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原配之女-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爱怜无限,因为这个孩子,她便渐渐的没时间去想自己年少时候的那不切实际的怜爱。
  隔年里,她又添了祎儿和祥儿两个孩子。
  只是她如今虽然有三个孩子,但她的日子过得也就那样的。如果不是膝下有着三个孩子的话,这样的日子,她怕一天都过不下去的。前后迂腐无能的丈夫,后有尖酸刻薄的婆婆,中间还有时不时就要回来哭诉的小姑子。 
  亏的婆婆早先的时候,把张基夸成花,但现在看来,不过是个绣花枕头罢了。中了举之后,又往上考了七八你年的时间,但回回都是名落孙山,但他依旧还不死心。
  说什么日夜的苦读?呸,屋子里放两个千娇百媚的丫鬟,还美名其曰,红袖添香,与其说是没事,不过说是风流韵事。就他这样,能考上进士,才是要笑掉人的大牙的。如今大表哥已经是正四品的知府了,只有他,还只是举人罢了。
  家里说是要帮他疏通,外任做个知县,慢慢的往上熬,但他却嫌苦,不肯。只一心想要考进士。
  她就且等着,等他一只脚入了土,也不知道能不能如愿。
  还有那个尖酸刻薄的婆婆,你儿子考不上科举,和我有什么关系?什么事情都赖到我的头上来。我看着是那么好欺负的吗?
  如今外祖父和外祖母的身子都越发的不行了。特别是外祖父,年轻的时候劳心劳力的,现如今已经卧病在床,动弹不得,太医也说了,只是在熬日子,能不能到年底,还未可知。
  她这一次去寺院里,也有为他祈福的意思在。
  *
  荣明珠带着三个孩子到了龙华寺。
  刚一进去,便有小沙弥引领他们到了殿内。三个孩子的年岁都还小,最大的张惠也不过在五岁,张祎和张祥都只有四岁。都是贪玩的年纪。张惠还好,因是女孩儿,荣明珠还能拘着一些。但两个小的却顽皮的厉害,又被张二夫人溺爱的不像样,端的是呆不住。
  荣明珠扭不过去,只能让他们的奶嬷嬷和丫鬟好生的照看着。
  拜了佛,上了香,又求了签。
  荣明珠他们便被迎进了厢房里休息,等吃了斋饭后,才会离开。
  只是荣明珠才进了厢房里,便见一个小丫鬟匆匆的进来,她还未来得及训斥,便听到那小丫鬟疾声的说道:“二少奶奶,不好了。姑娘不见了。”
  “什么?”荣明珠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惊的站起身来,“不是让你们好生的照顾的吗?你们都是做什么吃的?怎么就能把姑娘看不见了?要你们有何用?”
  小丫鬟也不敢还嘴,只颤巍巍的跪在地上。
  几乎要把龙华寺里翻了一遍,最终才在龙华寺后面的花园里的花丛里的秋千上,找到了正玩的欢快的小丫头。
  “惠儿,你去哪儿了?可是吓死娘了。”荣明珠一见张惠,便立刻把她搂入怀中,急声说道。
  五岁的张惠袭成了荣明珠的好样貌,生的玉雪可爱,此时更是笑咯咯的说道:“娘,我和小弟弟一起玩的。”
  “小弟弟?哪里来的小弟弟?”荣明珠有些疑惑。
  刚才一听丫鬟说张惠不见了,荣明珠率先想到的就是让奶嬷嬷把张祎和张祥抱了过来,在厢房里好生的呆着,一直到找到张惠,都没让他们出去。所以张惠口中的小弟弟,应该不是他们两个。这龙华寺乃是国寺,每日里来这里上香的香客不少,如有哪家夫人带了孩子过来,也实属正常的很。
  张惠歪着头,说:“小弟弟就是小弟弟,长的可漂亮的。”
  荣明珠从张惠这里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便转头对找到她的那个丫鬟,“你去的时候?可还见到什么人?惠儿口中的小弟弟可还在?认识是哪家的孩子?”
