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姝儿虽然性子跳脱了些,但带孩子却是熟门熟路,因为她帮着照顾过哥哥的孩子。所以她独自一个人,居然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当当,就连谢老夫人都感叹不已。她还真怕女儿带不好孩子了,正在发愁呢。
现在谢老夫人可忙得不行,家里两个孩子要照顾,一个孕妇要照看,地里的活也要她看着,一天下来,忙得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几半才好,实在是没空再管着女儿和外孙了。有了辛湖帮助,谢姝儿带孩子又有很顺手,她也就怕下一大半的心了。
“你说,你舅舅他们走到哪里去了?几时能回来?”谢姝儿把孩子放在辛湖早就铺好的小床上,问。
“我哪里知道啊。”辛湖简直被她这句话问的哭笑不得,别说她不知道路,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就算知道,古代完全靠双脚和马的这种交通条件,这不过二个月的时间,他们也不太可能到达目的地。还更别说,他们这次出门,可要比往回任何一次都更危险,也有更多的变数,甚至有可能连命都丢了呢。哪里能这么轻易就回来啊?
谢姝儿也不过是想和人说说,并不指望辛湖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只是,她心里憋的慌,又没人可说,不得不和辛湖倾述一下。
“你说,等他爹回来时,娃儿是不是都几岁大了?”谢姝儿看着儿子熟睡的容颜,不满的说。
孩子爹给儿子只取了个小名,连大名都没来得及取呢。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江大山走的匆忙,也有他不知道该给儿子姓自己的本家姓,还是江这个姓,所以干脆没取大名。反正小孩子,一般不到个四五岁,也没有人会在意他的大名是什么,就象阿毛,阿土,大宝这类的名字四处可见。所以谢姝儿和江大山的长子,也拥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小名,叫安儿。
“难不成你还指望着舅舅能帮你带小奶娃子不成?”辛湖好笑的反问。
古人讲究抱孙不抱子,虽然在芦苇村这一点不是很明显,但就如谢公子,也一样不怎么和两个儿女亲近。在他们面前一向都是严父形象。江大山只会更甚,绝对不会比谢公子更加和气可亲了,怎么可能天天在家带奶娃娃,更何况,他是个武人,看着这么小的娃娃,他动都不敢动呢,生怕把孩子给弄疼了。
“算了吧,他在家总共也就几天,我也没指望他带孩子。就是觉得他不在家,我心里没底,有点慌。”谢姝儿不好意思的说。
“没事的。他们去了这么多人,个个武艺高强,不会有事的。”辛湖安慰道。
她怕谢姝儿心情不好,影响哺乳呢。这地方可找不到乳母,也没有牛奶来代替,不够奶喝的孩子,养大可不容易。
“恩,要不是这样,我们也不敢放他们走啊。”谢姝儿说。
她母亲与大嫂一样也有这样的担心,哪个敢随随便便的放他们出去,拿命来博前程啊。但是,有这个机会,也不能放弃,要不然,都真的只能呆在这里安安心心的农夫了。这样,大家也不甘心啊。而且大家都明白,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回报。
作者有话要说: 旅行中,累个半死。大家晚上全跑去玩了,就剩下我一个独自在酒店码字。
第124章 军中
日子过得很快; 但村子里的日子依旧是那样,大家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江大山等人不在,而有太大的不同。大家该干下地的下地,该休闲的时候休闲; 日子十分平静。平静的令辛湖有种错觉。好象大郎他们依旧在家似的。他们只不过是出去打个猎; 买趟东西过个十天半月就会回家似的。
但是,他们却真真正正的离家几个月了。还一点儿音讯也全无。即便是国泰民安时,古人想传递书信都不容易,更何况现在这个乱世,所以大家也没指望着能收到男人们的消息。
