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渐青-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月的到来,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春耕已经开始,无论是旱地作物,还是占城稻推广,再到青苗款的发放,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银行是许清一手创建,司农寺在他上任少卿后,也经过了大换血,在这两个部门中,许清有着绝对的权威。

这两个部门有许多共同点,都采用了许多后世的管理机制,和朝廷其它部门相比,司农寺和银行是最讲究效率的部门,而且各职司的独立运作能力也是最强的,使得即便许清不在,两个部门也不至于出现工作凝滞的情形。

这是许清一直致力打造的效果,那就是他只管大的方针,把计划安排下去后,全由手下独立去完成。

象春耕的各项工作,其实年前就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加上司农寺和银行都在许清掌握之下,两个部门行动迅速,而且合作无间。

在城西汴河边,有几百亩地被划归司农寺作为试验田,由研发司的人日夜在此打理,汴河边竖立着高大的水车,田间砌起了笔直的灌溉渠道,可以保证试验田不畏旱涝。

一大早,田间莺声唤春晓,从各地选拔进研发司的人员,踏着薄如炊烟的雾气,阳光还未升起便在精心护理着田间的幼苗,许清带着冯雨等人来的试验田时,薄雾初开,许多稻草人戴着宽大的范阳帽,如同一个个哨兵伫立在田间,平添了许多乡间野趣。

“少卿大人少卿大人……”

研发司的人纷纷上来打招呼,他们当中有些是种田能手,实际操作经验丰富,有些是对农桑感兴趣的读书人,理论功底深厚。

许清在入主司农寺之初,就致力于挖掘这方面的人才,有经验的老农容易找,但对农桑兴趣的读书人却是珍稀动物。

许清通过各地的官府,贴出的多次招贤告示,半年过去了,来报名的人倒有不少,但在农桑方面确有真才实学的,到目前也不过招来了十三个人。

这十三个人直接被授予了九品官,别拿九品不当干部,大宋官员俸禄丰厚,九品官的日子同样可以过得非常滋润的,而且许清已经作出承诺,一但有人作出贡献,必定越级提拔。

人才难找啊!

许清对这些人个个当成宝贝似的,在他们面前更是尽量的和气:“各位辛苦了都免礼,都免礼;各位,咱们研发司虽然人员最少,但却是整个司农寺的核心所在,本官对你们寄予了无限的厚望,你们要钱要物,本官哪怕掏自己钱袋子,也一力满足你们的要求,别说你们行不行礼,只要做出了成绩,骂本官几句也无妨啊!”

众人听了都轻松地笑了起来,但笑归笑,和许清相处久了,他们都知道许清做事的风格,所以也不拖沓,冯雨说道:“少卿大人这边请,咱们培育的葫芦和西瓜苗都在这边。”

今天许清来到试验田,就是亲自来传授嫁接技术的,现在万物萌发生机,正是最适合嫁接的季节。

这次嫁接最要是针对一些瓜果进行,象西瓜,将选用葫芦为砧木进行嫁接,研发司的人按许清的要求,把前期的工作准备好了。

葫芦比西瓜早播种几天,作为砧木的葫芦已经长出的真叶,而作为接穗的西瓜两片子叶刚好转绿,此时嫁接最为相宜。

其实嫁接技术并不复杂,在后世许多普通的农民就能自己进行,但对于身边这些人来说,这项技术还象神话一般,至今存疑的人不在少数,等许清来到培育瓜苗的田里,所有研发司的人都围了上来,神情专注,悄然无声地等着许清动手。

许清拿过一根削好的小竹签,一边动手一边讲解道:“上次有跟大家说过角度的问题,现在就要用到这些知识了,首先,用竹签从子叶的一则向另一则去掉砧木的生长点,然后将竹签插入砧木的两片子叶之间,插入角度与子叶呈七十五度角,接着用刀切取接穗,接穗的切面呈二十五度角,拔出砧木上的竹签后,迅速把接穗插入砧木的孔内,各位都看清楚了吗?”

