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孩子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家家都有很多活儿要干,她们年纪本来也都大了,又不是大家小姐,肯定不可能再多念书。就是练功夫,她们也不过是在第一年认认真真的练过,毕竟都是大姑娘了,多有不便。因此还在继续练功夫和读书的女孩子就剩下辛湖一个人了。

    现在的江昊,吴凡主要是教男孩子。他俩分了工,依据孩子们的进度,分成了几个班,各人负责几个孩子。谢公子依旧教启蒙班。

    江昊,吴凡两人带着春梅与秋菊分得了两份田地,可惜他们四人虽然只有两人份的田,却依旧完成不了,两个女孩子没有田。所以他俩家的田就需要有人帮忙,他们自己只在农忙时下地去干活。平时都不怎么管。

    菜园子两个女孩子会种,但下地干活,却差了很多,毕竟是女孩子家,而且她俩身体素质差,就算学了两年的功夫,依旧比不得其他女孩子身体强壮有力。而且春梅原本年纪就不大,她实际上一直是跟着姐姐在干活,两姐妹也就相当一个人在干活。

    老陈头爷孙俩,分的田少,但劳动力也少,而且陈小猫又要念书又要练功夫,他家也是需要劳动力的。好在老陈头会一门手艺,他会阉割猪啊鸡啊,这些家畜。还有修补农具,干些杂活。现在村子里养的鸡鸭,猪都多了起来,人人都找他忙活,他也不收钱,干其他的活也一样,就是请大家帮忙干点活来抵这份工钱。

    辛湖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找她学的人,就得帮她家干活,因此陈家也不缺劳动力了。另外,春梅秋菊都还在陈家住,只是白天不在家,去照顾两位夫子的日常生活,毕竟他们是读书人,很多活不会干,也干不了。

    只不过现在陈家多搭了一间房给春梅秋菊住。不要说辛湖与她们同睡别扭,她俩也一样觉得别扭。两位夫子也是自己单独住一套小院子了。老陈头和孙子也单独盖了房子去住了。

    因此,现在的芦苇村,虽然人数没增加几个,但户数却多了不少。比如阿信,阿志就与胡家两口子分家了,吴春妮的两个表兄弟也一样与他们家分了家,这四个年青男子都各自盖了房子要单过了。

    他们都大的有十七岁了,小的也有十五岁了,都算是成年人了。刚自己成家立业,自己撑门户了。毕竟他们都算是独子,是要继承自己家的香火的。胡氏夫妻也好,吴氏夫妻也好,都是赞同的。所以,在村里的主持下,大家友好和平的分了家。

    不过,因为关系亲近,就算分了家,他们依旧是亲人,平时有什么事也会互相帮忙。

    正好阿信又与张禾,阿志又与吴春妮看对了眼,马上秋收后,就得给他们办婚事了。

    另外,吴春妮的两个表兄弟,也与春梅秋菊有点意思。村子里就这么些年青人,自然而然的就凑作一团了。大家也乐见其事。虽然春梅秋菊的年纪还小,这事儿还没有说穿,但大家都是明眼人,再过个两三年,他们自然也会组成新家庭。

    就是谢五也娶了张家村的姨表妹为妻呢。王树也娶了张家的村的一位姑娘,比江大山还早一点成亲,现也他家也快要添小宝宝了。这些年青人,年纪都不小了,能早点成家的都成了家。实在找不到的对象的,就只能单着了。谁让村子里男多女少,其实张家村也一样。

    搞得和现代一样,剩男多着呢。还有一点就是,古代更讲究身份地位,虽然现在是乱世,讲究比平时少,但不能逾越的事情还是不能做的。比如江昊,吴凡就不可能随便娶个村姑。再比如,江大山能娶谢姝儿,也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也不差。谢姝儿就不可能嫁给谢五,谢七之类的,曾经是他们家下人的男人。

    所以现在的芦苇,一眼看去,房子可真不少,原先湖边那条都盖满了,只得往田边那头继续盖了。现在的芦苇村,看上去就象是由三个小村子组成的大村子了。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还是比吃大锅饭要好得多,大家干活就更有劲儿了。

