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渐青-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我会想办法的,好了,咱们还是先别说这个好吗,冤家,你倒是用力些个啊……哦……”

房内顿时传出啪啪的撞击声,六娘那令人销魂的呻吟如春夜的猫儿在啼叫。

下了好几天的雪终于停了,只是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地上的寒气也更加逼人,王拱辰坐在马车里,手里抱着个暖炉,这样的严寒天气,加上今天又是休沐日,大多数官员都是懒得出门的,家里娇美妾侍候着,升着火炉,喝个小酒,美美的过上一天。

王拱辰也属无奈,昨天他在朝堂之是被皇帝叱了一下,心里极不是滋味,作为御使中丞,本就是为朝廷进言的,象这样进言之时被皇帝当廷斥责的事情,可从来没有过。这让王拱辰觉得危机感越来越浓。

这阵子赵祯对范仲淹一党越来越依重,凡事对范仲淹、许清之流言听计从,让王拱辰觉得自己一方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小,不能再坐等下去了。

车子到了兵部尚书府门前,房门报进去不久,夏家的那老管家便迎了出来,进到二门处,夏竦已站在阶前等着,那有些花白的须子梳理得一丝不苟。

“王中丞,快里面请,这天寒天冻的,王中丞怎么有兴致到老夫府上走动啊?”夏竦人些清瘦,但看上去精神很饱满。一边伸手作请,一边轻声问道。

“本官来得冒昧,没打扰夏尚书清静吧?”

俩人一路寒宣着向书房走去,等书房大门一关,室外的寒气顿时被挡住,只剩下暖暖的气息,夏竦那个叫杏儿的侍女,上来接过俩人脱下的外衣,挂好后又去炉上给王拱辰倒茶。

每次议事,都是这个叫杏儿的丫环侍候在旁,王拱辰早已习惯。所以他无所顾虑地开言道:“夏尚书,我这冒雪过来,相信您也清楚所为何事,咱们就不妨直言吧,照如今的情形下去,这朝中快成了范党的一言堂了,本官对此是忧心忡忡啊,不知夏尚书可有对策?”

夏竦一听暗地好笑,果然不出自己所料,王拱辰是个暇眦必报之人,昨天因许清的事,当廷被皇帝驳了面子,想是坐不住了,不过如今双方利益相同,夏竦也不会点破,抚须答道:“王中丞过虑了,范仲淹等人结党营私,陛下迟早会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咱们坐观其变就是。何须过于挂怀?”

王拱辰扫了他一眼,心中暗恨,夏竦此人做事老辣,便是自己人,通常说话也留着七分余地,说实在的,王拱辰很不喜欢跟他打交道,但如今却不得不团结这样一个人,夏竦虽贬到了没什么实权的兵部尚书位上,但绝不可小窥。

“夏尚书有话不防直说,咱们如今可是休戚与共,若范党一手遮天之时,怕是你我都无法再立足朝堂了。”

“王中丞说的是,但如今却不是硬撼范党之时,咱们还是留心多收集些彼之罪证,关键之时再发难,方可一举扭转乾坤,王中丞以为如何?”

王拱辰在夏府泡了一上午,竟是得不到夏竦一句实话,但又不好在此翻脸,无奈之下只得告辞离去,送完王拱辰后,夏竦安步当车回到书房,对那个一直在书房侍候的丫环说道:“杏儿,继续练你的字吧。”

那侍女欲言又止,最后轻应一声是,从案下抽出一张字贴,开始细心的临摹起来,若是留心,便可发现,那竟是石介的一张字贴,可这东京城里,谁不知夏竦与石介互视为仇寇?

第259章 裂痕

纵是寒气逼人,许清还是一大早便到了晏府,回京当日送晏楠回家,他没有进府,如今又过去两日,再不来拜见老丈人,那就说不过去了。

书房里,晏殊看着许清道:“在润州建市舶司、码头的奏疏,是你教知行上的吧?此事虽易出政绩,但一个把持不好,也容易捅娄子,知子莫若父,知行守成尚可,若论开拓,老夫担心他不能挑起这副担子啊!”