许清说着又拿过第二株砧木,反复嫁接给在场的人看:“就这样,下手要轻,动作尽量快一些,接穗的切面要平整,插入的角度要与砧木的孔吻合……”

就那么几个简单的步骤,许清操作了两遍,把要注意的要点讲解清楚后,就让研发司的人自己动手实践。

接下来许清又手把地教这些人嫁接林檎。

林檎其实就是苹果,苹果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但苹果这个名称要到明朝之后才出现,在宋朝一般叫林檎或频婆、平波等。

各地叫法不一样,但他确确实实就是苹果,林檎这个名称使用最为广范,它可以解释为:一种水果,甘甜而香,招来林中之禽,故得名林檎。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世的日语中,苹果的单词就是林檎,日本的文字源于汉字,这毋庸置疑,而林檎便是其中的代表,在日语中连发音都没改变。

许多传统东西后世在中国已经丢失殆尽,找不到根源了,但却在朝鲜或日本留存了下来,甚至连端午节都成了人家韩国人的节日,你或许可以说是人家韩国人无耻地抢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但相对端午节、清明节而言,在后世的年轻人中,大多数人更热衷于过情人节和圣诞节之类的西方节日,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其实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少卿大人少卿大人!”

冯雨的话将许清的思绪从十万八千里外拉了回来,许清洒然一笑道:“接下来我说说嫁接林檎的要领。”

许清将‘林檎’两个字说得特别重,咬牙切齿一般,让不明所以的冯雨等人诧异不已。

“林檎嫁接时最好选用海棠作为砧木,至于原因嘛,呃这样说吧,这两样树木的生性比较相近,这样嫁接的成活率会大的多。”

许清也只能这么说了,“砧木的选择也有讲究,最好是生长一到三年的海棠,这时砧木的生长力最为旺盛,作为接穗的林檎,也要选择那些生长力比较旺盛的枝条,截取接穗的长度在三到五寸之间,保留三个芽即可。”

许清边说边做,将作为接穗截取下来后,将一头迅速沾入融化的蜡中:“将接穗上端的截口沾上蜡,是为了防止接穗的水分蒸发过快,蜡的温度要掌握好,温度过高会烫伤接穗,过低会便截口上沾的蜡过厚,容易脱落,薄薄的沾一层最是相宜。

接下来将砧木水平截断,用刀在砧木截面中央垂直下劈,深约一寸半左右;再用刀将接穗两侧各消一个一寸半左右的大削面,合下部呈楔形,两个削面应一边稍厚一边稍薄,迅速将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使两者形成层对齐贴紧,用绳子绑紧。”

在众人的注视中,许清把接口绑好后又说道:“因为在黑暗中树木的伤口愈合得快,所以咱们捆绑前,最好用油布或其它东西将接口处包裹起来。”

“少卿大人,为了树木的伤口在黑暗中容易愈合?”一个叫刘禹方的年轻人好奇地问道,他就十三个读书人这一。

许清听了先是一怔,同时大感欣慰,只要这些人学会思考,就是最大的收获。

许清含笑说道:“树木伤口在黑暗中容易愈合,这是我在以前的比对中得出的结果,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刘禹方,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把具体原因找出来,无论什么东西,咱们必须学会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寻找原因,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这才是搞研究的态度。明白了吗?”

“多谢少卿大人教诲!”刘禹方一揖答道。

许清接着说道:“嫁接好后,后期管理也很重要,一要防止虫害;二要随时清除砧木上萌出的新芽,否则会严重影响接穗成活后的生长;

三要在十天后检查一回接口,若接穗未成活,可再及时补接;四要注意松绑与解绑,一般接后新梢长到十寸时,就应及时松绑,避免生成缢痕和风折……”

许清前世摆弄过这些东西,所以能够详细地把嫁接的注意事项,一一交待清楚,最后许清还示范了一回嫁接葡萄,才让他们自己分头动手,自己在一旁随时指点,看着他们的手法渐渐熟练起来,许清满心欣然。