    因此这回大郎说要出去买东西,要跟着去的人可不少。大家都想弄些野物去换东西回来。有了新家,家里什么东西都缺。特别是两个快要成亲的年青人。

    然后,大郎就带着平儿,小石头,与阿信阿志,吴家的两个子侄一起出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六点钟就起来码字了。

 第112章 历练

    三年时间; 足以让大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不仅仅只是大郎和辛湖有了很大的进度。诸如阿信阿志也一样。他俩算是跟着江大山学功夫时候最长的年青人了。身手都非常不错。

    但是他们毕竟不能象大郎这样,可是一直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和练功夫上,大半的时候,他们得用在干活上。而且他们也不象大郎是打小就练; 基础也好些。因此; 现在除了农闲时,能有时间练功夫和读书之外,农忙时就没时间了。

    反正他们也没打算练成象江大山,谢五这样的高手,也没有去科考的野心。毕竟他们年纪大了; 基础又差,不敢做这样的梦; 还是老老实实下地种田,成亲后,再把主力放在培养孩子身上; 才是正事。

    女孩子们也会和辛湖结伴出去打猎; 但如今谢姝儿成亲怀孕了; 无法出门了; 辛湖都懒得出门了; 因为其他的女孩子们无论胆色; 功夫都差太远了。跟着她们出门,也一般就是弄些野兔子就,或者是为了去集市上买什么东西。

    大郎倒是经常与小伙子结伴而出。如今江大山,谢公子他们这些成年人已经不怎么出去打猎了; 安安逸逸的呆在家里,当个农夫,教教更小的孩子,生活的悠悠哉哉。

    芦苇村的人,除了建设芦苇村之外,还办了不少大事。

    当初谢老夫人提过的要沿途搭建驿站的事情,也真正实施了。当然了,他们这是民间行为,搭建的供来往人歇脚的住处,不叫驿站也没有名字,所以每处他们都留了个“芦“字做标记。

    芦苇村有两条出入口,一条是北边,过了当初救江大山的小山坡,就是个三岔道口。所以他们在这个三岔道口,靠水源近的地方,搭建了第一座院落。现在,大家就把这里称三岔口了。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弄得很正式,反正地方够大,劳动力充足。十多号大男人花了几天的功夫,整地基,砍树木,盖起了一栋高大结实的三间大房子,一间灶房两间住房。房子前后左右都留有平整的空地,前面还搭有凉棚,可以歇马,四周还随意种了一些菜。灶房里还放了些沙锅竹碗筷子等日用品。后来他们每次经过这里,都可以进屋里好好歇歇。

    本来呢,他们最开始做这些,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人出行。因为芦苇村的人出入极不方便,为了买点盐,往往就要花好几天的功夫,路上有房子可以歇脚,就不用风餐露宿了,也能挡风遮雨。这样大家出门买东西,就更加方便了。

    反正他们得时不时的出门去买东西,芦苇村虽然粮食能自给自足了,但有些东西却非得出去买,比如油盐,草纸,针线,甚至坛坛罐罐,锅碗等物,都不是他们能自产自足的。所以他们不定时的得外出去采买。顺带也和周边的几条村子有了些交易往来。

    他们这一路盖房子,每四五十里,就盖一栋,从北经过三岔口往翠竹村那边去,盖了四座,从南往张家村去,也盖了三座。这些房子的出现,不仅仅是方便了他们自己人。也不知道从几时开始,在他们盖的房子附近开始有人聚集而居了。

    最开始的人,只是觉得这里有座房子,屋檐都那么宽大,就住在屋檐下了,时间一长,大郎他们发现之后,干脆就帮他们在附近盖些房子,还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安顿下来。

    慢慢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自己盖房子,在附近讨生活了。打了三年的乱战,又经历了两年多的灾荒年,老百姓流离失所,东奔西逃的,能找到个地方居住,就慢慢的安置下来了。

    而且因为芦苇村的人个个勇猛善战,那些小股的土匪,流窜的歹人都被他们顺手收拾了,无论是南边的路,还是北边的路,都一路平静,没出过什么祸事。所以,三年过去了,芦苇村附近以他们盖歇脚地为中心,慢慢又形成了几个小村落。

    外面的纷争也好似忘记了这片大地一样,无论外面多么乱,这里依旧较为平静,就算偶尔出点事情,也很快就平静了。所以,大家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因此,从北边往半条街集市,从南往张家村那边的集市,这两条路上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基本上都受过芦苇村的恩惠。

    因此,这次大郎带着众人出来打猎,一路上只要遇上附近的村民,都会得到热情的招呼:“大郎,来我家们喝口水吧,又出来打猎吗?”

