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外挂大作战-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孩子就行了,要不然宫里的圣人宠幸了宫女,生下了孩子,宫女的身份,相对于圣人来说,也很低微吧?可孩子长大了,不照样至少封郡王的?谁会张口闭口提他生母的身份?以后莫要再让我听到你鄙视二哥儿的出身,那是我的儿子!你没权力鄙视!鄙视他就是鄙视我!”

    宋氏听了不由气了个倒仰,便忙忙地跑到了讨厌月娥的简大夫人跟前,哭诉简大郎刚才说的话,简大夫人听儿子已意识到二哥儿的出身不好会影响将来,所以要给他找个好的出身,倒也赞同,毕竟她也不想子孙后代出现废物,如果能有个好身份,将来还能有所作为,也算是为兴旺简家出了力,于是便道:“让你认他为记名嫡子,的确有些高攀了,不过,到底是大郎的儿子,如果挂着那样一个生母的身份,以后只能是个废物了,娘也不想家里出个废物,娘还指望你们个个都有出息,光宗耀祖呢,所以就让他认个身家清白的姨娘为生母吧,这样既不会妨碍到你,将来兴许还能兴旺家里,怎样?”

    她虽然讨厌月娥,但对孙子没什么反感,毕竟她的孙子还只有两个,不算多,自然都要重视。

    宋氏看简大夫人只从家族利益出发,并不斥责简大郎那样说话过分,心里委屈,但也没法子,好在不用让她认那孩子为记名嫡子,这让她舒服点了,哼,姨娘的儿子,将来会有多大出息可说不一定,不是人人都能像二房的老爷那样有出息能考中举人的,看看现在孙子辈中这么多庶子,可有哪一个进了学?就让那个月娥痴心妄想去吧!

    最后,简大郎便给二哥儿找了个较老实的姨娘认作了生母,不过仍让月娥带着孩子,月娥看不能认作记名嫡子,虽对宋氏心怀不满,但眼下也只能这样了,走一步算一步嘛,总归是前进了一大步。

    虽然想攀个更有权势的,但在没攀到前,府里的事也不能放松的,她这也算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了。

    三月上旬的时候,李元娘参加宫选。

    乍一看上去,李元娘还是很大家闺秀的,显的贤淑文静,长相也还不错,照理说是能留下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通过了前两轮筛选的李元娘,在最后一关还是落选了。

    “可找人打听是什么原因了?”李元娘一回来李姨妈就问道。

正文  第一三二章 宗室设定

    宫选第一关是外在条件的筛选,按预留名额,从优往劣挑选,一般只要长相出众、身材匀称又没疾病、体味等就能过关了。

    第二关是内在条件的筛选,会比试琴棋书画、礼仪规矩,再按成绩刷掉一批。

    这两次比试,基本上只要做好了,主考官一般没法因个人主观喜恶刷掉人,因为如果就因为跟谁关系不好,就想在这两关上做手脚的话可不是容易的事,被人指出来了肯定会出事的。

    但第三关相当于面试,面试这玩意个人主观喜恶影响很大,一个人再优秀,也容易在这关落选,除非皇帝指明要你,那主考官是没法了。

    儿子混账无能,女儿是李姨妈的全部寄托,就巴望着女儿能有点出息,将来这个家就全靠她了,所以这时看李元娘落选了,自是让李姨妈有点接受不了。

    “不用问原因了,肯定是李二娘的缘故。”李元娘听母亲询问,不由气呼呼地道。

    “怎么?”一听跟李二娘有关系,李姨妈的声音便拔高了不少。

    “前两关是宫里女官主持的,因为我成绩不错,所以很顺利就过关了,到第三关的时候,是由皇贵妃主持的,她问我是不是李二娘的姐姐,我当时就觉得不妙了,但也只能说是,果然,落选了。”李元娘恨的直咬牙。

    其实因为她是李二娘的姐姐皇贵妃就不喜欢她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皇贵妃虽听说李二娘跟她家里人关系不怎么好,但不介意再添一把火,让她们的关系更不好,毕竟如果李元娘知道自己落选跟李二娘有关系,双方的关系还能好得起来么?那样将来李二娘没了娘家。可更无依无靠了,她收拾起来也能更顺手些,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李元娘必然落选。

    “你走之前我就怕这事,还真是,有她这个讨债鬼,咱们可真是倒八辈子的霉了!”李姨妈恨声道。

    自从李二娘嫁进二皇子府后,虽听说她挺得二皇子喜欢,但很是被皇贵妃训斥了几次,显然不被皇贵妃喜欢,因知道皇贵妃不喜欢李二娘。怕受连累,所以李元娘和李姨妈就没去二皇子府与李二娘套交情以示划清界线了,结果在宫选上。还是受了她的影响,落选了,这让李姨妈母女如何不生气?

