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渐青-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30章 晏式语法
因为离船厂选定的黄道吉日已近,许清在山阴也只能粗略看了一下,便匆匆往回赶。回到苏州之时,竟下起了潇潇寒雨,黄昏的江面上仿佛笼上了一层轻烟,往来的船只隐隐约约,等进了苏州城,由于水道纵横,更是得提前放慢行船速度,免得造成相撞事故。
许清独坐在舱门里,看着这场忽来的冬雨,到进城后第一个河道口时,河边停靠着的一只船上,已经点起了桔黄色的灯笼,船头一个少年撑着一把油纸伞,正细心地为一个老者挡住飘落的雨滴,两人静静站于船头,许清远远瞧见,正感这画面温馨,等船只稍稍靠近,却发现不对来。
而对面的老者轻咳两声,已在弯腰拱手作礼道:“老朽已恭迎侯爷多时,总算是接到侯爷了!”
“梁东家,快快免礼,您身体不好,这天又下着冷雨,快进船舱去再说!”许清的声音充满了着急,作孽啊让带病的梁思训在雨中相迎,自己如何受得起,梁玉虽然不能成为正妻了,但在自己心中梁思训总是长辈。
“杭州那边报来侯爷的行程,老朽算了算时间,侯爷也应该到了!”梁思训犹在船头作揖道。
等两船靠近,许清忙跳过去,亲自将他扶回舱中,这时梁玉的大弟也收伞上来行礼:“小人梁青城见过夏宁侯爷!”
“大弟起来吧!”她这一声是随着梁玉叫的,梁青城只有十四岁,长得很英挺,脸形有六分梁玉的样子。梁思训听他这般称呼,呵呵一笑道:“侯爷上次过苏州行色匆匆,没能光临寒舍,老朽深觉遗憾,今次特意让人留意了侯爷的行程,希望侯爷莫怪,还望侯爷能屈尊光临寒舍,我梁家扫榻以待。”
许清想想,关于梁玉的事,是应该给人家一个说法了,他点点头对梁思训说道:“梁东家莫要客气,这样吧,我先安排手下的护卫自己去驿馆住宿,这就跟梁东家回贵府,有劳梁东家了。”
“侯爷不必劳烦了,寒家能安置得下您那些护卫,就让他们跟随侯爷同去寒家住一夜吧!”
“不了,他们人多,您老身体不好,不好让他们去过多打扰。”许清说完跳回船去,让李光男带人去驿馆,再让荆六郎去置办一些礼物。这才跳回梁思训的船上,一起往梁家驶去。
因为下雨梁家的院落更显得宁静,而雨檐下四处点亮的红灯笼,却在这份宁静中渗入了几分喜气。许清进入客厅不久,梁玉的母亲带着她二弟出来问安,她那温婉娴雅的性情,无形中给梁家增添了一种祥和的感觉。
厅外雨声点点滴滴,厅内和暖融融,酒已暖,菜正香,许清三人围坐在餐桌前,欣然举杯。
“侯爷一路南来,顶着寒风巡视,着实辛苦了,老朽敬侯爷一杯!”
“别,梁东家还是少喝点吧,我听小玉说您的身体不宜多饮酒。”许清止住又要举杯的梁思训,自己动筷之前先给他夹了些菜,以示自己晚辈的身份。
梁思训欣慰地说道:“侯爷既然这么说,那就由犬子多敬侯爷几杯吧青城!”
许清摆摆手制止起身的梁青城,和声问道:“我听说大弟已经开始接手家里的生意,而且做得很出色,梁东家倒是可以安心静养了。”
“就他?还是历练几年再说吧,若将来能有他姐一半能力,我也就知足喽!”
梁青城在许清面前显得有些拘谨,再被自己父亲这么一贬,更显得有些窘迫,为了给他解围,许清转移话题道:“梁东家,上次我让小玉安排工匠去船厂研制水力纺车的事,如今可有进展?”