  丫鬟福身,回答说道:“回夫人的话,奴婢找到姑娘的时候,并未曾见到姑娘口中的小弟弟。不过奴婢去的时候,有一个丫鬟和姑娘一起,怕是为了看住姑娘的。不过看那丫鬟穿着颇为有些不俗,神情也稳重,想来应该是哪位贵人身边的。”
  “可是问了是哪家?倒是要上门好生的谢谢他家才是。”荣明珠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柔声说道。
  丫鬟接着说:“奴婢追问,她并未曾说,身上也没有带特别的标识。故而,奴婢并不认识。”
  “行了。你下去吧。”荣明珠开口说道。
  没有从丫鬟的口中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荣明珠心中虽然有两分的疑惑,便也就没有再深究下去了。一直到上了回去的马车,荣明珠忽而瞥见女儿张惠和两个儿子,三人凑在一起,正分辨什么?她侧头看过去,但见三人正在把玩着一个银质的九转铃铛。便有些疑惑的问道:“惠儿,你的这个九转铃铛是哪里来的?”她记得,在来之前,他们应该没有带这个东西才是。
  “是小弟弟给我的。”张惠回答说道。
  在转动之间,荣明珠忽而看到一个熟悉的标识,说道:“惠儿,来东西让娘看看可以吗?”
  张惠听话的点点头,把东西递到荣明珠的手中。
  荣明珠上下打量了一番,但见这九转铃铛上,在不起眼的地方,印有一朵绯红色的合欢花。
  果然是她府上的标记。
  前些日子就听人说过,她要回京的,只是多日来却没有任何的消息,她以为她还没有回来。没想到,已经是回来吗?那惠儿口中的小弟弟,多半就是她两年前所生的儿子了。荣明瑶,时隔三年,她终于是舍得回来了吗?
  呵呵……荣明瑶,她生来,就好命的让人连嫉妒的情绪都生不出来。在家时候祖母大哥父亲没一个不疼她的,又嫁给了清亲王,成了王妃,出阁六年都无所出,但清亲王却只守着她一个。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新皇登基后,她又随着清亲王天南地北的外出游历,一年还不回来一次。最近的一次回京,还是在三年前过年的时候,只在京中呆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又出去了。期间三年都没有回来。 
  清亲王……当初如果是……她嫁给清亲王的,那现在的一切是不是都不同了…… 
  拿着那个九转铃铛,荣明珠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145章 结局上

荣明泽才回到府里,便见蕙兰匆匆而来,他的眉头皱了皱,问:“这么匆忙做什么?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蕙兰跟在他身边多年的时间,一贯比墨兰沉稳,如今见她的脸上带了几分的焦急,想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能让蕙兰变脸的,也就只有是翠荷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蕙兰福了福身,回答说道:“回侯爷的话,是十二少爷,又病了。而且这一次的病情来势汹汹,怕是有些不好。侯爷让奴婢过去太医院,请太医院的院判卢太医过来。但侯爷您也是知道的,卢太医是皇上专属的太医,旁人请不来的。但老侯爷却指名点姓的要卢太医过来,说卢太医师从江老,医术最是高明的。”
    荣明泽的眉头皱了皱,说道:“去请常给十二少爷看病的那个常太医过来,并且再把李太医和王太医也一起叫来。父亲那边,我会亲自去说的。”
    蕙兰福了福身,应了一声,自是去办不提的。
    荣明泽自是则抬脚过去了荣明浚所住的长寿斋。
    他到的时候,长寿斋里已经聚满了人的。荣德修和张氏自是不用说,此外就是老夫人那里也遣了身边的夏蝉过来。他夫人温氏也已经到了,他的眉头不其然的皱了皱,这个阵仗,看来这一次荣明浚病的确实不轻。或者是说,往坏处想一些,他怕是有些不好了。
    走过去,开口问道:“婉仪,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温氏低声的回答说道:“不知道,张太医还在里面施针呢。不过看着情况,怕是有些不妙了。”
    十二少爷荣明浚,因在娘胎里的时候,发育不足,导致他出生便体弱,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这都已经是府里的人见惯不惯的事情了。每年里,光是他吃到肚子里的那些珍奇的药材,论到价值,怕就不下万两之数。能铸成和他一样大小的实心银人,都绰绰有余的。也就是他们这样的富贵人家,才能够供养得起。他这样的情况,如果是放到平常人家,怕是连周岁都过不了的。
    荣明泽的眉头又是一皱,对温氏说:“六六呢?”
