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将将能分到一碗而已。

    谢公子见状,拿了些硬硬的干饼出来,辛湖接过来,掰成小块,切了两颗白菜,先加了几块咸肉炒了下白菜,再把干饼放在上去,加了一点水,做了一锅闷饼。

    谢家人喝了热热的稀粥,再吃上一碗闷饼,简直对辛湖的厨艺佩服不已。这干饼,他们一直都是煮着吃的,有时候,来不及煮,就直接在火上烤了,又干又硬,吃得他们早就烦了。没想到,经过辛湖这么一弄,味道就格外好了。再加上那些鲜嫩的白菜,更是令谢家人胃口大开。

    谢家的小孩子,不到三岁的阿土,这会儿精神好的很呢。他喝着稀粥,吃两口白菜,再咬两口闷过的饼,居然也吃得有滋有味呢。

    夜里,按照主人家的安排,谢家人男人们在大郎家,女人们在刘大娘家分开住了下来。

    第二天,谢大嫂还在迷糊中,谢老夫人就起床了。她年纪大了,自然没年轻人嗜睡也觉轻,刘大娘起床弄出来的动静虽小,却也惊动了她。

    睁开眼睛,过了片刻,她才记起来,自己一家人终于有了个落脚的地方。

    “刘大妹子,可起得早啊。”谢老夫人先出声和刘大娘打招呼。

    “谢老太太,您别客气,到了咱这地儿,你就安心歇下吧。我要出去打水了。”刘大娘拎着水桶,正准备出门打水,转身和谢老太太说了几句话。

    “哦,我自己在村子转转,你不用理我。”谢老太太跟着她出了门,说。

    刘大娘家里事也不少,就真的不理她了,出门打水去了。这一去一回,也得小半个时辰呢。毕竟他们住的地方离那池塘不是很近,这天又冷,地又滑,走路都得小心呢。

    谢老太太昨天就知道,村子里有间空房子让给他们一家人住,就是要自己去收拾。这会儿,她自然就先过来看看了。

    空房子因为没人管,那大雪早就封住了大门,留下二尺多高的雪堆呢。

    她围着房子转了几步,后面的雪更厚,她也走不了,正准备转身回去,就听得儿子说:“娘,你大清早的,不歇着,怎么跑到这边来了?”

    “我歇好了,先过来看看。这屋子看着还成,你们今天好好收拾收拾,我们一家人尽快搬进来吧,挤在人家家里,也不方便。”谢老夫人说。

    “知道了。您回去歇着吧,把姝儿和青儿都叫起来干活。谢三叔有伤不能干,就凭我和谢五两人,一天哪里干得完。”谢公子说着,轮起从大郎家借来的锄头去铲大门口的雪,得先把大门打开,才能知道里面是个什么样啊。

    谢老夫人回到小石头家,儿媳青儿已经起来了,女儿却还在熟睡。

    “姝儿,起来啦。帮你哥哥去干活。”谢老夫人上前,伸出在外面冻冰的手,直接往女儿脸上按下去。

    姝儿被冻得直叫唤,睡意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谢老夫人看着孙子,青儿收拾好自己去大郎家的灶房煮饭,他们家的行李全在大郎家呢。而且昨儿夜里她看到灶房里有两口灶,就和辛湖说好了,今天借他家的灶房用。

    青儿过来时,大郎也打了水回来了,辛湖正在煮早饭。

    见她进来,辛湖说:“我只用了一口灶,那灶你用去吧。那篮子里的白菜萝卜,都是早就洗干净了的,送给你们了。”

    篮子里还有五个萝卜,两棵白菜,够他们一家人吃几顿了。

    “多谢啦。我们也不好意思白吃你家的菜。我拿点粮食和你们换吧,你家还有多余的菜吗?”青儿高兴的问。这在外面,就没好好吃过一顿菜了。这大冬天的蔬菜可是希罕物呢。

    “可以匀一点给你们,不过我们也不是多的吃不完。”辛湖答。

    原本地里的菜,就他们家和刘大娘一家子吃,是吃不完的,但家里多了江大山父子两,江大山又是个大肚汉,这菜他们就不剩多少了。

    所以谢家人,就不可能象他们这顿顿餐餐有菜吃了。也不可以让他们随意去田里挖了,其实就是刘大娘也没有去挖过,都是大郎挖了送过去。大郎每次都带上马,一去就是挖两大筐子菜回来,一家分一筐子。刘大娘觉得那是大郎家的菜,自己不能主动去人家田里挖。

