭突厥之后,却也仅是助其在西域站稳脚跟,自行反击,乃至最后,波斯帝国皇帝、贵族等都客死大唐。

    李泰眼中锋芒一闪,淡淡道“我不欲在朝廷之上与那帮老儒生理论,但是,我却是极力赞同出兵萨珊波斯。现在的大唐可能不太重视,但若是不出兵,后世之人定会惋惜。且,我本人一直有将儒家从那神圣地位拉下来,让它不再辉煌,不再具有那光芒耀眼的外衣,这能坑害人心灵的教义,我不唐不需要全遵守,只留其合适的,将不该出现,不适合大唐的一概都去了。而萨珊波斯与其保留的来自极西那古希腊的文明,正是冲撞儒家教义最好的方法。所以,这波斯,我大唐一定要出兵,我大唐既然开放,那就预示着,这儒家的衰弱将开始”

    看到旁边几人那副诧异的表情,李泰愕然,后又自信一笑“你们迟早会知道,我儒家教义中,有那么一部分是多么愚昧了,是不可取的。在我眼中,法家更甚儒家,我大唐若想屹立千年,则必定不可崇奉儒家。而在萨珊波斯有,有一大批来自西泰的学者,以及其带去的典籍,这点,黛丽雅很清楚”李泰指了指波斯公主,淡淡道。

    “确实如此”黛丽雅肯定地点点头。

    李治不禁皱眉“可是,这儒家,毕竟是我大唐土生土长之物,且,并非如四哥所说的,如此不堪吧?”

    李泰立即冷冷地憋了李治一眼“好,那么,我给你提出的64条儒学弊病如何解释?这些弊病,就是那些自誉为儒学大师的老儒生,怕是也会无言以对吧,那么,我问你,光这点,你认为,儒家还有统治我大唐文学的资格吗?它又凭什么?仅凭它自圣人之手创造?这历史是在发展,年复一年的过,今年你晋王12岁,那么,明年定是13岁,而不会是11岁。那么,随着历史发展,这儒家一样需要改革,而汉朝、晋朝,貌似都有或多或少对儒学的跟改吧。这代表什么,这儒家的地位,并不该如此推崇,只需见柬即可,何必奉为国学,一帮吃饱了撑着,闲暇无事,清谈误国,却有自命清高的败类罢了,谈什么儒学大师,谈什么儒学至上,哼!”

    李治立即回不上来“这个,这”

    李恪赶忙打圆场“好了好了,四弟,你也别吵九弟发火了,这儒家地位确实该工一动,可惜,高祖即父皇都信奉儒家,若是按照你的说法,能将强烈冲击、影响儒家的文明传入大唐,则为兄我也一力支持”若非儒学是大唐最高地位,他李恪的命运,大概将会改写吧。

    PS:今天,有朋友提出,对于那位‘南面称孤’的武后的名字叫错了。这个,花解释一下,在隋、唐时期,女子只有姓没有名。例如,李世民的文德皇后,众所周知,她被称为长孙皇后,即为长孙氏。刚进宫的武氏亦无名,媚娘是李世民封其为才人后,李世民送她的称呼,大概也是类似于闺房之名吧。照是武后等上皇帝后,由她首先发明的,这里用这个名字,花觉得比较顺口吧。而唐朝最出名的太平公主,也是只姓李,没有名字的。而且,要不如此,那女皇帝死后,也不会被追为则天大帝,另外,狄仁杰一句“陛下,您死后还能如何?不入李家宗庙,还能下葬在哪?”武后立即同意将流放的太子,也就是中宗接回。就是因为,古代女子是只从姓,却无名的缘故。而至于盛唐时期的杨玉怀等,那就不相同了,毕竟,那已经发展至‘盛世’大唐了,而贞观,也仅是个‘治世’罢了。谢谢那为朋友。



………【第三十一章 定计波斯】………

    “若是能救我族人,黛丽雅愿代波斯全民感谢大唐,并愿做大唐永远的臣民”黛丽雅站起身,对着众人盈盈一拜。

    崔莺莺立即扶着她“姐姐,殿下都说了,必定会出兵相助,你又何必如此呢?”

    听得众人大摇其头,崔莺莺虽是流落风尘。比之一般女子知之甚多,有眼界。但可惜,她毕竟是生活在青楼、教坊等地,对国外大事,并不知根究底。她又如何得知,这西边,还有那强大的西突厥,而大唐北疆亦不太平,西南之地,才刚统一并强盛起来的吐蕃,也急于要向大唐展示其实力,相信不日,大唐将与之开战。

    黛丽雅看到崔莺莺不解的眼神,不禁感到无奈,但也只能解释“妹妹,这战争并非如此简单。大唐要出兵,不是不行,但要途经西突厥之地,难啊,若是少量人的商队,还是可行。但若要通过万人以上的军队,如何可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借人国土行军攻打他国之例,但事实证明,那个因为钱财将自己国家大门洞开的诸侯国,亦很快灭亡了。他西突厥会这么愚蠢吗?”

    崔莺莺一听,立即明白了,不过更加皱起了好看的眉头“那么,这该如何是好?这样,不是根本就不能行军救援了吗?”

    众人都沉思片刻,也都想不出来,而李恪则是直接将目光奉献给了李泰,意思很明确,这个难题是你抛的,当然要你自个来解决了。

    李泰好笑了下,只得无奈地翻个白眼,很玄妙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四哥,你们不是说了,我大唐的军队到不了那吗?那还运粮草去干嘛?”李治诧异地问道,众人也颇诧异。

    李恪低头想了下“呃,四弟的意思是说,我大唐现在虽然还没注意波斯等国的战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消息来传递,将波斯战况以及白衣大食的实力等传回大唐,也派遣人员深入了解其军队战斗力等,还有西突厥的情况。等到波斯遣使来求,我大唐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不肯轻启战端,会很轻易判断其实力对比,以及救援波斯带来的益处等。另外,现在就开始对波斯等地进行渗透,将情报网铺到波斯以及白衣大食等地?”

    “也算差不多吧,不过,青雀不得不佩服三哥,这么快就能想出如此之多,我勉强给你个90分,如何?”李泰笑嘻嘻道。

    李恪眨了两下眼,不说话了,心里却盘算着,等这阵子的事过了以后,本王就亲自去波斯等地一趟,布置情报组织等,顺便也散散心,玩玩。

    李治或许听了李泰所说,将眼光放长远,于是很认真地问起“那,四哥认为到底该如何?”

    李泰沉吟一下,却又耸了耸肩“这个啊,我也不是说的太清楚,不过,总之嘛,我们现在就可以将商业等渗透到波斯之内,这是情报来源之一。另外,加大我大唐民间对波斯等国的了解,对其解释波斯等地的重要性,例如,财富,文化等,再嘛,还得找到支持救援波斯的人吧。不过嘛,当人们和朝廷知道了利益,自然也会同意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