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那一手把点心分给后宫的法子真好。果然,那些妃子们得了点心尝过后,立马让宫外的娘家人去打听; 而她们的娘家人一听就是皇帝赏的; 心里立马对辛湖多了一份关注。所以; 这一开张; 就来了不少的客人。

    看到这么多人; 第二天,辛湖立马就订了个规矩。总共五种点心; 每样都限购,每人一次只能买两样; 并且只能各买一斤。因为实在是做不出来; 她都亲自动手了,但她和马姑姑师徒二人,虽然一直没停过手,可无论做多少出来,就是一抢而光。

    第一天,忙了个脚朝天。所以第二天,辛湖就下定决心; 每天只买那么多糕点,卖完了就不做了。如果不停的做下去,很快就会把人累倒了。而且这种饥饿营销模式也会更加令人想吃这些点心。

    虽然订的价格不便宜,但吃的起的人,也不在意这几个银子。

    如此,一直持续了一个月,热度都没有退下去,天天都是卖得光光的。辛湖自己还得天天帮忙。光靠马姑姑一个人完全不行。所以,忙了几天后,辛湖就又带了挑了三个人在身边跟着学。

    二个多月后,大郎果然回来了,带着一堆东西,他也组了个商队。当然了,里面很多人都是燕王带过去的人,只不过这些人不是他的下属,都是下属的家眷,不属于被严格管控的人。跟着大郎四处乱跑是没问题的。

    十多个人的商队,二十五匹马。这是大郎的试水之行,东西与人手都不算多,只能算个小型商队。

    大郎一进门,胡妈妈就吩咐了人去叫辛湖回家。

    “哎哟大老爷终于回来了,您这一去就是一年多呢。”胡妈妈笑道。

    “是啊。你先把这些人安置下去吧,家里要是安置不下,就先安置到蒋府去。”大郎说。

    “好的。”胡妈妈连忙叫了人带着这整支的商队往蒋府去了。

    得到大郎回家的消息,辛湖放下手中的活儿,匆匆忙忙回家。这家伙一去就是一年多,从年尾到现在居然连封信也没寄回来。搞得她担心的不行。

    等她回到家,大郎已经洗漱过换了身干净的新衣服。虽是如此,她还是一眼就看出来,大郎黑了些又瘦了些,长途跋涉后的倦样十分明显。

    “备好饭了吗?”辛湖问。

    “已经吩咐去做了。”大郎答。

    两人才说了一句话,王姑姑就过来说:“乡君,饭食已经好了。”

    “先去吃饭吧?”辛湖说着,率先往小饭厅过去。

    大郎一连吃了两碗饭,又喝了一碗汤,才放下碗。

    “我带了个商队回来,让胡妈妈把人安置到蒋府去了。等会儿,你去看看那些货物。”大郎打了一个哈欠,把一个帐本交给辛湖。

    “行。你先去休息。这些事我来安排,反正一早就和谢夫人说好了的。”辛湖说。

    “恩,我是得去休息了。好累。”大郎说着哈欠连连。他自打到了凉平府就没有歇过一天,确实是累惨了。

    辛湖过来蒋府,这十几个人也正在吃饭,院子里堆满了货物。胡妈妈正在一边吩咐两个下人好生看守着这些东西。

    “那些人都安置好了吗?”辛湖问。

    胡妈妈点头,说:“这边的客房早前就准备好了,人都安置的住下来了,这会儿大家正在吃饭呢。”

    “有送信去请谢夫人吗?”辛湖又问。

    胡妈妈点头,表示已经安排人去谢府了。

    两人正说着,谢夫人带着谢管家与几个人过来了。

    “哎哟,这么多东西啊。都有些什么?”谢夫人问。

    “帐本在这里。”辛湖说着把手中的帐本打开,众人聚在一起看过后,才开始清点东西。分门别类的运往杂物铺等地方。

    谢夫人走之前又说:“阿湖,大郎有说在家呆多久吗?”

