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夜(猫腻)-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落处,一身戎装风尘的固山郡都尉华山岳和身旁数名军官走入长厅,先向李渔抱拳一礼,然后才见过燕太子。

自有婢女仆役重设酒案,华山岳数人依命坐下,宅内回复幽静。

李渔平静望着燕太子说道:“本宫命华都尉匆匆赶回长安,是想着要在崇明哥哥你离去之前,双方见上一面为好。”

“末将常年驻守河北道,年后可能从固山郡调往山阴郡。”华山岳补充了一句。

山阴郡在岷山东南,邻近燕境,大唐帝国驻扎在此郡的府兵,虽不似更北处夏侯大将军率领的边军可怕,但却是大唐境内距离燕国都城成京最近的武装力量。

早些年间,燕太子见过华山岳,知道他是四公主李渔的狂热崇拜者,更是大唐军方年轻一代的重点培养对象,他自然能够想到,李渔不远千里急召此人回京,当不是为了替自己送行,而是隐藏着更深的意思。

听到华山岳亲口承认明年便要调往山阴郡,燕太子瞬间便明白了李渔的意思。他看着案上的酒樽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脸上虽然没有任何表情波动,内心的挣扎与冲突却已经到了极点,过了很长时间后才用微哑的声音低沉说道:“如果事情不发展到最后一步,我绝对不会用你的这着棋。”

李渔平静回答道:“如果能不用走到最后一步,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如果真走到了最后一步,我希望崇明哥哥你落子时,要有无悔的勇气,我想请你明白一点,这不仅仅是在替我大唐的利益考虑,我更希望你能获得本就属于你的东西。”

所谓送别,不过是就某些交易与承诺进行最后的背书,虽然里面肯定也有相识十年的情谊在,但毕竟事涉家国,一旦把表面的温情撕扯脱掉,宴会便很难回复最初的语笑晏然模样,场面一时间显得有些尴尬。

华山岳想起先前在宅院外所见,笑着说道:“得胜居湖畔的露台今天都被人包了,那里嘈杂的厉害,不过比咱们这儿倒是热闹不少。”

“噢?”李渔眉梢微挑,好奇问道:“谁这么大的手笔?”

说这句话时,她浑然没觉着自己把得胜居最清幽昂贵的后宅尽数包下,才是真正的大手笔,毕竟她是大唐最受敬爱的公主殿下,哪有人能与她相比?

“是书院今届的学生,司徒依兰和无彩都在其中,先前遇着时她还说稍后要来敬酒见礼,我想着今日殿下专程替崇明太子送行,不知是否方便,所以没有应下。”

“书院诸生乃是我大唐或者说是整个天下的栋梁,本宫见见他们又有何妨?”以贤良惜才著称的李渔公主,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收拢青年才俊人心的机会,微笑望向燕太子,说道:“相信崇明哥哥也想见见书院里的新学生吧?”

“那是自然。”燕太子平静点头。

…………湖畔露台上饮酒作乐的书院诸生,并没有完全忘记先前华山岳的训斥,只是彼人乃军方都尉,又是书院前辈,加上那些话犀利不留情面却又字字落在实处,根本无处辩驳,所以他们只能哑忍,以师兄弟的名义安慰自己。

待得胜居后宅贵人相召,诸生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所谓骄傲确实不适合在长安城里发作,这座神奇的城市,随便在侧巷嘘嘘就有可能碰着位同样喝多了的小国公,在茶铺里吹个牛就有可能遇见月轮国来的某位王爷,自己等人不过是想借着由头聚上一聚,结果居然碰上了大唐公主殿下宴别燕太子……得胜居占地极广,那处后宅乃是神风年间一位老御史留下的祖产,容个二三百人不在话下,但毕竟是公主殿下相召,哪有让所有书院学生排着队去请安、把清幽贵院变成菜市场的道理?不过是择些平日里成绩优良口碑不错的学生做代表罢了,代表之中自然少不了谢承运为首的术科六人,钟大俊等才名在外之人,还有司徒依兰、楚中天这等长安权贵子弟,以及某人。

书院诸生进入清幽宅院时,李渔正低声与燕太子说着话,忽然间她的眉尖微微一蹙,目光下意识里望了过去,果然在人群最后看见了那张熟悉又可恶的脸。

这大半年的时间,她时常唤桑桑去公主府陪自己说话,却再未见过宁缺,但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宁缺在书院里的作为依然不停进入她的耳中。

