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2章 找佃户

    且不提章炎他们的一路的艰难。

    他们走后; 辛湖就与谢三伯,谢管家回芦苇村了。把丁西,赵北赵南三人留在河边了。反正有地方住,有食物吃。他们三人虽然都是伤残人员; 但勉强还能照顾自己。

    回到村子; 谢管家与谢三伯自然要先去谢家,然后再招集谢家剩下的下人们说事。

    辛湖直接回家了,她也得好好想想,以后该怎么办?

    可以说,她并不愿意接下这副担子; 她只想过些安稳日子。衣食无忧,也不用担惊受怕; 也不用累死累活。但是现在,不管她在哪里,只怕都没办法过她想象中的生活了。

    原本; 这两年日子正在朝这方面前进着。芦苇村已经算是个不错的村子了; 家里地多了; 收成了好起来了。而且下地干活也不需要她和大郎两人拼死拼活了。还有一点就是他俩也长大了; 不仅是劳动能力增加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 他们也快要脱离必需有家长监护的尴尬了。虽然江大山其实对他们很好,但不得不说,有江大山根没江大山还是有区别的。

    其实江大山不止一次听谢公子,江吴两位夫子谈论辛湖与大郎; 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便宜舅舅。只能说姐姐成亲后,基本就没了来往,直到两口子都去世了,才给出他捎了口信,让他来照顾这一屋的的孩子。所以他其实并不了解以前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总之,这个谎言,是一早就确定好的,现在也不好意思告诉大家。

    辛湖愤愤的捶打了几下枕头,发泄着心中的不爽。她不能阻挡大郎走,而且她心中也明白,大郎本就不是个普通的乡下少年。他的天空应当更加宽阔,而现在这个机会又这么好。江大山和谢公子都同意,他们这么多人在一起,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总比他独自一个人去闯,要好了很多。但是,这都不能解决她的不爽。

    她甚至都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这么不爽。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大家把担子压在她身上了。

    “大姐,大哥他们都走了?”平儿和大宝,阿毛急匆匆的进门,拉着她问。

    “是的。”辛湖点头,看着他们三,心里又叹了口气。真是的,养大了一个,还有三个要养啊。

    “他们真的去打战了啊?”平儿担心的说。

    “大人们有大人们该做的事情。你们不用管这些,只管把学习和功夫都搞好。”辛湖安慰道。内心却在咆哮,老资明明也还是个孩子好不好,为什么没人来安慰老资呢。

    “哦,大姐,是不是我们以后又得自己下地种庄稼了?”平儿又问。这两年,他基本没下过地了,有劳动力,何必还有让这么小的孩子出苦力呢。

    “大概吧。”辛湖答。

    说到劳动力,她马上想到田里一堆的活儿要干。大郎他们不仅是走了,而且走之前,已经有大半个月没下地干过活了。田里的活儿暂时靠大家你来帮一天,他来干半天的。只怕地里都堆了一堆的活要干呢。

    “那我先去田里看看。”平儿说着,一阵风似的走了。他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这个家以前是大郎在操持着,现在就要靠辛湖了,他能帮上些忙,就要尽力去做了。

    “大宝,阿毛。从今天起,你俩也要学着多干些活了。来,我先教你们做饭吧。”辛湖拉上这两个小的,去灶房忙活起来。

    以后她有得忙了,怕是没多少时间干家务活了,这两个小的也该出些力了。要不然,就靠她和平儿,累死也干不完啊。

    大宝和阿毛虽然平时不怎么干活,但也不是懒孩子,何况他们也懂得,家里没人干活,所有人都得去做事。比如陈小猫也不比他们大多少,人家除了学习之外,还一样要下地干活,农忙的时候,陈小猫都快要赶上个大人了。