    “好。多谢多谢。”青儿连忙道谢。

    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呢,婆婆原本是食素的,听说自打公公过世后,婆婆就没再吃过荤了。但因为出门在外,不可能带上大量蔬菜,只能带上咸菜干和咸肉之类的。一开始,婆婆只吃咸菜干,后来,大家吃饭没那么讲究了。多半时候大家只能啃干粮,偶尔能烧火煮饭,也是把米,咸菜,咸肉等直接一锅煮了。婆婆不得不吃,但是她也时常感叹自己破坏了食素的规矩。现在有了新鲜蔬菜,婆婆食素的习惯就不会被破坏了。

    青儿去拿了一包米过来,说:“阿湖,我用这米和你换菜,你看着给点吧。”这是一包约五斤重的精米。这要是在平时,一千斤白菜萝卜也换不回这小包的米。

    “这么好的米啊。我们家可难得吃上呢,这样吧,我们明天去挖菜,给你们弄一筐子回来。你们慢慢吃,吃完了,我再给你们一筐子。如果往后,我们的菜还有多的,我会再分一些给你们。”大郎接过大米,说。

    “好的。多谢,多谢。我婆婆早在公公去世时就发过誓言,这辈子食素,在家里还没事。但出门在外,天天啃点咸菜头,我们做儿女的也看不下去。也怕她身子熬坏了。这些新鲜的菜,够她一个人吃好久了。”青儿简直高兴坏了。没想到,大郎他们还有菜长在地里,能一筐子一筐子的拿回来呢。

    大郎也没和她们多说,自己拿上工具,出门去帮谢家人收拾房子。

    谢家兄妹再加谢五,正干的热火朝天,只是还没打开大门,尽在铲门口及四周的雪,可见这三人并不善长干此活。

    见到大郎过来了,谢姝儿摸了把汗,说:“大郎,这空房子的主人呢?”

    “搬走了。”大郎随口答道。反正,他们来这个村子时,村子早就废弃,空无一人了。

    “我们现在住下人家的房子,他们会不会回来找我们的麻烦啊。”谢殊儿又问。

    大郎懒得回答,几步跨过去,一把推开了本来就没有上锁的大门,大门上只是用绳子打了个结而已。空荡荡的堂屋呈现在大家眼前,真的是啥也没有呢。

    大家一起跨了进来,谢殊儿惊讶的说:“搬得这么干净,连个桌椅也没留下来。”

    屋子里满是灰尘,几个人踩下去,留下了一行行脚印。堂屋里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不过屋顶倒是好好的,屋子里也干的,证明这屋子虽然看着破旧了,但住人没问题。

    谢公子安下心来,赞了一句:“我还以为要好好修葺后,才能入住的,没想到这屋子保持的还不错啊。”他还生怕这破屋子,漏风又漏雨呢。

    这村子的屋子都是一个样,中间是堂屋,两边是卧室。

    谢公子推开右手边的房门,大家跟着进来一看,这里也有简单的火炕,和大郎家也好,刘大娘也好,都是一模一样的风格。只是,房间里也同样是空的,什么也没留下来。

    “行了,别看了,快点把房间打扫出来,今天试着烧烧炕,看能不能用。今晚你们家就可以搬进来住了。”大郎出声,提醒大家赶快干活,要不然,今天晚上还得和他们挤。

    昨天晚上,可把大郎挤坏了,一屋子的人都没睡好。不仅仅是挤,和舅舅这个大男人睡一张炕,他很是郁闷,不是为他自己,是为辛湖。虽然说乡下地方,不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但辛湖实际上也不止七岁了啊。这要是在人多嘴杂的地方人,辛湖这辈子只能给这个便宜舅舅当老婆了呢。但那可是他的未婚妻啊。

    其实辛湖也一样觉得别扭,她活了两世,还没和成年男人睡过一张床呢。这要不是因为炕上还有一群孩子,她真的睡不下去。虽然她目前还是个小姑娘。昨夜要不是太累,她估计根本就睡不着。虽然大郎睡在中间,很好的隔开了辛湖和舅舅。辛湖带着大宝远远的睡在炕角落里,与睡在另一角的舅舅相隔甚远,各盖各的被子,但还是在一张炕上啊。