她知道那场期考赌约,知道他后来被书院同窗排挤,却一直不曾开口发话,不过是旅途中相识一场,区区一个书院学生的遭遇,哪里够资格引来她的关注?就算她愿意,在很多时候也不能表露出来。

“见过公主殿下。”

“见过崇明太子。”

谢承运、钟大俊、临川王颖诸生站于宅院静廊之前,依次向席上两位贵人行礼请安,几番对答下来,诸生表现不错,尤其是谢承运及王颖二人言辞颇有清肃意,李渔觉得比较满意,只可惜那位谢三公子是南晋人而不是唐人。

“崇明哥哥,你看我大唐青年一代才俊如何?”李渔微笑望着燕太子问道。

燕太子微微一笑应道:“大唐威临四海,书院乃千古神圣地,自然不凡。”

便在此时,得胜居清幽后院外忽然响起一片嘈杂声音,有拦阻声有训斥声,竟似有人正在向这边直闯。李渔望向廊外竹后掩着的通道,手指间拈着小酒杯没有发话,只是眉尖微微蹙了起来,坐在她身后两尺席上的华山岳则是神情一肃,厉声喝斥道:“谁人如此大胆,竟敢乱闯殿下宴饮之地!”

院外的嘈杂声极为迅速地转为依然凌乱却代表截然不同意味的声音,廊后竹林间响起的丝竹声骤然乱的不成曲调,隐隐夹着少女惊喜的呼喊,报事人震惊传话时撞翻酒席的声音,然后这些声音在下一刻通通消失。

寂静一片的宅院间,雨廊下,竹墙旁,没有任何声音,变得寂静一片,安静地令人心悸,除了那些落在石径间又仿佛落在人心脏上的脚步声。

自宅院外缓慢行来的脚步声并不只属于一人,并不整齐,但庭院间众人的耳朵却仿佛只听到其中一人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异常稳定,竟仅仅从听觉上便能释放出极浓郁的骄傲味道,似乎他每一步都在踩在通往苍穹的天道上。

…………面露痛苦无奈之色的得胜居老板像个可怜小厮般佝着身子走在前方,虽然带着外人直闯四公主的宴饮场所,毫无疑问是最快的取死之道,然而此时他身后这些客人来头也极大,更关键是对方拿出的理由根本无法反驳。

在石径上行走的是大唐文渊阁大学士曾静,这位深受陛下与皇后信任的朝中大员,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看不出来真实的情绪。

在曾静大学士的右手方,是位穿着黑色道袍,腰间佩着昊天神剑的中年男子,他是西陵神殿天谕院副院长,此番造访都城长安的莫离神官。

大唐帝国朝野皆知,皇后娘娘与四公主殿下的关系虽谈不上水火不容,但因为日后某年继大位之事,天然处于敌对阵营之中,如今皇后娘娘麾下首席大臣要闯公主殿下的宴饮,身边还带着位来自西陵神国的大人物,谁愿意把自己夹在这种恐怖的湍流之间?更何况来闯宴的人群中,还有那位……曾静大学士与莫离神官携手而来,按道理讲,注定要吸引庭院间所有人的目光,然而事实上,此时场间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二人身后那位青年身上。

世间有一种人天然便具有某种魅力,即便他是万千民夫中一个浑身污泥的倔犟少年,即便他是黑压压叩山虔诚信徒中面容普通的少女,无论他如何低调沉默地走在人群中,无论他身周有多少光彩压目的大人物,只要他在那幅画面中,那么当你望去时,绝对会第一眼看到他,然后再也无法挪移开目光。

人群中那位青年便是这样的人。他年龄约摸二十岁左右,身上穿着西陵神殿裁决司死气沉沉的道服,腰间佩着柄式样普通的剑,脚步平缓而稳定,就这样沉默寻常跟着曾静大学士和莫离神官走入庭院,瞬间夺了所有目光。

英俊的眉眼就像传说中那般不可挑剔,映着树梢处漏下的淡淡天光,震飞丝丝缠绵的柳絮,隆庆皇子就这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若神子。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负面情绪,一味平静,但就像节奏清晰至死板的脚步声那般,让场间所有人都感觉到他的骄傲,那份深藏于身躯内骄傲到不屑于展露的骄傲。