    “是呢,我们得去换点盐回来了。”大郎笑道。

    他们停下来,在这一处的村民们家里喝水,然后就着人家烧的热汤水,吃点干粮。大家都比他们穷,因此他们不在别人家里吃饭。只是喝点水和喝点汤。如果遇上特别热情的村民,一定要安排饭食,他们也不会拒绝,多半会送些猎物给大家。有时候,村民们也会求他们帮着带点盐,或者日常必需品回来。甚至有的人会跟着他们搭伴上集市去买东西。

    “哎哟,今天还带了两个小的出来了。”看着平儿和小石头,有人惊讶的说。

    “是啊,他们也该出来历练历练了。这是我弟弟平儿,这个是我婶子家的小石头。”大郎笑着把两个孩子介绍给大家。让大家知道,这两个也是芦苇村的人。

    “哟,这么小就能打猎了啊,真了不起。”有人羡慕的说。

    “都是打小就练的,也十岁多了。”大郎谦虚的说。

    听说才十岁多,众人更是羡慕。他们都明白,芦苇村的人能生活的好,就是因为打小练骑射,个个都有功夫,才能出来打猎,百来斤的野猪,他们随便就能弄几头。有时候猎到的猎物多,芦苇村的人都会顺手送些给他们。又或者和大家换些芦苇村缺少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半换半送的。

    时间一长,芦苇村的口碑说传开了。

    所以现在他们出门,根本就不愁没地方落脚了。

    看着他们一阵风似的离开了,几位中年男人都羡慕的说:“哎,我们家的孩子要是能跟着他们学几手,就好了。”

    “那是,但是芦苇村,我们进都没进去过。他们也不带外人回去。”有人说。

    “那是,这可是人家吃饭的本钱,怎么可能轻易教他人啊。”

    “我只希望他们多出来几次,我们也能沾点荤腥。”刚才得了两只野兔子的村民,笑眯眯的说。

    不过是招待大郎他们喝些茶水,家里的女人也见机,还去炒了一盆子菜汤出来。大郎就顺手给了他们两只野兔子。

    “先说好了啊。下次该我们家招呼他们了。”有人提出抗议。

    然后,大家商量商量,就订下了轮着来的方式。毕竟都住在一起,也要互相照应。这个法子,倒是很合适,有便宜大家都占点,不能让一家人独占。

    “哎,大哥,怎么还没找到野猪呢?”平儿不满的问。出来都三天了,尽打些野兔子这样的小动物。他虽然和小石头都各自打了两只,但还是不满足。

    “你以为野猪都等着给你射杀啊。”阿信笑道。

    阿志指指远方的山林,说:“就是,这也得靠运气。现在附近住的人多了。有些人还会挖陷阱,那野猪也不是傻子,还往山下跑啊,多半都藏到里面去了。”

    “那我们要往里面去探探吗?”小石头兴奋的说。

    确实现在野猪比往日少了,一来是因为芦苇村射杀的多了,二来也是因为附近都住上了人,野猪无处藏身了,都往深山老林跑了。

    大郎看了看背篓中的野兔子,再看看一脸期待的众人,挥了挥手中的弓,说:“好吧,这次我们往深处走走,希望能有好收获。”

    “太好了。”阿信和阿志兴奋的说。他俩都快要成亲了,还缺不少东西,自然想多弄点东西回家。

    平儿和小石头更是兴奋的脸都发红了,两眼亮晶晶的,好象自己马上就能打到野猪一样。

    “不过,我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贪多。要是遇上野猪群,又或者其他更凶恶的野兽,可千万别惊动它们,保命要紧啊。”大郎见状,连忙又郑重的告诫大家。

    “知道了。我们会小心的。”大家异口同声的说。

    谢公子带回来三张孩子练习用的小弓,两张中等大小的弓,三张正常男人用的大弓,其中有一张做工用料都非常不错,就换了江大山当初承诺的那张弓。现在大郎手上用的就是这张弓,如果辛湖出来,她一般也用大郎的。