嫁接技术简单易学,一但能在大宋推广开来,对提高各种瓜果的产量,以及品种改良,将起来难以想象的作用,但目前连自己这些手下,对这项技术都还存有疑虑,必须等成果出来后,才谈得上大力去推广,否则别人只当你是在痴人说梦。

对于杂交水稻,许清也让司农寺在研究,其实全是根据他前世带来的理论在作初步的研究,对于后世杂交水稻的原理,许清有个大概的了解,前世读大学时,看过一些这方面的理论。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

可是,如果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计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的话,工作量极大,实际并不可能解决生产的大量用种。

因此,要研究培育出一种水稻做母本,这种母本有特殊的个性,它的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靠自己的花粉不能受精结籽。

为了不使母本断绝后代,要给它找两个对象,这两个对象的特点各不相同:第一个对象外表极像母本,但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女儿。长得和母亲一模一样,也是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没有生育能力的母本。

另一个对象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一般要比母本高大,也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儿子,长得比父、母亲都要健壮。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杂交水稻,一个母本和它的两个对象,人们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特点,分别起了三个名字:母本叫做不育系,两个对象,一个叫做保持系,另一个叫做恢复系,简称为“三系”。

有了“三系”配套,我们就知道在生产上是怎样配制杂交水稻的了:生产上要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当它们都开花的时候,保持系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正常花粉结实,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达到繁殖不育系目的。

可以将繁殖来的不育系种子,保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制种,当制种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都开花的时后,恢复系的花粉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就是提供大田种植的杂交稻种。

由于保持系和恢复系本身的雌雄蕊都正常,各自进行自花授粉,所以各自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后代。

这些东西说来简单,但真要在大宋这种条件下研究出来,却要付出万般的努力,还要靠几成的运气才行。

但不管如何,只要按这套成熟的理论不断研究下,许清相信迟早会出成果来。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视,象许多制品工艺,便是后世也难达到古人的精度,如今许清就是要指引出一个方向来,再集合有这方面兴趣和专长的人,不间断的研究下去,就算有一天自己不干司农寺少卿了,就算朝廷放弃了,许清自己也会私人投资这项研究。

先不说一但成功,对这个农业大国起到多么大的贡献,哪怕到时自己买稻种,嘿嘿光这一项也能变成世界首富。

第343章 三月东京城

大清早,潘楼街上就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接连响了小半个时辰,硝烟弥漫半条街。

鞭炮目前供不应求,价钱还是挺贵的,前些天夏宁侯大婚,好象都没燃放之么多烟花爆竹,是谁家这么大手笔呢?

好奇的百姓纷纷赶过去一探究竟,只见离大宋银行不离的地方地,一栋二层小楼装饰得雅致异常,细到每一个窗花、桌椅、盆景摆设都极尽讲究,虽是新装修,却不给人新的感觉,[517z小说网·。517z。]反而处处透透着古朴清雅味道,仿佛在闹市中辟出了一处大自然的美景。

古香古色的门脸上,刻着一副行草楹联: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字体飘逸如龙蛇飞舞,看到这会副楹联,大伙终于想起这些天一直引人热议的龙井茶来,京华时报上可是写得明明白白,极品明前龙井那可是万贯一两啊难怪连开张放爆竹都这么大手笔。

这时店门两边各站着十名侍女,个个身材窈窕,姿色清丽,身上的衣裙形式新颖,便是京中的闺秀仕女也未及这身打扮,二十个丽人站在门前,顿时让人感觉百花齐放,丽色无边。

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站了出来,对围观的百姓团团作揖道:“各位京中的大官贵人,父老乡亲,在下吴静邦有礼了。我西子楼今日开张大吉,感谢各捧场,西湖龙井茶乃是皇家贡茶,由于茶叶产量有限,目前只有京城与杭州的两处的西子楼专售,若其它地方出售,皆非真品。

我西子楼一楼专售龙井茶,二楼以及内院是品茶的雅致场所;吴某在此郑重承诺,我们有大宋最顶级的好茶,最顶级的品茶佳处,最顶级的服务,欢迎各位达官贵人、父老乡亲光迎。”