短暂的安静,空旷清幽庭院里的人们下意识里站起身来相迎,书院诸生瞬间猜到此人身份,脸上流露出淡淡惘然无措,目光里略带不安,情绪显得极为复杂。

坐在最上方席上的李渔微垂眼帘,眼中的惊讶寒冷警惕神色一闪即逝,坐在她对面的燕太子目光则是更为复杂,有些唏嘘有些伤感,然后缓缓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隆庆……这真是多年不见了。”

此时一直坐在庭院最偏远角落里,不停埋怨跪坐礼仪实在不符合人体力学的宁缺,终于注意到了这些不请而至的客人,张嘴看着人群中那位卓尔不群的隆庆皇子,赞叹道:“这真是咔嚓一声雷响,男猪角终于闪亮登场。”

…………

第一百四十三章辩难始

用天谕院副院长莫离神官的解释是,隆庆皇子自西陵前来大唐都城长安的路上偶感风寒,所以前些日子一直在桃花巷中静养清心,所以一直未能拜望自己的兄长,而今日得知太子殿下明日便将启程返国,故不顾病未痊愈,赶来此地相见。

西陵神殿裁决司的大人物,已经站在知命境界边缘的强者,居然会被旅途中的风寒感冒弄到卧床不起?这理由借口自然无人相信,场间众人都清楚,隆庆皇子只是不想太早与燕太子相见罢了,然而这等场合,既然西陵方面给出了个借口理由,大家也只能接受便是,难道还能直斥其非?

从隆庆皇子进入庭院,场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了过去,那几位书院女学生更是如此,低声议论赞叹,更有少女眸中渐现痴迷,听着莫离神官的借口,她们不禁好奇他会如何回答,脸上会不会露出尴尬的神情?

隆庆皇子没有回答,当莫离神官解释的时候,他只是平静沉默坐在燕太子下手方的席几之上,脸上没有尴尬神情,更准确的说,除了一些礼仪性的微笑之外,他那如美丽如画的容颜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情绪。仿佛是在向场间众人表明,我知道这是借口,而且这种借口很无趣,但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浑身上下透着股方正严肃味道,即便是那如画容颜,都不能冲至稍淡几分,直至此时,场间诸人才渐渐回想起来,隆庆皇子除了修道天才万人迷之外,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身份,他亲执神殿裁决司,权盛威重不可一世。

双方分席坐定之后,便自有人介绍彼此身份,知晓陪着隆庆皇子前来的是曾静大学士,场下席上的书院诸生不免又要起身行礼。

曾静大学士便是当年住在宣威将军府对门那位通议大夫,因为家宅不宁引来皇后娘震怒,结果最后反而因祸得福,得罪了清河郡大姓,却得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成了如今朝中屈指可数的重臣。

书院学生虽则骄傲,但若进不了二层楼,结业之后也会入朝为官,哪里敢得罪这样的大人物,至于坐在最角落处的宁缺,所思所想却与同窗不同,他好奇打量着远处席间这位高官,心想小时候见你时哪有这等官威?

“晚生临川王颖,见过大学士。”

“末学阳关钟大俊,见过大学士。”

“南晋谢承运,见过大学士。”

谢承运长身而起,微笑揖手一礼,有些人注意到他并没有自称晚生末学,稍一思琢便明白,这并不是他对大学士无礼,而是不想在某些人面前落了下风。

“谢三公子才名远播,老夫久居长安城,也听说过你在南晋科试时的风光,听说如今你在书院术科中精学勤进,真是令人欣慰。”

曾静大学士微笑捋须,看着正坐在对面的隆庆皇子说道:“皇子号称当世奇才,今番又要入书院进修,当与谢三公子这等俊彦好生亲近一番才是。”

听着这句话,隆庆皇子微微颔首,似是赞同曾静大学士的话,但因为动作异常细微,很难看出什么诚意,他美丽的容颜上毫无表情,并未刻意流露出某种冷傲神情,但这种无情绪却透露出很准确的信息传达,那就是不在意。

苍鹰不会在蚂蚁面前流露骄傲,高山不会刻意低头俯视小山丘,因为在他们看来,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存在,根本就没有必要流露出多余的情绪,但对于承受者而言,这种不在意正是最重的傲骨凌人,这种无视毫无疑问是最狠的轻蔑羞辱。

在书院中向来以才学风度著称的谢三公子谢承运,孤单落寞地站在场间,过了很久才微微一笑坐回席上,只有专心去看才能注意到他的笑容有些不自然。

…………不过是一首小小的插曲,今日得胜居宴饮真正的问题一直隐藏在幕后。隆庆皇子与燕太子相见,无论兄弟二人争或不争,总是燕国皇位继承权的内争倾轧。公主李渔很明显站在燕太子一边,而曾静大夫随隆庆皇子前来,虽然表面上是奉陛下旨意相陪,但谁能确定他是不是代表了皇后娘娘的倾向?