实际上; 大郎他们这一趟行动,极其顺利。不到两个月; 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在看到章炎只带了回来三斤多斤粮食,但却多了二十来匹马,及七个武艺高强的战将之后。安王还是非常开心。说来; 他与谢公子的父亲居然还有点交情; 因此对他们这七人的待遇也极优厚。又因为他们七人本身就是姻亲关系; 又是章炎带回来的人; 安王就同意章炎把他们全部安插在章炎手下了。
谢公子和江大山一安顿下来; 就立马投入到大军的训练中去了。
江大山本就是武人出身; 很快就与军士们打成一片了,谢公子虽然外形不象武人,但其武力值却不低,再连续打败了好几拔挑衅的军士之后; 再也无人来找他的麻烦了,更加没有人敢拿他的长相说事了。
至于谢五等四个谢公子的随从,自然也各人所长,总之大家都很快就融入军汉的生活了。
只有大郎,情绪不高,好象有些迷糊。但一想到他年纪还小,军汉们也没有找他的麻烦,更何况,他上头还有谢公子,江大山等人呢。大家只当他是跟着家里长辈出来历练的。
命运就是这么神奇,大郎依旧被分去当火头军了,并没有立即去上阵杀敌。虽然他身边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他上世所认识的人。
不过,这一世大郎身强体壮,学识不凡,再加上他做饭的很有一套,立马让火头军们对他刮目相看了。只要是他做的饭,大家吃得就格外香。没几日,整个章炎手下的军士们就都知道了,新来的少年,居然是个做饭的高手。粗粮杂食的大锅饭,他都能煮出个好味儿来,可把大家喜坏了。
“哎哟,没想到大郎还有这一手。”江大山和谢公子吃着粗糙的饭食,感叹道。
“就是。要不是大郎,咱们就得天天受着比猪食都不如的饭食了。”谢五边呼啦啦的大吃,边笑道。
“你们只要想想辛湖,就能知道大郎这厨艺从哪里来的。”谢公子说。
“那我也吃得不少啊。怎么就不会煮?”江大山反问。
如果让他做饭,那可真比猪食都不如了。幸好,他成亲前跟着陈家过日子,吃辛湖煮的饭菜。成亲后,谢姝儿又是辛湖的第一得意亲传弟子,厨艺也不差,所以他这日子还真过的不赖。
“你们还吃不吃,不吃就给我吧。”谢五不客气的打断他俩的谈话。
开什么玩笑,在家里时,众人的伙食都不差,整个芦苇村因为有辛湖,所有女人的厨艺都是水涨船高的,家家户户做出来的饭菜都不错,可惜的是,他的妻子,才娶回来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学会,所以煮的那个叫难吃啊。
江大山和谢公子,谢七等人自然明白谢五的心情,立马哄堂大笑起不,当然了吃饭的速度也变快了不少。
军中吃饭全靠速度,每人的份量也有限,就算再难吃也没有人吃不下去,因为你不吃,就只能饿肚子了。饿着肚子,难道还想有力气上阵杀敌吗?所以一到饭点,大家也不管好吃不好吃,一拥而上,抢到自己的饭就走,或蹲或站的各寻个地方,三口两口就吃完了。遇上难饭食,大家基本上硬着头皮往嘴里塞,再咬着牙咽下去。
但大郎弄出来的饭食,却完全没有这种问题。一时间,军士们对大郎可好了,人人见到他,都笑眯眯的。
大郎看着自己的手中的饭铲子,哑然失笑,他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效果。一来,他上一世做过火头军,二来这一世被辛湖的厨艺养着,不知不觉的又学会了一些。再加上现在他们吃的粮食,本来就是他们带过来的,象那些各种各样的菜干,有的人认都不认识,更不知道该如何来煮了。也不过是一古脑的都扔进锅子里,加了水煮,熟没熟,烂没烂可没管。
但是他却不同,知道哪些干先用水发上,哪些该先煮,哪些又不能放在一起煮,还有一点就是,他受辛湖影响,会把所有的食材都尽量清洗干净,虽然这样花的时间多些,但煮出来的饭食就是格外好吃一些,味道先不说,起码没有人再咬着蹦掉半颗牙了。
有好吃的,谁乐意吃那些恨不得要人命的饭食啊,所以,大郎很快就成了火头军的伍长了。原先的伍长心甘情愿的给他打下手去了。
其实做饭这个活,也不是轻闲活,毕竟那么多人吃饭,干活的就五个人而已。每天做饭,大郎都得象螺陀一样,忙得团团转,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里,煮得满满一锅锅的饭食,基本上就是杂粮一锅炖了,但一次得煮好几口锅,光是拎着那把比家里挖地的大铲子还大的锅铲,在几口锅里搅拌,都不是人干的活,既是力气活,还得忍受高温。往往军士们吃完,大郎也累了个半死。