    唯一庆幸的是,虽然落选了,但一般参加宫选的女子。只要通过了前两关,在最后一关落选的,跟那儒生考试,没考中进士,但考中了举人一样,都会有个小小的前程。不会发落回家丢人。

    所以这李元娘虽在第三关落选,但因为通过了前两关,于是根据她的出身(已故七品县令嫡女)、年龄(十六七岁)。掌管皇室婚姻、爵禄等事务的宗人府,便在尚未成婚的宗室子弟中,给她挑了个宗室,将她配与那宗室为妻。

    李元娘被指婚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奉国将军,按制。宗室有爵位的男子,到了二十岁尚未婚配的。由宗人府帮忙,在官员或勋贵淑女中指定超过十五岁尚未婚配的女子为妻。

    这奉国将军,在宗室中是个什么品级呢?

    却说本朝为了吸取前朝宗室制度的弊病,并不像前朝宗室代代世袭罔替,而是呈递减模式的,且对嫡庶比较注重。

    宗室封号,男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诸封号,有封号的宗室都不得参加科举,到了奉国中尉以后没封号的宗室才能参加科举。女有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诸封号。

    前朝宗室,凡是皇帝的儿子都封亲王,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他嫡子并庶子封郡王,郡王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他嫡子并庶子封镇国将军,如此类推,因有些亲王纳了不少妾室,生了十几甚至几十个庶子,于是郡王不免繁衍出一堆来,又因世袭罔替,代代下来,光是郡王的数量就庞大无比,更甭提镇国将军等以下了,于是朝廷虽规定了亲王郡王等宗室享有俸禄和皇庄,但因高级别的宗室实在太多了,朝廷根本负担不起那庞大的开支,也没有那么多庄子可赐,于是,除了跟皇室较亲近的宗室能靠着皇室的赏赐日子过的不错外,其他不亲近的,虽说是王爷,但根本没有王爷的体面,徒惹人笑话罢了,更甭提那些低品级宗室了,只是挂着个封号罢了,啥收入也没有,活的真是很苦逼。

    本朝不想让百姓嘲笑天家的王爷也会过的困窘,所以便修改了这个世袭原则,将世袭罔替改为了递减:亲王可传承五代,郡王四代,依此类推,奉国将军只能世袭一代,再下面的就不能世袭要代降了,当然这里的世袭是指嫡长子,其他嫡子没这个待遇,要降一级袭封,镇国中尉以后代降的才不区分是不是嫡长子。且考虑到前朝就是因为贵人纳妾过多,庶子太多,导致郡王泛滥,所以本朝规定,亲王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嫡子封郡王,庶子不封郡王,降一等,只封镇国将军,仅此一举措就将王爷的数量控制住了,毕竟嫡子数量有限,同样,郡王以下也是这个规矩,上面说是为了体现嫡庶有别,其实是为了压制高等级宗室的数量,因为只要高等级宗室数量不大,低等级宗室因着他们的俸禄和需赐的官庄较少,皇家就开支得起了。——这也是亲王郡王数量较少,朝廷能全部圈养在京城的原因了。

    比如,就拿安平郡王这个郡王等级来说,郡王的嫡长子封为郡王,其他嫡子封为镇国将军,庶子则封为辅国将军。嫡女封为县主,庶女封为郡君。

    虽然降级袭封,但到底是宗室,一个祖宗出来的,也不想开国皇帝在地下看到自己的后代衣食无着吧?所以到奉国中尉后没封号也就没俸禄官庄后,还能得到跟秀才们一样的待遇,即不用服役,田地在一定亩数内不用交税,然后还“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酰之属官给之”,虽然东西不多,但也算是对先祖血脉的照顾。