“目前还没什么进展,关键是纺车没什么突破,不过有个叫安喜的工匠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现在正集合十来个人一起合计着,估计要过些时日才有眉目。”
话题谈开之后,最终还是绕回到了梁玉身上,许清放下筷子,起身给梁思训行礼,正式向他提亲,虽然有没来得及请媒人,但许清让荆六郎去准备的礼物,都是按当初去晏家下聘时的标准置办的。以双方的身份,许清再亲自上门来提亲,这也算是比较隆重的了。
即使如此,开口时许清还是很不好意思,毕竟梁玉不是正妻,梁思训哪里敢受他的礼,赶紧起身道:“侯爷且莫如此,以后玉儿就交给侯爷了,老朽只望侯爷能好好待她。”
到这时候,梁思训也算知足了,就算不提梁玉对许清的感情,光就梁家的利益而言,早已经与许清分割不开,有许清在,梁家就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当初许还是个七品散官时,梁玉还有可能做正妻,但如今就算许清没有和晏家订亲,梁思训也不敢想作此奢想了。
达成此事,许清也总算了却了桩心事,就着厅外的雨声,三人又细谈许久才散去宴席。
第二天一早,三人同船赶往润州,昨夜的雨,下了一整夜,湿透了整个江南,直到清晨才放晴,下午许清他们船到润州时,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新迁为知州的韦灵运显得精神焕发,竟请来锣鼓队等在河边,船厂股东也人人到齐,把场面弄得热火朝天,许清在船上看到这架势,也只能在心里感叹,只在身在江南地面,自己带着这一大群护卫,想不让这些股东知道行程基本不可能。
“下官恭迎夏宁侯爷!”韦灵运一脸带笑,许下船一靠岸,就朗声揖礼拜迎。
“韦大人这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瞧着你这状态,前些天我过润州不入到是对极了!”许清心里也很高兴,来到润州,不觉间竟有种回家的感觉。
韦灵运一听,执礼更恭,轻声答道:“下官这全是托侯爷你的福!”
当着众人的面,韦灵运也只是点到为止,他这知州的位子是怎么来的已无须多言,其实许清也是考虑到龙门船厂,才出手扶他上位的,韦灵运与自己毕竟有过患难之谊,有他坐镇润州,许清就不用担心船厂被地方官府刁难。
“下官润州通判晏知行拜见巡察使!”等许清和韦灵运打完招呼,他身后一个三十出头的官员上前行礼道。
许清听了一愣,他虽然没见过晏知行,但却早对他的名字熟悉不过,这可是晏家大公子,自己的亲亲大舅子啊原来是在相州林虑县做知县,不曾想竟调到润州做通判来了。
为了将来不至于让人家七兄弟杀上门来,这礼可不能受许清赶紧上去扶起晏知行,连声说道:“大哥快快免礼,在场皆是自己人,不必见外!”
晏知行直起身来,也不禁细细打量这个名声鹊起的妹夫来,这次他升迁润州通判,回京之时晏殊给他交待了许多事,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许清,由此他才知道,大宋如今的种种新举措竟是许清在一手策划,对这位初次谋面的妹夫怎么不好奇万分。
和李清阳等见过礼后,众人直接回城中的酒楼开宴,宽大的厅中,润州官员和船厂股东分两桌而坐,气氛极其热烈,途中从李清阳口中已得知,七艘海船皆完工,就等许清明天亲自主持仪式后,便能下水试航了。经历一翻磨难,终于看到了成果,众人脸上的喜气能把窗外的寒风驱散。
许清成了众人的焦点,被灌了个半醉,席散之时,已经有点头重脚轻,应晏知行之请,许清与他同车回他润州的新家同住,这也是一临水的小院,两进的院落如个中户之家。以他一个通判的身份,住在这里已经算是很节俭的了,目前大宋的官员俸禄非常高,因此大多数官员生活上都是很豪奢的,许清听说宋祁每餐都要吃三十个菜,二十个荤菜,十个素菜,家中更是仆役如云,晚上睡觉总要有两个丫环站床边守着,随时听候使唤。
和这些人相比,晏知行这栋宅子根本不值一谈。许清刚厅中坐下,门外便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接听就听到一个清润的声音问道:“大哥,是你回来了吗?”
听了这声音,许清再次怔住了,晏楠?她怎么会在这里?随着门口光线一暗,俏生生地走进来的不是晏楠是谁。许清瞪着朦胧的醉眼,脑子还有些转不过弯来,晏楠也是怔怔的望着他,一时有些失神。
还好晏知行出言道:“妹妹来得正好,子澄他被人敬了不少酒,你先给他倒杯茶,我去让你嫂嫂煮点醒酒汤来。”
“喃喃,是你吗?”等晏知行出去,许清犹自有些不信,伸手在自己面前晃了晃,以确定自己看到不是幻像。
晏楠见他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一边给他倒茶一边说道:“你呀,不能喝干嘛喝那么多,也不知道爱惜自个身体!”