    “大宝,你先把灶烧燃。”辛湖指挥着两个小屁孩子,开始做饭了。虽然不指望一顿就能学会,但早学会,早好啊。

    “我呢?我干什么?”阿毛看大宝一副自己要干件大事的表情,连忙追问。

    “恩,你去园子里摘菜。”辛湖看了看空的菜篮子,才想起自己也有好多天没在家了。

    她这几天在那边干活,家里根本就没有开过火。三个小的跟着两位夫子吃饭,由春梅和秋菊照顾。

    阿毛去摘菜了,辛湖又教大宝刷锅,清理锅碗,顺带把所有的碗筷都扔进锅里煮,好几天没用过了,先消消毒。

    等俩人把灶房收拾出来后,阿毛摘菜的也回来了。他摘了好多辣椒,两把青菜,还割了两把韭菜。

    “行,你们俩先把菜洗干净。不可以玩水,快去快回。”辛湖又下了另一道指令。

    两个小的提着菜蓝子,去湖边洗菜了。

    辛湖去割了块咸肉,切成片泡在水里,等着孩子们回来,就可以弄个咸肉炒青辣椒了。

    平儿和大宝阿毛几乎是同时到家。

    平儿着急的说:“地里该锄草了,有的草都长得比苗子还高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他一跳。不止他家地里的活要干了,好几家都这样呢。其他人也没闲着,大家的活儿都不少。

    “恩,明天去。”辛湖说着,吩咐大宝和阿毛再去洗米,然后告诉他们如何煮饭。

    平儿看着他俩笨笨的动作,心里着急,恨不得上手去帮他们。他其实是会做饭的,但是动手的次数少,当然了,厨艺也不怎么样,仅限于弄熟,可以吃。

    “不要你帮。以后该让他们俩做饭了。”辛湖制止了平儿。

    一顿饭,花了比平时多两倍的时间,才完成。虽然成果也不算太好,但大宝和阿毛都很兴奋,大口吃着炒得有些糊了的菜,还兴致勃勃的说:“我们马上就学会了。”

    “那是,再做两三顿,就行了。”辛湖笑道。

    四个人在灶房里嘻嘻闹闹的,一点儿也不象有什么不开心的样子,谢管家听了一会儿,点点头,暗道:“果然,公子说阿湖撑得起来,确实没看错人。”

    “管家爷爷过来了。”平儿眼尖,连忙招呼谢管家。

    “哟,您吃过了吗?”辛湖问。

    “刚吃完呢。”谢管家笑着走进灶房。

    三个小的,吃饱了,先出去了,谢管家对辛湖说:“我刚才把谢家的下人都招集起来了,谢家所有的田,包括分给下人的和主子家的,全部由谢家自己负责。你不用管这一块了。那张家一向也不需要太多帮助。两位夫子的也不愁,你只要搞好你们自己家的就行了。”

    “哦,这样也好。我年纪小,其实也管不了这么多事。”辛湖心里大喜,这样就很好嘛,都不需要她管才对嘛。至于自己家的地,怎么也能搞得下来啊。

    谢管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她之后,就回家去休息了。他自己家也是一摊子事情呢。谢五走了,谢五媳妇也是个大肚子,还得他照顾,但公公和儿媳妇总有些不便。他还不得不求别人帮忙呢。而且,他还要和谢三去那边,帮丁西他们。事情多的做不完。他都打算去儿媳妇娘家,叫人过来帮忙了。

    果然,天黑之前,张婶婶也过来了一趟,说:“阿湖,你也别太担心了。你家的田,我们多少可以搭把手,明天,我们先帮你们去锄草,忙过这一阵子再说。”

    她家的地,一向都她们三个女人自己忙活,极少要他人相助,也就是收的时候,先干完的人顺手帮他们一把。张婶婶其实也是个刚强人,不愿意麻烦别人。

    所以现在的她,已经和普通农妇没太大的区别了。她的脸晒成了黑了,双手也粗大了很多,再穿上一身粗布衣服,挑着担子走在田梗上,只怕要是朱公子看到了,擦肩而过都认不出来了。

    不过,张婶婶已经完全不在意了这件事了。她对这个夫君也然没了一点点指望,现在她只希望能养大两个儿子,就心满意足了。

    而留在河边的丁西,赵北,赵南三人开始在河边挖地了,实际上能干活的只有半个,丁西手臂折了,哪能这以快就恢复。所以只得用一只手干活,赵两家兄弟就更惨了,全身是伤,动一下都疼,也就是能帮着捡捡挖出来的草而已。

    所以三个人的真心干不出来多少活。因此等谢管家与谢三伯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再次到来时,他们才将将弄了巴掌大的一块地出来,种点菜都嫌小。