又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怎么行?许清谨慎地答道:“岳父大人放心,润州知州韦灵运此人能力还不差,而大哥他任事细致小心,他们俩人正好互补长短,且小婿在润州尚有些人脉,小婿已详细交待下去,岳父大人但请放心,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晏殊满意地点点头,对许清这个女婿他已没什么可挑剔的了,当初这门婚事他答应得这么爽快,除了顾及晏楠的感受外,何尝不是想为这个家今后能多份依持,如今这晏楠还没过门,长子便已受惠不少,夫复何求呢?他抛开润州之事,话题一转回到了朝政上来。

晏殊这时须子抖了抖,极其严肃地说道:“你这臭小子,老夫交待过你几回了,让你凡事先来找我商量,你就是不听,你在太学论什么科举影响学术也就罢了,何以突然又给陛下进言兴武举、办武学?嗯!”

许清不想他话锋突然转到武举上去,而且态度转变之间也让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晏殊见他沉声不语,接着训道:“你难道不知道,我朝开国之初便扬文抑武,就是为了防止武人专权,后唐前车之鉴不远,如今举国上下尚心有余悸,你却在此时提什么兴武举、办武学,简直是糊涂王拱辰等人正等着抓你的疏漏呢,你倒好,自己往自己身上揽起事来了还好陛下有心护你,此事先找我商谈,否则一但捅到朝堂上去,你休想安生!”

其实许清早料定晏殊不会主动支持此事,晏殊个性谨慎不说,更重要的他是个纯粹的文人,不象范仲淹他们经过战阵,在提高武人地位这种事上,肯定是持保留态度的。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岳父大人,然则朝中确实缺少可用之将,且小婿提出的以军事扩张,解决国内矛盾的策略正在进行,若无可用之将,小婿的策略将大打节扣……”

晏殊见他似乎没有悔改之意,心急之下将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喝道:“糊涂就算真如你所说,此事也不该由你来提出,你如今本就是众人的眼中钉,若再事事出头,就算陛下有心护你,怕也保不了你多久况且,你以为就你知道如今朝中无将可用吗?然此事关系重大,牵涉过多,至今才没人敢提出来,你算几斤几两?逞什么强?”

“可是岳父大人……”

“没有可是孺子不可教也此事就算要提出,朝中尚有众多御使言官在,用得着你事事出头吗?你若再如此莽撞,为了女儿,休怪老夫揍你!”

晏殊大概也是爱之深,责之切,一蓬须子都竖了起来,瞪着许清恨不得真揍他一顿般。

谁知他刚提女儿,就听到晏楠的声音从书房外传来:“爹爹,这天气寒冷,女儿给你你温了些酒食送来,爹爹快开门!”

晏殊听到这声音,顿时一怔,望了望许清,脸上有些泄气,低哼一声不再言语,许清心里大乐,还是自家娘子知道疼人啊,估计老早就在外面听风色了,听到房里动静不对,这才出声回护的。

其实许清也明白,晏殊的意思是,这样重大的事情,除了预先找大家商量好外,就算提出,也要让个小卒提出来,在朝堂上先试试水。

这样就算事不可为,也伤不及根本。此事许清也没想过自已第一个在朝堂上跳出来,他跟赵祯说,只是想先说服赵祯,然后再慢慢铺陈。

这种有关重大国策的问题,急是急不来的,然而正因事关重大,想是晏殊担心自己少不更事,还象以前一样,事事先出头,才会这般怒斥。

这时晏殊又狠狠瞪了他一眼,仿佛是在说,你不去开门,难道让老夫去不成?许清吃了这一瞪,讪讪然起身。

等把书房门打开,只见晏楠提着一壶酒,后面还跟着两个小丫环,提着炭炉之类的,她抿嘴看了许清一眼,流露出丝丝的担忧,许清则对她眨眨眼示意一下,也没有出声。

“爹爹这是女儿从润州带回来的阿曲酒,女儿已重新调制过,爹爹快尝尝!”晏楠轻盈地走到晏殊身边,一边给他倒酒,一边殷勤地说着。

晏殊有些无奈地看着自个女儿,见她倒完酒还准备上来帮着拿捏肩膀,轻轻摆手道:“楠儿先出去吧,爹爹和这臭小子还有话要谈,还有,这天寒天冻的,没事别到处乱跑,赶紧回后院陪你母亲亲去吧!”