许清接过茶杯长叹一声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算了,不说这个,我还没问你呢,这大冷的天,你怎么跑到江南来了?”
“我要去哪里,用得着你管吗?”典型的晏式语法。
“呃……我不能管?知道你现在叫什么吗?许晏氏!”
第231章 润州未来的构想
许清一句‘许晏氏’说出口,已在心里做好准备迎接随即而来的娇声驳斥,甚至某人就此拂袖而去。然而意外的是,晏楠听后那骄傲如白天鹅的粉颈却低垂下来,直垂到了胸前,默不作声的站在他面前,如同一个做错了事,等待家长惩罚的孩子。
许清再次错愕不已,这还是那个刁钻古怪的小皮娘吗?今天经历的意外已太多,让他觉得一切有点不真实,不禁再次举起手掌在自己眼前晃了晃,甚至还咬了一下手指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咬自己的手指头也很疼!
“喃喃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更没有想过管束你的性子,你不必如此。”
晏楠仍垂首站着,小巧的鼻翼一张一缩,睫毛扑闪两下,眼角竟微微红了起来。
“我……”
看着她那欲言又止的委曲模样,倒让许清觉得自己的话或许说得重了些,晏楠性子好动不假,但这大冷天随着她大哥跑来江南,多少有些因为许清在江南的原因在内。如今两人虽然订亲了,但真正见面的次数并不多,自己为她做的也很少,反而是她在自己落难之时帮着照顾家里不少,想到这里,许清柔声说道:“喃喃,别站着了,到火盆边来,江南的冬天湿冷,你初来不适应,更要注意别感了风寒。”
晏楠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眉梢一展,还是听话的挪到了火盆边。
“我不是有意那样说的,我……”
晏楠说到一半头又垂了下去,根本不敢正视他的目光,声音也越来越小,直到中断,看着她粉颈浮现出一层淡淡的桃晕,许清暗暗好笑,要这刁蛮的丫头说出道歉的话来还真不容易。
“没关系,我知道你只是无心之语,咱们都别在这种小问题上纠结了,来,这茶我还没喝,喃喃你先喝一口吧。”
说完许清将手上的茶杯递到她手上,她那红嫩的手指轻缩了一下,最终还是接了过去,刚要就唇轻汲,却又发现不对,这茶是自己倒来给他解酒的,怎么反而成了自己来喝了呢?想到这,晏楠那娇俏的脸上,这回是彻底的红了,仿佛那金秋枝头熟透的红苹果,她赶忙把手上的茶杯往小几上一放,起身去给许清另倒一杯。
“岳父岳母大人身体都还好吧?”
晏楠脸上的窘迫之情还没尽然散去,对他的问题只是轻点一下螓首,然后左右而言他:“我去看看嫂嫂帮你把醒酒汤煮好没有。”
她刚转过身,门边就闪出她的贴身丫环秋月,只见她手上端着一个小碗,满眼掩饰不住的笑意,走进来说道:“姑爷的醒酒汤奴婢拿来了。”
许清接过秋月手上的小碗,正色地问道:“秋月,我方才在门外掉了些银子,你找到了吗?”
“姑爷掉了银子吗?”秋月疑惑地问道。
“咦你不知道我掉了银子,那刚才你在门外趴着找什么?”
这下子晏楠先噗哧一声笑了起来,秋月红着脸说声姑爷好坏,便敛裙跑了出去,晏楠没了借口,加上有秋月这么一打岔,便也回到了火盆边坐下,从袖口中抽出自己的丝巾来,给他擦试嘴巴,一边柔声说道:“我听说你带着几个护卫就去讨伐王伦,你没事吧?”
许清却不接他的丝巾,而是将脸向前伸了伸,晏楠无奈地瞪了他一眼,只得帮他轻轻擦去唇上的汤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王伦那跳梁小丑,呵再说了,我身边带着的可不止几个护卫,那可是整整一百多个精锐的龙卫禁军,喃喃你就放心吧,我没事!”
“说得轻巧,战场上刀枪无眼,你一个文官,以后还是少去管些战事为好!”
“好吧都说家有贤妻,夫不遭祸,以后我听娘子的就是!”
“你……”
“你什么?难道你不是贤妻吗?”
“我……不理你个无赖子了啦!”
等晏楠跑到门口,许清突然说道:“喃喃,相公想吃你做的菜了!”