    不说大郎和辛湖的别扭了,舅舅本人就更加尴尬了。他是成年人,虽然辛湖在他眼里就是个没长大的毛丫头,也一直把她当成子侄辈,但人家那也是女孩子啊。

    所以,大郎家这一屋子的人大半都没睡好。早上不止辛湖一人起得早,大郎也起得早,舅舅更是醒得早,恨不得大半夜就起来,硬是捱到快天亮,就穿好了衣服下了炕。

 第44章 谢家人的新家

    大郎的话;令谢公子很有些不好意思。他自然知道,人家为了给他们腾地方睡觉,一屋子男女老少都挤在一起,个个都没睡好;一个比一个起得早。

    女眷那边倒还好;刘大娘家是本来就有间空房子闲着,而不象大郎家;根本就没有空地方。

    大伙儿鼓足了干劲;飞快的开始打扫房子,要先把房间清理出来,晚上谢公子他们一家人就可以过来这边睡了。至于其他的地方,就可以慢慢清理了。

    谢五专门做扫地的活;他先仔细把左边的房间打扫了一遍,足足倒出去了两撮箕灰尘。然后谢氏兄妹和大郎打水擦洗整间屋子,包括窗棂;门;炕和地面。

    接着;谢五又去打扫右边的房间。几个正干着;平儿过来叫他们回去吃饭。

    大家这才停手;过去吃完早饭,辛湖和刘大娘也过来帮忙搞卫生。

    虽然有这么多人干活,但也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把正屋的两间房与堂屋打扫擦洗干净。

    “差不多,先烧上炕试试。”谢姝儿跃跃试试的在屋里转来转去,表示要自己亲手试验一下。

    谢公子才懒得理睬妹妹呢,直接对大郎说:“我先在你家借几捆柴用,明天我们就去砍回来还给你们。”

    “你们也不用这么着急,我家的柴虽不多,但也不至于这几天都不够用。等你们收拾好,再去砍柴吧。”大郎说。就谢家人现在住的这房子要全部搞干净,一两天哪里可能搞得完啊。

    “没事。我们人多,明天我和谢五去砍柴,青儿和姝儿在家搞卫生就行了。”谢公子说。他也不好意思,麻烦大家。

    说话间,炕里的柴禾烧着了,屋子里一阵浓烟,呛得大家满眼泪,还咳个不停。

    “可能是堵住了,得去清理一下。”大郎说,他早就有经验了,在他的指挥下,谢五和谢公子两人各自清理了一边,又花了半个时辰,两间房子的炕总算能正常运转了。

    “多谢大家帮助。今晚不用再挤着大家了。”谢公子长舒一口气,笑着和大家道谢。

    这天晚上,大郎又辛湖帮着谢家人把东西全搬过去了。江大山迫不及待的让大郎扶他从辛湖他们睡的房间出来,又回到了他自己睡得那间房。

    入夜,所有人都觉得累了,早早歇下了。谢家睡觉的房间目前总共只有两间,自然是男人们一间,女人们一间了。谢五和谢三两个下人,昨儿能和主子共睡,那是借住在外人家里,今天勉强也算是有自己的地方了,很不好意思再和公子同睡。两人想在堂屋打地铺。

    谢公子拦住他们,说:“出门在外,哪里还能讲究这些。天这么冷,睡在房里不当之处是烧着炕呢,你们打地铺哪里支持得住。我们先这样住着,等明天把后面收拾出来,看能不能给你俩腾个地方出来睡。”

    他们一行人在芦苇林中转了三天,可是吃够了苦头。虽然四处是芦苇,他们能搭出简陋的草棚子挡挡风雪,但急急忙忙搭出来的草棚子,又低又矮小,全部的人都挤在里面,虽然烤着火,也冻得不行。这三天没有人敢脱了衣服睡觉,大伙儿不过是裹上被子勉强闭上眼,休息休息罢了。硬生生的熬了三天,大家早就快支持不住了。

    谢三和谢五也不再推辞,夜里,依旧和公子同睡在一张炕上,这暖和的火炕让大家舒服舒服的睡了一个大觉。

    早上,谢家人起床后,才发觉没地方做饭。

    “我去捡几块石头回来,先在堂屋里凑和着煮两顿吧。”谢公子说。

    “公子,我去捡,昨天在外面铲雪时,我把几块石头堆在墙根呢。”谢五说。

    青儿已经很习惯这种三五块石头搭起来的简易灶了。她点燃了火,把装着水的铜壶子坐上去,准备先烧点开水。

    谢公子已经提着小桶出去打水了。出门在外,一切从简,除了必要的锅碗之外,盆子桶子这类的大家伙,他们带的少。一共两只小铜盆一只小木盆,一只小木桶。盆是洗漱用的,不能拿来装清水。桶又比较小,一桶水就刚够煮饭而已。但眼下,这个家里什么用具也没有,就算从大郎家借来大桶,打回来的水也没地方盛放。所以,这家人只能一边用水一边去打水了。