晏楠俏脸微红,有些担心的看了许清一眼,便乖巧地退了出去。屋中又只剩下许清俩人,他心里暗喜,从晏殊的口气判断,赵祯大概是同意了武举之事,否则以晏殊的性格,怕是不会同意就此事在朝堂试什么水。

果不其然,许清才又坐一阵,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几人就接踵而至,想是晏殊早就约好他们今天休沐日谈事,几人重新见礼后,围着小几而坐,许清只得起身为众人充当倒酒的角色,没办法,谁让他辈份最小,年纪最轻呢,而且刚被老丈人训完,还是勤快一点的好!

等大家举杯干了一杯,晏殊也不拖沓,直接开宗明义地说道:“今日请各位来,是因陛下有意兴武举,办武学,为朝廷选拔些可用的将才,[517z小说网·。517z。]各位可畅所欲言,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范仲淹几人听了齐齐向许清看来,见他一脸淡定,波澜不惊的样子,一时也看不出这主意是不是与他有关。

范仲淹与韩琦还在深思,欧阳修先开口道:“此事不可,如今大宋战事频繁,提拔几个可用之武将尚不为过,但若兴武举、办武学,则武人将会渐掌朝中大权,此事万万不可,自古武夫乱国者不胜枚举,后唐至十国间,天下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皆因武夫专权而起,我大宋费百年之功,方有今日武夫不得言政之局面,岂能再步唐后尘?”

欧阳修的态度许清也早有所料,只是未想到他会反对得如此激烈而已,他也不急着出声,静待范仲淹、韩琦的表态。

他本以为会是韩琦先开口,不想却是范仲淹先道:“永叔所言虽中肯,但我朝与前唐不同,前唐造成武夫乱国之祸,乃是国策出错,武将权柄过重,且掌有财权,自成一体,而我大宋则不存在这些隐患,如今大宋边疆不稳,战事频繁,而朝中却无可用之将,国库已被拖得入不敷出,当此之时,理应注重武事,争取早日平定西北,我大宋才有喘息之机。”

范仲淹表完态,韩琦也接着说道:“只要我大宋目前的军队构架不作大变动,即使是兴武举、办武学,也不会造成武将割据之势,陛下既然提出这一策略,想必也经过深思熟虑,如今京畿禁军裁撤老弱已进行过半,接下来,将是按夏宁侯所议,大举练兵,这将淘汰出大量无能将领,若此时兴武举,正好挑选一些可用之才,补足军中将领缺额。所以,办武学可慢慢探讨,但兴武举已势在必行。”

不出所料,范仲淹和韩琦这两个经过战场杀伐的人,自然是深知朝中缺少武将的窘迫境况,支持这一策略并不奇怪。

最后许清也站出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晏殊也勉强表示支持的情况下,欧阳修还是选择保留自己的意思,在这件事,或许不会在朝堂上站出来反对,但也绝对不会支持。

几人又商议了一阵,才各自散去,许清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思索着今天出现的情况,随着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原本的君子党之间,也渐渐出现了裂痕,特别是在兴武举一事上,估计会有很多人持欧阳一样的态度,甚至会站到强烈反对的对立面上去。

许清记得前世曾读过欧阳修一篇《朋党论》,欧阳修认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以道为朋者为真朋,以利为朋者为伪朋。

从另一个角度看去,也就是说这些君子只要认为是‘道’不同的东西,不管是谁提出来的,同样会激烈反对。由此可见,今天欧阳修据不支持的态度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在许清看来,这些君子之间若能在大局上保持一至,在局部上出现一些裂痕,未必不是好事,王拱辰他们已多次以朋党来攻击新政,上次夏竦甚至还弄出了什么‘范氏三虎’之说,差点让范仲淹百口莫辩。

站在赵祯的角度,也绝对不希望朝中大臣形成铁板一块。这大概就是他现在既力求革新,又留着王拱辰这些反对派牵制的原因吧。

裂痕唉,想到这些许清也头痛,实在想不出两全的办法。若能将夏竦、王拱辰之流先逐出朝堂,那或许还好一些,到时这些君子们再分裂,新政也大致能维持下去。

第260章 弹指间

欧阳修的朋党论或许没错,君子以道为朋,小人以利为朋。

然而,常言道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称;由于处身、经历、学识等方面的差异,以道为朋者,又有几人真正能够志同道合、合作无间?一但认为道不同,便不相为谋,从这一点来说,以道为朋的结合其实极为脆弱。

反而是以利为朋者,他们不用管什么大道义,不用细分对错,只要利益一致,只要能一起升官发财,他们就能紧密团结在一起,甚至暂时委屈些自己,作出些牺牲都无妨,他们看重的是最终的收益。