燕国皇位继承权,事涉两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或是减弱大唐皇室两大势力间的实力对比,只是当着燕国人与西陵神官还有一众学生的面,无论是公主殿下还是曾静大学士,都要维持帝国应有的尊严与气度。

“陛下命微臣陪隆庆皇子熟悉长安周边,几番交谈虽不甚深,但臣深感皇子学识过人,殊可敬佩,加上修为惊人,入书院二层楼,想来是不在话下。”

曾静大学士轻捋郁须,看着对面的隆庆皇子赞叹摇头。谁也不知道这位皇后娘娘信臣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居然当着一干书院学生的面,如此称赞外来客人,就算是为了打压公主与燕太子携手之势,作派也实在是太难看了些。

场间席上的书院诸生代表,平日里本就是书院中最优秀的一批人,傲骨自生,他们或许并不知晓燕国皇位继承之事,但先前看着隆庆皇子无视谢承运一幕,对此人生出了极大的反感,此时听着曾静大夫说到书院二层楼一事,他们又骤然想起,这位隆庆皇子便是己等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不由一惊。

钟大俊挑眉说道:“书院二层楼……可并不是那么好进的。”

大唐风气开放,似这等宴饮场所,随意插话并不少见,尤其是当意气之争上来时,曾静大学士微微一笑,不再多说什么,似是对这等应答毫不意外。

一直沉默寡言坐在上席的莫离神官,冷冷看了场间一眼,淡然说道:“我西陵神国人才辈出,隆庆皇子乃我天谕院十年来最杰出之人,二十载年华便要迈入知命之境,堪为世间年轻一代最强者,若他都不能进书院二层楼,谁能入?”

他身为西陵天谕院副院长,身份尊贵,然而谁能想到他说出来的话,竟是如此直接甚至显得有些蛮横,然而有句俗话叫话糙理不糙,他轻描淡写摆出几个名词来,加上这些年真实事迹的例证,这等糙话便显得更有力量:如果世间年轻一代最强者,都不能进入书院二层楼,那么谁有资格进入?

“迈入知命境界和知命境界本来就是两回事。”

固山郡都尉华山岳,面色微沉说道:“世间有多少号称修行奇才之人,便在那门槛上误了终生,眼看着知命在前却迈不动第二只脚。我固然不如隆庆皇子天资过人,但隆庆皇子现在不过是洞玄巅峰境界,便要说他是年轻一代最强者……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过誉,只觉得神官此言,恐有捧杀之虞。”

西陵神殿的神官行走世间诸国,所受待遇何其尊崇,然而当他们入了大唐国境,进到长安城中,官方看似热情有礼,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就像华山岳此时一样,根本看不起这些装神弄鬼的道士,一旦怒意起,哪里还管得上什么修辞手法,反驳质疑嘲弄的话语,就像棒子一般硬梆梆地抡了过来。

莫离神官强行压抑住心中怒意,盯着华山岳的双眼寒声说道:“大河南晋月轮确实各有年轻强者,不过近些年来,还真不知道大唐又出了什么大人物。”

华山岳毫不示弱回瞪了过去,说道:“我大唐王景略现正在镇国大将军麾下效力,因天枢处规矩,现在还只不过是一亲兵,便也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只是他那知命以下无敌的名头,始终还是无人能够夺去。”

这段话真是掷地有声,大唐王景略并非出自西陵,也与佛宗无关,纯自修成才,号称知命以下无敌,隆庆皇子虽说出自西陵神殿,号称绝世修行天才,但只要你一天还没有跨入知命境界,又没有打败过王景略,便难称真正无双。

清幽宅院间陷入了短时间的沉默,然后这沉默迅速被一道极为平淡的声音打破,声音的主人,却是席间一直沉默的隆庆皇子。

隆庆皇子举着手中酒杯,静静看着华山岳,但目光清远却像是看着极远处的某地,落在茫茫大泽旁的军营之中,淡然应道:“知命以下无敌……很久以前我就想替他把这称号给改了,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