    谢三伯与谢管家看着这么小的一块地,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说:“得了,你们也别折腾了,安安心心的养伤。反正这田开出了,今年也种了不什么了。不过是能种点菜自己吃。”

    “我们也是闲着无事干,但是身子没好,真干不出什么活来。”丁西不好意思的说。

    “急不来的。总得等你们养好了才能办正事。”谢管家说。

    辛湖不分日夜的忙了几天之后,还是决定去找人回来帮着干活,光靠她和平儿两个,还真干不过来,而且把人累坏了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反正现在有条件了,干嘛不找几个人回来干活啊。

    不过,她没有擅自做主,而是问两位夫子:“夫子,你们说是雇人来干活好呢,还是干脆把他们安排到村子里生活好?”

    “你是想让芦苇村多几户人呢?还是觉得现在这样就行了?”江夫子反问。

    辛湖想了想,说:“要是让芦苇村多几户人,怕是有些容不下了。”她现在也不敢象以前收留胡家吴家人这样,让村子里现多几户人了,毕竟现在不可能再分地,分房子给大家了。

    “就是,这样吧,你干脆把田租给佃户种。这样就算村子里多了几户人家,但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也就说不上话。人虽然是多了,但实际上也不能完全算是芦苇村的人。”

    江夫子直接给了她一个答案。反正家家户户种的粮,都有稍有节余,佃给人家种,基本也能满足自己家的需求,还给别人添了一条活路。

    雇人不太靠谱。还不如佃户更省事。而且他俩也商量过这个事情,现在村子里劳动力少了,虽然有人帮他们种田,但是人人都快累死,也不是个事,还不如搞几户佃农过来,大家都轻闲些,并且也能让芦苇村的人口,还和江大山他们都在村一样多,男人们多,村子才会更加强大。女人们再厉害,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们俩还打算和辛湖提提这个事,没想到她到是主动来提了。

    辛湖也很满意,也是她对古代很多事情不了解,只想着雇人,没想过到古代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佃农。佃农依附于大户人家生存。虽然现在芦苇村没有哪家象地主一样,有成百上千亩的地,但是他们也不需要太多佃农,两户人家足以。

    而且佃农的很好找。外面那些村子的人,哪个不想到芦苇村来生活啊。他们觉得芦苇村就是个幸福窝。只要大家去挑人,一定能找到自己满意的人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在雨中游览天门山,走玻璃栈道,腿都吓软了。

 第123章 想想以后

    辛湖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 第二天就着手去选择佃户了。

    她按照两位夫子的意思,只选择那种有小孩子的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大家的顾虑就更会小一些,而且他们能对他村子里产生的危害就小些。

    她先选了一户人家姓江; 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带着一儿一女; 女儿八岁,儿子十岁。这对夫妻能保护着两个孩子,还逃到这个地方来安置下来,得益于,两夫妻都长得人高马大; 身体非常强壮,就是他们的两个孩子; 身体也很好,八岁的小姑娘都长得很结实。

    谢家人也愿意要一户佃农,按谢老夫人和谢大嫂的要求; 辛湖又挑了一户姓朱的人家。这家人是兄弟两个; 哥哥嫂子二十多岁; 有个五六岁的孩子; 嫂子身体不太好; 弟弟才十六岁了。他们来的迟; 在这里生活得艰难,二话不说的同意了。

    江家也才来了一年多,虽然比朱家人要好一些,但一听到可以到芦苇村来当佃户; 立马就同意了。毕竟这里可比不上芦苇村安全,而且辛湖给的条件也很好,今年的收成,给两成他们家。

    明年开始,按照正常的行情算,收四成的租子。而且还提供种子。但是,后年就得他们自己出种子了。

    带着这两户人回到芦苇村,朱家人就先住到湖边了,而江家就先住在田边的草棚子里了。要等农闲时再帮他们两家盖新房子。谢老夫人他们整个谢家,田可比陈家多多了,所以就挑了江家当佃户。陈家再加上江大山的地,就包给朱家了。

    解决了没有劳动力的问题后,辛湖的生活又恢复正常。不用再起早贪黑的下地去干活了。其他人也不用因为要帮助他们家,而忙完自己家又要到他家的地里来。有了两户佃农的帮助,大家的日子马上就和以前差不多了,有了些闲瑕。