许清去大宋银行路过此处时,正好看到吴静邦讲完话,不禁淡然一笑;今日专程来捧场的人不少,门边象方有信等人皆在,说白了他们都是冲着许清的面子来的。

其实不光这些大商人,象朝中欧阳修他们也清楚,西子茶楼与许清有脱不开的关系。

但这没有什么,官员私下经商的每朝每代都有,大宋在这方面就显得更为宽松了,只要许清不明着经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许清路过时,远远和吴静邦点了点头,这种场合他自然不方便出面,连梁玉也没来。

三月的东京城,繁花似锦,绿柳含烟,一路行来,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极尽繁华。

东京城还有一大特色街景,那就是沿街摆摊售卖物品,柳荫牙道上到处地临时摊点,许多推着小车或挑着货担的小贩,更是直接于路上叫买。

连御街也是如此,对官员的车架都少有避让,从这些现象可以深深体会到,商品经济已经深入到大宋的每个角落。

这种沿街开店,或路边设摊摆卖,造就了京城商业的极度繁华的同时,也给京城的交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时常会出现拥堵的现象。

以前有官员提议,恢复唐朝长安东西两市的制度,将所有的商家集到市内,禁止沿街设铺经商。

朝廷还真下令实施过,结果招来了全东京市民的一致反对,这项政令出台不久便宣告失败。

如今御街上商贩照旧与官员车驾抢道,两者和谐共存着,有官员出行,衙役持牌于前面高喊着回避、肃静之类的,而商贩们浑不在意,叫卖声喊得衙役还要响亮,双方此起彼落,如同情歌对唱,蔚为奇观。

非但如此,商人们将铺面都开到中书省后门去了,官员们中午值班,或晚上值夜,想叫个外卖什么的,方便快捷,当门招招手就给你送货上门,而且质量保证,绝非三无产品,但可放心享用。

这就是大宋,这就是东京城,一个商业无处不在的世界之都,一个繁华如梦的不夜之城。

许清骑着马走过拥挤的人流,由衷地叹道:“幸好大宋没有城管!”

“城管是什么?”荆六郎好奇地问道。

“呃这个嘛他们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总之一句话,城管同志一来,街上一片空白。”

“不会吧,这岂不是比陛下还要利害,侯爷,小的怎么没听说过呢!”荆六郎狐疑不定,感觉许清又在侃大山了。

“别不信,爷当年推着三轮车卖馒头,第一天开张,一下子围上几十个人来买,爷高兴啊一开张生意就如此兴隆,感觉与比尔盖兹的距离正在迅速拉近着。

谁知就在此时,不知谁吼了一声:城管来了!

爷听了如被人当头一棒,四肢八胲如遭雷击,连馒头钱也顾不上收了,晕晕呼呼的推着三轮车就跑,当时也,真个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车子已过十条街。

等爷累得跑不动了,停下来才发现,三轮车变成了两轮,车上的馒头象驴子拉屎般掉了一路。

爷只好视死如归的一路捡回去,要知道每个馒头都是爷的梦想啊回到原地才知道,人家城管同志根本没来,不过是有人恶作剧吼了那么一嗓子而已。

可捡回来的馒头还怎么卖?方才还白得象美人的大腿似的,此刻却个个变成了癞痢头,看着它们,爷就感觉比尔盖兹在不断的和我挥手说拜拜!

六郎啊你想想,别人随便喊那么一嗓子,就能把爷一生的梦想掐灭在萌芽之中,你说他们利害不利害?”

许清一顿胡侃,把荆六几个护卫笑得瘫软在马上,幸好此刻没人打许清的主意,否则这可是一个难得的袭击良机。

刚到银行大门,脸上的脸意还没收,就见司农寺一个叫余兴的吏员赶过来,脸上神色凝重。

“少卿大人,出事了于寺丞请您马上回司农寺主持大局。”

许清眉头一挑,转头就向司农寺而去,路上稳了下心神,才淡然道:“余兴,说吧,到底出了何事?”

“回少卿大人,寺里刚刚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