    “他再祖母那里,陪着祖母一起顽笑。”见荣明泽的眉宇略皱了起来,又忙说道:“六六的功课已经做完了。十二弟这里有些不好,祖母那里也担忧,我便让六六过去,也要分担分担祖母的忧心。”
    荣明泽的眉头这才平复,点了点头,说:“我进去看看。”对于荣明浚这个异母的弟弟,他自然是没有多少感情的,加上荣明浚先天身子弱,鲜少出远门,是以,半年里他们也未必能够见上一次的。再加上因为荣明珠的缘故,他本就有些不待见张氏,对她所出的这个儿子,自然也有几分偏见的。
    对于他的死活,他完全都没有放到心上的。
    只不过,他那个父亲,自从因为身体的缘故,不得不致仕在家。他和父亲因为政见不相同,父子的关系很是一般,甚至可以说有些冷淡。至于其他孩子,女儿都已经出阁,儿子也都各自成家。只有十一弟荣明达和十二弟荣明浚年岁还小。正好让他发挥那一腔晚来的父爱。
    十一弟乃是庶出,十二弟是嫡出,十一弟身子健康的从小到大就没有生过几次病,十二弟从出生起,就是个药罐子。十一弟为长,十二弟为幼。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几项对比下来,父亲自是更加偏爱这个体弱的嫡出弟弟的。
    对此,荣明泽心中是不在意的。他早就已经过了,有事要找父亲的年纪。
    更何况,这十二弟看着就知道,是个长不大的。现下他的感情越深,等到他没的时候,父亲才会更加的难受。他可是一直都盼着这一日呢。
    进到房间里,已经是六月里,天气已经很热了,不说是冰块,就是房间里的窗户,也只敢让外间的,露出一条不长的缝隙,生怕让本就病着的荣明浚的病情再加重。因此,房间里闷热的厉害。还不如外头来的凉爽。更有荣明浚常年生病,房间里更是有一种难闻的药味。
    眉头皱了皱。
    这样闷热的房间,屋子里又都是难闻药味。这病不加重都是好的,还想痊愈。即便是怕吹了风,但只开外间的,让它给房间里换换气也是有利病情的。江老也曾经说过的,时常换气,是有利于病情的康复的。
    不过荣明泽是不会去提醒的。
    这和他有什么关系。横竖又不是他儿子。操那份儿闲心做什么?
    “卢太医呢?不是让人去请卢太医了吗?怎么到现在都不见来?你们是不是不把我这个已经成了老侯爷的放到眼里。”荣明泽才挑开内间的珠帘幔帐,便听到荣德修有些不耐烦的话。
    而屋子里的丫鬟婆子已经跪倒了一大片。
    荣明泽开口说:“父亲,卢太医乃是太医院的院判,又是皇上的专属太医,咱家是请不过来的。我已经让蕙兰去请常太医和王太医并李太医了。这几个太医的医术不在卢太医之下,又是常给十二弟看病的。比卢太医更为了解十二弟的病情。看看时间,顶多再有盏茶的时间,也就该过来了。”
    荣德修见了荣明泽,脸上的怒气这才收敛了一些,点头,“你做的很好。”
    “张太医是怎么说的?十二弟昨日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又病了?可是下人们伺候的不周到?”荣明泽例行的开口问道。
    荣德修叹了一口气,说:“是浚儿自己,昨日里,因嫌弃房间里热,便让丫鬟把房间的窗户开了一会儿。你也知道,他身子弱,只这一会儿的时间,便也是受不得的。今早吃了早膳,便开始不舒服起来,到了午时,便开始发起烧来。到如今都没退。刚张太医施了针,如今看着倒是略好了一些。”对于这个先天就有些不足的幼子,他是打从心底疼爱的。明泽虽然聪慧,他也一贯的满意,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父子间的关系便有些冷淡。幼子出生,既是嫡出又是最小的,先天也有些弱,又恰逢他因为身子的缘故,不得不致仕,时间上也宽裕起来,对他自然多了几分偏爱。
    如今看着他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他这心里就跟那刀割一样难受,恨不能替他受过。
    看他一副慈父的表现,荣明泽只在心中冷笑一声。做出这样一副样子,是给谁看呢?不过虽然心中是这么想的,只是荣明泽却都没有表现出来,只说道:“父亲不必担忧,十二弟这么些年都挺过来了。这一次也不会例外的。”放心好了。你这个心爱的儿子,这一次不管如何,都会保住他的性命的。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他就这么死了的话,我岂不是要少掉很多的乐趣吗?