    他们都是勤劳肯干的人,刚进村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又格外的努力。他们的辛勤劳作大家看在眼里,也很快就接受了他们。如此,两户佃农就极快的融入到芦苇村了。

    比如,胡大嫂,吴大嫂本来就是普通农户出生,自然对于佃户没什么不满,况且他们在老家里也一要人租田来种,只不过他们还有点自己的田,比起佃户来,生活的稍微要好些。在芦苇村来说,他们几家的日子自然也要比这两户细农要好很多。不过大家也是从苦日子捱过来的,自然也不会得意忘形,况且大家都是依附于芦苇村生活的人,多几户人家还热闹些,因此与两户佃农的关系也很快的熟悉起来。

    辛湖暂时又放下地里的事不用管了,也不需要大宝和阿毛做饭了,平儿却已经习惯性的每天都要去地里转一转了。他现在就好象当初的大郎那样,认为家里自己是年纪最大的男子汉,就应该要多操劳一些。虽然辛湖比他能干,但作为男性来说,在他的认知里,天生就有男人该撑门户的观念。

    所以辛湖看他这样,也不阻止。毕竟如果以后大郎真的不回来了,这个家还真的就要靠平儿来撑了,而她只能依附于他们三个小的生活,当他们坚强的后盾。因为女孩子是不可能支撑门户的,所以大家都渴望多生两个儿子。

    女孩子再能干又能怎样啊?你无论赚了多少,最终也不能记在你名下。所以,她也希望平儿能早日成长起来,在没有大郎的时候,能作为陈家的当家人,撑起这个家。

    看到平儿,她不由自主的会想起大郎。想起前面几年的日子。当年的大郎比平儿现在还小,虽然平儿远比不大郎成熟稳重,但是经过几年的精心教养,平儿如今的眼力与知识都算很不错了。他和小石头交好,两人天天混在一起,小石头又是作为张家的继承人来陪养的,在无形中也会影响到他。所以现在的平儿也是个很优秀的小少年郎了。

    这时,辛湖有空来梳理自己与大郎的关系了。前面事情太多,多的她没空想这些事情。而现在她才明白,在相依为命的日常生活点滴中,她与大郎的感情可不仅仅是兄妹之情了,其实这里还是夹杂了几分喜欢。

    只不过,以前她忽略了。甚至大郎也忽略了。因为年纪还小的原故,她没朝这方面深入的想过。大郎也许和她一样。

    “难道,我俩以后还真的能凑成一对吗?”辛湖有些怀疑的想道。她现在对大郎还没有那种对男人的爱慕之情。这种爱,也许是因为她和大郎目前的年纪所限,也许是因为她也习惯自己这个年纪了了。

    如果大郎一直不离开,俩人可能会顺理成章的成亲。但是他离开了,去了更广阔的天空,而且还很有可能闯出些名堂来。而那时候,她还是个芦苇村里一个简单的村姑,虽然她还能以大郎的妹妹这个身份来享受大郎成功而带来的名利与地位。但是两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远之后,她不认为还能象现在这样有共同语言,能象现在这样很自然的相处。

    而随着大郎的地位的改变,她所接触的人群自然就要有很大的变化了。她一想到那些小说中,电视中看到的各种宫心计谋,一想到自己以后就可能天天与一堆大家闺秀,名门贵妇们一样,在一起喝喝茶,赏赏花,再顺带对别人品头论足一翻,而别人也一样再对自己品头论足一翻,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内住宅妇人的各种阴谋诡计中,心里就烦燥起来了。她不善长这些阴谋,更讨厌大家话里有话,一个意思要拐几个弯才讲出来。

    想着这些烦心事,辛湖再也坐不住了,烦燥的扔下手中纳的鞋底子,正要出去转转。

    “阿湖,阿湖。”门名传来谢姝儿的大嗓门。

    谢姝儿出了月子,身体养得极好,又开始四处蹦达起来。江大山又不在家,谢大嫂肚子又大了,她不好意思太麻烦母亲,就经常带着娃娃到辛湖这边来吃饭,顺带让辛湖帮她搭把手照顾孩子。

    谢姝儿虽然性子跳脱了些,但带孩子却是熟门熟路,因为她帮着照顾过哥哥的孩子。所以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