晏楠听了脚步微微一顿,接着跑了个没影。许清觉得今天很有意思,往日刁钻的小皮娘,今天却彻底沦为了弱势群体的一员,让他心里觉得非常的清爽,嗯看来多调教调教,晏楠这丫头还是很有贤妻的潜质的。
过了一会儿,晏知行带着妻子,还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出来与许清见面,连晏知礼的两个小妾也跟了出来,都是一家人了,这倒无防,晏知行的儿子比他的小弟晏几道还大几岁,不过这在年头倒也事属平常,就许清所知,晏殊去年才又新纳了一房小妾,就算此时再生个小儿子也不奇怪。
“大哥在润州为官,可以多与韦灵运来往来往,此人倒也有些干才,更重要的是他润州已久,对地方各种政务熟悉,大哥若有不明之处,直须向他请教就是。”书房之中,许清与晏知行隔桌而坐,墙壁上挂着一副“谨言慎行”的字,从笔迹上可以看得出是晏殊的手书。
“子澄放心,来之前父亲大人已然跟我说过,韦灵运跟子澄的关系。既然是自己人,倒也少了些烦忧。”
在与晏楠订亲之后,许清对晏家几兄弟都仔细了解过,从目前长大成人的四兄弟来看,都只是中人之资,出仕的晏知行和晏殊一样,并不以治政谋略见长,倒是晏老四晏知止资质不错,将来或许有些成就也未可知。
而地方上一把手和二把手一般都存在着明争暗斗,这是一种权力争夺的必然,就晏知行与韦灵运而论,若真斗起来,就算晏知行身后有个宰相的老爹,也未必斗得过韦灵运。现在韦灵运可以说是自己扶起来的,无形中给了晏知行极大的方便。
既然晏知行成了润州通判,许清此时觉得有必要把一些东西点明,他放下手上的线装书,接着说道:“至今地方上大多数人还认为,龙门船厂是当初我为了应对很行挤兑,而临时起意组建起来的,其实不然,我与陛下对海外商贸早已以深谈过,陛下对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举措也深表赞同,龙门船厂就是这一举措的支撑点,关系重大,所以大哥别看朝廷只在船厂里派了个监管支度的吏员。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
晏知行听了一怔,慎重的说道:“多谢子澄提醒,这一点来时父亲大人还真没有提到。”
许清听了笑笑,晏殊没有提到也正常,现在朝中军改及抑侥幸、精贡举等大政正搞得轰轰烈烈,当初许清论及海上丝绸之路时,所知的人本就不多,现在怕是很多人都遗忘了龙门船厂的存在,这样也好,反而让龙门船厂少受些阻挠,毕竟海上贸易是以商人为主,若朝堂上过多势力渗透了进来,并不利于它的发展壮大,目前大宋在商税上已经很健全,将来只须对市舶司作一些调整就行了。
“大哥若想出政绩,除了农桑不可忽视外,可在商业上着手,我大宋本就不抑商,而润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滨临长江,荆襄一带的货物可顺江而下,背靠太湖一带鱼米之乡,这一带物产之丰富无须赘述,而大运河纵穿而过,与扬州连成襟带,京畿地区的商品也可沿着运河南下,直达润州,明天龙门船厂的海船就要正式下水,而目前大宋同时可供几十艘,甚至上百艘这种大海船停靠的码头基本没有,所以大哥只须针对海外商贸这一策略,提前筑巢引凤,在润州建起供海船停靠的码头来,并配套好相应的码头仓库,加强廉政管理,再有龙门船厂这个优势在,将来润州不难成为海贸商品的集散地。真到那时,光一个码头的收入,估计就比现在润州的全部的税收还多,还能带动润州一地的快速繁荣。”
晏知行一阵阵的发怔,早已被他描绘的这幅蓝图震撼住了,眼中光芒大盛,若真如许清描绘的那样,水光是政绩的问题,还有可能流芳百后世,晏知行有些激动地想了想,却为难是说道:“子澄的法子固然是好,可是建这么大的码头及配套的仓库,没有朝廷的拨款,润州根本没法独立完成。”
许清对晏知行真有些恨铁不成钢了,但谁让他是自己的大舅子呢?
“大哥,我建龙门船厂前后共筹集了近两百万贯,这其中没有一文是朝廷的银行子,为官本份是好事,但做事之时你不能只盯着那可怜的府库,那样什么事你也做不成,你可以找那些大商家筹资啊,码头一开建,港口附近的地价一定迅速飙升,这些地价以及将来码头仓库的租借费,船舶靠港的停靠费,优先装船、卸货权等等,都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