    荣德修看着依旧面无表情的荣明泽,只点点头:“说的也是。浚儿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能够挺过这一关的。”
    荣明泽抬头,看着床上躺着的那个病恹恹,面色苍白的没有一丝血气的孩子,张氏正坐在床边,拿着帕子抹泪。只冷笑一声,要怪就只能够怪他投错胎。到了不该到的人家里。
    从房间里走出来,荣明泽看着在偏厅里的温氏,开口说道:“走吧。到祖母的福寿园里过去。”
    温氏开口问:“十二弟这里?”
    荣明泽回答说道:“不会有事的。”
    他们离开的时候,正巧和常太医他们迎面而过,荣明泽几近微不可见的看着常太医点了点头。常太医也回点点头。
    就其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般的问好示礼罢了。但温氏却有些奇怪的看了荣明泽一样。只是现下在外,只能把自己心底的那一丝的疑惑压下来。
    其实这两年来,老夫人的身子已经有些不好起来,每日的精神头也开始不济起来,每日里,也就只有六六过去请安的时候,她的精神略精神一些。过来请平安脉的太医,也说了。老夫人这是年岁大了,身子自然而然的开始衰败下去,大限,也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罢了。
    荣明泽听了,虽然心中难受,但也知道。老夫人今年已经是七十余岁的老人了。比起才五十出头就已经过世的祖父,她绝对是长寿之人。只是虽然心里清楚,但荣明泽的心里依旧是难受。当年如果不是祖母的呵护的话,这府里到如今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呢?
    也正是因为祖母的缘故,所以他在掌握了府里的大权后,才会愿意按兵不动,一等就是这么多年。只为祖母等祖母寿终正寝。
    要到福寿园,势必是要经过荣明瑶未曾出阁之前所居住的蘅芜苑的。
    荣明瑶虽然已经出阁多年,但蘅芜苑里各种摆设都还是她未曾出阁时候的样子。每日也都还是有丫鬟过来打扫这里。荣明瑶偶尔时候回来,也都还是住在这里的。荣明泽曾经说过,这个院子会为荣明瑶留上一辈子的。
    “说起来,妹妹离开也有将将一年的时间了吧。”温氏看着荣明泽停下脚步,并且盯着蘅芜苑看,便开口说道。
    荣明泽嘴角勾了勾,说:“记得儿时的时候,她就常念叨,说是日后定要走遍山河的。恩。如今这样,可也算是圆了她的愿望的。”当初也正是因为夏子然做出了如今的承诺所以他才会勉强的认同夏子然的。
    温氏说道:“对了,说起妹妹,不知道妹妹今年过年可会回来?”
    荣明泽点点头说:“这个还不好说。前几日不是来信说,已经到了草原那边吗?那里距离我们这里远,妹妹又是个贪玩的性子,怕是很难能赶回来的?”
    温氏笑了笑,满京城里,有谁不羡慕妹妹的好命。在家时候有祖母兄弟疼宠着,出嫁后又有清亲王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疼宠。而且清亲王的身份虽然尊贵,但是身边除了妹妹之外,再无其他人,便是成亲七年无子,也是一样的。待到尘埃落定后,又可以天南海北的跟着游历。端的是让人羡慕的很。
    ***
    清元六年,春
    此时天下已经大定,清元帝的皇位已经彻底的坐的稳稳当当,再无人能够撼动。
    这一年里,已经在外三年未归的荣明瑶和夏子然,携着他们才刚两岁的儿子,匆匆忙忙的从江南,日夜兼程的赶了回来。
    不为其他的,而是为了奔丧的。
    她祖母,忠义侯府的老封君沈氏,于日前已经昏迷不醒。
    到了京城里,荣明瑶连自己的府门都没进,便带了夏子然和她两岁的儿子夏君宁直往忠义侯府而去。
    因为老夫人的时日已经无多。所以丧葬所需要的一应东西都已经开始准备起来。
    荣明瑶一到,便被人迎进了福寿园里。
    荣明瑶守在老夫人的床侧,足足有一日的时间,老夫人这才悠悠的醒了过来。见了素未谋过面的重外孙夏君宁,又交待了荣明瑶几句话的时间,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就在荣明瑶回来的第七日的时间,老夫人便在梦中溘然长逝,享年七十有六。
    因荣德修还在,做为孙子辈的荣明瑶和荣明泽只需要为其守孝一年的时间。而这一次回来荣明瑶便决定等过了孝期再出去的。更何况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