    这次出来,小石头和平儿两个人就各带了一张中等弓,现在村子里也就他俩能用这么大的弓。当初,江大山带来的两张弓一般不拿出来,藏起来了,怕惹上事。

    村里现在弓箭多了,基本上只要出来打猎,都会多带两张弓箭,让每个人都能施展下身手。但是箭一般还是用竹箭,只有几支利箭混在竹箭中,是用来对付猛兽,或者大野猪的。平时大家都用竹箭。所以除了大郎独自用一张弓箭之外,阿信手上也拿着一张弓,他和阿志共用。

    郑丰和程进,也一样共用一张。除了弓箭之外,他们还带了几只竹制的□□。毕竟弓的数量有限,这种竹制的□□却可以不停的再制作出来,所以没有弓箭的人,手上都会带两只□□。效果虽然比不上弓箭,但也一样有用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又要上班啦,

 第113章 被跟踪

    商量好了路线; 几个人离开了主道,拐入一条小道,渐渐消失在荒野中。

    谁也不知道,这次很普通的出门打猎换盐的事情; 最终改变了芦苇村的平静生活。

    大郎他们七个人; 原本只想多弄点猎物,却不知道深山有多危险,也不是你能来去自如的地方。荒野里根本就没有路,他们骑着马,仗着自己有功夫也不怕。慢慢的往深处走; 最开始还很正常,路上除了小动物多了些之外; 与他们平时所见之处也没见有什么不同。

    他们很快就根据地上的粪便找到了一群野猪的足迹。

    阿信惊喜的说:“这群野猪,起码都有五头大的。”

    “嘿嘿,我们只要弄到三头就知足了。”阿志说。

    平儿和小石头更是兴奋; 两人嘀嘀咕咕的说:“我们俩合力搞一头小的。”

    郑丰和程进脸上也露出了渴望的神情。自打分产到户之后; 好象家家户户都变穷了似的; 家里样样都不齐全; 多弄点猎物; 就可以多换些东西回来了。

    可是; 他们追着足迹,整整走了大半天,还是没找到野猪,而且他们已经走得很深了。大郎心里有些打退堂鼓了。

    “找不到就算了吧。我们返回去多打几只兔子算了。”

    “我要休息一下了。肚子饿了。”平儿说。

    平儿的话提醒了大家; 大家的肚子都饿了,刚才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寻找野猪,已经过了吃饭时候好久了。

    既然要吃饭,肯定得找水源,烧点热茶水喝,还可以烧点汤。

    大家停下来,分散开来,平儿和小石头捡柴草,阿信和阿志去打水,郑丰和程进去摘野菜。大郎就在脚边找几块石头,搭个简易灶。

    结果,没一会儿,阿信和阿志兴奋的跑过来,压低声音说:“那边,野猪就在那边。”

    这下子,大家也不吃饭了。全部拿着武器往发现野猪的那边跑。

    原来,这处有块断壁,断壁下面正好有一个水潭,野猪们正聚集在这里喝水,并且在稀泥巴里打滚玩闹。

    大家很有默契的拉弓,各自选中了目标。小石头和平儿毕竟年纪小,又是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这么多头野猪,甚至连野猪那口獠牙都看得清清楚楚,俩人又是兴奋又是害怕,还没等到大郎发口令,就先动了手。他俩瞧中的是头约五六十斤重的小野猪。

    平儿和小石头,先动了手,看着那头小野猪倒地,没等它发出叫声,大郎和阿志他们四人,连忙都动了手,几只利箭刷的飞向那头最大的野猪。

    瞬间,林子里乱成一团,鸟群扑愣着翅膀,噶噶叫着,四面乱飞,草丛中,树林子里,不少的小动物飞快逃窜起来,而野猪群更是惊惶失措,乱叫乱吼着,四处冲撞。

    要不是他们占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只怕这群野猪还能伤到大家。

    最后,小石头和平儿倒是如愿以偿的弄到了那头小野猪,而那头大野猪更是当场被射杀了,身上中了六七只箭,还别提其中有三只是利箭。

    然而,有一头野猪虽然受了伤,却依旧顽强的带着箭跑了,而且它身上有一只箭还是大郎射出的,这种箭,他们用过之后,都会收回来,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