同为火头军的蒋大厨,因为一直在煮饭,就得了这个浑号。其实,他做的饭难吃的要死,白瞎了他的浑号。只因为他家开小饭食摊子的,和他同来的人,都觉得打小就在帮忙,多少会点厨艺,因此把他弄来当火头军的伍长,后来人人后悔。
但火头军着实也没几个人乐意做,平日里要做这么多的人饭食,真的要打起来时,还一样要上阵杀敌,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哟,所以他就只有一直做着。
这会儿蒋大厨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的大叫道:“大郎,快点过来吃。”再磨蹭一会儿,大家就要把剩下的一点饭食全抢光了。
“来啦。”大郎立也扔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跑出去,简单的饭桌上,给他留了一大碗饭。其他几个人都大口大口的吃着,眼却不停的瞄着装饭的大盒子,希望还能再舀上一勺半勺的。但是里面只剩下一层底子了,只怕全刮起来,也不够一碗了。
吃完后,五个人开始收拾残局,大锅大铲子大盆子都得清洗干净,晒好,等下顿做饭时用。
五个人围在河边洗刷,蒋大厨开玩笑似的问:“大郎,你这一手在哪儿学来的?”
另外三个人也张大了耳朵,把军口伙食弄得能好吃的人,可真正是高手。
大郎不由的想起辛湖,笑道:“还能从哪里学的,打小就得做饭,慢慢就琢磨出来了。”
“哦,几岁开始煮饭的啊?”有人问。
“还没灶台高呢,脚下还得垫东西。”大郎答。
辛湖刚跟着他到芦苇村过日子时,个子小小的,那大土灶太高,她还得在脚下垫块石头,才能拿着锅铲去锅里盛饭菜呢。一不小心,整个人就好象全扑到锅里去了一样。弄得他老是要担心,她会不会掉到锅里去。不过,辛湖做事一向有板有眼,极靠谱。虽然那么小,但却真的把整个灶房打理得妥贴的很。
当时,大郎只觉得好笑,但一晃四年多过去了,不仅他自己长了个子,辛湖也长高了不少,原先那个黑黑瘦瘦的小毛丫头,也慢慢长得壮实了。只是,那性子依旧还象个男孩子,一点儿女儿家羞羞达达的表情也没有过。
还别说,他居然有点想念她了,也不知道她在家,是如何过日子的?那一村子的人,一屋子的孩子,就全部扔给她了。
众人听到说没灶台高就开始煮饭,自然就明白了他家里很可能没有大人,难怪这个年纪会跟着亲戚出来打战。虽然有一身功夫,但毕竟年纪还小,上战杀敌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呢。该有多少人就是第一次出兵,就死在战场上的。
“唉,也不知道战事何时才能结束啊。”蒋大厨叹息道。他出来已经三年了,三年来他身边的同伴们,老的已不剩几个人了。而他们也从北打到南,一路走了几千里了。
“大家给我讲讲吧。你们都杀了多少人?抢回几个城池?”大郎问。
除了蒋大厨之外,其他三个人都沉默了,过了好半天,蒋大厨才说:“能有什么好说的,不外乎是杀人,或者被杀。城池倒是抢了不少,可惜咱们这种粗野人,大字也不识一个,也搞不清楚,都有哪些。反正也没见过几个地方,有高屋大楼,繁华热闹的。见到的人都是一副饿死鬼的模样。可怜啦。”
“就是,现在军中就有好些人是因为一口吃食而来的。我们这一路走,也不知道收了多少人,然而再打一场战,就又死了很多人,搞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是从头就跟过来的了。”有又人说。
安王的军队,其实是个杂牌军,除了当初那一点子从京里带来的正规军,甚至很多都是活不下去的灾民被收编的,实力真不强。但却能从北打到南,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走过的地方,都是灾区,根本就没遇上多少抵抗。
当然了,能活着一路走来的人并不多。除了安王的那些亲卫军,个个都是精心训练过的,所以这一大半的灾民,也能被他们训练成能上阵杀敌的将士,只能说,老天都在眷顾着安王。但也给安王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