    虽然说降级袭封的话,如果只按嫡长子往下数,大约要二十来代才会变成平民,但非嫡长子的嫡子,特别是大量宗室人口重要来源的庶支,降级到平民的速度则会快的很。

    比如,就像安平王府这样的郡王一脉吧,第一代庶子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庶子封镇国中尉,镇国中尉的庶子封奉国中尉,这就是最末一等了,于是从庶支上看,只需四代就会降成平民。

    男系都这样快,女系就更快了,辅国将军的庶女就只能封个最末等的乡君,镇国中尉的女儿,无论嫡庶都没有封号了,庶支只需两代就会降成平民,比男系还快。

    因除了嫡支外降的非常快,这样就保证了要领高额俸禄和赐大量官庄的宗室较少,主要都是些领微末俸禄的宗室,而且还符合宗法提倡的对嫡庶有别的规定,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从上就看的出来,这奉国将军在宗室中排号不算垫底,但也不算高,中不溜的位置吧,年俸六百两,官庄六百亩,不过品级倒不低,有三品,也就是说,李元娘嫁过去就是个三品诰命,倒比简安宁差点获得的四品王世子庶妃还高两级(品级分正从,正从加在一起,便是高两级),很是不错了,毕竟她的出身摆在那儿,能嫁给高出她父亲八级的人为正妻,那真算高嫁了,像简安宁这样突然成了世子妃的,那还是因为赵栩脑抽了,想将简安宁弄过去折磨,所以她才有那运气的,要不然也嫁不了那么高品级的对象。

    不过李元娘一想到李二娘是正一品的侧妃,她虽是正妻,却是正三品,低了四个品级,将来,李二娘的丈夫若封了亲王,她的孩子虽是庶子,但能封一品镇国将军,她的孩子只能做三品奉国将军(李元娘那未婚夫刚袭封奉国将军,按可世袭一代的规则,他儿子还能继续做奉国将军),足足低了四个品级,就算李二娘运气不好,她丈夫只封了个郡王,那她作为郡王侧妃也有正二品,而她孩子也能封二品辅国将军,总归是比她和她儿子的品级都高,心里那能不气吗?她才不管正不正妻呢,只知道比李二娘地位差多了她就满肚子火了,于是这时李元娘便不由怒道:“受了她的连累不算,嫁的比她还差,真是气死我了!不行,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贱人害了我,还混的比我还好,我要把她当时撕毁庚帖的事再宣扬一次。”

    李姨妈听了忙道:“别,暂时不要再提这事,等以后有了更好的机会再落井下石不迟,免得一提再提,别人听多了就没反应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看女儿听进去了没那么气了,李姨妈接着劝道:“你当她那侧妃好当呢,你看皇贵妃对她不好,连带着皇帝、皇室其他人都瞧不起她,哪有女儿你的命好,嫁过去就是正三品的诰命,又是正妻,还不像她有那些不好听的名声会受人嘲笑,比她那侧妃的身份有面子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正文  第一三三章 救驾之功

    李元娘虽得李姨妈的劝告所以心情平静了不少,但还是有点不满地道:“可是她地位比我高,以后她儿子地位也会比我高,还有啊,她一个庶女结婚,二皇子府送了那么多聘礼来,现在我这个嫡女结婚,诚郡王府送来的聘礼只有那么一点点……”

    比不过简安宁、简安怡也就罢了,毕竟简府的确比她家强,所以她们嫁的好她还能好过一点,但李二娘凭什么也能嫁的比她好啊,她当然不满了。

    ——她的未婚夫,是京中诚郡王庶子的嫡子,所以获封奉国将军。其实有封号的宗室是可以到了年纪就分府出去的,只是诚郡王做了些特殊规定,所以府里虽嫡庶繁多,并未分家,因未分家,子孙婚嫁时,自然提的是郡王府的旗号,这也是李元娘这会儿说送聘礼的人是诚郡王府,而不是什么将军府的缘故。

    李姨妈听了女儿的话,忙开解道:“她儿子还没有影子呢,我看皇贵妃这么讨厌她,指不定她就生不出来;而且,二皇子跟太子别苗头,也挺危险的,将来还不知道会怎样呢,哪有女儿你这个安稳的很,绝不会有什么风险好?”