    “没呢。总不可能三五天就走吧。”辛湖笑道。他们哪里来得及说什么啊,总共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大郎就去休息了。

    “就是,这一去就是一年多,难得回趟家,总得在家歇个十天半月吧。”谢管家也说。

    再说了,处理这些货物也得要时间,而运走的货物也得花时间清点。

    大郎这一觉睡到第二天都日上三竿了才起来。回到了自己的家,睡在自己的床上就是格外舒服。饱饱的睡了一觉之后,他舒服的伸了个懒腰,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小饭厅里辛湖一个人在慢慢的喝着一碗粥,等着大郎起床。陈家的早餐其实很简单,他们一家人依旧和往常一样,早餐不过就是粥、面、包子等。每天也就那么两到三样,够吃就行了。

    “吃的什么?好香。”大郎说。

    “哎哟,终于醒了,睡得好吗?”辛湖问。

    “恩,很好。还是自己家里舒服。”大郎说着,坐下来吃早饭。

    辛湖递了一碗粥给他,说:“先喝碗粥,暖暖胃。胡妈妈,叫厨房的把饭菜端上来。”

    大郎接过粥碗,三口两口就喝完了,再看看桌上刚出锅的热气腾腾一盘肉包子与三五个小菜,笑道:“我回来就没有多准备一点吗?”

    “就这几样还不够你吃吗?”辛湖白了他一眼,又说:“还真当自己能吃多少呢?包子和稀粥管够,不够还可去煮碗面条。”

    大郎也不还嘴,夹了一个大肉包,一口就咬掉了一半,连吃了两个包子,才说:“还是自己家的东西好吃。”

    辛湖又给他装了一碗稀粥,还剥了一只咸蛋,说:“行了,少感叹了快吃吧。吃完了带你去点心铺子看看。”

    “生意很好吧?开了多久了?”大郎问。

    “很好。每天都供不应求。”辛湖笑道。

    “哎哟,太好了。”大郎三口两口吃完饭,擦了一下嘴巴就要走,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不过才走了三岁,他又停下来,“哎”了一声。

    “怎么啦?”辛湖不解的问。

    “你过来,我给你带了点东西回来。”大郎说着拉着她的手,往自己房里走去。

    辛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一把拉住了手,男人的手大而有力,十指交缠时,辛湖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这家伙牵了她的手。

    家里下人仆妇也不少,见到他俩手牵手的走过,不少人都羞红了脸,辛湖抽了一把自己的手,但大郎却握得更紧了。

    “快放手啦。”辛湖小声提醒他。

    大郎笑笑,没说话,却也不放手,只管急切的拉着她往前走。

    牵着他的手,辛湖只觉心乱跳,却又有股子雀跃感,她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些什么,脑子里居然一片空白了。

    进屋后,大郎一把抱住她,急不可耐咬住了那双饱满的红唇,男人扑面而来的情6动,瞬间就让辛湖身体发软发烫了。大郎身体叫嚣着想要更进一步,但理智却在提醒他,自己什么也不能做。所以,片刻之后,他只愤愤的放开她,然后在心里狠狠的咒骂了陈中清几句。

    两人都在努力平复自己的呼吸,好一会儿,大郎才微哑着嗓子说:“来,看看,我给你带的东西。”

    他打开一个漂亮的首饰匣子,里面装着些十分精美的纯银饰品,非常具有异族风情,以花卉为主体,做工精细,十分漂亮。

    “哇,好漂亮。”辛湖惊讶的拿起一只发簪,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花纹,大郎顺手捡了几只发簪帮她插在发上,问:“喜不喜欢?”

    “喜欢啊。买这么多做什么?”辛湖嗔怪道。

    “那边这些银饰品可比京城便宜多了,成色是比不过你平时戴的这些饰品。不过是胜在样式新鲜,给你带些回来试试,看有没有人喜欢。”大郎说。

    女人的饰品永远也不嫌多,更加喜欢新鲜的样式,这些少数民族的银饰品都是精品,样式多半以花卉和动物为主体,样式也不夸张,并不象以前辛湖在电视上见到的那些硕大的,可以戴满整身整头的巨型银饰品。

    其实这些饰品大郎也是仔细挑选过的,全是适合京城女子佩戴,多半是样式精巧,胜在工艺上,但却并不笨重,很适合年轻姑娘与小女孩子们戴,显得青春有活力。

    他插在辛湖头上的几只发簪,都属于比较艳丽的,衬得辛湖更加明丽动人了。其实今天早上辛湖特意打扮过了,平时因为要去铺子里帮忙,她都是简装,也不怎么化妆。但大郎回来了,她就特意的打扮了一翻。毕竟这家伙喜欢看她这样打扮。

    果然,看着镜中那张艳若桃李的脸,大郎又蠢蠢欲动起来了。

    为了不让自己失控,他努力控制住自己说:“我怎么觉得你越长越好看了。”

    辛湖被他这句话弄得哭笑不得了,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被人夸好看,本应当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怎么在大郎口里说出来,就么这别扭呢。

    最后,辛湖只好说:“好了,走吧。点心铺子有几样,你以前没吃过的新点心呢。”

    她在心里拼命吐槽,“你这个笨蛋,就不能说几句好听的话吗?”