作者有话要说: 刚从外地回来,快累趴下了。
第125章 书
眨眼间; 就是秋收了,全村的人都忙碌起来了。就是平时不怎么下地的,也全都下了地,等趁着好天气; 快点把庄稼都收割了; 打晒出来。
所以,一连好几天大家把全部的时间都集中在收割上了。辛湖每天和平儿,与大家伙一样,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家里的活儿扔给大宝和阿毛; 甚至他俩也一样有很多活要干,比如把早先收好的粮食天天早上拿出来晒在门口; 傍晚时分又收进来。所有的粮食都得晒干,才能保存的更好更久。
如此,半个多月又过去了; 直到看着家里又堆着大包的粮食时; 辛湖看着忙碌的江家人和朱家人; 才恍然明白。大郎他们真的离开家好久了; 几个月过去; 一点儿音讯也没有。
今天是个丰收年; 家家户户收成都很不错。把该分给两户佃农的粮食分给他们之后,家里的粮食都还够吃。辛湖松了口气,粮食有了,可以弄些好吃的慰劳自己和一家子了。而朱; 江两家人看着属于自己的粮食,心里也都非常高兴。
“等把田里该收拾的收拾完之后,就得帮你们两家盖新房子了。有空闲时,你们自己去多割些芦苇回来吧。”辛湖吩咐他们。
“好的,好的。主家有心了。”江家与朱家的当家人连忙道谢。
如此,他们也算是真正在芦苇村落户了。虽然没有自己的田产,但却一样能有自己家的房子,分的粮食也不算少,让他们两家都坚定了,要在芦苇村好好生活的念头,在干活时就更加卖力了,同时也都抽空去割芦苇了。
大家能帮他们盖房子,但大部分的材料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准备。反正这些材料都是就地取的,不用花钱去买。哪个不想把自己家盖得更加结实些,所以两家人准备的材料十分充足。
村子里青壮男人其实还有不少,盖房子,也是大家干熟了的活。所以,没几天,两座与大家类似的正屋三间,灶房三间的小院子就盖起来了。只是,他们两户已经处于村子的边沿了,屋子前面是条河,后面也没什么空地了,房子一盖好,周边连块菜园子地都找不出来了。
实在是没办法了,村子里的能盖房子的地方,都盖满了。现在这两块宅基地,离田近,成片的全部是良田,哪里还能划块菜地给他们。
搬进新家时,江家与朱家人都喜笑颜开的,一个劲的感谢村子里的人。这样好的房子,与村子里其他人并无多少区别,可比他们自己搭建的低矮小草棚子要高大宽阔,并且结实太多了。因为村子里已经不允许随便再挖荒地开成田了,所以辛湖与两位夫子等人在了附近找了几遍,才给江,朱两户人家找了两块菜园子,划给他们了。
“这两块地,你们自己去挖出来,明年要自己家种菜吃了。”
“这是分给我们的吗?”江大哥,与朱大哥不约而同的问道。
“是的。属于你们了。”辛湖给了他们肯定的答案。
两个大汉立马笑的嘴都歪了。这段时间里,他们两家人吃的菜,多半是村子里其他人给的。芦苇村的菜园子都办得很不错,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菜,就今天你摘一篮子,明天他摘一篮子的给这两户人家。实在不够吃的时候,他们还去挖些野菜吃,两家人早就想要有点菜园子了,但是村里不发话,他们也不敢动手。
虽然这两块地不算大,离他们家也有点远,但种菜是足足有余了,他们马上开始盘算着明年可以给自己家种一点粮食了。
江大哥说:“我得留一半出来,点点豆子,种几排高粱。”
“我也一样,我想多种点红豆。菜不够吃,还可以多挖些野菜吃。粮食能多收几升,才是正经啊。”朱大哥说。
虽然这块地就那么大,他们盘算的也不过是能为自己家添个二三十斤的收入。可别小看这点收入,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能让一家子活命呢。
在大家都开始有闲瑕时,谢管家与谢三伯却开始忙得十天半月见不到人影了。
他们帮着丁西三人下到各个村子里去买粮食,但是他们买得并不多,看村子的大小,各家收得粮食的多少而决定。其实虽然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