    她是真觉得女儿这婚事不错的,想想看,她那姐姐的小女儿简安欣,那么风光,结果嫁了个什么?不过就是个商户而已,人家可是五品官的女儿,再看看二房两个,嫁的也不怎么样,三房简安宁那是个例外,就不提了,所以相比起来,自己家这样落魄,女儿竟然能成三品诰命,若不满足的话还想怎么样?若不是她幸运地通过了前两轮筛选。这种好事哪会落到她头上,若是在第一二轮就被选了下来,那就只能回家,她给她找了,如果她给她找的话,周围条件不错的哪会看上她家,到时指不定要嫁个什么落魄人家了,哪有嫁给宗室好?

    于是她便将这个道理跟女儿说了,然后又道:“况且聘礼的事,他们走的是宗室的规矩。又没见给的比规定的少,虽然是不太多,但也不算太跌份。他们做的都没出格,外人不会笑你的,反倒是二皇子给李二娘那么多聘礼,只比皇子妃少一点点,别人反而要议论她。皇贵妃也借着这事说她呢,所以你看,她那聘礼多,名不正言不顺的,也未必是好事。”

    看女儿被自己说的神色更缓和,李姨妈更进一步地道:“更何况。李二娘不是正妻,连成亲都没有一个,就那样一抬轿子进了府。一个女人,若是一生连婚礼都没有一个,那有什么意思呢,始终是有缺憾的,而女儿你。到时可是会风风光光大嫁,八抬大轿抬进诚郡王府的。哪个好,哪个差,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吗?”

    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李元娘还不知道二皇子将来究竟是封亲王还是郡王呢?

    这是因为,本来按照王朝一直强调的嫡庶有别的调调,皇帝的子女分封该是这样的:嫡妻,也就是皇后的子女,嫡长子为太子(当然在现实中,最终的皇位继承人不一定就是嫡长子了,夺嫡的事时有发生),其他嫡子为亲王,女儿为公主;小妾,也就是其他嫔妃的子女,儿子降一级为郡王,女儿为郡主。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前几代由于皇后的儿子也没多少,所以级别最高的亲王没几家,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大多是妃子生的郡王,很符合高级别的宗室不能太多免得生的子弟爵位也高数量又庞大会消耗大量银钱和皇家庄园的思路。

    但因第四代皇帝有个很喜爱的宠妃,他不想自己宠妃的子女只能封郡王和郡主,于是改了祖制,说是有功的可以向上提一级,于是,就出现了妃子的儿子女儿,只要得皇帝喜欢,也可以封亲王和公主的情况,导致如今有将近十来位亲王的现状。

    那皇帝为了表示自己这不是只为了宠妃,也是为了整个宗室,所以说这个恩封也适用于其他宗室,当然最高只能向上提一级,以示对有功者的奖励,于是现实中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偶有运气好的宗室,能上升一级,当然这种情况不多,毕竟一般人给自己喜爱的子女提升那很正常,给那些来往不多的宗室还提升,那除非是非常讨皇帝喜欢了,要不然人家也不会费那个心,免得开支增加。

    所以因皇贵妃非常得宠,李元娘就觉得二皇子搞不好会封亲王。

    却说这时李姨妈倒是说到了李元娘心里去了,想着是了,向来皇子们是最危险的职业,稍有不慎就会炮灰的,的确是自己这个安稳多了。

    想到这儿,李元娘心思又活泛了,想着要是二皇子和李二娘他们这样一直不安分下去,被太子灭了就好了,别让他当成什么亲王郡王甚至皇帝之类,那她就没什么好羡慕的了。

    况且能坐花轿,凤冠霞帔,的确是一个女人盼望的,一辈子没个成亲礼仪,一顶小轿就进了府,的确是有缺憾的。

    且,就像她娘说的,如果她当时在第一二轮落选了,宗人府不会指婚,她回家后会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她还真不敢想,要是让她嫁个穷官小官,甚至是像她哥这样没收入来源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那她可真要没法活了。

    于是李元娘的满腹不满便消散了不少,开始一边盼望着二皇子倒霉,一边安心待嫁。

    在李元娘跟母亲说话的当儿,简二夫人也在跟女儿简安茹说这个事,简二夫人看了女儿的花容月貌,叹了口气,道:“没想到李元娘倒是好命,一下子就嫁了个衣食不缺的。我儿,当初你也参加宫选就好了,就你这相貌,就算入不了宫,配个贵人也绰绰有余的。”总比嫁孙家那个纨绔好。当然后面这句话,简二夫人怕打碎了女儿对未来夫君的期盼,就没说出来了。

    简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