    对于还没有成亲就已经有了老夫老妻的感觉,辛湖实在是有些遗憾,自己没有体会到刚刚恋爱的那种小儿女情怀,就提前进入了相处多年的平淡模式。

    虽然有些遗憾,但看着大郎的目光粘在自己身上,她还是觉得满甜蜜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不能写脖子以下,不能写有暗示性的x心理与x激动。谈个恋爱好麻烦啊,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谈情说爱了。

 第175章 盛况

    两人到达铺子时; 铺子里已经坐满了等着买点心的客人,甚至连外面都有人排着队。

    “生意这么好?”大郎惊讶的问道。

    “是啊; 很不错。”辛湖颇为得意的说。

    实际上,她也没想到生意会好到这个程度; 每天做出来的点心; 只要一出炉就有人等着。要不是她规定了每人一次一样点心只能买一斤,一天只能买一次,不接受预定等制度; 怕是有的人一来就会说要全包了呢。

    辛湖还给弄了个号码牌子; 每天只发六十个; 凭着号牌买东西。

    生意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没有人会做。二是没有让客人敞开了吃; 限量了。因为人手太少,做不出太多; 而且如果放开了卖,也许别人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天天排着队等了。

    所以辛湖就限了个量; 做完就关门; 想吃的只有明天请早了。所以每天大清晨的,铺子没开门,就有人来排队了。

    正说着,一阵香味传来。

    “来啦,来啦。这炉出的是芝麻饼。”阿超大声的叫道,招呼排在前头的客人过来。

    几个人心满意足的包了一包芝麻饼走了,实话说; 芝麻饼的销量最好,主要是男女老少皆宜,格外香甜。并且芝麻饼不讲称重,讲买个。一个芝麻饼足有三两重,十个就是三斤呢。不象蛋糕与饼干那么小小个,一斤虽然看着多,但其实不够吃。饭量不大的人,一个人一口气还吃不完一个芝麻饼呢。一个人一次可以买十个,再切分成小块,家里人口多的都够吃了,所以芝麻饼的销量最大,每天做的也最多。

    大郎闻着香味儿,都忍不住想要拿一个尝了,可是这些出炉的都是有定数的,他要是拿了一个,就会有客人不够数了。

    在铺子里转了一遍,仔细欣赏整间铺子的装饰。他没想到,辛湖居然用竹器来装饰铺子,说实话这些竹器相对来说是便宜货。只不过胜在样式新奇罢了。但经过辛湖的精心设计,与这铺子又格外的相衬。

    “这些竹器摆在这里,真不错。都是你弄的吧?”

    “恩,我想着,这些竹器你也是要拿去卖的,不如我先试着用一下,让别人先看看,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我都想再开一家竹器铺子。”辛湖笑道。

    点心铺子一开业后,就真的有人看中了这里的竹器,特别是那两张与大沙发同类作用的大靠背长椅,因其独特的造型,又格外宽大,可坐可躺可睡,令很多人都喜欢。不少人来问要到哪里去买呢。可见这个广告效应还是蛮不错的。

    这种大沙发,她很喜欢的,所以在自己家里和蒋府,大宝的宅子里都放了几张,在小客厅里,用来招待亲近的客人。有时候自己也可以躺躺。

    “开是可以开,不过估计没点心赚的银子多。而且,光个点心铺子就已经把你忙晕了。你还有精力吗?”大郎说。

    “那怕什么,等我多带几个人出来后,点心铺子就不用我亲自照应了。竹器铺子就更简单了,只需要找两个在铺子里做事就足够了。”辛湖说。

    她其实想过,竹器铺子,需要的人工根本就不用多,最多配一个掌柜两个伙计就可以了。而且竹器是纯粹的买进卖出,更加单纯,人也更加轻松。就算赚得少一些,也划算啊。因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特力和人力。就是需要一个大点的带后院可以当仓库的铺子。

    “行啊,你自己看着办吧。就是不要把自己忙坏了。”

    再一次闻到香味,大郎实在忍不住了,不满的说:“我想尝一个都不行,就只能在这里白流口水吗?”