总而之言,君子看重的是过程,是方法,是走什么样的‘道’,而‘道’有千万条,即使目的一样,君子仍会根据自己的见解,选择不同的‘道’。小人不注重过程,只关心结果,小人的目标更明确,想法更单纯,往往会更团结。所以历史上,君子与小人之争,常常是以小人获胜告终。

这次因武举之事,与欧阳修便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但愿他这次能够保持克制,别跳出来强烈反对吧欧阳修管着谏院,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加上他在文人士子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若他站出来反对,其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视。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后的分歧大概也会越来越严重吧。

如何应对这些不可避免的危机,许清目前也一筹莫展。让他又不禁想起了后来的王安石,王安石革新用的几乎都是‘小人’。反而是那些后世公认的君子都成了反对派,如苏东坡、司马光、富弼等人,这真是极耐人寻味的事。

而王荆公本身也绝对算得上是个君子,他任用的却大部分是小人,是出于无奈呢?还是别有想法,是不是他也认为一群君子在一起,反而很难达到目的呢?

车过太平桥,许清便抛却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自从上次银行挤兑危机,发现小颜那丫头竟站在门外守了自己一夜后,许清就尽量不把朝中的烦心事带回家。

琴楼里,红菱正在案边指点小颜临摹字贴,这丫头被许清说了一回,终于肯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了。小芹在一边绣着他的荷花锦鲤图,时不时对小颜这边瞄上两眼,见到许清回来,红菱便过来为他御去外衣,然后捂着他冰凉的手问道:“许郎去这么久,还没用过午饭吧,奴家到厨下去给许郎准备些。”

“不用麻烦了,回来的路上我与六郎他们将就用过些了,现在还不饿。”说完他揽过红菱的肩膀走到案边,见小颜写的字倒也有些模样了,他微微一颔首,小颜大眼睛扑闪一下,便得意地问道:“少爷,你看人家写得怎么样?”

“呵呵,是不错,不过嘛!”

“不过什么?”小颜急了,扔下笔就过来挽住他的手,非要问个清楚不可。

“不过上瞧你那一脸得意自满的样子,看来很难再有进步了!”许清说完呵呵一笑,回到自己的椅子安然坐下。

“不会啦,少爷,人家以后都会好好练字的,你要相信人家嘛!”小颜亦步亦趋,等他坐下后干脆腻到他身上撒起娇来,胸前一对微微贲起的小玉碗,软绵绵的压在他身上,她也浑不在意,若说她一点不懂男女之事,那也不尽然,大概只是习惯了对他毫不设防的亲密感而已。

许清也不忍心过于拘束她,若让她整天规规矩矩的,估计这丫头做梦都会哭。这时小颜突然说道:“少爷,给我们说个故事吧,你都好久没给人家说故事了!”

“你不是还要练字吗?”

“可是人家今天都练了一个多时辰了呀,手都拿不动笔了。少爷说故事吧!”

说完她又不安分的在许清身上扭动起来,许清无奈,在她紧翘的屁股蛋上一拍,说道:“要听故事赶紧下来,坐好,小芹,你要不要听?”要听就赶紧过来坐好!

小芹那小脑袋连忙点个不停,很乖巧地把凳子移到前面来,和小颜排坐一起,许清哈哈笑道:“这就对了,排排坐,吃果果!”

“菱儿你要不要听!”他又对正收拾案上笔墨的红菱问道。红菱只当他又在作怪,轻啐了他一口。

“好,今天说什么故事呢?呃,算了,还是先考考你们两个脑子灵不灵光吧,现在我开始问你们几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问完我敲三下桌子,若是敲完三下你们还回答不出来,我就弹你们一下额头!”

小颜缩了缩脑袋犹豫地问道:“少爷,真的很简单吗?可要是人家回答出来了怎么办?”

“若是答对了,你们俩就一起弹我好了!”许清话一落,红菱在一边暗笑,一个个没大没小的不过这不正是自己愿意看到的一家子吗?小颜才不管那么多,欢呼一声,然后捏捏小拳头说道:“少爷,快问,人家准备好了!”

“好,听着小明家有三兄弟,他大哥叫大毛,二哥叫二毛,他叫什么?”

“三毛!”

答得很快,也很整齐许清连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