    吃过早饭,其实已经不早了,但谢家没有柴草,昨儿刚找大郎家借了四捆芦苇一捆树枝,烧了一夜炕,剩下的这些柴,就只够今天的用量了。所以,谢公子又去找大郎家借砍柴的工具和马。

    “要不你再从我家拿五捆柴去烧,后天你们再出去砍柴吧。今天你们那屋还要收拾,你们人也要歇歇。”大郎说。

    “不能再麻烦你们了。收拾屋子可以慢慢来,再说了,我们家人手多,我和谢五两人去砍柴就行了。”谢公子摇摇头,说。

    这日子长着呢,天天找别人家借柴,算个什么事?况且人家一屋子的孩子,唯一的大人,还躺在床上,弄得他来借东西,都老不好意思了。总觉得自己占了小孩子的便宜。

    大郎也没多劝,却跟着他们一起出门,说:“你们可能不太知道路,我带你们去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干。”

    谢公子自然巴不得大郎同行,砍柴这活儿虽然人人都能干,但哪里好砍,肯定是大郎比他们清楚。再说了,夜里进的村,虽有月光,但到底是第一次来的地方,他并不敢肯定自己就一定记住了路。

    路过大家打水的池塘时,大郎指指水面上的枯荷叶说:“那边有莲藕,你们自己去挖些回来吃吧。塘里鱼也多,随便去捞。”

    谢五一听,立马兴奋的说:“太好了,这都是野生的吗?”

    “恩。”大郎点头。

    “公子,我们明天就来捕鱼,好不好?”谢五问。

    “可以啊。不过,估计明天也还要砍柴,只怕我们天天都得来砍柴呢。”谢公子当然也想吃鱼,吃莲藕,可是目前打柴才是最重的事啊。

    大郎带他们到了平时他们割芦苇的地方,也教会他们如何割更加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提醒他们小心脚下,一是怕芦苇桩子刺伤脚,二是这里都是水,怕有的地方水深,要是踩破了冰面,落下水可就麻烦了。

    “多谢你了。”谢公子听得很认真,他还真没想过这些问题,就连谢五也不懂这些。

    谢公子主仆二人其实已经割过几天芦苇了,只是他们用的是菜刀和砍刀,不象大郎家有专业的镰刀,见大郎一手搂住几根芦苇,一镰刀挥过去,就割下来了。

    两人立马感叹道:“这个可比我们拿刀砍方便多了。”菜刀和砍刀一般都只能一根根的砍,而不能象镰刀一割就是一把。

    大郎今天并没有想打柴,因此割起芦苇来,多少有漫不经心。不象谢家二人那么认真。但是,割了一会儿,谢家二人才发现,自己虽然认真,但速度却不比大郎快,毕竟他是熟练工。

    差不多割了一个半时辰,大郎就放下镰刀,说:“今天就割这么多吧。明天你们再来,往后天天来也可以。”

    谢家二人意犹未尽,听了他的话却也没多说什么,三人捆好芦苇,打道回家。三人三马,大郎和谢公子共乘一马,腾出一马上,绑上了他们割的十几捆芦苇,还掉大郎家的五捆,将将够谢家人烧两三天而已。这其中还有一些是大郎割的。谢公子对这点儿劳动成果,很不满意。谢五更是羞得满脸通红。他俩完全没想到自己两个大男人,干这点活儿,还不如个孩子。

    只是等他们回到家,还更受打击呢。原来青儿和姝儿收拾屋子更慢,要不是辛湖和刘大娘过来帮了会儿忙,大半天,她俩只怕连个巴掌大的地方也弄不出来了。

    四个女性忙碌了小半天,只不过把堂屋的后门打开了,把院子中间的那条不过两尺宽的路弄出来了。院子里满是荒草,又是厚厚的积雪,想要收拾出来,真心不容易。

    谢公子把芦苇搬进来,只好直接扔在堂屋里了。他看着院子,愁得直皱眉。这可是个大工程啊,光是铲雪就得花不少时间,更别提把那些荒草清理干净。

    所以,第二天,他和谢五谢姝儿早早就起来了,在院子里铲雪。

    吃过早饭,谢公子又去大郎家借马和镰刀,带上谢五两人匆匆出门去割芦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