    辛湖暗笑,说:“你自己坐会儿,我去灶房帮帮忙,给你单独做一炉。”

    大郎在点心铺子里坐了一会儿,体会到了点心一出炉就会抢购一空的盛况。心里却一个劲的在盘算这么好的生意,如果是放开了卖,得赚多少银子啊。难怪阿湖要限量了。

    辛湖在京城先开了一家做这个试点,他完全可以想象到,时间一长,点心的名头就会传遍大江南北,凭着这个口碑,不怕这个点心铺子到其他的地方不赚钱。对他即将在凉平府开的点心铺子也是很有好处的。

    约半个时辰,辛湖果真给大郎专门做了一炉芝麻饼,因为这个炉子是专门用来做试验的,比较小,这些饼就做的格外小一些,甚至还大小不均匀,但数量却不少,足足装了一篮子。

    大郎满意的连吃了两个,直呼:“难怪这么多人来买,确实好吃。”

    “这篮子给你带回去让你那些同伴们尝尝。我还得再忙一会儿。”辛湖说。

    如果指望到铺子里来买,哪里能买得到这么多。这算是她开后门做出这一炉子饼。毕竟每天准备的材料是有数的,她用了一些料,就得再给马姑姑他们再备出这些料来。

    “他们都是大肚汉,这些够不够吃哦。”大郎笑道。

    “又不是当饭吃的,这么多,一个人能分两个了。”辛湖把他赶走了,急急忙忙的去干活了。

    “哎,你还得亲自动手啊。他们自己搞不好吗?”大郎惊讶的问。

    他还以为这铺子是不需要辛湖亲自动手,只需要她在一这指点一下呢。如果样样得辛湖亲自动手,岂不是太累人了。如果是这样,他宁愿不开这家点心铺子了。况且辛湖一个大姑娘家的,天天在铺子里做事,怕也会招惹一些闲话。

    “他们搞得好,我不过是帮帮忙。今天帮你做了这么多,他们就忙不过来了。”辛湖解释道。

    “敢情自己吃一点,都不行啊?”大郎简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自己家的生意,却连自己都无法随便拿的吃。

    “哎哟,让你走,你就走吧,等会儿冷了味道就没这么好了。”辛湖完全不明白他到底在纠结些什么,她又急着要干活,没空再理睬他了。

    大郎无法只得先走了,到了晚上,他却一直拉着辛湖讨论这个问题。

    “要是活太多,就多找几个人来干活啊,别什么事都自己去做,你还怕累不够啊。”

    “这不是非常时期吗?教出一个徒弟不容易呢,我不去帮帮忙,他们忙不过来啊。”辛湖解释道。

    “那就再教几个人啊。”大郎又说。

    “我知道啊,所以又挑了三个人在跟着学呢。”辛湖头疼的说。

    找个有天份,又喜欢做点心的人并不容易。况且他们家,又不是有使不完的下人,可以随便挑。说来说去还是手头上得用的人太少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得慢慢来。

    “虽然凉平府穷,什么生意也没京城这么好。但现在这个样子,点心铺子应当生意会不错。要也象京城这样好的生意,可怎么办?”大郎担心的说。

    辛湖抚额,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别人是担心生意不好,他们却要担心生意太多,把人累坏了。

    “要是象现在这样,马姑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凉平府不是穷吗,哪里会有这么好的生意。”辛湖安慰道。

    生意太好,如果你不停的做,人要累死的。现在学会的人太少了,她也就教出来个马姑姑了,后面又带的三个人虽然已经跟着学了一个多月了。但学得最好的春芽,也只学会了两样,春芽是辛湖重点培养的,准备接马姑姑的手,做这家铺子的点心大师父的人。而另两个人是要跟马姑姑一起走的,虽然还没怎么学会,但给马姑姑打下手还是很得用的。以后这两个也得靠马姑姑来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